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学年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选择豌豆是因为其自然条件下是纯合子,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 豌豆杂交时对父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C. F1 测交将产生 4 种(1∶1∶1∶1)表现型的后代,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D.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1 产生的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自由结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 孟德尔选择豌豆是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条件下是纯合子,且有易于区 分的相对性状,豌豆杂交时操作程序为:母本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假说─演绎法 是指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孟德尔作出的解释是:F1 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 组合;F1 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F1 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 后代,比例为 1:1:1:1,属于演绎推理。 【详解】A、孟德尔选择豌豆是因为其自然条件下是纯合子,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A 正 确; B、豌豆杂交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B 错误; C、F1 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 1:1:1:1,这是演绎推理,C 错误; D、自由组合定律指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 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 产生的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D 错误。 故选 A。 2.下列关于遗传学上几种交配类型及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杂交:可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B. 自交:主要用于动、植物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 C. 测交:用于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D. 正交与反交:检验生物的性状属于核遗传还是质遗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杂交是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的交配,可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自交是指相同基因的个体的交配,一般是指植物的自花传粉。 测交指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相交配,从而测定待测个体的基因组成;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母方和父方,主要用于检验是细 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详解】A.杂交指植物的异花受粉和动物不同个体间的交配,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 得到新品种,可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A 正确; B.自交是指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受粉,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B 错误; C.测交是指 F1 与隐性纯合子相交,从而测定 Fl 的基因组成,C 正确; D.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母方和父方,主要用于检验是 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D 正确。 故选 B。 【点睛】熟悉各种交配方式的界定和用途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3.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黄色(A)对灰色(a1)、黑色(a2)为完全显性, 灰色(a1)对黑色(a2)为完全显性,且存在 A 纯合胚胎致死现象。下列相关杂交及其结果的 叙述错误的是 A. 一对杂合黄色鼠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接近 2:1 B. 该群体中黄色鼠有 2 种基因型 C. 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鼠的比例一定为 1/2 D. Aa2 鼠与 a1a2 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雌鼠的比例为 1/8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控制鼠体色的基因有 A、a1、a2,它们属于复等位基因,在某一个体内,控制 体色的基因只有两个。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A、一对杂合黄色鼠杂交,根据分离定律,后代应出现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1∶2∶1,由于存在 A 纯合胚胎致死现象,后代的分离比接近 2:1,A 正确; B、该群体中黄色鼠有 Aa1、Aa22 种基因型,B 正确; C、黄色鼠 Aa1 与黑色鼠 a2a2 杂交,后代没有黑色鼠,C 错误; D、 Aa2 鼠与 a1a2 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雌鼠的比例为(1/4)×(1/2)=1/8,D 正确。 故选 C。 4.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 AA 的人都患病,基因型为 Aa 的人有 2/3 会患病,基因型为 aa 的人都正常。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 AA 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 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儿子患病的概率是() A. 1/8 B. 1/21 C. 1/3 D. 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 于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而她的母亲是 AA 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 所以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基因型都为 aa.该女性的基因型为 Aa。 【详解】该女性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无该病患者,又已知该女性母亲的基因型为 AA,可判 断该女性的基因型为 Aa,其丈夫的基因型为 aa,由于基因型为 Aa 的人有 2/3 患病,所以这 对夫妇的儿子患病(Aa)的概率是 1/2×2/3=1/3,故选 C。 【点睛】注意:性别在前,性状在后,即问男、女患病概率——不乘 1/2;性状在前,性别在 后,即问男女患病概率——乘 1/2。 5.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为红褐色,aa 为红色, 在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现有一群牛,只有 AA、Aa 两种基因 型,其比例为 1:2,且雌:雄=1:1.若让该群体的牛进行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分别是( ) A. 红褐色:红色=2:1 B. 红褐色:红色=4:1 C. 红褐色:红色=8:1 D. 红褐色:红色=4: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群牛中只有 AA、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 1:2,且雌:雄=1:1,则 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AA:1/3 和 Aa:2/3;所以 A 的基因频率为 2/3,a 的基因频率 为 1/3。 【详解】根据题意亲本的基因型及概率:1/3AA、2/3Aa,且雌∶雄=1∶1,所以 A 的基因频 率为 2/3,a 的基因频率为 1/3。自由交配的子代中基因型 AA 占 2/3×2/3=4/9,Aa 占 2×2/3×1/3=4/9,aa 占 1/3×1/3=1/9,在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中有 1/2 为红褐色(雄牛),1/2 为红色(雌牛),因此,子代中红褐色个体占 4/9+1/2×4/9=2/3,则红色占 1/3,即红褐色∶ 红色=2∶1。综上所述,BCD 错误,A 正确。 故选 A。 6.