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南昌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江西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年级三模理综试卷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兔的红细胞可用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菠菜叶表皮细胞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C. 某些细胞分泌蛋白质可以具有传递信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等作用 D. 甘蔗细胞内不含还原糖,不适合作为还原糖检测的材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质鉴定类的实验需要选择实验材料富含要鉴定的物质,对于需要染色观察的实验还要求实验材料本身没有颜色或浅色。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甘蔗主要含有蔗糖。酶类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详解】兔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不可用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错误;菠菜叶的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故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菠菜叶表皮细胞含有大量的叶绿体,B错误;蛋白质类的激素、淋巴因子、消化酶等属于分泌蛋白,如激素可在细胞间传递信息,消化酶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甘蔗细胞内含少量还原糖,富含蔗糖,而蔗糖属于非还原糖,因此甘蔗不适合做还原糖的检测材料,D错误。 故选C。 2.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Denham Harman在1956年提出的,下图是自由基学说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的作用效果会引起细胞内生物膜面积急剧下降,属于反馈调节 B. ③过程会引起细胞核合成的蛋白质活性下降,细胞代谢速率降低 C. ④过程可能导致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或数量发生改变 - 15 - D. ⑤可来自于辐射、有害物质的入侵和细胞内的氧化反应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美国科学家Harman 1955年提出的,核心内容有三条: (1)衰老是由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进攻造成的; (2)这里所说的自由基,主要就是氧自由基,因此衰老的自由基理论,其实质就是衰老的氧自由基理论; (3)维持体内适当水平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水平可以延长寿命和推迟衰老。 【详解】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时,产物同样是自由基,这些新产生的自由基又去攻击别的分子,由此引发雪崩式的反应,故①②过程的作用效果会引起细胞内生物膜面积急剧下降,属于反馈调节,A正确;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的核糖体,不是细胞核,B错误;④过程使DNA分子中的基因碱基对缺失或替换,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可能导致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或数量发生改变,C正确;细胞内的氧化反应、辐射以及有害物质的入侵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故⑤可来自于辐射、有害物质的入侵和细胞内的氧化反应等,D正确。 故选B。 3.下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特定阶段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纵坐标是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则该曲线可表示减数分裂 B. 若纵坐标是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则该曲线只能表示减数分裂 C. 若纵坐标是染色体组数且CD段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则该曲线只能表示有丝分裂 D. 若纵坐标是染色体数且CD段核DNA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则该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 【答案】C 【解析】 - 15 - 【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组数变化规律: 【详解】图中曲线数量变化是减半。当纵坐标是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时,若是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是N对→0对,故不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若是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是N对→2N对→N对,图示符合有丝分裂的特定阶段的变化,A错误;当纵坐标是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时,图示表示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由2变为1,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当纵坐标是染色体组数且CD段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时,AB段应该有四个染色体组,该曲线只能表示有丝分裂,C正确;当纵坐标是染色体数时,图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完成了一次分裂,又CD段核DNA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表示着丝点没有分裂,则图示变化只能表示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D错误。 故选C。 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不一定都存在伴性遗传的现象 B.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虽然同源染色体已分离,细胞中可能有等位基因 C. 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但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 D. 基因治疗可用于对先天性愚型患者的治疗,康复结婚后其子代表现正常 【答案】D 【解析】 【分析】 - 15 - 根据伴性遗传的概念可知,有性染色体的生物才会出现伴性遗传,而植物不一定都有性染色体。等位基因是指控制同一生物体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一般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但由于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姐妹染色单体上也可能出现等位基因。基因治疗只能治疗因基因异常导致的疾病,例如白化病、红绿色盲等,而先天愚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不都存在伴性遗传的现象,如雌雄同体的豌豆,A正确;若是间期DNA复制时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发生过交叉互换,姐妹染色单体上可能出现等位基因,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虽然同源染色体已分离,细胞中可能有等位基因,B正确;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与女性群体相等,但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这条染色体上的携带隐性基因,男性就患病,而女性要两个基因都为隐性才患病,因此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C正确;先天愚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遗传病,不属于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故不能通过基因治疗,D错误。 