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4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 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 35 小题,1--10 每小题一分,11--35 每小题 1 分,每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60 分)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小麦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病(T)对染病(t)显性,两对基因独 立遗传,用纯种高秆抗病和矮秆染病两品种作亲本,在 F2 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 在所选的植株中,最合乎理想的占( ) A. B. C. D. 3.现有 AaBb 与 aaBb 个体杂交(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 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中个体的比例为( ) A. B. C. D. 4.以下对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细胞核中 DNA 和基因的行为 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 F2.下 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1 产生 4 个配子,比例为 1:1:1:1 B.F1 产生基因型 YR 的卵细胞和基因型 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 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1 产生的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 D.F1 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 YR 和基因型为 yr 的比例为 1:1 6.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 1:1,原因是( ) A.含 X 的卵细胞:含 Y 的卵细胞=1:1 B.含 X 的配子:含 Y 的配子=1:1 C.含 X 的精子:含 Y 的精子=1:1 D.雌配子:雄配子=1:1 7.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同源染色体是有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 ④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实验材料都是原核生物 B.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都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蛋白质和 DNA 分开 9.1953 年 Watson 和 Crick 构建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 DNA 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 DNA 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④为 DNA 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 ①四分体 ②姐妹染色单体 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④非同源 染色体. A.②③ B.① C.②④ D.①③ 11.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 AaBBCcDDEe×AaBbCCddEe 产生的 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某植株 F1 自交后代花色发生性状分离,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 ( ) A.减Ⅰ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减Ⅱ后期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F1 能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 13.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反应,当 R、C 基因(两对等位基因位 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 CCRR 和 ccrr 的两小鼠进行杂交得到 F1,F1 雌雄个体交配,则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 ) A.黑色:白色=3:1 B.黑色:棕色:白色=1:2:1 C.黑色:棕色:白色=9:3:4 D.黑色:棕色:白色=9:6:1 14.种植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 1:1.自然状态下(假设 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 AA、Aa、aa 的数量之比为( ) A.5:2:1 B.9:6:1 C.3:2:1 D.1:2:1 15.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 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1:1:1:1 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1:1:1:1 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1:2:1 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 A 与 a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16.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 C.有丝分裂也有基因的自由组合 D.减数分裂过程存在两个细胞周期 17.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 50%的死亡率,则自 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A.1:1:1 B.4:4:1 C.2:3:1 D.1:2:1 18.下列关于 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 患病 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19.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图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行为相同 B.②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 C.③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D.由④可判断该动物一定是雄性 20.如图是某红眼果蝇细胞分裂示意图,若图Ⅲ中的 a 与一只异性红眼果蝇产生 的配子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则 d 与异性红眼果蝇产生的配子结合发育成 的果蝇表现型为( ) A.白眼雄果蝇 B.红眼雄果蝇 C.白眼雌果蝇 D.红眼雌果蝇 21.下图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若该果蝇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 胞的基因组成为 ABcXD,则同时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的基因组成为(不考虑基因 突变)( ) A.AbcXD、abCXd、aBCXd B.ABcXD、abCXd、abCXd C.AbcXD、abCXd、abCXd D.ABcXD、abCXd、aBCXd 22.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 患者(Aa)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 A 的是( ) 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性母细胞 ④次级性母细胞 ⑤肌肉细 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 23.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和④中的 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1:1;细胞②的子细胞叫做次级精 母细胞 B.细胞①②③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或极体 D.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④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②中 24.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 染色体都比 X 染色体短小 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C.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 点 25.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26.已知鸡的芦花性状为显性,非芦花为隐性,其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纯种芦 花雄鸡与纯种非芦花雌鸡交配,产生 F1,让 F1 互交,F2 雌性中芦花鸡与非芦花 鸡的比例是( ) A.3:1 B.2:1 C.1:1 D.1:2:1 27.若 1 个 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被 1 个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 有噬菌体( ) A.一定有 35S,可能有 32P B.只有 35S C.一定有 32P,可能有 35S D.只有 32P 28.在氮源为 14N 和 15N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 DNA 分子分别为 14N﹣ DNA(相对分子质量为 a)和 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 b).将含 15N﹣DNA 的 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 14N 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 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Ⅰ代细菌 DNA 分子中一条链是 14N,另一条链是 15N B.Ⅱ代细菌含 15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 C.预计Ⅲ代细菌 DNA 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9.下列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的是( ) ①DNA 复制 ②逆转录 ③转录 ④翻译 ⑤RNA 复制. A.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 D.①②④ 30.