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 一、选择题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选项中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叙述是( ) A. 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离不开细胞 B. 艾滋病病毒能单独生活 C. 缩手反射离不开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 D. 人的胚胎发有离不开细胞分裂和分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详解】A、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其运动和分裂离不开细胞,A正确; B、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单独生活,B错误; C、缩手反射需要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参与,C正确; D、人的胚胎发育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考生要识记并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包括病毒、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其中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 2.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B.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答案】B 【解析】 绿色开花植物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是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细胞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执行特定功能;由各器官组成植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选B。 3.在细胞鲜重和干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分别是( ) A. 蛋白质和核酸 B. 脂肪 蛋白质 - 28 - C. 水 和蛋白质 D. 蛋白质和 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无机化合物:水占80%―90%;无机盐占1%―1.5%。有机化合物:蛋白质占7%―10%;脂质占1%―2%;糖类和核酸占1%―1.5%。 2、C、H、O、N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H>N; 3、C、H、O、N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N>H。 【详解】据分析可知,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故选C。 【点睛】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含量,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4.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青蒿素,其分子式为C15H22O5。下列与青蒿素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A. 脱氧核糖 B. 磷脂 C. 血红蛋白 D. 核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2、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其中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 3、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 4、核酸(核苷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详解】A、脱氧核糖的元素组成为C、H、O三种,A正确; B、磷脂组成元素有C、H、O、N、P,B错误; C、血红蛋白的基本组成元素有C、H、O、N,C错误; D、核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P,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涉及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 28 - 5.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的种类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空间结构不同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 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 D.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生物体内蛋白质结构千差万别,其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 在低倍镜下,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位置不变;转换高倍镜后污点消失,由此可以判断污点的位置在: A. 目镜 B. 高倍物镜 C. 装片 D. 低倍物镜 【答案】D 【解析】 【分析】 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 【详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在低倍镜下,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位置不变。说明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污点消失,由此可以判断污点的位置在低倍物镜上。 故选D。 - 28 - 【点睛】本题考查了显微镜使用中污点位置的判断,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7.下列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有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和RNA分子的异同: 【详解】A、图A中含有碱基G,可能是组成DNA分子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正确; B、图B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B错误; C、图C中含有碱基T,可能是组成DNA分子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C正确; D、图D中含有碱基A,可能是组成DNA分子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掌握DNA和RNA异同,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8.有些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进入最后阶段时,下肢肌肉常发生抽搐,这是因为随着人体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 A. 水 B. 钠离子 C. 钙离子 D. 尿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 28 - 运动时大量排汗的同时也排出无机盐。水的作用:作为良好的溶剂溶解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参与体液循环代谢、提供细胞生存所需的水环境、作为某些反应的原料。无机盐的作用:生物体内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 【详解】A、根据水的作用可知,肌肉发生抽搐与排水无关,A错误; B、钠离子与维持正常渗透压有关,与肌肉抽搐无关,B错误; C、机体内血钙过低时会发生肌肉抽搐,C正确; D、尿素是代谢废物,与肌肉抽搐无关,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水和无机盐离子的功能,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下肢肌肉常发生抽搐”的原因,结合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进行剖析。 9.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质,水解产物不全是葡萄糖的是( ) A. 淀粉 B. 蔗糖 C. 麦芽糖 D. 糖原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糖类是否能够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可将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二糖是由两分子的单糖构成的,多糖是由多分子的单糖构成的。 【详解】A、淀粉属于多糖,多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A正确; B、蔗糖属于二糖,水解产物是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B错误; C、麦芽糖属于二糖,水解产物是两分子的葡萄糖,C正确; D、糖原属于多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糖类的种类和组成,解题关键是考生能够识记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而不同的二糖组成不同,特别是识记蔗糖和乳糖的组成。 10. 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应选取人体哪种细胞做实验?( ) A. 成熟红细胞 B. 神经细胞 C. 白细胞 D. 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A 【解析】 - 28 - 【分析】 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可制备纯净的细胞膜;而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细胞和白细胞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详解】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放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所以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人体成熟红细胞。 故选A。 