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二11月月考生物(理)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二11月月考 理科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 A.玉米子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 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 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中出现了白色猕猴 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 2、小芳(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小芳有关的部分家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家系成员 父亲 母亲 弟弟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舅母 患病 √ √ √ 正常 √ √ √ √ A. 该病的遗传方式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小芳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C. 小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3/4 D. 小芳的弟弟和表弟(舅舅的孩子)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 只要保证图中各种物质的稳定就能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C. 从内环境中能够提取出抗利尿激素、抗体、神经递质 D. 图中⑤⑥过程需要经过循环系统才能完成 4、下列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是( )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D.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5、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6、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尿量减少 B.人体大量失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C.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D.水和无机盐平衡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7、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8、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前两道防线不具有特异性 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所以人体被病菌侵染后只要注射血清就可以治疗疾病] C.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B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没有特异性,因此只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作用 9、下图表示A、B两妇女在1~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 ) A.妇女A可能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 B.妇女A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能一直起到保护作用 C.两人可能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 D.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 10、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和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⑤和⑥尤其是⑤破坏作用明显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11、下面图①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图②、图③、图④所示的实验,则图②、图③、图④中燕麦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A.向B侧弯曲 向A侧弯曲 向A侧弯曲[] B.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C.向A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A侧弯曲 D.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B侧弯曲 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 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芹菜,可提高产量 C.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 D.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64分。) 13、下图为某农科所培育高品质小麦的过程,其中①③④⑤代表具体操作过程。 (1)具有①④⑤操作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具有①③操作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⑤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①表示杂交,其目的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___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14、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代表效应器的应为标号________,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及膜内电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1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具有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____的作用,此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_作用,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15、回答下列Ⅰ、Ⅱ两题: Ⅰ.下图为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血糖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CD段的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段趋于相对稳定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Ⅱ.人体生长激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和蛋白质代谢,达到增粗肌肉的目的。过量使用生长激素会引起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使用者患上____________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对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进行验证。实验材料:健康小鼠若干只,生长激素溶液,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血糖含量检测仪、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两组,编号甲、乙,并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实验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对照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监测两组小鼠血糖含量的变化情况。 预期结果:甲组小鼠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小鼠__________________。 (4)适时给甲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继续监测其血糖含量的变化情况,血糖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步骤(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 。 (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2次考试 高二级 理科生物答案 1-5 CDCCC 6-10 CCABC 11-12 BD 13、 (1)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数目变异 (2)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3)连续自交 提高纯合体的比例(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 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两级,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4)性状(基因) 14、 (1)⑤ 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 (2)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3)兴奋 非条件 抑制 15、 Ⅰ. (1)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2)血糖浓度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促进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转化为糖原和脂肪,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Ⅱ.垂体 糖尿病 (1)饲喂大量葡萄糖溶液 (2)过量的生长激素溶液 等量的生理盐水 (3)血糖含量较高 血糖浓度能维持正常水平 (4)适量的胰岛素溶液 血糖含量降低 验证过量生长激素造成血糖高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降低) 16. (1)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2)f 两重性 (3)①细胞分裂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 ②空白琼脂块 有无生长素 ③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组 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