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 存在时,则基因 Y 和 y 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 WwYy 的个体自交,有关于子代基因型与表现 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 9 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 wwYy、WwYy 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B. 有 9 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 Wwyy、wwyy 的个体表现为绿色 C. 有 3 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 12∶3∶1 D. 有 4 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 9∶3∶3∶l 【答案】C 【解析】 【分析】 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w)存在时,基因 Y 和 y 都不能表达,说明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 WwYy 的个 体自交,本应是 4 种表现型为 9:3:3:1,由于抑制基因的存在,W_表现为白色,故应有 3 种表现型。 【详解】基因型位 WwYy 的个体自交,后代有 9 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 W_的个体都表现为白 色,A 错误;基因型为 WwYy 的个体自交,后代有 9 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 wwyy 的个体表现 为绿色,B 错误;由于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 Y 和 y 都不能正常表达.所以基因型 为 WwYy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白皮的有 1WWYY、2WwYY、2WWYy、4WwYy、1WWyy、2Wwyy;黄 皮的有 1wwYY、2wwYy;绿皮的有 1wwyy.所以后代表现型种类为 3 种,比例是 12:3:1,C 正确;基因型为 WwYy 的个体自交,后代有 3 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 12:3:1,D 错误。故 选 C。 7.人类 ABO 血型由 IA、IB、i 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下列关于这三个复等位基因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 由基因突变产生 B. 可组成六种基因型 C. 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A 型和 B 型血的人婚配可生出 O 型血 的孩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人类的 ABO 血型是受 IA,IB 和 i 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IA 和 IB 对 i 基因均为 显性,IA 和 IB 为并显性关系,即两者同时存在时,能表现各自作用。A 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 IAIA 和 IAi,B 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 IBIB 和 IBi,AB 型为 IAIB,O 型为 ii。 【详解】IA、IB、i 三个复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A 正确;人类 ABO 血型系统有 A 型、 B 型、AB 型、O 型四种,由 IA、IB、i 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共有 6 种基因型,分别是 IAIA、 IAi、IBIB、IBi、IAIB、ii,B 正确;IA、IB、i 三个复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 错 误;A 型血(IAi)和 B 型血(IBi)婚配可生出 O 型血(ii)的孩子,D 正确。故选 C。 【点睛】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可能产生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也遵循基因分 离定律。 8.如图为某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 B. 该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体 C. 基因型为 BbXDXd 的个体能产生 4 种配子,且比例为 1∶1∶1∶1 D.若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cXD,则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 型为 CXD、CXd、cX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该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 的,因此为雌性;该果蝇的基因型为 AaBbCcXDXd,其中 A 和 a、B 和 b 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他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该果蝇体细胞中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8 条染色体,A 正确; B.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是一种特殊的体细胞,所以含有 8 条染色体,B 正确; C.基因型为 BbXDXd 的个体能产生 4 种配子,基因型分别为 BXD、bXD、BXd、bXd,比例为1∶1∶1∶1, C 正确; D.若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cXD,则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 型为 cXD、CXd、CXd,D 错误。 【点睛】注意:一个卵原细胞和一个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配子)的个数及其比例的区别。 9.人类多指(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a)对正常(A)为隐性,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 由组合。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 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和患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 A. 3/4、1/4 B. 1/2、1/8 C. 1/4、1/4 D. 1/4、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的解题思路是: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写出部分基因型,然后根据后代的性状表现推出亲本 的基因型。如下: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 T、t 表示),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用 A、a 表示),则多指父亲的基因型为 A_T_,正常母亲的基因型为 A_tt;因为夫妇生出 了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基因型为 aatt),所以推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AaTt×Aatt。 【详解】据分析可知这对夫妇所生孩子患多指的概率为 1/2,不患多指的概率为 1/2;患白化 病的概率为 1/4,不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3/4。则他们生下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1/4×1/2+1/2×3/4=1/2,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1/2×1/4=1/8,B 正确。 故选 B。 10.某番茄中有一种三体(6 号染色体有三条),其基因型为 AABBb。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 3 条同源染色体中 任意 2 条随意配对联会形成一个二价体,另 1 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而形 成一个单价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三体番茄为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B. 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C. 该三体番茄产生 4 种基因型的花粉,且比例为 1∶1∶1∶1 D. 该三体番茄的根尖分生区细胞经分裂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仍为 AABBb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该番茄多了一条 6 号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A、该三体番茄为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即会出现隐性性状 bb,A 正确; B、三体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 正确; C、基因型为 AABBb 的三体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 ABB、ABb、AB、Ab4 种基因型的花粉,其比例 为 1∶2∶2∶1,C 错误; D、该三体番茄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仍为 AABBb,D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三体产生的配子种类的判断,AABBb 形成的配子有 4 种类型: ABB:ABb:Ab:AB=1:2:1:2。 