如图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和“丙→丁”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大肠杆菌细胞中不能进行这两 个过程 B.能进行“乙→甲”过程的生物的核酸中含有 4 种碱基 C.假如丙所表示的分子含有 200 个碱基,其中胞嘧啶有 60 个,且碱基可以任意 排列,则理论上该分子有 4100 种 D.乙所表示的分子中共显示 2 个密码子;能特异性识别密码子的分子的基本组 成单位与乙所表示的分子的不同 3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全部以密码子的方式体现出来 B.DNA 复制、转录都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 C.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转录的 mRNA 上相同的密码子翻 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D.若含有遗传信息的模板链的碱基组成为 CGA,则遗传密码的碱基组成为 GCT 32.对下列各图分析不准确的是( ) A.甲图中的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乙图中核糖体在 mRNA 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C.对于丙图,人体内的 T 淋巴细胞可以进行①②③⑤过程 D.丁图中该段中内有 6 种核苷酸 33.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含 n 个碱基的 DNA 分子,转录的 mRNA 分子的碱基数是 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 DNA 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 DNA 和 RNA 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 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34.一个男子把色盲基因 Xb 传给他外孙女的几率为( ) A. B. C. D.0 35.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 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 243 阔叶 119、窄叶 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 83、窄叶 78 阔叶 79、窄叶 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 131 窄叶 127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仅根据第 2 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根据第 1 或 3 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C.用第 2 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l D.用第 1 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 二、非选择题 36.以下是基因型为 AaBb 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细胞内有 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不具有 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 (2)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 ,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 段. (3)若乙图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 AaB 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 是 . (4)若丙图中一条染色体上的 B 基因变为 b 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 是 . 37.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 A,隐性基因为 a; 乙病显性基因为 B,隐性基因为 b.若 II﹣7 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 (2)II﹣5 的基因型可能是 ,III﹣8 的基因型是 . (3)III﹣10 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 (4)假设 III﹣10 与 III﹣9 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5)该系谱图中,属于 II﹣4 的旁系血亲有 . 38.图中甲~丁表示大分子物质或结构,①、②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 图回答问题: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①过程与②过程碱基配对方式的区别是 . (2)若乙中含 1000 个碱基,其中 C 占 26%、G 占 32%,则甲中胸腺嘧啶的比例 是 ,此 DNA 片段经三次复制,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消耗 个胞嘧啶脱 氧核苷酸. (3)少量的 mRNA 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 ; ②过程涉及的 RNA 有 类. (4)在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 ,在分裂期此图所示过程 很难进行,原因是 . (5)下列生物或结构中,与结构丁化学组成相近的是 A.T2 噬菌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线粒体 D.HIV. 39.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经常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它作为遗传学实验 材料的优点是 (至少答两条) . 实验一:已知果蝇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为 W,白眼为 w),且雌雄 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 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 染色体上,应选择的亲本表现类型为 . 实验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为: (1)如果 ,则说明在常染色体上. (2)如果 ,则说明在 X 染色体上. (3)如果 ,则说明在常染色体上. 实验二:科学家摩尔根用纯种灰身残翅果蝇与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子代(F1) 全部为灰身长翅果蝇,请你运用一种最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 和残翅的遗传行为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方法: . 结果预测及结论:(1)如果 ,则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的遗传行为不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如果 ,则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的遗传行为不遵循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 2016-2017 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上)期中生 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35 小题,1--10 每小题一分,11--35 每小题 1 分,每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60 分)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 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解答】解: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 错误;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 错误;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C 正确;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 错误. 故选:C. 2.小麦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病(T)对染病(t)显性,两对基因独 立遗传,用纯种高秆抗病和矮秆染病两品种作亲本,在 F2 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 在所选的植株中,最合乎理想的占( ) A. B. C. D.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麦高秆与矮秆、抗病与易感病这两对基因可以自 由组合,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作亲本, 则其基因型分别为 DDTT 和 ddtt,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 DdTt.明确知识点,梳理 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作亲本,F1 的基因型为 DdTt,F1 自交,F2 中选育出矮秆抗病类型,其基因型为 ddTT 和 ddTt,ddTT 占总数的 × = ,ddTt 占总数的 × = ,所以两者的比例为 1:2.由于只有 纯合体才能稳定遗传,所以在 F2 中选育出的矮秆抗病类型中最合乎理想个体的 概率为 . 故选:D. 3.现有 AaBb 与 aaBb 个体杂交(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 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中个体的比例为( ) A. B. C. D.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对于此类试题,考查可以先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出子代中表现型与双亲相 同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中个体的比例,与 AaBb 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比例为 × = ,与 aaBb 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比例为 × = ,所以子代中表现型 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中个体的比例为 1﹣ ﹣ = . 【解答】解:方法一:AaBb 与 aaBb 杂交所得后代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6 种,其中 Aabb 和 aabb 的表现型与亲本不同,所占比例为 × + × = . 