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南宁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考 生物试题 ‎1. 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 A. 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B. 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C. 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 D. 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该化合物中含有S元素,化合物最可能是蛋白质,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物质是tRNA,A错误;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是抗体,抗体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本质是蛋白质,C正确;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物质是酶,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蛋白质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硝化细菌的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 B. 真菌分泌纤维素酶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C. 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壁 D.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3.以下有关物质鉴定的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煮熟的鸡蛋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 B. 探索α淀粉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实验中,常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D. 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应选取蔗糖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体结合生物体内各种化合物的检测方法来分析解答.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可以使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产生紫色反应;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与苏丹III产生橘黄色反应,与苏丹Ⅳ产生红色反应。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据此答题。‎ ‎【详解】煮熟的鸡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高温只是使蛋白质变性,肽键未破坏,故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探索α-淀粉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实验中,不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因为斐林试剂与淀粉水解产物麦芽糖反应,也需要水浴加热,会影响α-淀粉酶活性,B错误;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C错误;甘蔗主要含蔗糖,蔗糖不具有还原,故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不能选取蔗糖溶液,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还原糖的鉴定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材料是否合适、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4.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表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③决定 B. 动物细胞膜表面起识别作用的是①‎ C. 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D.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有关,与③无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①表示糖蛋白,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a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b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细胞间的识别与糖蛋白有关。‎ ‎【详解】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觉得,不是③磷脂双分子层决定,A错误;动物细胞膜表面起识别作用的是①糖蛋白,B正确;b自由扩散可表示肌细胞向组织液中排放二氧化碳,C错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和③都有关,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物质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 ‎5.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衰老等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 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D.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但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衰老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但是与衰老相关的酶活性较强,A错误;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B错误;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有丝分裂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C 正确;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同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下图表示密闭环境的某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引起该密闭环境中CO2和O2单位时间内增加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 光照强度为a时,该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 B. 光照强度为b时,该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 光照强度为c时,所对应的柱状图是错误的 D. 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8‎ ‎【答案】C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细胞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题目,先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然后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详解】光照强度为a时,该细胞释放二氧化碳,可能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但不能说明细胞是不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光照强度b时,该细胞既不释放氧气,也不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错误;光照强度为c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释放量是相矛盾的,要是有二氧化碳的释放就不会有氧气的释放,要是存在氧气的释放就不会有二氧化碳的释放,所以光照强度为c时,所对应的柱状图是错误的,C正确;光照强度为d时,二氧化碳释放量是8个单位,这是净光合作用强度,该细胞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应大于8个单位,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 ‎7.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 A. 正确地选用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 先分析多对性状后,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C. 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D.