11.假如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的 A. 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 B. 若染色体①有基因 A,则④有基因 A 或 a C. 若图中的②表示 X 染色体,则③表示 Y 染色体 D.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干中强调(2n=4)且为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像,故此可做出如下判断: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应处 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据分析知该图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所以产生的子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A 正确; B、①与④是互为同源染色体,若染色体①有基因 A,则④有基因 A 或 a,B 正确; C、②与③为同源染色体,由于形态不同故为性染色体,C 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该图应为有丝分裂后期,D 错误。 故选 D。 12.一个精原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所产生的一个精子中所含的染色体来自母方的有几条 (  ) A. 1 条 B. 2 条 C. 3 条 D. 不确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因此正常情况下,产 生的配子的种类为 2n,n 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详解】一个精原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三条来自于母方,三条来自于父方,在减 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是 随机分配的,所以精子中的染色体可能都来自于母方,有可能都来自于父方,有可能母方两 条、父方一条或母方一条、父方两条,所以产生的一个精子中所含的染色体来自母方的数目 不确定。 故选 D。 13.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中某些细胞的分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四个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B. 与减Ⅱ中期相比,乙、丁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C. 甲、丙均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 丁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甲细胞与丙细胞呈现的特点都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均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甲细胞的细 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所以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丙细胞的细胞膜从细胞 的中部向内凹陷,所以丙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乙细胞和丁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 的特点均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乙细胞的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所以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丁细胞 的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所以丁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详解】A、四个细胞中,甲与丙均有同源染色体,乙与丁没有同源染色体,A 错误; B、与减Ⅱ中期相比,乙、丁细胞均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二者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暂 时加倍,B 正确; C、甲、丙呈现的特点都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均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C 正 确; D、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进行均等分裂,因此丁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 极体,D 正确。 故选 A。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学生对卵细胞与精子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 正确解答本题,需要熟记并理解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据此明辨各细胞分裂示意图所示 的细胞分裂方式及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 14.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 B. —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答案】A 【解析】 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也位于线粒体、叶绿体中的 DNA 上,A 项错误;一条染色体一般含有 一个 DNA 分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因此—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 体上呈线性排列,B 项、C 项正确;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 因,D 项正确。 15.下列有关 DNA 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就代表基因 B. —个 DNA 分子上有 1 或 2 个基因 C. 基因是碱基对随机排列而成的 DNA 片段 D. 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 DNA 的特异性 【答案】D 【解析】 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A 错误。—个 DNA 分子 上有许多个基因,B 错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C 错误。不同的 DNA 分子碱基对 的排列顺序不同,每个 DNA 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因此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 决定 DNA 分子的特异性,D 正确。 【点睛】学生对脱氧核苷酸、基因、DNA 和染色体的关系理解不清 16.下列关于核酸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 均为双链结构,RNA 均为单链结构 B. 大肠杆菌的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 DNA 片段 C. DNA 和 RNA 均为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D. 各种 RNA 均由 DNA 转录而来的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概念及其与 DNA 的关系、生物界核酸的种类和功能,要求考生明确基因是具 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同时 明确 DNA 和 RNA 的种类、分布、结构及其功能。 生物界的 DNA 大多为双链结构,少数 DNA 为单链结构,而 RNA 均为单链结构,A 错误;大肠杆 菌的基因是一段有功能(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B 正确;DNA 和蛋白质均为染色体的主 要成分,C 错误;细胞内的各种 RNA 均由 DNA 转录而来的,但病毒的 RNA 不是由 DNA 转录而来 的,D 错误。 17.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证明了 RNA 是遗传物质 B. 有多糖荚膜的 S 型菌能在培养基上形成表面光滑的菌落 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 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 D. 艾弗里的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实验均要分离提纯 DNA、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 性物质。 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 ①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 清液出现放射陡。