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崇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崇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崇庆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 ‎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2.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 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有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 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因此其含量能较长时间在血液中保持相对稳定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能催化肝糖原分解 D.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4.某同学通过网络调查并摘抄的关于去甲肾上腺素的部分介绍如下:去甲肾上腺素(缩写NE或NA),学名1﹣(3,4﹣二羟苯基)﹣2﹣氨基乙醇(如图),是肾上腺素去掉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上属于儿苯酚胺.它主要是由脑内肾上腺素神经末梢合成、分泌释放的一种递质.它也是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能够抑制胰岛素分泌.请结合资料和自己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E属于小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排除细胞,作用于靶细胞的受体 B.NE在人体内的含量较少,其参与的调节过程作用时间都比较长 C.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血浆中NE和甲状腺激素浓度可能会升高 D.静脉注射NE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5.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C.牛奶被饮入胃中 D.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6.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育比赛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会血浆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稳定不变 C.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相关激素 D.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8.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等内环境中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9.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  )‎ A.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B.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C.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多 D.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10.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吞噬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图所示),以下推断合理的(  )‎ A.DC细胞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B.DC细胞摄取抗原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运输功能 C.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能分泌淋巴因子和抗体,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D.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将有特定mRNA的合成 ‎11.当麻风杆菌侵入机体,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过程,以下正确的是(  )‎ A.处理暴露后的抗原可直接传递给B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 C.T 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效应T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 D.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功能有关 ‎12.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③三种物质既体现了激素间分级调节,又体现了反馈调节 B.图中A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参与体液调节,是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C.C细胞可产生抗体,其原因是C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 D.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 ‎13.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传递抗原的过程.(注:数字代表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 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图中吞噬细胞和T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C.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 D.MHC﹣Ⅱ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Ⅱ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细胞识别,启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4.如图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 ‎②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总表现出负相关关系;‎ ‎③HIV攻击T细胞,这不会影响人体体液免疫能力;‎ ‎④艾滋病患者若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时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如图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请分析图中a到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  )‎ A.a<b、c=d、e=f B.a<b、c=d、e<f C.a<b、c<d、e=f D.a>b、c=d、e<f ‎16.下列生产或实验过程中,不能使用吲哚乙酸的是(  )‎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 B.处理西瓜花蕾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C.处理去雄的番茄花蕾育出无籽果实 D.处理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使其继续生长 ‎1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侧光使植物弯曲生长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都比向光侧低 B.生长素处理插条时,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所需生长素溶液浓度较高 C.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时,可以抑制植物的生长 D.茎的背重力生长与顶端优势都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特点 ‎18.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 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测定指标处理方式 ‎ 外源生长素 ‎ NPA(μmol/L)‎ ‎ 0‎ ‎ 0.001‎ ‎0.01 ‎ ‎0.1 ‎ ‎ 3‎ ‎ 弯曲角度α(度)‎ ‎ 37‎ ‎ 40‎ ‎ 31‎ ‎ 22‎ ‎ 16‎ ‎ 生长速率(mm/天)‎ ‎ 15‎ ‎ 17‎ ‎ 13‎ ‎ 11‎ ‎ 8‎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19.关于如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E点及E点以后区间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 D.若某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 ‎20.分析如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21.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 B.在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 D.在D段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22.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23.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能造成生物进化,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B.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C.长期地理隔离一定能达到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间的进化,生物能完成有性杂交就是同一个物种 ‎24.人类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随着药物使用次数的增加,原有剂量所产生的药物效用会有减少的现象,此即为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现象.这种对药物发生耐受性的现象,可表示为图中的(甲线为刚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的作用情形;乙线为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后的作用情形)(  )‎ A. B. C. D.‎ ‎25.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26.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为XBXB的比例为20%,XBXb为20%,XbXb为10%,XBY为30%,XbY为20%,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20%,80% B.30%,70% C.78%,92% D.60%,40%‎ ‎27.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④‎ B.图中的①为出生率,②为死亡率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③‎ D.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 ‎28.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图示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下列各图中有关取样的方法统计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9.据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种群开始呈“J”型增长,达到K值后呈“S”型增长 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2时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若图代表蝗虫的数量,则控制虫害应该在时间相对值2以前 D.植物群落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30.如表是某种生物迀入新环境后,种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年份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A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a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表中数据表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 C.基因a决定的性状最适应新环境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31.