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A. 提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 抑制尿液的形成
C. 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 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答案】A
【解析】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 1.8% NaCl 溶液),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A正确;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不会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C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会增加细胞外液液体总量,D错误.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稳态的生理意义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原理.
渗透作用是具有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原理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存在着浓度差,水分子就可以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原生质层扩散到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溶液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分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溶液中溶质分子物质的量越多,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
人一次性饮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吸水膨胀,要使细胞恢复正常形态,必须使细胞中的水分渗出.又渗透作用原理可知,只有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液浓度时,细胞中多余的水分才能渗出,使细胞恢复正常形态.
2.高等动物心肌细胞从外界环境获得K+的途径是( )
A.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 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 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答案】B
【解析】外界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然后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最后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需要,所以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营养物质经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后,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内环境,由内环境直接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名师点睛】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营养物质经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后,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内环境,由内环境直接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据此解答.
3.人体血浆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需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 1层 B. 2层 C. 3层 D. 5层
【答案】D
【解析】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反应,由于线粒体是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故人体血浆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有机物,需要穿过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这些氧分子至少穿过5层细胞膜.故选:D.
【点睛】
物质类别
转移途径
相关系统
穿膜层数
养料(如葡萄糖)
消化(外环境)→吸收(内环境)→血液循环→组织液→组织细胞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进出上皮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组织细胞(1)=7层
废物(如尿素)
组织细胞→组织液(内环境)→血液循环→泌尿系统或皮肤→体外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出组织细胞(1)+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肾小管壁细胞(2)=7层
O2
肺泡→肺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毛细血管→组织液→组织细胞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进出肺泡壁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红细胞(2)+进组织细胞(1)=9层;若被利用+进线粒体(2)=11层;CO2运输主要不经红细胞,所以相应减少2层膜
CO2
与O2的转移途径相反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4.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 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 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 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答案】C
【解析】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由于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血浆中pH基本不变,A正确;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病征,而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都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所以说中暑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紊乱造成的,C错误;佝偻病与血钙过低有关,属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D正确.
【考点定位】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5.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 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 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 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答案】C
【解析】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即之前有过该经验,A错误;神经中枢应该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B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该反射涉及多个神经元先后兴奋,C正确;小脑是调节运动协调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无关,D错误。
6.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 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 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 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答案】C
【解析】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效应器,B错误;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正确;
切断③,刺激②时,④不会产生具体效应,D错误.故选:C.
【点睛】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7.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⑤甲状腺激素可反馈调节下丘脑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A. ①②③ B. 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答案】D
【解析】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①正确;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②错误;下丘脑能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③正确;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④错误;甲状腺激素可反馈调节下丘脑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⑤正确。故选D。
8.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 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 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答案】A
【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A错误;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B正确;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C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
【考点定位】激素的发现历程。
9.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如铁人三项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h
0
1
2
3
4
胰岛素含量/(μU·mL-1)
14.2
12.0
8.9
7.5
6.2
胰高血糖素含量/(pg·mL-1)
65
100
153
220
420
A.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B.胰岛B细胞分泌作用增强,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脂肪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答案】D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随着运动时间增加,胰岛素含量逐渐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逐渐升高,从而维持正常血糖浓度;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含量减少;由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人体血糖含量处于动态平衡;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和脂肪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10.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曲线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
B. 4条曲线在30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
C. 曲线a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
D. 曲线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
【答案】B
