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入学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 1.在细胞分裂间期,不会发生( ) A. DNA复制 B. 基因表达 C. 染色体数目加倍 D. 细胞形态由小长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细胞分裂间期的特征。 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增长。 【详解】A、据分析知:间期进行DNA复制,A错误; B、分裂的细胞是活细胞,活细胞中有基因表达的过程,B错误; C、经过间期DNA复制后,DNA的数目虽然增加了,但是由于没有着丝点的分裂过程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C正确, D、据分析知细胞形态由小长大也是间期的特征之一,D错误。 故选C。 【点睛】学生容易理解不清B项,不明白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所有活细胞中都一直进行的过程。 2.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 A. 细胞的体积 B. 细胞的表面积 C. 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D. 细胞分裂的快慢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面积越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因此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相对面积的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越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利于细胞的生长,细胞趋向于小,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就越方便,对于大型生物而言,这就能够尽可能保证身体细胞的物质需求,也就利于生物自身。 【详解】A、据分析知: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不取决于细胞的体积 ,A错误; B、同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不取决于细胞的表面积,B错误; C、据分析可知: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取决于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C正确; D、同理细胞分裂的快慢也不决定细胞与外界进行交换的效率,D错误。 故选C。 【点睛】深入理解课本中关于细胞增殖的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说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的是( ) A. 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B. 间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C. 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D. 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成方式相同,A错误;不同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时间长短不同,但这不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B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赤道板处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C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活动规律相同,D错误。 4.图为胡萝卜的植物组织培养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胡萝卜植株的花粉细胞也具有细胞的全能性 B. ①过程中既进行细胞分裂又进行细胞分化 C. 图示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D. 根与叶的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胡萝卜的植物组织培养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再分化,②表示脱分化,③表示获取胡萝卜的组织。 【详解】A、③胡萝卜植株的花粉具有细胞的全能性,且全能性相对较高,A正确; B、①为再分化过程,该过程中细胞既进行细胞分裂又进行细胞分化,B正确; C、图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胡萝卜根、茎、叶等功能不同,从根本上说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造成的,D正确。 【点睛】易错易混点:细胞的全能性的体现(单个细胞离体培育为个体)与细胞核的全能性体现(移植的细胞核控制细胞发育为个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造血干细胞比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低 B. 神经细胞与肝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C.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 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细胞周期的间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或器官的细胞。 2、生物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而形态和功能上的不同是由细胞分化导致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 【详解】A、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或器官的细胞,而造血干细胞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且其分化程度比胚胎干细胞高,A错误; B、神经细胞与肝细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而形态和功能上的不同是由细胞分化导致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各细胞形态和功能上出现差异,B错误;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只是癌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C错误; D、化疗是利用药物防止癌细胞的DNA复制或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作用于细胞分裂的间期,D正确。 故选D。 6.“细胞程序性死亡”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死亡。下列现象中属 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是( ) A. 噬菌体的侵染使细菌破裂 B. 肺炎双球菌被吞噬细胞吞噬 C. 人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 D. 人胚胎时期出现的尾后来消失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及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详解】A. 噬菌体的侵染使细菌破裂为细胞坏死,A错误; B. 病原菌被吞噬细胞吞噬为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C. 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为细胞增殖和分化,不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 D.人胚胎时期的尾后来消失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点睛】注意区别: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但病原菌被吞噬细胞吞噬为非特异性免疫,不属于细胞凋亡。 7.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 测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 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的分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基因可以通过转录、翻译表达蛋白的方式控制生物体合成蛋白,而蛋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进而控制了生物体的性状。生物的性状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2、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性状分离的原因是由于杂种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又因雌雄配子之间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才导致了性状分离。 【详解】A、据分析知,即基因型决定表现型,A正确; B、等位基因可以通过表达蛋白控制相对性状,B正确; C、杂合子自交后代有纯合子,如Aa自交,就有纯合子子代AA、aa,C错误; D、性状分离指的是子代中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型,性状分离的原因为等位基因分离,从而出现了不同的性状, D正确。 故选C。 8.