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 命题人:成敬辉 审题人:常艳改 一、选择题(共50个,每个1分)‎ ‎1.用马铃薯(四倍体)的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培育成的植株是(  )‎ A. 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 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C. 二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 四倍体,体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2.下列有关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交育种是一种最常用的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 诱变育种可加速生物育种进程,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C.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也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 D. 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 ‎3.将某种自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③→④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按照人的意愿产生新的性状 B.经⑤×⑦过程培育无子西瓜,杂交当年结出的西瓜果肉细胞含3个染色体组 C.由⑤得到⑥植株后,通常不能采用测交选育纯合新品种,而动物一般可以 D.③→⑨过程能称为单倍体育种 ‎4.农业生产上可获得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和无子番茄的方法分别是(  )‎ A. 生长素处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B. 生长素处理、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 C.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生长素处理 D. 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生长素处理 ‎5.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B. 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种子 C. 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 D. 三倍体西瓜不结籽的性状可以遗传,它不是一个新物种,但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 ‎6.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A. 水稻F1花药经离体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 用较高浓度的盐水长期浇灌水稻植株,从而选择出耐盐的新品种 C. 将含水稻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玉米抗病植株 D. 搭乘神舟飞船返回的青椒种子经过多年选育得到产量提高20%的新品种 ‎7.现在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种群中控制生物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B. 环境直接通过对表现型的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捕食者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物种,能为其他物种腾出空间,增加生物多样性 D. 同一区域的不同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原因是存在生殖隔离 ‎8.调查某校学生某种性状的各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比例(%)‎ ‎42.32‎ ‎7.36‎ ‎0.32‎ ‎46‎ ‎4‎ A. 6%、8% B. 92%、8% C. 78%、92% D. 8%、92%‎ ‎9.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 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C. 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D. 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10.下列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耐药性增强是抗生索对细菌的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 B. 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细菌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大 C. 抗生素的使用诱发了细菌耐药性基因的产生,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D. 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是由于基因突变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1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 某种生物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生物进化 C.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D. 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12.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B. 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 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D. 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葡萄糖、血浆蛋白、白细胞介素﹣2 B. 溶菌酶、唾液淀粉酶、胰岛素 C. CO2、RNA聚合酶、尿素 D. Ca2+、载体、神经递质 ‎14.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可以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 B. 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和体液调节有关 C. 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均可与②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D. 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15.下列关于内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花粉过敏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加 B.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远低7.35—7.45‎ C. 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 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1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多,所以血浆渗透压高于组织液渗透压 C. 人在冬泳过程中,体内的产热速率始终大于散热速率 D. 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02增多,所以内环境pH值会下降 ‎17.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 ‎①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②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分泌减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下列关于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B. 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可以被反复利用 C. 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D. 只要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能发生 ‎19.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 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 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 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0.动物园饲养员长期给猩猩喂食,猩猩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关于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B. 本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多个高级中枢参与 C. 这一反射过程中有离子的跨膜运输过程存在 D. 此过程中存在“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化 ‎21.食物刺激胃壁感受器会引起胰液分泌,胃液中的盐酸进入小肠会引起促胰液素分泌,进一步引起胰液分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B. 食物刺激感受器引起胰液分泌的过程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C. 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发挥作用 D. 胰液的分泌过程既受到神经系统调节,又受到体液的调节 ‎22.下列关于糖尿病或血糖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糖尿病患者多食的原因是患者消耗能量多 B. 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由于葡萄糖被重吸收减少,因此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 糖尿病患者由于多饮,导致患者的抗利尿激素比正常人浓度高 D. 在血糖调节中至少有三种激素参与 ‎23.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凋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 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 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 D. 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 ‎24.如果某激素主要作用于机体内某器官的细胞,而对机体内其他器官的细胞影响不大,则该激素的特异性强。下列哪一组激素的特异性最弱(  )‎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 B. 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 C. 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 D. 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25.下列前项是内分泌腺、中项是其分泌的激素名称、后项是该激素的作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垂体、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吸收水分 B. 肾上腺、肾上腺素、促进血糖升高 C. 胰岛B细胞、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D.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增强机体代谢 ‎26.激素调节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饮水不足可促使垂体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 B.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提高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 C.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具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D. 大量口服胰岛素,可使血糖快速降低而使机体表现出休克症状 ‎27.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B.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浆渗透压比正常人低 C. 下丘脑可分泌相关激素来调节胰岛的分泌活动 D. 神经递质可作为信息分子参与血糖调节 ‎2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突触间隙中的液体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髙 B.