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榆林二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 ‎1. 现代生物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比较,不同的是:‎ A.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 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可遗传的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了物种形成;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结合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故AB不符合题意;自然选择学说没有揭示遗传和变异的实质,故C符合题意;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个体的表现型直接选择,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列有关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 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 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1. 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1)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2.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通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组成,经基因重组在种群中保留和发展。‎ ‎3.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为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4.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 ‎5.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是否有利,从而通过生存斗争使适者生存,从而决定进化的方向。‎ ‎【详解】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导致生物的进化,但不一定有新物种的形成,B错误;‎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是通过地理隔离实现的,C错误;‎ D、不同物种之间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库差异导致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正确;‎ 故选:D。‎ ‎【点睛】注意:生殖隔离不一定必须经过地理隔离。‎ ‎3.据调查,某校高中学生关于某性状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60%、8% B. 80%、92%‎ C. 78%、92% D. 92%、8%‎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假设有100个个体,XBXb有7.36个、XbXb有0.32个、XbY有4个,基因Xb有7.36+2×0.32+4=12个,占全部等位基因XB和Xb总数150个的比例为12/150=8%,D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4.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 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 D.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共同进化包括两个方面: ‎ ‎(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体现在捕食关系、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上。‎ ‎(2)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如无氧环境影响生物的代谢类型均为厌氧型,自养型生物的出现产生的氧气使环境变成有氧环境,这又影响了好氧生物的出现。‎ ‎【详解】A、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是共同进化的,正确; ‎ B、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一定有新物种的产生,错误; ‎ C、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正确; ‎ D、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共同进化,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正确;‎ 故选B。‎ ‎【点睛】种群是生物生存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形成是新物种从旧物种中分化出来的过程,即从一个种内产生出另一个新种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突变以及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料,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导因素,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5.如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 B. 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 C. 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D. 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多数是组织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示①代表血浆,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①②③组成细胞外液,也叫作内环境。‎ ‎【详解】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A项正确;①代表血浆,B项错误;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C项正确;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多数是组织液,D项正确。‎ ‎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受体蛋白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①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②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血糖、抗体、激素 ‎2.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双向渗透,组织液也可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回流到血浆。‎ ‎【详解】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都内环境成分;‎ ‎②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O2和葡萄糖可以在内环境也可以在细胞内;‎ ‎③葡萄糖、CO2可以在细胞内,也可在内环境,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可以使内环境的成分;‎ ‎④受体蛋白在细胞膜上,或者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 故选:A。‎ ‎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消化液和组织液 B. 内环境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 C. 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内部或外来酸、碱对机体pH的影响 D. 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的相对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 ‎【详解】A、消化液不是内环境,属于外部环境,A错误;‎ B、内环境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B错误;‎ C、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内部或外来酸、碱对机体pH的影响,C正确;‎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和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 故选:C。‎ ‎8. 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 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 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 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体温、体液的pH、渗透压都是内环境稳态的指标,而不是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只有内环境维持稳态,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C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稳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9.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 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由于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使神经纤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是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 ‎【详解】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A错误;‎ bc段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的,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 cd段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 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而刺激强度较小时是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0.