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濉溪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濉溪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②能进行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③蓝藻以群体形式存在,所以单个蓝藻不是一个个体 ④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2. 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层次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一个草履虫 ③卵子 ④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⑤一片森林 ⑥一片树叶⑦泌尿系统 ⑧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细菌 ⑨血液 ⑩西湖中的所有鲫鱼. A.①⑨⑥⑦②⑩④⑤ B.③⑨⑥⑦②⑧④⑤ C.②⑨⑥⑦②⑩④⑤ D.③⑥⑨⑦②⑩④⑤ 3. 食盐加碘能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这体现了无机盐的作用是( ) A.组成某些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B.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4.下列关于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若用蛋清做实验材料,可以直接使用,不用稀释 D.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叶绿体的活细胞染料 5. 硅肺是矿工中常见的职业病,当肺部吸入硅尘(SiO2)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蛋白酶等多种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溶酶体是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C.硅尘使溶酶体内的蛋白酶先水解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进而破坏细胞的其他结构 D.硅尘进入吞噬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6.下列关于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要在视野中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较长的目镜与较长的物镜 B.目镜不变,若物镜由10×换成40×,则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四分之一 C.目镜无螺纹,在镜筒上可任意转动 D.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亮度不变 7. 下图是洋葱根尖在不同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 吸收K +和NO3-的曲线图。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8.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壁分离到一定程度后不再继续分离的原因是细胞因大量失水而死亡 B.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 C.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自由扩散 D.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减小 9. 某同学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观察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可能原因是 ①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 ②未加SiO2③使用放置了两天的菠菜叶 ④只画了一次滤液细线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0. 在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 A.叶绿体的外膜上 B.类囊体的薄膜上 C.叶绿体的内膜上 D.叶绿体的基质中 11.如图所示的ATP结构简图中有多处错误,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处应为腺嘌呤(A) B.②处应为氢原子(H) C.③处应为氧原子(O) D.④处应为高能磷酸键(~) 12. 为探究影响光合强度的因素,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栽培于多个密闭钟罩内,置于25℃环境中,对幼苗进行不同处理,测量其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量/umol.m-2.s-1表示)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B.土壤含水量低限制了B点条件下玉米的CO2吸收量 C.H点条件下玉米叶肉细胞的CO2吸收速率为20umol.m-2.s-1 D.仅改变温度条件,A,E点的光合速率不可能相等 13.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将(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14. 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会发生( ) A.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 C.染色质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D.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15. 将某种动物细胞分别进行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不同DNA含量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C.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16. 下列哪项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 A.能够无限增殖 B.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 D.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 17.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衰老表现为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B.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 C.衰老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内色素积累 D.衰老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18. 将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 A.1/9 B.3/8 C.1/8 D.1/6 19.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发现在每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是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D.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20.一组杂交品种AABB×aaBb,各对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则后代(F1)有表现型和基因型各几种( ) A.1种表现型,2种基因型 B.2种表现型,4种基因型 C.2种表现型,2种基因型 D.1种表现型,2种基因型 21. A与a、B与b和D与d分别为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个体杂交,子一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 A.1/4 B.1/8 C.7/16 D.7/8 22. 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如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P F1 F2 甲×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15∶1 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A.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23. .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 ) ①正反交结果不同 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 ③男患者多于女患者或者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④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24. 下列最适合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是( ) A.蝗虫的精巢 B.蝗虫的卵巢 C.蝗虫的体细胞 D.蝗虫的受精卵 25. 人体的下列细胞中,不可能出现含有44+XX染色体组成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26.下列不属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证据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有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都会发生自由组合 B.基因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C.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D.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7.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1 B.含X的卵细胞数∶含Y的精子数=1∶1 C.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 D.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 28. 血友病属于伴性X染色体隐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即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 A. B. C. D. 29. 下列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与细菌彼此分离 B.实验中温度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因此属于无关变量 C.T2噬菌体和细菌所含的核酸中嘌呤总数都等于嘧啶总数 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偏高 30. 一个双链DNA分子,G+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A是26%,C是20%,那么其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A.30%,24% B.28%,22% C.26%,20% D.24%,3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 (每空1分)下方左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内代谢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A、B、C、D、E表示生理活动中的相关物质。