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1.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葡萄糖 B. 激素 C. 氨基酸 D. 血红蛋白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可以存在于组织液和血浆、淋巴中,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A错误; 激素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B错误; 氨基酸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等中,是内环境中的物质,C错误; 血红蛋白在正常情况下只存在于红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中的物质,不是内环境中的物质,D正确。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2.如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分泌的抗体可以进入② B. 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C. 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 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细胞的内环境 【答案】A 【解析】人体内环境也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 A、免疫系统分泌的抗体直接进入②组织液,经①进行血液循环送至靶细胞,A 正确; B、①是血浆,不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B错误;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抑制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C错误; D、图中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构成了人体细胞的内环境,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点睛: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 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③胰岛素含量减少 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④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据此答题. 解:①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葡萄糖浓度会有所下降,但不会大幅度下降,①错误; ②饥饿状态下,正常人体仍能维持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②正确; ③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其含量降低,③正确; ④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其含量降低,④错误; ⑤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其含量增加,⑤正确; ⑥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其含量增加,⑥错误. 故选:B.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4.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 血浆、体液、体液 B. 血液、体液、淋巴 C. 血浆、组织液、淋巴 D. 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据此答题. 解:(1)红细胞属于血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血浆; (2)肌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3)淋巴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淋巴. 故选:C.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5.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 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答案】B 【解析】 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是耗能过程,因此a中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①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错误;②是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神经递质,C正确;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兴奋时,兴奋部位的外面分布着负电荷,D正确. 【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6.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 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 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答案】C 【解析】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A项正确; a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B项正确;乙结构的活动,既受甲结构所释放的激素的调节,又受丙结构所释放的激素的调节,C项错误;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激素调节的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能够结合图示判断各器官和物质。 7.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 Ⅰ、Ⅱ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 Ⅲ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D. 图中的A结构还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激素Ⅰ能使血糖浓度降低,是胰岛素,Ⅱ是胰高血糖素,Ⅲ是肾上腺素。 A、 Ⅱ是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血糖浓度升高,A错误; B、Ⅰ是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Ⅱ是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两者之间有拮抗作用,B错误; C、Ⅲ是肾上腺素,其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血糖浓度升高,C正确; D、结构A代表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错误。 考点:血糖平衡调节 点睛: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8.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a代表高胰岛素血糖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 B. 4条曲线在前30 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 C. b在120 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元及非糖物质 D. 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a曲线进食后血糖居高不下,可能是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A错误; B.4条曲线进食后上升时是因为肠道吸收葡萄糖所致,B正确; C.b曲线在120分钟后血糖仍然高于0.8~1.2g/L,这时血糖下降的原因是通过尿糖排出,C错误; D.由图可知,c血糖范围在0.8g/L~1.2g/L之间,代表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d血糖浓度低于0.6g/L,代表是低血糖患者,D错误. 9.红牛饮料广告语曰:渴了喝红牛,饿了困了更要喝红牛。下列有关人体口渴时饮用饮料解渴的分析,正确是( ) A. 当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就会随之降低 B. 产生口渴的感觉并主动去饮水,这一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 口渴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减少。 D. 在饮用“红牛”饮品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渗透压变化,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 【答案】D 【解析】A、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升高,从而产生渴觉,A错误; B、产生口渴的感觉并主动去饮水,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错误; C、口渴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减少,C错误; D、在饮用“红牛”饮品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渗透压变化的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D正确。 考点:水盐平衡调节 点睛: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10.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 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 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 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A错误; 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膜内外电位差加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加大,B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通过突触结构,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C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D正确; 考点: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学生易混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11.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答案】C 【解析】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分别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进入血浆和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返回血浆;血浆中的药液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再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综上分析,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体液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名师点睛】理解体液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禽流感是由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类对家禽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③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禽流感病毒 ⑥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理 A. ①②③ B. ②⑤⑥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抗体是体液免疫中产生的物质,故①是体液免疫;②中让病毒失去感染能力的是抗体,属于体液免疫;效应T细胞是细胞免疫过程,故③⑤是细胞免疫。