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负变正 B. 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 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 b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A ‎【解析】‎ ‎【分析】‎ ‎①神经元的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或树突。‎ ‎②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③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速度不一样,神经纤维上快。‎ ‎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单向的特点。‎ ‎【详解】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错误;‎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B正确;‎ C、突触处的信号是单向的,刺激a时,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正确;‎ D、b为突触,突触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 故选:A。‎ ‎11.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没有参加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C. 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D.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相关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错误;‎ B、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会形成条件反射,是通过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而产生的,B正确;‎ C、味觉形成过程到神经中枢时就在大脑皮层完成,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因此不属于反射,C错误;‎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其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不同,D错误;‎ 故选:B。‎ ‎12.“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 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 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 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 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说明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和效应器未受损,传出神经元受损。因此,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至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脊髓内的神经中枢把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对刺激产生感觉。但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神经冲动无法传至效应器,导致效应器(肌肉)无应答而产生运动障碍。‎ 故选B。‎ ‎【点睛】理解反射形成过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准确判断各个选项便可。‎ ‎13. “开车不饮酒,饮酒别开车!”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人脑中受影响的生理结构依次是( )‎ A. 大脑、脊髓、脑干 B. 大脑、脑干、小脑 C. 小脑、脑干、大脑 D. 大脑、小脑、脑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说明酒精过量影响了人是语言中枢、躯体平衡中枢和呼吸中枢的功能,因此人脑中受影响的生理结构依次是大脑、小脑和脑干,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 ‎14.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X表示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B. 若手术切除Z,会引起激素a和b分泌减少 C.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脑的发育 D. Y表示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X表示下丘脑,是体温、水盐、血糖调节中枢,A正确;‎ 若手术切除Z,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对于X、Y器官的抑制作用减弱,会引起激素a和b分泌增加,B错误;‎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脑的发育,患呆小症,导致智力低下,身材矮小,C正确;‎ Y表示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图,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图: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图中X是下丘脑,Y是垂体,Z是甲状腺,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据此答题。‎ ‎15.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 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B. 激素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激素是信息分子 D. 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动物由内分泌腺或细胞产生,属于信息分子,通过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不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详解】A、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A正确;‎ B、激素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 C、激素是传递信息的信息分子,C正确;‎ 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D正确;‎ 故选:B。‎ ‎16.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A. 生长激素、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 C. 胰岛素、抗利尿激素 D. 肾上腺素、生长激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注射法”补充的激素主要是蛋白质类激素,胃里面有分解蛋白质的酶;“饲喂法”补充的激素不能被胃里面的酶分解,可以吸收到体内起作用,如氨基酸的衍生物等。‎ ‎【详解】A、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为蛋白质,不能用“饲喂法”补充,A错误;‎ B、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是脂质,可用“饲喂法”补充,B正确;‎ C、胰岛素本质为蛋白质,不能用“饲喂法”补充,C错误;‎ D、生长激素是蛋白质,不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D错误;‎ 故选:B。‎ ‎17.下列关于动物体内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种激素只能运输到并作用于一种靶器官或靶细胞 B. 食物过咸时,垂体细胞会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基因并将产物释放到体液中 C.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 各种激素和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等特点。神经递质是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的信号分子。‎ ‎【详解】A、每种激素不止一种靶器官或靶细胞,如甲状腺激素,A错误;‎ B、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是有下丘脑分泌的,垂体释放到体液中,B错误;‎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正确;‎ D、有的激素受体(如性激素)在细胞内,该类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也发生在细胞内,D错误;‎ 故选:C ‎18.选取同种、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 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下丘脑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 C. 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 D. 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可知,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胰腺分泌胰岛素,因而需要手术切除垂体和胰腺,防止内源激素的干扰,由图可知,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提高大鼠的体重,能够促进生长,因而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属于协同作用。