下方右图是温度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 (1).上方左图中,已知B表示[H],则A表示的物质是 ;C表示的物质是 ;E表示的物质是 。 (2).上方左图中,④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其发生的场所是 。 (3).上方左图中,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生理过程是 (填图中数字)。 (4).上方右图中,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所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实质是(填选项字母) (a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b植物真光合作用强度,即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最有利于该植物生长的温度是 ℃。 (5).上方右图所示实验中,在30℃条件下,如果还需要提高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编号) ①适当提高温度 ②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③适当增加CO2浓度 ④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32. (除标注外每空2分)某生物(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1分),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_(1分)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1分)。 (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4)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 (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 (用图中字母表述)。 33. (每空2分)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现有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D、H同时存 在(D_H_型) D存在、H不存在(D_hh型) H存在、D不存在(ddH_型) D和H都不 存在(ddhh型) 花纹 颜色 野生型(黑 色、橘红色 同时存在) 橘红色 黑色 白色 甲:野生型×白色,F1的表现型有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橘红色×橘红色,F1的表现型有橘红色、白色; 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甲组杂交组合中,F1的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 (2)让乙组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让丙组F1中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理论上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有________条. (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的最大比例为________. 34.(每空2分)下图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Ⅰ-2 ,Ⅲ-11 。 (2)若Ⅲ-8与Ⅲ-11结婚,生了一个孩子,该孩子两病兼有的概率为 。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 高二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D 2.C 3.A 4.B 5.C 6.C 7.B 8.C 9.D 10.B 11.B 12.B 13.B 14.C 15.B 16.D 17.C 18.D 19.C 20.D 21.D 22.D 23.C 24.A 25.C 26.A 27.C 28.A 29.D 30.A 31. (每空1分)(1)丙酮酸 二氧化碳 ATP+NADPH(ATP+[H]) (2)光反应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基粒) (3)③ (4)a 20 (5)②③ 32. (前三空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有丝分裂后期 a (2)次级精母细胞 (3)bde (4)ab (5)b→a、d→c 33. (每空2分)(1)测交 1:1:1:1 (2)野生:黑色=2:1 0 (3)80 (4)DdHh×Ddhh 34. (每空2分)(1)AaXbY AAXBY、AaXBY (2)1/24 (3)5/12 【解析】 1. 解:①细胞生物中含有细胞壁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植物、真菌等,①错误; ②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因此能进行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②正确; ③蓝藻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单个蓝藻就是一个个体,③错误; ④细胞学说中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④正确. 故选:D. 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 这些生物中原核生物、植物、真菌等均具有细胞壁,只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 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自养生物就是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绿色植物和蓝藻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光能自养型生物;硝化细菌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 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学说以及生物代谢类型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明确不止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原核细胞和真菌也具有细胞壁;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识记自养生物的种类等,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 2. 【分析】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解答】 ①血红蛋白是构成细胞的物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②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一个草履虫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③卵子属于细胞层次; ④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是一个群落; ⑤一片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 ⑥一片树叶属于器官层次; ⑦泌尿系统属于系统层次; ⑧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细菌,不一定是同一种细菌,不构成种群,不是全部生物,不构成群落; ⑨血液属于组织; ⑩西湖中的所有鲫鱼是一个种群。 故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层次的是②⑨⑥⑦②⑩④⑤。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 【分析】 本题考查无机盐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 【解答】 A.碘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得甲状腺肿大,这说明无机盐是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A正确; B.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起重要作用,但与题意不符,B错误; C.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 D.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但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A。 4. 解:A、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浓度相同,但斐林试剂乙液与双缩脲试剂B液浓度不相同,因此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A错误;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 C、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若用蛋清做实验材料,需要稀释后再用,否则其会粘附在试管上不易清洗,C错误; D、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D错误. 故选:B. 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3、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实验、检测脂肪实验,观察线粒体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5. 略 6. 解:A、显微镜的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所以要看到较多的细胞,需选用较短的物镜和较长的目镜,A错误; B、目镜不变,若物镜由10×换成40×,则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或,B错误; C、目镜无螺纹,在镜筒上可任意转动,C正确; D、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D错误. 故选:C. 1、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放大的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的数目就越多;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显微镜呈倒立的实像; 3、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时考查的重点内容,平时多使用,多观察,多思考即能做好此类题. 7.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主动运输原理的理解能力和审图能力。 【解答】 由题图可知,洋葱根尖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K+和NO3-的,需要载体和能量(其中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作用提供,与氧浓度密切相关,一定范围内氧浓度的大小就代表了能量的多少),所以载体的数量和能量是影响这两种物质吸收量的主要因素。A、B两点在同一条曲线上,吸收相同的离子,所以载体相同,则影响A、B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能量;B、C两点不在同一条曲线上,吸收的是不同的离子,但两点的氧浓度相同,代表能量相同,则影响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载体数量。