某兴趣小组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灭菌处理后,加入酵母菌,在遵循实验各原则的情况下,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见下表(单位:×106个/mL).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温度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h ‎24h ‎48h ‎72h ‎96h ‎120h ‎144h ‎168h ‎15℃‎ ‎0.8‎ ‎3.0‎ ‎3.8‎ ‎4.6‎ ‎4.0‎ ‎3.2‎ ‎2.8‎ ‎2.5‎ ‎20℃‎ ‎0.8‎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0.8‎ ‎5.2‎ ‎5.6‎ ‎4.6‎ ‎2.0‎ ‎1.0‎ ‎0.6‎ ‎0.2‎ ‎30℃‎ ‎0.8‎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0.8‎ ‎1.5‎ ‎1.8‎ ‎2.0‎ ‎2.2‎ ‎1.3‎ ‎0.8‎ ‎0.6‎ A.获取表中的统计数据时需用到血细胞计数板、光学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B.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种与培养基成分等为无关变量 C.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S”型增长,稳定时间长短与营养有关 D.酵母菌最适合生活在15℃环境中,该温度下酵母菌存活的时间最长 ‎32.研究人员调査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图的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第4〜6年兔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2~4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C.第6~8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 D.第8年兔的种群密度大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 ‎33.如图所示甲表示植物的生长速度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乙表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植物幼苗的生长状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DE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 B.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BD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AB段 C.生长素对Ⅰ、Ⅳ处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对Ⅱ、Ⅲ处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D.若乙图中Ⅲ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AB段,则Ⅳ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 ‎34.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3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两个实验过程中都要使实验材料保持活性 B.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插条的生根条数会发现,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多 ‎36.下列有关物质在生物体内运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物内不存在O2从细胞扩散到内环境的过程 B.人体内存在两种内分泌腺互为靶器官的情况 C.动物体细胞只能吸收葡萄糖,不能释放葡萄糖 D.生长素只能从高浓度一端向低浓度一端运输 ‎37.以下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项是(  )‎ A.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病 B.麻疹患者治愈后不再传染麻疹 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唾液中溶菌酶杀死致病菌 ‎38.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3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B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B.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C.B细胞通过识别抗原﹣MHC复合体即可消灭抗原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40.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能分化出细胞①的只有B细胞 B.抗体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来自人体自身 D.细胞②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 ‎ 二、综合题 ‎41.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 白质(包括 HSP60、HSP90 等多种蛋白质),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其中 HSP60 的功能如图 1 所示,有一 些热休克蛋白参与了机体对癌变细胞的识别过程,有助于加强机体的免疫,热休克蛋白参与机体的免 疫过程如图 2 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据图1推测HSP60所起的作用是   .‎ ‎(2)图2中甲细胞和乙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a 表示T细胞的   过程,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是   .‎ ‎(3)要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并纯化图2中的   .HIV主要侵染图2中的T细胞,引起的免疫失调疾病属于   .‎ ‎42.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 ‎①请填写表中Ⅱ和Ⅲ空白之处的内容.‎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Ⅰ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Ⅰ.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 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   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 Ⅱ.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最 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 Ⅲ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Ⅲ.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对所建立的 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②表中Nt=N0•λt成立的前提条件(答两条即可)是   ;   .‎ ‎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 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2)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①   ②   .‎ ‎(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除了用上述数学方程式表示外.还可以用   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   .‎ ‎43.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按如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温度(℃)‎ ‎5‎ ‎25‎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统计起始酵母菌数,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   ,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 ‎(2)在计数室,按以下顺序操作   (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3)若在25×16规格的血球计数板中,统计到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对应的酵母菌为48个,则1mL混合样液中含有酵母菌约为   个.‎ ‎(4)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看到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   后再计数.‎ ‎44.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调节作用的问题.‎ ‎(Ⅰ)图显示胚芽鞘受单侧光照时的生长情况及受光照处生长素的主要运输方向.生长素在植物细胞间的运输常需细胞膜上载体参与.‎ ‎(1)下列激素对植物生长所起的主要作用,与生长素在a处所在作用相反的是   (多选).‎ A.乙烯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 ‎(2)生长素沿b方向运输时,其在细胞间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是   .‎ ‎(Ⅱ)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方案:‎ ‎(1)实验目的:探究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2)实验原理:离体的叶片会逐渐衰老,叶片发黄,使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之后,可以显著地延长保绿时间,推迟离体叶片衰.‎ ‎(3)材料用具:足够数量的同等状态的新鲜离体叶片、适老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溶液(不考虑溶液中的水分对本实验的影响)、所需的相关器材和用具.‎ ‎(4)实验步骤:‎ ‎①将植物的离体叶片随机均分成   ;‎ ‎②分别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A、B两组叶片,C组   ;‎ ‎③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观察并记录   ;‎ ‎(5)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结论:‎ ‎①B组叶片的保绿时间在A组与C组之间,说明生长素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但没有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明显;‎ ‎②B组叶片与A组叶片的保绿时间相差不大,都比C组长,说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程度相似.‎ ‎③B组叶片与C组叶片的保绿时间相差不大,都比A组短,说明   .‎ ‎④   ,说明生长素具有加速叶片衰老的作用;‎ ‎⑤B组叶片比A组叶片的保绿时间更长,C组叶片保绿时间最短,说明生长素比细胞分裂素更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5.(Ⅰ)甲型HIN1流感病毒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烧.图甲表示某发烧病人体温测量记录图,图乙表示机体通过调节消除体内病毒的过程.请回答:‎ ‎(1)图甲中BC段病人持续高烧40℃,此时其体内产热量   散热量(填“>”、“<”或“=”).CD段体温恢复正常时,其体内具体的调节途径主要是   .‎ ‎(2)图乙中,人感染HIN1流感病毒后,促使分泌淋巴因子,进而刺激了下丘脑,最终引起   和   的分泌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3)HI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内环境后,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   .‎ ‎(Ⅱ)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丙中A、B、C、D、E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 ‎(1)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途径:一是通过   、淋巴因子和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来实现.‎ ‎(2)图中A通过垂体对B发生作用属于   (填“神经”或“体液”)调节;‎ ‎(3)当H1N1病毒第二次进入机体时,首先对H1N1病毒起免疫作用的物质是   ,对于侵入机体细胞内的病毒的清除则需要通过   来完成.‎ ‎ ‎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崇庆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考点】D8:突触的结构;E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该物质经过突触间隙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随后乙酰胆碱被酶分解.