下列对有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相对性状指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类型,例如牛的细毛与短毛 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即为等位基因 C. 所有的基因都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D.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受基因型控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表现型=基因型+ 环境,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表现型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 【详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牛的细毛与粗毛,短毛与长毛,A错误;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即为等位基因,如A与a,B错误; C、分布在染色体上基因,其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分布在细胞质中基因(如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基因)由于不在染色体上,则其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没有平行关系,C错误; 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如果环境不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D正确。 9.下列关于孟德尔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杂交实验时应在母本开花时进行人工去雄、套袋处理 B. 统计学方法主要用于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C. 进行测交实验也分正交和反交两组进行 D. F1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可以否定融合遗传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2、融合遗传强调性状融合后不再分离,而分离遗传强调即便某代有融合现象,但仍然在下一代可分离出单一性状。 【详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植物,所以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对母本去雄应选在开花之前,A错误; 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B错误; C、孟德尔所进行的杂交、自交和测交都进行了正反交实验,C正确; D、F1表现为显性性状,还不能否定融合遗传,必须在F1自交,在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才能否定融合遗传,D错误 【点睛】注意: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整个过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中应用数学统计法是为了总结数据规律,用测交法是为了进行验证提出的假说;用正反交排除了细胞质遗传。 10.某成年男子是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他的下列哪种细胞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A. 肌细胞 B. 精细胞 C. 成熟的红细胞 D. 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A 【解析】 【详解】精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可能不含致病基因;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不含有致病基因。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基因型应该相同,所以携带者的体细胞中一般都含有致病基因,故选A。 11.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A. 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 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 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D. 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前期、末期、后期、中期,为细胞分裂周期的分裂期,还有分裂间期,A错。分裂期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前期→④中期→③后期→②末期,B正确。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染色体DNA不复制,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细胞核共有6个DNA,但细胞质和线粒体也含有DNA,故细胞DNA数目大于6,C错。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错。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教材经典实验,遗传物质的探索。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体内存在着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步骤首先获得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然后再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然后适时保温后再搅拌、离心,最后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高低,从而得出结论。 3、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并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①据分析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①错误; ②据分析知: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②正确; ③据分析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③正确;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④正确; ⑤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的存在,⑤错误; 故选C。 1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 摩尔根等人通过荧光标记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每个DNA上也有若干个基因 D. 基因和染色体都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体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还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详解】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每个DNA上也有若干个基因,C正确; D、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染色体不是,D错误。 故选D。 【点睛】学生错误的认为基因和染色体都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从本质上搞不清楚DNA和染色体的区别。 14.下列物质中,不是由DNA分子的遗传信息直接控制合成的是( ) A. 胃蛋白酶 B. tRNA C. 雌性激素 D. D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能够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详解】A、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A正确; B、t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经转录形成的,B正确; C、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所以不是由DNA直接控制合成的,C错误; D、DNA是以亲代DNA为模板通过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形成的,D正确。 故选C 15.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 ) A. 基因的遗传定律 B.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中心法则 D. 细胞学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是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RNA流向RNA和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A、基因的传递规律揭示是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没有揭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A错误;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揭示DNA分子之间碱基之间的关系,B错误; C、中心法则揭示了细胞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错误。 