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血浆中含有生长激素和尿素,不可能含有生长素 B. 稳态时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变 C. 细胞依赖内环境的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 D. 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就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食物消化后,才能被小肠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再运输到全身各处被机体利用。体液是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如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体温保持在37℃左右,渗透压约为770kPa.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条件之一。 【详解】生长素是植物体合成的,人食用植物性食物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会被吸收到血浆内,故血浆中也可能存在生长素,A错误;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处于动态变化之中,B错误;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如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等),C正确;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不一定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但环境条件变化剧烈,超过了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时,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明确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准确判断各选项。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内活细胞依赖内环境的运输提供氧气和养料、排出代谢废物 B. 体内激素、抗体、淋巴因子都依赖内环境的运送而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 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大于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大于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 D. 血浆中甲胎蛋白、尿素、葡萄糖等的含量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依据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内环境;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等;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内环境是活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活细胞依赖于内环境的运输提供氧气和养料、排出代谢废物,A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只能特异性的作用于抗原,而不能作用于靶细胞,B错误;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因此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大于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大于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C正确;血浆中甲胎蛋白、尿素、葡萄糖等的含量可作为某些疾病如癌症、肾炎等的诊断依据,D正确。 3.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需要细胞外液和甲、乙、丙、丁四大系统的参与,图示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是循环系统,①②③中所含物质种类和含量均相同 B. 乙是消化系统,①②③的渗透压来源于蛋白质的不到10% C. 丙是呼吸系统,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导致③的pH升高 D. 丁是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可通过①运输至突触后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其中①是组织液,②是血浆,③是淋巴;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涉及到四大系统,其中甲是循环系统,乙是消化系统,丙是呼吸系统,丁是泌尿系统。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是循环系统,①是组织液,②是血浆,③是淋巴,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中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相同,A错误;乙是消化系统,细胞内液含有的蛋白质较多,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含有的蛋白质相对较少,因此①②③的渗透压来源于蛋白质的不到10%,B正确;丙是呼吸系统,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不会导致③血浆的pH明显升高,C错误;丁是泌尿系统,神经递质可通过①组织液运输至突触后膜,D错误。 4.下图左图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右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图示中的横坐标表示距离刺激点的距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c段和①〜③段Na+通道开放,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减小 B. 若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增大,甲图中c点将上升 C. 静息电位是指图乙AB之间膜内的电位差 D. 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单向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详解】a段和①段K+离子通道开放,K+外流,A错误;若神经纤维膜外K+ 浓度增大,甲图中c点不变,a段下降,B错误;静息电位是由于指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同造成的,静息电位是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的电位,而不是指AB之间的膜内电位差,C错误;在非离体状态下,反射弧接收刺激的部位只能是感受器,所以兴奋只能是沿着反射弧单向传递,D正确。 【点睛】本题以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了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识记神经纤维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而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5.下列关于兴奋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导致机体产生兴奋的刺激只能来自于外界环境 B.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都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 C. 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时间取决于刺激的强度 D.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形式进行传导和传递 【答案】B 【解析】 【分析】 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经过综合分析后使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作出应答反应。 【详解】导致机体产生兴奋的刺激既可以来自于外界环境,也可以来自于体内,A错误。钾离子和钠离子的跨膜运输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有关,B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时间与刺激强度无关,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量,C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是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D错误。 【点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 6.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a~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信息分子a~e均需借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 B. 体温调节过程与信息分子a、c、d有关 C. 与信息分子b相比,a参与调节的反应更加迅速 D. 信息分子d对c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参与的是神经调节,b、c、d参与的是体液调节,e参与的是免疫调节,因此上图中的调节包含了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机制。 【详解】信息分子a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组织液),进而作用于突触后膜,不需要血液的运输,A错误;体温调节过程中,通过信息分子a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可使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量,通过信息分子c、d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B正确;a参与神经调节,b参与体液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反应更迅速,C正确;信息分子c是促甲状腺激素,d是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反过来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A。 7.