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 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②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 少量 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 的放射性。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 内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里体 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详解】烟草花叶病毒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分别用其 RNA 和蛋白质侵染烟草,最后只有 RNA 一组实验烟草感染了烟草花叶病毒,证明了 RNA 是遗传物质,A 正确;有多糖荚膜的 S 型菌 能在培养基上形成表面光滑的菌落,B 正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 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 最早证据来源,C 正确;赫尔希、蔡斯的实验不需要分离提纯 DNA、蛋白质,D 错误;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 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行的学 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8.下列对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中分离 S 型细菌体内各种物质的方法是提纯和鉴定 B. 只有加入 S 型细菌 DNA 的培养基中出现了 S 型细菌的菌落 C. 如果用 DNA 酶处理 S 型细菌的 DNA,R 型细菌仍能发生转化 D. 实验结果表明,DNA 才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 的实验中,艾弗里将 S 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提纯 的 和鉴定,将其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 即 DNA 酶和 S 型活菌中提取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培养。通过培养观察发现只有加入了 S 型菌 的 DNA 的培养基中出现了 S 型菌。证明了 S 细菌的遗传物质的 DNA,而不是蛋白质。 【详解】该实验中分离 S 型细菌体内各种物质的方法是提纯和鉴定,A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 知,只有加入 S 型细菌 DNA 的培养基中出现了 S 型细菌的菌落,这说明 DNA 是转化因子,B 正 确;如果用 DNA 酶处理 S 型细菌的 DNA,R 型细菌没有发生转化,C 错误;实验结果表明,S 型菌的 DNA 才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 正确。 19.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 4 个实验: ①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5S 标记的细菌 ③用 18O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适宜时间后搅拌和离心以上 4 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A. 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 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C. 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D. 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实验的结果,解答此题需要明确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 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细菌,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含有噬菌体 DNA 的细菌分开, 因此上清液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含子代噬菌体的细菌。 【详解】①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主要是标记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故 离心后主要在上清液检测到放射性;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5S 标记的细菌,35S 将出现在 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③用 18O 标记噬菌体,可以标记噬 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后,上清液和沉淀物均可检测到放射性;④用 32P 标 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 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故选 C。 【点睛】标记放射性元素最终放射性出现的位置总结: 1、只标记亲代噬菌体中 35S,出现在上清液中; 2、只标记亲代噬菌体中 32P,出现在沉淀物中; 3、凡是标记的是细菌,不管是 S、P、N、H、O 等元素,都是出现在沉淀物中。 20.细胞内某一特定基因中鸟嘌呤 G 占全部碱基的 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基因的组成元素是 C、H、O、N、P B. 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 13:12 C. DNA 分子中 G—C 碱基对的比例越高,越耐高温 D. 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因而该基因具有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定是双链 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也是一段双链 DNA,根据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分析其中的碱基种类比例。 【详解】A、该基因的组成元素和 DNA 一样,均是 C、H、O、N、P,A 正确; B、该基因中鸟嘌呤 G 占全部碱基的 2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G 占全部碱基的 52%, A+T 占全部碱基的 1—52%=48%,碱基(C+G)/(A+T)为 52%/48%=13:12,B 正确; C、 DNA 分子中 G—C 碱基对含有三个氢键,A—T 含有两个氢键,G—C 的比例越高,越耐高 温,C 正确; D、不同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对特定基因而言,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具有特 异性,D 错误。 故选 D。 【点睛】DNA 分子中的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 (1)在 DNA 双链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同,即 G=C,A=T,A+G=T+C=A+C=T+G=总碱基数/2。 (2)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 DNA 分子中都相同,即若在一条链中 =m, 在互补链及整个 DNA 分子中 =m。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 DNA 分子中为 1,即若在 DNA 一 条链中 =a,则在其互补链中 = ,而在整个 DNA 分子中 =1。 21.已知 AUG、GUG 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 为终止密码子。某原核生物的一个 DNA 片段 转录时的模板链碱基排列顺序如下:T—G—C—T—A—C—T—G……(40 个碱 基)……G—A—G—A—T—C—T—A—G,此段 DNA 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个数为 A. 15 个 B. 16 C. 17 个 D. 18 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mRNA 中三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但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mRNA 指导蛋白质合成过 程中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 【详解】该 mRNA 中起始密码子为 AUG,终止密码子为 UAG,从题干可知,从左边第四个碱基 开始转录,包括起始密码子在内共有 48 个碱基,16 个密码子,则该多肽链由 16 个氨基酸构 成,含有 15 个肽键,故选 B 项。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模板链,并识别出起始密码(AUG、GUG)和终止密码 (UAA、UAG、UGA),注意起始密码编码氨基酸,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22.