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B. 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 D. 生命系统层层相依,都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答案】B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细胞,A错误;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为细胞,C错误;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错误。‎ ‎2.海藻糖是由两个吡喃环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非还原二糖。《自然》杂志曾指出“对许多生命体而言,海藻糖的有与无,意味着生命或者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藻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B. 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C. 脱水缩合反应还可发生在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 D. 组成海藻糖的化学元素与组成脂肪的化学元素不同 ‎【答案】C ‎【解析】海藻糖不属于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蔗糖、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中的二塘,B错;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C正确;组成海藻糖的化学元素与组成脂肪的化学元素正确,D错;‎ ‎【考点定位】糖 ‎【名师点睛】主要分为单糖和双糖,多糖——由10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或分支的聚合物,意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玉米种子发育到玉米幼苗的过程中,关于细胞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以被动运输的方式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 B. 玉米幼苗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 储存于玉米种子的细胞内,可用于细胞代谢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D. 适宜环境中,玉米幼苗生长较快,每个细胞内无机物的积累量越来越多 ‎【答案】C ‎【解析】细胞吸收无机盐主要是主动运输的方式,A错误;玉米幼苗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B错误;细胞内的水份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可用于细胞代谢的水主要是自由水,C正确;细胞体积是有限的,细胞内的无机物需要量不会无限增多,D错误。‎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水和无机盐 ‎【名师点睛】本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细胞吸收无机盐例子主要是主动运输;二是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4.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有H2O生成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⑥ C. ④⑤ D. ⑤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真核细胞的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而原核细胞如蓝藻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光合片层上,①错误;‎ ‎②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而原核细胞如好氧细菌的有氧呼吸只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错误;‎ ‎③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③错误;‎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RNA病毒,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⑤正确;‎ ‎⑥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⑥正确。‎ 所以,⑤⑥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细胞结构的理解和辨析.可以进行归类记忆: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含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动植物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高尔基体(植物细胞)。‎ ‎5.生物膜在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糖蛋白只与细胞的识别有关,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糖蛋白 B.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生物膜组成相对简单,仅缺少核膜这一组成成分 C.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与生物膜组成成分差异性无关的是自由扩散 D. 分泌蛋白释放后,参与运输过程的细胞器膜面积基本不变的有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答案】C ‎【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润滑、免疫反应等作用,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各处,再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二是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进行信息交流,三是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前两种方式需要糖蛋白参与,后一种方式不需要糖蛋白,A项错误;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组成相对简单,缺少核膜和细胞器膜,B项错误;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与生物膜组成成分的差异性有关,而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与生物膜组成成分的差异性无关,C项正确;分泌蛋白释放后,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不变,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但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D项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生物膜有关的8个失分点 ‎(1)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但获取某细胞结构时采用差速离心法。(2)游离的核糖体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同,前者合成的是结构蛋白,后者合成的是分泌蛋白。(3)细胞器的膜可以相互转化,这是由于各种膜的化学组成成分和结构基本相同,高尔基体为转化的“枢纽”。(4)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协作:核糖体只是分泌蛋白肽链的合成场所,肽链需在内质网中盘曲、折叠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经高尔基体进行最后的“加工、分类与包装”,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5)分泌蛋白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为胞吐,需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6)多肽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空间结构是在内质网上形成的,成熟蛋白质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7)真核细胞有内膜系统,原核细胞没有,具膜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8)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体现了内质网是细胞内分布最广的细胞器,也体现了内质网的运输作用;内质网是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中心。‎ ‎【答案】D ‎【解析】题图显示:信号肽穿膜到达内质网内腔,在信号肽酶的催化作用下,信号肽被切下蛋白质分子,A项正确;信号肽经由膜中蛋白质形成的孔道到达内质网内腔,随即被位于腔表面的信号肽酶切下,由于它的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够通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B项正确;信号肽酶能够切信号肽,而对新合成的蛋白质无破坏,体现了酶的专一性,C项正确;新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被加工后,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囊泡包裹着新合成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D项错误。‎ ‎7.下图1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图2表示磷脂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分布的百分比。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生物膜最可能是细胞膜,因为有糖蛋白丁 B. 图1说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磷脂双分子尾部具有疏水性和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 C. 