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Word版

安庆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生物试题 范围:必修②《遗传与进化》第3~7章和必修③《稳态与环境》第1章~第2章第1节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简答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直接使小鼠死亡 C.用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均含放射性 D.用含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不含放射性 ‎2. 用DNA和蛋白质分别被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后,含有31P和含有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比例是 A.1和1 B.1/4和‎0 ‎ C.1和0 D.1/4和1‎ ‎3. 甲、乙两组同学用A、T、C、G四种卡片构建DNA的碱基序列,四种卡片的数量如下表。尽可能多地利用这些卡片,这两组同学构建的DNA碱基序列将 A T C G 甲组 ‎10个 ‎20个 ‎30个 ‎40个 乙组 ‎40个 ‎30个 ‎20个 ‎10个 A.长度一样,碱基顺序不一样 B.长度不一样,碱基顺序一样 ‎ C.长度一样,碱基顺序也一样 D.长度不一样,碱基顺序也不一样 ‎4. 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遗传物质为双链线状D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SFV与HIV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5种相同产物 B.ASFV的DNA分子一条链中A+T占36%,则该分子中G占32%‎ C.ASFV的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构成其基本骨架 D.ASFV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5. 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亲子鉴定具有极高的准确率,下列不能作为该项技术的科学依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不同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C.子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的核DNA一般是相同的 ‎6. 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A.亲代的DNA应为① B.子一代DNA应为②‎ C.子二代DNA应为③ D.子三代DNA应为④‎ ‎7. 下列与遗传信息表达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发生DNA复制的细胞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 B.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会形成DNA-RNA的杂交区段 C.转录不只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只发生在核糖体上 D.某染色体DNA含n个碱基,转录出的RNA含n/2个碱基 ‎8. 下列有关tR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tRNA可作为蛋白质翻译的模板 B.tRNA的反密码子与氨基酸结合 C.每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 D.tRNA分子中不存在双链的区域 ‎9.下图是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的内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⑤所需的原料相同 B.过程③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人体所有细胞核均可发生①②‎ D.所有的RNA病毒均可发生④⑤‎ ‎10.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因为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下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一个皮肤角质层细胞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导致白化病 B.若一个胚胎干细胞控制酶D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黑尿病 C.白化病和黑尿病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 D.图中代谢过程可说明一个基因影响一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受一个基因控制 ‎11.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导致人类的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只会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 B.可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 ‎ D.可能导致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重复出现 ‎1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害突变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C.染色体变异一定会导致基因数量发生改变 D.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一定是不能遗传的变异 ‎13.玉米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B.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C.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D.秋水仙素处理后,植株体内有的细胞染色体未加倍 ‎14.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对遗传病进行有效监测和预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遗传咨询可推算出某些遗传病的发病率 B.通过羊水检查能检测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 C.产前基因诊断不含致病基因的胎儿不患遗传病 D.统计遗传病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査 ‎15.油菜中基因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而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研究人员拟利用高芥酸油菜品种(gg)和水稻抗病基因R培育低芥酸抗病油菜新品种(GGRR),育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诱发基因突变,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过程②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过程③改变了基因型频率,没有改变基因频率 D.若要缩短育种年限,在过程②后可进行单倍体育种 ‎16.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化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的结果 B.