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 解:A、,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所以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之间升高,当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时,细胞的水分进出平衡,含水量不在减少,A错误; B、清水中的已质壁分离的细胞复原后,由于细胞壁的存在,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平衡,但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外界溶液,B错误; C、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C正确; D、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加,D错误. 故选:C.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本题考查了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考生要能够结合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9. 【分析】 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解答】 ①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观察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①正确; ②研磨时没有加入SiO2,可能使研磨不充分,色素未完全释放,导致色素带颜色过浅,②正确; ③使用放置两天的波菜叶有部分色素已经分解,也会导致色素带过浅,③正确; ④画滤液细线的次数少,导致细线上的色素含量低,进而导致色素带过浅,④正确。 综上所述,4种说法均正确,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熟记生物学基本知识的能力。 【解答】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开始于色素吸收光能,场所是类囊体膜,因此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类囊体膜,综上,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 【分析】 本题考查ATP的结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掌握程度。 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ATP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DP(二磷酸腺苷),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MP(一磷酸腺苷)。 【解答】 A.①处应为腺嘌呤(A),A正确; B.②处应为氧原子(O)和氢原子(H),B错误; C.③处应为氧原子(O) ,C正确; D.④处应为高能磷酸键(~),D正确。 故选B。 12. 略 13. 【分析】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理解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酶需要温和的作用条件。胃蛋白酶适合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PH为10的过碱性环境破坏了胃蛋白酶的空间结构而使其失活,故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没有变化。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 A.洋葱属于高等植物,其根尖细胞中不含中心体结构,A错误; B.洋葱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可能出现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现象,B错 误; C.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正确; D.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而细胞板出现在分裂末期,D错误。 故选C。 15. 【分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由图可知,正常培养时,细胞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DNA含量为2n的细胞较多,DNA含量为4n的细胞较少。药物处理培养时,DNA含量为4n的细胞较多,DNA含量为2n的细胞较少,故推测药物处理导致细胞中DNA含量加倍,即间期DNA复制完成后,在前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从而使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解答】 ABC.癌细胞具有三个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得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小,因此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根据癌细胞特征可知,ABC不符合题意; D.癌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升高,D错误。 故选D。 17. 【分析】 本题考查衰老细胞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解答】 A.细胞衰老后细胞萎缩,体积变小,表现为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A正确; B.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B正确; C.衰老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以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C错误; D.衰老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下降,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D正确。 故选C。 18. 【分析】 本题考查了自交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综合对某些生物学进行推理、计算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解答】 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去掉隐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2Aa,全部让其自交,只有Aa自交的结果有aa基因型,所占比例为。 综上,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9. 【分析】 本题考查 孟德尔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A.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性状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2都是3:1的性状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A正确; B.孟德尔提出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B正确; C.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C错误; D.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子一代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1,D正确。 故选C。 20. 解:一组杂交品种AaBb×aaBb,Aa×aa→Aa、aa,表现型和基因型都有两种;Bb×Bb→BB、Bb、bb,表现型有两种,基因型有三种.由于各对基因之间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所以F1表现型的种数为2×2=4种、基因型的种数为2×3=6种. 故选:D.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3、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掌握解答遗传题的方法--逐对分析法,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21. 【分析】 本题主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个体杂交,子一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1/2×1/2=1/8,杂合子的比例为:1-1/8=7/8。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2.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解答】 A.根据甲与非凸耳杂交后得到的F1自交,F2代出现两种性状,凸耳和非凸耳之比为15:1,可以推知,凸耳性状是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正确; B.由于甲、乙、丙与非凸耳杂交,F1都是只有一种表现型,故甲乙丙均为纯合子,B正确; C.由于甲×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15:1,说明非凸耳是双隐性状,甲是双显性状的纯合子,乙×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3:1,说明乙是单显性状的纯合子,故甲与乙杂交得到的F2代中一定有显性基因,即一定是凸耳,C正确; D.由于丙×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3:1,故丙也为单显性状的纯合子,因此乙×丙杂交得到的F1为双杂合子,F2为两种表现型,凸耳:非凸耳=15:1,D错误。 故选D。 23. 【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以及发病特点,对相关内容的记忆以及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①伴性遗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①正确; ②常染色体遗传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②错误; ③伴性遗传男女发病率不同,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伴X隐性遗传),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伴X显性遗传),③正确; ④显性遗传往往可代代遗传,隔代遗传为隐性遗传,这不是伴性遗传所特有的特点,④错误。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4. 【分析】 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蝗虫的精巢是雄性生殖器官,该器官进行旺盛的减数分裂过程,而且产生的精子数量较多,适宜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A正确; B.蝗虫卵巢内的卵原细胞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但是卵原细胞不易获取,不便于观察,B错误; C.蝗虫的体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 D.蝗虫的受精卵只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 故选A。 25. 【分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次级精母细胞在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含有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或两条Y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次级卵母细胞在后期时,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含有44条常染色体和2条X染色体,B不符合题意; C.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含有44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C符合题意; D.