故选C。 16.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 B. 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有助于产生生物多样性 C.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D. 基因重组是指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多种基因型后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另外外源基因导入也会基因重组。 【详解】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 B、有性生殖的出现,使基因重组得以实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进而有助于产生生物多样性,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交叉互换,导致其重重,C正确;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属于受精作用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17. 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 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 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转录的产物是mRNA,因此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故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因此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故B正确; C、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故C错误; D、密码子的简并性增强密码的容错性,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应从转录和翻译过程着手,做此类题型时,考生要逐一分析每个选型,从中找出错误的选项,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18. 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如果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那么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特点是() A. 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B. 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C. 所有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 D. 所有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个两条链都用放射性完全标记的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共产生22 =4个DNA分子;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这4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的1条链有放射性标记、另1条链没有放射性标记,其余的2个DNA分子的2条链都没有放射性标记。综上分析,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9.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发生了基因重组,A项错误; 格里菲斯实验证明了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但还不知道这种“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B项错误; T2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需先用32P标记细菌,再用这些细菌标记噬菌体的DNA,C项错误;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项正确。 故选D。 20. 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 A. 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B. 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 C. 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D. 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尿嘧啶 【答案】C 【解析】 【分析】 1、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2、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 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由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另一个碱基是胸腺嘧啶,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因此该脱氧核苷酸对除了腺嘌呤,其他组成是二个磷酸、二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故选:C。 21.下列有关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三个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B. 三个过程都属于“中心法则”的内容 C. 三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中 D. 三个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复制 DNA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的间期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条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含A T C G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含A U C G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模板去向 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 与非模板链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 分解成单个核苷酸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多起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依次合成多肽链 碱基配对 A→T,G→C A→U,T→A,G→C A→U,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实例 绝大多数生物 所有生物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详解】A、据分析可知三个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相同,A错误; B、三个过程都属于“中心法则”的内容,B正确; C、三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中,C正确; D、三个过程都合成生物大分子都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A。 22.下列关于DNA复制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DNA复制时,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均可作为模板 C. DNA分子全部解旋后才开始进行DNA复制 D. 脱氧核苷酸必须在DNA酶的作用下才能连接形成子链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分子复制: (1)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2)条件: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模板(DNA的两条链)、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 (3)方式:半保留复制; (4)产物:DNA分子。 【详解】A、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U只存在于RNA分子中,A错误; B、DNA复制时,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均可作为模板,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B正确; C、DNA复制过程为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 D、脱氧核苷酸必须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才能连接形成子链,DNA酶属于水解酶,能将DNA分子水解,D错误。 故选B。 【点睛】DNA复制的特征是学生的易错点,学生容易错选C项。 23.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因,指的是( ) ①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分离”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选D。