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的设计了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详解】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并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AC正确;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B错误;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考生要能够明确杂交试验是孟德尔采用的实验方法,但不属于获得成功的原因。‎ ‎8.如图所示为高等雌性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错误的是 A.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bc段 B.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重组一定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 C.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染色单体的形成在bc段,纺锤体消失在ef段 D.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只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的数目变化曲线,bc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正在加倍,是染色体复制过程,de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又减半,是着丝点分裂过程引起的。‎ ‎【详解】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bc段,bc段DNA正在复制,双链打开不稳定,故容易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的前期和后期,次时期对于图示的cd段的某一时期,B正确;该图若为有丝分裂,DNA复制加倍后,染色单体形成,故染色单体的形成在bc段,有丝分裂纺锤体消失发生在末期,对应图示的ef段,C正确;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的后期和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故发生在cd段的某一个时期和de段,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辨析不同细胞分裂方式的不同时期的能力及结合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9.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和转录的模板完全相同 B. mRNA与tRNA的功能不同是因为两者的碱基种类不同 C. DNA通过转录和翻译实现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D. 转录只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1、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连结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2、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 过程。3、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DNA复制以DNA两条链做模板,转录以DNA的一条链做模板,故模板不完全相同,A错误;mRNA与tRNA的功能不同是因为两者的碱基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碱基种类相同,都是AUGC四种碱基,B错误;DNA通过转录和翻译实现对生物性状的控制,C正确;真核细胞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 分子复制的时期、过程及条件,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及条件,能比较三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B. 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型一定表达为新的性状 C. 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基因的数量 D. 染色体变异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四种育种方法:‎ ‎ ‎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 (1)杂交→自交→选优 ‎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举例 高杆抗病与矮杆抗病小麦杂交产生矮杆抗病品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 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抗病植株的育成 ‎【详解】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即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A正确;基因重组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表达为新的性状,如AABB和aabb杂交,F2中产生的AaBb或AABb新基因型并没有表现出新的表现型,B错误;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而不会导致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发生改变,C错误;染色体变异不一定会影响基因结构的改变,例如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原有的基因不变,只是增加了基因的数量,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实例,掌握生物变异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如图,甲、乙表示两个水稻品种,A、a和B、b分别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⑤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②过程简便,原理是基因重组 B. ④和⑤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 ①→③→④的育种方式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③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 ③④和⑤这两种育种方法的育种原理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杂交过程;②是连续自交过程;③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过程;④是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⑤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 ‎【详解】①→②是杂交育种的过程,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④和⑤都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纺锤体出现,故④和⑤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前期,B错误;①→③→④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③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C正确;③④和⑤这两种育种方法的育种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育种过程与原理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2.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一定会进化 B.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 C.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选择的原材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一定会进化,A正确;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因而导致生物多样性,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选择的原材料,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重组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B.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 质粒是常用的运载体,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的细胞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链状DNA分子 D. 操作的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操作中用到了限制酶、DNA 连接酶、运载体。‎ ‎【详解】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运载体不属于工具酶,A错误;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的限制酶能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B错误;质粒是常用的运载体,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的细胞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C错误;操作的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D正确;故选D。