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辽宁省盘锦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辽宁省盘锦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盘锦市二中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命物质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 )‎ 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 生物体由无机物构成 C.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完全相同 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完全不同 ‎【答案】A ‎【解析】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命物质所特有的,说明生物与非生物具有统一性,A项正确;生物体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构成,B项错误;生物与非生物不完全相同,C项、D项错误。‎ ‎2.下列关于水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自由水是细胞内物质的良好溶剂 B.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 水溶液可运输代谢废物到排泄器官 D. 水分解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答案】D ‎【解析】作为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自由水的功能之一,A正确;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正确;运输代谢废物到排泄器官是自由水的功能之一,C正确;水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 ‎【考点定位】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名师点睛】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是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生或反应物,自由水可以自由移动,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3.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和核糖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都含有的糖 B.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 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 脱氧核糖可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糖类的分类、分布和功能,考点较为基础,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掌握能力。‎ ‎【详解】葡萄糖、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A正确;淀粉、糖原、纤维素等多糖分子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B正确;麦芽糖、乳糖属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C错误;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中均含有DNA,含有脱氧核糖,D正确。‎ ‎【点睛】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淀粉、糖原、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4.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A. 膜蛋白能自主翻转 B.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答案】B ‎【解析】两种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细胞刚融合时,两种染料在细胞表面对等分布,最后在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不能说明细胞膜在内外翻转,也不能说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考点定位】细胞膜 ‎【名师点睛】解题关键:细胞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5.DNA完全水解,可得到的物质是 A. 脱氧核糖、核酸、磷酸 B. 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C. 核糖、碱基、磷酸 D. 脱氧核糖、核糖、磷酸 ‎【答案】B ‎【解析】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据此答题.‎ ‎【详解】A、核酸包括DNA和RNA,属于生物大分子,A错误;‎ B、DNA分子的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B正确;‎ C、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C错误;‎ D、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D错误.故选:B.‎ ‎6.下列属于生物大分子的一组物质是 A. 水、糖类 B. 蛋白质、核酸 ‎ C. 纤维素、蔗糖 D. 脂肪、无机盐 ‎【答案】B ‎【解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单体都以碳元素为核心元素,因此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水是无机物不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蛋白质是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B正确;蔗糖为二糖,C错误;无机盐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故选:B.‎ ‎7.下列各种化合物中,都属于脂质的一组是(  )‎ A. 酶、胰岛素、血红蛋白 B. 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 C. 葡萄糖、乳酸、油脂 D. 胆固醇、磷脂、性激素 ‎【答案】D ‎【解析】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胰岛素和血红蛋白均属于蛋白质,A项错误;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均属于核酸,B项错误;葡萄糖属于糖类,C项错误;胆固醇、磷脂、性激素均属于脂质,D项正确。‎ ‎8. 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约79%呈坚韧的形态,血液含水约82%却呈川流不息的液态,对这种差异的解释是 A. 心肌内多是结合水 B. 血液中全是结合水 C. 心肌内多是自由水 D. 血液中全是自由水 ‎【答案】A ‎【解析】心肌与血液都既含有结合水也含有自由水,心肌与血液的含水量差别不大,但是形态却具有显著差异,其原因是心肌内结合水含量较多,血液中自由水含量较多。答案选A。‎ ‎9.植物吸收NH4NO3可用于合成(  )‎ A. 脂肪和RNA B. 蛋白质和DNA C. 核苷酸和纤维素 D. 淀粉和酶 ‎【答案】B ‎【解析】NH4NO3可参与含氮化合物的合成。脂肪只含有C、H、O元素,A项错误;蛋白质和DNA均含有氮元素,B项正确;纤维素只含有C、H、O元素,C项错误;淀粉只含有C、H、O元素,D项错误。‎ ‎【点睛】常见有机物的水解产物及元素组成的比较 物质 初步水解产物 彻底水解产物 元素组成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C、H、O 脂肪 甘油+脂肪酸 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C、H、O、N(S)‎ 核酸 核苷酸 磷酸+五 碳糖+碱基 C、H、O、N、P ‎10.