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4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一、选择题 1.生产上培育无籽番茄、黑农五号大豆、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依据的原理依次是 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②染色体变异 ③基因重组 ④基因突变 ⑤基因工程 A. ②④③③ B. ①④③③ C. ①④③② D. ①②④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的原理,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生产上培育无子番茄利用的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即①;黑农五号大豆原理是基因突变,即④;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即③;培育抗虫棉是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即③。故A、C、D错误,选B。 【点睛】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1、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杂交,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2、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 (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 3、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4、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基因操作(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5、多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下列各种措施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 用乳用牛与肉用牛杂交得到乳肉兼用牛 B. 用低温诱导二倍体西瓜 C. 用离体花药培育单倍体小麦植株 D. 用硫酸二乙酯处理水稻种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可遗传变异中,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详解】用乳用牛与肉用牛杂交得到乳肉兼用牛,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A错误;用低温诱导二倍体西瓜可获得四倍体西瓜,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用离体花药培育单倍体小麦植株,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不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用硫酸二乙酯处理水稻种子,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D正确;故选D。 【点睛】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改变,即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的进化的原始材料。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能产生大量的变异类型,但只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产生新的基因。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发生改变,没有新基因的产生。 因此,三种可遗传的变异中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3.已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b为优良基因,并分别独立控制不同的优良性状。欲利用现有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三种纯合子,较简单快捷的培育出优良新品种的方法是 A. 杂交育种 B. 诱变育种 C. 单倍体育种 D. 基因工程育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基因a和b为优良基因,培育的优良新品种基因型应为aabb,故为利用现有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三种纯合子,简单快捷的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 【详解】欲培育的优良新品种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均为隐性性状,对应基因型为aabb,最简单快捷的育种方法: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所得F1再自交,F2中出现的优良性状的个体,即为符合育种要求的植株,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故B、C、D错误,选A。 【点睛】常见育种方法的选择: 1.最简单快捷(最简捷)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 2.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快速育种)的方法:单倍体育种。 3.培育果实、植株较大或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育种方法:多倍体育种。 4.提高变异频率,获得新基因或新性状的育种方法:诱变育种。 5.定向改变生物现有性状的育种方法:基因工程育种。 4.关于小麦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用射线照射植株,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或者染色体结构变异 B. 由于水肥充足引起小麦籽粒大、麦穗大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C. 若用小麦的花粉直接培育成植株,该植株所结的麦粒会变小 D. 叶绿体DNA上导入的抗虫基因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变异的类型、单倍体的特点以及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 【详解】某些因素可以诱导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A项正确; 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关键看遗传物质是否改变,水肥充足引起小麦籽粒大但并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属于不可遗传变异,B项错误; 小麦是异源六倍体,用花粉直接培育成的植株是单倍体,虽有三个染色体组但不含同源染色体,高度不育,不结籽粒,C项错误; 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叶绿体DNA上导入的抗虫基因传递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D项错误。 【点睛】变异是否遗传一定要看这些因素能否改变遗传物质;讨论籽粒时首先看是否可以接籽。 5. 下列不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的是 A. 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 B. 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得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 C. 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 D. 青霉菌通过辐射诱变产生了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说明通过自然选择导致生物进化,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杂交育种通过不断自交、筛选和淘汰使得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B正确;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但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生物没有进化,C错误;青霉菌通过辐射诱变产生了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6. 我国科学家以兴国红鲤(2N=100)为母本、草鱼(2N=48)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子一代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杂种子一代与草鱼进行正反交,子代均为三倍体。据此分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及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兴国红鲤的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 B. 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 条染色体 C. 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鲤鱼 D. 三倍体鱼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均含有49条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A、兴国红鲤的染色体数目为100,因此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 B、杂种子一代是异源四倍体的染色体数=(50+24)×2=148,因此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 条染色体,B正确. C、异源四倍体鱼的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AABB,草鱼的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BB,因此杂交产生的三倍体鱼(ABB)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红鲤,C正确; D、三倍体鱼由于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和卵细胞,D错误; 【考点定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名师点睛】以兴国红鲤(2N=100)为母本、草鱼(2N=48)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子一代染色体为50+24=74条,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此时染色体为74×2=148条.杂种子一代(4N=148)与草鱼(2N=48)进行正反交,子代均为三倍体,染色体为148÷2+48÷2=98条 7.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杂交水稻与八倍体小黑麦的育种原理不同 B. 单倍体育种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最终获得单倍体 C. 基因工程育种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D. 由于三倍体西瓜没有种子,因此无籽性状不能遗传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熟记常见育种方法及其原理、在育种中的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详解】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而八倍体小黑麦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单倍体育种过程一般需要杂交、花药离体培养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三个过程,最终得到的不是单倍体,B错误;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但不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三倍体西瓜虽然没有种子,但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其无籽性状能通过无性繁殖得到遗传,D错误;故选A。 