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零班)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零班)试题 解析版

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 物 试 卷(零班)‎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遗传相关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对性状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 性状分离指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C. 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 D.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生物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决定,并受环境影响,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详解】棉花的细绒与粗绒是相对性状,长绒和短绒是相对性状,细绒与长绒是不同性状的表现,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表现型类型的现象,B错误;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属于等位基因,C正确;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豌豆高茎的基因型为DD或Dd,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如性状分离、显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相对性状的概念等,明确相关的概念的内涵与延伸,并分析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 ‎③着丝点在减Ⅰ后期一分为二 ‎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数目不变 ‎ ‎⑤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 ‎⑧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不同.‎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⑤ D. ⑥⑦‎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1)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2)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 ‎【详解】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①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在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②错误;着丝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减半,④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正确;染色体复制发生在联会前,⑥错误;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⑦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⑧错误。综上所述,以上说法正确的有①⑤,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减数分裂过程以及每一个时期的特点,并掌握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的相关变化规律。‎ ‎3.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科学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进行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B. 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 C. 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材、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利用统计学方法、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孟德尔杂交实验采用了假说-‎ 演绎法,提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进行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A正确;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而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没有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与掌握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的每一个实验,识记每位科学家采用的方法、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再准确判断各选项。‎ ‎4.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物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C.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上 D. 基因和DNA都是描述遗传物质的概念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 A错误;HIV是RNA病毒,所以水解产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C错误;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和DNA都是描述遗传物质的概念,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对如图①和②表示的生命活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①以 DNA的双链作为模板 B. ②的产物是氨基酸 C. ①和②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①过程有遗传信息流动,②过程没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故图中①为转录,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故A错误;②为翻译,产物是蛋白质,故B错误;转录时DNA的一条链与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翻译时mRNA与t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故C正确;转录和翻译过程都有遗传信息的流动,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而翻译是遗传信息从RNA流向蛋白质,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6.合成肽链时出现正常的肽链终止,原因是 A. 一个与mRNA链终止密码相应的tRNA不能携带氨基酸 B. 不具有与mRNA链终止密码相应的反密码子tRNA C. mRNA在mRNA链终止密码处停止合成 D. tRNA上出现终止密码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共有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只起终止信号的作用,不能编码氨基酸,没有对应的tRNA(反密码子),所以运载氨基酸的tRNA有61种。‎ ‎【详解】终止密码子没有相应的tRNA,A错误;正常出现肽链终止,是因为不具有与mRNA链终止密码相应的反密码子(tRNA),B正确;多肽链的合成在mRNA链的终止密码处停止,C错误;终止密码在mRNA上,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掌握密码子的位置和种类、tRNA的种类及功能,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7.如图表示基因控制生物件状的两个途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途径1:基因→蛋白质→性状 途径2:基因→酶(代谢)→性状 A. 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以途径2的方式控制性状 B. 途径1和2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C. 途径1和2所表现的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控制 D. 途径1和2中的一个基因可能控制多个性状 ‎【答案】A ‎【解析】‎ 囊性纤维病致病的根本原因是CFTR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运输Cl-的CFTR跨膜蛋白的第508位的氨基酸缺失,体现了基因以途径1的方式控制性状,A项错误;途径1和2分别表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活动来间接控制生物性状,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B项正确;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有的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控制,有些基因则会影响多种性状, C、D项正确。‎ ‎8. 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瓣花(a)显性。下图示意某变异品系,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该变异不影响A基因功能。发生变异的个体中,含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但含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若该变异个体自交,其子代单瓣花与重瓣花的比例约为 A. 1:1 B. 1:0 C. 2:1 D. 3:1‎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个体自交产生的雌配子A和a都可育,而产生的雄配子只有a可育,所以子代中单瓣花:重单瓣花为1:1,A正确,B、C、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1)胚胎致死 ‎①隐性纯合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基因型Aa∶AA=2∶1。‎ ‎②显性纯合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基因型Aa∶aa=2∶1。‎ ‎(2)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时,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雄配子,A和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有两种基因型,Aa∶aa=1∶1。‎ ‎9.下面四图,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发生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曲线①是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②是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③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④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曲线。‎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但是不能发生基因重组,①错误;②代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②正确;③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但是不能发生基因重组,③错误;④代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④正确。因此图示四种曲线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是②④,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及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发生时间等知识要点,能够根据图中曲线图的走势判断各个图代表的细胞分裂方式以及相关物质。‎ ‎10. 下图中4、6、7为色盲,7号色盲基因来源于 A. 1号 B. 2号 C. 4号 D. 3号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它的特点是交叉搁代遗传,所以7号色盲基因来源于1号,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色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①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变异为基因突变 ‎②非同源染色体上某片段的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③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④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生物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A. 1项 B. 2项 C. 3项 D. 0项 ‎【答案】D ‎【解析】‎ 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变异为染色体变异,①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某片段的移接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 ②错误。