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养正中学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科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 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 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答案】A ‎【解析】受精卵中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但是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A错误;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C、D正确;‎ ‎【考点定位】动物胚胎发育的概念 ‎2.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 A. 自交、杂交和测交 B. 测交、自交和杂交 C. 杂交、自交和测交 D. 杂交、测交和自交 ‎【答案】C ‎【解析】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发现了问题;之后,尝试对问题进行解释,即提出假说,并采用测交实验的方法验证假说。综上所述,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定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3. 视神经萎缩症的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子,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A. 25% B. 12.5% C. 32.5% D. O.75%‎ ‎【答案】B ‎【解析】假设致病基因为A,则亲本均为Aa,后代为1/4AA、1/2Aa、1/4aa,正常男孩为aa1/4×1/2=1/8,B正确。‎ ‎4. 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  )‎ ‎①狗的长毛与卷毛 ‎ ‎②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 ‎ ‎③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 ‎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 ‎⑤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 ‎ ‎⑥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A. ③⑥ B. ①④ C. ②⑤ D. ③④‎ ‎【答案】A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狗的长毛和短毛应是相对性状,故1错误,故B错误。兔的长毛应和兔的短毛,故2错误,故C错误。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一生物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故3正确。性状分离是杂种自交后后代同时出现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不属于杂种,故4错误,故D错误。测交的亲本也不是杂种自交,故5错误。圆粒豌豆自交后后代同时出现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故6正确,故A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遗传中基本概念,意在考察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5. 下面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①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行为相同 B. 图②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 图③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D. 由图④可判断该动物一定是雄性 ‎【答案】D ‎【解析】图①代表的是有丝分裂,其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行为是相同的,A正确。图②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导致基因发生自由组合,B正确。图③是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最短最粗,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C正确。图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等分裂,有可能是雌性动物中的第一极体,D错误。‎ ‎【点睛】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混淆不清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判断 ‎(1)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辨别 看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由细胞板隔裂为植物细胞分裂,由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动物细胞分裂。‎ 看细胞的外形特征:矩形有壁为植物细胞,圆形无壁一般为动物细胞。‎ ‎(2)雄性、雌性减数分裂的辨别 看细胞质分裂是否均等:均等分裂为雄性减数分裂或雌性第一极体形成第二极体;不均等分裂为雌性减数分裂(初级卵母细胞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及第二极体)。 ‎ ‎(3)时期的判断 ‎6. 若a和a'、b和b'、c和c'为同源染色体,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精子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交叉互换)( )‎ A. ab'c、 a'bc'、 ab'c、 a'bc' B. a'bc、 ab'c、 ab'c、 a'b'c'‎ C. ab'c'、 a'bc、 a'bc'、 abc' D. abc'、 ab'c、 ab'c、 abc ‎【答案】A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基因型的精子,ab′c和ab′c是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a′bc′和a′bc′是由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A正确。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基因型的精子,BCD错误; 【点睛】‎ 正常情况下产生配子的种类分析 分析配子产生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性原细胞”。‎ ‎(1)若是一个个体则产生2n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体对数或等位基因对数。‎ ‎(2)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2种(两两相同)精细胞。例: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配子的情况如下:‎ 比较项目 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一个精原细胞 ‎4种 ‎2种(YR、yr或Yr、yR)‎ 一个雄性个体 ‎4种 ‎4种(YR、yr、Yr、yR)‎ 一个卵原细胞 ‎4种 ‎1种(YR或yr或Yr或yR)‎ 一个雌性个体 ‎4种 ‎4种(YR、yr、Yr、yR)‎ ‎7. 紫花和白花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子代紫花植株中有4/9的个体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 B. 子代白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3/16‎ C. 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D. 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中紫花:白花=1:3‎ ‎【答案】D ‎【解析】假设紫花和白花受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则根据题干,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_B_,白花植株为aabb、A_bb、aaB_。因此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其中有8/9的个体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A错误;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3/7,B错误;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C错误;亲代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因此测交后紫花(AaBb):白花(Aabb、aaBb、aabb)为1:3,D正确。‎ ‎8. 