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考生物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考 生物试题 命题人:李杰 审核人:简永青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关于酿制葡萄酒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新鲜的葡萄在冲洗前,需要先除去梗以防污染 B.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一定的空间,以防发酵液溢出 C. 发酵过程中温度需要控制在18〜25℃ D. 发酵过程中,发酵瓶内产生的气体主要是CO2 2. 关于下图所示的发酵装置,操作正确的是( ) A. 果酒发酵时,需将果汁装满瓶,并关闭充气口 B. 果醋发酵时,需持续通入氧气,促进醋酸生成 C. 该装置必须先进行果酒发酵,再进行果醋发酵 D. 制作果酒、果醋时均需要将排气口的弯管水封 3.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 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 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4. 在制果酒、果醋、泡菜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情况分别是( ) A. 无氧、有氧、无氧 B. 有氧、无氧、无氧 C. 无氧、有氧、有氧 D. 无氧、无氧、有氧 5. 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只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②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③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④决定腐乳特殊口味的是卤汤 ⑤加盐可以析出豆腐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⑥卤汤中酒的含最应控制在30%左右,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6. 下列曲线中能表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是( ) 7. 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叙述是( ) A. 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B. 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 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D. 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8.为获得优良的发酵食品,实验室在三支试管中培养了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下图中甲、乙、丙三支试管的菌种及其发酵食品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试管:酵母菌—果酒、乙试管:醋酸菌—果醋、丙试管:乳酸菌—泡菜 B. 甲试管:醋酸菌—果醋、乙试管:酵母菌—果酒、丙试管:乳酸菌—泡菜 C. 甲试管:乳酸菌—泡菜、乙试管:酵母菌—果酒、丙试管:醋酸菌—果醋 D. 甲试管:醋酸菌—果醋、乙试管:乳酸菌—泡菜、丙试管:酵母菌—果酒 9. 下列选项中,能分别采用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是 A.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针 B. 培养皿、培养基、接种针 C. 接种针、培养基、培养皿 D. 接种针、培养皿、培养基 10. 表是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生物 硝化细菌 乳酸菌 根瘤菌 衣藻 能源 氧化NH3 分解乳酸 固定N2 利用光能 碳源 CO2 糖类等 糖类等 CO2 氮源 NH3 N2 N2 NO 代谢类型 自养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异养需氧型 自养需氧型 A.硝化细菌、乳酸菌 B.乳酸菌、根瘤菌 C.根瘤菌、衣藻 D.硝化细菌、衣藻 11、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C.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 D.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12. 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和培养基是否被污染需要设置的对照分别是 ①未接种的该选择培养基 ;②接种了的该选择培养基 ;③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④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A. ②① B. ④② C. ③① D. ③② 13. 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说法不正确有( )项。 ①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计算、称量、熔化、消毒、倒平板 ②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③稀释涂布平板法是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④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⑤平板划线操作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⑥平板划线除首次划线外,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⑦平板划线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菌液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4.下图是研究人员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细菌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时,应先调pH值后髙压蒸汽灭菌 B. 步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 C. 步骤③采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并需向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 D. 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 15.下图是从葡萄果实上获取酵母菌菌种的简要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接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B. 图中①、②、③步骤都必须确保是无菌操作 C. 图中选择培养基为固体,而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液体 D. 扩大培养酵母菌过程中为加快酵母菌繁殖需要通入空气 1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 只有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D.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17. 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淀粉的芽孢杆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样与培养:称量1 g土样置于灭菌后的固体培养基中,30 ℃振荡培养 B.接种: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经过系列稀释后接种 C.选择: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作为唯一碳源的是淀粉 D.筛选: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到平板中,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此种菌能分解淀粉 18. 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石油成分“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步骤①—③中,培养液中需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 B.步骤①—③中,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充分振荡,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C.步骤④是利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图中所示接种环最少灼烧5次 D.步骤④中每一区域可重复画几次,但1区和5区不能出现交叉 19. 选择单核期以后的花药接种,花瓣已有些松动,会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原因是( ) A. 花瓣松动后,微生物就可能侵入到花药,给材料消毒带来困难 B. 花瓣松动后,体积变大,给消毒带来困难 C. 花瓣松动后,就会使花药消毒时接触酒精而被杀死 D. 花瓣松动后,会使花药老化,不适宜作花药培养 20. 