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分离定律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互不干扰,相对独立.自由组合定律是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和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遗传给后代。 24.HIV的遗传密码和储存的遗传信息分别存在于( ) A. DNA分子和信使RNA上 B. 信使RNA和RNA分子上 C. 转运RNA和DNA分子 D. DNA分子和转运RNA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共有64个,而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个,有3个终子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 【详解】(1)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因此遗传密码在mRNA上; (2)HIV的遗传物质是RNA,遗传信息储存在遗传物质RNA上。 故选:B。 25.某犯罪嫌疑人面目变化很大,让人很难辨别。假如你是一位刑侦专家,你认为在已获取该人的照片、指纹、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皮屑标本的条件下,以下鉴定方法最可靠的是( ) A. 研究犯罪嫌疑人的氨基酸种类和核苷酸种类 B. 鉴定犯罪嫌疑人的指纹特点、并与档案指纹相比 C. 检测犯罪嫌疑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分子 D. 检验犯罪嫌疑人皮屑标本的有机物种类及含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的遗传物质是DNA,遗传信息存储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则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详解】A、不同人的氨基酸种类约有20种,核苷酸种类是8种,具有统一性;错误; B、档案指纹可能不全,不一定能找到匹配的指纹,错误; C、DNA分子具有特异性,因此是最可靠的鉴定方法,正确; D、不同人的有机物的种类大体相同;错误。 故选C。 【点睛】DNA分子是一个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每个DNA分子上特有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26.下列关于“一对多”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决定 ②一种表现型可对应多种基因型 ③一种性状可由多个基因调控 ④一个真核细胞可有多个细胞核 ⑤一种酶可催化多种反应 ⑥一个mRNA可以控制合成多种多肽链 A. ②③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密码子的特点:(1)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2)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也可能与多对相对性状有关。 3、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详解】①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个密码子决定,①正确; ②一种表现型可对应多种基因型,②正确; ③一种性状可由多个基因调控,③正确; ④一个真核细胞可有多个细胞核,如骨骼肌细胞,④正确; ⑤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反应,⑤错误; ⑥一个mRNA可以控制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⑥错误. 故选C。 【点睛】易错点:一条mRNA可作为合成多条相同肽链的模板,但不能作为合成多种肽链的模板。 27.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发生基因突变 B. 基因突变可发生于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C.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D. 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详解】A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是随机发生的,进行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B、基因突变可发生于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正确; C、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C正确; 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所以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D正确。 故选:A。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B. 八倍体小麦的单倍体有四个染色体组 C. 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三倍体 D.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单倍体和二倍体个体发育的起点,即理解概念的要点。 【详解】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不是“才是”。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 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八倍体小麦的配子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所以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单倍体也含有四个染色体组,B正确。 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配子发育来的,是单倍体,C错误。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若该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为二倍体;若该个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为单倍体,D错误。 【点睛】单倍体是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数的个体,单倍体不一定含有1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是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二倍体,含有多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多倍体。 29.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与正常人的血红蛋白比较,β链上第6位氨基酸发生了改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造成β链上第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B. 通过分析异常基因与正常基因的碱基种类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 C. 通过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系谱图,可以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 D. 如果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进行基因治疗,可以选择改造其造血干细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造成β链上第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的直接原因是mRNA上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通过分析异常基因与正常基因的碱基种类不能确定变异的类型,分析异常基因与正常基因的碱基序列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通过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系谱图,可以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所以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进行基因治疗,可以选择改造其造血干细胞。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治疗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素材,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30.—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女的概率是 A. 1/2 B. 1/4 C. 1/8 D. 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伴性遗传。基因突变发生在男性的X染色体上,其遗传特点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女儿传给外孙。 【详解】发生在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的遗传应该属于伴性遗传,该男子会把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女儿,其女儿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突变基因传给她外孙女的可能性只能是1/2,A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审题不清,丢了“外”字而错选D,再有就是理解不清X染色体的遗传特点。 