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理卷·2018届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广东仲元中学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64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 B.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C.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 D. K值是固定的 3.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左图曲线所示,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以及种群增长速度曲线所反映出的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是 A.增长型和② B.衰退型和① C.增长型和④ D.衰退型和③ 4.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5.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是自养生物 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一定是植物 6.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能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5条具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 C.如果丁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乙的种群数量也可能减少 D.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受害最大的将是甲种群 8. 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粪便做肥料,粪便中的能量可以流向植物,从而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数量一定越少 10.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农业生产中可利用信息传递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二.非选择题(每题16分,共64分) 13. (1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稻田中的福寿螺对水稻危害很大。 (1)调查单位面积内福寿螺数量的方法是 。在稻田中插入木条,可吸引福寿螺产卵以便集中灭除,而有效降低福寿螺种群的 。稻田生物群落 中 称为丰富度。 稻田弃耕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 (2)中华鳖可捕食福寿螺,右图示用中华鳖进 行生物防治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 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在时段 。 处理组数量从6~7月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成年福寿螺/螺卵)数量下降。 (3)防治福寿螺时,不用单一品牌而常采用不同品牌的灭螺剂交替使用,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与生物防治相比,灭螺剂防治福寿螺的缺点有① ② 。 14.(16分,每空2分)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圈l、圈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 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 。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rna Ⅰ切割,原因是 。 (4)与只使用EcoR I相比较,使用BamH 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 酶。 (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 (7)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 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8)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 15.(1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图中完成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是(填编号) 。图中①过程用到的酶 是 ,作用的结果是形成 。 (2)图中④过程是 (1分),④⑤过程合称 (1分)。 (3)在②过程中,可用的化学诱导剂是 ,可用的物理方法有 。若在容器中放置若干ab结构,诱导完成且假设所有细胞都发生了融合,然后经③过程,形成的d细胞的类型有 种(这里仅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 (4)这一技术的优点是 。 16. (每空2分)“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体外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移人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 据此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 )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2)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并进而形成器官和系统。从细胞水平看,卵裂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图示时期是胚胎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_ 期。 (4)该时期的 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个体 较小的细胞称为 ,将来发育成 。 (5)“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填序号) 。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6)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除上述技术外,理论上还需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仲元中学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D 2.D 3.A 4.A 5.D 6.A 7.C 8.A 9.C 10.C 11.D 12.B 二.非选择题(每题16分,共64分) 13.(1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样方法 (种群)密度或数量 物种数目的多少 次生演替 (2)6~7(6月中旬~7月中旬) 成年福寿螺 (3)福寿螺种群对单一品牌灭螺剂的抗药性会增强(降低福寿螺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防止福寿螺种群对单一品牌灭螺剂的抗药性增强)(2分) 导致环境(水质)污染;增加生产成本;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答2条即可,每条1分,合理答案可给分) 14.(每空2分) (1)0、2 (2)高 (3)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4)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 (5)DNA连接 (6)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7)蔗糖为唯一碳源 (8)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5. (1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①②③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原生质体 (2)脱分化(1分) 植物组织培养(1分) (3)聚乙二醇 振动、电刺激、离心(答出一项得1分,两项及以上得2分) 3 (4)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16.(每空2分) (1)A (2)有丝分裂 (3)囊胚 (4)内细胞团 滋养层细胞 胎膜和胎盘 (5)①②③ (6)胚胎分割技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