东北虎主要分布于我国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地;华南虎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判断,东北虎为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与华南虎相比,下列哪种物质含量所占比例明显较高?( ) ‎ A. 糖原 B. 蛋白质 C. 脂肪 D. 核酸 ‎【答案】C ‎【解析】脂肪: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能存储能量。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核酸属于遗传物质。‎ ‎【详解】我国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地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相比,气温比较低。东北虎主要分布于我国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地,为了适应低温环境,体内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防止热量散失,抵抗严寒环境。故选:C。‎ ‎【点睛】本题以东北虎和华南虎为素材,考查化合物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1.某22肽被水解成1个四肽,2个三肽,2个六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 6 18 B. 5 18‎ C. 5 17 D. 6 17‎ ‎【答案】C ‎【解析】4肽有3个肽键,3肽有2个肽键,有2个所以有2×2=4个肽键,6肽有5个肽键,有2个所以有5×2=10个肽键,一共有3+4+10=17个肽键;至少含有的氨基数等于肽链数,有5条肽链至少还有5个氨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A. 原子、小分子、大分子、细胞器、细胞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C. 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器、细胞 D.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答案】B ‎【解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项、C项错误;相同形态、功能的细胞组成组织,不同组织组成器官,系统由不同器官构成,人体包含各种系统,B项正确。人体仅为个体,不构成群体,D项错误。‎ ‎13. 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是( )‎ A. 变形虫、水绵、香菇 B. 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 小麦、番茄、大豆 D. 酵母菌、灵芝、豌豆 ‎【答案】C ‎【解析】小麦、番茄、大豆均为高等植物,所以细胞结构最相似,A变形虫是动物,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D酵母菌是微生物,所以C选项正确。‎ ‎14.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动物和植物在结构上的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 D. 人类认识细胞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均由细胞构成,揭示了动物和植物在结构上的统一性,A项错误,B项正确;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没有解释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C项错误;细胞学说内容不涉及人类认识细胞的过程,D项错误。‎ ‎15.前项为生物组织,中项为鉴定所用的化学试剂,后项为反应结果所产生的颜色,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苹果、斐林试剂、砖红色 B. 花生种子、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C. 卵清蛋白、苏丹Ⅳ染液、红色 D. 黄豆、双缩脲试剂、紫色 ‎【答案】C ‎【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A、苹果中富含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A正确; B、花生种子中富含脂肪,可以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正确; C、卵清蛋白中富含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而苏丹Ⅳ染液可将脂肪染成红色,C错误; D、黄豆中富含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16.下列元素中,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是()‎ A. 碳 B. 氢 C. 氧 D. 氮 ‎【答案】A ‎【解析】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大量元素:这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如C、H、O、N、P、S、K、Ca、Mg等。‎ ‎2、微量元素:通常指植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例如 Fe、Mn、Zn、Cu、B、Mo等。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可是它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无论鲜重还是干重,C、H、O、N含量最多,这四种元素是基本元素;C、H、O、N、P、S六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 ‎【详解】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所以,本题答案为A。‎ ‎17.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A. 糖类 B. 蛋白质 C. 水 D. 脂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组成细胞的物质既有有机物又有无机物,无机物有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主要有糖类、蛋白质、核酸和脂类.在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无机物中的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细胞物质总含量的80%﹣﹣90%,但细胞中最大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解:A、糖类和核酸占1%﹣﹣1.5%,A错误;‎ B、蛋白质占7%﹣﹣10%,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B正确;‎ C、水占80%﹣﹣90%,但是水是无机物,C错误;‎ D、脂质占1%﹣﹣2%,D错误.故选:B.‎ 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18.下列物质属于蛋白质的是(  )‎ A. 氨基酸 B. 纤维素 C. 胰岛素 D. 性激素 ‎【答案】C ‎【解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纤维素属于多糖;胰岛素属于蛋白质;性激素属于脂质。选C。‎ ‎19.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失去活性,原因是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 A. 肽键 B. 肽链 C. 空间结构 D. 氨基酸 ‎【答案】C ‎【解析】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详解】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使蛋白质变性,而高温下蛋白质中含有的肽键稳定,肽键没有被破坏,其肽链及构成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也没有改变,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明确高温使蛋白质变性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20.