突变与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D.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 ‎17.右图表示人体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丁表示细胞内液 B.甲的蛋白质含量比乙、丙高 C.淋巴细胞可以生活在甲、丙中 D.乙处可发生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18.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这主要是因为生理盐水 A.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B.能够为细胞的生命活动补充能量 C.能提供与细胞内液平衡的渗透压 D.能够维持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19.右下图表示实验条件下,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相对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正常浓度约为0.5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 ‎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 ‎①③④ B.①③ C.② D.③④‎ ‎20.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血浆pH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HCO3-、HPO42-等参与维持 D.神经递质、消化酶、水、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1.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不同 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b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C.反射弧的五个部分都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D.Ⅱ处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2.下图表示将灵敏电表的两个电极(b, c)置于蛙的坐骨神经上, 然后在a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时电表指针没有偏转,说明膜外各处没有电位 B.刺激a处后,电极b和电极c处可同时变为负电位 C.刺激a处后,电表指针会出现两次幅度相同的偏转 D.此实验说明了神经冲动可以沿着神经纤维双向传导 ‎23.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区发生了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据图可判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 ‎24.下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②属于神经元的胞体膜 ‎ C.③处含有的神经递质越多,④处产生的动作电位就越大 ‎ D.⑤与神经递质结合后,④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5.下列关于人的各级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A.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大脑言语区中的S区有关 B.某同学在运动会参加‎1000米长跑时呼吸急促,受脑干调控 C.某人因发生交通事故,其脊髓在腰部横断,针刺足部有感觉 D.学习是神经系统接收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第Ⅱ卷(简答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2分)甲、乙图示植物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图示反映出该过程的主要特点有 ‎ ‎ (写两点)。图中有多个起点,其意义是 。‎ (2) 乙过程表示的是 过程。观察图乙有两个起点,A同学认为是一个基因两条链分别做模板引起,B同学认为是两个基因的各自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引起,你认为 ‎ 同学观点更可能正确。‎ ‎(3)甲、乙过程打开DNA两条链的酶分别是 。‎ ‎27.(10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已知Ⅰ-2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Ⅲ-9中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Ⅰ中的 号个体。‎ ‎(2)若甲病的病因是基因突变后缺失了3个碱基对,导致所控制的蛋白质缺少1个苯丙氨酸,这种数量关系说明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和UUC,则该基因的非模板链中缺失的碱基序列是 。‎ ‎(3)若甲病在某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则Ⅱ-6与该群体中一表现正常的男性婚配,生下患甲病男孩的概率为 。‎ ‎28.(12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小麦抗锈病(B)对不抗锈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图是培育高产抗锈病品种的过程图。‎ 过程②得到的子代中选择表现型为 的个体。过程④⑤应用的技术分别是 、 。‎ ‎(2)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高秆纯合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在后代个体中出现一株矮秆小麦甲。出现小麦甲的原因可能是亲本小麦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另提供基因型为DD和dd的正常小麦供实验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甲变异产生的原因。(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的受精卵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① ,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I.如果 ,则发生了基因突变。‎ II. 。‎ ‎29.(8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是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理化性质主要包括 ‎ 三个方面。‎ ‎(3)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 的进行,内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一般不会剧烈变化,这是由于有 调节网络。‎ ‎30.(8分)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中。‎ ‎(2)从脊蛙左后肢剥离出甲、乙两根神经,却无法确定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研究者将乙神经剪断,并立即分别刺激A端和B端,观察左后肢是否收缩,以判断乙神经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如下图所示。‎ 结果预测:‎ ‎①若刺激A端左后肢不收缩,刺激B端左后肢收缩,则乙神经是 神经;‎ ‎② 。‎ 安庆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C A B A B D C A D D B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C D D C A D D C D A C ‎1. 