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1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B. 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含有线粒体 C. DNA与RNA可以从核孔自由出入 D. 液泡和叶绿体都既有色素又有膜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3、核孔对进出的物质具有选择性; 4、液泡和叶绿体都含有色素。 【详解】A、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A正确; B、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必需场所之一,没有线粒体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核孔对进出的物质具有选择性,DNA不能出入细胞核,C错误; D、液泡和叶绿体都具有膜结构,同时也都含有色素,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熟记结构和功能是解题关键。 12. 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精子中细胞质很少,这些细胞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 - 28 - A.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B. 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寿命不同 C. 细胞核的功能比细胞质重要 D. 环境影响细胞寿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没有细胞核的红细胞和细胞质很少的精子细胞的寿命都很短,说明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细胞核核细胞质都是必要的,即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的意义。属于对熟记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不大。 13. 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 A. 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B. 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C.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D.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 【答案】A 【解析】 【分析】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两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详解】A、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结构,无法解释细胞的生长以及变形虫的变形运动,A符合题意; B、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由于三层结构模型中含有脂质成分,因此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B不符合题意; C、三层结构模型作为推测的生物膜模型之一,符合其控制物质进出的一些功能,同样可以解释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C不符合题意; D、在三层结构模型中,蛋白质位于膜两侧,而磷脂分子位于膜中间,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⑥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28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右上方移动装片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A. ①③④⑤ B. ⑥④③⑤ C. ⑥④⑤③ D. ⑤④③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乙图观察到的是甲图中右上角的几何图形,且乙图的放大倍数比甲图高,因此要将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实际上就是低倍镜换高倍镜观察的过程。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要移动装片,由于乙图中观察区域在甲图中视野的右上方,实际上该区域在载玻片的左下方,因此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⑤);然后转动转换器(④),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调节光圈(③),最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②)即可,故选D。 15. 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倒,医生在其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供给能源 B. 供给全面营养 C. 供给水分 D. 维持细胞渗透压 【答案】A 【解析】 【详解】A、晕倒是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而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A正确; B、葡萄糖不能提供人体全面的营养,B错误; C、50%的葡萄糖溶液比细胞里面液体浓度高,细胞失水,不能供给水分,C错误; D、50%的葡萄糖溶液注射进入静脉,不能维持细胞渗透压,D错误。 - 28 - 故选A。 【定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16.下列有关水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 B.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 水溶液可将代谢废物运输到体外 D. 代谢旺盛的细胞结合水的含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比值越低,细胞代谢活动越弱。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3、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参与许多化学反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详解】A、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A正确;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正确; C、水溶液可将代谢废物运输到体外,C正确; D、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多,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要求考生识记水的存在形式,掌握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备判断各选项。 17. 玉米的叶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酵母菌细胞共有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和中心体 B. 叶绿体和线粒体 C. 液泡和高尔基体 D. 线粒体和核糖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无以上结构。 【详解】A、玉米的叶肉细胞没有中心体,A错误; - 28 - B、口腔上皮细胞和酵母菌都没有叶绿体,B错误; C、口腔上皮细胞无液泡,C错误; D、玉米细胞、口腔上皮细胞、酵母菌细胞都有线粒体和核糖体,D正确。 故选D。 18.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目接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 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 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富含蔗糖,而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 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好材料,B正确;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用双缩脲试剂,可观察到紫色,C正确; D、鸡蛋清中富含蛋白质,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确定鉴定必须选择富含被鉴定的对象,且所选的材料必须不能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 19. 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 A. 前者有液泡 B. 前者无拟核,后者有细胞核 - 28 - C. 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 D. 前者比后者核糖体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乳酸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A、乳酸菌为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液泡,A错误; B、乳酸菌有拟核,酵母菌有细胞核,B错误; C、乳酸菌无核膜,酵母菌有核膜,C正确; D、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有核糖体,前者的核糖体数比后者少,D错误。 故选C。 20.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A.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 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 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答案】D 【解析】 【分析】 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PI无法通过活细胞膜,活细胞核不被染色,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PI可以通过活细胞膜,细胞核被染色,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详解】AB、利用PI鉴别细胞是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中的核酸种类和数量无关,AB错误; C、染色剂PI对于活细胞来说是有害物质,细胞不会吸收也不会分解,C错误; D、由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可以阻止对细胞有害的染色剂PI,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选择透过性,识记细胞膜的功能并灵活运用进行解答。 - 28 - 21. 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存在于( ) A. 细胞核、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B. 细胞核、内质网和线粒体 C. 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D. 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该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另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 【详解】A、高尔基体中不含DNA,A错误; B、内质网中不含DNA,B错误; C、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C正确; D、核糖体中不含DNA,D错误。 故选C。 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22.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 A. HCI B. H2O C. 50%的酒精 D. 生理盐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脂肪的鉴定步骤:取材(花生种子,将子叶削成薄片,取理想薄片)→染色(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去浮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转为高倍镜观察)。 【详解】在脂肪检测实验中,需要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还需要用到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作用是冲洗浮色。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脂肪检测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3.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膜系统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 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 28 - C.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生物膜是细胞内的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核膜等所有膜结构的统称,而不是生物体内所有的膜都称为膜系统,例如肠系膜、视网膜等均不属于生物膜,A错误;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但不是所有的酶都存在于生物膜上,在基质中也含有酶,能进行一定的代谢活动,如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等,B错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基本相同,但不完全相同,如:线粒体的内膜的蛋白质含量要比外面含量高;细胞膜外有糖蛋白,而其它膜结构没有,C错误;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互不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故选:D。 24.如图表示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一种方式,该物质及其运输方式分别是( ) A. 氧气,自由扩散 B. 葡萄糖,协助扩散 C. 甘油,主动运输 D. 氨基酸,主动动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 28 - 【详解】A、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B错误; C、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C错误; D、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D正确。 故选D。 25.洋葱根尖细胞中,组成核酸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各有多少种( ) A. 5、8、2 B. 4、2、2 C. 5、2、2 D. 4、4、8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1分子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是:①五碳糖不同,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的碱基是A、T、G、C,RNA中的碱基是A、U、G、C。 【详解】洋葱根尖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含有A、T、U、G、C5种碱基;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共8种核苷酸;含核糖和脱氧核糖2种五碳糖。 故选A。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分布,基本组成单位、DNA与RNA在组成上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26. 在小鼠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 A.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 线粒体和叶绿体 C. 内质网和叶绿体 D. 线粒体和核膜 【答案】D 【解析】 【详解】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三个,但是小鼠没有叶绿体,D正确。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7.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充满视野的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细胞数为( ) - 28 -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放大倍数与细胞数成反比,且放大的是长度不是面积,面积是长度的平方,64/16等于4,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放大的倍数为长度。 28.细胞学说揭示了: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而来。 【详解】A. 细胞学说不涉及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 B.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 C. 细胞学说不能解释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错误; D. 细胞学说内容不能说明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细胞学说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D错误。 故选B。 29.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作用的一组细胞是( ) ①食用的糖醋蒜细胞 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 ③植物的根毛细胞 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 ⑥根尖分生区细胞 A. ①⑤ B. ②③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②③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 - 28 - 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有:(1)活细胞;(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含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详解】①食用的糖醋蒜细胞,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①错误; 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已经成熟,含有大液泡,能发生质壁分离,②正确;③植物的根毛细胞已经成熟,含有大液泡,能发生质壁分离,③正确; 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④错误; ⑤用15%盐酸处理过的洋葱根尖细胞中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⑤错误 ;⑥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没有大液泡,所以不会发生质壁分离,⑥错误,所以正确的是②③,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渗透原理和掌握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而且要熟悉各种常考的动、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哪些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30.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 2、蓝藻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遗传物质储存在拟核中,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拟核; 3、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含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各种细胞器,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中。 【详解】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细胞壁,A错误;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细胞质,B错误; 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细胞膜,C错误; D、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核酸和蛋白质,其中核酸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结构的异同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31.