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2/03/b256c0eb0f819995c9a21c1dcdc5ee05/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2/03/b256c0eb0f819995c9a21c1dcdc5ee05/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2/03/b256c0eb0f819995c9a21c1dcdc5ee05/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江川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云南省江川二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 生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它能量( ) A. 贮藏在葡萄糖中 B. 存留于酒精中 C. 存留于乳酸中 D. 以热能形式散失 2.二硫键“―S―S―”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的一种化学键。如图是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质至少有两个羧基 B. 该蛋白质完全水解需要277个水分子 C. 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三方面决定 D. 该蛋白质至少含280个氨基 3.如果测得1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是8P,那么ATP中的磷酸键能是( ) A. 8P B. 8P~16P C. 16P~24P D. 24P 4.图中曲线a、b表示分子跨膜运输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a代表被动运输,曲线b代表主动运输 B. 曲线a代表的分子跨膜运输一定不需要载体蛋白 C. 曲线b转运速率达到饱和的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D. 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从而对曲线a、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5.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A. 甲的运输被促进 B. 乙的运输被促进 C. 甲的运输被抑制 D. 乙的运输被抑制 6.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B.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 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7.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James Rothman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的“囊泡转运”研究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细胞内囊泡的膜与细胞膜的成分相似,它们的主要成分是( ) A. 磷脂和蛋白质 B. 脂肪和糖类 C. 蛋白质和DNA D. 纤维素和果胶 8.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 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 细胞质基质中的物质不能全部进入溶酶体 D. 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9.下图是人体细胞内发生的某个化学反应示意图,图中X代表某种双糖,则催化该反应的酶Y及其产物分别是( ) A. 淀粉酶;麦芽糖和葡萄糖 B. 蔗糖酶;葡萄糖和果糖 C. 麦芽糖酶;葡萄糖和葡萄糖 D. 乳糖酶;葡萄糖和半乳糖 10.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 ) A. 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 B. 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 C. 该种负离子抑制了细胞呼吸 D. 该种负离子的载体蛋白和Cl-相同 11.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营养液中O2含量变化对某植物吸收K+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都是适宜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分析得出该植物吸收K+是要消耗能量的 B. 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氧气该植物就不能吸收K+ C. ab段限制吸收K+速率的主要因素是O2浓度 D. bc段表示除了营养液中O2含量还有其他因素影响K+的吸收速率 12.如果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 A. 氧气、甘油 B. 脂肪酸、水 C. 葡萄糖、水 D. 葡萄糖、氨基酸 13.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甲、乙两种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种生化反应场所不同 B. 两种生化反应可以同时进行 C. 两种生化反应均伴随ATP的产生 D. 影响两种生化反应的因素相同 1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此美丽盛景中,蝴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即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 ) A. 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 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5.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 ) A. 糖类和脂质 B. 糖类和蛋白质 C. 蛋白质和脂质 D. 蛋白质和核酸 16.取四个表面积相同的细胞结构,将其中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如下图所示),测得水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 B. 高尔基体 C. 细胞核 D. 液泡 17.细胞内完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 B. 内质网 C. 高尔基体 D. 核糖体 18.细胞内的脂肪的作用不包括( ) A. 储存能量 B. 保温 C. 缓冲、减压 D. 细胞膜的成分 19.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不同,因此它们的功能也不同 B. 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均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C. 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均需要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的参与 D. 生物膜系统在行使功能时都会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20.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 心肌细胞比唾液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 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 蛔虫细胞与蝗虫细胞相比缺少线粒体 21.科研人员在研究叶肉细胞中的某物质时,发现它是一种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分子式为CxHyOzNw。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最多含有肽键(w-2)个 B. 可能是一种酶 C. 两条肽链都是由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 D. 该化合物有w个氨基酸组成 22.将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且长为5.0 cm的小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小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分两次(浸入30 min和4 h)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a条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B. b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后逐渐复原 C. c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 D. d条马铃薯细胞外KNO3溶液浓度增加 23.用蔗糖浸渍冬瓜条能使冬瓜条变甜,这是因为( ) A. 蔗糖分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部 B. 蔗糖分子分解为葡萄糖分子后进入细胞 C. 蔗糖分子进入细胞间隙 D. 细胞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进入细胞 24.如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依次属于的结构是( ) A. 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B. 线粒体膜、细胞膜、叶绿体膜 C. 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 D. 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细胞膜 2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 B. 动植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能量“通货”的,说明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6.小明用玻璃槽、饱和蔗糖溶液和清水做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生物膜透性的模拟实验。甲、乙两槽间的隔板中央的圆圈为玻璃纸,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而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几小时后,发现( ) A. 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小 B. 乙槽内溶液的浓度增大 C. 甲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 D. 乙槽内溶液的浓度无变化 27.细胞内有双层膜结构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 B.