【解析】a曲线进食后血糖居高不下,可能是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所以A选项错;4条曲线进食后上升时是因为肠道吸收所致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b曲线在120分钟后血糖仍然高于0.8~1.2g/L,这时血糖下降的原因是通过尿糖排出的,故C选项错;d曲线从进食到120分钟后曲线一直都比较低,可能是高胰岛素症患者的血糖含量的变化,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定位】血糖平衡调节
【名师点睛】1、血糖来源和去路:
“三来”——食物吸收(主要)、糖原分解、非糖转化
“三去”——氧化分解(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
2、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
(1)胰高血糖素
①内分泌细脆:胰岛A细胞。
②作用:作用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
③这是升高血糖最重要的激素。
(2)胰岛素
①内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
②作用: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总之是通过促进血糖去向,抑制血糖来源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③这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3)肾上腺素南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氨基酸类衍生物,也有升高血糖作用。
11.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环境温度为25℃时,单位时间内机体产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
B. 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加大了
C. 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 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答案】D
【解析】人体具有维持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即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图中散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说明基本不发生变化,A正确;t1到t2间,即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机体与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加,B正确;t2以后,寒冷环境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是体温平衡调节的结果,C正确;t3以后,散热量减少,同样产热量也减少,但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
【点睛】本题以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
12.假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min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下列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 a1=b1,a2=b2 B. a2
b1,a2>b2 D. A、B两项均对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人是恒温动物,一般能维持内环境稳态,在20度条件下产生量和散热量相同,故a1=b1,在0度条件下也是一样的,即a2=b2,故A正确,C错误。在低温环境中产热量大散热量也大,故是a2>a1,b1>b2,故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13.吃的食物过咸时,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作用下,人体主要通过对肾脏重吸收作用的调节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于正常。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饮食较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同时,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作用于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加强,尿量减少,于是水分得到保留,使已增高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回降,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也会随之减少,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曲线A符合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
【考点定位】水平衡的调节
14.同学们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运动过程中体内不会发生的是
A. 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维持血糖平衡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增加水分的重吸收
C. 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瞄准篮筐并投篮
D. 视神经末梢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双向传递
【答案】D
【解析】同学们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运动过程中不断消耗能量,导致蔗糖浓度下降,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维持血糖平衡,A正确;运动过程中丢失了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所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增加水分的重吸收,B正确;瞄准篮筐并投篮,需要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C正确;由于反射弧中突触处兴奋是单向传递的,,所以运动过程中视神经末梢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D错误。
15.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以清除自身细胞
B. HIV可攻击人的T细胞,最终使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 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而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
D. 人类的感冒、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反应等都与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以清除自身的死亡、衰老、癌变的细胞,A正确;艾滋病是HIV病毒引起的,攻击人的T细胞,首先使人丧失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严重受影响,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能力,B正确;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而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C正确;人类的感冒、肝炎与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反应等都与人体的免疫功过强有关,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6.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A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正确;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C正确;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7.如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X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其中能够形成X细胞的是
A. B细胞和浆细胞
B.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 T细胞和记忆细胞
D. 效应T细胞和T细胞
【答案】C
【解析】图示为人体细胞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X为效应T细胞,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效应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接受抗原后增殖分化后形成的,故能够产生X细胞的是T细胞或记忆T细胞.故选:B.
18.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的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 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 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 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答案】C
【解析】小鼠B细胞没有进入到家兔的细胞内部,不会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A错误;由于采用的是家兔的血清,血清没有免疫细胞,所以小鼠T细胞不能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B错误;同一生物体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导致经过免疫的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C正确;小鼠和家兔属于不同的生物,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不具有相同抗原,D错误。
【考点定位】特异性免疫
19.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A. 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
B. 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部分体液免疫
C. 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
D. 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
【答案】A
【解析】由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甲组小鼠破坏骨髓后再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则小鼠体内不能产生B细胞,但能产生T细胞,因此细胞免疫能力可以恢复;对于乙组小鼠来说,破坏胸腺后,注入造血干细胞,则小鼠体内只有B淋巴细胞,没有T淋巴细胞,由于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免疫能力基本不变,故选A。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0.2017年5月3日陕西确诊1例H7N9病例,患者已经死亡。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H7N9流感病毒,可预防H7N9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B. 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C. T细胞接受剌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D. 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答案】C
【解析】A、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到的是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不能产生抗体,产生抗体的是效应B细胞,A错误;
B、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致敏T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B错误;
C、T细胞接受刺激后致敏T细胞和记忆细胞,也可以产生淋巴因子,C正确;
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D错误。
故选: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致敏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阶段:致敏T细胞发挥效应.