方法二:先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出子代中表现型与双亲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中个 体的比例,与 AaBb 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比例为 × = ,与 aaBb 个体表现 型相同的比例为 × = ,所以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 代中个体的比例 1﹣ ﹣ = . 故选:B. 4.以下对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细胞核中 DNA 和基因的行为 【考点】基因与 DNA 的关系.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 构单位,DNA 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答】解: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A 正确; B、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 DNA 和基因的 行为,三者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的行为一致,B 正确; C、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不是遗传物质,C 错误; D、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DNA 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所以生物 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 DNA 和基因的行为,D 正确. 故选:C 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 F2.下 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1 产生 4 个配子,比例为 1:1:1:1 B.F1 产生基因型 YR 的卵细胞和基因型 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 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1 产生的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 D.F1 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 YR 和基因型为 yr 的比例为 1:1 【考点】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黄色圆粒豌豆实验,遵循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F1 黄色圆粒豌豆 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 4 种配子. 【解答】解:A、1 个 F1 个体能产生 YR、yr、Yr、yR4 种配子若干个,比例为 1: 1:1:1,A 错误; B、F1 产生基因型 YR 的卵数量比基因型 YR 的精子数量少,即雄配子多于雌配子, B 错误; C、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 F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C 错误; D、F1 产生的精子中,共有 YR、yr、Yr 和 yR4 种基因型,比例为 1:1:1:1,D 正确. 故选:D. 6.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 1:1,原因是( ) A.含 X 的卵细胞:含 Y 的卵细胞=1:1 B.含 X 的配子:含 Y 的配子=1:1 C.含 X 的精子:含 Y 的精子=1:1 D.雌配子:雄配子=1:1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XY 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其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只能 产生一种含有 X 的雌配子;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能产生两种雄配子, 即含有 X 的精子和含有 Y 的精子,且比例为 1:1,含有 X 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 Y 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 雄比例接近 1:1. 【解答】解:A、卵细胞不可能含有 Y,A 错误; B、含 X 的配子包括含 X 的雌配子和含 X 的雄配子,含 Y 的配子为雄配子,所以 含 X 的配子多于含 Y 的配子,B 错误; C、雄性个体产生的含有 X 的精子:含 Y 的精子=1:1,含有 X 的精子和卵细胞结 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 Y 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 雌雄比例接近 1:1,C 正确; D、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D 错误. 故选:C. 7.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同源染色体是有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 ④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 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 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 【解答】解: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①正确; ②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②错误;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③正确; 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因此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 色体是同源染色体,④正确. 故选:C. 8.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实验材料都是原核生物 B.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都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蛋白质和 DNA 分开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利体内转化实验是 1928 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 思等人进行,结论为在 S 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体外转化实验是 1944 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的,结论:DNA 是遗传物 质.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侵染过程中, 只有 32P 进入细菌,而 35S 未进入,说明只有亲代噬菌体的 DNA 进入细胞.子 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 DNA 遗传的. 因此得出结论:DNA 才是 真正的遗传物质. 【解答】解: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利用的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 菌,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中的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 A 错误; B、只有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故 B 错误; C、这两个实验均只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故 C 错误;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艾弗里设法将 S 型细菌的蛋白质和 DNA 分开,然后 单独的和 R 型细菌混合;噬菌体在浸染细菌的过程,DNA 注入到细菌内,而蛋 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故 D 正确. 故选 D. 9.1953 年 Watson 和 Crick 构建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 DNA 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 DNA 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④为 DNA 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1953 年,Watson 和 Crick 发现了 DNA 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 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 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解答】解: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①错误; ②Watson 和 Crick 构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染色体的组成 成分,②错误; ③结构决定功能,清楚了 DNA 双螺旋结构,就可以发现 DNA 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③正确; ④清楚了 DNA 双螺旋结构,就为半保留复制奠定了基础,而且 Watson 和 Crick 也对 DNA 复制进行了描述,④正确. 故选:D. 10.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 ①四分体 ②姐妹染色单体 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④非同源 染色体. A.②③ B.① C.②④ D.①③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解答本题 只需根据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①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含有等位基因,也 可能含有的是相同基因,①正确; ②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含有的基因相同,不含等位基因,②错误; ③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一个 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不含等 位基因,③错误; ④非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只存在非等位基因,④错误. 故选:B. 11.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 AaBBCcDDEe×AaBbCCddEe 产生的 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A. B. C. D.