要把位于显微镜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玻片标本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 A. 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 ‎【答案】C ‎【解析】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 ‎【详解】由于显微镜下呈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因此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在左上方,其实在载玻片上应位于右下方,因此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也就是物像在哪里,装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就能够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2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A. 有无核物质 B. 有无核糖体 ‎ C. 有无细胞膜 D. 有无核膜 ‎【答案】D ‎【解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2. 下列物质的化学组成中,没有基本单位的是 A. 淀粉和纤维素 B. 蛋白质 C. DNA和RNA D. 甘油 ‎【答案】D ‎23.下图表示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IV病毒中①有1种,②有2种 B. 人体细胞内②有2种,③有8种 C.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相同点只在①方面 D. 人体内的核苷酸有8种,其彻底水解产物也有8种 ‎【答案】D ‎【解析】HIV病毒RNA病毒,②只能为核糖,A项错误;‎ 人体细胞内含有DNA和RNA,③代表的碱基有A、G、C、T、U5种,B项错误;‎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相同点是都含有①磷酸和A、G、C,C项错误;‎ 人体内的核苷酸有8种,其彻底水解产物包括磷酸、两种五碳糖、五种碱基,共8种化合物,D项正确。‎ ‎【点睛】不同生物核酸、核苷酸、碱基种类数分析:‎ ‎(1)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2种核酸,共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2)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 ‎24.下面关于四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构成上述氨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C、H、O、N B. 上述四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CH2COOH C R基中可以有氨基或羧基 D. 只要含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就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氨基酸的元素组成及其结构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题图显示:构成上述氨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C、H、O、N,A正确;依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推知:上述四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CH2COOH,B正确;R基中可以有氨基或羧基,C正确;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D错误。‎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R基的判断:采用排除法,即依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找出氨基酸的“共同体(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的—NH2、—COOH和—H) ”,去掉组成“共同体”的相应部分的原子数,剩下的部分即为R基。‎ ‎25.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生成的水中的氧和氢分别来自(  )‎ A. 氨基、羧基和羧基 B. R基、氨基和羧基 C. 羧基、氨基 D. 羧基、氨基和羧基 ‎【答案】D ‎【解析】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两个氢,一个来自氨基,一个来自羧基。生成的水中的氧来自羧基。‎ ‎【详解】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生成的水中的氧来自羧基,氢来自氨基和羧基,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26. 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 A. 764和764 B. 760和760 C. 762和762 D. 4和4‎ ‎【答案】D ‎【解析】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中,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其余的位于R基上.肽键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目.‎ ‎【详解】根据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其余的位于R基上.IgG由4条肽链构成,则该蛋白分子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 故选:D.‎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脱水缩合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27.关于下图所示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 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B. 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 C. 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遗传物质中有4种 D. 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8种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甲是磷酸,乙是五碳糖,有脱氧核糖和核糖两种,丙是含氮碱基,有ATCUG五种.丁为核苷酸,有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类,共8种。‎ ‎【详解】A、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是相同的,A正确;‎ B、乙是五碳糖,有脱氧核糖和核糖两种,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B正确;‎ C、人体体细胞中遗传物质为DNA,含氮碱基共有4种,C正确;‎ D、丁是核苷酸,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所以病毒中核苷酸只有4种,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DNA和RNA分子的结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DNA和RNA分子的组成,并能将两者进行比较,说出两者的区别。‎ ‎28.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A. 磷脂、蛋白质 B. 糖脂、糖蛋白 C. 