【点睛】常见的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方法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过程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抗病植株的培育 举例 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小麦杂交产生矮秆抗病品种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 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8.蜜蜂中雌蜂(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2,由受精卵发育而成),雄蜂是单倍体(由卵细胞发育而成),蜜蜂的体色中,褐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褐色雄蜂与杂合褐色雌蜂进行杂交,下列对子一代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雄蜂体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 B. 蜂王、工蜂和雄蜂均有两种基因型 C. 蜂王、工蜂和雄蜂的体色均为褐色 D. 工蜂中褐色基因的基因频率为0.5 【答案】B 【解析】 【分析】 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说明蜜蜂的性别是由染色体数目决定的,没有性染色体。且体色褐色(A)对黑色(a)为显性,所以可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写出亲本的基因型,从而判断后代的表现型、基因型等。 【详解】蜜蜂中雌蜂(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2,而雄蜂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是单倍体,所以其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A错误;由于亲本是褐色蜜蜂与杂合褐色雌蜂进行杂交(设其相关基因用A、a表示),所以褐色蜜蜂为雄蜂,基因型为A,杂合褐色雌蜂基因型为Aa,子一代蜂王、工蜂基因型有AA,Aa两种,雄蜂基因型有A和a两种, B正确;子一代蜂王和工蜂的体色均为褐色,雄蜂的体色是褐色和黑色,C错误;子一代工蜂基因型有AA,Aa两种,比例为1:1,故工蜂中褐色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4,D错误;故选B。 【点睛】蜜蜂的雄蜂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雌蜂是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A(♂)×Aa(♀)→A和a(♂)、AA和Aa(♀),所以雄蜂是褐色和黑色,雌蜂和蜂王是褐色。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子一代工蜂中AA:Aa=1:1,其褐色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1/2×1/2=3/4。 9. 团头鲂(2n=48)属于淡水鱼。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纯合子,少数为杂合子。有关新培育的团头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 C. 各纯合子间的基因型都相同 D. 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交叉互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 新培育的团头鲂是由没有分离出极体的次级卵母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发育而来的,则其所含染色体数目与野生型团头鲂相同(都是48),正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所含基因相同,因此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为纯合子。 【详解】新培育的团头鲂是由没有分离出极体的次级卵母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发育而来的,则其所含染色体数目与野生型团头鲂相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都是48,两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两者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48,B错误;新培育的团头鲂是由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分离出极体的次级卵母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发育而来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推知,各纯合子间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错误;正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所含基因相同,因此新培育的团头鲂应该为纯合子,若为杂合子,则其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因此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交叉互换,D正确。 【点睛】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染色体不再复制;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已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不能进入两个子细胞,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10.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育种的过程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改变的是 A. 诱变育种 B. 多倍体育种 C. 杂交育种 D. 基因工程育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诱变育种: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 多倍体育种:是用低温处理或者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详解】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的种类发生改变,基因数量不发生改变,A错误;多倍体育种是用低温处理或者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核基因数量成倍增加,但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B错误;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只能利用已有基因进行重组,按需选择,不能改变基因的种类,也不改变基因的数量,C错误; 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因而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基因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 【点睛】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的种类,但不改变基因的数目;染色体变异能使基因数目发生改变,但不改变基因种类;基因重组既不改变基因的种类又不改变基因的数目;基因工程既改变了基因数目,又改变了基因种类。 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根本上讲,若没有突变,进化将不可能发生 B. 迁入、迁出不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留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D.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答案】A 【解析】 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所以从根本上讲,若没有突变,进化将不可能发生,A对;迁入、迁出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不同的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D错。 1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现存家鸡的各个品种是人们在大量变异个体中根据需要选择培育出来的 B. 青霉素耐药性菌株的出现是由于人类使用抗生素诱导变异的结果 C. 骡是马和驴杂交得到的一个新物种 D. 生长在沙漠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为了防止水分的散失,叶定向突变为叶刺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与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详解】现存家鸡的各个品种是人们在大量变异个体中根据需要选择培育出来的,A正确;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青霉素耐药性菌株,才能在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下将其选择保留下来,B错误;骡是马和驴杂交得到的,但由于骡不育,因此骡不是一个新物种,C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叶突变为叶刺的仙人掌减少了水分的散失,被沙漠干旱环境选择保留下来,D错误;故选A。 【点睛】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1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 外来物种入侵可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和速度 C. 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 共同进化就是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捕食者的存在可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定向的自然选择会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 【详解】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A正确;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C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D错误,故选D。 【点睛】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通过生物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4. 很多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会产生某些化学物质,用以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如芥子油苷就是十字花科植物产生的,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出( ) A. 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发生了共同进化 B. 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 C. 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 D. 