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甲,乙两种蛋白质,这两种蛋白质均能与葡萄糖结合而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其中,甲、乙两种蛋白质分别参与I、Ⅱ两种生理过程,丙为过程Ⅱ产生的分泌蛋白(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Ⅱ体现了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 过程I体现了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 甲、乙均能与葡萄糖结合,说明二者无特异性 D. 丙可能是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膜上过程I的进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甲是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转运蛋白,乙是细胞膜表面上的葡萄糖受体蛋白,丙是胰岛素。过程I表示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过程Ⅱ表示胰岛素的分泌和胞吐过程。 【详解】受体介导的胰岛素的分泌和胞吐过程需要细胞膜表面上的葡萄糖受体蛋白和葡萄糖分子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葡萄糖进出细胞需要有运输葡萄糖的转运蛋白的专门通道,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B正确;转运蛋白和受体蛋白结构不同,各有其特异性,C错误;胰岛B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加速对葡萄糖摄取、利用和储存,D正确。故选C。 8.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只感染鸟类,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下图是某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分析正确的是 A. 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B.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类 C. 该禽流感病毒首次侵入机体后,浆细胞内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D. 最终病毒被清除体外,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被病毒侵染的细胞称为靶细胞;A为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B为效应T细胞表面的受体,该过程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详解】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A错误;B物质表示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B 错误;该禽流感病毒首次侵入机体后,浆细胞内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以合成并分泌大量的抗体,C正确;侵入人体的病毒最终被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9.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两位科学家分别研究的是两种蛋白质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抗原,被效应T细胞攻击 B. 可以通过提高CTLA-4和PD-1的活性,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 两位科学家研究目的都是通过抑制某种蛋白质的功能,使免疫系统更强的攻击癌细胞 D. 该种疗法的副作用之一是会导致免疫缺陷病的发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 癌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过程是: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详解】癌细胞的清除过程中会引起细胞免疫,癌细胞会被效应T细胞攻击,A正确;两种蛋白质CTLA-4和PD-1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可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两位科学家研究的目的都是通过抑制某种蛋白质的功能,使免疫系统更强的攻击癌细胞,C正确;该种疗法不会导致免疫缺陷病的发生,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再根据题意作答。 10.柯萨奇病毒A16型(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AV-16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 B细胞经CAV-16刺激后会分裂、分化出浆细胞,并与抗原结合 C. 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 CAV-16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病毒在体内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先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随血液循环而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清除侵入宿主细胞的病毒。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详解】CAV-16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而淋巴因子可以增强该过程,但不能与该病毒结合,A错误;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增强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该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沉淀,由吞噬细胞吞噬处理,B错误;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毒,C错误;CAV-16再次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考生识记特异性免疫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和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1.关于生物学知识的判断,正确的有 ①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 ②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 ③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蝌蚪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 ④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 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形成无子果实。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以影响幼小动物的神经系统发育,形成呆小症,对成年动物则是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机体耗氧量降低。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激素间的作用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详解】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会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液减少,促性腺激素的减少引起性激素的减少,①正确;油菜要得到的是种子,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会影响种子的形成,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不能可避免减产, ②错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新陈代谢减弱,蝌蚪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减少,③错误;激素间的拮抗作用是协调内环境稳态的,有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④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分泌与相关生理作用,意在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12.生长素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植物激素,人体内含有生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幼叶细胞中核糖体合成生长素需要色氨酸作原料 B. 人体内,生长激素在下丘脑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C. 生长素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D. 人体内生长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极性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查对生长素、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作用、运输的理解。明确生长素、生长激素化学本质的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A项错误;垂体是生长激素的分泌器官,人体内,生长激素在垂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B项错误;生长素是色氨酸的衍生物,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C项正确;植物体内生长素可在成熟组织中进行非极性运输,D项错误。 13.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光照等外界因素能够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与基因的表达 B. 乙烯可以促进苹果和香蕉等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 C. 植物激素的合成过程可体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 D.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有两种:①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有单侧光或者重力的作用),②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和单侧光的影响),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2、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3、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同时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也会影响激素的合成。 