关于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③、④、⑥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 B. ①、③过程的产物相同,催化的酶也相同 C. ①、②进行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⑤进行的场所为核糖体 D. ①、②、⑤所需的原料分别为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 DNA 的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逆转录、④表示 RNA 的复制、⑤表示翻 译。 【详解】A. 正常情况下,动植物细胞通过 DNA 的复制来传递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翻译形成 蛋白质来表达遗传信息,即动植物细胞中可发生①②⑤,所以正常情况下动植物细胞中都不 可能发生的是③④⑥,A 正确; B.①③过程的产物都是 DNA,①过程需要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③过程需要逆转录酶,B 错误; C.①DNA 复制、②转录进行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⑤翻译的场所为核糖体,C 正 确; D. ①是 DNA 复制,原料为脱氧核苷酸,②是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⑤是翻译,原料是氨 基酸,D 正确。 23.下列 4 种育种方法中,变异类型相同的是(  ) ①用玉米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②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③通 过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 ④用 X 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产菌株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玉米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变异类型都是染 色体变异;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X 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 产菌株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 【详解】①用玉米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是单倍体育种,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 ②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是多倍体育种,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 ③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是杂交育种,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 ④X 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产菌株,是诱变育种,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 ①②的变异类型相同,故选 A。 24.下列针对图中所示变异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一所示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 B. 图二所示的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C. 图三所示 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 三个图中发生的变异都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一表示易位,图二表示缺失或重复,图三变异表示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详解】A、图一所示的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A 错误; B、图二所示的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弯曲片段无法进行联会,B 正确; C、图三所示的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C 错误; D、图三所示的变异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D 错误。 故选 B。 【点睛】姐妹染色单体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25.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植株 B. 由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获得的三倍体,高度不育 C. 玉米等高等植物的单倍体植株常常是植株弱小、果实和种子较小 D. 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果实较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 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的 【详解】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若是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A 正确; B、由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获得的三倍体,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高度不育,B 正确; C、玉米是二倍体,它的的单倍体植株不育,无种子,C 错误; D、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果实较大,D 正确。 故选 C。 【点睛】要判断某生物是几倍体,需要先看该生物的来源,若是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几个 染色体组,则为几倍体;若是配子直接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 26.帕陶综合征患者的 13 号染色体为三体。表型特征中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前额小呈 斜坡样,头皮顶部常有缺损,严重智力低下,多指等。关于此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病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 怕陶综合征没有致病基因,但该病属于遗传病 C. 患该病个体的父方减数分裂异常有可能导致该病,而母方不会 D. 该患者体细胞内含有 47 条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帕陶综合征患者的 13 号染色体为三体,因此该病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 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疾病。 【详解】三体遗传病遵循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 正确;帕陶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没有 致病基因,但属于遗传病,B 正确;由于 13 号染色体是常染色体,所以形成该病 原因可能 是父方减数分裂异常,也可能是母方减数分裂异常,C 错误;帕陶综合征是 13 号染色体含 3 条,而其他染色体都只有 2 条,所以共含有 47 条染色体,D 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 A,容易误认为“三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27.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了人体细胞内的 24 条染色体,这 24 条染色体是 A. 全部的常染色体 B. 随机抽取的 24 条染色体 C. 24 对同源染色体的各一条 D. 22 对常染色体的各一条和 X、Y 染色 体 【答案】D 的 【解析】 【分析】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 DNA 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 计划的宗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 30 亿个碱基对组成的核苷酸序 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且辨识其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 最终目的.这样可以清楚的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极其相互关系,对于人类疾病 的诊制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此答题。 【详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宗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 30 亿个碱 基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因此,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测定人体的 24 条染色体,这 24 条染色体 是 22 对常染色体的各一条和 X、Y 两条异型性染色体。 