同卵双生兄弟之间的性状差异主要是基因突变导致的,③错误。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因为密码子具有兼并性,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④错误,A、B、C错误,D正确。‎ ‎12. 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 )‎ A. 能稳定遗传 B. 单倍体 C. 有杂种优势 D. 含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A ‎【解析】‎ 杂合的二倍体植株有两个染色体组,花粉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基因型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成为纯合的二倍体,B错误;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二倍体,不具有杂种优势,C错误;得到的纯合子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错误.‎ ‎【考点定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13.下列培育新品种与其育种方法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培育“特异功能”的细菌--单倍体育种 B. 无子西瓜--多倍体育种 C. 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基因工程育种 D. 矮秆抗病小麦--杂交育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 ‎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染色体,无法进行有性生殖,因此不能用单倍体育种,可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菌,进而培育出“特异功能”的细菌,A错误;无籽西瓜的培育采用的是多倍体育种,B正确;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实现的,即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育种方式,其原理是基因重组,C正确;用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培育矮秆抗病小麦的方法是杂交育种,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常见的几种育种方法的过程和原理,并能够分析题目中每一个品种采用的育种方法及其所遵循的原理,切记不能相互混淆。‎ ‎14.豌豆是一年生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绿色豆荚对黄色豆荚为显性.用纯合矮茎绿色豆荚豌豆和纯合高茎黄色豆荚豌豆培育出矮茎黄色豆荚豌豆植株,用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分别需要的时间是 A. 3,2 B. 2,2 C. 3,3 D. 2,1‎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想得到的性状是一个显性一个隐性性状,用杂交育种在F1得到的是双显性,F2得到有矮茎黄色,所以需要3年,B、D错误。而用单倍体育种在F1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的可育的二倍体植株,所以需要2年,A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常见遗传育种方式的不同点 方法 ‎ 原理 ‎ 常用方法 ‎ 优点 ‎ 缺点 ‎ 代表实例 ‎ 杂交 育种 ‎ 基因 重组 ‎ 杂交 ‎ 操作简单,目标性强 ‎ 育种年限长 ‎ 矮秆抗 病小麦 ‎ 诱变 育种 ‎ 基因 突变 ‎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等 ‎ 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 ‎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 高产青 霉菌株 ‎ 多倍 体育 种 ‎ 染色 体变 异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操作简单,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 ‎ 所得品种发育迟缓,结实率低;在动物中无法开展 ‎ 无子西瓜、 八倍体小 黑麦 ‎ 单倍 体育 种 ‎ 染色体变 异 ‎ 花药离体培养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 ‎ ‎“京花1 号”小麦 ‎ 基因 工程 育种 ‎ 基因 重组 ‎ 将一种生物特定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细胞中 ‎ 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 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 转基因 抗虫棉 ‎ ‎15.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能降为0‎ C. 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 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答案】D ‎【解析】‎ 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繁衍的机会增加,使控制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升高,所以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A项正确;若某一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其相对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则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就会逐渐降低至0,B项正确;以基因A和a为例,当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各占2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时,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均为50%,C项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突变与基因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D项错误。‎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6. 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 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答案】C ‎【解析】‎ 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与环境无关,A错误;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B错误;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蛾的口器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共同进化 ‎【名师点睛】特别提醒: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判断种群是否进化就是以此为标准;环境条件对生物个体表现型进行选择,对生物个体的变异方向没有直接影响,变异始终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却是定向的。‎ ‎17.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 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 3∶3∶1‎ B. 4∶4∶1‎ C. 1∶2∶0‎ D. 1∶2∶1‎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已知,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占1/3,Aa占2/3,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1/3+2/3×1/2=2/3,a的基因频率为1/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频率=2/3×2/3=4/9,Aa的频率=2×1/3×2/3=4/9,aa的频率为1/3×1/3=1/9,因此AA:Aa:aa=4:4:1,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能扣住题干中关键信息“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和关键词“随机交配”答题。‎ ‎18.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 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 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 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隔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隔离:指不同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生殖隔离进而产生新物种.‎ 解: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 B、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形成生殖隔离,B正确;‎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正确;‎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地理隔离,但必需经过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D.‎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19.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 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 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 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突变与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正确;变异有有利变异与不利变异,只有有利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C错误;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 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A正确;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B错误;钠离子在细胞膜上有相应载体,它不断地把细胞内的钠离子运出细胞,造成细胞外的钠离子总是高于细胞内,CD错误。‎ ‎【考点定位】无机盐的作用 ‎21.人体的渴觉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 A.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 脊髓,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分析可知,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是人体的渴觉中枢;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的作用,下丘脑还是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同时还是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渗透压升降。‎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答案】A ‎【解析】‎ 氧气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是顺着浓度梯度方向进行的,生成组织液时动脉血中的氧气进入组织液,此时组织液中的氧气浓度较高;组织液回流时,由于经过组织细胞的消耗,进入血浆的氧气含量较低,A错误;正常人体内,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正确;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及其成分关系 ‎【名师点睛】正常人体内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由于氧气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是顺着浓度梯度方向进行的,生成组织液时动脉血中的氧气进入组织液,此时组织液中的氧气浓度较高;组织液回流时,由于经过组织细胞的消耗,进入血浆的氧气含量较低。