‎ ‎【详解】A、无关变量对实验影响较大,A错误;‎ B、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B错误;‎ C、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体重较生理盐水的有所增加,C正确;‎ D. 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协同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D错误;‎ 故选:C。‎ ‎【点睛】注意: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提高大鼠的体重,能够促进生长,因而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属于协同作用。‎ ‎19.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 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为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效应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为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效应T细胞。‎ ‎【详解】A、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以及它们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相关细胞,故A错误;‎ B、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进入血液,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也随淋巴液进入血液,B正确;‎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C正确;‎ D、T细胞是在骨髓中产生,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的,D正确。‎ 故选:A。‎ ‎2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是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产生的 B.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C.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D. 监控并清除癌变的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这些都是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详解】A、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产生的,A错误;‎ B、免疫活性物质不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很多体细胞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得免疫排斥降低,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C正确;‎ D、监控并清除癌变的细胞是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错误;‎ 故选:C。‎ ‎21.下图表示人体内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不属于传染病 B. 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总表现出负相关关系 C. HIV攻击对象是T细胞,对体液免疫能力没有影响 D.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 ‎【答案】D ‎【解析】‎ ‎【分析】‎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死亡率极高。‎ ‎【详解】艾滋病是由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第一年内随着艾滋病病毒增多,T细胞数量随之上升,并不总是负相关关系,B错误。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在体液免疫中起到呈递抗原,并分泌淋巴因子的作用,HIV攻击对象是T细胞,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也会下降,C错误。从图中看出,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使病毒数量明显下降,D正确。‎ ‎22.对胚芽鞘进行如图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 ‎【详解】①由于转盘匀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生长素在远离圆心的一侧多,而匀速旋转时胚芽鞘的受光情况可以看成是均匀的,因此胚芽鞘会弯向圆心生长,即向右弯曲;‎ ‎②该胚芽鞘匀速旋转,胚芽鞘尖端可以看做是受光均匀,因此该胚芽鞘直立生长;‎ ‎③由于受重力影响,琼脂块B的生长素浓度大于A,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弯向A生长,即向左弯曲;‎ ‎④由于胚芽鞘尖端匀速旋转,琼脂块A和B中的生长素浓度可以认为相等,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直立生长。‎ 故选:D。‎ ‎23.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转化生成的;A叙述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的进行非极性运输;B叙述正确。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C叙述错误。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高度时,就会促进豌豆幼苗切断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断细胞伸长的作用,由此可见切断中乙烯的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D叙述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合成生长素的原料、生长素的运输生理作用。‎ ‎24.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枝条生根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 若该实验为预实验,要确定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在8ppm和16ppm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C. 生长素通过促进根细胞分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该图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图分析,与生长素浓度为08ppm组相比,在0-12‎ ‎8ppm之间,生长素能够促进枝条生根,而168ppm的组则表现为抑制生根,A正确;根据图示分析可知,促进生根的最适宜浓度应该在8-16ppm之间,与此应该在此浓度范围内进一步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B正确;生长素不能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分裂的是细胞分裂素,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长素不仅能够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 ‎25.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幼茎生长的影响。该植物幼茎表现出明显向光性,且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据图推测该植物幼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A. 大于0小于g B. 大于f小于‎2f C. 大于g小于h D. 大于‎2f小于h ‎【答案】B ‎【解析】‎ ‎【详解】若幼苗的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f,且促进生长的效应大于m,综合这两点,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小于‎2f,B正确。‎ ‎【点睛】学生对“同一器官不同浓度下的作用”的曲线分析不清 ‎“同一器官不同浓度下的作用”的曲线 Ⅰ.若曲线表示植物的幼苗,其出现向光性时,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m小于M。‎ Ⅱ.若曲线表示植物的茎,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时,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 Ⅲ.若曲线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时,且测得其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浓度范围应为大于i。‎ ‎26.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不会相同 B. 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生长素,是植物果实发育的必要条件 C.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高浓度的生长素通过对基因组表达的调控促进植物的生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如根最敏感,茎相对不敏感。‎ ‎【详解】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A错误;‎ B、同一植物发育程度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B正确;‎ C、茎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C错误;‎ D、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的生长,D错误;‎ 故选:B。‎ ‎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得到无籽番茄 B. 用脱落酸处理水稻种子,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 C. 用赤霉素处理水稻幼苗,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长高 D. 