下列关于颜色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蓝紫色染料 B、可将酸性重铬酸钾加入酵母菌培养液,以检测生成的呼吸产物,最终出现橙黄色 C、焙花青-铬矾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D、CR溶液能够和纤维素形成蓝色复合物 21.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因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有关激素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化 B.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有利于细胞分裂和分化 C. 生长素的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D. 生长素的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22. 在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完成3 ~4 d后,观察同一无菌箱中的外植体,发现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培养条件,比如光照、温度等不适宜 B.接种时外植体未消毒 C.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待冷却就接种外植体 D.将外植体倒插入培养基中 23.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则培养基中肯定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B.在菊花组织培养中,MS培养基中可以不加入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 C.在果酒的制作中,榨出的葡萄汁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密闭发酵 D.煮沸杀菌是生活中常用到的灭菌方法,常用于培养皿、牛奶等的灭菌 24. 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经历的阶段顺序正确的是( ) A.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双核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花粉粒 B.小孢子母细胞→单核靠边期→单核居中期→双核期→花粉期 C.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花粉粒 D.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母细胞→双核期→单核期→花粉期 25. 下列有关月季花药培养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花药培养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幼小植株再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 B. 镜检花粉时可用醋酸洋红法或焙花青﹣铬矾法染色,后者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C. 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D. 如果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幼小植株,还需对植株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3分) 常见的果酒、果醋、泡菜和腐乳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请结合微生物的特点及产品的制作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其原理是 。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 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2)苹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利用了代谢类型为 的 (填生物名称)发酵作用,该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是 。在缺少糖源时,该微生物将 变为 ,最后变为醋酸。 (3)泡菜制作需要配置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 ;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应控制的条件是 、 和 在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所用的方法是 法; 27.(13分)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及菌落观察与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最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 和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 。 (3)将放有滤膜的平板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每隔12 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应选取菌落数目________时的记录作为结果。如果经过培养后稀释倍数为105的4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43、47、42、48,那么每升河水中约含大肠杆菌___ ___ __个。用这种方法测定的细菌数量比实际活菌数量要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检测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有A、B、C3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见下图。根据图的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择的抗生素是 。若透明圈中出现了1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 A 28.(12分)如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B ①②③→④ (1)该项生物技术利用的原理是 . (2)①表示 ,A和B分别表示 和 . (3)②表示 ,它的细胞特点是 . (4)若①是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为④的叶片的颜色 ,说明根尖细胞 . (5)通过花药培养可以得到单倍体植株,在花药的发育过程中,从小孢子母细胞到形成精子,经历的分裂方式是 。通过花粉产生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其主要取决于 。 29. (12分)下面的图甲表示酵母菌、硝化细菌和乳酸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这三种菌的增殖速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乙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图甲_ _____号试管中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 (2)研究发现,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如果培养基中混杂了这三类微生物,请设计实验,利用改变培养基成分等培养条件,将酵母菌和硝化细菌分离出来。 ①主要步骤: A.分别配制不含________的培养基(A)和加入______的培养基(B),分别灭菌。 B.分别接种混合液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C.观察结果。 ②结果:在A培养基上生存的是________,在B培养基上生存的是________。 (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调考生物答案 一、单选题 1-10 ABCAB CCDDD 11-20 CCBCD CACAC 21-25 BABCA 二、填空题 26. 【答案】(1)毛霉 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12% (2)异养需氧型 醋酸菌 30-35℃ 乙醇 乙醛 (3)1:4 腌制的时间 温度 食盐的用量 比色法 27 .【答案】(1)氮源 碳源 水和无机盐 高压蒸汽灭菌法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检测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是否合格 (3)稳定 4.5×1010 少(低) 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 (4)青霉素 抗性突变菌株 28【答案】(1)细胞的全能性 (2)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 脱分化 再分化 (3)愈伤组织 细胞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 (4)绿色 含有表达叶绿素的基因 (5)先减数分裂再有丝分裂 胚状体 愈伤组织 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配比。 29. 【答案】(1) 3、2、1 (2)①有机碳源 青霉素 ②硝化细菌 酵母菌 (3)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