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解答】解: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都被分解均失去活性,避免活动的持续,A正确;‎ 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如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能分泌抗利尿激素,B正确;‎ 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不经过血液的运输,C错误;‎ D、有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D正确.‎ 故选:C.‎ ‎ ‎ ‎2.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 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有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考点】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解答】解:A、神经递质位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即使是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仍然有突触小泡,所以其内也有神经递质,A错误;‎ B、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 C、由于突触小体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那么同一突触后膜上必然相应地存在多种受体,C正确;‎ D、突触小泡是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D正确.‎ 故选:A.‎ ‎ ‎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 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因此其含量能较长时间在血液中保持相对稳定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能催化肝糖原分解 D.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考点】DB: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是神经﹣激素调节的结果.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同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解答】解:A、据图分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其含量能较长时间在血液中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升高血糖,因此其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只起到调节肝细胞代谢的作用,没有催化肝糖原水解的作用,C错误;‎ D、据图分析,下丘脑中有接受神经递质和糖皮质激素的受体,D正确.‎ 故选:C.‎ ‎ ‎ ‎4.某同学通过网络调查并摘抄的关于去甲肾上腺素的部分介绍如下:去甲肾上腺素(缩写NE或NA),学名1﹣(3,4﹣二羟苯基)﹣2﹣氨基乙醇(如图),是肾上腺素去掉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上属于儿苯酚胺.它主要是由脑内肾上腺素神经末梢合成、分泌释放的一种递质.它也是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能够抑制胰岛素分泌.请结合资料和自己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E属于小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排除细胞,作用于靶细胞的受体 B.NE在人体内的含量较少,其参与的调节过程作用时间都比较长 C.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血浆中NE和甲状腺激素浓度可能会升高 D.静脉注射NE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考点】E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题意可知,NE属于神经递质,故通过胞吐排出细胞,神经调节过程作用时间都比较短;NE会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故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血浆中NE会升高;肝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回血浆,肌糖原不能再分解成葡萄糖.‎ ‎【解答】解:A、NE属于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排出细胞,作用于靶细胞的受体,A错误;‎ B、神经调节过程作用时间都比较短,B错误;‎ C、NE会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甲状腺激素会使细胞代谢加快,产热增多,故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血浆中NE和甲状腺激素浓度均会升高,C正确;‎ D、肝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回血浆,肌糖原不能再分解成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 ‎ ‎5.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C.牛奶被饮入胃中 D.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据此答题.‎ ‎【解答】解:A、输卵管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胰岛素注射到皮下组织中即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B正确;‎ C、胃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氧气进入红细胞是从内环境进入组织细胞,D错误.‎ 故选:B.‎ ‎ ‎ ‎6.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考点】E9:内环境的理化特性;E1: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当内环境中的成分出现变化时,表明机体的组织或细胞可能出现了问题.本题中转氨酶在血浆中的含量是一定的,当转氨酶的量增多时,可作为肝炎的一个诊断依据.据此答题.‎ ‎【解答】解:A、内化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其稳态存在,A错误;‎ B、“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血浆中转氨酶含量升高可判断肝脏发生了病变,这说明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B正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有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C错误;‎ D、内环境的稳态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 ‎ ‎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育比赛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会血浆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稳定不变 C.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相关激素 D.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E8: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1、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2、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3、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解:A、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血浆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A错误;‎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 C、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增多,C正确;‎ D、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不是血浆的成分,D错误.‎ 故选:C.‎ ‎ ‎ ‎8.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等内环境中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根据图解可知,Ⅰ呼吸系统、Ⅱ消化系统、Ⅲ泌尿系统(肾脏)、Ⅳ皮肤,①消化吸收,②重吸收.‎ ‎【解答】解:Ⅰ是能进行体内外物质交换的系统,并能为内环境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这说明Ⅰ是呼吸系统;Ⅱ表示体外的物质进入体内的结构,Ⅱ表示消化系统;III表示泌尿系统,②表示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Ⅳ表示体内物质排出的途径,应为皮肤.‎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胞血管壁,A正确;‎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消化吸收进入血浆和淋巴等内环境中,血液不是内环境,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B错误;‎ C、②表示在尿液形成过程中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C正确;‎ D、Ⅳ表示体内物质排出的途径,该器官应为皮肤,D正确.‎ 故选:B.‎ ‎ ‎ ‎9.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  )‎ A.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B.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C.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多 D.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考点】E9: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解答】解:A、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 B、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过多,导致尿量减少,但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 D、药物或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C.‎ ‎ ‎ ‎10.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吞噬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图所示),以下推断合理的(  )‎ A.DC细胞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B.DC细胞摄取抗原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运输功能 C.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能分泌淋巴因子和抗体,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D.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将有特定mRNA的合成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根据图示分析可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能吞噬、处理并呈递抗原;T细胞能识别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这个过程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 ‎2、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合成释放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细胞也可以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解答】解;A、DC细胞是免疫细胞,不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A错误;‎ B、DC细胞摄取抗原的过程为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B错误;‎ C、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能分泌淋巴因子,但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C错误;‎ D、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合成淋巴因子,因此会有特定的mRNA合成,D正确.