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BB和Bb的种子数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去,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BB、Bb、bb的种子数之比为(  )‎ A. 3∶2∶1 B. 4∶4∶1 C. 9∶2∶1 D. 1∶2∶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自能自交,一般为纯种.‎ ‎2、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 ‎3、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解: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BB和Bb的种子数之比为2:1,即BB占,Bb占 ‎,由于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自交,因此BB自交后代仍为BB,而Bb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所以自然状态下,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9:2:1.‎ 故选:C.‎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9. 纯种的甜玉米和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子粒,但是在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原因是( )‎ A. 甜是显性性状 B. 非甜是显性性状 C. 相互混杂 D. 非甜是隐性性状 ‎【答案】B ‎【解析】在纯种甜玉米中,产生的配子都含控制甜这种性状的基因,但结的子粒中有非甜的,说明接受了非甜的花粉后,子粒中含有的非甜基因被表达出来,所以既含甜基因,又含非甜基因,而表现为非甜性状,则说明非甜是显性.同理,在纯种非甜玉米中,也有接受了甜玉米花粉的个体,它们的子粒中既含甜基因,又含非甜基因,也表现出非甜性状,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 ‎【考点定位】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 ‎【名师点睛】玉米是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纯种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既有同株间的异花传粉,也有不同种间的异花传粉,甜玉米上的非甜玉米,是非甜玉米授粉的结果,而非甜玉米上的没有甜玉米,说明甜是隐性性状,非甜是显性性状.‎ ‎10. 两对等位基因A、a 和B、b 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让显性纯合体(AABB)和隐性纯合体(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再让F1 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如果让F1 自交,则F2 出现的表现型比例可能是:( )‎ ‎①1∶15 ②3∶4∶9 ③9∶7 ④9∶6∶1‎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显性纯合子(AABB)x隐性纯合子(aabb)得到F1:AaBb,AaBb测交后代有 AaBb, Aabb, aaBb, aabb四种基因型,而测交后代表现型是l:3,那么这“1”可能是双显或双隐或单隐。假设“1”是双显,则Fl自交后代中双显:(单隐+双隐)=9:7 ;假设“1"是双隐,Fl自交后代中双隐:(显性+单隐)=1:15‎ ‎ ;假设“1”是单一基因单显(假设是A),仅A单显:(双显+双隐+仅B单显)=3:13 ;故选C。‎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点睛】注:利用“合并同类项”巧解特殊分离比 ‎(1)看后代可能的配子组合,若组合方式是16种,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写出正常的分离比9:3:3:1。‎ ‎(3)对照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归类,若后代分离比为 9:7,则为9:(3:3:1),即7是后三种合并的结果;若后代分离比为9:6:1,则为9:(3:3):1;若后代分离比为15:1 则为(9:3:3):1等。‎ ‎11. 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体杂交,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 表现型有4种,双显性个体的比例为1/16‎ B. 基因型有4种,aaBb个体的比例为1/16‎ C. 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8种,Aabb的比例为1/4‎ D. 后代表现型中和亲本不同的比例为1/8‎ ‎【答案】C ‎【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每对基因单独考虑:Aa和Aa杂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同理Bb和bb杂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因此AaBb和Aabb杂交,子代有4种表现型,双显性个体A_B_的比例为3/4×1/2=3/8,A错误。AaBb和Aabb杂交,6种基因型,aaBb个体的比例为1/4×1/2=1/8,B错误。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即4×2=8,Aabb的比例为1/2×1/2=1/4,C正确。后代表现型中和亲本相同的比例为3/4×1/2=3/8,则不同的比例为5/8,D错误。‎ ‎【点睛】用“先分解后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问题 ‎(1)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的问题。‎ ‎(2)分类剖析 ‎①配子类型问题 a.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是每对基因产生相应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b.举例: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Aa   Bb   CC   Dd ‎↓ ↓ ↓ ↓‎ ‎2  × 2  × 1  × 2=8种 ‎②求配子间结合方式的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③基因型问题 a.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基因型种类数的乘积。‎ b.子代某一基因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c.举例:AaBBCc×aaBbcc杂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Aa×aa→1Aa∶1aa      2种基因型 BB×Bb→1BB∶1Bb 2种基因型 Cc×cc→1Cc∶1cc 2种基因型 子代中基因型种类:2×2×2=8种。‎ 子代中AaBBCc所占的概率为1/2×1/2×1/2=1/8。‎ ‎④表现型问题 a.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b.子代某一表现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c.举例:AaBbCc×AabbCc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Aa×Aa→3A__∶1aa     2种表现型 Bb×bb→1Bb∶1bb 2种表现型 Cc×Cc→3C__∶1cc 2种表现型 子代中表现型种类:2×2×2=8种。‎ 子代中A__B__C__所占的概率为3/4×1/2×3/4=9/32。‎ ‎12. 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同源染色体分离 B. 着丝点分裂 C.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 染色体复制 ‎【答案】C ‎【解析】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故次级卵母细胞无此现象,A错误;着丝点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B错误;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现象,C正确;染色体复制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错误。‎ ‎13. 公马有64条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来自此公马亲代的哪一方( )‎ A. 父方一半、母方一半 B. 父方 C. 母方 D. 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答案】D ‎【解析】公马的64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亲.在减数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随机移向两极.所以精子中的32条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熟悉减数分裂过程的特征:(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14. 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中形态相似但颜色深浅不同的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下列有关图中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 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B. 