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命题学校:钟祥一中 本试题卷共11页,42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9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6小题,每小题1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破伤风芽孢杆菌、酵母菌、念珠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磷脂、DNA和RNA B.细胞骨架与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成分相同,但功能不同 C.真核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D.鸡红细胞、鼠神经细胞、胡萝卜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能不断更新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B.线粒体外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载体 C.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D.叶肉细胞中色素都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3.下列关于蛋白质和脂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蛋白和磷脂的种类和数量 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不一定需要mRNA参与 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 D.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4.有两瓶乳酸菌培养液,甲瓶中含有32P,乙瓶中含有35S,将两份乳酸菌分别置于甲、乙两瓶中培养增殖一段时间,则在甲、乙两瓶中都会带上放射性的细胞结构是 A.染色体 B.核糖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5.下列对酶、激素、ATP及核酸等有机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激素只含3种元素,有的酶只含4种元素,而ATP和核酸都含有5种元素 B.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酶和DNA C.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供能 D.ATP脱去1个磷酸基团后是某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6.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细胞的物质运输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度随葡萄糖浓度变化的情况 B.图②表示神经元静息状态时,K+流出神经元的速度随细胞内外浓度差变化的情况 C.图③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度随消化道内葡萄糖浓度变化的情况 D.图③表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速度随细胞内O2浓度变化的情况 7.下列生物学实验中,有关使用盐酸试剂的过程及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有利于染色剂与染色体的结合 C.“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先用盐酸解离,再在低温下诱导培养36h D.“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用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处理酶,盐酸属于无关变量 8.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观察线粒体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都需要活体材料 B.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C.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越大,NaOH扩散的速率越慢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9.下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m、p依次指叶绿体内膜、线粒体内膜 B.细胞内,g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运输,g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的与物质交换有关,有的与信息交流有关,有的与生物催化作用有关 D.在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一段时间后,最先在a检测到放射性,随后可以在f、h检测到放射性 10.下图表示细胞中某些结构及其生理功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H]在甲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而在乙中随葡萄糖的分解而产生 B.甲、乙中虽然含有相同成分的[H],但是还原的对象不同,甲中还原的是C3,乙中还原的是O2 C.甲中不含有而乙中含有将二磷酸腺苷转变成三磷酸腺苷的酶 D.甲产物O2中O全部来自H2O,乙产物CO2中O部分来自H2O 11.为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将西红柿植株置于密闭装置中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温度(℃) 实验光照强度占自然光照强度的百分比(%) 开始时的CO2浓度(%) 12h后的CO2浓度(%) 1 25 0 0.35 0.368 2 25 20 0.35 0.306 3 25 40 0.35 0.289 4 25 60 0.35 0.282 5 25 80 0.35 0.280 6 25 100 0.35 0.279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的变化,因变量是CO2浓度的变化 B.通过表中实验结果可知该植株在实验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C.若将第6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条件下,短时间内细胞中的C5将减少 D.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是第6组的光照强度 12.某同学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实验,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图Ⅰ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CBA,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DB B.因为利用图Ⅰ所示装置探究的是呼吸作用,所以装置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C.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可以准确得到实验结论 D.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2 mol,而释放的CO2为10 mo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质量是720g 1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细胞的体积变大,物质运输效率提高 B.细胞分化: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完全不同,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 C.细胞衰老:细胞体积变小,自由水含量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各种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癌变: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 14.下丘脑中每个活的神经细胞都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代谢中水的产生与消耗 B.兴奋的产生与反射的完成 C.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D.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15.下列是有关孟德尔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F2的分离比都接近3:1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F1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D.测交实验的后代中,有30株高茎豌豆和34株矮茎豌豆属于演绎推理 16.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 17.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的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都存在平行关系 B.tRNA的单链结构决定了其分子中没有碱基配对现象 C.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种肽链 D.基因表达的过程中,一定有rRNA参与合成蛋白质 18.在某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以下变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板的形成 B.四分体形成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染色体数目减半和染色单体数目减半 19.下列有关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X、Y染色体虽然大小不同,但能发生联会 B.A与a、XB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A、a与XB、Y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D.XB与XB、Y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0.图一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一个精原细胞正在分裂,字母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图二表示该生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乙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表示的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形成图二中EF段变化的原因是形成两个子细胞 C.