【答案】D ‎【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DNA不具有毒性,不能直接使小鼠死亡,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以细菌细胞内的物质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模板有放射性,新合成的子链没有放射性,所以子代噬菌体部分有放射性,部分没有放射性,C错误;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标记的蛋白质不会传给子代,子代噬菌体在DNA指导下用细菌的原料合成蛋白质,均不含放射性,D正确。‎ ‎2. 【答案】C ‎【解析】噬菌体会以细菌DNA为原料以自身DNA为模板合成噬菌体DNA,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1个DNA分子复制3次形成的8个DNA分子都含有31P,其中有2个DNA分子含有32P单链,因此子代噬菌体均含有31P;噬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是以细菌蛋白质为原料合成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内,因此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不含有35S。故C项正确。‎ ‎3. 【答案】A ‎【解析】甲组A-T碱基对有10对,C-G碱基对有30对,共40对;乙组A-T碱基对有30对,C-G碱基对有10对,共40对;所以,搭建的DNA模型将长度一样。但是,由于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所以DNA模型的碱基顺序不一样。‎ ‎4. 【答案】B ‎【解析】ASFV是DNA病毒,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A、G、C、T四种碱基,HIV是RNA病毒,其核酸彻底水解可得到核糖、磷酸和A、G、C、U四种碱基,故有4种相同产物,A错误;若DNA分子一条链中A+T占36%,则整个DNA分子中A+T占36%,其中A=T=18%,所以G=C=32%,B正确;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的,不是碱基之间的氢键,C错误;病毒可遗传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不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错误。‎ ‎5. 【答案】A ‎【解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与DNA指纹技术进行亲子鉴定无关;每个个体的DNA具有特定性,是DNA指纹技术的依据之一;子代DNA分别来自双亲,亲子鉴定需要将亲代DNA和子代DNA比对;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由受精卵有丝分裂而形成,所以其中的核DNA是相同的,任取一个细胞都可以进行DNA分析鉴定。‎ ‎6. 【答案】B ‎【解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分析可知,亲代DNA应为⑤,子一代DNA应为②,子二代DNA应为①,子三代DNA应为③,B正确。‎ ‎7. 【答案】D ‎【解析】有DNA的活细胞中,都会有基因的表达,A正确;转录时以DNA为模板形成RNA,B正确;线粒体、叶绿体中也会发生转录,翻译只发生在核糖体上,C正确;DNA中有些片段没有遗传效应,再加上基因选择性表达,转录出的RNA含有碱基数一定少于n/2,D错误。‎ ‎8. 【答案】C ‎【解析】mRNA是为蛋白质翻译的模板,A错误;tRNA末端携带氨基酸,与反密码子不在一个部位,反密码子没有与氨基酸结合,B错误;每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C正确;tRNA虽然是单链结构,但是有部分区域形成氢键构成双链,D错误。‎ ‎9. 【答案】A ‎【解析】过程①和⑤的产物都是DNA,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A正确;过程③有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B错误;有些细胞不能分裂,不会发生DNA的复制,即过程①,C错误;RNA病毒发生④或⑤,D错误。‎ ‎10.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时期越早,变异范围越大,反之越小,若一个皮肤角质层细胞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表现突变的范围较小,不会导致白化病,若一个胚胎干细胞控制酶D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表现突变的范围较大,可能会导致黑尿病,A、B正确;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C正确;由图中代谢过程可知,酶A缺乏可影响多个性状,即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同时尿黑酸的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即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因 控制,D错误。‎ ‎11.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是随机发生的,所以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只是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时更容易发生,A错误;根据题干可知,动态突变的本质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B错误;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基因的数量不变,C错误;控制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三个相邻碱基,因此题意中的动态突变会导致其翻译的产物中某个氨基酸重复出现,D正确。‎ ‎12. 【答案】B ‎【解析】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是相对的,且都是自然选择的对象,从而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A错误;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B正确;倒位和易位不会导致基因数量发生改变,C错误;外界环境可以诱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D错误。‎ ‎13. 【答案】C ‎【解析】图示过程发生的都是有丝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分离的过程,C错误。‎ ‎14. 【答案】C ‎【解析】不含致病基因的患病个体可能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C错误。‎ ‎15. 【答案】C ‎【解析】过程①是诱发基因突变,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A正确;过程②是基因工程,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优点是克服物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正确;过程③有筛选的操作,所以也会改变基因频率,C错误;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正确。‎ ‎16. 【答案】D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突变、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是方向不确定,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C错误;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形成新物种,D正确。‎ ‎17.