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 叶绿体和内质网 D. 中心体和核糖体 28.细胞中的多种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用培养液培养单细胞小球藻时发现:若向培养液中导入臭氧,小球藻中只有K+立即外流,若将溶液中臭氧除去,则K+外流立即逆转,细胞中的K+很快恢复到原有水平。以上结果不能证明( ) A. 臭氧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B. 臭氧对膜物质的作用具有选择性 C. 臭氧对膜的影响是可恢复的 D. 臭氧对小球藻的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 29.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变化甚微 B. 若该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 C. 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 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30.2条肽链分别由360个氨基酸和380个氨基酸组成,若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2条肽链之间相差的肽键数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 A. 19和19a B. 19和19a-19×18 C. 20和20a D. 20和20a-20×18 31.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膜上面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膜分别是叶绿体内膜和线粒体内膜 B. 图甲中的[H]将要用于C3的还原,图乙中的[H]主要来自丙酮酸分解为CO2的过程 C. 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 两种膜上发生的生化反应可以同时进行 32.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核酸的生理功能( ) A. 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C. 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 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3.正常生活的细胞内时刻进行着复杂有序的新陈代谢活动,而新陈代谢同两种物质密切相关,即酶和ATP,下列关于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活细胞中起作用的有机物 B. ATP水解掉两个磷酸余下部分可成为RNA的组成单位 C. ATP中的A为腺嘌呤 D. 酶能催化化学反应是因为酶能够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34.下列关于脂质与糖类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叙述错误的是( ) A. C,H,O三种元素的比例不同 B. 有些脂质含有N,P等元素 C. 脂质中O元素比例高 D. 脂质中H元素比例高 35.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通过细胞结构的顺序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液泡膜 ⑤液泡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③ C. ⑤④②③① D. ⑤④③②① 36.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 A. 低温、干燥、低氧 B. 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 高温、干燥、高氧 D. 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37.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材料选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关键原因是红细胞( ) A. 是动物细胞 B. 有细胞核 C. 有各种细胞器 D. 无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 38.有三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可知,共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四条核苷酸链,它们是( ) A. 一个DNA分子,两个RNA分子 B. 三个DNA分子 C. 两个DNA分子,一个RNA分子 D. 三个RNA分子 39.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 A. 心肌细胞 B. 团藻细胞 C. 青菜叶肉细胞 D. 洋葱根细胞 40.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除病毒等极少数种类外,生物体都含有核酸 B.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C. 在绝大多数生物细胞中,RNA由两条链构成,DNA由一条链构成 D. 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0分) 41.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________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 42.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图一为糖类的概念图,图二是某种需要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在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泛素激活酶E1将泛素分子激活,然后由E1将泛素交给泛素结合酶E2,最后在泛素连接酶E3的指引下将泛素转移到靶蛋白上.这一过程不断重复,靶蛋白就被绑上一批泛素分子。被泛素标记的靶蛋白很快就送往细胞内一种被称为蛋白酶体的结构中进行降解,整个过程如图二所示。请分析回答: (1)如果某种单糖A为果糖,则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是________。如果某种单糖A经缩合反应形成物质③作为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物质,则物质③是________。 (2)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是尿嘧啶,则形成的物质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构成____________(中文名)的基本单位之一。 (3)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根据图二材料可推测出蛋白质的一项具体功能是________。 (4)细胞内E1、E2、E3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____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2)图中的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尽相同,其中膜蛋白A的功能是________,膜蛋白D的功能是________,膜蛋白B和C的功能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方式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4.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__;C代表________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____膜。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 (4)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的________(填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的________(填编号)。 (5)细胞融合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 (6)摄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 45.用高速离心机打碎小球藻细胞,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离体的叶绿体能合成糖类,碳酸氢钠溶液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若要使该实验中没有糖类产生,烧杯中液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 (2)若要使实验B中离体的叶绿体内糖类合成速度明显加快,在光照和CO2条件不变且适宜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若要使实验C中离体的叶绿体产生糖类,锥形瓶内至少应加入________和________。 (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小球藻作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最终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共同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技术。 答案 1. C 2. A 3. C 4. B 5. D 6. B 7. A 8. D 9. D 10. D 11. B 12. D 13. D 14. D 15. C 16. A 17. D 18. D 19. B 20. A 21. D 22. D 23. D 24. C 25. C 26. A 27. A 28. D 29. D 30. D 31. A 32. C 33. B 34. C 35. D 36. B 37. D 38. A 39. B 40. D 41.【答案】(1)C 无细胞结构 (2)A、B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B 藻蓝素和叶绿素 (4)D 42.【答案】(1)蔗糖 糖原 (2)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酸 (3)运输 (4)各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同 43.【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 载体蛋白 (2)运输物质 催化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 (3)流动性 44.【答案】(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2)选择透过性 (3)bcd (4)b a (5)流动性 (6)S/2 45.【答案】(1)提供CO2 氢氧化钠溶液(碱液) (2)适当提高温度 (3)ATP [H] (4)同位素示踪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