由图1和图2可知,膜脂和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D. 图1中某物质通过离子通道不需要消耗ATP,①所示某物质排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图1中糖蛋白分布在膜外,糖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则该图最可能是细胞膜,A正确;磷脂双分子尾部具有疏水性和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B正确;图1中糖蛋白分布在膜外,图2中磷脂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分布的百分比不同,说明细胞膜的成分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C正确;图1中某物质通过离子通道不需要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D错误。‎ ‎【点睛】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能量的需要进行判断 ‎(2)根据运输方向进行判断 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8.下图是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钠离子的过程和将葡萄糖运出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 ”的个数代表分子(或离子)的浓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Na+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需要消耗ATP B. 葡萄糖与有关载体结合后被运出该细胞,需要消耗ATP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和Na+时使用的载体一定不同 D. 葡萄糖被运进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题图显示:Na+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需载体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其方式为协助扩散,A项错误;葡萄糖与有关载体结合后,顺浓度梯度被运出该细胞,其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项错误;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伴随着 Na+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二者所使用的载体相同,C项错误;葡萄糖被运进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其方式为主动运输,D项正确。‎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识图辨别能力,难度稍大。解决此类问题,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这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从物质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几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9.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高尔基体 B. pH较低时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但温度较低时则不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 C. 在任何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一定比无机催化剂显著 D. 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答案】D ‎【解析】酶大多数是蛋白质,需要在核糖体合成,少部分酶的本质是RNA,在细胞核合成,A错误;温度较低时会降低酶的活性,但是不会失去活性,B错误;不同的酶最适宜pH不同,所以有些酶在pH较低时,活性反而较高。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酶的催化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条件,所以并不是所有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都比无机催化剂高的,C错误;所有活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所以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其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与原核细胞有关的酶也都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酶概念和特性的理解,能力要求适中。要注意,生物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由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转来维持的,而代谢中各种化学反应是由各种化学反应是由各种酶的催化来实现的,没有酶,代谢就会停止.酶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蛋白质类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RNA类的酶是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 ‎10.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 只是碱基的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 B. 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 C. 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 D. 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 ‎【答案】C ‎【解析】细胞的吸能反应常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关联,A正确;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磷酸、核糖和碱基,B正确;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核糖构成的,C错误;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D正确。‎ ‎【点睛】解答A选项,关键要掌握吸能反应常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关联。‎ ‎11.呼吸熵(RQ=)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吸收的O2量 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 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 C. 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 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答案】B ‎【解析】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者均有CO2生成,但只有有氧呼吸才吸收O2,且有氧呼吸放出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相等,因此呼吸熵越小,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A项错误;b点时的呼吸熵小于a点,说明b点时吸收的O2量大于a点,因此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B项正确;c点呼吸熵等于1,细胞完全进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较多,不利于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C项错误;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仍会随氧分压增大而增强,但呼吸熵仍是1,D项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酵母菌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每消耗1mol的葡萄糖就会消耗6molO2,同时释放6molCO2;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O2,每消耗1mol的葡萄糖,会产生2mol CO2,同时产生2mol C2H5OH;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则O2的吸收量小于CO2的释放量。据此以题意中“呼吸熵的表达式”为切入点,找出隐含的信息,即呼吸熵大于1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呼吸熵等于1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并将“隐含信息”与“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起来分析判断各选项。‎ ‎12.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只进行需氧呼吸,bc段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存,cd段只进行厌氧呼吸 B. 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 厌氧呼吸只产生少量ATP,是因为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 D. 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可利用厌氧呼吸快速的分解有机物产生ATP ‎【答案】D ‎【解析】cd段氧气的消化速率维持较高水平的相对稳定状态,同时血液中乳酸水平较高,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二氧化碳只能来自有氧呼吸,因此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B错误;无氧呼吸过程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过程,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者乳酸中未被释放出来,所以只能产生少量ATP,C错误;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可利用厌氧呼吸快速的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ATP,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 ‎13.