‎ ‎14.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mmol·L-1),下列错误的是 ‎ 成分 Na+‎ K+‎ Ca2+‎ Mg2+‎ Cl-‎ 蛋白质 ‎①‎ ‎142‎ ‎5.0‎ ‎2.5‎ ‎1.5‎ ‎103.3‎ ‎16.0‎ ‎②‎ ‎147‎ ‎4.0‎ ‎1.25‎ ‎1.0‎ ‎114.0‎ ‎1.0‎ ‎③‎ ‎10‎ ‎140‎ ‎2.5‎ ‎10.35‎ ‎25‎ ‎47‎ A. 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 ②的成分都可以进入到③中 C. 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D. 空气中的O2进入到①至少需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各种体液中的成分区分是哪一种体液,由于细胞內液中的 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內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③为细胞內液,又由于细胞外液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和淋巴,故可判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 ‎【详解】由于细胞內液中的 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內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③为细胞內液,A正确;②组织液的蛋白质大分子不能进入到③细胞内液中,B错误;据分析可知②属于组织液,①为血浆,血浆内的蛋白质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将导致组织液增多,组织水肿,C正确;外界空气中的氧进入人体血浆,至少需穿过肺泡壁(单层细胞围成)、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围成)。而氧分子要穿过肺泡壁,首先要进入肺泡壁中的某个细胞,然后再出这个细胞,即在氧分子穿过肺泡壁的过程中共通过了两层细胞膜结构;同理,氧分子穿过毛细胞血管壁进入血浆的过程中也要通过两层膜结构;故外界空气中的氧进入人血浆,至少要通过4层细胞膜,由于一层膜结构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故共需通过8层磷脂分子层,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和成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各种体液的成分正确区分不同的体液。‎ ‎15.图甲中A、B、C为三个神经元,图乙是图甲中突触结构的放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刺激部位①,产生的兴奋信号既可以传到A又可以传到C B. X物质的释放引起的效应是使得E细胞兴奋 C. X中内容物释放至E的穿膜过程需要线粒体的参与 D. 部位B由静息状态到兴奋状态的过程中,细胞膜外的Na+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个神经元的特点可作出判断,A为传入神经元,B为中间神经元,C为传出神经元;D表示轴突末梢,E表示突触后膜.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刺激部位①,产生的兴奋信号可以传到C,不能传到A,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A错误;D位点为突触前膜,兴奋由电信号引起,E 位点为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作用后被分解,使得下一个不能持续兴奋,B错误;X中内容物释放至E不需要穿膜,属于胞吐,需要线粒体的参与,C错误;部位B由静息状态到兴奋状态的过程中,细胞外Na+内流,故导致细胞膜外的Na+减少,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突触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 ‎1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外来病原体、自身癌细胞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 B.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浆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C. 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反应 D. 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是脊椎动物和人类的防御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为胞吐,体现细胞膜流动性。‎ ‎【详解】免疫系统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即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 A正确;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浆细胞不嗯给你识别抗原,B错误;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不属于体液免疫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特异性免疫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掌握两者的区别,能够区分识记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以及各自的实例。‎ ‎17.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B. 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有相似的效应 C. 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D. 对大豆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幼苗会向光生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因此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于不同植物器官的生理效应可能不同。‎ ‎【详解】色氨酸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的重要的前体物质,A正确;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此时表现为协同效应,B正确;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C错误;单侧光照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多.长得快,因此对大豆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幼苗会向光生长,D正确;故选C。‎ ‎18.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个演变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 演变的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在不断增加最后趋于稳定 C. 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加,恢复力稳定性不断减小 D. 种间竞争不断加强,最开始生长的杂草由于竞争能力弱而被其他植物取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演变为次生演替,在此过程,物种丰富度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杂草变为森林,总光合量提高,最后稳定;净光合量提高,最后稳定;物种丰富度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故呼吸量也增加后稳定。‎ ‎【详解】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生物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B 正确;该生态系统随着丰富度的增加,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加,恢复力稳定性不断减小,C正确;种间竞争不断加强,群落中存在植物取优势取代,但是最开始生长的杂草仍存在,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和生态平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曲线分析能力。‎ ‎19.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种群,其中戊是分解者,下列对该生态系统营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甲、乙、丙、丁、戊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 乙呼吸消耗的量为71.2‎ C. 图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6.7%‎ D. 流入这个生物群落的C元素只通过甲、乙、丙、丁、戊的呼吸作用回到无机环境中去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返的过程。‎ ‎【详解】根据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以及表格中的数据,可写出相应的食物链是:丙→乙→甲;丙→丁→甲,戊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形成,A错误;乙呼吸消耗的量=同化量-体内贮存量,故为89-17.8=71.2,B正确;图中第一营养级丙与第二营养级(乙和丁)之间的传递效率=(89+88.9)/1320x100%=13.5%,C错误;有机物中的碳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也可通过燃烧进入大气中,D错误;故选B。