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生物试卷(理科) 出题人 :黄钰 审题人:刘艳萍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2.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 3.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A.K+ B.Na+ C.C1— D.Na+和C1— 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5.高等动物体内细胞要获得O2和养料以及代谢废物的排泄都必须通过的系统是 A.消化 B.呼吸 C.循环 D.泌尿 6.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A.淋巴液 B.组织液 C.血浆 D.唾液 7.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8.人体红细胞携带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3 B.4 C.5 D.6 9.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10.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③血糖含量过高 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1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同时也可以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 B.神经递质和所有激素一样都只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C.只有通过特异性免疫才能将入侵人体的抗原消灭 D.当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时,可引起免疫缺陷病或过敏反应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14.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15.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的电信号转为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16.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17.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部位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18.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19.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错误叙述是 A.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多 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 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C.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 21.甲状腺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中能量的产生,但无ATP形成。 根据这一事实,以推测甲状腺活动过强的人 A.虽然消耗的食物少,体表比健康人的凉,但肥胖 B.虽然消耗的食物少,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肥胖 C.虽然消耗大量食物,体表比健康人的凉,但消瘦 D.虽然消耗大量食物,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消瘦 22.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①③ 23.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喂饲法”或“注射法”对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必须通过“注射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 ②醛固酮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4.手术切除成年大白鼠的整个甲状腺,一段时间后,该大白鼠表现为 A.分解代谢增强 B.生长发育加快 C.自由活动减少 D.食欲增强 25.禽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免疫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分化为浆细胞 B.效应T细胞可识别并裂解被禽流感病毒侵染的细胞 C.禽流感病毒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并与其特异性结合 D.人体可以通过T细胞产生抗体淸除该病毒 26.下列有关艾滋病与T淋巴细胞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 B.HIV会不断复制,T 淋巴细胞会被破坏。免疫系统新制造的T淋巴细胞仍会被HIV感染 C.即使 HIV感染者感觉身体良好,没有任何症状,但仍然可能有许多的T淋巴细胞被破坏 D.HIV感染者失去了大量T淋巴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27.比较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C.在体内含量较少 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28.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是 A.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多 B.背光侧细胞分裂快 C.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少 D.背光侧细胞生长快 29.如图甲、乙、丙、丁、戊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甲、戊 30.如图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图 31.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地积存于侧芽部位,这说明生长素进人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32.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33.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34.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35.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36.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37.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所示模型能解释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 B.甲图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C.甲图中①②③④种群数量变化与乙图中abcd依次对应 D.乙图中P为猎物的种群数量,H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 38.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比较理想 39.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 B.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决定 C.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 D.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40.下列调查实验的操作方法中,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小的是 ①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时,取样前没有将试管振荡 ②探究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做正式实验时未设置空白对照 ③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④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时,所选的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41.(10分) 图2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 的②就将递质通过③ 释放到④ 里,作用于⑤ ,使该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2)① 为递质的释放提供 。 42.(14分)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 。 (2)当体内缺乏___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_________所致。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 43.(16分)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图回答问题: (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于 。 (2)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 ] 。 (3)概念图内以下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 。 A.记忆细胞 B.b C.c D.d (4)形成[c] 的途径有: ① ; ② ; ③ 。 44.(20分)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1)乙图 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 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 ,解决的办法是 ,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 mol·L-1。 (2)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 点浓度,因此根将 生长。表示⑤侧浓度的是 点浓度,表示⑥侧浓度的是 茎将 生长。 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D A C B C D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B D D B D B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A C B D A D B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D D D A D B C B 二、非选择题(60分) 41、(10分) (1)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3)线粒体 能量 42、(14分)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碘 主动运输 (3)增加 增加 (4)下降 反馈 43、(16分)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2)a 吞噬细胞 (3)AB (4)浆细胞 ①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而产生 ②抗原经T细胞呈递给B细胞而产生 ③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而产生 44、(20分) (1)b或d f ①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侧芽)抑制②生长 去除顶芽 10-6 (2)a 向重力弯曲 g或k c 向上(背重力)弯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