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生物一模汇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教师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年生物一模汇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教师版)

专题二 光合呼吸 ‎【2016年】闵行一模 1. 实验中,从菠菜叶中提取叶绿素体中色素的常用试剂是( )‎ A.蒸馏水 B.无水乙醇 C.1%NaCl D.3%HCl ‎【答案】B ‎【2016年】金山一模 ‎2.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叶绿体中[H]的含量相对稳定,在a点时突然停止供给CO2,能表示叶绿体中[H]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 ‎ ‎【解析】‎ 根据光合作用反应过程,如果突然停止供给CO2,暗反应受到抑制,[H]的消耗量减少;但光反应正常进行,[H]的产生不变,故[H]的量增多.随着时间延长,由于叶绿体内部因素的限制,[H]含量达到最大后不再增加.‎ ‎【答案】B ‎【2016年】金山一模 ‎3.将右图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 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 的产生情况 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解析】‎ A、探究有氧呼吸时,需要有氧条件,需要打开阀a以供氧,故A正确;‎ B、管口3可用来取样,检测酒精,不能来检测二氧化碳,检测二氧化碳用管口2,B错误;‎ 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防止混入空气,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 D、将管口2与含有澄清的石灰水连接,可以用来检测二氧化碳的有无,故D正确.‎ ‎【答案】B ‎【2016年】金山一模 ‎4. 右图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强度大于c,CO2的产生量大于O2消耗量 B.ab段为有氧呼吸 C.cd段乳酸大量积累导致内环境pH持续下降 D.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解析】A、肌肉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无氧呼吸既不消化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无论图中何种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CO2产生等于O2的消耗量,A错误;‎ B、ab段乳酸含量没有增加,说明此时细胞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正确;‎ C、产生的乳酸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不会大量积累,也不会导致内环境pH持续下降,C错误;‎ D、bc段既有氧气的消耗,也有乳酸的产生,这个阶段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D正确.‎ ‎【答案】B D ‎【2016】普陀一模 ‎5.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膜结构为叶绿体内膜 B.A侧为叶绿体基质,其中含有少量DNA C.甲表示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叶绿素a D.图示过程为光反应,该过程不需酶的催化 ‎【解析】A、图示膜结构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A错误;‎ B、A侧为叶绿体基质,其中含有少量DNA,B正确;‎ C、甲表示色素,在层析液中扩散最快、溶解度最高的是胡萝卜素,C错误;‎ D、图示过程为光反应,该过程需要酶的催化,D错误.‎ ‎【答案】B ‎【2016】普陀一模 6. 下图甲表示某种水稻(阳生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对水稻光 合作用的研究结果(气孔导度与气孔开放程度成正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析图甲,可推测在叶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阴生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高于阳生植物 B.分析图甲,可知遮光90%条件下水稻的产量高于遮光50%条件下的水稻产量 C.分析图乙,可知8到12点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气孔导度降低 D.分析图乙,可知8点时水稻净光合速率为零,18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解析】A、分析柱形图可知,遮光的百分比越大,叶绿素含量越多,可以推测在叶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阴生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高于阳生植物,A正确; B、分析图甲,可知遮光90%条件下水稻的叶绿素含量高于遮光50%条件下的水稻,但遮光90%条件下的光照少遮光50%条件下,因此水稻的光合速率不一定高于遮光50%条件下的水稻,且产量的高低还要看呼吸作用的大小,B错误; C、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但气孔导度相对稳定,CO2供应受限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但幅度不大,且由于该时间段内温度升高,呼吸作用速率也增加,实际光合作用增加的速率小于呼吸作用增加的速率,因此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C错误; D、分析图乙,可知8点时水稻净光合速率最大,不为0,18点是吗净光合作用为0,积累有机物最多,D错误.‎ ‎【答案】A ‎【2016】普陀一模 ‎7.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某经济作物分为两组,Ⅰ组用遮光网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Ⅱ组 不做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 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Ⅰ组植株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少的时间点是a ‎ B.图中b、c时间点产生ATP的场所相同 C.Ⅱ组f点比e点时叶绿体内ATP的含量低 D.Ⅰ组与Ⅱ组在d点、g点O2的产生速率相等 ‎【解析】A、c净光合速率为0,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c之前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在减少,到c点时不再减少,此时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A错误;‎ B、图中b、c两点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产生ATP的场所一样,B正确;‎ C、分析曲线Ⅱ可知,f点由于光合午休现象,二氧化碳进入细胞间隙的量减少,三碳化合物的量少,暗反应减慢,消耗的ATP减少,叶绿体内ATP的含量高,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d点时两种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若Ⅱ组植株在d点时植物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表示呼吸作用更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净光合作用强度加上呼吸作用强度,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大于Ⅰ组植株,氧气产生速率g点大于d点,D错误.‎ ‎【答案】B ‎【2016】长宁一模 ‎8.图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在晚间用大约550 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②据图可知,用白光中450 nm左右波长的光比白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印记在最上面 ‎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①植物几乎不吸收大约550nm波长的绿光,所以达不到以增加夜间空气中氧气浓度目的,①错误;‎ ‎②白光中450nm左右波长的光只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光中的一部分,所以只用该波长的光,光合作用强度将降低,②错误;‎ ‎③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最快,所以胡萝卜素的印记在最上面,③正确;‎ ‎④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镁缺乏时,叶绿素合成受阻,直接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④正确.