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共35道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上的差异较多,这种变异主要来源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丢失 D.环境变化 ‎2.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A.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B.突变是不定向的 C.环境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D.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 ‎3.下图为雄果蝇染色体图,图中h是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下列有关此图叙述正确是 A.该果蝇能产生2种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 B.该果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该杲蝇与纯合红眼雌杲蝇杂交,其子代雄果蝇为白眼 D.该果蝇含两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4.诱变育种可以改良某种性状,这是因为 ‎①可直接获得有益突变的纯合体 ②提高突变率,增加变异类型 ‎③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可突变成等位基因 ④有利突变体数目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猫叫综合症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化引起的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C.基因诊断检测出含有致病基因的小孩一定患病 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人类遗传病的有效措施 ‎6.下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为 A.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B.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解 D.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 ‎7.利用原种植株为二倍体植物进行育种,其流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子代植株Ⅰ可维持原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b.子代植株Ⅱ和Ⅲ育种均进行了基因重组 c.子代植株Ⅳ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子代植株Ⅴ—定为多倍纯合体 ‎8.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而其他家庭成员都没有患此病。据此可以判断 A.该病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该夫妇所生的孩子不会有患病的风险 C.该夫妇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9‎ D.该夫妇的孩子的表现型正常但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16‎ ‎9.下图表示黄色圆粒豌豆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及部分基因。在生殖过程中,形成的A-D细胞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10.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A.高秆抗锈病小麦与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获得矮轩抗锈病的小麦 B.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C.用离体花药培育小麦植株 D.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 ‎11.簇毛麦(VV)具有许多普通小麦(AAAAAA)不具有的优良基因。为了改良小麦品种,将簇毛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再将F1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可育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杂交产生的F1有4个染色体组 B.杂交得到的F1植株是高度不育的 C.F1需经过多次自交可获得优良纯种 D.处理F1幼苗后得到的植株为八倍体 ‎12.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13.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枯草杆菌 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 ‎…P-K-K-P…‎ 能 ‎0‎ 突变型 ‎…P-R-K-P…‎ 不能 ‎100‎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A.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B.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或增加所致 D.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14.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组织液 B.b代表血液 C.正常地况下,饮食后,b中的胰岛素含量会一直增加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a、c处的渗透压会下降 ‎15.当结核杆菌等致病细菌寄生在宿主细胞内,人体依靠细胞免疫的途径来消灭这些病原体,下列能促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是 A.记忆细胞 B.效应T细胞 C.浆细胞 D.吞噬细胞 ‎16.下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1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维持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失衡机体活动会受到威胁 ‎18.下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19.下图为人的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图解。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②为B细胞 B.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球蛋白 C.细胞⑤为靶细胞 D.阶段Ⅶ是非特异性的结合 ‎2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较广泛 C.体液调节能影响神经调节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相同 ‎21.害虫钻入幼小果实,蛀食了发育中的胚,使果实停止发育。原因是害虫影响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激素调节 D.营养物质运输 ‎22.对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分别作如下处理,然后都放在右侧光下照射,其中会弯曲生长的是 ‎23.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点是 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裂解 D.产生淋巴因子 ‎2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局部电流的位置是 A.a和b处 B.a、b和c处 C.a、b、c、d和e处 D.b、c、d和e处 ‎25.下面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有间隔的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细胞1是发出信息的细胞,细胞2为接受信息的细胞 C.若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可是蛋白质类物质 ‎26.蚂蚁在“行军”途中会留下独特气味的信息素,这些信息素会将同伴引向食物或水源,信息素所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以上都对 ‎27.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对比图a与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 ‎28.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古诗中表现为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9.某池塘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水鸟。假如水鸟只依靠吃鱼来增加体重,那么每增加体重1千克,至少消耗该生态系统内的浮游植物 A.50千克 B.125千克 C.625千克 D.1000千克 ‎30.下图是某种野兔入侵澳大利亚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之前种群数量以恒定速度快速增长 B.a点后种群数量才受种群密度影响 C.b点时的种群数量代表环境容纳量 D.b点之后的种群数量总是保持不变 ‎31.下列生物的培育或发展过程中,结果形成了新物种的是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克隆“多莉”羊 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D.桦尺蛾体色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3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池塘或湖泊水休发绿,为了改善水质,有人建议在池塘或湖泊的水体发绿,是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常见鱼类的食性如下。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的种类,以及投放后该鱼种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 类别 青鱼 鲢鱼 鲫鱼 鲤鱼 食性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 杂食 A.