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每对性状分开计算,运用乘法原理,只要是有一个亲本控制性状基因是 杂合的,则子代 杂合, 纯合,所以这两个个体交配,亲本控制性状的基 因四对均有杂合,DD 与 dd 后代一定是杂合,所以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其 余纯合的个体为 × × × = . 【解答】解:A、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其余纯合的个体为 × × × = ,不是 ,A 错误; B、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其余纯合的个体为 × × × = , B 正确; C、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其余纯合的个体为 × × × = , 不是 ,C 错误; D、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其余纯合的个体为 × × × = , 不是 ,D 错误. 故选:B. 12.如图所示,某植株 F1 自交后代花色发生性状分离,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 ( ) A.减Ⅰ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减Ⅱ后期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F1 能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根据题意:两个纯合的紫花品种杂交,F1 开红花,F1 自交,F2 的 性状分离比为红花:紫花:白花=9:6:1,由此可以说明花色的性状遵循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可推知红花为双显性,紫花为一显一隐,白花为双隐性,且 亲本的紫花的基因不同,否则形成不了红花.假设花的颜色由基因 A、a、B、b 控制,则可以推出 F1 的基因为 AaBb,F2 的基因型分别为红花 A_B_,紫花的基因 为 A_bb 和 aaB_,白花的基因为 aabb.由此答题. 【解答】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该花色的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和分同源染色体的 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 正确; B、有孟德尔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释的内容中介绍在受精 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B 正确;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携带相同基因,所以姐妹染色体的分 离不会带来基因的重组,C 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该花色的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可知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正确; 故选:C 13.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反应,当 R、C 基因(两对等位基因位 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 CCRR 和 ccrr 的两小鼠进行杂交得到 F1,F1 雌雄个体交配,则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 ) A.黑色:白色=3:1 B.黑色:棕色:白色=1:2:1 C.黑色:棕色:白色=9:3:4 D.黑色:棕色:白色=9:6:1 【考点】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 R、C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 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 R、C 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 只有 C 基因存在时,能产生棕色素.因此,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C_R_,棕色个 体的基因型为 C_rr,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ccR_和 ccrr.据此答题. 【解答】解:基因型为 CCRR 和 ccrr 的两小鼠进行杂交得到 F1,F1 的基因型为 CcRr, F1 雌雄个体交配,则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1CCRR、2CcRR、2CCRr、4CcRr): 棕色(1CCrr、2Ccrr):白色(1ccRR、2ccRr、1ccrr)=9:3:4. 故选:C. 14.种植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 1:1.自然状态下(假设 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 AA、Aa、aa 的数量之比为( ) A.5:2:1 B.9:6:1 C.3:2:1 D.1:2:1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实验材料的选择得当:豌豆为 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并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后代的结实率也高,便 于统计. 根据本题题意可知,两种基因型的豌豆在自然状态下结实,进行的是自交,应利 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先算出各基因型产生的后代比例,然后相同基因型相加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Aa=1:1,AA 占 ,Aa 占 ,豌豆自 然 状 态 下 通 过 自 花 传 粉 繁 殖 , 子 代 AA 占 + × = , Aa= = ,aa= = ,所以 AA:Aa:aa=5:2:1. 故选:A. 15.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 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1:1:1:1 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1:1:1:1 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1:2:1 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 A 与 a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 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 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 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 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解答】解:A、甲(AaBb)×乙(aabb),属于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1: 1:1:1,A 正确; B、甲(AaBb)×丙(AAbb),后代的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Aabb,且 比例为 1:1:1:1,B 正确; C、丁(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且比例为 1:2:1,C 正 确; D、A 与 a 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错误. 故选:D. 16.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 C.有丝分裂也有基因的自由组合 D.减数分裂过程存在两个细胞周期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1、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细胞增殖的方式,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通过 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减数分裂一般是原生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产生生殖细胞过程中的 分裂方式;在分裂过程中,DNA 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并且在分裂过程中 存在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的现象,因此产生的生殖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 体. 【解答】解:A、有丝分裂全过程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都有同源染色体,A 错误;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和四分体,B 正确; C、基因的作用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 错误; D、细胞周期发生在连续分裂的细胞,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 错误. 故选:B. 17.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 50%的死亡率,则自 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A.1:1:1 B.4:4:1 C.2:3:1 D.1:2:1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频率的计算: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 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 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 杂合子的频率. 【解答】解:Dd 植株中雌配子有 D+ d,雄配子 d 有 50%的致死,说明雄 配子是 D+ × d,也就是雄配子中有 D+ d. 所以后代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雌雄配子以及后 代基因型概率 D d D DD Dd d Dd dd 故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DD:Dd:dd=2:3:1 故选:C. 18.下列关于 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 患病 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 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正常的,以此分析答题. 【解答】解:A、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患者的显性致病基因来自于亲本,所以亲本至少有一个是患者,A 正确; B、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儿子由其配偶 决定,B 错误; C、若女性患者是杂合子,其丈夫正常,则其后代中,女儿和儿子都是一半正常, 一半患病,C 错误; D、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出现在正常个体身上,D 错误. 