‎ ‎【答案】B ‎【2016】宝山一模 ‎9.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色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两种叶片都能吸收蓝紫光 ‎ B.两种叶片均含有类胡萝素 ‎ C.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a ‎ D.黄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ATP ‎【解析】‎ A、绿色叶片和黄绿色叶片中均含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只是含量高低的差异,类胡萝卜素能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A正确;‎ B、当叶绿素含量高时,呈现叶绿素的颜色,含量低时则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两种叶片均含有类胡萝素,B正确;‎ C、绿色叶片和黄绿色叶片中均含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C正确;‎ D、黄绿色叶片在光照条件下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在光反应过程中能产生ATP,D错误.‎ ‎【答案】D ‎【2016】崇明一模 ‎10、图2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 图2‎ ‎②‎ 甲 乙 ‎①   乙  ③‎ CO2‎ C6H12O6‎ O2‎ H2O 该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具有双层膜结构 B.②中产生的ATP最多 C.③中产生的最多 D.甲代表丙酮酸 ‎【解析】‎ A、①是细胞质基质,不具有膜结构,A错误;‎ B、②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只能产生少量的ATP,B错误;‎ C、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H]最多,所以②中产生的[H]最多,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甲代表丙酮酸,D正确.‎ ‎【答案】D ‎【2016】奉贤一模 ‎11.(2分)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  )‎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 B.用含3H标记的T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解析】‎ A、小白鼠吸入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H218O,H218O又可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含有18O,同时H218O还可以经肾脏随尿排出,A错误;‎ B、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NA在根尖细胞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所以3H标记后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核糖体处检测不到,B正确;‎ C、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C正确;‎ D、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繁殖,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所以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D正确.‎ ‎【答案】A ‎【2016】奉贤一模 ‎12.(2分)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 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Ⅲ<Ⅳ D.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 ‎【解析】‎ A、根据题图来看: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绿色变浅,A错误;‎ B、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Ⅲ>Ⅳ,B错误;‎ C、和正常光照相比,强光照下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强光照可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C正确;‎ D、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结果是难以得到四条色素带,D错误.‎ ‎【答案】C ‎【2016】虹口一模 ‎13.(2分)如图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部分被还原的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B.CO2可直接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解析】‎ A、据图分析,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A正确;‎ B、二氧化碳需要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后,C3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B错误;‎ C、CO2的固定实质是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C错误;‎ D、光照减弱时,ATP和[H]合成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C5生成减少,短时间内C5去路不变,最终导致C5含量降低,D错误.‎ ‎【答案】A ‎【2016】虹口一模 ‎14.(2分)如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图示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其中酶1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形成丙酮酸和[H],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酶2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形成二氧化碳和[H],场所是线粒体;酶3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物是乳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所以酶1、酶2、酶3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答案】A ‎【2016】虹口一模 ‎15.(2分)如图示叶绿体中部分结构和反应过程,a~h代表物质,①、②代表有关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g分别表示NADP+和H2O B.f、h将在②中参与三羧酸循环 C.该膜结构为叶绿体内膜 D.较强光照下,①处pH最小,c 流入②时实现能量的转换 ‎【解析】A、观察题图可知a是水,g是NADP+,A错误;‎ B、f是ATP,g是NADPH,它们将在②叶绿体基质中参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B错误;‎ C、该膜为类囊体膜而不是叶绿体内膜,C错误;‎ D、较强光照下,水光解产生氢离子和电子能力强,氢离子多,pH降低,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时,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D正确.‎ ‎【答案】D ‎【2016】徐汇一模 ‎15.(2分)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氧化性叶绿素a ②CO2 ③H2O ④ATP ⑤O2 ⑥NADPH.‎ A.①⑤④⑥③ B.①③⑤④⑥ C.①⑤④⑥②③ D.①⑤⑥④②‎ ‎【解析】根据题意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分析可知:光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后,首先将光能转化成电能,产生①氧化性叶绿素a;同时将水光解产生⑤O2;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形成④ATP和⑥NADPH;在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被还原后,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产生③水和五碳化合物.②CO2是原料不是产物,所以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⑤④⑥③.‎ ‎【答案】A ‎【2016】闸北一模 ‎16.