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武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生物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24题每题1分,25-37题每题2分,共50分) 1.拉马克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 A. 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B.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C. 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D.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2.下列关于现代进化理论中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D.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3.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基因型 B. 两者都认为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两者都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 两者都认为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4.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重要作用。一种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关于上述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抗药性细菌的产生与基因突变有关 B. 抗生素可能诱发细菌种群中特定个体产生抗药性变异 C.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细菌种群中就存在抗药性基因 D. 抗生素的使用改变该细菌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 5.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的金鱼选种经验是: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从而培育出如鹤顶红、水泡眼等金鱼品种。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分析,错误的是( ) A.“分数缸饲养”相当于地理隔离 B.人工培育金鱼的过程中,金鱼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着变化 C.“逐日去其不佳者”其实是人工选择 D.“自然奇品悉具”是选择的结果,若不经人类驯养,将不会出现与鹤顶红、水泡眼等性状相关的基因 6.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 若去掉甲, 则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会增加 C.甲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客观上物种甲的存在与进化会促进物种乙的进化 7.下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例 如 A. A、B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B.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C.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HCO、HPO等离子有关 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8.如右图表示HIV侵入人体后,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对该图的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A.HIV识别T细胞与T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一年后机体对HIV的清除速度,低于其增殖的速度 C.在杀死HIV的过程中,浆细胞并没有发挥作用 D.随着T细胞数量不断减少,人体逐渐丧失几乎全部的免疫功能 9.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高等动物细胞都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人体内环境通过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等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 10.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 A. 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后,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11.右图中a、b、c、d为健康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中蛋白质含量多于a B.a中不含有淋巴细胞 C.a、b、c、d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D.若该处组织细胞为肝脏细胞,则饭后a处比d处血糖浓度高 12.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肾小球炎症导致蛋白尿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回流受阻 13.下列关于兴奋和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一旦受到刺激,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C.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 D.神经递质的传递离不开组织液的参与,说明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 14.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D.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15.下图中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中传导或神经元间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 ( ) A. B. C. D. 16.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脊髓的某些中枢一般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调控 B.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C.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7.如右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③也可以位于神经元的细胞体 B.结构③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无关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D.②发挥作用后往往被快速清除 18.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正常人血糖浓度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 B.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只运输到作用部位 C.激素是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往往被灭活,从而保证机体调节适应多变的环境 19.下列关于激素在生活实践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长期口服甲状腺激素 B.给亲鱼饲喂促性腺激素类药物有助于人工授精和育苗 C.男运动员服用过多的雄性激素,会造成自身分泌的雄性激素相对减少 D.用保幼激素喷洒蚕体可增加产丝量 20.下列对动物激素及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促胰液素,该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B. 激素间的作用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二者均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C. 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在寒冷环境中不会出现产热量急剧增加的现象 D.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催化作用 21.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 ) A.糖类的分解代谢降低 B.碘的需要量增加 C.饥饿感增强 D.TSH 分泌增加 22.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B.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短 C.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 D. 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23.孩子坐过山车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肾上腺髓质是反射弧的效应器 C. 神经系统能直接调节心脏的活动,不能通过内分泌活动调节心脏活动 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人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加快 24.如下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外液渗透压高→甲→乙抗利尿激素→丙→尿量 A.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的细胞中合成,由结构乙释放,并随血液流向全身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的渴觉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产生兴奋 C.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使尿量减少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25.下列有关反射弧的结构(如右图)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E F A.切断E处,刺激B处,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B.当兴奋传到E点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C.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只能是A到F 的方向 D.用药物阻断D部位兴奋的传递,刺激E点,可以完成反射活动 26. 如右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 A. ①T细胞,②病原体,A淋巴因子 B. ①小肠黏膜,②胰腺,A促胰液素 C. ①传入神经,②肌细胞,A神经递质 D. ①下丘脑,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27.若T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被激活后,使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抑制剂可激活这些分子有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 B.激活这些分子会降低大部分体液免疫的效应 C.T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清除抗原 D.阻断这些分子的作用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 28.右图表示某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b一定导致c的产生 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形成d的前提 D. 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是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29.