下面 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表中数字所代表的物质或颜色正确的是( ) 待检物质 试剂 颜色反应 - 28 -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② 脂肪 ① 红色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A. 苏丹III、紫色 B. 苏丹IV、红色 C. 苏丹III、蓝色 D. 苏丹IV、紫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物质鉴定知识。 【详解】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脂肪遇苏丹Ⅲ呈橘黄色,遇苏丹Ⅳ呈红色,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 故选D。 32.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多肽链,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 ) A. 有39个肽键 B. 可能有游离氨基1个 C. 至少有4个游离羧基 D. 至多有36种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 28 -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结合,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 该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详解】A、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直链多肽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的条数=39-1=38,A错误; B、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B正确; C、该多肽含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因此至少有4+1=5个游离羧基,C错误; D、该多肽最多由20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具体过程、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33.红萝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红萝卜切成小块放到冷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 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 B. 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 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 加温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的考查,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将红萝卜切成小块放到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水温的升高,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花青素进入水中,使水的颜色变红。 - 28 - 【详解】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也不具有生物活性,其透性与温度无关,A错误;高温使生物膜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花青素进入水中,花青素溶解增大不是使水的颜色逐渐变红的因素,B错误;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原生质层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使花青素进入水中,C正确;水的颜色逐渐变红是由于沸水使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分析题干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生物膜选择透过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4.如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来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 A. 有无膜结构 B. 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C. 有无色素 D. 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器的分类: ①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 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③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④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 ⑤与碱基互补配对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 ⑥含有 DNA 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⑦含有 RNA 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 ⑧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详解】A、图中四种细胞器均含有膜结构,因此有无膜结构不是它们的分类依据,A错误; B、高尔基体和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因此单层膜还是双层膜可作为它们的分类依据,B正确; C、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不含色素,而叶绿体和液泡含有色素,因此是否有色素可作为它们分类依据,C正确; - 28 -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而叶绿体和液泡只分布在植物细胞中,因此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可作为它们的分类依据,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5.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 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镜或通光孔来使视野变亮 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 D. 换成高倍镜后观察视野范围变大了 【答案】C 【解析】 【分析】 1、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的视野暗,观察到的细胞体积大,细胞数量少;显微镜放大倍数指放大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显微镜成像的特定是倒像。 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详解】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转换器小心缓慢转动,A错误; B、如果视野较暗,可以调节反光镜使用凹面镜或较大的光圈使视野变亮,B错误;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体积或面积,C正确; D、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细胞变大、视野变暗、视野范围变小,D错误。 故选C。 【点睛】对于物镜和目镜的辨认及放大倍数与视野细胞体积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36.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28 - (1)图中D表示_____________(写出基团的中文名称)。 (2)由氨基酸分子形成上图中的化合物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表示肽键的是_______(填写字母)。 (4)该化合物名称为______,由______种氨基酸形成的,形成该化合物的场所是_______(填细胞器)。 【答案】 (1). 羧基 (2). 脱水缩合 (3). E、F (4). 三肽 (5). 2 (6). 核糖体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题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其中A是氨基,B、C、G是R基(依次是-CH3、-CH2-COOH、-CH3),D是羧基,E、F是肽键。 【详解】(1)图中D的结构式是―COOH,表示羧基。 (2)上图中的化合物是由相邻的氨基酸分子之间氨基和羧基之间经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 (3)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后形成的,肽键的结构式是―CO―NH―,图中的E、F表示肽键。 (4)该化合物含有2个肽键(题图中的E、F)、3个R基(题图中的B、C、G),是由三个氨基酸在核糖体中经脱水缩合形成的三肽化合物,三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CH3、―CH2―COOH、―CH3,R基有2种,所以该化合物由2种氨基酸形成的。 【点睛】本题结合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本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37.如图表示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组成,依据主要功能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28 - (1)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E是指_________,在细胞核内,主要由G和H构成的结构是______。 (2)物质D的基本元素组成是_______;人体内物质H指的是________。 (3)构成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现有C若干个,在合成含有两条链的G过程中,共产生水的分子量为7200,则C的数目为_______个。 【答案】 (1). 淀粉 (2). 染色体 (3). C、H、O、N、P (4). DNA (5). 碳链 (6). 