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属于体液免疫。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理不属于免疫调节,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 )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诗句中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差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所以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4.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 B. 效应T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 C. 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 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答案】D 【解析】EV71侵入机体后,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特有的抗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A、B项错误;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消灭病毒,C项错误;病毒EV71是寄生生物,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D项正确。 【考点定位】特异性免疫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并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15.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 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作用强的原因是体内含有记忆细胞 C. 有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D. 效应T细胞能使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裂解 【答案】C 【解析】A、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再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也可直接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A正确; B、由于初次免疫后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当同种抗原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未分化的淋巴细胞更快地做出反应,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效应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故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作用强的原因是体内含有记忆细胞,B正确; C、吞噬细胞吞噬病菌没有特异性,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D正确。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6.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A. 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 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 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 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知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过于强大,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从而使信息传递受阻而引发的.所以直接的治疗方法就是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阻止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继续遭到破环. 解:A、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导致神经递质无法和受体结合,无法将兴奋传递给突触后膜,肌肉无法收缩.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以便受体能和递质结合,传递兴奋给突触后膜,使肌肉收缩,故A正确; B、因为受体被抗体破坏,再多递质也不能和受体结合,故B错误;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也会被抗体破坏,故C错误;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会使自身抗体数量增加,破坏更多的受体,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7.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是几周以后,这个移植的肾脏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A. 病原体 B. 吞噬体 C. 抗原 D. 抗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免疫排斥中移植的器官是作为抗原,主要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故C正确。因为其不是病原体,故A错误。也不会有吞噬作用,故B错误。不是抗体,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8.下图中左侧是对燕麦胚芽鞘所进行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 A. 向B侧弯曲 向A侧弯曲 向A侧弯曲 B.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C. 向A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A侧弯曲 D. 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B侧弯曲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胚芽鞘给以右侧单侧光照,因此生长素在左侧分布多,即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A>B。①去尖端的胚芽鞘放置A的一侧胚芽鞘生长比放B的一侧快,因此弯向B生长,即向B弯曲;②去尖端的胚芽鞘放在转盘上,匀速旋转,仍然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高,放置A的一侧胚芽鞘生长比放B的一侧快,因此弯向B生长即向B弯曲;③由于胚芽鞘尖端去掉,不能感受单侧光照,仍然弯向B生长,即向B弯曲。故选:B。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点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和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感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19.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 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 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大豆田中的单子叶杂草 C. 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 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解:A、脱落酸具有促进果实脱落的作用,A错误; B、高浓度的2,4﹣D能抑制双子叶,大豆是双子叶植,故高浓度的2,4﹣D对农作物也有抑制作用,B错误; C、赤霉素能促进茎的生长,C正确; D、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20.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 A. 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 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茎、芽、根生长的最适宜的浓度 C.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芽的生长 D.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生长素促进根、芽和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是10-4mol/L、10-3mol/L、10mol/L,并能体现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A正确; B、图中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B错误;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作用都是促进,C错误; D、由该图不能判断幼嫩的细胞和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D错误。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21.在市场上可以见到发育不均匀的西瓜,若切开发现其凹侧种子发育不良,原因是 A. 发育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B. 种子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 C. 无种子,子房绝对无法发育成果实 D. 光照不均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自然条件下,果实发育所需要的生长素由发育的种子提供。若在市场上见到发育不均匀的西瓜,切开发现其凹侧种子发育不良,则其原因是:发育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2.图中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c点之后 C. 若此图表示菜青虫的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开始 D. 若此图表示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增长率接近K值 【答案】B 【解析】A、当种群数量达到c点时,即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A错误; B、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c点即K/2之后,故B正确; C、病虫害防治应在虫快速增殖之前,不能在c点之后,故C错误; D、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K值,故D错误。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点睛:曲线图中甲表示J型曲线,乙表示S型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如果是渔业生长,这时是捕捞的最佳时期;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 23.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答案】ACD 【解析】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t2时种群增长率为0,可以确定该种群的数量变化符合S型曲线,A正确;在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N为最大值,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N/2,B正确;根据S型曲线的增长率可知,捕鱼的最佳时刻是超过N/2,并捕捞至N/2,并且此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使鱼群获得可持续捕捞,C错误;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增长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D错误。 