用乙烯处理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答案】B ‎【解析】‎ ‎【分析】‎ 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脱落酸可以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A、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得到无籽番茄,A正确;‎ B、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B错误;‎ C、赤霉素可以促进水稻幼苗细胞伸长,使植株长高,C正确;‎ D、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D正确。‎ 故选B。‎ ‎28.下列哪项属于种群 A. 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 B. 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 C. 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 D. 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 ‎【答案】C ‎【解析】‎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可能包含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A错误; 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可能包含多个物种,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B错误;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属于一个种群,C正确;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不在同一区域,不属于种群,D错误。‎ ‎29.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多种,比如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下列关于动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一定是‎1m2‎,但需随机取样 B.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C. 样方法调查的对象不一定是植物,而标志重捕法调查的一定是动物 D. 标志重捕法的结果是:重捕个体总数/重捕中的标记个体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般植物和个体小、 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样方法的注意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④-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⑤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详解】A、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对种群数量有一定的影响,乔木一般是‎100m2‎、灌木一般‎16m2‎、草本一般‎1m2‎,A正确;‎ B、标志重捕法的公式为:种群的总数量=第一次捕捉并被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捉的个体数÷第二次捕捉被标记的个体数,若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捉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从而导致计算出的种群数量偏大,B正确;‎ C ‎、样方法调查的对象可以是植物或者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调查的一定是活动能力强的动物,C正确;‎ D、标志重捕法的公式为:种群的总数量=第一次捕捉并被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捉的个体数÷第二次捕捉被标记的个体数,D错误;‎ 故选:D。‎ ‎【点睛】标志重捕法的公式为:种群的总数量=第一次捕捉并被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捉的个体数÷第二次捕捉被标记的个体数。‎ ‎30.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B. 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 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 D. 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2、分析题图:图1是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可知a表示性别比例,b表示年龄组成,c表示种群密度。图2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详解】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年龄组成,A正确;图1中的c表示种群密度,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正确;图2中丁表示年龄组成与图1中的b表示的含义相同,图2中丙表示性别比例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C错误;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考查种群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特征,特别是种群的数量特征,明确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二、非选择题 ‎31.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选择晨跑来锻炼身体。请回答晨跑过程中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 ‎(1)晨跑者往往穿着较少的衣物,在跑步前,皮肤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位于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使位于皮肤的_______,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使____________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机体增加产热,防止体温下降。 ‎ ‎(2)跑步过程中,晨跑者不再感觉到寒冷,反而会感到很热,此时机体的热量来源主要是____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晨跑者跑步过程中会大量出汗,下丘脑分泌的______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3)若晨跑者跑步之前不吃早饭,跑步时又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使得跑步者血糖浓度降低,这时胰岛 A 细胞分泌的______增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保持正常水平。‎ ‎(4)跑步结束初期,晨跑者的呼吸、心跳等并没有立即恢复正常水平,原因是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5)某人在跑步结束后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抽血化验,针刺时并没有缩手,这是因为位于________的高级神经中枢对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进行了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调节。‎ ‎【答案】 (1). 下丘脑 (2). 毛细血管收缩 (3). 甲状腺激素 (4). 骨骼肌 (5). 抗利尿 (6). 胰高血糖素 (7).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8). 作用时间长 (9). 大脑皮层 (10). 分级 ‎【解析】‎ ‎【分析】‎ ‎1、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和食物,人体水分排出的最主要途径是肾脏。‎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的。‎ ‎3、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4、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详解】(1)晨跑者往往穿着较少的衣物,在跑步前,皮肤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一方面使位于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机体增加产热,防止体温下降。 ‎ ‎(2)跑步过程中,晨跑者不再感觉到寒冷,反而会感到很热,此时机体的热量来源主要是骨骼肌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晨跑者跑步过程中会大量出汗,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3)若晨跑者跑步之前不吃早饭,跑步时又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使得跑步者血糖浓度降低,这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保持正常水平。‎ ‎(4)跑步结束初期,晨跑者的呼吸、心跳等并没有立即恢复正常水平,原因是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5)某人在跑步结束后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抽血化验,针刺时并没有缩手,这是因为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对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进行了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点睛】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2.某人在路上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图1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图2为图1中c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 ‎ ‎ ‎(1)图示反射弧中,a是 ______ 。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 ______ 。刺激a点,肌肉收缩不能叫反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___ ,[③]的名称是 ___,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___ 。