故选D。 5.神经细胞可以利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信息。下图a、b、c、d依次展示毒品分子使人上瘾的机理。据相关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据a图可知多巴胺可以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 B. 据b图可知毒品分子会严重影响突触前膜对多巴胺分子的重吸收 C. 据c图可知大量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积累,经机体调节导致其受体数目减少 D. 据d图可知,当没有毒品分子时,多巴胺被大量分解,愉悦感急剧下降,形成毒瘾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分析示意图可知: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突触后膜存在和神经递质结合的多巴胺受体。 - 15 - (2)由图可知,毒品具有封闭多巴胺转运体的作用,故会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 【详解】据a图可知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可与转运分子结合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A正确;据b图可知毒品与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入细胞,B正确;据c图可知,毒品与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入细胞,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量增加,经机体调节导致其受体数目减少,C正确;据d图可知,当没有毒品分子时,多巴胺被大量回收到突触前膜内,使人愉悦感急剧下降,进而产生毒瘾,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素上的传导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特点,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由传出神经传出。 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表示大气中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低于冬季 B. 通过a的吸收,a、b的呼吸作用、c的分解作用及e的燃烧,实现碳循环 C. 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CO2量 D. 只需将d的含义改为热能,图即可表示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d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代表消费者,c代表分解者,a代表生产者,e可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d→a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c→d的过程是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现的。 【详解】d表示大气中的CO2 - 15 - ,由于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强于冬季等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低于冬季,A正确;碳循环是指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往返运动,即通过a的吸收,a、b的呼吸作用、c的分解作用及e的燃烧,可实现碳循环,B正确;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朝复杂化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C正确;由于能量只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植物不能利用热能,所以即使将d的含义改为热能,题图也不可表示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D错误。 故选D。 7.图甲表示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卡尔文循环及三碳糖磷酸转变为淀粉和蔗糖的情况,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所转运的两种物质严格按照1∶1的量进行;图乙是根据光质和CO2浓度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所得数据绘制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中,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 (2)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每转入一分子磷酸必定同时运出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被相关酶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再被转入各种细胞利用。 (3)图乙b点数据大于c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向培养植物的温室内通入14CO2,光照一定时间后杀死该植物,提取细胞中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短时间内CO2就已经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如果要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是什么物质,应如何操作?请写出实验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质 (2). CO2浓度、温度 (3). 三碳糖磷酸 (4). 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红光,而吸收的黄光较少 (5). 通过逐渐缩短光照时间分组实验,当只检测到一种含14C的转化物时,说明该物质是CO2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 【解析】 【分析】 - 15 -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主要受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详解】(1)卡尔文循环属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暗反应需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所以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有CO2浓度、温度等。 (2)根据题意“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所转运的两种物质严格按照1∶1的量进行”可知,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每转入一分子磷酸必定同时运出一分子三碳糖磷酸。 (3)由于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使b点总光合速率较高,从而使净光合速率也较高,所以b点所测数据大于c点。 (4)从题中可知,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短时间内CO2就已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如缩短光照时间,CO2转化的化合物的种类就少,因此,逐渐缩短光照时间,当只检测到一种含14C的转化物时,该物质即是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8.研究发现,许多癌细胞表面会出现高亲和力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受体。某研究所构建了一种导向治疗癌症的药物——重组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LHRH-PE40),目前已完成临床前研究。