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周练(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周练(3

洛阳一高 周练试题 高二生物(2020-03-15) 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30分)‎ 1 下列关于家庭制作葡萄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过程中,不应对葡萄进行消毒处理,以保存野生菌种 B.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的速度,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 C.葡萄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 D.若制得的葡萄酒酸味较重,可能的原因是发酵装置漏气 2 关于泡菜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诱导细胞癌变,摄入过多对身体会造成伤害 B.煮沸泡菜盐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他杂菌 C.泡菜坛内有时会长出白膜是因为兼性厌氧真菌酵母繁殖所致 D.泡菜腌制时间过长,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3 产生标准形态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4 对表层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采取的原理(方法)是 A.依据自生固氮菌的生长繁殖不需要培养基中的氮源 B.依据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pH不同 C.依据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温度条件不同 D.依据不同微生物代谢类型不同 5 日前网络传言,单位面积的手机屏幕上细菌比马桶按钮上的多。两生物兴趣小组为辨别真伪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B.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 C.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D.两组实验结果不同,可能因为样本来源不同 6将大肠杆菌接种到适宜的细菌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并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所得结果列表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所作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编号a和f比较可知,有大肠杆菌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 B.根据编号b和c的观察结果,可知抗生素Y比抗生素X的杀菌能力强 C.将编号e和a的结果比较可知,0℃的环境不适合大肠杆菌生长 D.若揭开编号f的盖子,24小时后可观察到培养基表面会出现浑浊 7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原卷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等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为了筛选目的菌 B.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菌种 C.实验培养过程中进行振荡培养,可使目的菌和培养液充分接触 D.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污染 8 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温度和pH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B.作为消化酶使用,蛋白酶制剂以口服的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相比,可以催化多步连续反应 7 图甲为固定化酵母细胞的部分操作,图乙为其实验结果。针对图示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X溶液有利于凝胶珠的形成,用自来水配制即可 B.图甲中注射器距离X溶液液面的远近对凝胶珠的形状无影响 C.图乙中出现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是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小所致 D.改变图甲中滴加溶液的速度也可能导致图乙的结果 8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 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 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9 ‎(注意此题为不定向选择,多选少选均不给分)在PCR扩增BglB基因(嗜热土壤芽孢杆菌的一个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l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 BglB酶的基因。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孢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BglB 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____________(多选)。‎ A.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 B.Bgl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 C.BglB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 D.Bgl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 10 PCR技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几项 ‎①复性的目的是使原来分开的DNA的两条单链重新连接成双链 ‎②PCR技术是扩增完整的DNA分子 ‎③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5′端延伸DNA链 ‎④引物在细胞外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 A.