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命题人: 一、 单选题(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山不容二虎”——能量流动中能量逐级递减原理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 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波动 3..蚜虫常聚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是地球上最具有破坏性的害虫之一。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蚜虫的天敌。对于蚜虫,重要的是抓紧预防,避免虫害的发生。关于蚜虫的调查与防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B.取样时应选择蚜虫较为集中的地块 C.样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出蚜虫的种群密度 D.引入七星瓢虫,可以彻底消灭蚜虫 4.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5.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零 B.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 C.若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 D.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 6.在水库的上游,政府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该湿地的总能量是该湿地中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D.从废弃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7. 十九大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响应这一号召,2017年洞庭湖环境保护行动全面展开:全境砍伐欧美黑杨、拆除外湖砂石场、拆除湖洲内的钢制矮围、清退外湖珍珠养殖场、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等一系列措施。根据以上措施及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蓄洪防旱、增加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沟渠塘坝清淤增蓄、拆除外湖砂石场将有利于提高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 C.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长期在洞庭湖进行珍珠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现象 8.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 A. 榨汁机只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 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C. 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 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9.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 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C. 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 11.菟丝子是一种缺乏叶绿素的开花植物,但可吸附于其他绿色植物以取得养分,所以菟丝子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应该是 (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自养生物 12.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 A.小鱼吃的小虾 B.泥巴中的藻类 C.吃小鱼的大鱼 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13.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下图所示装置中都加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最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14.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C.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15.图L5-2-1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L5-2-1 A.图中用于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A B.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蚕粪便中的能量 C.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A1+B1+C1+D1)/C表示 D.蚕丝中所含的能量来自蚕中的B1 16.如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 )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信息传递 D.物质更新 17.以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或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的是( ) ①当蜜蜂散失时,雌蜂(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最后把所有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 ②蜜蜂采花酿蜜,当少数蜜蜂发现蜜源后,就能很快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到蜜囊装满仍返回原地,而不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 ③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 ④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 ⑤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获得高产 ⑥利用装有性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 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B.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自动调节能力越小 C.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D.恢复力稳定性越高,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19.右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20.如图L5-2-9(a)所示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图(b)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倒金字塔,以下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 图L5-2-9 A.组成(a)和(b)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生物因素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B.流经(a)或(b)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a)或(b)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C.(b)生态系统可以对(a)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D.人类活动对(a)或(b)生态系统均产生影响 2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L5-2-10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图L5-2-10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提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的利用率 22.某地森林发生局部火灾后,不久后许多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 ) A.恢复力稳定性 B.抵抗力稳定性 C.传递信息的功能 D.无限的自我调节能力 2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L5-5-1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图L5-5-1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弱 C.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二、非选择题(52分) 25.(11分)如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图乙表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C值=甲存有量/乙存有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若种群每年以λ倍按图甲曲线X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起始数量,则t年后该种群数量Nt可表示为 。图甲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受到 (写出两点)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 (2)若图甲中的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 点左右,原因是 。C点后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是 。 (3)从图乙分析,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 ,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是 。从a年到e年, 逐渐成为优势树种,群落的这种变化叫做 。 26.(16分)果酒和果醋含有丰富的营养泪便于保存,且便于保存.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的制作需要以________作为菌种,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该微生物属于________。 (2)能证明梨汁中产生了酒精的试剂是________,此颜色变化需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其颜色变化为________。 (3)在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将果酒制作的产物乙醇先变为________,再将其变为醋酸,上述过程需在氧气充足,但________的条件下完成。 (4)果酒制作过程涉及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包括________。 27.(7分)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2)鹰占有 个营养级,请写出鹰所占营养级最高的一条食物链: 。 (4)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 (5)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 ,理由是 。 28.(9分)如图是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图解,其中a、b、c、d构成生物群落,①~⑧表示相关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的。图示各种成分之间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来。 (2)图示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填字母)同化量的一部分。b同化的能量最终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b的同化量增加1 kJ,则生产者的同化量至少需要增加________kJ。 (3)过度的人工碳排放,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导致气温升高从而形成_______效应。为了避免此效应的形成,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9(9分).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甲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指向A的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乙的食物链中,③属于________(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3)图乙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乙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些信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图乙所示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短期内发生变化后并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________(填“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更高。 (6)下表是某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 用量 分解者 分解量 呼吸释 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___ J/(hm2·a)。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 高二期末考试生物答案 一、 单选题(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5 DBACD 6-10 DACBC 11-15 CBAAD 16-20 BADDB 21-24 CAAD 二、 非选择题(5大题,52分) 25.(11分,每空1分) (1)种群密度 ; Aλt ;食物、空间、气候、天敌、传染病 (环境阻力任写两点,写一点1分); (2)B; 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或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数量恢复起来较快。);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3)0~e ; b~c; 乙; 群落的演替 26. (16分,每空2分) (1) 酵母菌;分解者 (2)重铬酸钾;酸性;灰绿色 (3)乙醛;缺少糖源 (4)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 27.(7分,每空1分) (1)8 (2)4; 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食虫鸟)→蛇→鹰 (3)捕食和竞争 (4)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5)食虫昆虫;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28.(9分,每空1分) (1)CO2; 如图中虚箭头所示(每个箭头1分) (2)d; 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 被分解者利用; 25 (3)温室; 尽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扩大绿化面积,增加绿色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等(合理即可) 29(9分,每空1分) (1)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2)草 (3)自身的呼吸作用; 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 (5)自我调节; 恢复力 (6)2.48×1011 ; 3.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