故选:D。 28.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新物种只能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过程形成,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C. 新物种的形成都是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的结果 D.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具体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 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 制。 【详解】突变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 错误; 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B 错误;长期的地理 隔离最终可能导致生殖隔离,但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都要经过长期地理隔离,C 错误;不同物种 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D 正确。 【点睛】注意: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和自然选择,如自然界中多倍体植 物的形成。 29.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100 名女生中有患者 10 人,携带者 10 人;100 名男生中有患者 50 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 26.7% B. 5.1% C. 6.8% D. 20 % 【答案】A 【解析】 【分析】 A 基因的频率=A 基因的总数/(A 基因的总数+a 基因的总数) 【详解】色盲为伴性遗传,女性的基因型有 XBXB、XBXb、XbXb,男性有 XBY、XbY,现有女性患 者 10 人为 XbXb,10 人为 XBXb 以及男性患者 50 人为 XbY,则 Xb 有 80 个,那么 Xb 的基因频率 =Xb/(Xb+XB)=80/300×100%≈26.7%,故选 A。 30.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如图为刚迁入时 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 一黄色),下列推测正 确的是 A. 若干年后,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生殖隔离 B. 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其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 C. 甲、丙两个岛屿上的种群朝着相同方向进化 D. 乙岛屿的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 B1 基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地 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2、生物的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选择、共同进化,通过生物的长 期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3、分析题图可知,甲岛的鸟类迁到乙丙两岛后,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在 若干年后,甲岛上 B 基因频率逐渐升高,b 基因频率逐渐降低;丙种群在进化过程中 B 基因频 率逐渐降低,b 基因频率逐渐升高;乙种群在进化过程中 B 基因频率逐渐降低,b 基因频率逐 渐升高,且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B。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甲岛的鸟迁到乙、丙两岛若干年后,存在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 存在生殖隔离,A 错误; B.共同进化可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因此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其 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B 正确; C.甲岛的种群在进化过程中 B 基因频率逐渐升高,b 基因频率逐渐降低,丙岛的种群在进化过 程中 B 基因频率逐渐降低,b 基因频率逐渐升高,二者进化的方向不同,C 错误;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D 错误。 故选 B。 【点睛】关键: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决定,具体地说是以某种基因的变化趋势确定进 化的方向。 31.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只有与⑥结合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B. ①在真核细胞中合成的场所只有细胞核 C. ①上的一个密码子最多决定一种氨基酸 D. 初始合成产物②③④⑤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 mRNA,②③④⑤都是正在合成的肽链,⑥为核糖体,因此图示表示翻译 过程。 【详解】A、①为 mRNA,⑥为核糖体,mRNA 只有与核糖体结合后才能进行翻译,A 正确; B、①所示的 mRNA 是转录的产物,在真核细胞中合成 mRNA 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B 错误; C、密码子位于①所示的 mRNA 上,除了不决定氨基酸的 3 种终止密码子外,其余的 61 种密码 子都决定氨基酸,因此一个密码子最多决定一种氨基酸,C 正确; D、②③④⑤都是正在合成的肽链,合成这些肽链的模板相同,都是①所示的 mRNA,所以初始 合成产物②③④⑤的氨基酸序列相同,D 正确。 故选 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转录和翻译过程、场所等相关知识。据此依据题图中 呈现的信息,明辨图中各数字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名称,进而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32.下列关于 DNA 复制、转录与翻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一个双链含 15N 的 DNA 分子在含 14N 的环境中复制 n 次,子代 DNA 分子中含 15N 的占 2/2n B. 活细胞需要不断合成蛋白质,其细胞核中应存在有活性的 RNA 聚合酶 C. 翻译时,一条 mRNA 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 D. 某基因替换了几个碱基对后,其遗传信息一定改变,其表达的蛋白质一定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 复制是以亲代 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 RNA 是在细胞核中,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翻译指游离在细胞质内的各种氨基酸,以 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 程。 【详解】A、一个双链含 15N 的 DNA 分子在含 14N 的环境中复制 n 次,子代 DNA 分子共有 2n 个, 只有 2 个 DNA 含 15N,故比例为 2/2n,A 正确; B、活细胞需要不断合成蛋白质,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参与,故细胞 核中应存在有活性的 RNA 聚合酶,B 正确; C、翻译时,一条 mRNA 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提高翻译效率,C 正确; D、某基因替换了几个碱基对后,其遗传信息一定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其表达的蛋白 质不一定改变,D 错误。 故选 D。 【点睛】DNA 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 33.下图为基因部分功能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过程表示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过程 B. ②过程表示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 C. 基因指导合成的产物都是蛋白质 D. 基因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题图:图示为基因部分功能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转录的产物是 RNA, 包括 mRNA、rRNA 和 tRNA;②表示翻译过程,产物是蛋白质。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基因通 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 来直接控制性状。 图中①表示转录过程,A 正确;图中②表示翻译过程,B 正确;由图可以知道基因指导合成 终产物为 RNA 或蛋白质,C 错误;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改变, 称为基因突变,D 正确。 34. 研究发现,实验鼠基因 Myc335 突变,则另一基因 Myc 过度表达,致癌风险增加 20%;若 移除基因 Myc335,则基因 Myc 表达受到强烈抑制,而老鼠健康状况未受到负面影响。