24.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草场中灰仓鼠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最接近 A. 50只 B. 42只 C. 92只 D. 160只 【答案】D 【解析】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原理,用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数量。根据公式X:50=42:13,得X=161只。又因为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第二次捕到的13只比应该捕到的要少,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161只。答案是D。 【考点定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探究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不同点 比较 项目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调查 对象 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调查 程序 注意 事项 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④宜选用双子叶植物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2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冰川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 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C. 群落演替是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D. 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答案】B 【解析】A、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会向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B正确; C、群落演替的概念是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C正确; D、发展工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正确。 考点:群落演替 点睛: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6.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A. 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B. 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C. 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D. 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答案】A 【解析】蚜虫释放出的化学物质,使邻近的蚜虫逃避敌害,属于种内互助;该过程传递的信息是某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27.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 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B.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C. 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 D. M、N将呈现“J”型增长 【答案】C 【解析】曲线不重叠时,生活在同一个区域的M、N两种生物会存在空间上的竞争,A项错误;b表示生物的取食范围,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强,B项错误;d表示两种生物取食食物种类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d越小,两种生物摄取的相同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C项正确;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有限,M、N将呈现“S ”型增长,D项错误。 【点睛】竞争是指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两条相邻曲线的交叉程越大,说明相关生物可利用的共同资源越多,种间竞争越激烈。据此从“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起点、转折点、交叉点、终点”等入手,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作答。 28.在某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 B. A物种种群数量受B物种种群数量影响,但B物种种群数量不受A物种种群数量的影响 C. A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还受迁入和迁出等的影响 D. 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数量上升,b随着上升,a数量下降,反之,则下降,但b数量慢于a,而且a数量较多,故a为被捕食者,A正确,B错。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从而影响种群数量,C正确。各种种群数量达到一定时都会出现种内斗争,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带有全球性 B. 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某些元素 C. 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D. 在群落的各个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答案】D 【解析】A、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包括带有全球性,A正确;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B正确; C、如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并且循环往复,C正确; D、循环是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而不是在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之间,D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30.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缺少生产者 C. 没有消费者 D. 分解者很少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长期积累,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选D。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 【名师点睛】解答时可以从南极的环境特点和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方面来切入。 31.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①侵入物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入侵传播能力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期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①正确; ②一个外来物种种群到一个新的环境,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种群数量增长受新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制约,②错误; ③一个外来物种种群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对环境适应性强,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的多样性,③正确; ④一个外来物种到一个新的环境,该种群不适应新环境而遭淘汰,④正确. 【考点定位】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数量变动 【名师点睛】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①占据空的生态位;②侵入物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入侵传播能力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期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 ③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④侵入物种对环境适应性强;⑤缺少天敌的控制. 32.下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氧化塘净化原理是主要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系分解有机污染物 B. 图中A、B分别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矿质等 C. 随着距水面深度的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异化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D. 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降低 【答案】A 【解析】A、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互利共生的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A错误; B、由图可知,细菌和藻类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为藻类生长提供二氧化碳、水、矿物质等;藻类的光合作用为细菌的分解作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故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B正确; C、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C正确; D、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作用,D正确。 考点:生物氧化塘是如何净化污水 点睛: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流入的污水进行处理主要是利用物理沉降、微生物的分解和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的。由图可知,细菌和藻类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为藻类生长提供二氧化碳、水、矿物质等;藻类的光合作用为细菌的分解作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不同水层由于受到物理扩散、生物消耗等因素的影响,水中溶解氧气量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生存的生物类群也会因此而变化。 33.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A、B、C、D构成生物群落,箭头①~⑨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 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⑧过程提供的 C. 