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C. 有可能为大肠杆菌的细胞 D. 分裂后的子细胞中将含有2条染色体 ‎【答案】A ‎【解析】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分裂,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项正确,B项错误;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而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图示细胞不可能为大肠杆菌,C项错误;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将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因此分裂后的每个子细胞中将含有4条染色体,D项错误。‎ ‎【点睛】‎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像,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以及能准确辨别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图示是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分裂,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15.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之比为l:1的时期是 ( )‎ A. 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B. 第一次分裂后期 C. 第二次分裂中期 D. 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的是染色体不含有染色单体,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2,A错误;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2,B错误;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2,C错误;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1,D正确 ‎16. 四分体时期常会发生互换,下列哪个图可正确表示互换(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图中只有一条染色体,是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A错误;图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的交叉互换,B正确;图中有两条大小不一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所以它们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图中发生的交换不在四分体时期,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交叉互换的概念,确定交叉互换必须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17. 如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 A.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 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 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甲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正确;乙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B正确;丙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C正确;丁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不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结 构 ‎ 时 期 ‎ 染色体数 ‎ 染色单体数 ‎ DNA分子数 ‎ 有 丝 分 裂 ‎ 间期 ‎ ‎2n ‎ ‎0→4n ‎ ‎2n→4n ‎ 分裂期 ‎ 前、中期 ‎ ‎2n ‎ ‎4n ‎ ‎4n ‎ 后期 ‎ ‎2n→4n ‎ ‎4n→0 ‎ ‎4n ‎ 末期 ‎ ‎4n→2n ‎ ‎0 ‎ ‎4n→2n ‎ 减 数 分 裂 ‎ 间期 ‎ ‎2n ‎ ‎0→4n ‎ ‎2n→4n ‎ 减 Ⅰ ‎ 前、中期 ‎ ‎2n ‎ ‎4n ‎ ‎4n ‎ 后期 ‎ ‎2n ‎ ‎4n ‎ ‎4n ‎ 末期 ‎ ‎2n→n ‎ ‎4n→2n ‎ ‎4n→2n ‎ 减Ⅱ ‎ 前、中期 ‎ n ‎ ‎2n ‎ ‎2n ‎ 后期 ‎ n→2n ‎ ‎2n→0 ‎ ‎2n ‎ 末期 ‎ ‎2n→n ‎ ‎0 ‎ ‎2n→n ‎ ‎18. 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能产生4种配子的是( )‎ A. EeFF B. Aabb C. CcDdGg D. MmNnPP ‎【答案】D ‎【解析】EeFF能产生2×1=2种,A错误。Aabb能产生2×1=2种,B错误。CcDdGg能产生2×2×2=8种,C错误。MmNnPP能产生2×2×1=4种,D正确。‎ ‎19. 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 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 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 两性花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均为纯种 ‎【答案】C ‎【解析】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防止其自交而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不需要进行去雄操作,B错误;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C正确;两性花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不一定为纯种,D错误。‎ ‎20. 下列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对其中①②③④含义表达错误的是(  ) ‎ A. ①生态系统的结构 B. ②生态系统的种类 C. ③食物链和食物网 D. ④信息传递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生态系统包括结构和功能,图中①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图中②为生态系统的成分;③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因此④为信息传递.‎ 解:A、①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A正确;‎ B、②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错误;‎ C、③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C正确;‎ D、④代表信息传递,D正确.‎ 故选:B.‎ 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2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等,下列哪个选项属于间接价值(  )‎ A. 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B. 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C. 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 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 ‎【答案】A ‎【解析】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故属于间接价值,A正确。观赏价值属于直接价值,B错误;实验材料属于直接价值,C错误。艺术创作属于直接价值,D错误。 ‎ ‎22. 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有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A.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 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 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 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答案】B ‎【解析】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体现了行为信息的作用;某植物根系分泌一种化合物可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 ‎23. 如图为某同学建构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其中建构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①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正确;‎ ‎②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正确;‎ ‎③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正确;‎ ‎④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不存在该种情况,④错误.