(2分)图1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关于该酶促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pH=c,e点为0 D.pH=a,e点下移,d点左移 ‎【解析】‎ A、图乙是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温度降低,则酶活性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温度降低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d点右移,e点不移,故A正确;‎ B、H2O2量增加时,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延长,且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即e点上移,d点左移,故B错误;‎ C、pH=c时,过碱条件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不能催化H2O2水解,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分解,所以e点不为0,故C错误;‎ D、pH由b→a时,酶的活性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PH改变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d点右移,e点不移,故D错误.‎ ‎【答案】A ‎【2016】闸北一模 ‎17.(2分)将题如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解析】A、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只有呼吸作用,二氧化碳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扩散,①增大,细胞表现为从环境吸收氧气,④减小,A正确;‎ 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扩散,①增大,细胞表现为从环境吸收氧气,③减小,B错误;‎ 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此时细胞既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二氧化碳,‎ ‎②、③保持不变,C正确;‎ 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氧气从细胞扩散到细胞外,④增大,二氧化碳从细胞外向细胞内扩散,②减小,D正确.‎ ‎【答案】A ‎【2016】松江一模 ‎ 18.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右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 D.划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划一次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Ⅰ、Ⅱ、Ⅲ、Ⅳ分别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正常情况下,绿叶中色素的含量是: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因此Ⅲ最宽、其次是Ⅳ。对比分析正常光照和强光照下的纸层析结果可知: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因此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A、B项正确;Ⅲ、Ⅳ分别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二者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C项正确;划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划一次,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保证色素含量,D项错误。‎ ‎【答案】D ‎【2016】松江一模 ‎19.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见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腔均达到pH=4时(见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见图3)发现ATP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 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腔的pH均为7时,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没有ATP的合成;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腔均达到pH=4时,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能合成ATP,这说明ATP的合成与pH有关,不能说明光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说明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A项错误、C项正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B项正确;水的光解能产生氧气和H+,使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升高,这样可使叶绿体基 质中的pH高于类囊体腔,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D项正确。‎ ‎【答案】A ‎【2016】松江一模 ‎20.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酶催化的过程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CO2固定过程,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项正确;暗反应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可进行,B项错误;对14CO2中的C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检测14C3的放射性强度,据此可知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项正确; 14C3的生成量的多少反映14CO2固定过程的快慢,进而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的高低,D项正确。‎ ‎【答案】B ‎【2016】松江一模 ‎21.右图显示了人体内部分能源物质的代谢途径,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缺氧情况下,过程①不会释放出氢原子 ‎ B.过程③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氨基酸的-NH2‎ C.氨基酸脱去氨基后也可加入到过程②中 ‎ D.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过程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缺氧情况下,过程①也会进行,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同时释放出氢原子,A项错误;过程③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水中的H来自于氨基酸的-NH2‎ 和羧基,B项错误;过程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氨基酸脱去氨基后,不含氮的部分也可加入到过程②中,参与有氧呼吸的氧化分解,C项正确;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③发生在核糖体中,D项错误。‎ ‎【答案】C ‎【2016】徐汇一模 ‎32.(10分)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   ,光反应中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且被利用至少要经过   层生物膜.‎ ‎(2)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   光和   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3)图2中b点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   ;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3)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填“增加”或“减少”);e~f对应时段,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填“温度”“光照”或“CO2”).‎ ‎(4)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填“基本不变”“增大”或“下降”)‎ ‎【解析】(1)图1中,即啊二氧化碳,乙是NADPH和ATP,光反应中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且被利用至少要经过1层类囊体膜,2层叶绿体膜和2层线粒体膜.