31.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蛙的红细胞在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的变化 B. 与减数分裂相比,有丝分裂过程中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没有同源染色体 C. 所有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只有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D.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会造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加倍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无丝分裂的特点是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 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3、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在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也没有染色体的变化,A错误; B、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没有特殊的行为,B错误; C、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同,C错误; 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会造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正确。 故选D。 32.豌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 YYRR yyrr B. YYRr yyrr C. YyRR yyrr D. YyRr yyrr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本为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_R_和yyrr。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所以黄色:绿色=(9+3):(15+5)=3:5,圆粒:皱粒=(9+15):(3+5)=3:1。据此答题。 【详解】可将两对基因分开单独研究每一对基因的遗传情况,由于亲本是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亲本有两种杂交方式YY×yy或Yy×yy。若为YY×yy,则F1都为Yy,自交子代中黄:绿=3:1(不符合,舍弃);若为Yy×yy则F1为,自交子代Y_为,即黄:绿=3:5,(符合)。 故选:C。 33.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图中两对非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C. M、N、P分别代表16、9、3 D.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②表示受精作用,③表示生物性状表现,其中M、N、P分别代表16、9、3。 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份数之和为16可推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的非等位基因应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_B_):1(A_bb):1(aaB_):1(aabb),则表现型的比例为2:1:1,B正确;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是4×4=16种,基因型=3×3=9种,表现型为3种,C正确;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①过程中,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即受精作用,D错误。 34.现有6块装片,标号为1-6,且已知1号、4号为同一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某同学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如下表结果。其中可以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末期的装片依次是 编号 观 察 结 果 1与2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 3 细胞中部凹陷 4与5 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 6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 A. 1、3 B. 2、3 C. 6、5 D. 6、4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是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 末期产生子细胞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有中间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在赤道板的部位形成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进而形成了两个子细胞。 【详解】(1)1号和2号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能为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 (2)3号细胞中部凹陷,为动物性细胞; (3)4号和5号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为植物细胞; (4)6号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为植物细胞。 根据提干信息,1号,4号为同一生物体的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可知1号也为植物细胞,因此可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末期的装片依次是2号和3号,选B。 故选B。 35.一对表现型正常夫妇,生了一个克氏综合征(其染色体组成是44+XXY)并色盲的儿子,那么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 ) A. 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B. 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C. 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D. 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夫妇正常,儿子色盲,所以色盲基因来自母方,可知母方为杂合子,色盲儿子的基因型为XbXbY,可知,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引起,选A。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6.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相邻的碱基之间一定通过氢键连接 B. 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C. DNA分子中特定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D. ④的名称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DNA聚合酶用于⑤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含氮碱基;④是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胞嘧啶,但不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⑤是氢键,⑦都表示磷酸二酯键。 【详解】A、DNA分子一条链上的两个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进行连接,A错误; B、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错误; C、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C正确; D、图中④不能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②、③和下一个磷酸才能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用于⑦的形成,D错误。 故选:C。 37.下图为真核细胞内基因Y的简图,共含有2000个碱基对,其中碱基A占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Y复制两次,共需要4800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 基因Y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①、③两处 C. 