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

六安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 生物试卷 分值:100分 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 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C.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 ‎2.人类只是“地球村”中的成员之一,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资源短缺、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 B.人类利用信息传递原理,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两大类 D.虽然氮元素能在生物圈内循环,但是人们还是需要往农田不断地施加氮肥 ‎3.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C.④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D.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4.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査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5.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右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菌种群变化曲线.‎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初期,酵母菌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150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6.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 B.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 C.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 D.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 ‎7.科研人员对某湖泊中一个岛屿的社鼠种群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 A.社鼠种群在冬季时,因为天冷,繁殖能力减弱,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社鼠种群在夏季时,因为气候适宜,繁殖能力增强,种群数量增加 C.社鼠种群数量增加过程中,种群的雌雄性别比例下降,且雌性死亡率低 D.性别比例维持较高水平时不利于社鼠种群数量的增加 ‎8.生态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后,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 例如,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区,连接成片,成为当地的“害草”. 紫茎泽兰“入侵”到一个新环境的初期,可能会( )‎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的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生态学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M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种群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K值为750个,M值为25个 B.当种群数量大于K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K值种群数量上升 C.当种群数量小于M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D.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分别是75个、300个、800个,则理论上总群的最终数量依次为0个、600个、600个 ‎10.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利用饲料人工养殖了多种鱼,其中某种鱼(A鱼)不同年龄阶段食性不同,幼年A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A鱼主要以小鱼(包括幼年A鱼)、小虾为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小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 B.成年A鱼和幼年A鱼可能因为食物主要来源不同,在池塘中存在垂直结构 C.增加池塘中养殖物种的丰富度就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成年A鱼和幼年A鱼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11.下列各项生物学实验研究及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相符合的是( )‎ 研究内容 处理方法 A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连续培养、计数 B 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 需群体大,随机调査 C 调查某蚜虫的种群密度 采用标志重捕法 D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12.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可以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B.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只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C.同一区域内不同时间段的同一种大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都是相同的 D.—般在林下或落叶及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方大型土壤动物较多 ‎13.朱鹮是濒危动物. 朱鹮的食物是小鱼,‎ 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食物链中,碳以C02的形式被循环利用 B.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行为信息 C.若朱鹮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7.5kg(干重)‎ D.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最呈‘J’型增长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 根据这一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B.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食物链和食物之间 C.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也可以让能量循环利用 ‎15.我国南方构建了稻田养鱼、养鸭等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在这一良性循环系统中,生长着水稻、鱼、鸭子、青蛙、稻蝗(害虫)、红萍、杂草等生物. 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鸭子和青蛙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B.鸭和鱼的活动能除虫、增氧、增肥、松土 C.水稻、害虫、青蛙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的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16.下列关于发酵产物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 C.泡菜制作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后减 D.发酵产生乳酸的量可以用比色法测量 ‎17.家庭制腐乳,常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净的粽叶盘内,摆好豆腐块后,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将平盘置于15~18℃的地方,大约5d后,豆腐表面长满了白色的菌丝.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使毛霉菌丝生长旺盛,需向腐乳坯表面勤喷水 B.粽叶可以为腐乳制作提供菌种 C.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D.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18.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 )‎ A.种间竞争、种内斗争B.共生、寄生C.寄生、种内斗争D.种内斗争、竞争 ‎19.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析最合理的是( )‎ A.乳酸菌初期进行需氧呼吸产生C02;气体为C02‎ B.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02;气体为C02‎ C.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变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B.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C.