‎ 故选:D.‎ ‎ ‎ ‎11.当麻风杆菌侵入机体,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过程,以下正确的是(  )‎ A.处理暴露后的抗原可直接传递给B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 C.T 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效应T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 D.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功能有关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如下:‎ ‎【解答】解:A、处理暴露后的抗原需要T细胞呈递给B淋巴细胞,A错误;‎ B、吞噬细胞可以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 C、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效应T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C正确;‎ D、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D错误.‎ 故选:C.‎ ‎ ‎ ‎12.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③三种物质既体现了激素间分级调节,又体现了反馈调节 B.图中A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参与体液调节,是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C.C细胞可产生抗体,其原因是C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 D.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E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该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图.其中,A为下丘脑,B为甲状腺,C为浆细胞,D为T细胞.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甲状腺激素.‎ ‎【解答】解:A、图中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②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③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反过来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功能体现了激素的负反馈调节,A正确;‎ B、A为下丘脑,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参与体液调节,神经部参与神经调节,是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B正确;‎ C、C为浆细胞,其来源于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的增殖分化,C错误;‎ D、据图分析,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使机体免疫力下降,D正确.‎ 故选:C.‎ ‎ ‎ ‎13.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传递抗原的过程.(注:数字代表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 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图中吞噬细胞和T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C.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 D.MHC﹣Ⅱ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Ⅱ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细胞识别,启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据图分析,①表示高尔基体,②表示内质网,③表示核糖体;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呈递抗原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解答】解: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 B、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B错误;‎ C、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C正确;‎ D、MHC﹣Ⅱ是吞噬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Ⅱ抗原复合物,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B.‎ ‎ ‎ ‎14.如图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 ‎②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总表现出负相关关系;‎ ‎③HIV攻击T细胞,这不会影响人体体液免疫能力;‎ ‎④艾滋病患者若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时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E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HIV进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随着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使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体液免疫能力降低,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全部丧失.‎ ‎【解答】解:①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所以HIV浓度急剧下降,①正确; ‎ ‎②在HIV最初侵入人体时,随着HIV浓度的升高,T细胞浓度升高,二者并不表现负相关关系,②错误;‎ ‎③HIV攻击T细胞,使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体液免疫能力降低,③错误;‎ ‎④由图可知,艾滋病患者若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时间,④正确.‎ 故选:B.‎ ‎ ‎ ‎15.如图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请分析图中a到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  )‎ A.a<b、c=d、e=f B.a<b、c=d、e<f C.a<b、c<d、e=f D.a>b、c=d、e<f ‎【考点】C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生长素的运输,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左侧的图中,受单侧光的影响,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所以b侧的生长素>a侧的生长素;中间的图由于云母片的作用,导致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以至c侧的生长素=d侧的生长素;燕麦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单侧光不会影响琼脂块上的生长素的分布,所以e侧的生长素=f侧的生长素.‎ 故选:A.‎ ‎ ‎ ‎16.下列生产或实验过程中,不能使用吲哚乙酸的是(  )‎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 B.处理西瓜花蕾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C.处理去雄的番茄花蕾育出无籽果实 D.处理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使其继续生长 ‎【考点】C4: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 ‎(3)防止落花落果.植物生长素的调节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答】解: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的下端,促使其加快生根,A正确;‎ B、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方式是多倍体育种,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 C、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培育出无籽果实,C正确;‎ D、生长素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能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增大细胞体积促进生长,D正确.‎ 故选:B.‎ ‎ ‎ ‎1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侧光使植物弯曲生长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都比向光侧低 B.生长素处理插条时,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所需生长素溶液浓度较高 C.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时,可以抑制植物的生长 D.茎的背重力生长与顶端优势都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特点 ‎【考点】C4: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C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 本题是对植物向光性原因、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中的变量分析和控制、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综合性考查,回忆植物向光性原因、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中的变量分析和控制、顶端优势,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比向光侧多,植物向光弯曲生长,A错误;‎ B、生长素处理插条时,用浸泡法处理插条与沾蘸法相比,要求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较低,B错误;‎ C、由于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时,可以抑制植物的生长,C正确;‎ D、茎的背重力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D错误.‎ 故选:C.‎ ‎ ‎ ‎18.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 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测定指标处理方式 ‎ 外源生长素 ‎ NPA(μmol/L)‎ ‎ 0‎ ‎ 0.001‎ ‎0.01 ‎ ‎0.1 ‎ ‎ 3‎ ‎ 弯曲角度α(度)‎ ‎ 37‎ ‎ 40‎ ‎ 31‎ ‎ 22‎ ‎ 16‎ ‎ 生长速率(mm/天)‎ ‎ 15‎ ‎ 17‎ ‎ 13‎ ‎ 11‎ ‎ 8‎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考点】‎ C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C4: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根据题目中提供图形和表格信息,四个选项的说法本身都成立,但是题目要求“据此实验的结果”,明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从根的弯曲角度判断,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从表格数据分析,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低浓度生长素更有利于根的生长;题干没有给出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是否有影响的任何信息.‎ ‎【解答】解:AD、看图、读表可知,光照作用下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根向光侧生长素小于背光一侧,故AD正确;‎ B、对比四个外源生长素的测定指标,可以看出随生长素浓度的增高,生长速度是现增高后降低,可以看出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故B正确;‎ C、题干没有给出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是否有影响的任何信息,无法得出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的结论,故C错误.‎ 故选:C.‎ ‎ ‎ ‎19.关于如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E点及E点以后区间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 D.