青鱼,“S”型 B.鲢鱼,“S”型 C.鲫鱼,“J”型 D.鲤鱼,“J”型 ‎3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基因既可突变成a基因,也可突变成B基因 C.基因重组是定向的,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4.下列特征或结构中,是种群所具有的 A.出生和死亡 B.年龄结构 C.垂直结构 D.能量流动 ‎35.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和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诚基对G-C替换为A-T 二、非选题(共6道小题,共50分)‎ ‎36.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 ,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 。‎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啲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 。‎ ‎37.水稻叶片宽窄受细胞数目和细胞宽度的影响,为探究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宽叶水稻,可诱发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导致基因突变,获得水稻窄叶突变体。‎ ‎(2)测定窄叶突变体和野生型宽叶水稻的叶片细胞数目和单个细胞宽度,结果如下图所示。该结果说明窄叶是由于 所致。‎ ‎(3)将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获得的F1。将F1自交,然后种植F2,并测定F2水稻 ,统计得到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据此推测窄叶性状是由 控制。‎ ‎(4)研究发现,窄叶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推测2号染色体上已知的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窄叶性状出现有关。这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突变基因 Ⅰ Ⅱ Ⅲ 碱基变化 C→CG C→T CTT→C 蛋白质 与野生型分子结构无差异 与野生型有一个氨基酸不同 长度比野生型明显变短 由上表推测,基因Ⅰ的突变 (填“会”或“不会”)导致窄叶性状。基因Ⅲ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Ⅲ的突变导致 。‎ ‎(5)随机选择若干株F2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Ⅱ的36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35次为T,基因Ⅲ的21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TT缺失。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判断,窄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 发生了突变。‎ ‎38.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初级消费者的部分示意图,括号中的字母表示能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属于第 营养级,图中所含成分不能组成完整的食物链,原因是 ‎ ‎ 。‎ ‎(2)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 ,B表示初级消费者 。A中的能量除了用于B外,还有一部分用于 。‎ ‎(3)从图中可以看出,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不能百分百的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除此之外,能量流动还具有 的特点。‎ ‎39.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双子叶杂草(甲)与单子叶农作物(乙)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图1中曲线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 。‎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 ,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 点所对应的浓度。‎ ‎③如果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使用后导致作物绝产,原因是 。‎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2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 ;根据图2中的②、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 。‎ ‎(3)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 ‎0‎ ‎0.1‎ ‎0.2‎ ‎0.3‎ ‎0.4‎ ‎0.5‎ 平均株髙(cm)‎ ‎16‎ ‎20‎ ‎38‎ ‎51‎ ‎42‎ ‎24‎ ‎①油菜素内酯的作用与植物激素中的 相似。‎ ‎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 。‎ ‎40.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南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 ‎ ‎ 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 ‎(2)调查野鸭的种群密度常用 法。当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而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 的结果。‎ ‎(3)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 ‎ ‎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髙密度的浮游动物群落。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该修复工程可将有机污染物充分地分解利用,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 。‎ ‎41.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 ‎(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 ,其中枢位于 。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原因是 。‎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 ,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 的浓度。‎ ‎(3)用髙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图。请在图中画出血浆中胰岛素浓度(μU•mL-1)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4)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结构,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 (抗体1/抗体2)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 治疗。‎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3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B C A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D B B C C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B D C A A B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B A B B 二、非选题 ‎36.(每空1分,共4分)‎ ‎(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 ‎(2)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7.((1-3)每空2分,(4-5)每空1分,共11分)‎ ‎(1)增添、缺失、替换(或填“替换、缺失”)‎ ‎(2)细胞数目减少而不是单个细胞宽度变窄 ‎(3)(单株)叶片宽窄 ‎ 一对隐性基因 ‎(4)不会-------(1分) ‎ 翻译提前终止-------(1分)‎ ‎(5)Ⅱ、Ⅲ(同时)-------(1分) ‎ ‎38.(选做。7分)‎ ‎(1)二 缺少生产者,且不能确定次级消费者是否为最高营养级 ‎(2)同化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自身呼吸 ‎(3)逐级递减 单向流动(单向性)‎ ‎39.(8分)‎ ‎(1)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 ‎②促进 F(或D)‎ ‎③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 ‎(2)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3)①生长素 ‎ ‎②探究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40.(选做,7分)‎ ‎(1)无机盐 次生演替 ‎ ‎(2)标志重捕 负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或自我调节) ‎ ‎(3)群落 种间关系 ‎ ‎(4)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1.(11分)‎ ‎(1)神经-体液调节 ‎ 下丘脑 ‎ 胰岛A、B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或胰岛A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 ‎(2)等体积(等量)生理盐水 胰高血糖素 ‎(3)--------(2分)‎ ‎(4)抗体1 -------(2分) 注射胰岛素-------(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