下列关于叶绿体内光合色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B. 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可在类囊体膜上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 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a D. 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大量吸收绿光,几乎不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答案】B ‎【解析】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是改变的,如叶片衰老后,叶绿素的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升高,A错误;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可在类囊体膜上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B正确;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光合色素是胡萝卜素,C错误;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吸收绿光最少,大量的绿光被反射,D错误。‎ ‎14.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持适宜的pH和温度,改变其它条件,测定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绿藻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前5分钟只进行呼吸作用 B. 第4分钟只发生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第7分钟C5的含量瞬间增加 D. 9-12分钟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答案】D ‎【解析】题图显示:前4分钟处于黑暗条件,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A项错误;第4分钟起给予光照,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除了发生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外,还会通过呼吸作用将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等,B项错误;第7分钟添加一定量的CO2,导致CO2固定过程加快,C5的含量瞬间减少,C项错误;9-12分钟,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不变,说明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项正确。‎ ‎15.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有③、④‎ B. 人体细胞中也可发生的过程有②、④‎ C. ②过程形成的ATP可用于③过程 D. 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①消耗的CO2多于②产生的CO2‎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①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或无氧呼吸、③是光反应、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③发生在类囊体膜上,④发生在线粒体膜上,A项不符合题意;人体细胞可以发生②有氧呼吸第一和二阶段,也可以发生④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项不符合题意;②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形成的ATP不会用于③光反应,③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C项符合题意;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故①暗反应消耗的CO2多于②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CO2,D项不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呼吸的过程、场所,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场所。‎ ‎16.某同学利用黑藻探究“光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装置如图甲。图乙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装置甲中黑藻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其中a、b、c、d代表细胞结构,①~⑤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乙结构a、b、c中存在光合作用色素的是a,而要提取光合作用色素需要用层析液 B. 在适宜光照强度下,图甲装置中有色小液滴将向右移动,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则短期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增加。‎ C. 图乙中①在b内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④代表丙酮酸,能产生⑤的细胞结构有a、b D. 若一定时间内有色小液滴向右移动,则移动的距离代表黑藻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 ‎【答案】B ‎【解析】提取光合作用色素需要使用无水乙醇,分离光合色素需要使用层析液,A错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图甲装置中黑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导致瓶中气压升高,小液滴右移,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则短期内暗反应减弱,C5的消耗减少,‎ ‎ ATP和[H]不减少,还原的三碳化合物量不变,C5的含量将增加,B正确。①~⑤分别表示水,二氧化碳,ADP,丙酮酸和[H],ATP,C错误;黑藻光合作用的同时还在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则移动的距离代表黑藻单位时间净光合速率,D错误。‎ ‎17.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A.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B.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锤体 C. 中期染色体形态最为清晰 D. 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A错误;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锤体动植物细胞共有的,B错误;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位置,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C错误;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进而把细胞质分开,是植物细胞特有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8.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 细胞膜向内凹陷 B. 着丝点一分为二 C. 中心体移向两极 D. DNA正在进行复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说明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细胞处于分裂前期或中期,属于这两个时期特点的是中心体移向两极,故C正确;细胞膜向内凹陷发生在末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DNA分子进行复制是在间期,故ABD均错。‎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 B. 无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DNA的复制 C. 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能够进行无丝分裂 D. 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与染色体的变化,A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也要进行DNA的复制,但不能很好地实现平均分配,B正确;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生物虽然没有染色体,但也不进行无丝分裂,C错误;蛙的红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无丝分裂,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无丝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关于该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 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D. 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作用为解离,A错误;吡罗红易于与RNA结合,成红色,染色体含DNA,B错误;在本实验中,由于解离等原因细胞已经死亡,不能看到细胞壁扩展的过程,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细胞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以及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内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B. 高倍显微镜下可明显观察到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故癌细胞容易转移 C. 