【详解】外界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例如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等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A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但不能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B错误;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也可通过控制酶或部分激素的合成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间接控制,C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的方式,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B。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长素的合成与乙烯的合成之间存在反馈调节 B. 激素的合成都需要酶,合成酶的植物细胞都能产生激素 C. 激素由特定的器官合成并释放,通过筛管运输到作用部位 D.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苯乙酸是生长素类似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系生长,乙烯也能抑制根系生长,说明生长素对乙烯进行正反馈调节,即高浓度的生长素会诱导乙烯的合成,A正确;植物细胞都可以合成酶,但是激素是由植物的特定部位产生的,合成酶的植物细胞不一定都能产生激素,B错误;植物没有专门产生激素的器官,动物激素才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C错误;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而吲哚丁酸、苯乙酸具有生长素效应,但不是人工合成的,不是生长素类似物,D错误。 15.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要促进种子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种子 B. 若要促使植物茎秆伸长,可施加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C. 植物向光生长与单侧光改变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D. 外源各种植物激素的施加都要控制用量,因为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均具有两重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植物激素作用的掌握,对生长素、乙烯、赤霉素和脱落酸的作用和分布的记忆及对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若要促进种子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A错误;赤霉素具有促进茎秆伸长的作用,若要促使植物茎秆伸长,可施加适宜浓度的赤霉素,B正确;光照能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光照不会改变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错误;只有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两重性,D错误。 16.研究人员将一批大小和生理状态均相似的豌豆植株平均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组, 每组的操作及侧芽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mm)。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豌豆体内各种激素都对豌豆侧芽的生长有调节作用 B. 分析甲组与丁组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C. 分析丁组和戊组可知,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D. 分析甲组、丙组和丁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作用因浓度、细胞年龄、植物种类、植物器官的不同而有差异,因生长素浓度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如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根的向地性等。 顶芽可通过产生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赤霉素能促进侧芽生长。 【详解】侧芽生长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但不是各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如乙烯主要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分析甲组与丁组可知,甲组为对照组,丁组为实验组,实验组明显生长,说明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B正确;分析丁组和戊组可知,丁组为对照组,戊组为实验组,实验组促进生长,说明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C正确;分析甲组、丙组和丁组可知,三组互相对照,丙组生长<丁组生长,说明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掌握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对实验表格的分析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7.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选择实验材料,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材料最好选择多年生的植物枝条 B. 预实验的NAA浓度设置范围应较大 C. 正式实验时空白对照的设置是必需的 D. 实验时应去除枝条上的芽控制无关变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生长素浓度为自变量,应该设置一系列的NAA浓度梯度。 【详解】选择的材料应该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A错误。确定设计浓度梯度时,先设计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进行摸索,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B正确。经过预实验的摸索后,正式试验时可以不用设置空白对照组,C错误。实验时可以不去除枝条上的芽,但各组所用的枝条上的芽的数量、生长状况等必须相同,D错误。 【点睛】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②所有生态系统必须有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才能维持其稳定 ③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④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⑤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⑥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弱。 【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两部分,①错误;理论上,生态系统只要有生产者、分解者就可以能持其稳定,②错误;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都不断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特点是具有全球性,③正确;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④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它可发生在同一物种之间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物种之间的,而植物激素的作用是在个体的体内,不属于信息传递,⑤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且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稳定,⑥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森林被砍伐殆尽后,经历较长时间仍可恢复成森林。关于这一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初期,群落生产量大于呼吸量,有机物质不断积累 B. 中期,物种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逐渐趋向复杂,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加强 C. 后期,群落的有机物收支接近平衡,这是群落达到顶级的重要特征 D. 这一演替过程中能量循环更加开放,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加快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是“一个运动着的体系”.群落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有着能流、物流和结构变化的动态系统.它通过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着能量与物质的不断代谢,使其本身的面貌不断变化,并遵循一定的规律. 1.演替是群落发展有顺序的过程,包括物种组成结构及群落中各种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地向一定方向发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2.演替是生物与物理环境反复作用的结果,它同时还是群落内种群之间竞争和共存的结果.物理环境决定演替类型、变化的速度和演替发展的 最后限度,同时演替也受群落本身所控制(或推动),群落演替可引起物理环境的极大改变. 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即由顶极群落所形成的系统为其发展顶点,这时它获得的每单位有效能流可维持最大的生物量(或最 大的信息量),并在生物之间保持最佳共生功能. 【详解】可以看出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此演替初期生物种类不断增加,有机物总量也在不断增多,因此群落生产大于群落呼吸,有机物质不断积累,种类增加,故A 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不断增强,因此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故B正确;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即由顶极群落所形成的系统为其发展顶点,这时它获得的每单位有效能流可维持最大的生物量(或最 大的信息量),并在生物之间保持最佳共生功能,故C正确;在此演替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增加,因此有机物循环更加开放,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加快,故D错误。 