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 磷脂、蛋白质、核酸 ‎【答案】A ‎【解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详解】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对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的理解和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9.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一种RNA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那么在人类患者、鼠类、汉坦病毒这几种生物体内,碱基种类及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 A. 8、5、4和8、8、4 B 5、5、4和8、4、4‎ C. 5、5、4和4、4、4 D. 5、4、4和8、4、8‎ ‎【答案】C ‎【解析】人类患者和鼠类均为真核生物,其碱基种类有5种,即A、T、G、C、U,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只有4种;汉坦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在它体内只有一种核酸,也就是说它的遗传物质RNA,其碱基种类和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都是4种,故选C。‎ ‎【考点定位】核酸的分子组成 ‎【名师点睛】(1)只有DNA(或RNA)的生物:病毒。 4种碱基:A、G、T、C(或A、G、U、C)1种磷酸4种核苷酸 1种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 ‎(2)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5种碱基A、G、T、C、U 1种磷酸 2种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8种核苷酸 。‎ ‎30.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物镜或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列四个图形,视野最暗的应是图中的(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一般高倍镜和低倍镜相比,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大,但是由于进光量减少,因此视野变暗。‎ ‎【详解】题中提出“每次仅调整物镜或细准焦螺旋”,没有调反光镜和光圈,而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大,但是视野暗,由图可知C项细胞最大,即放大倍数最大,因此视野最暗。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属于简单题,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考查,考生着重理解高倍镜和低倍镜使用的区别即可,能通过看图判断C项细胞放大倍数最大,因此视野最暗。‎ 二.非选择题 ‎31.脑啡肽的合成采用的是蛋白质工程技术,这是生物技术在分子水平上的又一突破。如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种方式叫做__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___肽。在形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 ‎(3)该化合物水解后可产生________种氨基酸,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是120,则此化合物的分子质量是________。‎ ‎【答案】1 1 5 4 脱水缩合 五 72 4 R基不同 528‎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肽链结构,-CO-NH-是肽键,肽链中含有4个肽键,因此脑啡肽是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五肽化合物。‎ ‎【详解】(1)游离氨基的结构为-NH2,游离羧基的结构为-COOH,由图可知,该化合物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2)该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是由5个氨基酸失去4分子水而形成的五肽,这种方式叫做脱水缩合。由5个氨基酸形成该化合物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量为脱去4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8×4=72。‎ ‎(3)组成该脑啡肽的5个氨基酸的R基(从左至右)分别是-CH2-C6H5-OH、-H、-H、-CH2-C6H5、-CH2-CH(CH3)2,R基有4种,因此该脑啡肽水解后可产生4种氨基酸,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R基不同。‎ ‎(4)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是120,则此化合物的分子质量是120×5-18×4=528。‎ ‎【点睛】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的知识,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理解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32.以下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形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____,需要通过________的运输到达[B]__________。‎ ‎(2)C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它可以接受另一细胞发出的______。‎ ‎(3)E是_______,能使植物细胞相互连接,也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相当于甲、乙、丙中的________图。‎ ‎(4)细胞膜含有__________等成分,B细胞膜与D细胞膜的功能差异,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成分有关。‎ ‎(5)除信息交流外,细胞膜还具有__________等功能。‎ ‎【答案】 激素 血液循环 靶细胞 糖蛋白(蛋白质) 信息 胞间连丝 乙 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蛋白质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如图乙。‎ ‎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如图丙。‎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识别信息→靶细胞,即激素一→靶细胞,如图甲。‎ ‎【详解】(1)图甲所示的细胞通讯中,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是内分泌腺分泌的A激素,该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到达[B]靶细胞,并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代谢变化。‎ ‎(2)C是细胞膜上的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它可以接受另一细胞发出的信息,实现两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E表示相邻植物细胞之间形成的通道,即胞间连丝,能使植物细胞相互连接,也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直接依靠细胞膜的接触完成,如图乙。‎ ‎(4)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故B细胞膜与D细胞膜的功能差异,主要与膜上蛋白质有关。‎ ‎(5)除信息交流外,细胞膜还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等功能。‎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