有一项 B.有二项 C.有三项 D.有四项 7 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8 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改变PH的方法也可以沉淀蛋白质 B.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20%‎ C.若加入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2种蛋白 D.通过改变硫酸铵浓度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 9 对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要求原料尽可能细小 B.用萃取法提取的芳香油要易溶于有机溶剂 C.在浸泡植物材料时,要选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 D.芳香油充分溶解在有机溶剂后,再把芳香油蒸发出来,剩余有机溶剂,从而使芳香油和有机溶剂分离二 非选择题(除特别说明,每小空1分,共70分)‎ 10 某兴趣小组用红葡萄制作果酒果醋,安装的发酵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利用该装置先制果酒,控制的发酵条件是PH值5.0,温度25℃。制果酒的发酵初期,通气阀 需 要短时间打开并泵气,以利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 ‎____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葡萄酒呈现深红色,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3)发酵一定时间后检测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营养也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为此他们做出了假设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第一步,取5只锥形瓶编号1、2、3、4、5,分别加入等量的酵母粉、葡萄糖培养液和缓冲液;‎ 第二步,向锥形瓶中分别依次加入0mL、20mL、40mL、60mL、80mL蒸馏水进行稀释,密封在相同的适 宜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第三步,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瓶中的酒精含量。实验结果:培养液稀释倍数越高,产生的酒精量越大。‎ 根据实验写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制得果酒的基础上,小组同学继续利用本装置制作果醋,此时应改变的条件有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γ﹣氨基丁酸(GABA)是具有降血压、抗焦虑等功能的水溶性氨基酸。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白方腐乳在前发酵、盐腌和后发酵过程中GABA的含量变化,为寻找生产富含GABA腐乳的工艺奠定基础。实验步骤如下:‎ ‎①豆腐白坯表面接种毛霉孢子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48h,获得毛坯。‎ ‎②将毛坯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盐腌5d。‎ ‎③腌制后加入卤汤,置于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后发酵90d。 ④分别采集各时段的腐乳坯样品,测定GABA含量,结果如下。‎ 请分析回答:‎ ‎(1)通常含水量为 左右的豆腐适合做腐乳;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 ‎(2)前发酵过程中,毛坯的GABA含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加盐腌制的正确方法是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 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此过程腐乳干重中的GABA含量下降,一方面与食盐抑制毛霉生长,酶活性降低有关;‎ 另一方面部分GABA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导致测定值减小。‎ ‎(4)后发酵过程中,GABA含量再次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发酵 d后的白方腐乳出厂销售比较适宜。‎ ‎18、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 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表示有,“-”表示无。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分)在白酒发酵的窖池中,培养液的pH≤4.5后,酵母菌的代谢活动逐渐受到抑制,甚至停止发酵。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3.5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能力,适宜做为白酒发酵的菌种。为选育适合生产白酒的耐酸性强的酵母菌,研究者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下列问题:‎ ‎(1)在酿酒过程中,随着氧气的消耗,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化为无氧呼吸,其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适量窖底泥,溶于10mL无菌水中,再取1mL上清液接入10mL麦芽汁培养基中培养,2天后分别接种到不同酸碱度的麦芽汁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见下表(注:“+”越多表示菌体长得越好)‎ pH pH=5‎ pH=4‎ pH=3‎ pH=2.5‎ pH=2‎ 结果 ‎+++++‎ ‎++++‎ ‎+++‎ ‎++‎ ‎+‎ 定期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前者方法的操作中,为保证准确性,可用台盼蓝染色后再对呈_______________(填“无色”或“蓝色(的菌体进行计数。