下列相 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基因 Myc335 和 Myc 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B. 基因 Myc 的表达受基因 Myc335 的影响 C. 移除基因 Myc335 需要 DNA 水解酶 D. 基因 Myc335 可看作是导致实验鼠患癌的“开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故 A 正确;若移除基因 Myc335,则基因 Myc 表达受到强烈抑制,说明基因 Myc 的表达受基因 Myc335 的影响,故 B 正 确;移除基因 Myc335,需要限制酶,不需要水解酶,水解酶能水解整个 DNA 分子,故 C 错误; 的 实验鼠基因 Myc335 突变,则另一基因 Myc 过度表达,致癌风险增加 20%,故 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 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5.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血友病患者,下列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的思路正确的是( ) A. 若患者是妻子,需对女儿进行基因检测 B. 若患者是妻子,需对儿子与女儿都进行基因检测 C. 若患者是丈夫,需对儿子与女儿都进行基因检测 D. 若患者是妻子,需对儿子进行基因检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血友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 h),一对夫妇中有一人为血友病患 者。若患者是妻子,则妻子的基因型为 XhXh,丈夫的基因型为 XHY,儿子的基因型为 XhY,女 儿的基因型为 XHXh,可见,儿子一定为血友病患者,女儿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但女儿表现正 常,所以不需要对儿子与女儿进行基因检测,A、B、D 均错误;若患者是丈夫,则丈夫的基因 型为 XhY,妻子的基因型为 XHXH 或 XHXh,儿子基因型为 XHY(正常)或 XhY(患血友病),女儿 的基因型为 XHXh(正常)或 XhXh(患血友病),因此需对儿子与女儿都进行基因检测,C 正确。 二、非选择题 36.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A、a),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B、b)。如 图为某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及相关基因分布示意图,该雄性果蝇与一雌性果蝇杂交, 子代个体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例如下表所示。 雄性果蝇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红眼 残翅白眼 3/16 3/16 1/16 1/16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红眼 残翅白眼 雌性果蝇 3/8 0 1/8 0 (1)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子代中与雄性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果蝇占子代总数的 _____________。 (2)有一只雌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的表现型相同,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明它的基因型。 (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BXb。 ②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白眼=1:1,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子代全为长翅红眼果蝇,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BXB。 【答案】 (1). AaXBXb (2). 1/8 (3). 用该雌果蝇与白眼残翅雄果蝇杂交,观察并 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4). ①长翅红眼:长翅白眼:残翅红眼:残翅白眼=1:1:1: 1 (5). AAXBXb (6). 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残翅红眼=1:1 则该雌果蝇的基 因型为 AaXBXB 【解析】 【分析】 由题图可知:控制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A、a)的基因位于Ⅱ染色体(常染色体)上, 控制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B、b)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该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AaXBY,该果蝇与雌性果蝇杂交,后代中长翅与残翅的比是(3/16+3/16+3/8):(1/16+1/16+1/8) =3:1,说明长翅是显性,由 A 基因控制,残翅是隐性,由 a 基因控制,且该雌果蝇的基因 型为 Aa。同理可说明红眼对白眼是显性,且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BXb,那么亲本中雌果蝇的基 因型为 AaXBXb,表现型为长翅红眼。雄果蝇的表现型也为长翅红眼,据此分析回答。 【详解】(1)由前面分析可知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BXb,子代中与雄性亲本(AaXBY)基 因型相同的果蝇占子代总数的 Aa=1/2,XBY=1/4,所以是 1/2×1/4=1/8。 (2)有一只雌果蝇与亲代雌果蝇(长翅红眼)的表现型相同,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明它 的基因型。最好用测交的方法。也即实验方案:用该雌果蝇与白眼残翅雄果蝇杂交,观察并 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如果该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AaXBXb,那么它与白眼残翅(aaXbY)雄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 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白眼:残翅红眼:残翅白眼=1:1:1:1。 如果该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AAXBXb , 那么它与白眼残翅(aaXbY)雄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 比例为: 长翅红眼:长翅白眼=1:1。 如果该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AaXBXB,那么它与白眼残翅(aaXbY)雄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 比例为: 长翅红眼:残翅红眼=1:1。 如果该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AAXBXB,那么它与白眼残翅(aaXbY)雄果蝇杂交,后代将全为长翅 红眼果蝇。 因此可以得到如下答案: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白眼:残翅红眼:残翅白眼=1:1:1:1,则该雌 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BXb。 ②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白眼=1:1,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BXb 。 ③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残翅红眼=1:1 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BXB。 ④若子代全为长翅红眼果蝇,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BX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遗传定律等知识,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 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37.下图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中心法则的形式表 示)。 (2)翻译过程中,以_____________为模板,通过_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使该过程停止。 (3)mRNA 是以图中的③为模板,在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由 4 种游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连接形成的。 (4)能特异性识别 mRNA 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它所携带的小分子有机物可用于合成 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mRNA (3). 终止密码子 (4). RNA 聚合酶 (5). 核糖核苷酸 (6). tRNA (7). 多肽(肽链)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其中①表示解旋酶;②表示 RNA 聚合酶,能 催化转录过程;③表示 DNA 模板链;④表示翻译合成的多肽链。 