20.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或死亡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甲可知,为实现可持续地对资源的利用,载畜量不应超过C点 B. 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 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 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甲分析,随着载畜量的增加,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合理的载畜量为A-C点。 据图乙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为种群的增长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因此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 【详解】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低于不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A正确;由图甲可知,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并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B正确;从图乙可知,E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错误;从图乙可知,F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持续增加,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值(K值),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态、种群数量变化、年龄结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2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叙述,错误的是 A. 调査植株上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铺法 B. 使用样方法调查,样方面积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 C. 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个体的迁入迁出和出生死亡会影响结果 D. 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带标记的个体易被天敌发现会导致结果偏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标记重捕法适合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广的动物,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一些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详解】植株上的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窄,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使用样方法调查,样方面积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植物的种类确定样方大小,B正确。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期间,不应该有个体的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情况,因为它们会影响调查结果,C正确。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査时,带标记的个体易被天敌发现被天敌吃掉,则会导致结果偏大,D正确。 22.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A为“J”型增长,增长速率始终不变 B. 图B为“S”型增长,达到G点后种群数量将一直保持不变 C. K值是指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某种群的最大数量 D. 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图A表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图B表示种群的S 型增长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E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 【详解】图A为“J”型增长,增长速率始终一直增加,A错误;图B为“S”型增长,达到G点后种群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即在K值上下波动,B错误;K值又称为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C错误;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因为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J”型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生物学意义,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3.下图为某同学用血球计数板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结果。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未经染色的统计结果比实际值偏高 B. 取样时为避免吸到培养液底部的死菌,滴管应轻轻吸取,避免溶液晃动 C. 在血球计数板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后,应先斜靠盖玻片再盖好,防止气泡产生 D. 计数时对于压在方格边界上的酵母菌也应该全部计数 【答案】A 【解析】 【分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详解】本实验统计的是活菌数量,未经染色时,死亡的酵母菌与存活的酵母菌一块儿计数,因此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高,为保证准确性,可用台盼蓝染色后再对呈无色的菌体进行计数,以保证对活菌进行计数,A正确;抽样检测时,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B错误;在血球计数板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前,应先盖盖玻片,C 错误;计数时对于压在方格边界上的酵母菌应该计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中的个体,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4.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引进新物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利于该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B.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反复循环利用 C. 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 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2、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2)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 【详解】引进物种不当会导致生态入侵,使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多级利用,B错误;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的出生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C错误;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5.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深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构成池塘生态系统,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Z B. 池塘中W主要分布于最上层,X与Y之间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捕食 C. 若该池塘生态系统可维持稳定且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分别为a、b,则通常 5b≤a≤10b D. 该池塘受到生活污水污染后,则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所有生物的总和以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分析曲线可知:W主要分布在最上层,Z分布于较深的水层,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Z。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 【详解】这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不能构成池塘生态系统,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Z,A错误;池塘中W主要分布于最上层,X相Y之间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竞争,B错误;若该池塘生态系统可维持稳定且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分别为a、b,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则通常 5b≤a≤10b,C正确;该池塘受到生活污水污染后,则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的能量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再根据题意作答。 26.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动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竞争关系 B. 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乙捕食甲 C. 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将持续增多 D.