‎ 故选:D。‎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4. 如图表示果蝇(2n=8)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染色体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B.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细胞都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C. de的形成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D.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ef段某一时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曲线可知,若为有丝分裂,则bc为间期,cd包含前期和中期,染色体和纺锤体都出现在前期,A错误;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包含减Ⅰ全部以及减Ⅱ的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de的形成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C正确;若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f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从曲线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答案】C ‎【解析】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处于多条食物链,处在多个营养级上,A错误;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不一定大,B错误;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正确;细菌中自养的是生产者,寄生的是消费者,腐生的是分解者,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6.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传递的物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B. 参与②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D. 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A正确;B.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碳循环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生物群落主要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正确;C.③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③增强后,②呼吸作用虽然也增强,但生态系统吸收的二氧化碳多过释放的量,所以可以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C错误;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①化石燃料的依赖,D正确。‎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7. 识别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象时,最重要的依据是(  )‎ A. 前者染色体数目是奇数,后者是偶数 B. 前者染色体数目不变,后者减半 C. 前者有联会,后者无联会 D. 前者不含同源染色体,后者含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偶数,A错误;前者染色体数目减半,后者不变,后期都暂时加倍,B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不会联会配对,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 ‎28.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籽粒糯性对非糯性是显性,将两纯合亲本间行种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糯性亲本所结籽粒均为糯性 B. 糯性亲本所结籽粒均为纯合子 C. 糯性亲本所结籽粒种植后,所获籽粒中糯性∶非糯性 > 3∶1‎ D. 糯性亲本所结籽粒种植后,所获籽粒中糯性∶非糯性=3∶1‎ ‎【答案】C ‎29. 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回归无机环境的途径包括(  )‎ ‎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 ‎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 ‎ ‎③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 ‎④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燃烧过程 ‎ ‎⑤生产者的化能合成作用 A. ①⑤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碳是以CO2形式通过光合作用①或化能合成作用⑤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是通过各种生物的细胞呼吸②③,通过化石、燃料燃烧④、火山喷发等释放到无机环境,B正确 ‎30.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同化量大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 B. 给农作物施农家肥能使农作物再次利用肥料中的化学能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只有能量的传递和散失 D. 第二营养级摄入量的10%~20%将传递到第三营养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故生产者同化量大于所有消费者同化量,故A正确。施用农家肥使物质得到循环利用,而不能让能量也重新被利用,故B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故C错误。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10%-20%将传递到第三营养级,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1. ‎ 某基因型的植物个体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以甲作为父本为正交)。则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植物甲自交所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9种 B. 植物甲的基因型为AaBb,它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C. 正交的结果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是由于乙产生的配子类型不同 ‎【答案】A ‎【解析】植物甲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了四种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1:2:2:2,所以植物甲自交所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9种,A正确。甲产生了四种配子比例应为AB:Ab:aB:ab=1:2:2:2,B错误。正交的结果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只是AB雄配子一半没有活性,C错误。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是由于甲产生的配子类型的差异,乙只能产生一种配子ab,D错误。‎ ‎32. 如图1表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则由该细胞形成的精子染色体的类型可能是图2中的 (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若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最终则可产生四个不同染色体组合类型的精子,其中有两个精子中含有互换的片段。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33. 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A. 1∶1∶1 B. 4∶4∶1 C. 2∶3∶1 D. 1∶2∶1‎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已知,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2D、1/2d,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2/3D、1/3d,所以自交后代中DD占1/2×2/3=2/6,Dd=1/2×1/3+1/2×2/3=3/6,dd=1/2×1/3=1/6,即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DD:Dd:dd=2:3:1,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分别计算雌雄配子的比例,进而计算后代基因型比例。