【详解】(1)图示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该过程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DNA RNA 蛋白质。 (2)翻译过程中,以 mRNA 为模板,通过终止密码子发挥作用使该过程停止。 (3)mRNA 是 DNA 分子转录的产物,即以图中的③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在②RNA 聚合酶的催 化作用下,以 4 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依次连接形成的。 (4)tRNA 能特异性识别 mRNA 上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它所携带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 合反应用于合成图中④多肽(肽链)。 【点睛】本题结合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过程,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 构或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8.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 DNA 复制 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1 I5NH4C1 14NH4C1 14NH4C1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 DNA RNA→ →转录 翻译 蛋白质 培养产物 A B B 的子Ⅰ代 B 的子Ⅱ代 操作 提取 DNA 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 (14N/14N) 仅为重带 (15N/15N) 仅为中带 (15N/14N) 1/2 轻带 (14N/14N)1/2 中带 (15N/14N) 请分析并回答: (1)综合分析本实验的 DNA 离心结果,说明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 (2)分析讨论: ①若子Ⅰ代 DNA 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种密度带,则“重带”DNA 来自培养产物 _____________,据此可判断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_____复制。 ②若将子Ⅰ代 DNA 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 DNA 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 n 代 DNA 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 __________,标记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带。 【答案】 (1). 半保留 (2). B (3). 半保留 (4). 不能 (5). 没有变化 (6). 轻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DNA 的复制方式可能为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和混合复制。若为全保留复制, 则 3 组中子代 DNA 经离心后应该分为轻带(14N/14N)和重带( 15N/15N),而实际只有中带 (14N/15N),说明 DNA 复制不是全保留复制;若为混合复制,则 4 组中子代 DNA 经离心后应该 只有中带(14N/15N),而实际结果与之不符,说明 DNA 复制不是混合复制,则 DNA 的复制方式 为半保留复制。 【详解】(1)第 3 组结果与第 1、2 组的结果对比可以证实 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①若子Ⅰ代 DNA 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种密度带,则说明 DNA 复制为全保留复 制,“重带”DNA 来自亲代 DNA 即培养产物 B。 ②若将子Ⅰ代 DNA 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则两种复制方式离心的结果相同,故无法判断是半保 留还是全保留复制。 ③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 n 代 DNA 的情况是有两个为 14N/15NDNA,其余全部为 14N/14NDNA,所 以子 n 代 DNA 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没有变化,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轻带。 【点睛】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是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原因是对题目的理解存在偏差。容易 误解为是求子代 DNA 中两种类型 DNA 的数量。 39.假设 A、b 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 AABB,aabb 两个品种做亲 本,为培育出优良品种 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1)由品种 AABB、aabb 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其原理 是_______________。将②过程得到的 A_bb 的玉米植株自交,子代中 AAbb 与 Aabb 的比是 ______________。 (2)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 Ab 个体。与 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 ⑤⑥育种方式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⑥的育种方式是用__________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与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比较,过程④育种方式的明显优 势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杂交育种 (2). 基因重组 (3). 3:2 (4). 花药离体培养 (5).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6). 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7). 单倍体幼苗 (8). 诱 变育种 (9). 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③为杂交育种,①⑤⑥为单倍体育种,⑦是诱变育种,④是 基因工程育种.常见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比较如 下: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 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 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 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 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 组先成倍减少,再加 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 成倍增加) 优点 不同个体的优良 性状可集中于同 一个体上 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 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加速育种进程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营养器官增大、提高产 量与营养成分 缺点 时间长 有利变异少,需要处理大 量实验材料,具有不确定 性 技术复杂,且需要与 杂交育种配合 在动物中难以实现 【详解】(1)由品种 AABB、aabb 经过①杂交、②和③自交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之 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杂种子一代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即为基因重组。经过过程②产生的表现型符合育种要求的植株中,AAbb:Aabb=1:2,由于杂 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不能稳定遗传,将 A_bb 的玉米植株自交,后代中 AAbb 所占 比例为 1/3+2/3×1/4=1/2,Aabb 所占比例为:2/3×1/2=1/3,所以子代中 AAbb 与 Aabb 的比 是 3:2。 (2)过程⑤为单倍体育种,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得到 Ab 个体。与杂交育种方式相比,单 倍体育种方式的优势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单倍体育种的育种方式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 体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 (3)据图示可知,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过程④育种方式为基因工程育种,其明显 优势是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点睛】求子代中 AAbb 与 Aabb 的比是本题的易错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