-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相关实验分析教案(湖北专用)
构建调节模型,理清调节途径,把握实验处理方法,掌握实验流程 【典例】 (2016·天津卷,8)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 ,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 信号到 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 调节,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 ,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慧眼识图 获取信息] 答案 (1)松果体 电 化学 (2)体液(或激素) 垂体 (3)降低 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及实例 (1)神经调节——仅涉及电信号及“递质”这种信号分子 (2)体液调节——仅涉及“激素”等化学物质。仅由“体液”传送不涉及“电信号”转化 (3)神经—体液调节——涉及激素和神经递质两类信号分子 ①模型Ⅰ: 举例:血糖降低,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 ②模型Ⅱ: 举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综述 1.若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则a、b、c、d、e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a、b、c、d、e分别表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3.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则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可促使c(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通过d(体液)运输后,作用于靶器官e(肾小管和集合管)。 4.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调节途径,则a表示下丘脑,b、c、d、e分别表示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细胞。 1.(2019·河北邢台调研)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B、C、D的释放量均有所增加 B.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大、反应迅速 C.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通常需要信息分子E和抗原的共同作用 D.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下丘脑发挥反馈调节,增加信息分子C的释放 解析 据图分析,A是神经递质,B是抗利尿激素,C是促甲状腺激素,D是甲状腺激素,E是淋巴因子。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C、D的释放量都增加,而B的释放量减少,A错误;甲为神经调节,乙为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具有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小、反应迅速等特点,B错误;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垂体发挥反馈调节,减少信息分子C的释放,D错误。 答案 C 2.(2019·四川南充一诊)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它可以将机体温度设定在一个相对恒定的值。正常情况下,若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偏离调定点,机体能通过调节机制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病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EP),EP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烧。图甲为体温调节控制示意图,图乙表示某病人体温测量记录。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产热装置主要为 ,散热装置主要为皮肤毛细血管和汗腺。它们的活动受激素和 等信息分子的影响。分析图甲可知,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这种调节方式为 。 (2)根据调定点学说,病菌感染可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该病人6月21日体温呈上升趋势,人体相当于受到 (填“炎热”或“寒冷”)刺激,此时,病人体内 分泌增多,促进代谢,增加产热。由图乙可知,6月22日病人体温调定点水平约为 ℃,在此期间图甲中产热量A (填“>”“<”或 “=”)散热量B。 (3)6月23日该病人体温逐渐降低,恢复正常,在此期间病人临床表现之一为大量出汗, 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引起 分泌量增多,该激素作用于 ,并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 解析 (1)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而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腺分泌的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进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主要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即信息分子是激素和神经递质。分析图甲可知,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这种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2)此小题的关键是理解“病菌感染可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的意思。当体温调定点升高时,正常的体温对人体来说就属于低温,也就是说,相当于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机体感受到这种刺激,将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促进代谢等方式增加产热。图乙中6月22日病人体温维持在39 ℃左右,即体温调定点提高至39 ℃,在此期间该病人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因此,此期间病人的产热量A与散热量B相等。(3)病人大量出汗,会导致机体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 答案 (1)骨骼肌和肝脏 神经递质 (负)反馈调节 (2)寒冷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39 = (3)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典例】 (2018·全国卷Ⅱ,29)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B组的处理是 。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 激素和 激素。 解析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垂体,因此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不切除垂体,同时为了排除手术操作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A组的处理应该是进行手术但不切除垂体;B组是实验组,对其进行的处理是切除垂体。根据实验步骤可知, ①为实验处理,②为实验培养,③应为实验结果的检测与记录,且题干强调“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因此,③的操作应该是定期测定两组大鼠的体重,并记录实验结果。(2)垂体可产生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发育),所以B组大鼠切除垂体后,其生长发育减慢。 答案 (1)①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切除垂体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2)生长 促甲状腺 1.一般思路 2.常见研究方法 (1)切除法:切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 (2)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或脂质类激素,而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则不能采用饲喂法。 (3)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 3.常见实验案例 (1)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①饲喂法 ②摘除法和注射法 (2)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现有一只小鼠表现出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该小鼠出现此症状的原因。请回答: (1)如果给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后症状得到缓解,则说明该小鼠出现此症状的原因是血糖偏低,此种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注射 (填激素名称)来缓解此症状。 (2)另一种原因是:某部位病变导致甲状腺激素(TH)含量低。该同学通过测量血液中相关激素含量来判定病变部位。 a.如血液中 含量偏高, 含量偏低,则说明病变部位为垂体,可通过注射 来验证该结论。 b.如血液中 含量偏高, 含量偏低,则说明病变部位为甲状腺。 c.如果血液中三种激素含量都偏低,则说明病变部位为下丘脑。用a、b、c三种方法判定该小鼠异常病因所依据的原理是:TH的分泌过程中存在 调节。 解析 (1)能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所以在低血糖情况下可以通过注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来缓解症状。(2)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典型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作用于垂体,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作用于甲状腺,促进其分泌甲状腺激素。a.如果垂体发生病变,那么TSH含量偏低,使TH含量也偏低,TRH含量会偏高。要验证该观点可以通过注射TSH看能否使TH含量恢复正常。b.如果甲状腺发生病变,那么TH含量会偏低,TRH和TSH的含量会偏高。TH的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所以可以用题述方法判定该小鼠异常病因。 答案 (1)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答到一项即可) (2)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TSH和TH) 促甲状腺激素(TSH)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RH和TSH) 甲状腺激素(TH) c.分级和反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