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考试卷 高二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2.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3.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4.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5.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 A、B、C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组摘除顶芽;B组保留顶芽,用2 mg/L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C组保留顶芽。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顶端优势 ‎ B.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C.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 ‎ 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 ‎6.一位同学在探究NaHS溶液对柳条不定根发生及其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0.1~1 mmol/L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 B. 0.6 mmol/L的NaHS溶液抑制柳条生根而促进其根的生长 C. 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是 0.2 mmol/L[]‎ D.一定浓度范围内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7.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 ‎①青香蕉与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 ②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疯长 ③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 ④松树宝塔状的树形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 ‎8.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遗传学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B.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9.比较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 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 B.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C.体内含量极少 ‎ D.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10.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交配繁殖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一定区域中的所有蛇组成一个种群 D.种群是指同一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11.右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 C.调查作物植株上跳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12.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 年份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增长速率 ‎0. 66‎ ‎1.54‎ ‎2.81‎ ‎3.67‎ ‎2.94‎ ‎1.65‎ ‎0.03‎ ‎ A.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 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13下列有关样方选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数目一定为10个 B.样方的大小和数目是固定的 C.若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大小一般为1m2‎ D.对乔木的调查取样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的调查取样完全相同 ‎14.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速率最快 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的时间长短为Ⅳ=Ⅰ>Ⅱ=Ⅲ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15.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影响B到C段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 D.曲线b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在B点时其增长速率达到最 ‎16.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随机分布属于种群落的空间结构 B.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持续增长需定期投放饵料等 C.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D.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且K值往往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17.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 B.演替过程中,因灌木较为高大而取代草本植物 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8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19如图是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调查种群数量时只能用样方法 ‎ B.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0‎ ‎ C.由A到B种群数量越来越少,由B到C种群数量越来越多 D.C点之后种群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20. 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 B.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21.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10 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35[来 驱走大蚂蚁 增加2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10‎ 驱走大蚂蚁 减少2‎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2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能量 ‎23. 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寄生生物的存在会影响被寄生生物的生存,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 森林植物分层分布,下层光照较弱,生长于下层的植物定向变异为喜阴植物 D.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2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25.下列简图依次表示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26.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27.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边坡 处理方式 植被覆盖率/%‎ 小型土壤动物 物种数 个体数 甲 种植植物 ‎97‎ ‎37‎ ‎260‎ ‎19.8‎ 乙 不干预 ‎8‎ ‎9‎ ‎28‎ ‎11.9‎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28.如图所示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29.稻田里,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人们不断清除肉食性黑鱼。用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 为了(  )‎ A.保持生态平衡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方向 D.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 ‎30.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2分)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为    细胞,④为    细胞。 ‎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          。 ‎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           ‎ ‎           。 ‎ ‎(4)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填序号),过程③表示          ,。‎ ‎32.(14分)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 ‎ ‎(2)某生物兴趣小组参照该图开展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按照下表设计浓度梯度。‎ 单位:mol/L 组别 A B C 浓度 ‎10-12‎ ‎10-9‎ ‎10-7‎ 为了进一步精确地测定最适浓度,应当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在农业生产上用萘乙酸溶液浸泡植物插条生根时,除了考虑最适浓度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有                  ‎ ‎              。 ‎ ‎(3)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性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植物根向地性弯曲部位除了生长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侧同时也集中了大部分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    ‎ ‎             ,的结果 。‎ ‎(4)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尔文在研究生长素时将带有尖端的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D)和除去尖端的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E)置于单侧光下,结果D弯向光源生长,E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的结论是                      。 ‎ 植物的向光性对植物叶片生长的意义是                 ‎ ‎       。 ‎ ‎33(14分).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火灾过后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cm2/ cm2)‎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获率(%)‎ ‎20.3‎ ‎42.3‎ ‎88.9‎ ‎95.9‎ 有机物积累量(t/hm2.a-1)‎ ‎1.50‎ ‎14.52‎ ‎23.88‎ ‎26.00‎ (1) 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 。判断的依据是 ‎ ‎ 。‎ ‎(2)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 ‎ ‎ 。‎ ‎(4)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样方法识别并记录各物种的名称,来测定群落的 ,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以获得群落的 。‎ ‎(5)右 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 ‎ ‎ 。‎ 高二期中考生物答案 选择题答案:1一 5 DBCBA 6一10 DDCAC ‎ ‎11一15 DCCBB 16一20 CADBB ‎ ‎21一25 ABBCD 26一30 CBCCC ‎31答案:(1)T B ‎(2)⑦能分泌抗体,④不能;(④能识别抗原,⑦不能)‎ ‎(3)由核糖体合成后先进入内质网初步加工,然后进入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后形成分泌小泡,分泌小泡包裹抗体移动到细胞膜附近,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 ‎(4) ②,④ 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②将抗原呈递给)④)‎ ‎32答案(1)促进 促进 ‎ (2)降低浓度梯度 浸泡的时间、植物的品种、生产季节、枝条的生长期等(合理即可给分)‎ ‎(3)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4)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有利于植物叶片吸收更多阳光,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33答案 ‎(1次生 整个演所经历的时间比较短(火灾过后还保留植物生长过的痕迹:土壤、种子、外植体)‎ (2) 逐渐增加 ‎ (3) ‎ 随叶面积指数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叶面积指数与光能截获率呈正相关)‎ ‎(4)物种丰富度 垂直结构 ‎(5)随时间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