‎ ‎20.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面是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B. 加入盐和卤汤的顺序可以颠倒 C. 如果密封不严,则在腌制过程中会感染杂菌而导致腐败变质 D. 在高温环境中腐乳制作的时间可大大缩短 ‎【答案】C ‎【解析】‎ ‎【分析】‎ 腐乳制作的流程中应控制的条件、材料的用量以及如何防止杂菌污染都是考查的内容。‎ ‎1、传统的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2、毛霉分泌以蛋白酶为主的各种酶,有利于豆腐所含有的蛋白质水解为各种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分层加盐,并随层加高而增加盐量,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还可与分解形成的氨基酸结合成氨基酸钠,使豆腐乳味道鲜美。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详解】图中的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A错误;加入盐和卤汤的顺序不可以颠倒,B错误;如果密封不严,则在腌制过程中会感染杂菌而导致腐败变质,C正确;在高温环境中毛霉不能生长,腐乳制作会失败,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腐乳制作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1.有关纯化大肠杆菌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 B. 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C. 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D.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答案】A ‎【解析】‎ 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第一区域的划线末端,A错误;为避免杂菌的污染,第一步操作时需要灼烧接种环,B正确;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C正确;为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D正确。‎ ‎22.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它们所含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B. 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调味料的加入 C. 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 D. 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制作泡菜时,需要控制的主要因素有腌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等。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详解】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亚硝酸盐的含量低,A正确;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调味料的加入,B正确;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4:1,C正确;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泡菜的制作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该过程的识记与理解。‎ ‎23.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B. 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 C. 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 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己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复合物;‎ ‎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常用方法是比色法,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一般步骤是: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计算。‎ ‎【详解】由亚硝酸盐检测原理可知,显色是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因此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A错误;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复合物,B正确;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C正确;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丰富是比色法,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D正确;故选A。‎ ‎【点睛】对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4.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葡萄酒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灼烧灭菌 ②高压蒸汽灭菌 ③巴氏消毒法 ④干热灭菌 A. ④②①③ B. ②④①③ C. ②④③① D. ①③④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的过程称为灭菌,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主要适用于金属接种工具)、干热灭菌(主要适用于需要保持干燥的玻璃器具)和高压蒸汽灭菌(主要适用于培养基的灭菌)。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 ‎【详解】培养基一般用②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一般用④干热灭菌、接种环一般用①灼烧灭菌、葡萄酒所采用③巴氏消毒法,故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②④①③,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灭菌与消毒的区别于联系,关键是熟记各自的方法与适用范围。‎ ‎25.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 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C.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D. 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答案】D ‎【解析】‎ 平板划线法不需要进行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滴加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考点: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点评:识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区别是解答本题关键。‎ ‎26.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补充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均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三支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各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三支试管O2的释放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试管,‎ 可得出结论: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 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100℃,重做上述实验,则加入FeCl3溶液和加入过氧化氢酶的两支试管作比较,O2释放速度较慢是加入_______的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等量/适量的H2O2溶液 (2). 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FeCl3、过氧化氢酶溶液 (3). 过氧化氢酶溶液 (4). 蒸馏水 (5). 过氧化氢酶溶液 (6). 