402 【解析】 【分析】 1、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所以E是多糖(在植物细胞中是淀粉,在动物细胞中是糖原),A是多糖的基本单位葡萄糖; 2、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所以F是脂肪,B是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元素包括C、H、O等元素; 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结构物质,所以G是蛋白质,C是氨基酸, C形成G的过程叫做脱水缩合; 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所以H是核酸,包括DNA和RNA,其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D是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详解】(1)E为糖类,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E是指淀粉,G是蛋白质,H是核酸。细胞核内的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2)由分析可知,D是核苷酸,组成元素是C、H、O、N、P。人体内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人体内H是DNA。 (3)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物质C氨基酸多样性的决定因素为侧链R基的不同;现有C若干个,在合成含有两条链的G过程中,共产生水的分子量为7200,那么,产生的水个数7200÷18=400个,根据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则C的数目为400+2=402个。 - 28 - 【点睛】本题考查了糖的分类、分布和功能,脂肪与糖类的元素组成上的差别,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核酸的分类和化学组成,根据功能推出大分子物质进而推断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解题的思路,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是解对题目的关键。 38.图表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植物细胞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 (2)如果B图为大葱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 (3)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_________; (4)若某细胞同时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_____细胞。 (5)若A细胞能够分泌产生抗体,则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用序号回答)若下图是该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在图中补充该过程结束后的膜面积变化情况。 ________ 【答案】 (1). 纤维素和果胶 (2). 4叶绿体 (3). 13中心体 (4). 低等植物 - 28 - (5). 11、5、8、9 (6).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1是细胞膜、2是液泡、3是细胞质基质、4是叶绿体、5是高尔基体、6是核仁、7是细胞壁、8是内质网、9是线粒体、10是核孔、11是核糖体、12是染色质、13是中心体、14是核膜。 【详解】(1)植物细胞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如B图为大葱根细胞,则细胞中没有4叶绿体。 (3)A图中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13中心体,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B图是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 (4)低等植物细胞所含细胞器种类最多,因此若某细胞同时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低等植物细胞。 (5)抗体是分泌蛋白,A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供能。因此,该细胞与合成分泌蛋白过程有关的结构依次为11核糖体、8内质网、5高尔基体、1细胞膜、9线粒体。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11、5、8、9。在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粗加工后“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这样内质网膜转化为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再加工后,也“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这样高尔基体膜就转化为细胞膜。所以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变化示意图如下: - 28 - 【点睛】本题结合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9.图甲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式图,图乙、丙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表示的生物膜最可能是________,其基本骨架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使该膜具有识别功能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填图中字母)。 (2)图甲中方式①的特点符合_________图(填乙或丙),该图中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受图甲中[ ]______数量的制约。 (3)图甲所示的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 细胞膜 (2). B (3). C (4). 丙 (5). A载体蛋白 (6). 选择透过性 【解析】 【分析】 1、据图甲分析,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糖蛋白(膜外);①表示主动运输运进细胞,特点是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②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④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 2、分析图乙,物质运输取决于浓度差,不需要能量和载体,所以是自由扩散。 - 28 - 3、分析图丙,AB段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增加;BC段由于载体的数量有限,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不再增加;说明该种运输方式的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1)图甲表示的生物膜上含有糖蛋白,是细胞膜,其基本骨架是B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的原因是C糖蛋白。 (2)图丙的运输方式中需要能量,表示主动运输;图甲中方式①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与丙图相符。图丙中曲线出现BC段氧气浓度增加,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A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3)图甲所示的生物膜体现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能自由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所以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和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 40.黑藻是一种常见的沉水植物,其叶肉细胞中的液泡无色,而叶绿体大而清晰。某同学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把黑藻叶片放入并展平,然后加上_________,进行观察。 (2)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蔗糖溶液浓度_____(填“>”“<”或“=”)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和________发生分离。 (3)若步骤②中,从一侧滴加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P、Q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进行后续的实验,滴加清水后发现叶肉细胞并未质壁分离复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清水(或蒸馏水) (2). 盖玻片 (3). > (4). 原生质层 (5). 绿色和红色 (6). 细胞失水过久死亡 【解析】 【分析】 - 28 - 题图分析:图示为某同学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①为观察正常的细胞,②为用引流法使叶肉细胞浸在0.3g/mL蔗糖溶液中,③观察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图中P是原生质,Q为0.3g/mL蔗糖溶液。 【详解】(1)在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把黑藻叶片放入并展平,然后加上盖玻片,进行观察。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条件是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使细胞失水。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原生质层,壁是指细胞壁。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3)若步骤②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蔗糖溶液,因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P处因含有叶绿体而呈绿色、Q处是外界溶液,颜色是红色。 (4)若质壁分离后滴加清水后并未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取、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 28 - - 2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