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______ 。 ‎ ‎(3)在此反射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B处)产生 ______ ,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 ‎(4)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 ______ 会形成痛觉。‎ ‎【答案】 (1). 传入神经 (2). 外负内正 (3). 反射弧结构不完整 (4).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 突触小泡 (6). 线粒体 (7). 神经递质 (8).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9). 兴奋 (10). 大脑皮层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中,a是传入神经元,b是传出神经元,c是突触结构。图2表示突触结构,其中①是轴突、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后膜;A是突触小体、B是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1)图示反射弧中,a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Na+内流,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刺激a点,肌肉收缩不能叫反射的原因是该过程不是完整的反射弧。‎ ‎(2)当兴奋到达c处时,c为突触,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③]的名称是突触小泡,分布于突触小体中,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线粒体。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兴奋不能由B传到A 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3)在此反射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B处)产生兴奋,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 ‎(4)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 ‎【点睛】突触处的信号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3.如图表示人体内淋巴细胞的分化及部分免疫过程,m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细胞产物。请据图回答:‎ ‎(1)m代表的场所是________,d代表________细胞,e代表 ____________。‎ ‎(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未被消灭的某些病毒可侵入宿主细胞,此时,图中____(物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与病毒结合,要消灭宿主细胞中的病毒,要靠___免疫,即图中的____(填字母)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裂解,图中___(填字母)细胞不能识别病原体。‎ ‎(3)当入侵的病毒被消灭之后,人体在很长时间内能够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图中________(填字母)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它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会使人体患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病。 ‎ ‎(5)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骨髓 (2). 吞噬 (3). 淋巴因子 (4). 抗体 (5). 细胞 (6). f (7). b (8). g (9). 自身免疫 (10). 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解析】‎ ‎【分析】‎ ‎(1)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大多数病原体起到防御作用。‎ ‎(2)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后天形成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进行的免疫,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到防御作用。非特性免疫中依靠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 ‎(3)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为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效应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为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效应T细胞。‎ ‎(4)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具有大分子、一般异物性和特异性的性质。抗原不一定是异物。‎ ‎(5)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液免疫反应阶段是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和少量的记忆细胞。‎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m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即骨髓;d表示吞噬细胞;e表示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化。‎ ‎(2)抗体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因此某些病毒侵入到宿主细胞后,抗体进不能进入宿主细胞与病毒结合,此时要消灭宿主细胞中的病毒,要靠细胞免疫,即图中的f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裂解,分泌抗体的是浆细胞,即图中的b,不能识别抗原,但是其分泌的抗体可以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3)当入侵的病毒被消灭之后,人体在很长时间内能够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图中g(填字母)细胞(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该过程为二次免疫。‎ ‎(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它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会使人体患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 ‎(5)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点睛】过敏反应属于免疫过强,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34.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_符合马缨丹初期疯狂蔓延趋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值)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 ‎(3)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 ‎(4)若图中曲线Ⅱ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__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 ‎(5)如下图为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填“<”“=”或“>”)死亡率。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型。‎ ‎【答案】 (1). Ⅰ (2). Ⅱ (3). 55亿 (4). e (5). 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 (6). 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 (7). 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8). 20 (9). 等于 (10). 衰退 ‎【解析】‎ ‎【分析】‎ ‎1、根据曲线图分析,曲线Ⅰ表示J型曲线,曲线Ⅱ表示S型曲线。 2、马缨丹引种到夏威夷后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来生威胁,说明是J型增长,图中曲线Ⅰ符合;自然环境下,人口的增长为S型曲线,图中曲线Ⅱ符合,CD段表示种群的数量下降,即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详解】(1)马缨丹引种到夏威夷后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来生威胁,说明是J型增长,图中曲线Ⅰ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 ‎(2)根据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S型增长,图中曲线Ⅱ符合,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值)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K/2,为55亿。‎ ‎(3)由于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e 点后进行。‎ ‎(4)若图中曲线Ⅱ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图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5)由下图可知,当λ>1时,种群数量增长,当λ=1时,种群数量不在增加,保持稳定,当λ<1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20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点睛】由题可知:λ=当年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因而当λ>1时,种群数量增长,当λ=1时,种群数量不在增加,保持稳定,当λ<1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