在此温度下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 ‎【解析】‎ ‎【分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同时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酶具有催化作用是通过有酶的实验组与无酶的对照组对比得出,而酶具有高效性是通过有酶的实验组和加入无机催化剂的对照组对比得出,而且实验设计时还需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详解】(1)①取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②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对照组)、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 ‎③该实验是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 ‎(2)整个实验中,O2释放最快的是加入酶溶液的C试管,其次是加FeCl3溶液的B试管,最慢的是加蒸馏水的A试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因此将恒温水浴改为100℃时,过氧化氢酶会变性失活而失去催化作用,所以释放O2最快的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 ‎【点睛】本题考查酶特性的探究实验,要求考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探究实验设计的原则,能根据题干中所给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合理设计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27.下图是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是白化病,另一种是色盲。且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请回答:‎ ‎(1)甲病是 ________________(白化病或色盲)‎ ‎(2)Ⅲ8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Ⅲ9和Ⅲ7结婚,生育的子女中发病概率是___________,子女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若Ⅲ9和Ⅲ7结婚生育有一同时患白化病兼色盲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儿子健康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色盲 (2). aaXBXB或aaXBXb (3). 5/12 (4). 3/8 (5). 1/4‎ ‎【解析】‎ ‎【分析】‎ 此题的重点是抓遗传规律.隐性看女性有病,如果是伴X隐性遗传,那么她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有病。‎ ‎【详解】(1)已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III-9女性患乙病,如果是色盲,则其父亲II-5应该患乙病,但是其父亲II-5‎ 不患乙病,故乙病是常隐,甲病则是色盲,伴X隐。‎ ‎(2)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Ⅰ-2患色盲,则Ⅱ-4的基因型为XBXb,由此可推知Ⅲ-8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3)分析Ⅲ—9与Ⅲ—7的基因型:Ⅲ—9为白化病患者(aa)但色觉正常,其兄弟(10号)为色盲患者,母亲(5号)的基因型为XBXb,Ⅲ—9的基因型为1/2aaXBXB和1/2aaXBXb;Ⅲ—7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 发病率是指在白化病、色盲和白化病兼色盲三种情况中,只要出现其中任何一种情况,即为“发病率”。计算方法如下:‎ 正常的几率为:1-1/8=7/8‎ ‎①求发病率:设白化病患病率为A,不患白化病的几率为;患色盲的几率为B,色觉正常的几率为。根据公式:A×+×B+A×B。即:1/3×7/8+2/3×1/8+1/3×1/8=5/12,或∶1-2/3×7/8=5/12。‎ ‎②子女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根据公式:A×+×B=1/3×7/8+2/3×1/8=3/8。‎ ‎③若Ⅲ9和Ⅲ7结婚生育有一同时患白化病兼色盲的孩子,那么Ⅲ—9的基因型为aaXBXb;Ⅲ—7的基因型为AaXBY。他们再生一个儿子健康的概率:1/2×1/2=1/4。‎ ‎【点睛】关于人类遗传病在高考中是重点,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先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再写出相关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再求其他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 ‎28.如图为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血糖及甲乙两种激素含量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图1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__(a、b)。‎ ‎(2)激素甲和激素乙是人体与血糖调节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据图判断,激素甲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3)①引起曲线CD段血糖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曲线DE段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胰岛素 (3). 胰岛B (4). 胞吐 (5). 胰岛素/激素甲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利用、转化和储存 (6). 胰高血糖素/激素乙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解析】‎ ‎【分析】‎ ‎1、根据曲线图分析,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80-120mg/dl,甲曲线的血糖浓度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所以甲曲线代表糖尿患者,乙曲线代表正常人,能够促进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胰岛素。2、血糖的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3、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详解】(1)正常人血糖在80~120mg/L,所以图中b是正常人血糖曲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超过正常值,所以图中的a为2型糖尿病患者。‎ ‎(2)据图示可知,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激素甲浓度升高,激素乙浓度降低,故激素甲为胰岛素,激素乙为胰高血糖素,两者为拮抗作用,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的细胞外。‎ ‎(3)①CD段是进餐后1-2小时,血糖浓度较高下降到正常水平,故引起曲线CD 段血糖下降的原因是:胰岛素/激素甲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利用、转化和储存。②DE段是进餐后2-4小时,这段时间人体消耗血糖较多,但是血糖处于稳定水平,故曲线DE段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胰高血糖素/激素乙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血糖平衡调节的知识、引起血糖浓度变化的相关因素及胰岛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浓度中等。‎ ‎29.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如下图1,请分析回答:‎ ‎(1)图1甲过程中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经过10-12天后,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__试剂来检验,若产生了酒精可呈现_______色。乙过程发酵的最适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图2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_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过程乙中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如图3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________法进行接种。‎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答案】 (1). 重铬酸钾 (2). 灰绿色 (3). 30-35℃ (4). 通气 (5). 防止空气中微生物污染 (6). 平板划线 (7). 甘油管藏 ‎【解析】‎ ‎【分析】‎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2‎ ‎、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详解】(1)图1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若产生了酒精可呈现灰绿色。乙过程发酵是果酒到果醋的过程,起作用的是醋酸菌,醋酸菌的最适温度范围是30-35℃。‎ ‎(2)乙过程是醋酸发酵,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转化成醋酸,适宜醋酸菌生长繁殖的温度的30~35℃,因此,利用图2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充入空气,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以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图3过程乙中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如图3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点睛】本题考查果酒、果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