某社区全部人口中,男女各400人,居委会进行红绿色盲普查,发现女性中有10人患色盲,12名未生育女性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18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盲,男性中共有22人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那么,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约为( ) A.6% B.7.5% C.5.6% D.8.1% 30.右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不会存在于①中,乙酰胆 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与②之间通过毛细血管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外液①、②、④依次为血液、组织液、淋巴 D.③中的CO2浓度高于② 31.右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的钾离子浓度增大,会导致静息电位绝对 值下降 B.bc段Na+大量内流,不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K+通道多处于关闭 状态 D.在ef段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 32.如右图为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针刺肌肉后,图中电流计发生两次方 向相反的偏转 B. 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肌肉 C. 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到达脊髓中枢, 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 D. 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与脊髓 中枢内突触的抑制有关 33.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如激素、抗体、葡萄糖、消化酶和血浆蛋白等 ②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突触小泡不存在于内环境中 ③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和无机盐 ④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仅为淋巴液 ⑤剧烈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⑥剧烈运动时,产生大量的乳酸会引起内环境pH的明显变化 A.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四项 34.如右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 代表激素,当某健康人走出温暖房间进入非常寒冷的环境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寒冷环境后,机体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汗液分泌减少等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 于炎热环境 B.血液中激素①和③会增加,①③作用的靶器官是 甲状腺 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为促进、抑制 D.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通过机体 调节使机体产热量多于散热量 35.如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I-Ⅶ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再次接触抗原时,Ⅲ、Ⅵ细胞即能迅速增殖分化 B. 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C. 图中Ⅱ、Ⅲ、Ⅳ、V、VI、Ⅶ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 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 36.下列有关免疫及相关内容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吞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②病毒抗原和淋巴因子均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 ③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细胞免疫使之失去藏身之所 ④预防肺结核的疫苗含有能与结核杆菌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⑤淋巴细胞也叫免疫细胞,分布在淋巴液和淋巴结中 ⑥机体一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37.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 选项 膜蛋白的位置、功能 膜蛋白的类型 A. 位于突触后膜,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 受体 B. 位于突触小体中线粒体内膜,催化ATP合成 酶 C. 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 受体 D. 位于癌细胞膜,引起免疫反应 抗体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38.(8分)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一对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叶以前,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 。经观察,该种群中桦尺蠖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即表现出 多样性。从遗传角度分析,这些基因型产生的原因是 ,从而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 。 (2)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被煤烟熏成黑褐色,种群S基因频率持续升高,说明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所起作用的实质是 。 (3)该地区的桦尺蠖虽然基因频率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没有形成新物种,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该种群的个体之间一直能够进行 ,无法形成 。 39.(11分)图1表示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图2是图l中丁部位的放大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甲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膜上Ca2+内流,突触小泡将乙酰胆碱释放的方式称为________,这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该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 。 (2)乙酰胆碱与乙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 (填相应结构和其性质)结合,使突触后膜的电位与图2中 (填字母)情况相同,实现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乙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丙神经元的膜电位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膜外为 电位。 (3)研究发现,某患者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大量损伤,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量_____,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 40.(10分)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枢纽,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的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等调节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结构,小写字母表示物质,序号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 g/L,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血糖变化是按图中 途径(用序号和字母表示)通过下丘脑使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既可作 中枢又可以分泌d来调节体温。由图中可见,E分泌激素的多少,受到A和D的调节,即存在 调节机制,其中D是 激素和 激素作用的靶器官。 (3)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 的特点。若以某动物作实验材料,切除右叶甲状腺,一段时间后,左叶甲状腺将发生肿大,其原因是甲状腺激素不足,通过 调节使垂体分泌的 增加,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 41.(10分)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和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 功能。T细胞活性下降,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 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的分泌量减少。 (2)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 影响T细胞的活性,一些激素通过 ,使T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某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正常,但血糖超标并尿糖,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以下序号),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病,是机体免疫功能__________(填“过强”或“过弱”)导致的。 ①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 ②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 ③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④胰岛B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 (4)综上所述,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 42.(11分)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预测、分析与判断。 (1)甲同学针对血糖调节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中,以小鼠的 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 。 ②人体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是不同的,当机体处于 状况时,该比值明显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 (答出2点即可)。 (2)乙同学以某种实验小鼠为材料制备某种血清抗体。 ①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实验的关键是需对小鼠进行 处理,请从免疫机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②乙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小鼠分组 A组 B组 C组 D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 上述四组小鼠的血清中能提取到较多抗体的组是______。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