用芥子油苷人工诱杀雌性菜粉蝶,可降低种群出生率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十字花科植株产生的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可见芥子油苷不会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B错误;菜青虫能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说明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C正确;用芥子油苷人工诱杀雌性菜粉蝶,可降低种群出生率,D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相互选择、共同进化,A正确。 【考点定位】共同进化 15.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 A. 显性基因的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频率 B. 随机交配将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C. 基因频率若发生变化,说明新物种已经产生 D. 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0.32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遗传平衡定律: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该理想状态要满足5个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此时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如果A=p,a=q,则A+a=p+q=1,AA+Aa+aa=p2+2pq+q2=1。 2、由题意知,该种群足够大,且能进行自由交配,因此可以认为符合遗传平衡定律。 【详解】由题意知,该种群足够大,且能进行自由交配,因此可以认为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假如该性状由A、a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型是AA、Aa,二者的比例之和是0.36,则aa的基因型频率是1-0.36=0.64,因此a的基因频率是a=0.8,由分析可知,A=0.2,a=0.8,所以显性基因的频率小于隐性基因的频率,A错误;由遗传平衡定律可知,随机交配不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错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C错误;繁殖一代后,基因频率不发生变化,因此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8×0.2=0.32,D正确;故选D。 【点睛】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在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随机交配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1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不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B. 调查得知某学校10年内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呈下降趋势,由此可推知该校学生在这10年内发生了进化 C.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D.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与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生物进化与新物种形成的关系,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详解】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产生后和原来物种已经不能发生基因交流,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但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和原来种群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故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但进化不一定就会有新物种的产生,A正确;调查得知某学校10年内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呈下降趋势,并不代表色盲基因在人类种群中出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该学校学生并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C正确;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其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 【点睛】生物发生了进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但新物种形成了,生物一定进化了;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某学校10年内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呈下降趋势,并不代表色盲基因在人类种群中出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17.一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原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两个种群可能形成两个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a才能最终达到c B. ①②③④⑤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b表示自然选择过程 D. c表示生殖隔离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松鼠的进化过程,分析图可知:其中a表示地理隔离,这可以阻断种群中的基因交流;b表示自然选择过程;c表示生殖隔离,这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①~⑥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 【详解】图中a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往往要先经过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但不一定都是这样,比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得到的四倍体西瓜,A 错误;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性,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b表示自然选择,其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正确;由于形成了物种1和物种2两个物种,故c表示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A。 【点睛】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的形成三个基本环节,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新物种的形成往往要先经过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但也不全是这样,比如四倍体西瓜的形成。 18.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B. 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C.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 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 【答案】B 【解析】 毛细胞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A错误;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D错误。 19.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B. 内环境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Na+和K+ C. 长跑时,内环境含水量、抗利尿激素和尿液排出量均减少 D.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答案】A 【解析】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A正确;在组成内环境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Na+和Cl-在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内环境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B错误;长跑时,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尿液排出量减少,C错误;寒冷环境下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较大,其散热量多于炎热环境,D错误。 20.人体的下列生理过程,一般在内环境中完成的是 A. 溶酶体将衰老的线粒体分解 B. 抗利尿激素运输至靶器官 C.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 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考查,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 【详解】溶酶体将衰老的线粒体分解发生在细胞内,A错误;抗利尿激素产生后随血液循环运输至靶器官,故抗利尿激素的运输发生在内环境中,B正确;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发生在红细胞内,C错误;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中,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 【点睛】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细胞器、细胞内的成分都不属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相通的呼吸道、消化道、肺泡腔、尿道等也不属于内环境。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 21.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不起作用的是 A. 肝糖原的分解与合成 B. 呼吸系统呼出CO2和吸入O2 C. 泌尿系统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 胃酸分泌过多,吃苏打饼干可缓解症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中渗透压、PH、温度以及各种化学成分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 【详解】肝脏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肝糖原的分解与合成能够维持人体内环境中血糖的稳态,A错误;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和吸入CO2和O2,能够维持内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量的相对稳定,B错误;泌尿系统把尿素等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维持了内环境稳态,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C错误;胃液属于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吃苏打饼干可缓解胃酸分泌过多症状,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不起作用,D正确;故选D。 【点睛】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的成分包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等)、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PH、温度等。