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由______________分泌,与相关垂体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并调节其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调节相关腺体的激素分泌,该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_调节。 (2)为了研究LHRH-PE40与人结肠癌细胞膜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最适加入量。科研人员用125I标记的LHRH-PE40和人结肠癌细胞膜蛋白进行结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TB:125I-LHRH-PE40与癌细胞膜蛋白的总结合量 —■—NB:125 - 15 - I-LHRH-PE40与癌细胞膜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量(非特异性结合是指激素结合到受体蛋白除特异性结合位点之外的其它部位)。 据图分析可知125I LHRH-PE40可作为其与人结肠癌细胞膜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最适加入量是_______________,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LHRH-PE40特异性结合对象为LHRH受体”,科研人员以人结肠癌细胞膜蛋白作为实验材料,并先后添加相关药品进行实验。(注:药品A-D均溶于E)药品1、2、3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125I-LHRH B.LHRH-PE40 C.LHRH D. LHRH受体 E.缓冲液 分组 先加药品 后加药品 测量指标 实验组 药品1 药品3 检测膜蛋白与药物结合后的放射性 对照组1 E 对照组2 药品2 【答案】 (1). 下丘脑 (2). 受体 (3). 分级调节 (4). 80万CPM (5). 加入量最少情况下,总结合量与非特异性结合量差值最大 (6). B C A 【解析】 【分析】 性激素的分泌为分级调节,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使性腺分泌性激素增加。分析图示可知,当放射性标记物加入量较低时,总结合量与非特异性结合量差值不大,在放射性标记物加入量为80万CPM时,能保证在加入量最少的情况下,总结合量与非特异性结合量差值最大,但随着射性标记物加入量增大时,总结合量与非特异性结合量差值变化不大。 【详解】(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由下丘脑分泌,通过血液运输,与相关垂体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调节其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调节性腺分泌性激素,该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2)据图可知,在放射性标记物加入量为80万CPM时,能保证在加入量最少的情况下,总结合量与非特异性结合量差值最大,故125I LHRH-PE40可作为其与人结肠癌细胞膜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最适加入量是80万CPM。 - 15 - (3)该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验证:“LHRH-PE40特异性结合的对象为LHRH受体”,故实验组中应加入药品LHRH-PE40,对照组2中加入等量的LHRH,对照组1中可加等量的溶剂E,然后三组均加入相同的125I-LHRH,若LHRH-PE40特异性结合的对象与LHRH结合的对象一样为LHRH受体,则实验组和对照组2中的肠癌细胞膜蛋白与125I-LHRH结合的将减少,所以若实验组的放射性和对照组2大致相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1,则可证明“LHRH-PE40特异性结合的对象为LHRH受体”。 【点睛】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数据,理清实验自变量,设计实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9.下图是一个尿黑酸症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家系中尿黑酸症的致病基因是____________(显/隐)性基因,存在于____________(常/X)染色体上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需要从第Ⅳ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尿黑酸症的致病基因,则提供样本的合适的 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隐 (2). 常 (3). 正常Ⅱ3和正常Ⅱ4生了一个尿黑酸症的Ⅲ8 (4). Ⅳ14或Ⅳ15 (5). 他们肯定含有致病基因(或Ⅳ16、Ⅳ17、Ⅳ18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解析】 【分析】 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所以根据3和4正常,却生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方和母方。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由于正常Ⅱ3和正常Ⅱ4生了一个尿黑酸症的Ⅲ8,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15 - (2)由于Ⅲ8为患者,所以含两个致病基因,故减数分裂时所产生的配子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因此其子代一定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而Ⅲ12号虽然也含有致病基因,但由于同时含有正常基因,故其致病基因不一定传递给子代,所以欲从第Ⅳ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尿黑酸症的致病基因,则提供样本的合适的个体是Ⅳ14或Ⅳ15。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够根据遗传口诀做出判断的能力,以及理解致病基因的传递规律。 10.一浅水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鲈龟(主要捕食鱼类)濒临绝迹,此时湖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食螺类,少量食用藻类)等生物。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分别生长在湖泊表层和下层,藻类大量繁殖会降低湖泊下层光照强度,在保留或去除大部分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 ,请据图回答。 (1)该湖泊中鲤鱼和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6-8月藻类生物量增加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曲线____(填字母)代表去除大部分鲤鱼后,沉水植物生物量的变化。 (3)沉水植物对净化水体起重要作用,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考虑 ,可采取_________的措施来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群密度。 (4)若鲤鱼的食物中藻类占1/4,螺类占3/4,若鲤鱼种群增加AKg,至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_Kg。 【答案】 (1). 捕食和竞争 (2). 6-8月光照增强(水温适宜),光合作用增强/(温度升高,藻类大量繁殖) (3). B (4). 重建鲈鱼种群(或适当增加鲈鱼数量) (5). 20A 【解析】 - 15 - 试题分析:该湖泊中存在的两条食物链为:浮游藻类→螺→鲤鱼、浮游藻类→鲤鱼,去除鲤鱼后,由于螺的大量繁殖,会使浮游藻类大量减少,藻类与沉水植物是竞争关系,所以沉水植物会大量繁殖,即图中曲线C可代表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变化,曲线B可代表沉水植物生物量的变化;保留鲤鱼的水域中,由于螺被捕食减少,会使浮游藻类数量大量增加,其遮挡阳光,使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大大减少,可用图中的曲线A可代表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变化,D曲线表示沉水植物的生物量。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鲤鱼和螺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6-8月光照增强(水温适宜),光合作用增强,所以生物量增加。