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 D.在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全部都是双向的 ‎21.为了控制牧区草场上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者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进行调査,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牧草与害虫、蜘蛛与害虫之间均存在信息传递 B.通过图中的生物防治,使流向人类的能量传递效率有所提高 C.在图中的C期间,害虫至少能获得牧草所固定能量的10%‎ D.在图中的C期间害虫数量已经很少,主要原因是受到生产者的数量限制 ‎22.近几年国家投入巨资植树造林,大大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绝大多数的人工林,远看一片绿,近看一片黄(地表植被极少). 有些专家指出:大面积的人工林,树多了但森林生态功能却衰退了,是表面绿化,是“绿色沙漠”. 下列对“绿色沙漠”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结构单一,垂直分层现象不明显 B.该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强 C.动植物种类稀少,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易遭病虫害 D.单一树种因树龄、高矮接近,生长密集,导致地表植被缺乏,易发生水土流失 ‎2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査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24.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25.下列对该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 ‎ A.甲为下丘脑,a为寒冷刺激,b、c分别代表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产生冷觉 B.甲为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b、c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 C.甲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物种减少 D.甲为同化量,a为太阳能,b、c分别代表呼吸作用热能散失,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26.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最有效地利用能量.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能够实现对秸秆中的能量有效利用的措施包括( )‎ ‎①就地燃烧秸秆 ②秸秆用于造纸 ③发酵秸秆产生沼气 ④秸秆用作饲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7.图1~4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 图1表示各营养级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富集量,图2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图3表示生态系统各组分关系图解,图4表示能量金字塔示意图,以下依据图1~4所绘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 ‎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丙→甲→乙→丁 B.图2:丙→丁→甲→乙 C.图 3: D→A→B→C D.图 4:戊→乙→丙→甲→丁 ‎2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或水库中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B.农业生产中防治稻田害虫的目的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向土壤中投放微生物复合菌剂分解土壤中的残留农药,会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近年来频繁出现雾霾天气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已经丧失殆尽 ‎29.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3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B.绿萝有吸收甲醛净化空气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D.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二.非选择题(3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31.(每空1分,共10分)如图表示果酒、果醋和泡菜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 ‎(1)过程①②均发生在酵母菌的___________中. ‎ ‎(2)过程④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 ‎(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___________.‎ ‎(4)制作果酒的条件是先通气后密封,先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后密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 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___________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 - 1 -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色化合物.‎ ‎32.(每空2分,共16分)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 为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某水厂建设了水源生态湿地. 下面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简图,请据图1回答问题.‎ ‎ ‎ 图1‎ ‎ ‎ 图2‎ ‎(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等两部分.‎ ‎(2)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3)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_____________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4)该生态系统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其基础是____________调节. 但污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的.‎ ‎(5)在此基础上可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图2中添加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表示上述湿地的能量流动:‎ ‎ ‎ 图2‎ ‎33.(每空2分,共14分)科研人员对某地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进行了数年追踪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A-I表示群落逐渐发展到稳定时的不同阶段. 图2是研究过程中构建的捕食者一猎物模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1中信息能体现出的群落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科研人员在对植物的丰富度进行调查时,需要统计各层植物的_______________.‎ ‎(2)图1中A~I阶段的演替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C~E阶段,物种丰富度逐渐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群落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填“增强”‎ 或“减弱”).‎ ‎(3)图2中最可能代表猎物种群K值的数据为____________,捕食者的数量为___________时,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 ‎ ‎ ‎ ‎ ‎ ‎ ‎ ‎ ‎ ‎ ‎ ‎ ‎ 六安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1—5 CCCBB 6—10 BCCDA 11—15 CDCCD 16—20 DAABD ‎21—25 ABBDC 26—30 CBCCB ‎31.(每空1分,共10分)‎ ‎(1)细胞质基质 ‎(2)缺少糖源、氧气充足 氧气、糖源充足 ‎(3)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4)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C6H12O6+6H20+602 6C02+12H20+能量 ‎(5)乳酸(或有机酸) 比色 玫瑰红 ‎32.(每空2分,共16分)(1)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垂直 ‎(3)无机盐 ‎(4)自我调节能力 负反馈 自我调节有一定的限度 ‎(5)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6)如下图 ‎ ‎ ‎33.(每空2分,共14分)(1)垂直结构 种类数 ‎(2)次生演替 增加 减弱 ‎(3)N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