图中A、 B、 C 、D构成一条食物链 D. C处在第三营养级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初级和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①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②、③、④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的传递的形式是有机碳,⑤、⑥、⑦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⑧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⑨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A、图示表示碳循环过程,因此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CO2,A错误; B、①表示光合作用,该过程所需的能量来自太阳能,B错误; C、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初级和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D不属于食物链,C错误; D、图中A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C为初级和次级消费者(第二、三营养级),D正确。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3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适当放牧,由于动物的植食作用,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 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 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 D.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的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答案】B 【解析】A 、 植物在一个区域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与周围环境达到饱和,或者说是生物生长平衡,此时植被就处在一个长期的生长滞留期,这样不见得对土壤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是有好处的,这样微生物的分解会降低土壤肥力得不到改善,而如果适当放牧,就可以催化这个植被系统的生长,同时动物的排泄物也是很好的肥料,对于微生物,它可以加速微生物圈的繁盛,从而保持了良好的肥力,所以合理引进动物,并适当放牧在一定程度是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的,A正确; B、金字塔是指越往上,数量越小。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可能会让数量金字塔变尖甚至倒过来,但也不一定,例如猎豹比很多它捕食的动物小,但猎豹的数目还是少一些,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如蚯蚓是分解者,蚯蚓体内的能量在蚯蚓被捕食之后流入了消费者体内,C正确; D、“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的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使能量最大限度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正确。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5.动物生理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据此科学家得出了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 B. 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 C. 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唯一中枢 D.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 【答案】A 【解析】刺激下丘脑前部,出现出汗现象,说明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刺激下丘脑后部,出现寒战现象,说明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A项正确,B项错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大脑皮层在体温调节中也发挥作用,但题中所示过程没有说明下丘脑与大脑皮层关系,所以C、D项错误。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 36.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没有关系 B.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C.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和Cl- D. 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答案】A 【解析】血浆晶体渗透压: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由于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的颗粒非常多,血浆渗透压主要是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致使红细胞膨胀,直至膜破裂。红细胞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溶血。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高时,红细胞中水分渗出,从而发生皱缩。血浆胶体渗透压虽然较小。但蛋白质等胶体物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能直接影响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水的交换,对维持正常血液量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当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37.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B.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A 【解析】在一个反射弧上,由于突触结构的存在,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即兴奋在反射弧上只能单向传递,可以推断出该图中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当刺激A时,兴奋在神经纤维可以双向传导,但是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只有甲的左侧发生电位变化,所以甲偏转一次,乙不发生偏转,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8.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 光照强度 B. 食物种类 C. 湿度 D. 温度 【答案】A 【解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强度. 【考点定位】 群落的结构特征 【名师点睛】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3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 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太阳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病毒是专性寄生的生物,属于消费者,蚯蚓分解腐烂变质的物体,属于分解者. 解:A、太阳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A错误; B、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B正确; C、病毒是专性寄生的生物,属于消费者,C错误; D、蚯蚓分解腐烂变质的物体,属于分解者,D错误. 故选:B.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40.鸟类的繁殖大多在春天进行,性周期为一年。下图表示在一个性周期过程中,某种鸟体内的激素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繁殖季节,适宜的日照时间通过神经调节不断引发激素A的分泌,从而影响鸟类的繁殖行为 B. 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非繁殖季节,激素B的分泌量明显减少 C. 激素C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既能调节鸟的繁殖行为又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D. 激素C分泌增加将导致激素A分泌减少,两者是拮抗关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适宜的日照直接刺激鸟眼,然后通过神经调节不断引发激素A的分泌,从而影响鸟类繁殖行为,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过程,A项正确;激素B由垂体分泌的,是促性腺激素(不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在非繁殖季节,分泌量减少,B项错误;激素C是性激素,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类,C项错误;激素C分泌增加将导致激素A分泌减少,说明激素C对激素A存在负反馈调节作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41.如图为人体部分神经—体液调节过程示意图,①~⑤为神经元,A和B为神经—肌肉接头,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受体,引起机体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其中物质b的化学本质为多肽,用b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d的分泌量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此反射弧仅由两个神经元组成。若A为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完成膝跳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中各神经元上的传导顺序是________(只写编号)。若在⑤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神经元有________(只写编号),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____________释放,作用于_______,突触后膜识别神经递质的结构是________。 (3)肉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毒性极强的蛋白质类毒素,该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______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答案】 没变化 b在消化道被消化而失去作用 ③→② ①②(⑤)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受体 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解析】试题分析: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代谢增强,图中物质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c是促甲状腺激素,物质d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多肽,口服后易被分解,因此用b饲喂正常动物,物质d的分泌量不变。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仅由③和②两个神经元组成,在突触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 (1)物质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化学本质为多肽,用b饲喂正常动物,b会被动物消化系统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故不影响物质d的分泌,即d的分泌量没变化。 (2)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仅由③和②两个神经元组成,③是感觉神经元,②是运动神经元,故神经冲动在图中各神经元上的传导顺序是:③→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故若在⑤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神经元有:①②(⑤)。在突触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由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并起作用,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 (3)肉毒素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即不能将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B)释放,即阻碍了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的过程。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点睛: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42. 严寒的冬季,马云同学从温暖的教室中走到教室外(a点时走出教室),一段时间内其机体散热量情况如甲图曲线所示。乙图中甲、乙、丙为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A、B、C为相关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Oa时间段内,其机体产热量________散热量;在cd时间段内,其机体产热量________散热量;cd时间段内机体产热量________Oa时间段内机体产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ab时间段内,机体散热量明显增加,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在ac时间段内,为了防止体温下降,机体做出一系列反应:①为减少散热量,机体做出的相应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增加产热量,机体做出的相应反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乙图中的调节机理来看,激素C的分泌受到甲、乙产生的激素的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调节。正常情况下,激素C在机体中的含量相对稳定,主要通过________调节来实现。乙分泌激素B的多少受________激素含量的影响。 【答案】 等于 等于 大于 (与室内相比)体表与外界环境温差变大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机体代谢水平增强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分级 反馈 A和C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甲图,从温暖的教室中走到教室外(a点时走出教室),体表与外界环境温差变大,使得散热量增加,而机体通过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2、分析乙图,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1)马云同学体温调节机能健全,因此,长期处于温暖或寒冷环境下,体温仍然保持相对恒定,因此产热等于散热。在温暖的教室中,体表与外界环境(教室内)的温差较小,因此散热量较小;在教室外,体表与外界环境(教室外)的温差较大,因此散热量较大。0a段时间中该同学在温暖环境中,cd段处于寒冷环境中,故cd时间段内机体产热量大于oa时间段内机体产热量。 (2)该同学a点时走出教室,ab时间段内处于寒冷环境中,体表与外界环境温差变大,使得散热量增加。ac时间段内,为了防止体温下降,机体做出一系列反应:①为减少散热量,机体做出的相应反应是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②为增加产热量,机体做出的相应反应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机体代谢水平增强、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3)乙图中甲、乙、丙分别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A、B、C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要注意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区别:“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为分级调节,而“甲状腺激素→垂体和下丘脑”属于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调节激素含量的调节机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能促进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乙分泌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的多少受A甲状腺激素和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的影响。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 43.如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其功能的恢复过程。请回答: (1)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鹰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若某种原因导致蛇全部死亡,而狐的数目不变,则环境容纳鹰的数目会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调查该生态系统某区域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取样器取样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采集到的所有小动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土壤中的一个群落。 (4)图2中的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的时间。y越大,则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___(填“强”或“弱”)。 【答案】 三、四 增多 鹰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食物链缩短,减少了能量的损耗 标志重捕法 不能 弱 【解析】试题分析:解此题从数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营养级,及回顾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等知识切入。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鼠→蛇→鹰;②草→鼠→鹰;③草→鼠→狐;④草→兔→鹰;⑤草→兔→狐,据此解答。 (1)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鼠→蛇→鹰;②草→鼠→鹰;③草→鼠→狐;④草→兔→鹰;⑤草→兔→狐,鹰位于第三、四营养级。 (2)若某种原因导致蛇全部死亡,而狐的数目不变,由于鹰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食物链缩短,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则环境容纳鹰的数目会增多。 (3)若调查该生态系统某区域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若用取样器取样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采集到所有小动物并不包含土壤中的全部生物,不能构成土壤中的一个群落。 (4)图2中的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y越大,则说明偏离正常范围越远,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弱。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点睛: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数量变化分析 (1)若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整个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都会减少,简单记为:“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2)“天敌”一方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数量会增加,但从长时间来看,会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简单记为:“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这种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物链而定:“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大体遵循如下思路: ①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②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的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减少,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③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数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简单记为:“食物网,食物链,生物数量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 44.生活中清洗餐具的洁洁灵既是一种污染源,同时也会影响人的健康,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特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洁洁灵溶液对草履虫生活状态的影响程度。 实验材料及用具:草履虫培养液、已培养若干天的草履虫、蒸馏水、脱脂棉、吸管、洁洁灵、量筒、小烧杯、大烧杯、玻璃棒、培养皿,解剖镜两台和计数器, 请帮助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洁洁灵浓度为100×10-6、20×10-6、10×10-6、2×10-6的溶液,分别标以2号、3号、4号、5号标签。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记录: (每份样品观察20个草履虫) 培养液号 1 2 3 4 5 洁洁灵 浓度 0 100×10-6 20×10-6 10×10-6 2×10-6 生存状况 全部自由生活 全部死亡 5个存活 17个存活 全部存活 运动迅速 静止不动 运动缓慢 运动缓慢 运动迅速 (1)根据以上观察数据,绘出洁洁灵浓度与草履虫存活率关系的曲线图,并加以解释。 _________ (2)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得出推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1号培养皿倒入10mL蒸馏水,将等量的2、3、4、5号溶液分别倒入2~5号培养皿,各放少许脱脂棉丝 向1~5号培养皿中分别加入20个草履虫,静置5min,分别观察培养皿中20个草履虫的生活情况并记录 草履虫受洁洁灵影响很大,浓度越高,危害越大 生活中使用清洗餐具的洁洁灵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尽量降低对人体的危害,要使用环保型的清洁剂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实验设计中注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处于相同且适宜原则,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设置对照实验,第二步:将草履虫培养液、2号、3号、4号、5号溶液各10mL分别倒人1~5号培养皿,然后在各培养皿中各放少许脱脂棉丝。第三步:向各培养皿中分别加入20滴草履虫培养液(有草履虫的)静置5min后,用解剖镜观察草履虫的生存状况并记录。从表中数据可知,草履虫生活状况受洁洁灵影响很大。浓度越高,危害越大。结论为生活中清洗餐具的洁洁灵既是一种污染源,同时也会影响人的健康,因此餐具用洁洁灵洗过后,要用清水冲洗于净,尽量降低对人体的危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