故选:A. 19.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图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行为相同 B.②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 C.③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D.由④可判断该动物一定是雄性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图为有丝分裂后期,②图为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③图为有丝分裂中期,④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明确知识点,梳理 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A、①图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后,移向细胞两极,所以每条染色体 的行为相同,A 正确; B、②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B 正确; C、③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 数目的最佳时期,C 正确; D、④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 能是第一极体,所以由④不能判断该动物是雄性还是雌性,D 错误. 故选:D. 20.如图是某红眼果蝇细胞分裂示意图,若图Ⅲ中的 a 与一只异性红眼果蝇产生 的配子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则 d 与异性红眼果蝇产生的配子结合发育成 的果蝇表现型为( ) A.白眼雄果蝇 B.红眼雄果蝇 C.白眼雌果蝇 D.红眼雌果蝇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一只白眼雄果蝇”判断精子 a 的类型,再由此判断 精子 d 的性染色体组成和所带基因,继而确定后代表现型. 【解答】解:据图中细胞Ⅰ可知该果蝇为雄果蝇,则该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 XWY,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四个精子中两个含有 X 染色体,两个 含有 Y 染色体. 由于 a 与一只异性红眼果蝇(XWX﹣)产生的配子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 (XwY),因此可确定精子 a 中含 Y 染色体,则精子 d 类型为 XW,因此 d 与异性 红眼果蝇产生的配子结合发育成的果蝇为 XWX﹣,为红眼雌果蝇. 故选:D. 21.下图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若该果蝇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 胞的基因组成为 ABcXD,则同时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的基因组成为(不考虑基因 突变)( ) A.AbcXD、abCXd、aBCXd B.ABcXD、abCXd、abCXd C.AbcXD、abCXd、abCXd D.ABcXD、abCXd、aBCXd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减数分裂,明确知识点后梳理 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从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ABcXD,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 了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根据互换结果可以判断出同时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的基因 组成为 AbcXD、abCXd、aBCXd. 故选 A. 22.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 患者(Aa)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 A 的是( ) 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性母细胞 ④次级性母细胞 ⑤肌肉细 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 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 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解答】解:①神经细胞属于体细胞,肯定含有基因 A,①错误; ②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基因,②正确; ③初级性母细胞肯定含有基因 A,③错误; ④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次级 卵母细胞可能不含基因 A,④正确; ⑤肌肉细胞属于体细胞,肯定含有基因 A,⑤错误; ⑥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成熟 的性细胞可能不含基因 A,⑥正确. 故选:A. 23.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和④中的 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1:1;细胞②的子细胞叫做次级精 母细胞 B.细胞①②③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或极体 D.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④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②中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的规律性 变化.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处于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明 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A、细胞①和④中的着丝点已分裂,所以细胞中的 DNA 分子数:染 色体数=1:1;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其产生的子细 胞叫做次级精母细胞,A 正确; B、细胞①③产生的子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②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不含有 同源染色体,B 错误; C、细胞①有丝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由于②中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 胞,所以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C 错误; D、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细胞②中,D 错误. 故选:A. 24.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 染色体都比 X 染色体短小 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C.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 点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1、XY 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Y 染色体不一定比 X 染色体短小,如人 类的 Y 染色体比 X 短小,但果蝇的 Y 染色体比 X 长. 2、XY 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所含性染色体为 X,雄性个 体产生的配子所含的性染色体为 X 或 Y. 3、色盲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余女患 者;男性正常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 4、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伴 性遗传在基因传递过程中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解答】解:A、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 染色体一般比 X 染色体短小,但是也 有 Y 比 X 大的,如果蝇,A 错误; B、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但 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儿子,B 正确; C、在 XY 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配子只含 X 染色体,雄配子可能含 X 染色体或 Y 染色体,C 错误; D、由于性染色体也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分离,所以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 错误. 故选:B. 25.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真核生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本题考生要能够从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着手考虑,解题关键是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 目.通过图中细胞分析,细胞中有 3 条染色体,并且 3 条染色体中没有同源染色 体. 【解答】解:A、肝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具有同源染色 体,因此染色体数目呈偶数,A 错误; B、初级卵母细胞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该时期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 B 错误; C、图中看出,细胞中 3 条染色体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具有染色单体,因此 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第一极体,C 正确; D、卵细胞中应不具有染色单体,D 错误. 故选:C. 26.已知鸡的芦花性状为显性,非芦花为隐性,其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纯种芦 花雄鸡与纯种非芦花雌鸡交配,产生 F1,让 F1 互交,F2 雌性中芦花鸡与非芦花 鸡的比例是( ) A.3:1 B.2:1 C.1:1 D.1:2:1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1、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 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 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 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纯种芦花鸡(ZBZB)和非芦花鸡(ZbW)交配,产生 F1,F1 的两种 基因型(ZBZb×ZBW)交配得到 F2,F2 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 ZBZB(芦花鸡): ZBZb(芦花鸡):ZBW(芦花鸡):ZbW(非芦花鸡)=1:1:1:1.