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含有44条常染色体和XX两条性染色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及理解应用。 【解答】 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的证据:(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配子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本;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4)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7. 【分析】 本题考查性别决定的知识。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解答】 A.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所以含X的卵细胞要远少于含Y的精子,B错误; C.雄性个体产生的含有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C正确; D.含X的配子包括含X的雌配子和含X的雄配子,含Y的配子为雄配子,所以含X的配子多于含Y的配子,D错误。 故选C。 28.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首先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这对正常夫妇的基因型;其次再利用逐对分析计算出后代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H、h表示),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则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为A_XH X _ ×A_XH Y,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的基因型为aaXh Y,所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H Xh ×AaXH Y。 【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HXh×AaXHY,就血友病而言,他们所生女孩的基因型为XHXH或XHXh,不会患血友病;就苯丙酮尿症而言,他们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这对夫妇亲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9. 【分析】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实验的理解能力,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解答】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使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A错误; B.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法,B错误;C.T2噬菌体只含有双链DNA,核酸中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但细菌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由于RNA为单链,所以核酸中嘌呤总数不等于嘧啶总数,C错误; 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被离心到上清液中,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间过短,噬菌体未来得及侵染就被离心到了上清液中,所以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偏高,D正确。 故选D。 30. 略 31.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光反应需要暗反应提供的ADP和Pi,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两者相互依存,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下方左图中,④表示光反应,⑤表示暗反应,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E表示[H]和ATP,D表示ADP和Pi,F表示水,C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H],A表示丙酮酸。图乙中,表示温度对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解答】 (1).上方左图中,已知B表示[H],则A表示的物质是丙酮酸;C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E表示的物质是ATP+[H]。 (2).上方左图中,④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反应,其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 (3).上方左图中,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生理过程是③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4).上方右图中,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所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实质是①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最有利于该植物生长的温度是20℃,即12小时净光合速率和12小时呼吸速率差值最大时。(5).上方右图所示实验中,在30℃条件下,如果还需要提高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②③。 ①由图示可知30℃和35℃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故适当提高温度无法提高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① 错误; ②若未达到光饱和点,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②正确; ③若未达到CO2饱和点,适当增加CO2浓度可提高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③正确; ④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并不能改变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④错误。 故选②③。 32. 【分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推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解答】 (1)图1中移向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中都有同源染色体但不含染色单体,据此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但不含染色单体,故属于图2中a类型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根据图2可知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比为1:1,与正常体细胞核内染色体数及核DNA数相同,则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3)分析图2中的染色体和核DNA的比例可以推知,a为有丝分裂后期,b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或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c表示间期DNA复制前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表示配子,若用图2中的细胞类型表示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b→d→e。 (4)有丝分裂全过程及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前细胞内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可能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bc,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b。 (5)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导致图2中b类细胞变为a类细胞,也会使d类细胞变为c类细胞。 (6)根据题意,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由于受精卵含有2个染色体组,阻滞其卵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的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所以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 33. 【分析】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准确理解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1)甲组中白色个体为双隐性纯合子,因此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测交,是验证演绎推理的常用方法。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中野生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白色的基因型是ddhh,其测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2)让乙组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野生:黑色=2:1,纯合子占的比例为0。 (3)由以上分析可知,丙组中F1的基因型均为DdHh,其自交后代中,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又已知后代中表现为橘红色的个体有120条,则后代中表现为黑色的个体也有120条。自交后代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HH、ddHh,因此黑色的杂合子有120×=80。 (4)若想使野生型个体与橘红色个体杂交产生白色个体(ddhh),则双亲中都必须含基因d、h,因此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4. 【分析】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遗传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解答】 (1)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中Ⅰ-2为色盲患者,其女儿Ⅱ-4为白化病患者,所以Ⅰ-2的基因型为AaXbY;Ⅱ-5和Ⅱ-6的女儿Ⅲ-9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结合Ⅱ-5和Ⅱ-6的表现型可知,Ⅱ-5和Ⅱ-6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他们的儿子Ⅲ-11表现正常,则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2)分析可知,Ⅲ-8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Ⅲ-11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若Ⅲ-8与Ⅲ-11结婚,生了一个孩子,该孩子两病兼有(aaXbY)的概率为。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了一个男孩,男孩患白化病的概率为,患色盲的概率为,这个男孩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