若某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 ‎【考点】C4: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又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在一定的范围内,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而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则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反而逐渐减弱,甚至起抑制作用.‎ ‎【解答】解: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E点及E点以后区间,A正确;‎ B、由于受重力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且生长效应强于远地侧,故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f时,远地侧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小于f,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AB区间,以保证远地侧的生长效应弱于近地侧面,B正确;‎ C、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所以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利用大于h的生长素浓度抑制杂草生长,C正确;‎ D、背光面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面,且生长效应强于向光面,故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大于f,小于2f,以保证背光面的生长效应强于向光面,D错误.‎ 故选:D.‎ ‎ ‎ ‎20.分析如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考点】C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 本题是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及顶端优势的考查,梳理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及顶端优势的概念和成因的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给以右侧光照,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左侧分布多,长得快,因此植物会向右弯曲生长,A正确;‎ B、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 C、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离顶芽越近,生长素浓度相对越高,所以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B>C>D>A,C错误;‎ D、根部主根产生的生长素能运输到侧根部位,其生长也能表现顶端优势,D正确. ‎ 故选:C.‎ ‎ ‎ ‎21.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 B.在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 D.在D段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据图分析,AB段,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的分泌量会增加;CD段环境温度升高,血流量增大,汗腺的分泌活动增强,在D段以后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解: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外界温度降低时,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进而减少散热量,A正确;‎ B、AB段,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的分泌量会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B正确;‎ C、CD段环境温度升高,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血液流量增加,另外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C错误;‎ D、在D点以后,环境温度超过人的体温,这时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会流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应该及时补充,D正确.‎ 故选:C.‎ ‎ ‎ ‎22.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考点】B5: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本题是考查种群中某种基因型的基因型频率和某基因的基因频率.分析题意可知,环境对种群没有选择作用,因此不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随自交次数的增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逐渐降低,纯合子基因型频率逐渐升高.‎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A=16%,aa=36%,Aa=1﹣16%﹣36%=48%,由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公式可知:A的基因频率=16%+×48%=40%,a的基因频率=36%+×48%=60%;自由交配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A=40%×40%=16%,aa=60%×60%=36%,Aa=2×40%×‎ ‎60%=48%,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不变,基因频率也不变;若种群进行自交,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因此自交后代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16%+48%×=2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36%+48%×=4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48%×=24%,自交后代是基因频率是:A=28%+24%×=40%,a=48%+24%×=60%.‎ 因此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故选:C.‎ ‎ ‎ ‎23.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能造成生物进化,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B.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C.长期地理隔离一定能达到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间的进化,生物能完成有性杂交就是同一个物种 ‎【考点】B3: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突变和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A正确;‎ B、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变异个体不一定适应环境,生物进化改变的是生物群体,B错误;‎ C、新物种的形成一般是由长期的地理隔离而出现生殖隔离,但并不是所有的长期地理隔离都能达到生殖隔离,C错误;‎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叫共同进化,同一物种是指能够进行有性生殖并产生可育后代,D错误;‎ 故选:A.‎ ‎ ‎ ‎24.人类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随着药物使用次数的增加,原有剂量所产生的药物效用会有减少的现象,此即为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现象.这种对药物发生耐受性的现象,可表示为图中的(甲线为刚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的作用情形;乙线为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后的作用情形)(  )‎ A. B. C. D.‎ ‎【考点】B1: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机制是这样的:害虫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这些变异中包含具有抗药性的变异,喷洒药物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具有抗药性的变异个体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样,一代代选择并积累下去,就产生了具有抗药性的害虫.‎ ‎【解答】解:A、由于“甲线为刚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的作用情形;乙线为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后的作用情形”,在相同药剂量的条件下,甲的药效要强一些,A错误;‎ B、由于“甲线为刚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的作用情形;乙线为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后的作用情形”,在相同药剂量的条件下,甲的药效要强一些,B正确;‎ C、随着药剂量的增大,药物作用的效果就越好;所以甲乙两者与药物作用都成正比,C错误;‎ D、随着药剂量的增大,药物作用的效果就越好;所以甲乙两者与药物作用都成正比,D错误.‎ 故选:B.‎ ‎ ‎ ‎25.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考点】B8: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只要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就进化了;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图示的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进而产生进化,B错误;‎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产生进化,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D正确.‎ 故选:D.‎ ‎ ‎ ‎26.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为XBXB的比例为20%,XBXb为20%,XbXb为10%,XBY为30%,XbY为20%,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20%,80% B.30%,70% C.78%,92% D.60%,40%‎ ‎【考点】B5: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 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 ‎【解答】解:由题意知,在该种群中,XBXB的比例为20%,XBXb为20%,XbXb为10%,XBY为30%,XbY为20%,因此XB的基因频率是(2×20%+20%+30%)÷(50%×2+50%)×100%=60%,Xb的基因频率是(2×10%+20%+20%)÷(50%×2+50%)×100%=40%.‎ 故选:D.‎ ‎ ‎ ‎27.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④‎ B.图中的①为出生率,②为死亡率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③‎ D.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 ‎【考点】F1:种群的特征.‎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所以①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性别比例、④是年龄组成.‎ ‎【解答】解: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会直接影响种群的性别比例,即图中③,A错误;‎ B、由于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所以①死亡率、②是出生率,B错误;‎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即图中④,C错误;‎ D、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D正确.‎ 故选:D.‎ ‎ ‎ ‎28.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图示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下列各图中有关取样的方法统计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F1:种群的特征.‎ ‎【分析】样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分布较密集或稀疏的地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对样方边线上的个体要统计相邻两边的数目.‎ ‎【解答】解: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中的个体数量的计数方法是样方内部的全部计数、样方外部的全部不计数、样方边缘的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所以D项错误.‎ 故选:D.‎ ‎ ‎ ‎29.