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田家炳高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有很大差别的是( ) A. 内环境 B. 细胞外液 C. 细胞内液 D. 血浆、淋巴、组织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详解】体液包括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故ABD选项的含义是相同的,C选项含义与ABD项含义有很大差别.故选C. 2. 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水壶,缩手反射发生与感觉疼痛的时间是 A. 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 B. 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 C. 先缩手反射,后感觉疼痛 D. 依个体不同而不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疼痛是由大脑感知的。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先缩手后感到疼痛。故选C。 考点: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反射弧的结构以及反射的过程。 3.在菜豆的幼根处作上标记如下图。适宜条件下,几天后能正确表示该根生长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错,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因此,置于适宜条件下几天后,根应该向下生长,而不是水平生长;B项对,根的生长主要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的结果,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根尖的生长,根的生长还具有向地性,故置于适宜条件下几天后,根尖部分应该向下弯曲生长;C项错,根的生长主要是根尖的生长,因此,根向地生长的部分是新分裂而长出的新根,不是原有的根,原有的根不能向地生长而图中原有的根也向下生长了,根尖是不断向前推进的,但是标记不会向前推进,故不符合题意;D项错,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而图中的根表现出背地性,故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根的生长以及根的向地性。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根的生长是根尖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引起的,是新产生的细胞,而不是原有细胞的直接生长。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则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 ) A. 明显增加 B. 明显减少 C. 先减后增 D. 保持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详解】利用性引诱剂捕杀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下降。从而可以控制害虫种群的数量,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能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间的内在联系,应明确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5.某草原上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 A. 总数量调查法 B. 样方法 C. 标志重捕法 D. 无法估测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型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所以C选项正确。 6.感冒后进行肌肉注射,药物一般直接进入( ) A. 组织液 B. 淋巴液 C. 血液 D. 细胞内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血浆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也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血浆,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详解】肌肉注射时,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 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 A. 体温调节 B. 血液pH的调节 C. 内分泌的调节 D. 水平衡的调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下丘脑是体温、血糖、水盐平衡调节中枢,是神经和内分泌调节的枢纽,故A、C、D正确。血浆的pH主要是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来维持,故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下丘脑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把握知识点间联系运用能力。 8.下列细胞中不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 ) A. 吞噬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记忆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总结 名称 来源 功能 特异性识别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和抗体复合物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称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 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以及记忆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功能;而吞噬细胞虽然识别抗原,但不具备特异性识别作用,即对所有抗原都识别。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人体内环境中可发生的是 A. 淀粉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B. 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 C. 丙酮酸被转化为乳酸 D.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食物中淀粉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在内环境中发生,B错误;丙酮酸被转化为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D正确。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解题方法点拨: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不是内环境。 10.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B. 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唾液腺 C.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 这一过程中有“化学—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答案】B 【解析】 “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A错误;望梅止渴”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一反射的效应器指唾液腺,B正确;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的是感受器-眼部的感觉神经末梢,C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当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D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都能完成的,因此是条件反射. 3、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11. 下列所述不属于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A. 血糖的平衡 B. 水盐的平衡 C. 血红蛋白的平衡 D. 温度的平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考点:内环境 12. 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 A. 人口数量 B. 人口密度 C. 性别比例 D. 年龄结构 【答案】D 【解析】 预测入口未来发展趋势依据年龄组成。 13.当人体表受伤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主要是( ) A. 血清 B. 白细胞 C. 红细胞 D. 血小板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 (4.0-10.0)×109个/L 最小 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详解】血液中的三种血细胞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所以当人体受伤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详解】当切除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由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负反馈调节,所以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故选B。 【点睛】掌握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便可解答本题。 15.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下列实例中能说明这一特性的是 A. 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 B. 培育无子番茄 C. 提高插条的成活率 D. 根的向地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所以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并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培育无子番茄的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没有体现两重性;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这样可以提高插条的成活率,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根对生长素敏感,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特性。 点评:能体现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实例有: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除草剂”(利用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16.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不是单向的是( ) A.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B.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 血糖与肌糖间转化 D. 神经纤维上的局部电流方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在体外实验条件下,神经纤维上兴奋可以双向传导,在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只能单向传导。 2、生长素在植物体中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通过极性运输完成的,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发生非极性运输。 3、血糖调节过程为: 【详解】A、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进行单向传导,A不符合题意;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是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的单向运输,B不符合题意; C、血糖可以转化为肌糖原,但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血糖,C不符合题意; D、神经纤维上的局部电流方向,在膜内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外正好相反,因此局部电流的方向是双向传导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神经肌肉节点处,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A. 扩散,不消耗能量 B. 胞吐,消耗能量 C. 胞吐,不消耗能量 D. 主动转运,消耗能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是胞吐,故A、D错误。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但需要能量,故B正确,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8.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只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 B. 通过体液运输 C. 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 微量、高效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身体各个部位,A错误;激素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运输,B正确;激素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正确;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 在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前者随后者变化情况中与图中走势不符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饮水量 B. T细胞浓度﹣﹣HIV浓度 C.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D. 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图中所示过程为随着自变量升高,因变量逐渐减少. 解:A、随着饮水量增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正确; B、HIV寄生在T细胞中,随着HIV浓度升高,使T细胞大量死亡,T细胞数量下降,B正确; C、随着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反馈作用增强,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C正确; D、随着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含量升高使血糖维持平衡,D错误. 故选:D.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0.如图是一平放的活植物茎尖,另将琼脂块A、B置于如图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远地侧>近地侧 B. 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远地侧<近地侧 C. 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远地侧>近地侧 D. 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远地侧=近地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横放的植株,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也横向运输,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如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 【详解】地球引力导致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在茎尖的近地侧分布多,背地侧分布少,因此生长素浓度:A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