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一定发生在BC段 D.由图一可知具有这种基因型的动物可以产生8种类型的配子 21.将某一经14C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14C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被标记的子细胞个数可能为2个或者3个或者4个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则其中含14C 的 DNA分子数为 N/4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14C ,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14C,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22.下列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B.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C.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3.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母色觉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可能来自父亲 B.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可能来自母亲 C.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来自母亲 D.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可能来自父亲 24.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若II2与另一正常男子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 C.假设II1与II6不携带乙病基因,若III2与III3婚配,生出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3/8 D.假设II1与II6不携带乙病基因,若III1与III4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7/24 25.某育种工作者在一次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罕见现象:选取的高茎(AA)豌豆植株与矮茎(aa)豌豆植株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其中有一株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出现了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分析此现象可能是由于环境骤变如降温影响,以下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A.这一F1植株基因型为AAaa B.这一F1植株自交出现35:1的性状分离比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 C.这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有5种,比例为1:8:18:8:1 D.这一F1植株产生的只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六分之一 26.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a自交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B.Aabb(黄皱)×aaBb(绿圆),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绿皱:黄皱:绿圆=1:1:1:1,则说明控制黄圆绿皱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称为基因突变 D.先天性愚型是一种遗传病,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异常 27.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和乙为亲本来培育新品种AAbb,①→③→④过程最简便,且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B.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28.下面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是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子代中得以延续和传递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保留有利变异个体,从而出现性状分离 D.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种群过小都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稳定 2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共同进化是指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30.关于下列物质的合成以及作用场所的描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只在细胞质中生成,可在细胞质中起作用 B.丙酮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只在线粒体基质中消耗 C.动物激素只在细胞内合成,只在细胞外起作用 D.神经递质只由神经细胞合成,只作用于肌肉或腺体细胞 3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的 B.胰岛素、胰蛋白酶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长期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受阻、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都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D.淋巴细胞、吞噬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就是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32.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点受刺激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D.电表①比电表②先发生偏转 33.右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BC段感受刺激的是冷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B.若某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 C.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 D.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34.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是通过传递信息,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 B.乙、丙激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它们促进植物生长并不都具有二重性 C.NA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D.乙、丙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35.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B.在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C.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为Nt=N0λt 中的λ是指增长率 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速度的快慢 3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A和物种B的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B和物种A可分别代表狼和羊,一只羊被一只狼捕食后,该羊流入到该狼的能量不超过该羊同化量的20% B.物种A和物种B之间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C.物种A可能处于第一营养级,物种A和物种B的个体之间有可能进行基因交流 D.物种A和物种B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37-4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41-42题选择一个作答。 (一)必考题(4题,共39分) 37.(11分)图一是某植物 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X和Y),图二是把该植物种子萌发的幼苗长成的植株放在密闭恒温玻璃小室内进行栽培实验(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连续48h测定室内CO2浓度及该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所得到的曲线。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1) 图一中表示其鲜重变化的曲线是 ,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 图一中曲线a→c种子内有机物的种类 (填“增加”或“减少”或“基本不变”),此时细胞内活动最旺盛的三种细胞器是 。 (3) 在萌发初期,该植物种子中各类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较大:最先增加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同时种子内 (激素)含量降低,促进了种子的萌发;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 的结果。 (4)若从分子水平分析,在图一中Q时间点以后,导致根尖不同部分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分子的不同。 (5)图二中该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 个。 (6)图二中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 h。 (7)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图二中c点的位置将 (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原因是 。 38.(8分)图一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图二为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发挥作用使细胞产热增多的过程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一中,甲状腺激素为 ,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 (用图中字母作答)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为 调节。 (2)在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图一中c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生理功能主要有(至少答3类) 。 (3)图二中,甲状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要被 。A指导D的合成包括 两个过程,RNA聚合酶与 结合(填字母)。 (4)据图二分析可知,细胞中物质D起作用的具体部位是 。 39.(8分)下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物群落,图2为能量传递效率为10%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回答以下问题: 乙 丙 甲 无机环境 丁 图1 D E A C B 图2 (1)在碳循环中,使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作用有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是 。 (2)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书写出来 , 。 (3)若图2中E能够依据D留下的气味去猎捕D,D同样也能够依据E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若图2食物网中一种生物摄食两种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E每增加18 kg生物量,需要消耗生产者 kg。 (5)图3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 的能量。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 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40.(12分)某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ZZ为雄株,ZW为雌株),该植物有红花和白花(由基因A、a控制)、高茎和矮茎(由基因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高茎红花和矮茎白花植株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F1均为高茎粉红花;F1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粉红花:矮茎白花=3:6:3:1:2:1(不考虑基因位于Z、W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 (填“能”或“不能”)确定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填“能” 或“不能”)确定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 (2)基因A、a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途径是 。 (3)该同学对F2中高茎粉红花植株进行测交,预测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该同学将抗旱基因C导入该植物某雌株中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具备抗旱性状,为了确定基因C所在的染色体,让该植株与雄株杂交测定后代的抗旱性。 ①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雄株具备抗旱性,则基因C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②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株具备抗旱性,则基因C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③若产生的后代中 ,则基因C位于常染色体上。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在第41、42二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边的方框涂黑。注意所答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题号一致,且在解答过程中写清每问的小题号。) 41.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泡菜是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之一,深受群众喜爱,但是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查阅资料得到如下图。 (1)制作泡菜时,需要使用一定浓度的盐水,盐水按照盐与清水的质量比为 进行配制。 (2)据图分析,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宜食用,理由是 。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写出三项)。 (4)泡菜发酵过程中,对亚硝酸盐的测定可用比色法,因为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 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色化合物。 (5)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形成的原因是 。 (6)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 42.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15分) 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结核杆菌MPT64基因(能控制合成MPT64蛋白)成功导入胡萝卜细胞,最终表达出肺结核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所用到的工具酶有 。 (2)通常采用PCR技术扩增MPT64基因,前提是要 ,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在操作步骤中冷却至55-60℃的目的是 。 (3)根据农杆菌的特点,如果将MPT64基因插入到 ,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胡萝卜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的 上。要确认MPT64基因是否插入胡萝卜植株中,可用 技术。 (4)蛋白质工程技术是通过 ,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2018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 高二期中联考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6分) 1-5:B BCBA 6-10:BACCD 11-15:DDDAB 16-20:DDAAD 21-25:ACDCB 26-30:DCCAA 31-35:CBBDA 36:D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37.(11分,每空1分) (1)X 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增加 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顺序可颠倒,全对才得分) (3)脱落酸 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4)mRNA (5)4 (6)42 (7)上移 植物对绿光吸收很少,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不变,植物细胞从温室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将减少(只答光合作用减弱不得分) 38.(8分,每空1分) (1)③ a、c (负)反馈 (2)调节、分泌、传导、感受(四类中任选三类) (3)灭活 转录和翻译 A (4)线粒体(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39.(8分,每空1分) (1)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只答光合作用不得分) 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作为动力,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作为载体(答全才得分) (2)无机环境→丁 甲→丙(顺序可换) (3)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4)5850 (5)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一 40.(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能(1分) 能(1分) (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分) (3)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粉红花:矮茎白花=2:2:1:1(2分) (4)①Z(2分)②W(2分)③不论雌、雄均有一半抗旱一半不抗旱(2分) 41.(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1:4 (2)亚硝酸盐含量较低 (3)腌制时间、温度、食盐用量(3分) (4)对氨基苯磺酸 玫瑰红 (5)产膜酵母的繁殖 (6)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 42.(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答全才得分) (2)有一段已知MPT6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引物结合到模板DNA链(或引物与模板链结合) (3)Ti质粒的T-DNA 染色体DNA DNA分子杂交 (4)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1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