因此,F2 中芦 花鸡和非芦花鸡的比例是 3:1,其雌性个体中,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是 1: 1. 故选:C. 27.若 1 个 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被 1 个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 有噬菌体( ) A.一定有 35S,可能有 32P B.只有 35S C.一定有 32P,可能有 35S D.只有 32P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噬菌体的 DNA 中含有 P,蛋白质中含有 S,因此一般 35S 标记噬菌体的 蛋白质,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 解答本题应从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着手,并且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 利用细菌中原料合成 DNA 和蛋白质的. 【解答】解: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将自身的 DNA 注射到细菌菌体中,蛋白 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 由于 DNA 是半保留复制的,因此亲代噬菌体被 32P 标记的那两条 DNA 链存在于 某两个子代噬菌体中.而细菌中没有 32P 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始终只有两个 子代 DNA 分子有 32P 标记. 由于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是以细菌体内的原料合成的,而大肠杆菌被 35S 标记, 因此合成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有 35S 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一定有 35S,可能 有 32P. 故选:A. 28.在氮源为 14N 和 15N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 DNA 分子分别为 14N﹣ DNA(相对分子质量为 a)和 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 b).将含 15N﹣DNA 的 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 14N 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 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Ⅰ代细菌 DNA 分子中一条链是 14N,另一条链是 15N B.Ⅱ代细菌含 15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 C.预计Ⅲ代细菌 DNA 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考点】DNA 分子的复制.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中为全中,说明 DNA 分子是半保留复制, 一条链为 14N,另一条链为 15N.Ⅱ中一半为轻,一半为中,说明复制两次后一半 DNA 都是 14N,另一半 DNA 中一条链为 14N,另一条链为 15N. 【解答】解:A、Ⅰ代细菌 DNA 分子离心后都为中,说明一条链是 14N,另一条 链是 15N,A 正确; B、Ⅱ代细菌含 15N 的 DNA 分子为一半,所以占全部 DNA 分子的 ,B 错误; C、预计Ⅲ代细菌 DNA 分子中,含 15N﹣DNA 的为 2 个,只含 14N﹣DNA 的为 6 个 . 因 此 , Ⅲ 代 细 菌 DNA 分 子 的 平 均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为 ,C 正确; 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 正确. 故选:B. 29.下列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的是( ) ①DNA 复制 ②逆转录 ③转录 ④翻译 ⑤RNA 复制. A.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 D.①②④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1、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流向 DNA,即 DNA 的复制;(2) 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流向 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 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 RNA 流向 RNA 以及从 RNA 流向 DNA 两条途径.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 DNA 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 数目和 DNA 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这就是 A(腺嘌呤)一定与 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 C(胞嘧啶) 配对,反之亦然.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RNA 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中都会发 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解:①DNA 复制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T、T﹣A、C﹣G、G ﹣C; ②逆转录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T、U﹣A、C﹣G、G﹣C; ③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C﹣G、G﹣C; ④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C﹣G、G﹣C; ⑤RNA 复制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C﹣G、G﹣C; 因此,翻译和 RNA 复制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故选:C. 30.如图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和“丙→丁”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大肠杆菌细胞中不能进行这两 个过程 B.能进行“乙→甲”过程的生物的核酸中含有 4 种碱基 C.假如丙所表示的分子含有 200 个碱基,其中胞嘧啶有 60 个,且碱基可以任意 排列,则理论上该分子有 4100 种 D.乙所表示的分子中共显示 2 个密码子;能特异性识别密码子的分子的基本组 成单位与乙所表示的分子的不同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NA 分子的复 制. 【分析】分析题图: 1、甲链含有碱基 T,属于 DNA 链,乙链含有碱基 U 属于 RNA 链,则甲→乙表示 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 RNA,乙→甲表示以 RNA 为模板逆转录形成 DNA; 2、丙和丁链中都含有碱基 T,所以丙→丁表示 DNA 的复制过程. 【解答】解:A、“甲→乙”表示转录过程、“丙→丁”表示 DNA 的复制过程,这两 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大肠杆菌细胞中也能进行这两个过程,A 错误; B、“乙→甲”表示逆转录过程,只有少数 RNA 病毒能进行该过程,该类病毒只含 有 RNA 一种核酸、4 种碱基,B 正确; C、假如丙所表示的分子含有 200 个碱基,其中胞嘧啶 60 个,且碱基可以任意排 列,由于碱基的数量受到限制,所以该分子的种类小于 4100 种,C 错误; D、密码子是 mRNA 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的碱基,则乙中共显示 2 个密 码子,能特异性识别密码子的分子是 tRNA,其基本组成单位与 mRNA 相同,都 是核糖核苷酸,D 错误. 故选:B. 3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全部以密码子的方式体现出来 B.DNA 复制、转录都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 C.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转录的 mRNA 上相同的密码子翻 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D.若含有遗传信息的模板链的碱基组成为 CGA,则遗传密码的碱基组成为 GCT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通过转录,遗传信息从 DNA 流向 mRNA,通过翻译过程,遗传信息从 mRNA 流向蛋白质; 2、DNA 分子复制以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 的模板是 mRNA; 2、密码子是指 mRNA 上三个连续相邻的碱基,能编码一个氨基酸,叫一个密码 子,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解答】解;A、有一些 DNA 片段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但他们也是遗传信息的 一部分,所以并不是所有遗传信息都以密码子的形式体现出来,A 错误; B、DNA 分子复制过程是以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B 错误; C、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即同一种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相同,C 正确; D、遗传密码位于 mRNA 上,如果有遗传信息的模板链的碱基组成为 CGA,则遗 传密码的碱基组成为 GCU,D 错误. 故选:C. 32.对下列各图分析不准确的是( ) A.甲图中的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乙图中核糖体在 mRNA 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C.对于丙图,人体内的 T 淋巴细胞可以进行①②③⑤过程 D.丁图中该段中内有 6 种核苷酸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分析甲图:①转录过程、②翻译过程、③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 分析乙图:乙图表示翻译过程,根据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 mRNA 上移 动方向为从右到左. 分析丙图:①表示 DNA 的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④表 示逆转录过程,⑤表示 RNA 的复制过程. 分析丁图:丁表示转录过程. 