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解析版)‎ ‎1.HIV、颤藻、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 细胞质 B. 遗传物质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病毒和细胞,考查病毒和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简单题。‎ ‎【详解】HIV是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没有细胞结构;颤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故HIV、颤藻、酵母菌都具有遗传物质,选B 。‎ ‎2.细胞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人体内的某种有机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对该种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定与细胞膜、核糖体的组成无关 B. 可作为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C. 可能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D. 可分布在人体的内脏器官周围,起到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是糖类和脂肪,糖类和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据此回答,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详解】细胞膜含有多糖,核糖体中有RNA,RNA中含有核糖,故与该种有机物有关, A错误.‎ 多糖(糖原)和脂肪可作为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B正确.‎ 核酸的组成成分中有核糖和脱氧核糖,C正确.‎ 脂肪分布在人体的内脏器官周围,起到缓冲和减压的作用,D正确.‎ ‎【点睛】淀粉、糖原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3.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生命之源,水在细胞中既能参与众多的生物化学反应,也能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 B. 蛋白质、核酸、多糖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 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及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 D. 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所以糖类不能用来组成细胞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基础题。‎ ‎【详解】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在细胞中能参与一些生物化学反应,结合水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A正确.‎ 蛋白质、核酸、多糖都是生物大分子,均以碳原子连接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B正确.‎ 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以离子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及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C正确.‎ 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但有的糖类是组成细胞的结构,如纤维素,D错误.‎ ‎【点睛】碳元素是生命元素,也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4.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胞间连丝和核孔都是信息交流与物质运输的通道 B. 在电镜下可以清晰的看到细胞膜呈亮一暗一亮的三层结构 C. 性激素在高尔基体上合成 D. 线粒体的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大约是线粒体表面积的2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涉及细胞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是细胞间信号分子的通道,核孔是核质间信息交流与物质运输的通道,A正确.‎ 在电镜下可以看到细胞膜呈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B错误.‎ 性激素在内质网上合成,C错误.‎ 线粒体的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线粒体表面积的很多倍,D错误.‎ ‎【点睛】性激素是脂质,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线粒体的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大大增大了膜面积。‎ ‎5.下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以该运输方式进入人体细胞的物质是( )‎ A. 甘油 B. 酒精 C. 氨基酸 D. 氧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物质运输的方式,结合图示考查跨膜运输方式特点和判断,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据图可知,该运输方式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甘油、氧气和酒精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选C。‎ ‎【点睛】水、甘油等脂溶性物质和气体都是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 ‎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要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B.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 C.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 D.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上形成的4条色素带从上至下分别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有关实验,涉及试剂的选择和使用、实验结果等,属于基本实验方法的考查,基础题。‎ ‎【详解】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摇匀后,再注入待测液中,A错误.‎ 用清水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B错误.‎ 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二氧化碳, C错误.‎ 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上形成的4条色素带从上至下分别是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D正确.‎ ‎【点睛】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混合使用;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 ‎7.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液泡的体积变小,所以液泡中的色素浓度变大,紫色变深,而细胞质中没有色素,故颜色为无色,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外面,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A. 温度 B. pH C. 淀粉溶液量 D. 唾液量 ‎【答案】C ‎【解析】‎ 改变温度和pH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最终产量不变,图中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明显减少,A、B项错误;改变底物的量,产物的量也会随之改变。图中对照组的还原糖生成量一直多于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故改变的是淀粉溶液量,即降低了淀粉溶液量,C项正确;改变唾液量,即唾液淀粉酶的量,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最终产量不变,而图中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明显减少,D项错误。‎ ‎【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酶的特性 ‎(1)酶的高效性 ‎①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②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2)酶的专一性 ‎①加入酶B的反应速率和无酶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说明酶B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 ‎②加入酶A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明显加快,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①在最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一般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由低温恢复到适宜温度时,酶活性可以恢复。