【答案】D ‎【解析】图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A正确;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和淋巴,B正确;淋巴细胞可以生活在血浆、淋巴中,C正确;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能发生在细胞外液中,D错误。‎ ‎18. 【答案】C ‎【解析】生理盐水是0.9%的NaCl,可以提供渗透压,C正确。‎ ‎19.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分析可知,乙血液浓度随海水浓度变化而变化,调节能力最弱。甲和丙在海水浓度较低时,都能保持血液浓度相对稳定。但是,海水浓度较高时,甲血液浓度随海水浓度变化而变化,丙变化较小。综上分析,甲只有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①正确;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最强的是丙,②错误、③④正确。所以,A项正确。‎ ‎20. 【答案】D ‎【解析】消化酶属于外界环境,血红蛋白属于细胞内液,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21. 【答案】D ‎【解析】Ⅱ处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 ‎22. 【答案】C ‎【解析】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由于膜外都是正电位,b和c的膜外没有电位差,电表指针没有偏转,并非膜外各处没有电位,A错误;刺激a处后,电极b和电极c处可先后变为负电位,B错误;刺激a处后,当兴奋传导到b处时,指针偏转一次,传导到c处时,指针再偏转一次,两次方向相反幅度相同,C正确;兴奋从a先后传导到b、c,此实验并没有说明神经冲动双向传导,D错误。‎ ‎23. 【答案】D ‎【解析】乙区域是动作电位,说明其从静息电位变成了动作电位,因此该区发生和Na+内流,A正确;由于乙区域是动作电位,如果神经冲动是从图示轴突左侧传导而来,则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B正确;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到负电荷,乙区域膜内是正电位,丁区域膜内是负电位,所以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正确;由于图中只有乙区域是动作电位,因而在轴突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D错误。‎ ‎24. 【答案】A ‎【解析】①是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②是突触前膜,来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膜,B错误;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引起,动作电位大小与钠离 子膜内外的浓度差有关,C错误;神经递质如果是兴奋性神经递质,⑤与神经递质结合后,④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如果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不会发生外负内正的电位变化,D错误。‎ ‎25. 【答案】C ‎【解析】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有关,A正确;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呼吸急促,受脑干调控,B正确;某人因发生交通事故,其脊髓在腰部横断,兴奋无法传到大脑皮层,所以针刺足部无感觉,C错误;学习是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D正确。‎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每空2分,共12分)(1)细胞核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多起点复制”等合理答案也给分) 提高复制的效率 ‎(2)转录 B ‎(3)解旋酶、RNA聚合酶 ‎27. (每空2分,共10分)‎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 ‎(2)基因表达时,mRNA上三个相邻碱基控制一个氨基酸(或者“密码子由三个相邻碱基组成”等合理答案即可给分) TTT或TTC ‎ ‎(3)1/606‎ ‎【解析】(1)图中Ⅱ-5是甲病的女性患者,其父母都正常,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Ⅲ-2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而Ⅱ-7患有乙病,所以乙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中Ⅲ-9为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基因型为aaXbY,Xb只能来自Ⅱ-8,又Ⅰ-3表现正常,故Ⅱ-8中的Xb只能来自Ⅰ-4。‎ ‎(2)基因突变后缺失了3个碱基对,导致所控制的蛋白质缺少1个苯丙氨酸 ‎,说明密码子由三个相邻碱基组成,控制一个氨基酸。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了是UUU和UUC,则 对应基因的非模板链中的碱基序列是TTT或TTC。‎ ‎(3)若甲病在某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则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1/100,A的基因频率为99/100,携带者所占比例为2×1/100×99/100=198/10000,故该群体中表现正常的男性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98/10000÷9999/10000 =2/101;又Ⅱ-6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1/3AA、2/3Aa,所以Ⅱ-6与该群体中一表现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后代为 患甲病儿子的概率为2/3×2/101×1/4×1/2=1/606。‎ ‎28. (每空2分,共12分)‎ ‎【答案】‎ ‎(1)高产抗锈病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低温处理”也可给分)‎ ‎(2)用小麦甲与基因型为DD的小麦杂交 ‎ F2中高秆:矮秆=3:1 ‎ 如果F2中高秆:矮秆=4:1,则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 ‎【解析】(1)过程②得到的子代中选择表现型为高产抗锈病的个体,基因型为AAB_,符合育种目标。过程④⑤分别是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是单倍体育种的两大步骤。‎ ‎(2)如果矮秆小麦是突变而来,则其基因型是dd,如果是发生了染色体缺失,则其基因型是d,所以选择用该矮秆小麦与基因型为DD的小麦杂交,如果是突变产生的则其F1基因型是Dd,如果是染色体缺失则F1基因型是Dd:D=1:1,再将F1代自由交配,如果F2代表现为高秆:矮秆=3:1,则为基因突变,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4:1,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29.(每空2分,共8分)(1)细胞与外界环境 (2)渗透压、酸碱度(或“pH”也可给分)、温度(3)细胞代谢 神经-体液-免疫 ‎30.(共8分)‎ ‎【答案】‎ ‎(1)脊髓(2分)‎ ‎(2)传入(3分) 若刺激A端左后肢收缩,刺激B端左后肢不收缩,则乙神经是传出神经(3分)‎ ‎【解析】(1)蛙后肢的收缩反射,感受器位于后肢的皮肤,该反射活动属于低级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2)假设乙神经是传入神经,则效应器在甲神经末端,刺激A端,兴奋无法通过剪断处,效应器无反应;但是刺激B端,兴奋可以传到效应器。假设乙神经是传出神经,则效应器在乙神经末端,刺激A端,兴奋可以传到效应器;但是刺激B端,兴奋无法通过剪断处,效应器无反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