胃酸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吃苏打饼干可缓解胃酸分泌过多症状,不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2.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浆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A. 降低、CO2、NaHCO3 B. 降低、乳酸、NaHCO3 C. 升高、CO2、NaHCO3 D. 升高、乳酸、NaHCO3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内环境中pH维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 【详解】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浆pH有下降趋势,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与乳酸反应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故A、C、D错误,选B。 【点睛】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 23.下面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a、b、c、d都要通过血液循环才能到达靶细胞 B. c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 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来降低血糖浓度 D. a、b、c、d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a是垂体合成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b是神经递质;c是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即图中e表示水的重吸收;d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浓度。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b表示的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组织液),再作用于突触后膜,不需要血液的运输,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c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e代表水的重吸收,B正确;d表示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功能,即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来降低血糖浓度,C正确;图中a、c、d是激素,与靶细胞的相应的受体特异性结合;b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能够根据图中关键生理变化判断各个数字代表的信号分子的种类。 24.下图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X代表血糖,则正常人的平均含量为80-120g/L B. 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a→b段出现的原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 若X代表CO2,则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在b、d时最兴奋 D. 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与负反馈调节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水盐、CO2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详解】若X代表血糖,则正常人的平均含量为0.8-1.2g/L, A错误;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a→b段出现的原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错误;若X代表CO2,则位于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在b、d时最兴奋, C错误;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与负反馈调节有关, D正确;故选D。 【点睛】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g/L(或80-120mg/dL);体内缺水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到一定程度,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样使甲状腺激素不至于过高而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反馈调节机制。 25.Ⅱ型糖尿病由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并与肥胖相关。研究小组选取若干体重相同的健康大鼠,均分为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饲喂高糖高脂饲料)、模型运动组(饲喂高糖高脂饲料并加强运动),经过6周训练后,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注: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以调节摄食中枢的活动,促进脂肪转化成葡萄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体重g 痩素 ng/mL 胰岛素 mIU/L 血糖 mmol/L 瘦素受体蛋白表达量相对值 对照组 361.75 1.28 13.61 5.06 0.48 模型组 436.60 7.95 33.57 7.49 0.10 模型运动组 348.70 4.62 25.69 5.77 0.28 A. 运动可通过降低体重和加强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而缓解Ⅱ型糖尿病 B. 模型组体重高于对照组与瘦素受体蛋白合成减少有关 C. 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水平越高,血糖浓度越高 D. 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应注意适当加强运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与对照组和模型运动型相比,模型组中血糖含量较高,胰岛素含量也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含量减少有关。 2、模型组大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少,瘦素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转化,因此模型组中大鼠的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小鼠体重并未降低。 【详解】从表格中数据分析,比较模型组和模型运动组,发现模型运动组瘦素受体蛋白较高、瘦素含量较低,可以推断出运动加快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的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同时降低瘦素的浓度,故运动可通过降低体重和加强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而缓解Ⅱ型糖尿病,A正确;模型组大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少,瘦素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转化,因此模型组中大鼠虽然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大鼠体重并未降低。所以模型组体重高于对照组与瘦素受体蛋白合成减少有关,B正确;血糖浓度升高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故血糖浓度影响胰岛素水平,而不是胰岛素水平越高,血糖浓度越高,C错误;从上述实验的数据分析中可知,针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应合理膳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等,D正确;故选C。 【点睛】1、血糖调节中,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 2、设置对照组和模型组的目的是研究饮食高糖高脂对体重、血糖指标和脂肪细胞瘦素受体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从上述实验的数据中,针对糖尿病病人提出:合理膳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等建议。 26.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上图表示反射弧中某部分,则E表示神经递质 B. 若上图表示水盐调节过程,E与F结合后,Ⅱ对水的通透性增强,引起E分泌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C. 若上图E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Ⅱ是下丘脑或甲状腺细胞 D. 若图中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细胞Ⅰ产生的物质E能够通过体液的运输,到达细胞Ⅱ,与细胞Ⅱ上的相应受体蛋白F结合,从而传递相应信息。 【详解】如果上图表示反射弧中某部分,,则E表示的是神经递质,则F表示的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A正确;如上图表示水盐调节过程, 则E表示抗利尿激素,与Ⅱ靶细胞肾小管细胞上的受体F结合后,Ⅱ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强,引起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内环境渗透压升高,B正确;如上图E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Ⅱ是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甲状腺细胞,而不会是下丘脑,C错误;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物质X反过来作用于细胞Ⅰ,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C。 【点睛】图中E为信号分子,生物体内的信号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27.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特点是( ) A. 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 反应速度较迅速,作用范围较局限 C. 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局限 D. 反应速度较迅速,作用范围较广泛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区别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详解】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具有作用范围局限(效应器),反应速度迅速(局部电流)等特点,答案选B。 【点睛】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作用于相关肌肉和腺体,因此其作用范围相对较小。 28.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受到刺激后,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 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 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正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可知:动物运输的过程中,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状态的刺激,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作用于细胞。 