若②处T//A替换为G//C,则Y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D. Y的等位基因y中碱基A也可能占20%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基因共有2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鸟嘌呤占30%,因此该基因中含有鸟嘌呤数目为2000×2×30%=1200个,则基因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22-1)×1200=3600个,A错误; B、基因Y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③处,即氢键,B错误; C、若②处T//A替换为G//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Y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C错误; D、Y的等位基因y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基因突变是指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y中碱基A也可能占20%,D正确。 故选D。 38.利用X射线处理长翅果蝇,成功地使生殖细胞内的翅长基因(M)中的碱基对A—T变为G—C,经多次繁殖后子代中果蝇的翅长未见异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此次突变为隐性突变 B. 突变后的基因转录产物发生了改变 C. 突变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一定发生了改变 D. 突变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一定未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详解】A、若此次突变为隐性突变,则经多次繁殖后子代中果蝇的翅长会出现异常,A错误; 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突变后的基因转录产物发生了改变,B正确; CD、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后,密码子虽改变但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因此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D错误。 故选:B。 39.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 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 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D. 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题图表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造血干细胞形成幼红细胞,幼红细胞排除细胞核后,形成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丧失细胞核后形成成熟的红细胞,所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详解】A、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A正确; B、网织红细胞中含有细胞核转录形成mRNA和核糖体,仍能够合成基因编码的蛋白质,B正确; C、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丧失了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因此,控制成熟红细胞凋亡的基因,可能在幼红细胞就开始表达,C错误; D、细胞的不同阶段的出现,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所以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D正确。 故选C。 40.下图是A、B两个家庭的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这两个孩子是( ) A. 5和8 B. 6和9 C. 5和7 D. 6和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其特点为:女患父子患,即女性患病则儿子一定患病,女儿患病,则父亲一定患病,父亲正常,其女儿一定正常。 【详解】色盲为伴X隐形遗传病,据分析知:家庭A的父亲正常,女儿也应该是正常的,图中显示其女儿患有色盲,因此,该女孩不是A家庭中的孩子,B家庭中的女儿可能患病,也可能不患病,由于题干信息告诉我们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那么肯定是A家庭的6和B家庭的9发生了调换,选B。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41.在做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下列图片展示了各方面的信息。其 中甲图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 DNA和染色体数目比值的变化;,图丙表示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据图中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丙图中的材料应取自甲图中的数字_______所示部分。其中 C 所示的细胞中, 物质含量与乙图中_____时段相吻合。 (2)有同学选取了图甲中②部位的细胞进行观察,并未看到丙图中的结果,请对此做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想利用此材料观察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情况,却无法买到秋水仙素。他可利用_____的方法。在制作装片前,剪下的根尖需先用_____进行固定, 然后冲洗,再经过_____、_____、染色、制片等步骤。其中染色时宜选用________________染液。 【答案】 (1). ③ (2). ab或ef (3). ②部位的细胞不分裂,不会形成光镜下形态可见的染色体 (4). 低温诱导 (5). 卡诺氏液 (6). 解离 (7). 漂洗 (8). 改良苯酚品红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根尖的结构、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 1、甲图表示根尖的结构,其中①表示成熟区,②表示伸长区,③表示分生区,④表示根冠,而丙图中的材料能发生有丝分裂。 2、乙图中ac段表示间期,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过程,ef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末期。 3、丙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C图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图像。 4、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解】(1)据分析可知:丙图中的材料来自③分生区。丙图中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经过了间期DNA的复制和后期着丝点的分裂过程,所以此时物质含量与图乙中的ab或efd段吻合。 (2)据分析知甲图中②表示伸长区,而伸长区的细胞不分裂,因此不会形成光镜下形态可见的染色体。 (3)除了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之外,低温也可以诱导细胞染色体加倍。在制作装片前,剪下的根尖需先用卡诺氏液进行固定,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取固定好的根尖依次进行解离:滴加3-4滴解离液进行3-5分钟的解离;漂洗:用清水在载玻片上漂洗5次,约10分钟;染色:最好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进行3-5分钟的染色。 【点睛】熟知根尖的结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最后一空也是学生的易错点,注意强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学习,比较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的区别。 42.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 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 (1)图中a过程叫做______,需要______、______、模板和酶等基本条件,该过程最可能发生的变异是___________ , 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该过程以②_____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⑤转运来的氨基酸的名称是______ (3)从图示可看出,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NA的复制 (2). 原料 (3). 能量 (4). 基因突变 (5). 产生新基因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6). 核糖体 (7). mRNA (8). 苯丙氨酸 (9). —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解析】 【分析】 1、结合题意,分析题图:图中①是DNA,a表示DNA的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模板和原料;②是mRNA,b是转录的过程;③是核糖体,④表示氨基酸,⑤表示tRNA,c表示翻译过程。 2、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复制的过程中,基因突变能为生物的变异提供最初的原材料。 【详解】(1)根据分析知图中a过程叫做DNA的复制 ,需要原料 、能量、模板和酶等基本条件,该过程中有双链打开然后碱基发生互补配对的过程,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所以最可能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 其意义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图中c过程是翻译,进行的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以② 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根据题目信息⑤对应的密码子为UUC-苯丙氨酸,故转运来的氨基酸的名称是苯丙氨酸。 (3)从图示可看出,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从而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的效率。 【点睛】本题易错点是根据tRNA上的反密码子推断其转运的氨基酸的种类时,容易直接由反密码子得出,而不去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换密码子,故容易错写成赖氨酸。另一个易错点是最后一空,错因是不去仔细观察题图中的特征,一个mRNA上结合了多个核糖体。 43. 果蝇(2n=8)是生物学研究中很好的实验材料,它在遗传学研究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果蝇的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图1为果蝇某细胞染色体及部分基因位置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示细胞代表________性果蝇的染色体图解。 (2)若只考虑果蝇的体色性状,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3)控制体色的基因或翅型的基因遵循________定律。让该果蝇与某果蝇甲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亲本果蝇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用图2中的灰身残翅个体与黑身长翅个体交配,后代出现黑身残翅的概率是________ 。 【答案】 (1). 雄 (2). 灰身:黑身=3:1 (3). 性状分离 (4). 分离 (5). aaBb (6). 1/6 【解析】 【分析】 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果蝇的染色体组型为:雌性6+XX,雄性6+XY。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隐性性状和显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示细胞代表雄果蝇细胞。 (2)图示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若只考虑果蝇的体色性状,让该果蝇(Aa)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身:黑身=3:1,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3)控制体色的基因或翅型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据图可知此亲本之一的基因型为AaBb由后代的性状表现可推测出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可知子代灰身残翅的基因型为Aabb,让其与黑身长翅个体(1/3aaBB或2/3aaBb)交配,后代出现黑身残翅的概率是1/2×2/3×1/2=1/6。 【点睛】性状分离的概念学生由于忽视书本知识的记忆导致无法解答,或者对概念本身理解不清导致。由子代的形状分离比推出亲代的基因型是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内容。 44. 现有果蝇新品系,圆眼(D)对棒眼(d)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 (1)上述亲本中,圆眼果蝇为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依据上述实验结果,有同学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也有同学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从上述F1中选取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该F1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果蝇进行杂交。 第二步:观察F2的性状表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杂合子 (2). 棒眼 (3). 圆眼 (4). 若F2雌雄果蝇均有圆眼和棒眼,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F2雌果蝇全为圆眼,雄果蝇全为棒眼,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判断方法: 1、已知性状的显隐关系,通常采用隐性的雌性和显性的雄性的个体进行杂交,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型一致,则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现为隐性,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未知性状的显隐关系,通常采用正反交实验,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位于常染色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1)由题图和题意可知:亲代为圆眼和棒眼,圆眼为显性,子代出现棒眼,说明圆眼为杂合子。 (2)据分析可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常用显性雄性和隐性雌性个体杂交,即让棒眼雌性与圆眼雄性杂交,若F2雌雄果蝇均有圆眼和棒眼,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F2雌果蝇全为圆眼,雄果蝇全为棒眼,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主要以果蝇为背景材料考查遗传学的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判断方法。实验设计方面,主要是以遗传图解的形式来判定基因的位置。本题的难度较以往的遗传题难度有下降,但仍然注重知识的综合考查。遗传实验的设计是学生的学习难点,老师教学过程中多加总结而后学生多加训练即可。 45.某二倍体植物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培育红花矮茎新品种,用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的红花高茎植株分别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F1植株均为红花高茎。用F1植株随机交配,F2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均为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9∶1∶1∶1。请回答: (1)培育红花矮茎新品种所利用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分析F1植株均为红花高茎的原因,可能是某些基因型的植株在开花前死亡,死亡个体的基因型包括____________。若用F1植株和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乙的单倍体植株能培育出红花矮茎新品种,则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培育单倍体植株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由于该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若要得到可育的红花矮茎新品种,应在__________(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 【答案】 (1). Aabb和aaBb (2). 红花高茎∶白花矮茎=1∶1 (3). AABb (4). 花药离体培养 (5). 有丝分裂前期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红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白花矮茎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红花高茎):Aabb(红花矮茎):aaBb(白花高茎):aabb(白花矮茎)=1:1:1:1,AABB×aabb→AaBb(红花高茎),AaBB×aabb→AaBb(红花高茎):aaBb(白花矮茎)=1:1,AABb×aabb→AaBb(高茎红花):Aabb(红花矮茎)=1:1;由题意知,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的红花高茎植株分别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Fl植株均为红花高茎,因此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且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死亡。 【详解】(1)由分析知,在开花前死亡的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F1植株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与矮茎白花植株(aabb)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高茎红花):Aabb(红花矮茎):aaBb(白花高茎):aabb(白花矮茎)=1:1:1:1,其中Aabb(高茎白花)和aaBb(矮茎红花)死亡,因此红花高茎:白花矮茎=1:1。 (2)若用乙的单倍体植株能培育红花矮茎新品种,该红花矮茎的基因型是AAbb,说明以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常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加倍,因此可以用用秋水仙素处理,秋水仙素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遗传学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