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浙科版细胞与能量、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 细胞与能量、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杭州期中)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ATP的元素为C、H、O、N、P B.细胞中ATP可以再生 C.ATP中的脱氧核糖和腺嘌呤组成腺苷 D.一分子ATP中含有二个高能磷酸键 答案 C 解析 组成ATP的元素为C、H、O、N、P,A正确;细胞中ATP可以再生,B正确;ATP中的核糖和腺嘌呤组成腺苷,C错误;一分子ATP中含有二个高能磷酸键,D正确。 2.下列生理过程中,与ATP水解无关的是( ) A.易化扩散中载体蛋白的形变 B.海水鱼的鳃将体内的盐排出体外 C.光合作用中三碳酸分子的还原 D.肌肉收缩过程中肌肉形状的改变 答案 A 解析 易化扩散中载体蛋白的形变不消耗能量,与ATP水解无关,A符合;海水鱼的鳃将体内的盐排出体外,属于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转运,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不符合;光合作用中,三碳酸分子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C不符合;肌肉收缩过程中肌肉形状的改变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D不符合。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 A.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化学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答案 B 解析 胞吐是指大分子物质由质膜包裹,以小泡的形式转移到细胞膜,并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的现象,A、C、D项皆属于胞吐作用;B项,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是通过核孔,不形成小泡,不属于胞吐作用。 4.(2016·浙江10月选考)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需经解离、压片等操作才能将细胞分散 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需转动光圈才能换上高倍物镜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从胞内单向运动到胞外导致液泡变小 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速度逐步减慢 答案 D 解析 该实验需要细胞保持活性,解离、压片会使细胞死亡,A错误;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B错误;质壁分离时,水分子双向扩散,失水大于吸水,导致液泡变小,C错误;细胞吸水速度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差,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内外浓度差逐渐减小,细胞吸水速度逐渐减慢,D正确。 5.如图为物质进入骨骼肌细胞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以甲方式进入细胞溶胶内参与水的形成 B.物质a、b均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部分 C.胰岛素通过丙方式进入细胞后促进糖元合成 D.受刺激后,Na+以乙方式进入细胞导致兴奋的产生 答案 B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方式为扩散,乙方式为主动转运,丙方式为易化扩散。O2以扩散的方式进入线粒体中参与需氧呼吸第三阶段中水的生成,A错误;物质a表示磷脂分子,磷脂分子有亲水端和疏水端,物质b表示蛋白质,其也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部分,B正确;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它通过和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C错误;受刺激后,Na+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 6.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下 图所示状态,a、b分别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 A.可能a>b,植物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可能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可能a<b,植物细胞正在渗透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答案 D 解析 若此时a细胞液浓度>b细胞外溶液浓度,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比失去的水分多,从而表现为细胞渗透吸水,A有可能;若此时a细胞液浓度=b细胞外溶液浓度,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与失去的水分相当,渗透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B有可能;若此时a细胞液浓度<b细胞外溶液浓度,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比失去的水分少,从而表现为细胞渗透失水,C有可能。 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B.图中两次ATP的水解,后者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C.图中两次合成ATP,前者能量来源于光能,且在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 D.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 答案 D 解析 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A项正确;图中两次ATP的水解,前者能量贮存在有机物中,后者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B项正确;图中两次合成ATP,前者ATP的合成是通过光合作用,所需能量来源于光能,在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C项正确;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构成,D项错误。 8.(2017·海南,6)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营养液通入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 B.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扩散 C.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有能量的消耗 D.根细胞的需氧呼吸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 答案 B 解析 由题目给出的信息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说明根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主动转运,主动转运需要能量和载体,B项错误,C项正确;给营养液通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根细胞获得氧气,需氧呼吸能正常进行,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A、D项正确。 9.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二)的结果可知,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A正确;根据图(二)的结果(H1高于H2)可知,图(二)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错误;由于B的浓度比C的浓度高,所以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C正确;图(二)中C的水柱不再上升,所以水分子由A进入C和水分子由C进入A是相等的,处于动态平衡,D正确。 10.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答案 D 解析 ATP是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基团,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TP除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错误;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呼吸,使ADP生成ATP减少,B错误;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属于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错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场所为叶绿体,光反应的条件是光照,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需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D正确。 