【解答】解:A、甲图中的①转录过程、②翻译过程和③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均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正确; B、乙图为翻译过程,其原料是氨基酸,根据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 mRNA 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B 正确; C、人体内的 T 淋巴细胞可以进行增殖分化,因此对于丙图,人体内的 T 淋巴细 胞可以进行①②③过程,但不能进行⑤过程,该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 细胞中,C 错误; D、丁图中该段中内有 6 种核苷酸(3 种脱氧核苷酸+3 种核糖核苷酸),D 正确. 故选:C. 33.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含 n 个碱基的 DNA 分子,转录的 mRNA 分子的碱基数是 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 DNA 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 DNA 和 RNA 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 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其中编码区能转录形成 mRNA,而非 编码区不能转录形成 mRNA. 2、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是基因编码区上游的启动子.转录过程是以 DNA 分子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不具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不不进行转录. 【解答】解:A、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其中编码区能转录形成 mRNA, 而非编码区不能转录形成 mRNA,因此一个含 n 个碱基的 DNA 分子,转录的 mRNA 分子的碱基数小于 个,A 错误; B、转录过程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 mRNA 的过程,B 错误; C、DNA 复制和转录均以 DNA 为模板,故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都在 DNA 上,C 错误; D、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基因选择表达,故 mRNA 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 化,D 正确. 故选:D. 34.一个男子把色盲基因 Xb 传给他外孙女的几率为( ) A. B. C. D.0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伴 X 隐性遗传): (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 (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个男子把色盲基因 Xb 传给他的女儿的几率 是 100%,而女儿再把色盲基因 Xb 传给外孙女的几率为 . 故选:A. 35.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 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 243 阔叶 119、窄叶 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 83、窄叶 78 阔叶 79、窄叶 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 131 窄叶 127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仅根据第 2 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根据第 1 或 3 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C.用第 2 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l D.用第 1 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第 1 组实验,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推 知阔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子代雌雄株的叶形阔叶和窄叶数目不均等,发现阔 叶和窄叶一对性状与性别有关,且位于 X 染色体上.运用分离定律计算各种组合 中子代窄叶和阔叶的概率. 【解答】解:A、由于第 2 组杂交组合的亲本有阔叶和窄叶,子代也有阔叶和窄 叶,所以仅根据第 2 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A 正确; B、根据第 1 组或第 3 组实验子代雌雄株的叶形阔叶和窄叶数目不均等,说明叶 形与性别有关.再由雄株有阔叶又有窄叶,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B 正确; C、假设叶形基因为 A、a.用第 2 组的子代阔叶雌株 XAXa 与阔叶雄株 XaY 杂交, 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子代杂交后代有 XAXA:XAXa: XAY:XaY=1:1:1:1,性状分离比为 3:l,C 正确; D、假设叶形基因为 A、a.第 1 组实验中,由子代雄株有阔叶又有窄叶,可推知 母本基因型为 XAXa.又因父本阔叶基因型为 XAY,进一步推知子代雌株的基因型 为 XAXA、 XAXa.子代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 × = ,D 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6.以下是基因型为 AaBb 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细胞内有 4 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AaBb .不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丙 . (2)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 (第一)极体 ,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 de 段. (3)若乙图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 AaB 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 减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 1 和 2 没有分开 . (4)若丙图中一条染色体上的 B 基因变为 b 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 是 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 规律;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细胞移向细胞两极的有同源染色体,处 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 丙细胞着丝点分裂,而且没有同源染色体,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图丁表 示染色体数目变化,ab 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e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解:(1)甲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含 有 4 对同源染色体.由于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与甲 细胞相同,均为 AaBb.图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2)由于是雌性高等动物细胞,丙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细胞 质均等分裂,所以丙图细胞为第一极体,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 de 段,表示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暂时加倍. (3)若乙图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染色体组成为 AaB 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 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Aa 没有分离,移向了同一极. (4)若丙图中一条染色体上的 B 基因变为 b 基因,原来细胞的存在 b 基因,因 此可能是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也有可能是基因突变 的结果. 故答案为: (1)4AaBb 丙 (2)(第一)极体 de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 1 和 2 没有分开 (4)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37.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 A,隐性基因为 a; 乙病显性基因为 B,隐性基因为 b.若 II﹣7 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 常 染色体上的 显 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 位于 常 染色体上的 隐 性遗传病. (2)II﹣5 的基因型可能是 aaBB 或 aaBb ,III﹣8 的基因型是 AaBb . (3)III﹣10 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 (4)假设 III﹣10 与 III﹣9 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5)该系谱图中,属于 II﹣4 的旁系血亲有 II﹣5,II﹣6,III﹣10 .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本题是考查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类型、有关个体的基因型和进 行遗传病概率计算.先分析遗传系谱图判断出甲乙 2 中遗传病的类型,写出相关 个体可能的基因型,并进行概率计算. 【解答】解:(1)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Ⅰ﹣1 与Ⅰ﹣2 患甲病,生有不患甲病的 女儿和儿子,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Ⅰ﹣1 与Ⅰ﹣2 不患乙病,生有一个患乙病的女儿,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Ⅱ﹣5 不患甲病,基因型 aa,患乙病但有一个患乙病的姊妹,对乙病来说 Ⅱ﹣5 的基因型为 BB 或 Bb,Bb 占 ,因此 II﹣5 的基因型可能是 aaBB 或 aaBb;Ⅲ8﹣患甲病,但其父亲不患甲病, 对甲病来说Ⅲ﹣8 的基因型为 Aa, Ⅲ﹣8 不患乙病,但其母亲患乙病,对乙病来说Ⅲ﹣8 的基因型为 Bb,因此说Ⅲ ﹣8 的基因型为 AaBb. (3)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Ⅲ﹣10 不患甲病,基因型为 aa,不患乙病,其父亲是 杂合子 Bb 的概率是 ,由题意可知其母亲是纯合子 BB,对乙病来说,Ⅲ﹣10 是杂合子 Bb 的概率是 Bb= ,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BB=1﹣ 因此 III﹣10 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 (4)先分析甲病,Ⅲ﹣10 不患甲病,基因型为 aa,Ⅲ﹣9 不患甲病,基因型为 aa,因此 III﹣10 与 III﹣9 结婚生下的孩子不患甲病,在分析乙病,由(3)可知, Ⅲ﹣10 是杂合子 Bb 的概率为 ,Ⅲ﹣9 患乙病,基因型为 bb,因此后代患乙 病的概率是 bb= ,不患乙病的概率是 ,III﹣10 与 III﹣9 结 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5)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属于 II﹣4 的旁系血亲有 II﹣5,II﹣6,III﹣10. 