21.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下列说法与科学事实不相符的是
A. 达尔文证明了胚芽鞘向光性弯曲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B. 鲍森•詹森实验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 拜尔实验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D. 温特实验证明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
【答案】A
【解析】达尔文通过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A错误;1913年,丹麦人鲍森•詹森发现,切除燕麦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不再向光弯曲生长,如果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片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在琼脂片上,在单侧光的情况下,琼脂片以下部位仍发生弯曲,该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向下传递,B正确;已知光照会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所以为了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选择在黑喑环境进行,C正确;1928年,温特将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在一块琼脂块上,1小时后再将琼脂切成小块,放置在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发生了弯向对侧生长的现象,而对照实验中放置了空白琼脂块,胚芽鞘不生长,因此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D正确。
22.下图所示是某幼苗向光弯曲部位的显微镜观察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合成的大分子有机物
B. 甲侧为向光侧
C. 生长素影响细胞的伸长生长
D. 乙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
【答案】C
【解析】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的的小分子有机物,A项错误;甲侧细胞长度较大,为背光侧,B项错误;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C项正确;单侧光作用下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乙侧生长素浓度较低,D项错误。
23.关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 横放的植物,生长素在其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与重力有关
C. 种植于宇宙飞船内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无法极性运输
D. 无光环境中,生长素仍然能极性运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及运输方向,要求考生知道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而运输方向有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等不同类型,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光照、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而横向运输则受光照、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
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因此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需要细胞提供能量,A正确;横放的植物,生长素在其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与重力有关,表现为根向地弯曲生长,茎背地生长,B正确;种植于宇宙飞船内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仍能进行极性运输,C错误;无光环境中生长素仍然能极性运输,D正确。
24.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 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C. 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右弯曲生长
D. 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答案】A
【解析】A项和B项,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虽然给与单侧光照射,但是生长素不能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因此胚芽鞘会直立生长;b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c胚芽鞘左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右侧,左侧胚芽鞘生长快,因此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背光生长,故A项和B项均错误。
C项,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植物会向光弯曲生长,即植物向右侧生长,故C项错误。
D项,如果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植株每旋转一次受到一次单侧光的照射,植株在接受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当植株旋转到没有光源照射时,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因此植株会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向光弯曲
【名师点睛】植物激素的几个拓展实验
(1)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A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3)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
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
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
25.如图为不同浓度的2,4-D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生长的影响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对2,4-D敏感
B. 2,4-D若用作除草剂,其适宜浓度应在B~C之间
C. 当2,4-D浓度为B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而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
D. 一定浓度的2,4-D可用于疏花疏果,与其作为除草剂的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2,4-D对双子叶植物的作用比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敏感,A错误;2,4-D若用作除草剂,其适宜浓度应在与横坐标相交的点以后,E点以前,而不是B点以后,B错误;当2,4-D浓度为B时,对两种植物都是促进作用,C错误;一定浓度的2,4-D可用于疏花疏果,与其作为除草剂的原理相同,D正确。
【点睛】
26.已知植物存在顶端优势现象,即如图将茎剪断数小时后,本来已经停止生长的侧芽又开始生长。而在顶芽中合成,并向下运输的生长素和这一现象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茎剪断后,数小时后侧芽开始生长的原因可能是侧芽部位生长素含量降低所致
B.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
C. 剪断茎前,顶芽合成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侧芽不合成生长素
D. 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侧芽的生长不会受到抑制
【答案】A
【解析】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的方式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在侧芽处积累。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剪断茎后,顶芽合成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A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方式,既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B错误。侧芽可以合成生长素, C错误。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相当于没有去掉顶芽,侧芽的生长会受到抑制,D错误。
27.如图所示甲表示赤霉素的作用机理,乙表示几种激素对茎段生长的影响。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甲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B. 乙图说明IAA和GA具有协同作用
C. 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 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答案】C
【解析】从甲图中可以判断,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间接促进细胞生长的,所以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且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仍然能合成生长素,A正确、C错误;从乙图中可以看出,IAA和GA都可以促进茎段生长,且两种激素共同使用效果更好,所以二者具有协同关系,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生长,所以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D正确。
28.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 )
A. 播种前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浸泡玉米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B. 樱桃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果实的发育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增加芦苇纤维长度
D. 黄瓜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
【答案】C
【解析】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A错误;乙烯利溶液促进果实的成熟。B错误;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可增加芦苇纤维长度,C正确;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可延缓叶片的黄化速度,D错误。
29.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有机物
B. 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C. NAA引起染色体变异形成无子果实
D. 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甲应是脱落酸,乙应是赤霉素,丙因为可以获得无子果实应是生长素,它们都不是蛋白质,故A正确,B正确。NAA不是染色体变异引起形成的无子果实,而是能够促进未受精的果实发育,故C错误。甲抑制生长,乙促进生长,故它们是拮抗作用,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30.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 适当喷洒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 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 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
【答案】D
【解析】A、“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说明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A正确;B、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跟生长素类似的功能,一定浓度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B正确;C、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因此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C正确;D、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植物体自身基因转录的调控,D错误。故选:D.