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曲线B代表去除大部分鲤鱼后,沉水植物生物量的变化。 (3)可采取重建鲈鱼种群的措施来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群密度。 (4)已知鲤鱼的食物中藻类占1/4,螺类占3/4,则鲤鱼种群增加AKg,至少需要藻类1/4A÷20%+3/4A÷20%÷20%=20A。 【点睛】根据题干信息写出存在的食物链,并分析曲线图,得出每条曲线代表的生物是解题的关键。 11.将植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可显著提高其利用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在原理和程序上具有相似性,某同学根据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设计提取茉莉油的实验流程如下:茉莉花+水→A→油水混合物→B→加C→D→茉莉油。上述流程中的A表示______________过程,B过程常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C物质是______________,加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茉莉油的提取能否采用这一流程进行生产,应该考虑茉莉油是否像玫瑰油一样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___,还应考虑茉莉花在水中蒸馏是否会出现_______________ 等问题。 (2)辣椒素的提取与胡萝卜素的提取有类似之处,可采用萃取法进行提取。提取时若需要加热,应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_;加热时,还要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蒸气蒸馏(2分) 分液漏斗(2分) 无水硫酸钠(2分) 除水挥发性(2分) 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2分) (2)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2分) 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在蒸馏法提取植物油时,先得到的A是油水混合物,B是分液漏斗,C是加入无水硫酸钠,起到的作用是除水。要采用蒸馏法应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但应考虑是否会出现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如果出现这些问题不能使用。 - 15 - (2)萃取时使用的都是有机溶剂,所以加热应用水浴加热防止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而加冷凝装置的目的是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12.Ⅰ、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使用不当给人类带来灾难。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问题: (1)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引发了人们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____________安全三个方面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2)在转基因生物或产品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如对外源DNA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毒性或过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了试管婴儿技术,而2002年,英国一对夫妇通过设计试管婴儿,利用新生儿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挽救患地中海贫血症的男孩。这两项技术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不需要经过基因检测。 Ⅱ、2015年3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全国人民对雾霾的关注和讨论。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再次推上舆论的焦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4)生态经济: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5)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6)该生态工程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生物除鸡、奶牛、鱼外还有__________(写全才能给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分,除标示1分的空外,每空2分) - 15 - (1)环境(1分) (2)蛋白质 (3)试管婴儿技术 (4)物质循环再生 (5)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或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物种多样性(或整体性) (6)猪、人 环境容纳量(K值) 【解析】 试题分析:(1)转基因的安全问题主要是集中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方面,故是环境安全。 (2)对外源DNA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毒性或过敏的蛋白质,避免产生新的过敏原。 (3)设计试管婴儿需要经过基因检测,而试管婴儿不需要,即试管婴儿技术。 (4)该图是“无废弃物农业”,利用的是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5)该模式最大的优点是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多级利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饲养了多种畜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6)由图可知处于第二营养级的还有人和猪。鱼苗投放都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即K值。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安全和生态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生态工程原理的不同点 项目 理论基础 意义 实例 物质循 环再生 原理 物质循环 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无废弃物农业” 物种多 样性 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 “三北防护林” 建设中的单纯林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协调与平 衡原理 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生物的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过度放牧等 整体性 原理 社会、经济、自然构成复合系统 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 - 15 - 系统学 和工程 学原理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 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 桑基鱼塘 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保持系统很高的生产力 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 易错警示 规避与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有关的2个失分点 (1)不同的生态工程所依据的原理可能不同。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时要依据不同的原理,因地制宜,不能相互照搬。 (2)实现生态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最终导致崩溃。 - 15 - - 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