衰老细胞具有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色素积累等主要特征 D. 细胞凋亡时,细胞内有些基因的活性反而增高 ‎【答案】B ‎【解析】细胞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A项正确;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转移,但糖蛋白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项错误;衰老细胞具有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色素积累等主要特征,C项正确;细胞凋亡时,细胞内与凋亡有关的基因活性增高,D项正确。‎ ‎22.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DNA的复制发生在AB段 B. 与核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只发生在BC段 C. 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DE段 D. CD段的染色体数是EF段的两倍 ‎【答案】C ‎【解析】核DNA的复制发生在BC段,A错误;与核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只发生在AB段,B错误;DE段上升是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DE段,C正确;CD段的染色体数是EF段的一半,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染色体的数量按着丝点数目计算,未复制的染色体,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复制后的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 ‎23.—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A. 1 : 1 : 1 B. 4 : 4 : 1‎ C. 2 : 3 : 1 D. 1 : 2 : 1‎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已知,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2D、1/2d,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2/3D、1/3d,所以自交后代中DD占1/2×2/3=2/6,Dd=1/2×1/3+1/2×2/3=3/6,dd=1/2×1/3=1/6,即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DD:Dd:dd=2:3:1,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分别计算雌雄配子的比例,进而计算后代基因型比例。‎ ‎24.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白花)→F1(3/8紫花、5/8白花),推测亲代的基因型是( )‎ A. PPQq×ppqq B. PPqq×Ppqq C. PpQq×ppqq D. PpQq×Ppqq ‎【答案】D ‎【解析】由题干分析可知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即紫花的基因型是P-Q-,其余基因型都是白花.根据杂交实验P:紫色花(P-Q-)×白色花→F1:3/8紫色花(P-Q-),5/8白色花,因为紫花的比例是3/8,而3/8可以分解为3/4×1/2,也就是说两对基因一对是杂合子测交,另一对是杂合子自交.因此可得Pp×pp(1/2),Qq×Qq(3/4)或者是Pp×Pp(3/4),Qq×qq(1/2),即双亲的基因型是PpQq×Ppqq或ppQq×PpQq,故选D。‎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25.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 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 M、N、P分别代表16、9、3‎ 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 1 : 1 : 1‎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减数分裂,而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即受精作用,B正确;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是4×4=16种,基因型=3×3=9种,表现型为3种,说明具备A或B基因的表现型相同,C正确;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_B_):1(A_bb):1(aaB_):1(aabb),则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 ‎2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母表现型也正常,但该夫妇丈夫的哥哥和妻子的妹妹都是黑尿症患者。若该夫妇生育一个正常的儿子,他是黑尿症携带者的概率是 A. 1/9 B. 14/27 C. 1/2 D. 8/27‎ ‎【答案】C ‎【解析】丈夫的哥哥和妻子的妹妹都是黑尿症患者,而丈夫和妻子的父母表现型均正常,说明黑尿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则丈夫和妻子的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这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均为2/3Aa、1/3AA,产生的配子为2/3A、1/3a。这对夫妇的所生子女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2/3×2/3∶2×2/3×1/3∶1/3×1/3=4∶4∶1,所以该夫妇生育一个正常的儿子,他是黑尿症携带者的概率是1/2,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27.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C. 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答案】C ‎【解析】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A错误;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错误;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C正确;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D错误。‎ ‎【考点定位】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名师点睛】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28.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和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 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在幼苗期就 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子代,则子代成熟植株中 ( )‎ A. 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 有9种基因型 C. 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 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 ‎【答案】D ‎【解析】有茸毛的基因型是Dd(DD幼苗期死亡),无茸毛基因型为dd,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茸毛:无茸毛=2:1,A错误;由于DD幼苗期死亡,所以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只有6种基因型,B错误;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高产抗病类型为AaDd,占4/12=1/3,C错误;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宽叶有茸毛类型为AADd和AaDd,占2/12+4/12=1/2,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29.水稻有香味和无香味为一对相对性状。某科研小组利用有香味和无香味纯合亲本进行了以下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控制水稻无香味和有香味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F2中同时出现无香味和有香味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C. F2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植株约有127株 D. 让F2无香味植株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答案】D ‎【解析】分析图示:F2中无香味∶有香味=190∶57≈3∶1,说明控制水稻无香味和有香味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无香味对有香味为显性,A项正确;F1为杂合子,F1无香味水稻自交,F2中同时出现无香味和有香味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B项正确;F2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植株约有190×2/3≈127株,C项正确;F2无香味中,纯合子占1/3,杂合子占2/3,让F2无香味植株自交,后代中性状分离比为无香味∶有香味=(1-2/3×1/4)∶(2/3×1/4)=5∶1,D项错误。‎ ‎【点睛】本题的切入点为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190∶57≈3∶1),由此准确定位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和图示信息并围绕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知识可推知:无香味对有香味为显性,双亲均为纯合子,F1为杂合子,F2中显性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1∶2∶1,进而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30.