‎ ‎(2)光合作用的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a~b段叶肉细胞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过程有光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由图可知,M 点是光的补偿点,光合作用的细胞吸收的CO2=(光合作用+非光合作用)的呼吸释放的CO2.所以光合作用的细胞吸收CO2大于自己释放的CO2.‎ ‎(4)c~d对应时段,净光合速率大于0,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增加.e~f对应时段,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气孔部分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造成的.‎ ‎(5)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基本不变,原因光照强度较弱.‎ ‎【答案】(1)CO2  NADPH和ATP ([H]和ATP也可)  5   (2)红     蓝紫 ‎ ‎(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大于 (4)增加      CO2   (5)基本不变 ‎【2016】奉贤一模 六、解答题(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1分)‎ ‎35.(11分)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某经济作物分为两组,I组用遮光网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Ⅱ组不做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图.‎ ‎(1)在ab段,I组植株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  (多选).‎ A.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基质 C.类囊体 ‎ D.线粒体内膜 E.线粒体基质 ‎(2)该植株在点   时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若增加I组的透光量(其他条件不变),c点应向   移.‎ ‎(3)与e点相比,f点时叶绿体内ATP的含量   (填“高”或“低”).‎ ‎(4)若Ⅱ组植株在d点时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两组相比,此时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  Ⅰ组植株.‎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   .‎ ‎(5)根据该实验结果,在大棚栽种时提高该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是   .‎ ‎ ‎ ‎【解析】在ab段时,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I组植株叶肉细胞内产生[H]‎ 的场所有类囊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该植株在点c时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因为在这之前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若增加I组的透光量(其他条件不变),c点应向左移。e点相比f点光合速率高,消耗ATP多,f点时叶绿体内ATP的含量高。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两组净光合速率相同,Ⅱ组植株在d点时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大于Ⅰ组植株。根据该实验结果,在大棚栽种时提高该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是在dg对应的时间段(约下午l:30—3:30)进行遮光处理 ‎【答案】(1)ACE (2)c 左 (3)高 ‎ (4) 大于 Ⅱ组植株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说明Ⅱ组植株的呼吸速率大于I组,且d点时两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所以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大于I组 ‎(5)在dg对应的时间段(约下午l:30—3:30)进行遮光处理 ‎【2016】松江一模 ‎(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2分) ‎ ‎51.提取叶片中色素时,研磨前应在研钵中加入剪碎的叶片、二氧化硅和 。经快速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 。‎ 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汇总。‎ ‎52.实验测定时控制的单一变量为 。结合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适当的遮光处理,可提高其干重 ‎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 ‎ 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为进一步探究遮光对铁线莲光合速率的影响,将生长发育状况相近的铁线莲分为两组,I组用遮光网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Ⅱ组不做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右图。‎ ‎53.曲线I中_____点对应的时间植株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曲线II中 点对应的时间植株体内有 机物总量最多。‎ ‎54.高盐条件 (增加/降低/不影响)光合速率,此情形类似于曲线中点______。‎ ‎55.影响g点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为 ‎ ‎【解析】‎ ‎51. 提取叶片中色素时,研磨前应在研钵中加入剪碎的叶片、二氧化硅和碳酸钙、无水乙醇。经快速研磨,由于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遭到破坏,光反应不能发生,因此将装有滤液的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基本不变。‎ ‎52.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实验测定时控制的单一变量为遮光比例。当遮光率为10%和30%,植物干重都比不遮光条件下高,A项正确;随着遮光比例的提高,叶绿素含量越来越高,而净光合速率则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降为0,B项错误;表格数据显示:随着遮光比例的提高,叶绿素a/b的比例会不断下降,因此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C项正确;遮光90%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即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项错误。‎ ‎53. 曲线I中的ac段净光合速率为负值,说明植株体内有机物总量一直在减少,在c点时,净光合速率为零,此点对应的时间植株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曲线II在6:30~13:40、15:00~16:30的时间段内,净光合速率均大于零,有机物均在不断积累,因此k点对应的时间(16:30)植株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多。      ‎ ‎54. 高盐条件会导致根细胞的吸水减少甚至失水,导致保卫细胞因含水量不足而关闭,植物体内二氧化碳浓度减少,进而降低光合速率,此情形类似于曲线中点f。‎ ‎55. 影响g点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为温度。‎ ‎【答案】51.碳酸钙、无水乙醇   基本不变 52.遮光比例    AC(2分)‎ ‎53.C    k    54.降低   f 55.温度   ‎ ‎【2016】虹口一模 三、综合题(二)回答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10分)‎ ‎32.(10分)黑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将黑藻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处于理想状态),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15‎ ‎3.75‎ ‎3.53‎ ‎3.1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25‎ ‎1.75‎ ‎2.25‎ ‎3.00‎ ‎3.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坐标中绘出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直方图.  ‎ ‎(2)根据表3可知:黑藻的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原因是  .