故答案应为: (1)常 显 常 隐 (2)aaBB 或 aaBb AaBb (3) (4) (5)II﹣5,II﹣6,III﹣10 38.图中甲~丁表示大分子物质或结构,①、②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 图回答问题: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核糖核苷酸 ;①过程与②过程碱基配对方式的区 别是 ①过程中 T 可与 A 配对 . (2)若乙中含 1000 个碱基,其中 C 占 26%、G 占 32%,则甲中胸腺嘧啶的比例 是 21% ,此 DNA 片段经三次复制,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消耗 2320 个胞 嘧啶脱氧核苷酸. (3)少量的 mRNA 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 一个 mRNA 可 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 ②过程涉及的 RNA 有 3 类. ( 4 ) 在 细 胞 分 裂 间 期 发 生 的 遗 传 信 息 传 递 过 程 是 ,在分裂期此图所示 过程很难进行,原因是 DNA 处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 . (5)下列生物或结构中,与结构丁化学组成相近的是 BD A.T2 噬菌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线粒体 D.HIV.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过程②表示翻译;图 中甲表示 DNA,乙表示 mRNA,丙表示多肽链,丁表示核糖体. 【解答】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中①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转录合 成的是 RNA,因此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①过程是 DNA 的一条链与 mRNA 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②过程是 mRNA 与 tRNA 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因此①过程中 T 可与 A 配对. (2)图中乙表示 mRNA,若乙中含 1000 个碱基,其中 C 占 26%、G 占 32%,则 DNA 分子中的模板链中的 G 占 26%、C 占 32%,则 DNA 分子中 G+C=58%,A+T=42%, 因此其中的胸腺嘧啶的比例是 21%,胞嘧啶有 580 个.此 DNA 片段经三次复制, 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消耗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3﹣22)×580=2320 个. (3)图中看出,一个 mRNA 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 合成,因此少量的 mRNA 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翻译过程需要 mRNA 作为模板,tRNA 作为运输工具,rRNA 作为合成场所. (4)在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发生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发生的遗传 信 息 传 递 过 程 可 以 表 示 为 ;在分裂期时,由于 DNA 处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因此 DNA 复制和表达过程很难进 行. (5)图中结构丁表示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和 RNA 构成的,选项中 T2 噬菌体 是由蛋白质和 DNA 构成的;线粒体所含的成分较复杂;而烟草花叶病毒和 HIV 病毒都属于 RNA 病毒,其组成成分均为蛋白质和 RNA. 故答案为: (1)核糖核苷酸 ①过程中 T 可与 A 配对 (2)21% 2320 (3)一个 mRNA 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3 (4) DNA 处于高 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 (5)BD 39.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经常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它作为遗传学实验 材料的优点是 (至少答两条) 繁殖快,容易饲养;染色体少;相对性状明 显 . 实验一:已知果蝇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为 W,白眼为 w),且雌雄 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 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 染色体上,应选择的亲本表现类型为 白眼 雌蝇×红眼雄蝇 . 实验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为: (1)如果 子代中雌雄全为红眼 ,则说明在常染色体上. (2)如果 子代中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 ,则说明在 X 染色体上. (3)如果 子代中雌雄既有红眼也有白眼,个体数目接近 1:1 ,则说明在常 染色体上. 实验二:科学家摩尔根用纯种灰身残翅果蝇与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子代(F1) 全部为灰身长翅果蝇,请你运用一种最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 和残翅的遗传行为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方法: 让 F1 中的灰身长翅雌雄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性状比 例 . 结果预测及结论:(1)如果 后代果蝇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黒身长翅:黒身残 翅=9:3:3:1 ,则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的遗传行为不遵循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 (2)如果 后代果蝇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黒身长翅:黒身残翅不等于 9:3: 3:1 ,则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的遗传行为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 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 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要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可采用测交法或杂交法. 【解答】解:果蝇具有培养周期短,易饲养,成本低;染色体数少,便于观察; 某些相对性状区分明显等优点,所以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研究材料. 实验一:要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确定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可选用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 (1)如果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 AA×aa,子代中雌、 雄果蝇全部为红眼; (2)如果这对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XaXa×XAY,子代中雌果 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 (3)如果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 Aa×aa,子代中雌、 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 实验二:用最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的遗传行为是否遵 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让 F1 中的灰身长翅雌雄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并统 计后代的性状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1)如果后代果蝇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黒身长翅:黒身残翅 =9:3:3:1,则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的遗传行为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 (2)如果后代果蝇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黒身长翅:黒身残翅不等于 9:3:3: 1,则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的遗传行为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故答案为: 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繁殖快,容易饲养;染色体少;相对性状明显. 实验一:亲本表现类型为:白眼雌蝇×红眼雄蝇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1)子代中雌雄全为红眼. (2)子代中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 (3)子代中雌雄既有红眼也有白眼,个体数目接近 1:1. 实验二:让 F1 中的灰身长翅雌雄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性状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1)如果后代果蝇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黒身长翅:黒身残翅=9:3:3:1. (2)如果后代果蝇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黒身长翅:黒身残翅不等于 9:3:3: 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