据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种群开始呈“J”型增长,达到K值后呈“S”型增长 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2时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若图代表蝗虫的数量,则控制虫害应该在时间相对值2以前 D.植物群落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考点】F4: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种群数量达到K之后,在K值上下波动,看图可知:该种群数量在a~b之间波动,故该种群的K值为.‎ ‎【解答】解:A、图中种群呈“S”型增长,A错误;‎ B、由图可知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其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B错误;‎ C、若图代表蝗虫的数量,则控制虫害应该在以前,即时间相对值2之前,C正确;‎ D、玉米是一个种群,而不是一个群落,因此不存在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D错误.‎ 故选:C.‎ ‎ ‎ ‎30.如表是某种生物迀入新环境后,种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年份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A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a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表中数据表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 C.基因a决定的性状最适应新环境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考点】B5: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基因频率是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由表格信息分析,某种生物迁入新环境后,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逐渐降低,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因此生物发生了进化,A控制的性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a控制的性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解答】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由表格信息分析,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逐渐降低,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因此生物发生了进化,A正确;‎ B、由于自然选择对生物具有选择作用,因此该生物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Aa的基因型频率不能用2×A×a的公式计算,所以该种群1970年的Aa的基因型频率不一定是18%,B错误;‎ C、由表格可知,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因此a决定的性状更适应该环境,C正确;‎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环境作用于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实现的,D正确.‎ 故选:B.‎ ‎ ‎ ‎31.某兴趣小组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灭菌处理后,加入酵母菌,在遵循实验各原则的情况下,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见下表(单位:×106个/mL).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温度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h ‎24h ‎48h ‎72h ‎96h ‎120h ‎144h ‎168h ‎15℃‎ ‎0.8‎ ‎3.0‎ ‎3.8‎ ‎4.6‎ ‎4.0‎ ‎3.2‎ ‎2.8‎ ‎2.5‎ ‎20℃‎ ‎0.8‎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0.8‎ ‎5.2‎ ‎5.6‎ ‎4.6‎ ‎2.0‎ ‎1.0‎ ‎0.6‎ ‎0.2‎ ‎30℃‎ ‎0.8‎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0.8‎ ‎1.5‎ ‎1.8‎ ‎2.0‎ ‎2.2‎ ‎1.3‎ ‎0.8‎ ‎0.6‎ A.获取表中的统计数据时需用到血细胞计数板、光学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B.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种与培养基成分等为无关变量 C.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S”型增长,稳定时间长短与营养有关 D.酵母菌最适合生活在15℃环境中,该温度下酵母菌存活的时间最长 ‎【考点】F8: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分析实验表格,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温度,然后在不同的时间对酵母菌进行取样计数.‎ 根据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可知,在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均为先增加后减少,并且在25℃左右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解答】解: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需用到血细胞计数板、光学显微镜等实验器材,A正确;‎ B、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种与培养基成分等为无关变量,B正确;‎ C、在培养初期,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S”型增长,稳定时间长短与营养有关,C正确;‎ D、表格中,在25℃左右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因此酵母菌最适合生活在25℃左右的环境中,只是在15℃时酵母菌生长速度比较慢,D错误.‎ 故选:D.‎ ‎ ‎ ‎32.研究人员调査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图的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第4〜6年兔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2~4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C.第6~8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 D.第8年兔的种群密度大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 ‎【考点】F2: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由题可知,种群的增长率=λ﹣1,由图示可知,第2~4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小于零,兔种群数量开始逐年下降;第4~6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等于零,各年的兔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6~8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大于零,兔种群数量逐年上升.‎ ‎【解答】解:A、第4~6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等于零,各年的兔种群数量基本不变,A正确;‎ B、第2~4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小于零,兔种群数量开始逐年下降,B正确;‎ C、6~8年λ>1,种群的增长率=λ﹣1大于零,兔种群数量逐年上升,C正确;‎ D、若刚开始的种群密度为N0,则第1年的种群密度为0.5N0‎ ‎,第2年的种群密度为0.5×0.5N0=0.25N0,同理,第8年种群密度为0.25N0×0.75×1.25×1.5=0.345N0,即第8年兔种群密度小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D错误.‎ 故选:D.‎ ‎ ‎ ‎33.如图所示甲表示植物的生长速度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乙表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植物幼苗的生长状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DE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 B.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BD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AB段 C.生长素对Ⅰ、Ⅳ处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对Ⅱ、Ⅲ处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D.若乙图中Ⅲ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AB段,则Ⅳ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 ‎【考点】C4: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其两重性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种类以及细胞的年龄有关.‎ 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其次是芽,再次是茎.‎ 分析图乙:由于重力的作用,使生长素浓度Ⅰ处<Ⅱ处,Ⅲ处<Ⅳ处;但是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Ⅱ处浓度高导致该处生长受抑制,而茎的Ⅳ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反而更快.即根的向地性能够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茎的背地性未能体现两重性.‎ ‎【解答】解:A、由于重力的作用,Ⅰ处的生长素浓度低于Ⅱ处的生长素浓度,但Ⅰ处生长快,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DE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应高于E点,A错误;‎ B、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BD段,Ⅱ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Ⅰ处,并且生长速率比Ⅰ处慢,因此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F点以下,B错误;‎ C、生长素对Ⅰ、Ⅳ处的生长起促进作用,生长素对Ⅱ处的生长起抑制作用,但是Ⅲ处生长素浓度较低,没有抑制作用,只是促进作用较弱,C错误;‎ D、若乙图中Ⅲ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AB段,Ⅳ处的生长素浓度应高于B点,并且生长速率也高于Ⅲ处,则Ⅳ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D正确.‎ 故选:D.‎ ‎ ‎ ‎34.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39:酶的特性;2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61:细胞的减数分裂;C4: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1、酶只能改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增加酶的量,或减少酶的量,只能使化学反应加快或减慢,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2、生长素的两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等.‎ ‎3、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 ‎4、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有同源染色体.‎ ‎【解答】解: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结果,所以在t时加酶后反应的曲线由Ⅰ变为Ⅲ,A正确;‎ B、胚芽鞘的向光性是因为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导致向光侧的生长速度低于背光侧的生长速度,据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B错误;‎ C、菠菜叶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其细胞中没有中心体,C错误;‎ D、图中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应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模式图、不是有丝分裂后期模式图,D错误.‎ 故选:A.‎ ‎ ‎ ‎3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两个实验过程中都要使实验材料保持活性 B.