‎ ‎②下图为温度和pH对某种酶影响两曲线 从甲和乙图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pH),读图乙可知图甲中M点的温度可能介于33~37℃之间,请在图甲中绘出pH=8的变化曲线。‎ ‎9.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 A. 1和3 B. 2和3 C. 2和2 D. 4和6‎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点是ATP的结构,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简单题。‎ ‎【详解】ATP是三磷酸腺苷,三个磷酸基团、磷酸基团之间通过两个磷酸键连接,选B。‎ ‎10.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B. 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 C. 破伤风芽孢杆菌在氧气充足环境下易大量繁殖 D.‎ ‎ 人体骨骼肌细胞处于剧烈运动状态下进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分解过程中消耗的氧气最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熟记呼吸作用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系统掌握知识,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做出正确判断。‎ ‎【详解】有氧呼吸的产物水是由氢和氧气结合而成的,不能检测到放射性,A错误.‎ 水稻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错误.‎ 破伤风芽孢杆菌是厌氧菌,在氧气不足环境下易大量繁殖,C错误.‎ 人体骨骼肌细胞处于剧烈运动状态下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葡萄糖分解过程中消耗的氧气最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D正确.‎ ‎【点睛】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 ‎11.下列关于“葡萄糖→①→丙酮酸→②→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B. 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 C. 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 D. ②过程可以产生[H],也可以消耗[H]‎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考查细胞呼吸不同条件下的产物,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①过程既可以在动物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植物细胞中进行,A正确.‎ ‎②过程是有氧呼吸时可产生ATP,是无氧呼吸时不产生ATP ,B正确.‎ ‎①过程不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错误.‎ ‎②过程是有氧呼吸时产生[H],是无氧呼吸时消耗[H] ,D正确.‎ ‎【点睛】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氢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时不释放ATP;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释放能量。‎ ‎12.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重要的物质与能量代谢,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给绿色植物提供18O标记的水,放置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含18O的物质只有释放出来的O2‎ B. 停止光照或提高CO2浓度均可在短时间内使C3含量增加 C. 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两组实验,从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自水 D. 自养生物是专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给绿色植物提供18O标记的水,在叶绿体中分解释放O2 ,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所以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放射性,A错误.‎ 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ATP和氢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慢;提高CO2浓度,二氧化碳的固定加快;短时间内都会使C3含量增加,B正确.‎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经过对照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自水,C错误.‎ 自养生物是指能够把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的生物,D错误.‎ ‎【点睛】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 ‎13.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松散 B. 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 骨折时造成的骨细胞死亡也可称为细胞凋亡 D. 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细胞坏死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细胞衰老和凋亡,考查基本知识识记和通过比较把握知识要点、理解知识的能力,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衰老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A错误.‎ 衰老细胞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 骨折时造成的骨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坏死,C错误.‎ 细胞坏死不是细胞凋亡,D错误.‎ ‎【点睛】细胞凋亡特点:基因决定、主动死亡;细胞坏死的特点:意外因素导致的、被动死亡。‎ ‎14.下图甲表示细胞中发生的关于ATP的相关反应,图中a、b、c代表酶,A、B、C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关于图甲和图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B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 植物的根尖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b催化的反应被抑制 C. 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n时酶活性低,两者相比较而言,m比n更有利于酶的保存 D. 探究温度与酶活性关系时,可以用H2O2溶液和肝脏研磨液作为实验材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ATP的结构和功能及温度影响酶活性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详解】图甲中的B是ADP,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 A错误.‎ 细胞生命活动消耗能量时,a催化的反应-ATP水解加速,b催化的反应-ATP的合成也加速,B错误.‎ 图乙纵坐标表示酶活性,显然温度为m时比n时酶活性低,低温更有利于酶的保存,C正确.‎ H2O2在加热时分解加快,不宜作为探究温度与酶活性的实验材料,D错误.‎ ‎【点睛】ATP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ATP和ADP相互转换是细胞内的供能机制;研究外界条件对酶活性影响时要避免条件直接影响底物的反应。‎ ‎1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全能性及癌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已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B. 同一植株的根尖和叶肉细胞的差异是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 C. 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D. 原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细胞分化、全能性及癌变,考查基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基础题。‎ ‎【详解】已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本物种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仍然具有全能性,A正确.‎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B正确.‎ 癌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C正确.‎ 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错误.‎ ‎【点睛】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由全套遗传信息;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原癌基因的作用是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进程。‎ ‎16.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人体内胆固醇既是组成________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________方式运输进入细胞。