‎ ‎(3)若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黑藻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  ;若每天光照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环境中,温度保持在30℃的条件下,黑藻  (能/不能)生长.‎ 图2表示黑藻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数字代表物质,字母代表细胞器.‎ ‎(4)图2中,a结构表示   ,物质③表示   ,物质②在b结构中的   处参与反应,物质④在c结构中的   处参与反应.‎ ‎(5)根据表中数据,b结构产生的④最多时的温度是   .‎ ‎【解析】(1)表格中光照下吸收CO2为光合作用的净释放量,黑暗中释放CO2为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因此可以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出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吸收CO2总量,如5℃为1.5,10℃为2.5等等.由此作图即可.具体见答案.‎ ‎(2)一定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黑藻的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3)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分析表格数据可以看出,25℃时,净光合作用最高,最适合植物生长,30℃时每小时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3.00+3.53=6.53mg/h,所以光照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环境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为:10×6.53-24×3.00<0,故植物不能生长.‎ ‎(4)图2中,a结构表示液泡,③是丙酮酸,②水的光解在b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处参与反应;物质④氧气与[H]结合生成水在c线粒体的内膜处参与反应.‎ ‎(5)据表分析,35℃时每小时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3.50+3.00=6.5mg/h ‎,产生的氧气最多.‎ ‎【答案】(1)如图 (2)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25℃不能 (4)液泡 丙酮酸 类囊体膜(类囊体) 线粒体内膜 (5)35℃‎ ‎【2016】嘉定一模 五、解答题(四)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3分)‎ ‎34.(13分)某科研小组在一个大棚中以某桃树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得到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CK组为自然光照(相对透光率为100%);T1组:一层黑色遮阳网(相对透光率为30.0%);T2组:两层黑色遮阳网(相对透光率为10.5%).实验期间分别于1 1时和1 5时打开和关闭通风口.此外,用同样实验方法处理该桃树和某种栎树,获得有关数据如表 光合参数 ‎(μmol.m﹣2.S﹣1)‎ CK T1‎ T2‎ 桃树 栎树 桃树 栎树 桃树 栎树 光补偿点 ‎29.7‎ ‎32.8‎ ‎20.7‎ ‎31.4‎ ‎18.2‎ ‎31.2‎ 光饱和点 ‎752.5‎ ‎1188.2‎ ‎522‎ ‎1164.5‎ ‎417.5‎ ‎1133.5‎ ‎(1)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更适应弱光环境.除了测定上述相关数据外,还可以通过检测植物细胞中的  含量作为该品种是否为耐弱光品种的指标.‎ A.C5化合物的含量 B.光合色素的含量 C.ATP、NADPH的含量 D.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含量 ‎(2)当光强大于29.7μmol•m﹣2•s﹣1,桃树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去向为  .(多选)‎ A.自身细胞的线粒体 B.从气孔扩散到外界 C.临近的叶肉细胞 D.表皮细胞 ‎(3)Rubisco酶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一个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它应存在的场所是  ,它参与催化的反应是  .‎ ‎(4)上述图实验中通过改变  来设置不同的弱光环境.‎ 图18中10时到11时的时间段内,限制各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强度 B.CO2浓度 C.温度 D.水和无机盐 ‎(5)在8时﹣10时的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  .‎ ‎(6)CK、T1、T2各组光合速率分别于1 2时、1 3时、1 4时的变化是  .产生这种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 ‎【解析】(1)表格中光照下吸收CO2为光合作用的净释放量,黑暗中释放CO2为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因此可以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出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吸收CO2总量,如5℃为1.5,10℃为2.5等等.由此作图即可.具体见答案.‎ ‎(2)一定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黑藻的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3)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分析表格数据可以看出,25℃时,净光合作用最高,最适合植物生长,30℃时每小时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3.00+3.53=6.53mg/h,所以光照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环境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为:10×6.53-24×3.00<0,故植物不能生长.‎ ‎(4)图2中,a结构表示液泡,③是丙酮酸,②水的光解在b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处参与反应;物质④氧气与[H]结合生成水在c线粒体的内膜处参与反应.‎ ‎(5)据表分析,35℃时每小时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3.50+3.00=6.5mg/h,产生的氧气最多.‎ ‎【答案】(1)如图 (2)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25℃不能 (4)液泡 丙酮酸 类囊体膜(类囊体) 线粒体内膜 (5)35℃‎ ‎【2016】奉贤一模 六、综合题(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2分)‎ ‎35.(12分)如图甲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物质,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发生在   (结构名称),该结构上存在叶绿素,提取叶绿素的试剂是   .植物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把太阳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主要贮存在    (填写图中标号)中,通过暗反应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 的化学能贮存于    (填写图中标号).‎ ‎(2)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贮存于ATP中,另一部分以   形式散失.‎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对蔬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温室大棚的作用凸显.上图乙中曲线a是自然状态下奉贤区一个密闭温室中一天的CO2含量变化曲线,假定温室中温度恒定.据图回答:‎ ‎(3)曲线a的B点处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BC段CO2含量降低的原因是   .经过24小时后温室中CO2含量减少了,减少的CO2的去向是   .‎ ‎(4)曲线b是在17时到20时之间采取某种措施后形成的,该措施是   .与曲线a相比,曲线b的总产量增加了   (用CO2量表示).‎ ‎(5)有人在曲线b的D点(20时)后继续维持上述措施谋求更大产量,但是CO2含量的变化却如曲线c,形成EF段的主要原因是   .假定某个活的离体叶肉细胞处于EF时期,请你推测该细胞质基质中CO2的浓度   (大于/等于/小于)图中24时温室中的CO2浓度.