某种鼠的体色有三种:黄色、青色、灰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_B_表现为青色,A_bb表现为灰色,aa__表现为黄色(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全为青色,理论上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 A. 9/16 B. 3/4 C. 6/7 D. 9/14‎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全为灰色鼠,则灰色鼠的基因型为AAbb,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aBB,F1基因型为AaBb;F1相互交配的后代可分开推导,即Aa×Aa→AA:Aa:aa=1:2:1,但由于aa中有50%幼体致死,因而F2个体比例变为2:4:1,即2/7AA、4/7Aa、1/7aa,若F2自由交配,产生配子概率为A=4/7,a=3/7,则F3中AA=16/49,Aa=24/49,aa=9/49,但由于aa中有50%幼体致死,成活个体中AA:Aa:aa=32:48:9,即32/89AA、48/89Aa、9/89aa;Bb×Bb→BB:Bb:bb=1:2:1,但没有致死现象,若F2自由交配,产生配子概率为B=1/2,b=1/2,则F3中BB=1/4,Bb=1/2,bb=1/4;因此,理论上F3存活个体中青色鼠(A_B_)所占的比例是60/89,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要一对一对等位基因分析各代的交配情况;二是要善于利用遗传平衡定律,即若某群体不考虑有突变、致死、迁入和迁出等因素,设A的频率(A配子的概率)=p,a的频率(a配子的概率)=q,则该群体的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概率或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AA=p2,aa=q2,Aa=2pq。‎ 二、综合题 ‎31.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于乙__________(细胞器名称)。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__________→细胞膜及分泌物中。‎ ‎(2)甲中物质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一共穿过__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3)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答案】 高尔基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 0 内质网 一定的流动性 受体 ‎【解析】试题分析:以题意和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解题的切入点,据此准确定位图中甲、乙所示结构名称,围绕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相关知识点,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分析图示可知:乙是高尔基体,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其合成和分泌过程,依次通过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甲为内质网,其中物质通过囊泡先后运输到高尔基体、细胞膜,并乙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全过程以生物膜的流动性为基础,一共穿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内质网是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大大增加了细胞内膜面积。‎ ‎(3)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给a、b两种植物的叶片以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图乙中的曲线是b植物在图甲中C光照强度下所测得的,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__________。‎ ‎(2)图甲中,D光照强度下a植物CO2固定量 为__________mg/(m2·h),此时,a植物产生的O2,除释放到外界还会进入__________被利用。‎ ‎(3)图甲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klx(A<x<5B);每日光照12h,一昼夜中办植物的干重将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不变”)。‎ ‎(4)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图甲中的a植物在缺镁的营养液中培养,则光补偿点向_________移动。‎ ‎(5)对b植物而言,同P点相比,Q点C3含量________(填“高”或“低”);同M点相比,N点C3含量________(填“高”或“低”)。‎ ‎【答案】(1)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 ‎(2)7 线粒体 ‎(3)减少 ‎(4)右 ‎ ‎(5)低 高 ‎【解析】试题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 解:(1)由图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 ‎(2)由曲线可知,A植物细胞呼吸释放的CO2为1 mg/(m2•h),净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为6 mg/(m2•h),所以CO2固定量为7mg/(m2•h),此时A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O2扩散到线粒体和释放到外界.‎ ‎(3)光照强度为b点时,B植物12小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24小时通过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相等,所以光照强度小于b时,B植物干重减少.‎ ‎(4)缺镁营养液,A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光补偿点向右移动.‎ ‎(5)q点比p点光照强度强,合成ATP和[H]多,C3含量减少;n点比m点CO2浓度高,C3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 ‎(2)7 线粒体 ‎(3)减少 ‎(4)右 ‎ ‎(5)低 高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33.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下表为该植物纯合亲本间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 组 ‎ 亲本 ‎ F1 ‎ F2 ‎ ‎1 ‎ 白花×红花 ‎ 紫花 ‎ 紫花:红花:白花=9:3:4 ‎ ‎2 ‎ 紫花×红花 ‎ 紫花 ‎ 紫花:红花=3:1 ‎ ‎3 ‎ 紫花×白花 ‎ 紫花 ‎ 紫花:红花:白花=9:3:4 ‎ ‎(1)该性状是由 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且只有在 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开 花。‎ ‎(2)若表中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第1组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F2表现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 ;若第1组和第3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应为 。‎ ‎(3)若第3组实验的F1与某纯合白花品种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及相对应的该白花品种可能的基因型:‎ ‎①如果杂交后代紫花与白花之比为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 ;‎ ‎②如果 ,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答案】(1)两 两 ‎(2)AAbb 1/4 全为白花 ‎(3)AAbb 紫花:红花:白花=1:1:2‎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表格中子二代的表现型可知,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是9:3:4,可以改写成9:3:3:1,因此该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2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杂交组合1和3的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 ‎(1)由分析可知,该植物的花色由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且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组1F2的表现型紫花:红花:白花=9:3:4,所以F1的紫花基因型为AaBb,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F2表现为白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1:2:1,所以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1/4。同理组3中F1的紫花基因型为AaBb,所以组3中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第1组和第3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即AAbb×aabb,后代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为 全为白花。‎ ‎(3)第3组实验的F1为AaBb,纯合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①若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 AAbb,F1与纯合白花品种杂交,即AaBb×AAbb,子代基因型有四种,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紫花与白花之比为1:1。 ②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F1与纯合白花品种杂交,即AaBb×aabb,子代的基因型有四种,AaBb、Aabb、aaBb、aabb,紫花:红花:白花=1:1:2。‎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9:3:3:1的理解与应用,如题干涉及的9:3:4是9:3:(3+1)变化而来,同时答题是还要明白9:3:3:1的推导过程,才能准确知道相关基因型与表现型,从而计算概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