根据培养结果分析,从pH为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可以筛选出耐酸性强的菌种。‎ ‎(3)某同学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吸取106倍的稀释菌液各0.1mL,分别涂布在三个平板上,一段时间后形成的菌落数依次是18、16、14个,该同学以平均菌落数16为统计结果,最终求得原菌液中酵 母菌浓度为1.6×108个/mL。你认为该同学的计数方法是否科学?__________ (填“科学”或“不科 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最终筛选出两个耐酸性强的酵母菌菌株,特点如下表。‎ 菌株 甲 乙 特点 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pH2.5〜6时,生长代谢正常、‎ 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依据菌株特点,研究者认为乙更适合作为白酒发酵菌株,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保障公共健康,需要定期对公共饮用水进行卫生检测。‎ ‎(1)大肠杆菌在人体肠道内生存时,可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随粪便排出后在水体中存活时间 比其他病原微生物略长。据此推断,大肠杆菌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 a.自养需氧型 b.异养厌氧型 c.异养兼性厌氧型 d.自养厌氧型 ‎(2)居于大肠中的各种细菌统称为大肠菌群,大肠菌群中的杆菌称为肠杆菌,大肠杆菌是肠杆菌中的一种。一般用大肠菌群作为水体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100mL不得检出大肠菌群。若要确定饮用水是否合格,可采用膜过滤法检测饮用水中的大肠菌群,过程如图所示:‎ ‎①检测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______________(选择字母代号填写);它们均可以采用 ‎_________________法灭菌。‎ a.水样收集瓶 b.滤膜 c.培养基 d.镊子 e.水样 ‎②完成过滤后需将滤膜的______(选填“A面”或“B面”)接触配置好的培养基,然后将滤膜置于固 体培养基上,在37℃下培养20~22小时后进行观察。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此水不符 合饮用水标准。‎ ‎③一般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饮用水中的大肠菌群,理由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每平板最多只能检 测0.1mL饮用水,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ONFIRM培养基可以检测肠杆菌中大肠杆菌的存在。KONFIRM中含有ONPG 和MUG可作碳源,色 氨酸可作为氮源。在检测大肠菌群时,检测指标如下表所示。‎ 菌群 检测项目及原理 大肠菌群(有β﹣半乳糖苷酶)‎ ONPG检测:β﹣半乳糖苷酶水解无色的ONPG为黄色物质 肠杆菌群(降解色氨酸为吲哚)‎ 吲哚检测:吲哚可与特定显影剂显为绿色 大肠杆菌(有β﹣葡糖醛酸酶)‎ MUG检测:β﹣葡糖醛酸酶降解MUG为具有荧光的物质 ‎(注:出现上述颜色变化为阳性,未现上述颜色变化为阴性)结合表中内容分析,若上述检测结果为______(选择字母代号填写),则可以确定待测菌为大肠杆菌。 a.ONPG检测和吲哚检测为阳性,MUG检测为阴性 b.吲哚检测为阳性,ONPG检测和MUG检测为阴性 c.ONPG检测、MUG检测、吲哚检测均为阴性 d.ONPG检测、MUG检测、吲哚检测均为阳性 ‎ ‎21、果汁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饮料,为提高果汁的出汁率以及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果胶酶。请根据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A同学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用搅拌器制苹果泥,适量且等量地注入编号分别为1、2、3、4、5、6的6支试管中;分别向这6支试管中依次注入适量且等量的果胶酶溶液,并混合均匀;将6支试管分别放入25 ℃、30 ℃、35 ℃、40 ℃、45 ℃、50 ℃的恒温水浴保温10 min;过滤,比较获得果汁的体积。‎ ‎①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处明显不严谨,请指出并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该实验缺乏对照,应补充一组果汁和蒸馏水相混合的实验,你认为有没有必要?说明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同学探究的是35 ℃和45 ℃下果胶酶的最适用量,他在实验过程中除了温度以外还应该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保持不变(列举两个)。下表是该同学的实验结果,请根据他的实 验结果画出曲线,并得出结论。‎ ‎0‎ ‎0.2%‎ ‎0.4%‎ ‎0.6%‎ ‎0.8%‎ ‎1.0%‎ ‎35 ℃‎ ‎27%‎ ‎40%‎ ‎52%‎ ‎65%‎ ‎65%‎ ‎65%‎ ‎45 ℃‎ ‎27%‎ ‎35%‎ ‎42%‎ ‎42%‎ ‎42%‎ ‎42%‎ ‎22、为了研究拟南芥的基因A、B在减数分裂中的功能,研究人员开展了如下实验。‎ ‎(1)通过 ________________法将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T﹣DNA插入到野生型(AABB)拟南芥基因组中,在含 _____________ 的培养基中培养,筛选得到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的单突变 体。‎ ‎(2)将上述得到的两种单突变体杂交得到F1,F1中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植株占 。将具有卡那 霉素抗性的F1分单株种植,收获F2单独统计,若F2中抗性:不抗性=15:1,则说明F1的基因型 为 ,其F2抗性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3)F2中各植株的茎叶相似,无法区分。