‎ ‎【解析】‎ ‎(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叶绿素易溶于无水乙醇,利用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素.植物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把太阳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主要贮存在①ATP中,通过暗反应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贮存于④有机物中.‎ ‎(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贮存于ATP中,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3)曲线a的B点处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此时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BC段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图中经过24小时后温室中CO2含量减少了,减少的CO2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 ‎(4)曲线b是在17时到20时之间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植物应该还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采取的措施可能是补充光照.与曲线a相比,曲线b的总产量增加了h-g.‎ ‎(5)形成EF段的主要原因是CO2含量太低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离体叶肉细胞处于EF时期,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所以该细胞质基质中CO2的浓度等于图中24时温室中的CO2浓度.‎ ‎【答案】(1)类囊体(膜) 无水乙醇 ①④ (2)热 ‎ ‎(3)线粒体、叶绿体 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转化成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 ‎ ‎(4)补充光照 h-g (5)CO2含量太低 等于 ‎【2016】崇明一模 ‎(四)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0分)‎ 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见图19-1和图19-2和表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9-2‎ 图19-1‎ ‎7‎ ‎6‎ ‎5‎ ‎4‎ ‎3‎ ‎2‎ ‎1‎ ‎0‎ ‎10‎ ‎15‎ ‎20‎ ‎25‎ ‎30‎ ‎35‎ ‎40‎ 温度(℃)‎ P1‎ P2‎ 对照 ‎2.5‎ ‎2.0‎ ‎1.5‎ ‎1.0‎ ‎0.5‎ ‎0‎ 对照 P1‎ 品种 P2‎ 叶绿素含量 蛋白质含量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 ‎ ‎45、图19-1的净光合速率是指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释放     的量。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图19-1中曲线进行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采用的叶片叶龄必须一致 ‎ B.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必须一致 ‎ C.三个品种进行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没有显著差异 ‎ D.40℃条件下P1品种的生长速度最快 ‎46、分析图19-2可知,新育品种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的主要原因与     有关。研究发现,能增加类囊体膜对的通透性,从而消除类囊体膜两侧的浓度差。若将注入叶绿体基质,下列过程中会被抑制的是     。‎ ‎ A.电子传递 B.ATP的合成 C.NADPH的合成 D.光能的吸收 ‎47、表1是对新育品种P1、P2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蛋白质表达量的测定结果。结合图19-2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多选)。   (表1)‎ 蛋白质序号 蛋白质名称或功能 新育品种1表达量 新育品种2表达量 ‎①‎ ATP合成酶 ‎0.45‎ ‎0.30‎ ‎②‎ 固定二氧化碳的X酶 ‎0.18‎ ‎0.14‎ ‎③‎ 传递电子 ‎0.52‎ ‎0.33‎ ‎④‎ 固定二氧化碳的Y酶 ‎0.14‎ ‎0.00‎ ‎ A.是经过类囊体上的蛋白质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进入类囊体腔中的 ‎ B.蛋白质①③位于叶绿体内膜上,蛋白质②④位于叶绿体基质中 ‎ C.P1光合作用强度高于P2,与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种类和表达量多有关 ‎ D.P1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 ATP比P2多与叶绿素和传递电子含量的差异有关 图20‎ I II III IV 点样线 甲 乙 ‎48、为研究光质对新育品种P1和P2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者用乙醇和石油醚分别对P1和P2幼苗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了提取和分离,其纸层析的结果如图20(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A.甲是新育品种P1,乙是新育品种P2‎ B.色素Ⅲ、Ⅳ主要吸收的光谱不同 C.红橙光下新育品种P1的光合效率比P2高 ‎ D.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 ‎【解析】‎ ‎(1)净光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释放的氧气的量表示;‎ A、叶片叶龄是无关变量,三组实验应该相同,A正确;‎ B、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是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应该保持一致,B正确;‎ C、由题图曲线可知,三个品种进行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没有显著差异,C正确;‎ D、40℃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的是P2品种,D错误.‎ ‎(2)分析柱形图可知,新育品种P1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最多,可能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大的原因.‎ 光合作用过程中,ATP合成需要的能量由H+梯度提供,如果NH4+注入叶绿体基质,消除了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ATP合成会受阻.‎ ‎(3)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与新品种2相比,新品种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蛋白质的表达增多.‎ A、H+参与暗反应,H+是经过类囊体上的蛋白质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进入叶绿体基质,A错误;‎ B、①③酶参与光反应过程,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膜,①③酶存在于类囊体膜上,B错误;‎ C、由表格数据可知,P1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含量最多,因此P1光合作用强度高于P2,与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种类和表达量多有关,C正确;‎ D、P1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产生于光反应阶段,P1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 ATP比P2多与叶绿素和传递电子含量的差异有关,D正确.‎ ‎(4)A、由分析可知,甲色素带的叶绿素含量多,是新品种P1的色素带,乙是新育品种P2,A正确;‎ B、色素Ⅲ、Ⅳ分别是叶绿素a、叶绿素b,都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错误;‎ C、育品种P1的叶绿素含量高,叶绿素主要细胞受红光和蓝紫光,因此在红橙光下新育品种P1的光合效率比P2高,C正确;‎ D、画绿叶细线应该多次重复,D错误.‎ ‎【答案】(1)O2(氧气) D (2)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多 B ‎(3)CD (4)AC ‎【2016】普陀一模 Ⅰ、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简图,其中英文字母与甲、乙分别表示物质成分,数字表示反应过程。 ‎ 图6‎ ‎36.图3中,膜的上方为叶绿体 ‎ 结构部分。