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插条的生根条数会发现,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多 ‎【考点】3U: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2E: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C2: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解答】解:A、“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前者需要保持适宜材料活性,但后者不需要保持实验材料的活性,A错误;‎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会出现染色体,因此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不可观察到染色体,B正确;‎ C、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先盖上盖玻片,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在盖玻片的边缘,C错误;‎ 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不一定是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多,D错误.‎ 故选:B.‎ ‎ ‎ ‎36.下列有关物质在生物体内运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物内不存在O2从细胞扩散到内环境的过程 B.人体内存在两种内分泌腺互为靶器官的情况 C.动物体细胞只能吸收葡萄糖,不能释放葡萄糖 D.生长素只能从高浓度一端向低浓度一端运输 ‎【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C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2、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能分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也能进入肝脏细胞合成肝糖原.‎ ‎3、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称为极性运输.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答】解:A、动物内存在O2从细胞扩散到内环境的过程,如红细胞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浆,A错误;‎ B、人体内存在两种内分泌腺互为靶器官的情况,如垂体和甲状腺,B正确;‎ C、动物体细胞既能吸收葡萄糖,也能释放葡萄糖,如肝脏细胞,C错误;‎ D、生长素一般从低浓度一端向高浓度一端运输,但在成熟部位可以从高浓度到低浓度,D错误.‎ 故选:B.‎ ‎ ‎ ‎37.以下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项是(  )‎ A.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病 B.麻疹患者治愈后不再传染麻疹 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唾液中溶菌酶杀死致病菌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 ‎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解:ABC、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病、麻疹患者治愈后不再传染麻疹、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都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不是非特异性免疫,ABC错误;‎ D、唾液中溶菌酶杀死致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D.‎ ‎ ‎ ‎38.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2、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调节中,只有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其它免疫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解答】解:A、吡罗红染液能够将细胞中的RNA染色,而小肠上皮细胞本身就含有RNA,因此不能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A错误;‎ B、由于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双链RNA中也有氢键,因此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正确;‎ C、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增多,D错误.‎ 故选:B.‎ ‎ ‎ ‎3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B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B.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C.B细胞通过识别抗原﹣MHC复合体即可消灭抗原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2、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物质:抗体.‎ ‎【解答】解:A、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浆细胞分泌抗体属于胞吐,A正确;‎ B、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其可以参与细胞免疫过程,B正确;‎ C、B细胞通过识别抗原﹣MHC复合体后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可消灭抗原,C错误;‎ D、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使其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再由体液免疫将其清除,D正确.‎ 故选:C.‎ ‎ ‎ ‎40.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能分化出细胞①的只有B细胞 B.抗体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来自人体自身 D.细胞②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图中①的分泌物是抗体,所以①‎ 为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被②吞噬,所以②为吞噬细胞,据此答题.‎ ‎【解答】解:A、根据图形分析可知该过程涉及到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是体液免疫过程,①是浆细胞,可以来自于B细胞的分增殖化,也可以来自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A错误;‎ B、抗体是由B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的,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来自人体自身,如衰老、死亡或癌变的细胞,C正确;‎ D、细胞②是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A.‎ ‎ ‎ 二、综合题 ‎41.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 白质(包括 HSP60、HSP90 等多种蛋白质),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其中 HSP60 的功能如图 1 所示,有一 些热休克蛋白参与了机体对癌变细胞的识别过程,有助于加强机体的免疫,热休克蛋白参与机体的免 疫过程如图 2 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据图1推测HSP60所起的作用是 促使多肽链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 ‎(2)图2中甲细胞和乙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吞噬细胞、效应T细胞 ,a 表示T细胞的 增殖、分化 过程,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是 细胞免疫 .‎ ‎(3)要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并纯化图2中的 抗原﹣热休克蛋白复合体 .HIV主要侵染图2中的T细胞,引起的免疫失调疾病属于 免疫缺陷病 .‎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癌变后,发生的免疫反应.热休克蛋白能与癌变细胞产生的抗原结合形成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甲细胞为吞噬细胞,能识别、吞噬和处理抗原,并将之呈递给T细胞;乙细胞为效应T细胞.‎ ‎【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甲图分析可知:在HSP60作用下,一条多肽链变成了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2)根据题意和乙图分析可知: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首先会被吞噬细胞处理,然后呈递给T细胞,使T细胞增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最终清除癌细胞,该免疫方式为细胞免疫.‎ ‎(3)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纯化图中的热休克蛋白一抗原复合体,这样才能有效防预癌细胞的无限增殖;HIV主要侵染图2中的T细胞,引起(后天性)免疫缺陷病.‎ 故答案为:‎ ‎(1)促使多肽链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2)吞噬细胞、效应T细胞 增殖、分化 细胞免疫 ‎ ‎(3)抗原﹣热休克蛋白复合体 免疫缺陷病 ‎ ‎ ‎42.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 ‎①请填写表中Ⅱ和Ⅲ空白之处的内容.‎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Ⅰ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Ⅰ.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 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Nt=N0•λt(其中,Nt Ⅱ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 数学形式 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 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最 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 Ⅲ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Ⅲ.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对所建立的 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②表中Nt=N0•λt成立的前提条件(答两条即可)是 湖洲地的资源充分 ; 缺乏天敌 .‎ ‎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 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 3000×(1.0147) 30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2)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① 退耕还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 ② 适当引入天敌 .‎ ‎(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除了用上述数学方程式表示外.还可以用 曲线图 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 变化规律 .‎ ‎【考点】F1:种群的特征;F3: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 (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 ‎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可以更加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解答】解:(1)①对照右栏可知,Ⅱ中应用数学形式表达,同样对应左栏.‎ ‎②表中Nt=N0•λt是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前提条件是湖洲地的食物充分、空间充足、缺乏天敌、气候适宜.‎ ‎③根据题意,N1=3000,λ=1+1.47%=1.0147,t=30,代入Nt=N0•λt,因此N30=3000×(1.0147)30.‎ ‎(2)通过控制东方田鼠的生存条件,降低其环境容纳量,如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进行生物防治,适当引入天敌等.‎ ‎(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可以更加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故答案为:‎ ‎(1)①Ⅱ.