11.(2018·台州中学第四次通练)下图为生物膜与人工脂双层膜对多种物质的透性值,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K+透过生物膜的速度比Cl-快 B.K+透过人工膜的速度比Cl-快 C.CO2透过生物膜的方式是扩散 D.Na+透过人工膜的方式是易化扩散 答案 D 解析 从纵坐标观察,K+透过生物膜的速度比Cl-快,A正确;从横坐标观察,K +透过人工膜的速度比Cl-快,B正确;CO2透过生物膜的方式是扩散,动力是浓度差,C正确;生物膜对Na+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上有协助Na+透过的物质,而人工膜上无协助离子透过的物质,故离子不是以易化扩散方式透过人工膜,D错误。 12.(2018·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将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5h时叶肉细胞的渗透压最大 B.1~3h,叶肉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的状态 C.2~3h,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KNO3溶液的渗透压 D.0~4h,细胞液中K+和NO含量逐渐增加 答案 A 解析 1.5 h以前,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1.5 h以后,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渗透压大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因此1.5 h时叶肉细胞的渗透压不是最大的。 13.下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和甘油通过图①方式运输 B.图②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C.温度对图③方式不会造成影响 D.经图④方式被细胞摄入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答案 D 解析 图①是易化扩散,图②是扩散,图③是主动转运,图④是胞吞。O2和甘油通过扩散(图②)方式转运,A错误;图③主动转运,最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B错误;由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对图③主动转运方式过程中能量的供应,所以温度会对图③方式造成影响,C错误;经图④胞吞被细胞摄入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4.将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葱表皮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导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层在该过程中充当了________。 (2)请根据图2坐标系绘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的变化曲线。 (3)若将装片放在80℃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溶液仍保持质量浓度为0.3g/mL)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清晰地看到细胞结构后为了更准确判断A处颜色,应该如何操作显微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半透膜 (2)如图所示 (3)调节光圈、反光镜改变视野亮度 解析 (1)洋葱表皮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导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层在该过程中充当了半透膜。(2)随着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来越大,细胞液的浓度越来越大,细胞的吸水能力在逐渐增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见答案。(3)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在清晰地看到细胞结构后为了更准确判断A处颜色,可以调节光圈、反光镜改变视野亮度。 15.(2019·宁波质检)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物质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转运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表示。若物质A进入到细胞内,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转运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曲线②Q点之前影响物质转运速率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分子结构,构建如图甲中所示的______________模型,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厚度变小,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主动转运 物质转运逆浓度梯度进行 ② Ⅰ→Ⅱ (2)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 载体数量和能量 (3)流动镶嵌 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 (1)物质A的跨膜转运能逆浓度运输,转运方式是主动转运;图乙中,曲线②反映出物质进入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说明物质转运方式与A相同。Ⅰ侧含有糖蛋白,代表膜外,如果物质A进入到细胞内,则转运方向是Ⅰ→Ⅱ。 (2)图乙中曲线①反映的是扩散,而影响扩散的因素主要是膜两侧的浓度差;曲线②反映的是主动转运,而影响主动转运的因素主要是载体数量和能量。 (3)图甲中细胞膜的结构图是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细胞膜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厚度变小,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 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内,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 步骤一: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 步骤二:ATP的测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________________被破坏而失活。 (2)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实验结果如图。 ①学习小组配制了1×10-8mol/L ATP标准液、70 mg/L荧光素溶液(过量)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进行实验。 ②结果表明: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TP测定对食品卫生监控有重要意义。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利用上述生物发光法测定某熟食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细菌的数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________。 答案 (1)空间结构 (2)荧光素 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 (3)①浓度分别为0mg/L、10 mg/L、20mg/L、30 mg/L、40mg/L、50 mg/L、60mg/L的荧光素酶 ②e ATP全部水解(或ATP数量有限) (4)大致相同 解析 (1)沸水浴处理时,高温能够使酶分子空间结构被破坏,使酶的活性永久丧失。(2)根据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所以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荧光素,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3)由图解的横坐标可知,实验中荧光素酶溶液浓度分别为0mg/L、10 mg/L、20mg/L、30 mg/L、40mg/L、50 mg/L、60mg/L。结果表明图中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则达到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时,ATP已经全部水解,即使继续增加酶浓度,由于受ATP数量限制,发光强度也不再增加,因此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4)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可以根据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细菌的数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