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在甲和乙之间都是单向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捕食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据图分析,动物甲和动物乙为非同步性变化,表示捕食关系。 【详解】据图分析,动物甲和动物乙为非同步性变化,表示捕食关系;动物甲的数量多于动物乙,而且先增加先减少,为被捕食者,即乙捕食甲,A错误,B正确;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增加,使得乙种群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又减少,C错误;由图可知,物种甲与物种乙之间形成捕食关系,能量只能由甲传递给乙,即单向流动;但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实现这种动态的制约关系的是双方之间彼此进行的信息传递,即信息传递在二者之间是双向的,D错误。 2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B. 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更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 C. 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D.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1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 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 【详解】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决定的,A正确;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中的温度较低,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对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因此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B正确;池塘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C错误;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群落结构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掌握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8.下面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图中b=h+c+d+e+f+i B.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D. 在“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其中a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也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表示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c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f表示初级消费者呼吸消耗的能量;d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表示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h表示初级消费者摄入而没有同化并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i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g表示分解者同化的能量。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b=h+c,c=f+d,d=e+i,A错误;缩短食物链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C错误;在“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为次级消费者,其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途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并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29.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 图中e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C. 图中d蕴含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 D. 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e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详解】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e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B错误;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能量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C错误;图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以c/a的比值越高,牲畜的产量越高,故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某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再准确判断各选项。 30.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在某一时段测得各营养级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依次为a、b、c、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丙、丁一定是异养型生物 B. 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量肯定大于a所含的能量 C. 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关系为a>b>c>d且a>b+c+d D. 因为能量传递逐级递减,所以乙的个体数量一定比甲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的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金字塔是以营养级为单位,以种群为单位;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种群、群落的概念。对于某条食物链来说,能量流动的时候只能从上一个营养级流到下一个营养级,并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个营养级,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了;只有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协调,生态系统才可以稳态。 【详解】生产者甲一定是自养生物,消费者乙、丙、丁一定是异养生物,A正确;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的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而a指的是所含有的有机物,还应加上甲生物呼吸作用分解消耗的有机物,因此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肯定大于a所含的能量,B正确;能量呈现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故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关系为:a>b>c>d且a>b+c+d,C正确;根据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甲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一定多于乙营养级的能量,但甲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不一定多于乙,D错误。故选D。 【点睛】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某条食物链来说,能量流动的时候只能从上一个营养级流到下一个营养级,并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个营养级,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了。能量金字塔不能倒置,但数量金字塔可能倒置。 31.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的能量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 摄取量 粪便量 呼吸作用散失量 能量J/(hm2•a) 1.05×1010 3.5×109 4.55×109 A. 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B. 田鼠粪便量属于生产者同化能量中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 C.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散失了大部分能量,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D. 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最多为7.0×1010J/(hm2•a) 【答案】D 【解析】 【分析】 动物的摄入能=其同化能+其粪便能。同化能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详解】田鼠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比例为(1.05×1010-3.5×109-4.55×109)÷(1.05×1010-3.5×109)=35%,A正确;田鼠粪便量属于其上一营养级生物即生产者同化能量中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B正确;每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都要呼吸,且呼吸散失了大部分能量,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C正确;田鼠同化量为1.05×1010-3.5×109=7.0×109J/(hm2•a),故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7.0×109÷20%=3.5×1010J/(hm2•a),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计算,意在强化学生对各营养级的能量的来源与去路的理解与运用. 