31.下列各项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①性别比例 ②物种数目 ③年龄组成 ④出生率、死亡率 ⑤种群密度 ⑥代谢类型
A. ⑤⑥ B. ②⑤ C. ③④ D. ②⑥
【答案】D
【解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物种数目和代谢类型不属于种群特征,故选D。
32.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A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
B. 图B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 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
D. 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甲为“J”型增长,每年增长率不变,但增加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多,故A错误;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所以G点时增长速率为0,故B错误;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D点时进行,故C错误;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K/2,即图中的E点左右,以保持最高的增长率,故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J”型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生物学意义,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图甲为“J”型增长曲线,而图乙表示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J”型增长曲线中每年的增长率不变,而“S”型增长曲线中E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率为0,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相等。
33.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000 mL 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 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
A.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
B. 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
C. 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D. 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答案】B
【解析】A. 一段时间内,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后来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废物的积累,酵母菌的数量会减少,A错误;B. 酵母菌在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内,由于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较充裕,所以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曲线增长,B正确;C.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氧气的消耗量小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C错误;D. 静置的培养瓶中会出现酵母菌的分层,应该振荡混合均匀后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再进行计数,D错误。
【考点定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3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
B. 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C. 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D. 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以改变演替速度
【答案】C
【解析】根据年龄组成可以来预测而不是确定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杂草不是一个种群;通过捕食与被捕食可以调节群落内不同生物的数量;人类的活动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考点定位】种群和群落
35.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共生关系
B. 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是由种间竞争决定的
C. 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一定稳定
D.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
【答案】D
【解析】“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竞争关系,A错误;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种间关系,B错误;种群数量的稳定是指种群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其中种群数量有波动,故出生率和死亡率不一定相等,C错误;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是由食物或栖息空间决定的,故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D正确.故选:D.
36.根据如图显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图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B. 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地形、湿度、盐碱度等
C.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 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
【答案】D
【解析】该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B错误;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均有分层现象,C错误;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D正确。
【考点定位】群落的结构。
【名师点睛】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1、群落中植物的分层分布:阳光。
2、随海拔升高植物的分层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温度。
3、随水深增加植物的分层分布:阳光。
37.黑龙江省东北部森林群落主要分为三个演替阶段: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针叶林为顶极群落。对黑龙江省东北部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地区
鸡西
双鸭山
七台河
鹤岗
鸟类
多样性
指数
针叶林
2.045
1.568
2.007
1.131
针阔混交林
2.134
2.689
2.378
1.985
阔叶林
1.238
1.256
1.189
1.058
A. 可通过样方法采集数据,再计算多样性指数
B. 针叶林是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群落
C.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鸟类的多样性持续增加
D. 鸟类多样性指数高低与植物类型的丰富程度有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对黑龙江省东北部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调查,可通圈定样方法来采集数据,再计算多样性指数 ,A项正确;针叶林为顶极群落,因此,针叶林是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群落,B项正确;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鸟类的多样性先增加后减小,C项错误;植物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因此,鸟类多样性指数高低与植物类型的丰富程度有关,D项正确。
考点:群落的结构及其演替
【名师点睛】弄清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动物的分布与植物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及把握表中数据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前提。
38.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 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 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甲种群主要是在低温低湿条件下生存,乙种群主要是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生存,而温度和湿度是通过影响出生率等来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故C错误,D正确。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进行明确判断,故A错误。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是群落的特征,不是种群故B错误。
【考点定位】种间关系
39.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 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 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 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小动物的避光、趋湿性,A错误;灯罩的功能是提供光和热,使土壤小动物向下逃避,有利于采集,B错误;金属筛网不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利用土壤小动物与土壤分离,C错误;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以保持土壤小动物,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取样器取样法采集土壤小动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40.正常人的血浆pH通常为7.35~7.45,血浆pH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 ①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血浆中含有的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等多对缓冲物质,能够维持血浆的PH的相等稳定,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①正确;血浆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调节呼吸运动的强度,使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以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②④正确;当碳酸钠进入血浆后,会与血浆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从而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③正确;缓冲对是由内环境中的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⑤错误。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内环境稳态
41.下图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 神经递质的释放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肌细胞收缩,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当发生α-银环蛇毒中毒时,肌肉会出现痉挛现象
D. 若肉毒毒素能特异性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则能阻止兴奋的传递
【答案】C
【解析】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经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那么乙酰胆碱就不能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肌肉不能收缩,表现是松弛,C错误;题干中信息“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肉毒毒素能特异性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会导致Ca2+无法内流,不能释放神经递质,则能阻止兴奋的传递,D正确;故选C。
42.下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在某部位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 mV
B. 图甲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图乙中B点的电位
C. 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将导致C点的电位增大