‎ ‎34. 小麦的抗病和感病为一对相对性状,无芒和有芒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用纯合的抗病无芒和感病有芒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为抗病无芒,F1自交获得F2的性状比例为9:3:3:1。给F2中抗病无芒的植株授以感病有芒植株的花粉,其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 16:8:2:1 B. 4:2:2:1 C. 9:3:3:1 D. 25:5:5:1‎ ‎【答案】B ‎【解析】用纯合的抗病无芒和感病有芒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为抗病无芒,说明抗病无芒为显性性状,则F2中抗病无芒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Ab:AaBB:AaBb=1:2:2:4,其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B:Aa:aB:ab=(2/3×2/3):(2/3×1/3):(1/3×2/3):(1/3×1/3)=4:2:2:1,所以株授以感病有芒植株aabb的花粉ab,后代的性状分离比=4:2:2:1,故选B。‎ ‎35. 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项目 昆虫摄食量 昆虫粪便量 昆虫呼吸消耗量 昆虫生长的能量 能量(kJ)‎ ‎410‎ ‎210‎ ‎130‎ ‎70‎ A. 呼吸作用会有能量散失是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达到100%的原因之一 B. 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C. 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4kJ D. 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1000kJ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食物链每一个营养级生物都通过细胞呼吸散失一部分能量,A正确。昆虫同化的能量=410-210=200,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占同化的能量比例=0/200=35%,B正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能够从昆虫中获得的能量最多为200×20%=40,C错。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200/(20%)=1000,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36. 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含有两个及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乙、己、丁、庚、辛 B. 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只有丙和乙、丁和辛 C. 若丙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辛种群的数量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D. 此食物网中共有14条食物链,若增加“甲→戊”这一关系,则其食物链增加4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含有两个及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乙、己、丁、庚、辛,A正确;图中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除了丁和辛、乙和丙外,还有乙和丁,B错误;当丙减少时,由于乙还能以甲为食,所以乙数量基本不变,丁也能从戊和乙中得到食物补偿,故数量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而以乙、丁为食物的辛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错误;本食物网中有两种生产者:甲和戊,以甲为第一营养级的食物链有9条,以戊为第一营养级的食物链有4条,共13条;若增加“甲→戊”这一关系,则其食物链新增加4条,同时原有食物链又减少了以戊为第一营养级的食物链,所以D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减少对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 ‎(1)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直接引起以其为食物的第二营养级生物因食物缺乏而数量减少,又会引起连锁反应,致使第三、第四营养级生物数量依次减少。‎ ‎(2)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若某种群处于复杂食物网的某中间环节,其数量减少对其他生物类群的影响状况应视具体食物链而定,大体遵循如下思路:‎ ‎①生产者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②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37. 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 C. 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 D. 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 ‎【答案】D ‎【解析】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正确;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B错误;参与丁分解者分解作用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C正确;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还来自A生物(B粪便中的能量,是B未同化的能量,仍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A),D正确 ‎38. 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体的概率( )‎ A. 1/3 B. 1/4 C. 1/9 D. 1/16‎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亲本杂交,产生的F1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后代有:9/16黄色圆粒(Y_R_):3/16黄色皱粒(Y_rr):3/16绿色圆粒(yyR_):1/16绿色皱粒(yyrr),其中绿色圆粒种子的基因型为1/3yyRR、2/3yyRr,绿色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因此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体的概率为1/3。‎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39.‎ ‎ 已知杏的大果(R)对小果(r)为显性,甜(D)对非甜(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一实验小组将一大果甜杏测交,对其后代再测交,用柱形图来表示第二次测交后代各种表现型的比例,请分析图示,最先的大果甜杏的基因型为(  )‎ ‎ ‎ A. RRDD B. RrDd C. RRDd D. RrDD ‎【答案】D ‎(2)小果:大果=3:1,说明第二次测交亲本的基因型是rr、Rr,即第一次测交产生的子代是rr、Rr,则第一次测交的亲本是Rr。‎ 综上所述,最先用来做实验的亲本大果甜杏植株的基因型是RrDD。‎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40. 图A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 C. 图B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D. 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因此图A中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由图A中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得出甲、乙、丙三者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乙→甲→丙,B正确;图B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C错误;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D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非选择题 ‎41. 下列是有关生物细胞分裂的问题。下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图2表示不同细胞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 若图1中A为初级精母细胞,则图2中的________处于其②过程中。‎ ‎(2) 若图2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以是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 指出图2中甲图的细胞处于____________期,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图2中的甲属于图1中的B,请画出相对应的C细胞图。