‎ ‎37.PSⅠ、PSⅡ分别为光合色素与蛋白质的复合系统,其中含有大量叶绿素A的复合系统是 ,判断原因是 ‎ ‎ 。‎ ‎38.当某种环境因素X减弱时,B浓度明显下降,从而导致过程②催化酶的活性下降,但同时大多数酶的活性并未受影响;当减低环境因素Y时,过程②的酶与绝大多数酶的活性均降低。因此,可以推断影响过程②催化酶的因素X、Y分别可能是 。‎ ‎39.增大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但当CO2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 产物并不会再增加,这是因为 ‎ ‎(请写出两点)。‎ Ⅱ、气孔是CO2等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气孔导度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的量,其单位是mmolCO2·m-2·s-1,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 ‎40.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镉对小白菜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 镉浓度 ‎(mg·L-1)‎ 气孔导度 ‎(mmolCO2·m-2·s-1)‎ 胞间CO2浓度 ‎(μL·m-2·s-1)‎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0‎ ‎154.75‎ ‎256.50‎ ‎11.05‎ ‎0.01‎ ‎133.50‎ ‎264.50‎ ‎9.07‎ X ‎141.50‎ ‎236.75‎ ‎12.02‎ ‎1‎ ‎121.00‎ ‎277.00‎ ‎8.37‎ ‎10‎ ‎93.75‎ ‎355.00‎ ‎3.52‎ 据表分析,X应为 ,理由是 ;高剂量(≥1 mg·L-1)镉会使气孔导度 ,而胞间CO2浓度却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 ‎ ,以致合成的C3减少。‎ ‎41.下表是植物A和植物B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 时刻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A气孔导度 ‎38‎ ‎35‎ ‎30‎ ‎7‎ ‎2‎ ‎8‎ ‎15‎ ‎25‎ ‎38‎ B气孔导度 ‎1‎ ‎1‎ ‎20‎ ‎38‎ ‎30‎ ‎35‎ ‎20‎ ‎1‎ ‎1‎ 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A和植物B吸收CO2的差异主要是 ‎ ‎ ;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 。‎ ‎【解析】Ⅰ、(1)膜上方进行的是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水分子裂解成氧和[H],故含有大量叶绿素A的复合系统是PSⅡ.‎ ‎(3)B是[H],是光反应的产物.当某种环境因素X减弱时,[H]浓度明显下降,则环境因素X为光照强度.暗反应与光没有关系,影响该过程酶的活性因素为温度.‎ ‎(4)CO2浓度升高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三碳化合物量增加,但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还需要光反应阶段供能和供氢.如果光反应受影响,不能满足暗反应的要求,最终会影响光合作用的产物的生成.另外暗反应的发生需要酶的催化,如果温度降低,会影响酶的活性,二氧化碳浓度再高,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产物的生成.‎ Ⅱ、(5)根据实验中自变量(镉浓度)的变化的规律,X应为0.1;高剂量镉会使气孔导度下降,使固定的CO2减少,最终导致胞间CO2浓度却增大.‎ (6) 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A和植物B吸收CO2的差异主要是植物A主要在夜间吸收CO2,植物B主要在白天吸收CO2(或吸收的时间不同).沙漠中严重缺水,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A.‎ ‎【答案】(1)基质 (2)PSⅡ该复合系统能释放出高能电子至PSI,参与NADPH的形成 ‎(3)光照强度、温度 (4)光反应速度有限,跟不上暗反应速度,光反应为限制因素;催化CO2固定的酶本身活性有限 ‎(5)0.1 实验中自变量的设置应遵循梯度变化规律 下降 固定的CO2减少(小白菜细胞光合作用利用的CO2减少)‎ (6) 植物A主要在夜间吸收CO2,植物B主要在白天吸收CO2(或吸收CO2时间不同) A ‎【2016年】闵行一模 ‎(四)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0分)‎ 草莓是上海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对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研究,可以指导草莓的生产。图6是某研究小组以草莓为材料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图7表示草莓不同生长发育期光合作用合成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8表示温度对草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产氧和耗氧速率为指标)。‎ 图6‎ 图7‎ 图8‎ 耗氧或产氧速率/(m mol·m-2·s-1)‎ 呼吸耗氧速率 光照下产氧速率 ‎42.图6中,Q点和P点相比,限制草莓单株光合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有 等。图7曲线Z1、Z2、Z3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 反应的不同,如果Z因素代表草莓的生长发育期,则代表幼苗期的曲线是图7中的 。‎ ‎43.由图8可知,适合草莓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M点条件下,每平方米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量为 g·m-2·s-1。‎ 气孔是CO2等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气孔导度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相对量,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研究小组探究了草莓(植物A)和另一种植物B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 时刻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植物A气孔导度 ‎38‎ ‎35‎ ‎30‎ ‎7‎ ‎2‎ ‎8‎ ‎15‎ ‎25‎ ‎38‎ 植物B气孔导度 ‎1‎ ‎1‎ ‎20‎ ‎38‎ ‎30‎ ‎35‎ ‎20‎ ‎1‎ ‎1‎ ‎44.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A和植物B吸收CO2的差异主要是 。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 。‎ ‎①‎ ‎(CH2O)n C3‎ CO 2‎ ‎②‎ ‎③‎ ‎④‎ 图9‎ ‎45.图9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凌晨3:00时,①②③④四种生理过程中,植物A和植物B都能完成的是 ,产生ATP的是 。‎ ‎【解析】‎ ‎(1)根据图1可知,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植株之间相互遮挡通风透光较差,Q点限制草莓单株光合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浓度和光照强度.图2曲线Z1、Z2、Z3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不同,如果Z因素代表草莓的生长发育期,则代表幼苗期的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合成量较低,曲线是图2中的Z3. (2)据图3分析,35℃产氧速率最大,即净光合速率最大,最适合草莓生长.M点条件下,两曲线相交,即净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2倍,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计算每平方米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量为0.088g•m-2•s-1. (3)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A和植物B吸收CO2的差异主要是植物A主要在夜间吸收CO2,植物B主要在白天吸收CO2(或吸收的时间不同).沙漠中严重缺水,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A. ‎ ‎(4)据图4分析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③表示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④表示暗反应阶段CO2的固定.凌晨3:00 时,植物A和植物B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植物A和植物B都能完成的有①②,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ATP,而暗反应中C3的还原要消耗ATP,因此产生ATP 的是①②.