D. 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相关知识。图中起点和终点的电位都是负电位,说明测定的是细胞膜内的电位。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90毫伏;左图装置测定的应为静息电位,相当于图中的A或D点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甲图中膜外为正、膜内为负,所测电位为静息电位,对应乙图中A或D点的电位,电位差为-60毫伏;动作电位的形成是因为神经细胞外的钠离子的内流导致。C点对应动作电位,降低了外液中的Na+浓度,必然使得Na+内流减少,则动作电位减小,而不是增大。电流表的连接方式使电流表两侧有电位差,电流指针向左偏转,当受刺激后膜内外变为“内正外负”电流表指针则向右侧偏转,刺激过后膜内外又变为“内负外正”电流表又向左侧偏转。所以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43.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以与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多数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多次重复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Na+内流
B. 肾上腺素的分泌和摄取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C. 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只能参与体液调节
D. 肾上腺素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肾上腺素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后膜,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促进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分泌和摄取与膜的流动性有关,B正确;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但神经元分泌的肾上腺素是神经递质,参与神经调节,C错误;肾上腺素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肾上腺素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及体液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4.科学家斯坦曼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DC细胞),该细胞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DC细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
B. 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等
C. DC细胞处理后的抗原,能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DC细胞能激发T细胞增殖并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树突状细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有利于树突状细胞呈递抗原,A正确;吞噬细胞和树突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B正确;DC细胞处理抗原后,能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各种淋巴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5.实验证明2,4-D对杨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表明其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
B.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其实验结果能够确定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C. 该实验中用2,4-D溶液对插枝处理的方法有浸泡法或沾蘸法
D. 用2,4-D处理扦插枝条时,应该处理扦插枝条的上端
【答案】C
【解析】根据2,4-D对杨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曲线可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所设置的浓度梯度只是促进杨树扦插枝条生根,没有抑制的组别,故不能表明2,4-D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A错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所设置的浓度梯度范围,对杨树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效果是越来越强的,且设置浓度梯度过大,不能根据其实验结果能够确定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B错误;用2,4-D溶液对插条处理的方法有浸泡法或沾蘸法,C正确;用2,4-D处理扦插枝条时,应该处理扦插枝条的下端,D错误
【点睛】解答A选项,要准确掌握判断生长素作用是否体现“两重性”的方法,总结如下:
46.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
B. 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放射性的只是②
C. 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D. 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答案】D
【解析】吲哚乙酸(IAA)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A)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则在琼脂块①和②中,①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A项错误;在成熟组织中,吲哚乙酸(IAA)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则琼脂块①和②中均会出现放射性,B项错误;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③和④中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脱落酸(ABA)在茎尖不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项错误;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D项正确。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以实验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植物激素的极性运输与非极性运输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此类知识的考查在高考中出现较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①极性运输是指相应激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②生长素(IAA)在成熟组织中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结合题意与图示信息分析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47.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②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
③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④数学模型中曲线图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B
【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①正确;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实物,不属于模型,②错误;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则正好相反,③错误;数学模型中曲线图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④正确;故选B。
48.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是“J”型增长
B. 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C. 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
D. 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图乙表示
【答案】A
【解析】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应乙图中的F点,但AC段已有少量个体被淘汰,所以不能看成是“J”型增长,A错误;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表示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B正确;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以确保有最大增长速率,使种群数量得到快速恢复,C正确;种群呈“J”曲线型增长时,速率将不断增长,所以不能用图乙表示,D正确.故选:A.
49.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由于植被茂盛、物种独特,登岛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岛屿物种发展到现阶段是初生演替的结果
B. 研究人员的到来可能会影响该岛屿的群落演替
C. 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
D. 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丰富度增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火山喷发后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正确;人类活动会影响该岛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正确;该岛屿处于太平洋深处,与世隔绝,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不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丰富度增加,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评卷人
得分
二、双选题
50.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 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
D. 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和水平结构植物分布主要受阳光影响,提高群落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而动物依赖植物而分布缓解了种间竞争,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综上所述,D错。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51.下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A模式中,内分泌腺为性腺,其分泌物直接受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而血液中性激素含量增加,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________。
(2)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_______,引起____激素分泌增加,通过这种激素进行信息传递属于甲图____(填字母)模式。
(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C模式中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因为________中的信息物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即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膜。
【答案】 促性腺激素 (负)反馈调节 升高 抗利尿 B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突触小泡
【解析】试题分析:图甲所示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由A激素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和C神经调节三种.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元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
(1)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这种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
(2)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通过这种激素进行信息传递属于甲图B模式。
(3)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4)乙图表示突触结构,⑤是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突触间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52.如图表示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____免疫过程。
(2)b细胞的名称为____,c细胞称为____。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主要被图中___(填图中)细胞特异性识别。
(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则会患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病。
(5)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____细胞引起的。
(6)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者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人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体液 浆细胞 记忆细胞 c 自身免疫 T 免疫功能下降
【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为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Ⅰ、Ⅱ、Ⅲ、Ⅳ表示不同的B淋巴细胞;a表示激活的B淋巴细胞增大、分裂和分化过程;b表示浆细胞(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因此d为抗体;c为记忆细胞.