3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做了一个实验:迅速将一只盲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很干净无声,还是引起了其他盲椿象的逃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中引起其他象逃跑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起作用 C. 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 信息传递引起的反馈调节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该实验中引起其他象逃跑的信息是生物合成的化学物质——信息素,这种信息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不都是由生物发出的,如物理信息可以由无机环境发出,B错误;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正确;信息传递引起的反馈调节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维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准确判断题中所涉及信息的种类,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3.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 B. 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信息只能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 C. 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D. 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 )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应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详解】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称为行为信息,A正确;在同种生物之间、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都能进行信息传递,B错误;利用黑光灯诱捕昆虫,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是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C正确;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有利于积累纤维素,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特点及功能,掌握信息传递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4.下列有关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和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的模式中,错误的是 A. 乙图中的A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人体内氧气浓度最低的是甲图中的D C. 在人体内甲图中的A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 D. 乙图中碳元素在ABC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图:组织液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判断图甲A和C为组织液和血浆,B为淋巴,由于组织液和淋巴是单向渗透形成的,因此A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乙图:D与A、B、C都有交流,判断D为非生物成分,而A与D有双向交流,判断A为生产者,A和C都有箭号流向C,判断C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详解】乙图中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A,A正确;人体内氧气浓度最低的是甲图中的D细胞内液,B正确;组织液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C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即在ABC与D之间,在ABC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错误。 35.下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c、d、e B. 若c的食物中d占1/3,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c体重增加3kg,需要a的量为120 kg C. 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生物数量,则可以提高该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D. 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b、e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分析得出,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③代表呼吸作用、④代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d表示初级消费者、c表示次级消费者,e表示无机环境,据此解答。 【详解】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c、d、b,A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若在图中所示食物链(网)中c的食物中d占1/3,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c体重增加3Kg,1Kg来自d,2Kg来自a,故至少需要A为1÷10%÷10%+2÷10%=120Kg,B正确;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生物数量,不能增加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C错误;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即a和b,D错误。 36.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中B都是自养生物,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也不一定都含有色素 B. 适度松土可以促进⑧过程 C. ⑦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 达到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③和④的量基本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B和大气中二氧化碳库的箭头是双向的,则B表示生产者,C和B均指向A,则A表示分解者,C表示消费者,③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④表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⑤表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⑦表示化学燃料的燃烧。 【详解】图中B都是自养生物,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也不一定都含有色素,如硝化细菌,无叶绿体,也无色素,A正确;适度松土可以促进A分解者的分解过程,加快物质循环,B正确;⑦过程表示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C正确;达到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④和⑤③⑦以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量基本相等,因此④的量远远大于③的量,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碳循环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和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二、非选择题 37.目前的生理学观点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 (1)若要用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的这一功能,常用的检测指标是____________。 (2)下丘脑和垂体能及时有效地调节甲状腺的分泌量,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填“分级”或“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增加又会反过来调节下丘脑与垂体的分泌量,说明它们还存在_________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机制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发生后能被自身产生的抗体A结合,属于_________病。 (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答案】 (1). 耗氧量 (2). 分级 (3). 反馈(负反馈) (4).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5). 几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 (6). 自身免疫 (7). 抑制细胞X分泌淋巴因子(或抑制淋巴因子和细胞Y上的受体结合) (8). 细胞Y的增殖、分化 【解析】 【分析】 1、分析图示,细胞Z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细胞Y为B细胞,细胞X为T细胞。 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3、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1 )氧化分解加快,生物的耗氧量会增加,因此若要用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的这一功能,常用的检测指标是耗氧量。 (2)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激素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使激素维持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方式是负反馈调节,这种调节机制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其作用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 (3)自身免疫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发生后能被自身产生的抗体A结合,属于自身免疫病。 (4))细胞Z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通过抑制细胞X(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及细胞Y(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8.