【详解】动物被运输过程中,受到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过程属于反射,该过程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错误;皮质醇可以作用于相应的组织细胞起作用,也可以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C正确;动物被运输过程中,先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进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分泌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D正确;故选B。 【点睛】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分泌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又具有负反馈调节机制。受到刺激后,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属于神经调节,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29.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 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 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 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 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四个实验:1、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2、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黏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详解】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黏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A正确;①与③对比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并不能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一定不神经调节产生,B错误;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C正确;①与③对比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也能够产生,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D正确;故选B。 【点睛】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30.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到适宜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如果增大②侧K+浓度,则a点上移 B. 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 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D. b点时,细胞膜①侧和②侧电位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由于多糖连仅存在于细胞膜外侧,所以①为细胞膜外侧,②为细胞膜内侧。图2中,a线段表示静息电位;ac段代表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cd段表示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由K+外流所致。 【详解】②为细胞膜内侧,如果增大②侧K+浓度,由于K+外流属于协助扩散,则会导致K+外流速度加快,静息电位时两侧电位差更大,则a点下移,A错误;Ⅱ是蛋白质分子,可能是K+的通道,所以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B正确;b→c过程中,产生动作电位,Na+的通道打开,Na+内流,所以大量钠离子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C正确;b点时,电位差为0,故细胞膜①侧电位与②侧相等, D正确;故选A。 【点睛】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与Na+内流有关,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K+外流有关,Na+内流和K+外流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神经元膜外Na+浓度增大,会使动作电位峰值增大,神经元膜内K+浓度增大,会使静息电位峰值增大。 31.下列关于酶、激素、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属于分泌蛋白 B.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 C. 激素和酶一样能进入细胞内参与细胞的化学反应 D. 发挥完作用后通常会迅速失活的有激素和神经递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酶、激素、神经递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酶、激素都属于微量、高效物质; 激素、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就被灭活;激素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的化学反应;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 【详解】酶不都是蛋白质,蛋白质类的酶也不都是分泌蛋白,部分酶(如呼吸酶)属于细胞内蛋白,神经递质不是分泌蛋白, 激素也不都是蛋白质,A错误;酶不能充当信号分子,B错误;激素一般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一般不进入细胞内,激素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的化学反应,胞外酶也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如消化酶),C错误;激素、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就被灭活,酶可以反复使用,D正确;故选D。 【点睛】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 神经递质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种类很多,属于信息分子。 32.如果某激素主要作用于机体内某器官的细胞,而对机体内其他器官的细胞影响不大,则该激素的特异性强。下列哪一组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的特异性最弱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胰岛素 B. 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C. 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 D. 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有些体内激素主要作用于机体内某器官的细胞,则该激素的特异性强.有些作用的器官细胞较多,则该激素的特异性弱。 【详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特异性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可作用于肝脏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等几乎所有组织细胞,A错误;促性腺激素特异性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合成,生长激素的靶细胞也几乎是所有组织细胞,B错误;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胰岛素可作用于肝脏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等几乎所有组织细胞,故它们与靶细胞受体特异性最弱,C正确;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细胞,D错误;故选C。 【点睛】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特异性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特异性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特异性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生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故上述激素的特异性强;而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对全身所有活细胞的代谢水平都有调节作用,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故它们的特异性最弱。 33.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季节,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性激素属于固醇,因此靶细胞没有特定的受体 B. 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C. 下丘脑分泌的影响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 性激素的分泌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鸟类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丘脑是调节中枢。性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同时性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详解】性激素属于固醇,性激素能专一性地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是因为其细胞内部有识别激素的特异性受体,A错误;由图可知,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B正确;下丘脑分泌的影响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正确;由图可知,性激素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D正确;故选A。 【点睛】性激素的分泌调节为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34.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血清葡萄糖 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179 mg/dL 150~220 促甲状腺激素(TSH) 5. 9 uIU/mL 1. 4~4. 4 A. 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服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B. 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 C. 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 D. 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稳定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 【答案】C 【解析】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口服,应静脉注射,A错误;该男子甘油三酯偏高,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少吃糖类食物,因为糖类也能转化为脂肪,B错误;该男子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偏高,其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分泌不足,患有甲状腺肿大,细胞代谢速率偏低,C正确;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不变,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血糖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识记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根据表中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35.