‎ ‎___________‎ ‎【答案】 (1). 丙 (2). 精(卵)原细胞 (3).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 卵细胞和极体 (5). 参照甲图,不同点:细胞质均等分配,每一极染色体3黑1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重点考查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准确区分分裂图像,理解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规律。‎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得知:图1中的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图2中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图2中的丙处于其②过程中。‎ ‎(2)由于乙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仍为体细胞,所以为图1中的精(卵)原细胞。‎ ‎(3)图2中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其不均等分裂,则为次级卵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 ‎(4)因图2中的甲是次级卵母细胞,属于图1中的B,则图1中的C 是第一极体。所以在画图时,染色体形状与甲相同,但每一极染色体是3黑1白;同时细胞质均等分配。‎ ‎42. 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 表现型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Aa1‎ Aa2‎ a1a1‎ a1a2‎ a2a2‎ ‎(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Aa2,则其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3)假设进行很多Aa2×a1a2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Aa2×Aa2的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________只小鼠。‎ ‎(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 ‎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_______色雌鼠杂交。‎ ‎②观察后代的毛色。‎ 结果预测: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 ‎【答案】 (1). 黄色、灰色 (2). Aa2、a1a2 (3). 1/8 (4). 6 (5). 黑 (6). Aa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围绕基因的分离定律考查实验设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和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AA(死亡)、Aa1(黄色)、Aa2(黄色)、a1a2(灰色) (2)由后代有黑色a2a2可推知其父母均有a2,又因后代由3种表现型,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2 和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鼠为1/4,雄性概率为 1/2,所以黑色雄鼠为1/8。 (3)Aa2 和a1a2所生的后代全部存活,而Aa2 和Aa2的后代只有3/4存活,所以8×3/4=6。 (4)应选用多只黑色雌鼠与之杂交,并观察后代毛色。黄色雄鼠可能为Aa1或Aa2,黑色雌鼠为a1a2,若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 ‎43. ‎ 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 ‎(1) 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乙中A、B、C、D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碳在其内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图乙中的分解者最可能是________。‎ ‎(3) 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 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 g,那么直接消耗雷鸟和直接消耗植物分别为________ g和________ g。‎ ‎【答案】 (1). 捕食 (2). 生物群落 (3). 有机物(或含碳的有机物) (4). C (5).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6). 200 (7). 100‎ ‎【解析】试题分析:图甲中含有的食物链有:植物→雪兔→狼;植物→雷鸟→狼;植物→雷鸟→北极狐;植物→北极狐;植物→雪兔→北极狐;图乙中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由此看出起点为A的成分是生产者,所有箭头都指向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则BD为消费者。‎ ‎(1)图甲由食物链:植物→雪兔→狼可知中狼和雪兔之间有明显的捕食关系。‎ ‎(2)由分析可知,图乙中A为生产者、BD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的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分解者将落叶中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为食物链的一部分,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的渠道,因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功能。‎ ‎(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g,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直接消雷鸟的重量为:(80×0.5)/‎ ‎ 20%=200g;直接消植物的重量为:80×1/8/10%=100g。‎ ‎【点睛】解答第(4)题,关键能准确掌握能量计算的方法,能理解能量传递效率,利用传递效率来计算营养级的能量。‎ ‎44. 豌豆有高茎、矮茎和红花、白花两对相对性状,为研究这两对性状之间的关系,作了如下实验(花色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和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若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C、c表示;茎高矮用D、d表示;各对基因独立遗传)‎ ‎(1)红花与白花一对相关性状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甲组亲本红花高茎个体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子代红花高茎中能稳定遗传的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______________。‎ ‎(3)乙组子代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丙组子代拔掉所有白花植物,其余个体自然生长,后代高茎:矮茎= ____________。 ‎ 如果该植物改为玉米,则同样处理,后代高茎:矮茎=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请写出乙组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的自由组合 (2). AaBbDD (3). 1/9 (4). 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27:9:21:7 (5). 3:5 (6). 7:9 (7). 或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甲的遗传图谱可判断,红花与白花一对相关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甲中红花高茎与红花高茎杂交后代红花高茎与白花高茎的比例为9:7,所以甲组亲本红花高茎个体基因型为AaBbDD。子代中红花高茎(A_B_DD)占9/16,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9。‎ ‎(3)乙组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Dd,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9:7)×(3:1)=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27:9:21:7。‎ ‎(4)丙组子代拔掉所有白花植物,其余个体中高茎(Dd):矮茎(dd)=1:1,如果自然生长,后代高茎:矮茎=3/4:(1/4+1)=3:5;如果该植物改为玉米,由于高茎(Dd):矮茎(dd)=1:1,D的频率为1/4,d的频率为3/4,则同样处理,后代高茎:矮茎=(1-3/4×3/4):(3/4×3/4)=7:9。‎ ‎(5)乙组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如下:‎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