研究表明赤霉素(GA)可以通过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具体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束缚态IAA”无生物活性。某研究小组为探究IAA和GA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设计对照实验探究萘乙酸(NAA,生长素类似物)和GA对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本题中涉及到的“+”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前体物质X是_________,a、b、c表示的调节效应分别是_________(分别用“+”或“﹣”表示) (2)结合图1信息并根据对照实验设计思路,图2中所示B组、D组处理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中结果可知NAA和GA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_作用。 (4)图示探究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IAA进行使用,请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色氨酸 (2). +、+、﹣ (3). 加NAA (4). 不加激素 (5). 协同 (6). 生长素含量低、不易提取,易于被氧化,萘乙酸(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可大量生产(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也可)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赤霉素(GA)可以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故GA对IAA的调节效应分别是促进其合成,抑制其分解。 分析坐标图可知,A、B、C、D四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用GA处理、用NAA处理、用GA和NAA处理,都会促进茎段伸长,用GA处理茎段伸长效果较小,用NAA处理茎段伸长效果较明显,用NAA和GA同时处理,伸长效果最显著,说明NAA和GA在促进茎段伸长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详解】(1)前体物质色氨酸能转化成生长素,即X为色氨酸。据题意可知:赤霉素(GA)可以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故GA对IAA的调节效应分别是促进其合成,抑制其分解,图中a是促进+,b为促进+,c为抑制-, (2)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图2中所示B组加NAA、D组不加激素,作为空白对照组。 (3)由图2中结果可知加NAA的B组的和加GA的C组与D组相比较,B组和C组的茎段平均伸长量较多,可以表明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协同作用。 (4)请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可分析,生长素含量低、不易提取,易于被氧化,萘乙酸(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可大量生产,因此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IAA进行使用。 【点睛】本题知识点是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图形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应用相关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的能力。 39.深海中的火山口周围的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300℃,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海水中发现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物,在热泉口周围还发现多种无脊椎动物,如大海蛤、蟹、管水母以及没有口也没有消化道的管居环节动物等。 (1)流入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____。 (2)热泉口的无脊椎动物能摄食硫细菌,这些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 (3)硫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但深海热泉中硫细菌的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请从种群的数量特征的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硫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 (通过自身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被生产者重新利用,从而)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深海热泉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且存在着生存斗争,当硫细菌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相等(或动态平衡)时,数量趋于稳定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深海中的火山口周围的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300℃”可知,一般生物在此环境中无法生存,但在“海水中发现大量的硫细菌”,说明硫细菌可以在此环境下生存,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物,说明硫细菌是该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它异养生物的生存提供有机物。 【详解】(1)深海热泉中没有绿色植物,但存在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使能量进入到群落中,故流入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硫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2)无脊椎动物能摄食硫细菌,通过自身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被生产者重新利用,从而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种内斗争、生存空间大小等的限制,尽管硫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但由于深海热泉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且存在着生存斗争,当硫细菌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相等(或动态平衡)时,硫细菌的数量趋于稳定。 【点睛】本题考查特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以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对信息的分析能力。 40.棉蚜是一种生活在棉花上的农业害虫。研究人员将不同初始密度(1头/叶和20头/叶)的棉蚜放在开放和封闭条件的相同环境中,研究其种群变化情况,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初始密度越大,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_________。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比封闭条件下更早衰退的原因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 (2)研究人员对某地区棉田中的棉蚜和七星瓢虫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头/100株)。由表可知,七星瓢虫与棉蚜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 (3)七星瓢虫遇到敌害侵袭时,能分泌出一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驱赶天敌,该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相较于使用农药灭虫,该生物防治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防治体现了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越大 (2). 天敌数量多 (3). 迁出率高 (4). 捕食 (5). 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 减少污染 (7). 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8). 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 【分析】 坐标中四条曲线,涉及两组变量--开放与封闭、初始密度不同。封闭条件与开放条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否阻断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逐渐加强,开放条件下容易在种群密度比较大时出现迁出现象从而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开始种内斗争较弱时,开放条件下容易出现外来种群迁入现象,从而使种群增长速度过快而率先达到密度峰值。 【详解】(1 )调查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初始密度越大,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越大。开放条件下,种群可以迁入和迁出,封闭条件下,种群的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比封闭条件下更早衰退的原因可能与天敌数量多、迁出率高等有关。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棉蚜和瓢虫的种群数量非同步性变化,说明棉蚜与瓢虫间属于捕食。 (3)七星瓢虫遇到敌害侵袭时,能分泌出一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驱赶天敌,这属于化学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作用。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防治体现了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为: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点睛】此题对曲线的解读和相关生态学知识的结合要求高,需反复查看曲线中蕴含的信息,紧密联系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有一定难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