为进一步筛选得到F2中的突变体纯合子,提取F2抗性植株的叶片DNA,分别用引物“P1+P3”组合及“P2+P3”组合进行PCR,检测是否扩增,鉴定原理如图1所示。(插入T﹣DNA的A基因过大,不能完成PCR)若 ___________________,则相应植株为抗性纯合子aa。依据同样的原理,可得到bb。‎ ‎(4)如图2为两种突变体拟南芥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据图推测,基因A和B的突变 会导致减数分裂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和 。‎ ‎23、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具有抑菌、抑制肿瘤等作用,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芳香油资源。青蒿素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易溶于有机溶剂,60 ℃以上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柚皮精油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较强的柚皮精油 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____可使油水出现明显分层;分离得到 的油层应加入____________进行除水。‎ ‎(2)水蒸气蒸馏易使柚皮精油有效成分部分水解,为避免此缺点,可采用_____________法提取柚皮精油。为提高出油率,需先对柚皮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以分解果胶。‎ ‎(3)青蒿素宜采用萃取法提取,现有四氯化碳(沸点76.5 ℃)和乙醚(沸点34.5 ℃)两种溶剂,应选用 ‎________________作为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 O2或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血液,要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 白溶液,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透析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甲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 率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分子的形状等.(4)同学乙利用凝胶色谱法进行血红蛋白分离(如图一),他在操作中加样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在执行图一中②所示操作时,色谱柱下端连接的尼龙管应该__________(打开或关闭)‎ ‎(5)图二、图三分别是同学甲、乙利用同一种样品分离得到的结果,则图三中与图二中蛋白质P对 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洛阳一高 周练试题 高二生物(2020-03-15)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30分)‎ ‎1-15 CACAB BBBDC (AC)DDDD 二 非选择题(除特别说明,每小空1分,共70分)‎ ‎16(8 分)【答案】(1)① 提供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② 排出产生的二氧化碳 ‎(2)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了发酵液 ‎(3)酒精浓度会影响酵母菌发酵 ‎(4)将温度升高至30℃﹣35℃;并将通气阀①打开泵入充足氧气(本空两分,一句一分)‎ ‎17(7 分)【答案】(1)70% 15~18℃‎ ‎(2)毛霉产生的蛋白酶促进蛋白质水解产生GABA ‎(3)增加 溶解于水(不存在于腐乳块中)‎ ‎(4)毛霉产生的蛋白酶继续发挥作用 60‎ ‎18(8 分)【答案】(1)纤维二糖 葡萄糖 ‎(2)红 透明圈 ‎(3)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 不能 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 ‎19(7 分)【答案】(1)无氧条件下,丙酮酸会被还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答题要注意具体原则)‎ ‎(2)显微镜直接计数(血细胞计数板) 无色 2〜3‎ ‎(3)不科学 应该将不同稀释倍的菌液分组,分别涂布在多个平板上,以获得菌落数在30—300 个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4)该菌株对pH的耐受范围更大。从发酵初期到后期pH逐渐降低的过程中,乙菌株一直能正常生长 ‎20(7 分)【答案】(1)b (2)①a、b、c、d 高压蒸汽灭菌 ②A 出现大肠菌群菌落 ‎③因误差较大,一般不用该方法检测 (3)d ‎21(每小空2分,共10分)【答案】(1)①没有遵循重复性原则,应该每个温度下至少设置3个重复实验;不应将果泥和果胶酶混合后,再置于不同温度水浴,应先将果泥和果胶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再将二者混合均匀 ‎②不需要,A同学的实验中已设置了相互对照 ‎(2)pH、果泥量(反应时间等合理均可)‎ ‎(横、纵坐标分别标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标出刻度及曲线上的标点、画出2条曲线、标明曲线名称) 注意:图2分,结论2分 结论:35 ℃下,最适酶浓度是0.6%,45 ℃下,最适酶浓度是0.4%;在相同的酶浓度下,35 ℃时果胶酶活性较45 ℃时高。‎ ‎22 (8 分)【答案】(1)农杆菌转化 卡那霉素 ‎(2)/4 AaBb 1/5‎ ‎(3)仅P1+P3能够完成扩增 ‎(4)A突变导致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细胞质无法分裂 B突变导致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 ‎23(8 分)【答案】((1)水蒸气 挥发性 NaCl 无水Na2SO4‎ ‎(2)压榨 石灰水浸泡 ‎(3)乙醚 青蒿素在60 ℃以上易分解,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 ‎ ‎24(7 分)【答案】(1)防止血液凝固 ‎(2)小分子可以自由进出透析袋(半透膜),而大分子不能通过 ‎(3)大小 带电性质 ‎(4)④①②③ 关闭 ‎(5)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