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证明,只有小部分糖尿病患者是绝对缺乏胰岛素的,大部分患者血液中具有正常量或超常量的胰岛素。推测这些大部分患者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 ( ) A. 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减少或亲和力降低 B. 胰岛素不能进入组织细胞直接参与代谢活动 C. 体内没有胰岛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D. 部分胰岛素在血液中发生了结构改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糖尿病的病因有两种:一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二是胰岛素分泌正常甚至超量,但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结合题中条件分析后可得正确选项是A。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糖尿病知识的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6.某健康学生进食早餐后,体内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M表示基础血糖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同学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9点前相较9点后更兴奋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 C. A点时该同学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并氧化分解 D. B点时该同学体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发挥主要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详解】该同学9点前比9点后血糖水平较基础血糖水平相差较大,所以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9点前相较9点后更兴奋,A正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B错误;A点时该同学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并氧化分解,C正确;B点时该同学体内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D正确;故选B。 【点睛】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发挥相反的作用,为拮抗作用。 37.某人因一次意外而导致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 ②体温调节发生变化 ③血糖含量发生变化 ④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⑤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发生变化 A. ①②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下丘脑受到损伤,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①正确;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受到损伤,会引起体温调节发生变化,②正确;血糖的调节途径之一是:血糖浓度的变化引起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进而调节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分泌相关的激素,可见,下丘脑受到损伤,会引起血糖含量发生变化,③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经垂体释放,具有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从而减少尿量,调控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如果下丘脑受到损伤,会导致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④⑤正确。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 【点睛】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功能: (1)作为神经中枢 ①调节血糖平衡:下丘脑内有血糖调节中枢,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②调节体温相对稳定: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③调节水盐平衡: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2)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改变。 (3)作为效应器:下丘脑某些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该激素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 (4)具有分泌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平衡的调节中枢,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调控垂体的功能来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38. 如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③是促甲状腺激素 B. 图中激素①②对垂体分泌激素③的调节是相互协同 C. 体温调节中激素②的靶细胞可以是几乎全身的所有细胞 D. 分析图可以得出:寒冷环境下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③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析图还可以得出寒冷环境下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详解】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③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A正确;①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②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二者不是协同作用,B错误;激素②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故激素②的靶细胞可以是几乎全身的所有细胞, C正确;分析图可以得出寒冷环境下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故选B。 【点睛】1.寒冷环境中的激素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寒冷环境下维持体温恒定的神经调节: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9. 下列哪项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 A. 尿毒症 B. 小腿抽搐 C. 组织水肿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血浆中代谢废物过多无法通过尿液哦草,为尿毒症,A正确。血浆钙离子含量过低导致小腿抽搐,B正确。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更多水流向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C正确。基因突变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错。 考点: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40.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 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 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解析】 0.9%NaCl溶液是人体细胞的等渗溶液,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机体血浆渗透压不变,排出相应量水的同时也会排出相应量的NaCl,血浆渗透压不变,A项、B项、C项错误,D项正确。 二、选择题 41.将两个抗虫基因A(完全显性)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M(每个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M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取植株M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A基因(只要是A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获得植株M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可为大豆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 两个抗虫基因A整合到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D. 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自由组合定律应用的考查。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详解】M植株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的,所以获得植株M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植株M自交,子代中抗花叶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相当于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两个A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说明细胞中只含有2个A,则说明细胞发生了有丝分裂(因为正常体细胞含有2个抗虫基因,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基因数相同),而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才会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说明细胞中不含A,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得含有2个A基因所在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进入到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与其同时产生的另一个次级性母细胞则不含A基因,由该次级性母细胞分裂获得的配子不含A基因,D正确;故选D。 【点睛】1.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由于A基因能被荧光标记,两个A基因成功整合到两条染色体上,所以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个荧光点,说明细胞中只含有1个A基因,则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说明细胞中含有2个A基因,则说明细胞发生了有丝分裂。 42.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子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声)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