‎ ‎【答案】(1)光照和CO2 光反应和暗    Z3 (2)35℃0.088 (3)植物A主要在夜间吸收CO2,植物B主要在白天吸收CO2(或吸收CO2的时间不同)    A(或草莓) (4)①②①②‎ ‎【2016年】长宁一模 ‎(六)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12分)‎ 甲 ‎54.甲图中A场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阶段,物质b可能是,物质c转变为(CH2O)需经历两个过程。‎ ‎55.上述反应中,当突然停止光照,以下物质含量可能会突然减少的是。(多选)‎ A. 物质a B.物质b C. 三碳化合物 ‎ D. 五碳化合物 E. ADP+Pi F.(CH2O)‎ 乙图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水草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将该装置置于不同光强下得到下表的实验数据,其中每格对应气体变化量是10μmol。‎ 光强 ‎(μmol.m-2.s-1)‎ 右侧刻度变化 ‎(格/h)‎ ‎0‎ ‎2‎ ‎50‎ ‎6‎ ‎100‎ ‎12‎ ‎150‎ ‎18‎ ‎200‎ ‎18‎ ‎ ‎ ‎56. 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μmol氧气/小时,分析表中数据,在光强50μmol.m-2.s-1,‎ 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是。‎ A. 20μmol B. 60μmol C. 80μmol D. 120μmol ‎57.从下表数据分析,该装置中的水草达到光合作用饱和时,可能对应的光强是。‎ A. 100μmol.m-2.s-1 B. 150μmol.m-2.s-1 ‎ C. 200μmol.m-2.s-1 D. 无法精确确定 甲、乙两组密封玻璃瓶中,加入数量、大小、苗龄、长势相同的某植物叶片,并分别放置等量的自来水和0.125%NaHCO3溶液,用传感器测量瓶中氧浓度,记录数据见下表:‎ 序号 组别 氧初始数据(mg·L-1)‎ 氧终结数据(mg·L-1)‎ 差值(mg·L-1)‎ ‎1‎ 甲 ‎2.74‎ ‎2.56‎ ‎-0.18‎ ‎2‎ 乙 ‎2.36‎ ‎3.23‎ ‎0.87‎ 光照度26klux;水温18℃;光照时间0.5h ‎58. 造成甲乙两组氧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 ‎【解析】‎ ‎(1)由分析可知,图中A场所发生的反应是光反应阶段;物质a、b是光反应产生、用于暗反应的物质,b可能是ATP或还原氢;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形成有机物要经过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 ‎(2)当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减弱,产生的ATP、还原氢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的五碳化合物减少,而二氧化碳固定消耗的五碳化合物不变,因此五碳化合物减少;由于[H]、ATP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的有机物减少.‎ ‎(3)由表格可知,光照强度为0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右侧刻度变化是2格,因此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20μmol氧气/小时;在光强50μmol.m-2.s-1,右侧刻度变化是6格,为净光合作用强度,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20+60=80μmol氧气/小时.‎ ‎(4)由表格分析可知,光照强度在150~200之间,右侧刻度不发生变化,该装置中的水草达到光合作用饱和时,可能对应的光强150μmol.m-2.s-1.‎ ‎(5)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叶片所处的环境,一个是自来水,一个是0.125%NaHCO3溶液,由于0.125%NaHCO3溶液能够提供足够的二氧化碳,因此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最终使装置内氧气浓度增大.‎ ‎【答案】(1)光反应[H]或ATP 有机物 (2)ABDEF ‎(3)C (4)B (5)甲组二氧化碳少,乙组二氧化碳多 ‎【2016】宝山一模 ‎(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3分)‎ ‎ 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部分反应、 光合产物合成利用代谢途径如图17。 图17中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转运出 1 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 1 分子 Pi (无机磷酸)。请回答:‎ ‎46.图17中所示①过程为 循环,该循环从一个 开始,每形成1分子三碳糖磷酸需经过3轮该循环,三碳糖磷酸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物质a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细胞利用。‎ ‎47.磷除了是叶绿体内核酸和酶的组分外,也是光反应为②过程提供 的组分。‎ ‎48.植物叶肉细胞①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淀粉 ‎ C.②发生反应生成三碳糖磷酸属于还原过程 ‎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a含量会升高 ‎49.若a合成或输出受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 A.进入叶绿体的Pi数量减少,导致①反应减弱 ‎ B.进入叶绿体的Pi数量减少,导致①反应增强 ‎ C.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于叶绿体内外膜的间隙 ‎ D.三碳糖磷酸对①反应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 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图18为CO2浓度一 定,环境温度为25 ℃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50.图18中的A点时,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当光照强度处于图18中B~D时,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S1、S2或S3)。‎ ‎51.当光照强度处于图18中的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 。请据图18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解析】‎ ‎(1)据图1分析,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即卡尔文循环过程.该循环从一个RuBp的开始,每形成1分子三碳糖磷酸需经过3轮该循环,三碳糖磷酸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物质a蔗糖.‎ ‎(2)磷元素是核酸、磷脂的组成成分,叶绿体内含磷的主要是核酸和类囊体膜中的磷脂同时也是光反应为②过程提供的ATP和NADPH的组成成分. ‎ ‎(3)A、二氧化碳固定的实质是其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A错误;‎ B、三碳化合物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淀粉,B错误;‎ C、②发生反应生成三碳糖磷酸即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属于还原过程,C正确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a含量会降低,D错误.‎ 故选:C.‎ ‎(4)若a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则进入叶绿体的Pi减少,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于叶绿体内外膜的间隙,抑制了光反应的进行,导致光反应生成的ATP减少,暗反应减速,这一调节过程属于反馈调节.故选:ACD.‎ ‎(5)图2中的A点时,光照强度为0,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图中S1表示O-B之间消耗的有机物的量,S2表示B-D之间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6)光照强度处于图中的D点以后,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而是外界中二氧化碳浓度.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中呼吸强度会增大,光补偿点也会增大,但光饱和点会降低,所以曲线见答案.‎ 故答案为:‎ ‎【答案】(1)卡尔文循环 RuBp 蔗糖 (2)ATP和NADPH ‎ ‎(3)C (4)ACD (5)线粒体 S2‎ ‎(6)外界中二氧化碳浓度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