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河南省叶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2016-12)
叶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12月份月考 高二生物 命题人: 一、选择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 2.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C.在内环境中可发生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D.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 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其成分处于不变的状态 B.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C.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于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 5.如图表示兴奋的产生和传递过程。下面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b处的神经递质分布在组织液中,轴突的形成有助于兴奋的传导 B.c处先产生的兴奋可传到a处并引起其兴奋 C.兴奋部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产生的原因是细胞膜在受到刺激后通透性发生改变 D.b处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突触处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6.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7.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量仅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 B.若A为浆细胞,B为抗体,则C为病毒入侵的细胞 C.若A为神经细胞轴突,B为神经递质,则C只能是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 D.若A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B为抗利尿激素,则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8.实验一: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实验二: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根据实验可推断甲、乙两物质分别是( ) A.抗体,抗原 B.淋巴因子,抗原 C.抗体,淋巴因子 D.淋巴因子,抗体 9.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10.在下列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很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 11. 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假设科学家利用该空间实验室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处理,则有关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浓度:a>c=d>b,①生长最快 B.生长素浓度:a>d>c=b,③生长最快 C.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胚芽都出现生长现象 D.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生长状况基本相同 12.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的类似物萘乙酸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长素要明显,其原因是( ) A.萘乙酸成本低,用量大,而用吲哚乙酸成本高,用量少,影响效果 B.萘乙酸分子上有两个发挥作用的基团,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个作用基团 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故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D.萘乙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吲哚乙酸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13.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14.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5.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 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豌豆地里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混合种植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16.下列属于次生演替现象的是( ) A.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形成了13种差别很大的地雀 B.退耕还草还林 C.火山岩上形成森林 D.大面积种植转基因高产农作物代替相应传统作物 17.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8.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是太阳能辐射到系统内生产者上的能量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几乎全部来自太阳能 C.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 19.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图主要体现的是碳元素的循环 ②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③图中的生理过程b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④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20.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 21.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目前有三项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环境问题的是( ) A.人口急剧增长 B.酸雨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破坏 23.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有效措施 B.禁止开发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C.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24.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③④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C.①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④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 D.若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若②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 25.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细胞相关激素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 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C.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D.激素②能促进激素③的分泌,激素③能抑制激素②的分泌,所以说②③具有拮抗作用 26.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C.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27.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为最适浓度 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C.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28.下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B.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C.苹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响D.乙、丙两种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 29.下图中的实线表示某岛屿上鹿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环境中鹿群的K值始终恒定不变 B.c点时鹿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C.a点时的增长率小于d点时的增长率 D.cd段时间内可能有较多的捕食者 30.如下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 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③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④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 A.有一种说法错误 B.有两种说法错误 C.有三种说法错误 D.以上说法都错误 3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32.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33.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34.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自养生物 B.蓝藻虽然无叶绿体,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终产物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 D.大肠杆菌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转录,在细胞质中翻译 3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6.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37.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 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38.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D.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 39.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40.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 分) 二、非选择题(考生根据要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作答) 41.(7分)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微型电流计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回答问题。 (1)a处受刺激后,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__(填“正”“负”或“零”)电位。 (2)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反应,它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________传导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电极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此时a、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________;在细胞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42.(9分)某同学的手被割伤后去医院诊治,在医院接触了流感病毒。如图为该同学体内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该同学体内发生的____________免疫过程。实际上,流感病毒还会引发__________免疫。如果要证明该同学体内产生了抗体,则可用____________进行检测。 (2)图中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B细胞表面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则能被图中________细胞特异性识别(填图中代号)。 (4)手被割伤后,一般容易导致破伤风杆菌在伤口深处繁殖,由此推断它的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___。破伤风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它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当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进入机体的毒素丧失毒性主要是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________免疫发挥作用,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包括________细胞、T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等。 43.(8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含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该食物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蛇是________消费者,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________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是________关系。图中所列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再与________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44(11分).水体富营养化可形成水华现象,蓝藻是水华中常见的藻类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结构上分析,蓝藻属于____________(原核、真核)生物,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含有叶绿素和______________。 (2)水体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N、P等无机盐。不久,蓝藻也大量死亡,使水体发臭,从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导致水体发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水体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次样本,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则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 (4)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采用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和种植荷花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生产者是________,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藻类与荷花存在________关系,藻类与鱼存在________关系。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5)控制蓝藻疯长的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色灾害的有效途径,从蓝藻中提取的能发出紫色荧光的藻蓝蛋白,可作为生物实验研究中的________。 45.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____________,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2)上图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________;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分解者的分解,过程⑤表示____________作用;若过程③和④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越高。 第I 卷(选择题共60 分) 一、选择题:共40 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B2.D3.B4.C5.B6.D7.D8.B9.B10.B11.A12.C13.B14.B15.A16.B17.B18.A19.A20.A21.C22A 23B 24.D 25.C 26.B. 27.D 28.A 29A 30C 31.D 32.C 33.C 34.D 35.D 36.D 37.B 38D 39B 40.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 分) 41 答案:(1)正 (2)能 不属于 (3) 单向 突触 (4)b→a 相反 42.答案:(1)体液 细胞 抗原 (2)浆细胞 糖蛋白 (3)c (4)无氧呼吸 体液 吞噬 33.答案:(1)3 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兔→鹰 (2)兔、蚯蚓、蚱蜢 三级 第三、第四、第五 (3)竞争 分解者 43答案 (1)原核 藻蓝素 (2)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3)乙 由于蓝藻夜晚只有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产生碳酸使水的pH下降 (4)藻类、荷花 消费者 竞争 捕食 次生 (5)标志物(荧光示踪物质) 45答案 (1)CO2 全球性 (2)生物群落 生产者 抵抗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