‎ ‎(2)图中核仁的作用是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________的形成有关 ‎(3)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________→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4)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溶酶体的功能说明其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膜 (2). 胞吞 (3). 核糖体 (4). 1→4 (5).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6).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 ‎【详解】(1)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LDL与其受体结合成的复合物是生物大分子,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 ‎(2)核仁的作用是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氨基酸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肽链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合成、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然后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经高尔基体加工后通过囊泡发送特定的部位,所以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1→4→溶酶体。‎ ‎(4)图中过程⑥→⑨把衰老、损伤的线粒体分解,说明溶酶体具有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功能,溶酶体与具膜结构融合的现象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点睛】大分子以胞吞或胞吐方式进出细胞;水解酶合成、运输过程与分泌蛋白相似;膜融合和细胞的形变都能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7.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I~VII代表物质,①~⑤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阶段表示________阶段。‎ ‎(2)图甲中Ⅱ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图乙中V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过程⑤是在细胞的________(填具体场所)中进行的。‎ ‎(3)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都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若将该植物周围的CO2由较低浓度快速升到较高且适宜浓度,短时间内甲图中的C5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4)乙图与酵母菌细胞在无氧时的代谢相比,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填数字)‎ ‎【答案】 (1). 光反应 (2). O2 (氧气) (3). O2 (氧气) (4). 线粒体基质 (5). 减少 (6). ④⑤‎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主要考查相关过程的物质变化,属于基本知识理解和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1)图甲中的A阶段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表示光反应阶段。‎ ‎(2)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氧气释放出去,所以Ⅱ代表的是氧气,图乙中V与有氧呼吸一、二阶段产生的氢反应生成水,所以V代表的物质是氧气,过程⑤是丙酮酸和水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的过程,在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3)CO2浓度快速升高,二氧化碳的固定加快,而此时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速率不变,短时间内甲图中的C5‎ 的含量将减少。‎ ‎(4)乙图是有氧呼吸,酵母菌细胞在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有氧呼吸特有的步骤是第二、三阶段,即④⑤‎ ‎【点睛】五碳化合物即是二氧化碳固定的原料,也是三碳化合物还原的产物,含量变化与两个过程相关。‎ ‎18.图1是在适宜温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CO2的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 图2表示A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h指的是O2或CO2。‎ 图3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定A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单位:g)的操作流程及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B两种植物,适宜在弱光条件下生长的是________植物。当光照强度为a时,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速率是________mg/(m2·h),此时消耗CO2的场所是________(用图2中的数字表示)。‎ ‎(2)图2中的物质A是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图1中的c点时,A植物叶肉细胞可以发生图2中a~h中的________过程。‎ ‎(3)由图3可知,该叶片光照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________g/h ‎【答案】 (1). B (2). 4 (3). 9 (4). 丙酮酸(C3H4O3) (5). b c d e g h (6). M1+M3-2M2‎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际光作用于净光合作用的关系,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B植物在弱光下净光合作用速率大,A植物强光下光合作用速率大,B更适合在弱光条件下生长。当光照强度为a时,A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消耗CO2的速率是4mg/(m2·h),CO2在叶绿体的基质即9中进行反应.‎ ‎(2)物质A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的产物,是丙酮酸;当光照强度为图1中的c点时,A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除了线粒体消耗外释放到外界,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满足叶绿体需要还要从外界吸收,所以b c d e g h都可以发生。‎ ‎(3)由图3可知,植物1h呼吸作用是M1-M2, 1h净光合作用速率是M3-M2‎ ‎,所以该叶片光照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M3-M2+M1-M2=M1+M3-2M2(g/h)‎ ‎【点睛】图1中二氧化碳的吸收表示净光合作用,无光时的纵坐标表示有氧呼吸;真光合作用等于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和。‎ ‎19.图甲表示某雌性动物体内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对)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乙表示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甲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 ‎(2)图乙中A细胞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时期(填数字)。‎ ‎(3)图乙中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请在图甲中画出与图乙中B细胞对应的3时期的柱形图____。‎ ‎【答案】 (1). c (2). 2 (3). 后 (4). 8 (5). ‎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柱形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一和图二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 ‎【详解】(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而DNA和染色体不会消失,所以图甲中c表示染色单体。‎ ‎(2)图乙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一个染色体有两个染色单体和两个DNA,对应于图甲中的2时期。‎ ‎(3)图乙中B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染色体平均分配向两极移动,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4)图乙中B细胞8条染色体,8个DNA,没有染色单体,依次为依据画柱形图,‎ ‎【点睛】关键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量要么是染色体的二倍、要么与染色体数目相等;染色单体不是一直都有。‎ 图二中: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析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