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 C. 健康人的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 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 ‎29.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与淋巴更相似 B. 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C. 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 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 ‎30.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 内环境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 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1.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B. 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C. 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体内渗透压升高 D. 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 ‎3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的向光性和茎的背地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B. 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C.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D.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调节机制,对于稳态维持有重要意义 ‎33.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 A.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34.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 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可分布于机体不同的组织或器官 C. 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D.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3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B.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C. 静息状态下,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 D. 兴奋在反射弧上双向传导和传递 ‎36.人在受到惊吓时,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 B. 该实例只包含神经调节 C. 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心脏 D. 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不包括心脏 ‎37.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各种高级神经中枢,调节着人体各项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散热量增加 B. 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C. 大脑皮层S区受损伤,该病人能说话,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D. 引起人体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渴觉中枢都在大脑皮层中 ‎38.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能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当神 经元某部位受到刺激时,该部位(  )‎ A. 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外流 B. 膜电位呈外正内负的状态 C. 与相邻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 D. 产生的兴奋能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39.下列关于人的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天的中午,当人进入15℃的空调房后,其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 B. 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C. 炎热环境中,人体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 D.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40.下列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浆细胞需先识别抗原再分泌特异性抗体 C. 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D. 记忆细胞再次遇到同类型抗原刺激便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 ‎41.人体内的T细胞分两类,第一类:杀伤T细胞(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第二类:辅助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Tc能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识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h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成,并在胸腺中成熟的 B. 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则依赖于Tc发挥作用,予以清除 C. 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出现自身免疫病 D. 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 ‎4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次免疫中的效应B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B. 记忆B细胞能产生更多的抗体来消灭抗原 C. 注射青霉素抑制体内细菌繁殖属于免疫 D. 重复注射疫苗可以增加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的数量,因此二次免疫反应更强烈 ‎43.下列关于HIV感染者群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大多数被免疫系统摧毁 B. 在杀死HIV的过程中,浆细胞并没有发挥作用 C. HIV往往不是造成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D. 随着T细胞数量不断减少,人体免疫功能逐渐丧失 ‎4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45.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小于b'侧 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相等 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46.图甲是一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甲植物①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B,则图甲植物②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D B. 将图甲中植物置于右侧光照射下,③侧生长素浓度用图乙中C表示,则④侧生长素浓度小于C C. 若将图甲中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⑥处,植物的根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经浓度大于10-6mol.L-1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某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 ‎47.下图1、2为实验的初始状态,以下关于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的实验结果A、B都不弯曲,但原因不相同 B. 图2中的实验结果是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C. 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 D. 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3则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48.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大蒜,可抑制其细胞分裂以利于储存 C. 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芒果,可促其成熟 D. 用赤霉素处理棉花植株的幼苗,可抑制其长高 ‎5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要作用是加速果实成熟 B.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 C. 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 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 第II卷(非选择题)‎ ‎51.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 ‎52.下图表示人体某淋巴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______________分泌并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则该激素在器官移植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物质②是由神经细胞产生的,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结构①,结构①、物质②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 ‎(3)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③作用于神经细胞,在此发生的信号转换方式是______________。‎ ‎(4)若图示炎症部位是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人的咽部,该病毒在体液中被__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_清除。如果病毒已侵入细胞内,则需经历______________免疫过程才能被清除。人体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时,由于机体______________,导致体温上升。‎ ‎53.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___,汗液分泌会_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_________。‎ ‎(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________‎ ‎,分解代谢会_________。‎ ‎54.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生物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1----5.B C C D A 6---10.C A B D C ‎11---15.C D A C B 16---20.A B A D A ‎21----25.C D C C A 26---30.B D D A B ‎31---35.D C D C D 36----40.C B C D B ‎41----45.C D B C D 46---50.D A C C B ‎51. ( 每空2分,共10分)‎ ‎(1) 1∶1 1∶2∶1 0.5 ‎ ‎(2) A基因纯合致死 1∶1‎ ‎52.( 每空2分,共20分)‎ ‎(1) 垂体 糖皮质激素 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 ‎(2)受体、神经递质 ‎ ‎(3) 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 ‎(4) 浆(效应B细胞) 抗体 细胞 产热大于散热 ‎53.(每空2分,共12分)‎ ‎(1) 舒张 增加 ‎ ‎(2) 增加 ‎ ‎(3)排除41 0C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0C引起的 ‎ ‎(4)增加 增强 ‎54.(每空2分,共8分)‎ ‎(1) 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2) 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 ‎(3) 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