数学形式 ‎②该地食物充分、空间充足、缺乏天敌、气候适宜(答出两点即可,或答种群增长不受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③3000×(1.0147)30 ‎ ‎(2)退耕还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进行生物防治,适当引入天敌 ‎ ‎(3)曲线图 变化规律 ‎ ‎ ‎43.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按如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温度(℃)‎ ‎5‎ ‎25‎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统计起始酵母菌数,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 振荡 ,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 ‎(2)在计数室,按以下顺序操作 B→A→C (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3)若在25×‎ ‎16规格的血球计数板中,统计到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对应的酵母菌为48个,则1mL混合样液中含有酵母菌约为 2.4×106 个.‎ ‎(4)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看到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 稀释 后再计数.‎ ‎【考点】F8: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通过建立反映种群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分别说明种群个体数量的增长规律以及种群外部环境因素和种群内部因素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制约.‎ 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l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即总共有16×25=400个小方格.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1mL=1000mm3),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mm3因此酵母细胞个数/1mL=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每1个小方格容积×稀释倍数=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400×104×稀释倍数.‎ ‎【解答】解:(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振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 ‎(2)在计数室,先把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最后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3)根据题意可知,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整个计数室酵母菌数量=48÷80×400=240个,因此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240÷(0.1mm3×10﹣3)=2.4×106个.‎ ‎(4)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稀释后再计数.‎ 故答案为:‎ ‎(1)振荡 ‎(2)B→A→C ‎(3)2.4×106‎ ‎(4)稀释 ‎ ‎ ‎44.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调节作用的问题.‎ ‎(Ⅰ)图显示胚芽鞘受单侧光照时的生长情况及受光照处生长素的主要运输方向.生长素在植物细胞间的运输常需细胞膜上载体参与.‎ ‎(1)下列激素对植物生长所起的主要作用,与生长素在a处所在作用相反的是 ‎ AC (多选).‎ A.乙烯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 ‎(2)生长素沿b方向运输时,其在细胞间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是 主动运输 .‎ ‎(Ⅱ)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方案:‎ ‎(1)实验目的:探究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2)实验原理:离体的叶片会逐渐衰老,叶片发黄,使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之后,可以显著地延长保绿时间,推迟离体叶片衰.‎ ‎(3)材料用具:足够数量的同等状态的新鲜离体叶片、适老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溶液(不考虑溶液中的水分对本实验的影响)、所需的相关器材和用具.‎ ‎(4)实验步骤:‎ ‎①将植物的离体叶片随机均分成 A、B、C三组 ;‎ ‎②分别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A、B两组叶片,C组 不作任何处理 ;‎ ‎③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观察并记录 叶片的保绿时间 ;‎ ‎(5)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结论:‎ ‎①B组叶片的保绿时间在A组与C组之间,说明生长素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但没有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明显;‎ ‎②B组叶片与A组叶片的保绿时间相差不大,都比C组长,说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程度相似.‎ ‎③B组叶片与C组叶片的保绿时间相差不大,都比A组短,说明 生长素对叶片的衰老无影响 .‎ ‎④ B组叶片比C组叶片的保绿时间更短,A组叶片保绿时间最长 ,说明生长素具有加速叶片衰老的作用;‎ ‎⑤B组叶片比A组叶片的保绿时间更长,C组叶片保绿时间最短,说明生长素比细胞分裂素更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考点】C7: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脱落酸的作用: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赤霉素的作用是: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生长素的作用:①促进植物生长;②促进果实发育;③防止落花落果.植物生长素的调节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实验设计时注意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而无关变量要求相同且适宜.‎ ‎【解答】解:Ⅰ、(1)生长素在a处促进细胞的伸长,乙烯促进植物茎的加粗,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二者的作用与生长素相反.‎ ‎(2)a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素沿b方向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Ⅱ、实验设计时注意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而无关变量要求相同且适宜.‎ 实验步骤:‎ ‎①将植物的离体叶片随机均分成A、B、C三组;‎ ‎②分别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A、B两组叶片,C组不作任何处理;‎ ‎③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观察并记录叶片的保绿时间;‎ ‎(5)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结论:‎ ‎①B组叶片的保绿时间在A组与C组之间,说明生长素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但没有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明显;‎ ‎②B组叶片与A组叶片的保绿时间相差不大,都比C组长,说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程度相似.‎ ‎③B组叶片与C组叶片的保绿时间相差不大,都比A组短,说明生长素对叶片的衰老无影响.‎ ‎④B组叶片比C组叶片的保绿时间更短,A组叶片保绿时间最长,说明生长素具有加速叶片衰老的作用;‎ ‎⑤B组叶片比A组叶片的保绿时间更长,C组叶片保绿时间最短,说明生长素比细胞分裂素更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故答案为:‎ I(1)AC ‎(2)主动运输 II ①A、B、C三组 ②不作任何处理 ③叶片的保绿时间 ‎③生长素对叶片的衰老无影响 ‎④B组叶片比C组叶片的保绿时间更短,A组叶片保绿时间最长 ‎ ‎ ‎45.(Ⅰ)甲型HIN1流感病毒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烧.图甲表示某发烧病人体温测量记录图,图乙表示机体通过调节消除体内病毒的过程.请回答:‎ ‎(1)图甲中BC段病人持续高烧40℃,此时其体内产热量 = 散热量(填“>”、“<”或“=”).CD段体温恢复正常时,其体内具体的调节途径主要是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 ‎(2)图乙中,人感染HIN1流感病毒后,促使分泌淋巴因子,进而刺激了下丘脑,最终引起 甲状腺激素 和 肾上腺素 的分泌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3)HI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内环境后,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 ‎(Ⅱ)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丙中A、B、C、D、E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 ‎(1)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途径:一是通过 激素 、淋巴因子和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来实现.‎ ‎(2)图中A通过垂体对B发生作用属于 体液 (填“神经”或“体液”)调节;‎ ‎(3)当H1N1病毒第二次进入机体时,首先对H1N1病毒起免疫作用的物质是 抗体 ,对于侵入机体细胞内的病毒的清除则需要通过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来完成.‎ ‎【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甲可知,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分析题图乙可知,人感染H1N1病毒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使免疫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使下丘脑的体温体温调节中枢机能紊乱,导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从而引起人体体温升高.‎ 分析图丙:图示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其中A为下丘脑、B为甲状腺、C为浆细胞、D、E为T细胞,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 ‎【解答】解:(Ⅰ)(1)图甲中BC段病人体温维持在40℃不变,此时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D段体温能下降到正常水平主要由此此时体内的散热过程增强,即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2)当人感染H1N1病毒时,往往会发烧,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或人体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改变了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最终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而皮肤和汗腺等散热结构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 ‎(3)病毒侵入内环境后,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Ⅱ)(1)由图可知,图中通过体液运输的有神经递质、抗体、激素、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信息分子传递信息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受体本质是糖蛋白.‎ ‎(2)图中A是下丘脑,通过垂体对B甲状腺发生作用属于体液调节.‎ ‎(3)当H1N1病毒第二次进入机体时,首先对H1N1病毒起免疫作用的物质是抗体,对于侵入机体细胞内的病毒的清除则需要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来完成.‎ 故答案为:‎ ‎(I)‎ ‎(1)=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2)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两者可颠倒)‎ ‎(3)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II)(1)激素 ‎(2)体液 ‎(3)抗体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