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铜陵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共50分) 一、 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5小题) 1.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无子番茄的培育过程中,生长素诱发了可遗传变异 B.苹果果实的发育成熟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具有一定配比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对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D.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能增加其纤维长度 2.如图所示为对燕麦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胚芽鞘生长情况相同的一组是( ) A.a与b B.c与d C.a与e D.c与e 3.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作用原理相同 B.“X”表示的是促进作用 C.植物生长主要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 D.欲证明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至少需设置4组实验 4.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性成熟的早晚对动物出生率大小有重要影响 B.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速率 C.各种生物的种群性别比率均为1∶1 D.种群密度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2013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 B.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 6.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抽样检测法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7.下图中a、b表示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增长曲线,c为b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中,增长率越来越大 B.在t时刻,b曲线对应的种群数量大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 C.b曲线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可能受其本身密度增加的制约 D.c表示的种群增长速率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等 8.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然后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C.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9.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第4年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短缺和天敌增多 C.第8年的种群数量最少,第8年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D.如果持续第16年到第20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10.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5 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11.下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B.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c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 D.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 12.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不能用图甲表示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C.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的是捕食、竞争关系 D.图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13.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凤尾竹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有分层现象 ②高山上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③森林群落有垂直分层现象,草原群落中植被类型主要为草本,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④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有水平结构上的分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的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15.关于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水平结构与种群分布、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特点有关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自然群落一般是向物种多样化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造林、退耕还湖等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6.下图1中所示的是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2坐标系中的曲线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①~④表示的生物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斗争、捕食和竞争 B.图1的③中A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一直增加 C.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2中的乙和丙两种关系 17.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 B.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 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18.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营寄生或腐生生活,包括微小的生物种类和体型较大的物种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19.某最高消费者为三级消费者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所示,其中各物种(甲~戊)间的连线表示两者存在捕食关系,且戊是唯一一个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物种。图中代表生产者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下列表示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其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粪便量属于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B.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同化量比例较小 C.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占摄入量的10%~20% D.从图示可知,能量在营养级之间不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 21.下面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图中b=h+c+d+e+f+i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在“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2.下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用于桑树生长发育繁殖能量是A B.图中未利用能量是指蚕粪便中的能量 C.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用(E+F+G+H)/A表示 D.因为桑基鱼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存在负反馈调节 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越高则所同化的能量就越少 B.动植物遗体被土壤中分解者分解成多种有机物后,可被植物体重新吸收利用 C.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4.草原中有一种鸟,当雄鸟发现危险时就会急速起飞,并用力抖动两翼,给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的信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雄鸟给孵卵的雌鸟发出的是物理信息 B.上述实例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 C.上述实例可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 D.同种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毫无意义[] 25.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蝗虫的能量流动情况,下图表示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c为b和d的重合区域,e与b、d为并列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能量(J) 蝗虫吃掉的植物所含能量 419 蝗虫粪便含有的能量 219 蝗虫呼吸消耗的能量 146 用于蝗虫生长的能量 54 A.蝗虫从植物获取了200 J的能量 B.图中的e表示植物未被利用的能量,则字母c的数值等于219 J C.图中字母b+d+e代表植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蝗虫从植物获得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流动是不可循环的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 26.(16分)请回答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茎促进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________,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生长素(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 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_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27.(10分)下图表示某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出生量、死亡量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K值又称为环境容纳量,是指在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该种群密度为________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可持续产量;随着种群密度逐渐增大,该种群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自然条件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_______(可能/不可能)超过K值。 (3)在空白坐标上,画出该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要求K点以后也要画出)[] 28.(12分) 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在图1中,B属于________,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________(填序号),当受到外界破坏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 (2)若图1中的C产生60 mol氧气,则流入D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________ mol葡萄糖的能量。如果A发生瘟疫,D发生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在图2的食物链中,的比值代表________(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29.(12分)我国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不能超过3个。某兴趣小组尝试对某品牌饮用水的大肠杆菌含量进行检测,操作简图如图甲,伊红美蓝培养基配方如图乙。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中滤膜的孔径应________(1分)(“大于”或“小于”)大肠杆菌。受此启发,对某些不耐高温的试剂可以怎样除菌?________________。 (2)配制图乙中的基础培养基时,除了水分、无机盐以外,还应加入________(1分)(一种营养成分)以及________。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1分)培养基。 (3)该小组通过统计____________的数目,计算出单位体积样品中大肠杆菌数目。理论上他们的统计值要比实际________(1分)(“偏高”或“偏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高二期中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A C C A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B C B B D D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B C 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26、(16分) (1)抑制作用 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2)① 不是 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 不是 (3)IAA氧化(降解)酶 有利 27、 (10分) (1)环境条件不受破坏 (2)K/2 逐渐减小 可能 (3)(注:要写横纵坐标) 28、 (12分) (1)分解者 2、3、4、5 恢复力稳定性 (2)2 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兔与狼 29、 (12分) (1)小于(1分) 用滤膜过滤除菌 (2)氮源(1分) 琼脂 鉴别(1分) (3)黑色菌落 偏低(1分) 两个或多个大肠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只能观察到1个菌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