(1)由题图可知,d物质是抗体,依赖于抗体进行的免疫是体液免疫.
(2)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的,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效应B细胞)b和记忆细胞c.
(3)记忆细胞在抗原消失很长时间内都保存着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功能,当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抗原直接刺激c记忆细胞,使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功能.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4)酿脓链球菌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则会患风湿性心脏病的原因是酿脓链球菌的抗原和心脏细胞表面的抗原非常类似,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错把心脏细胞当成酿脓链球菌进行攻击,这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5)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是由细胞免疫引起的,移植来的细胞属于靶细胞,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导致移植的器官坏死.
(6)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人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免疫功能下降。
【点睛】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没有进入细胞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②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效应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T细胞
关系
若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丧失.另外,对外来病原体进行免疫的时候并不是单一的起作用,而是两者结合起来起作用,只不过在起作用的时候分主次关系罢了.
53.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表丙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丙: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 依次增大)
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浓度d
浓度e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4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 2m,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
(2)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
(3)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表丙中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有两重性?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在浓度梯度 ____________之间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均分为4组(或4组以上),每组30 株并编号;
③分别喷洒___________且适量的上述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到对应组的芹菜幼苗上;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______________,再计算平均值。
【答案】 小于 m 脱落酸 否 该实验结果只表明 a~e 各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b~d 等量 芹菜株高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甲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分析乙图: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随着种子的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而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
分析表格丙:表中数据显示生长素浓度为c时,平均株高最高。
(1)背光面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面,且生长效应强于向光面,所以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小于m,以保证促进生长的效应弱于背光面。
(2)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种子的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说明该激素抑制种子的萌发;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表丙中实验结果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因为该实验结果只表明a~e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4)根据实验的设计原则,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表中数据显示生长素浓度为c时,平均株高最高,但不能说明浓度c是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应该在浓度b至浓度d之间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均分为4组,每组30株,并且编号;
③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油菜素内酯水溶液的浓度,所以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上述系列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喷洒对应组的芹菜幼苗;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芹菜株高,再计算平均值。
54.研究人员对某牧场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冷蒿是该牧场的优势种,用样方法调查冷蒿的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
(2)调查中发现该牧场还生长着披碱草、针茅、黑麦等多种牧草,所有这些牧草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该牧场中的长爪沙鼠数量的调查结果,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理由是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
(4)调查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其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长爪沙鼠种群密度的估算值比实际值_________。
【答案】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不能 生物群落应包含该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逐渐增加 增长型 480 大(偏大)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调查的相关知识,识记两种方法在不同生物中调查过程中的运用,分析种群年龄结构与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题意作答。
(1)用样方法调查冷蒿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所有这些牧草不能 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因为生物群落应包含该区域的全部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3)据图分析,牧场的长爪沙鼠种群中处于幼年的个体数量较多,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量较少,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种群数量逐渐增加。
(4)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72×60÷9=480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偏大。
55.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I、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部分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注: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面积。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从数据上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2)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________,总初级生产量增多,这可能与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________增多有关。
II、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______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________。
【答案】 次生演替 逐渐增加 增大 分层 同一 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
【解析】试题分析:演替的结果是群落物种的丰富度增加,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也增加.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复出现.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Ⅰ
(1)表中数据表明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由灌草丛开始的,因此,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表现出层数增多,群落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根据柱形图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2)生态系统的截光率=1-漏射率,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增大,这可能与群落中植物种类增多、分层增多有关.
Ⅱ
(1)种群是生活中一定地域内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合,故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同一种群.
(2)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两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够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和棍棒的距离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若丙组平均时间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和棍棒的距离是无关变量,应相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