‎ ‎23.(2017•海南卷)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 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 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 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答案】A ‎【解析】‎ 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胞中能量的产生,A错误。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CD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熟知突触的结构及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过程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24.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不需要结构①线粒体提供能量,A错误;当兴奋传导到③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错误;递质经②突触小泡的转运和③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释放至突触间隙,C错误;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是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说明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突触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作用过程,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明确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的。‎ ‎2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 静息电位值减小 B. 静息电位值增大 C. 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答案】D ‎【解析】‎ 钠离子只会影响动作电位,对静息电位没有影响,A.B错误,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钠离子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峰值降低,C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名师点睛】学生对Na+浓度与膜电位曲线关系的分析理解不清 Na+浓度与膜电位曲线关系的分析方法 ‎(1)分析依据: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形成的,只有足够量的Na+才会引起正常动作电位的形成。‎ ‎(2)实例分析: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其中b表示的是在低浓度海水中的电位变化,因为Na+内流不足,所以形成的电位差较小,不能形成正常的电位。‎ ‎26.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一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图二所示。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题图显示的是膜内与膜外的电位差,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为负值,说明A端(膜内侧)连记录仪的正极,B端(膜外侧)连电流表的负极;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静息时,A、B都表现为正电位,A、B的电位差为0,给以适宜刺激后,兴奋传到A,A处表现为外负内正,B处仍然是外正内负,对于膜外A、B两侧存在电位差,由于记录仪正极处是负电位,记录仪负极处是正电位,所以A、B两点的电位差是负值;当兴奋传过A后,未达到B之前,A、B两点均为静息状态,两点的电位差为0,当兴奋传至B时,B处表现为外负内正,A处是外正内负,对于膜外A、B两侧存在电位差,由于记录仪正极处是正电位,记录仪负极处是负电位,所以A、B两点的电位差是正值,兴奋传过B以后,A、B是处于静息电位状态,A、B两点的电位差又恢复为0。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 ‎27.物质X可作用于突触,抑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下列关于物质X作用机理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物质X可导致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无法移动 B. 物质X可在突触间隙中将神经递质分解 C. 物质X可抑制突触后膜释放神经递质 D. 物质X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答案】C ‎【解析】‎ 物质X可导致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无法移动,导致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从而抑制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A正确;物质X可在突触间隙中将神经递质分解,导致神经递质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进而抑制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B正确;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C错误;物质X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结合,进而抑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D正确。‎ ‎28.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答案】B ‎【解析】‎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由于该鼠为成年鼠,因此连续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该小白鼠的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故选B。‎ ‎【考点定位】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29.切除狗的胰腺,狗会出现糖尿病。被切除胰腺后,狗的生理活动变化是:‎ A. 小肠内消化酶的种类不变 B. 促胰液素的调节作用能正常进行 C. 狗的尿量明显增加 D. 体内不再产生能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 ‎【答案】C ‎【解析】‎ 切除狗的胰腺后,小肠内消化酶的种类减少,A错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切除胰腺后,促胰液素的调节作用不能正常进行,B错误;切除狗的胰腺,狗会出现糖尿病,带走了大量的水分,所以尿量增加,C正确;狗体内升血糖的激素除了胰高血糖素以外,还有肾上腺素,切除胰腺后,体内还能产生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肾上腺素,D错误。‎ ‎30.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 B. 激素调节 C. 体液调节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答案】C ‎【解析】‎ 二氧化碳作为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参与的调节是体液调节,C正确,A、B、D错误。‎ ‎31.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代表激素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B. 人体通过反馈调节来维持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C.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 D. 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导致激素A、B 含量也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丙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为甲状腺;乙分泌的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则乙为垂体、B为促甲状腺激素;甲分泌的激素A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则甲为下丘脑、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图中①②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③④表示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详解】据图可知,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A正确;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以后,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这属于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B正确;在图中四个过程中,①②表示促进作用,③④表示抑制作用,C正确;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导致激素A、B 含量减少,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确定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激素的种类和甲、乙代表的器官的名称,明确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 ‎32.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1‎ ‎3.1﹣6.8‎ pmol/L 胰岛素 ‎22‎ ‎5.0﹣20.0‎ mIU/L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代谢加快 B. 肝糖原分解加快 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等功能,表格数据显示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值范围;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表格数据显示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值范围。‎ ‎【详解】表格数据显示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代谢降低,A错误;表格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原的分解B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通过反馈调节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即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C错误;胰岛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动物激素的分类和作用,并根据表格数据判断不同的激素含量情况,进而分析不同的激素缺乏或者过多可能引起的后果。‎ ‎33.下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B. 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C. 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D. 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激素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中时,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故A正确;骨骼肌受神经系统直接支配,会发生不自主战栗,故B正确;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果是抑制,故C错误;该图中说明体温调节的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4. 下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 B. 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C. 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D. 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答案】D ‎【解析】‎ 从图示过程可以看出,将大鼠放在低温条件下冷觉感受器兴奋,而在温度较高时温觉感受器兴奋,说明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不同,A正确;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在环境温度为28℃、42℃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说明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环境温度为42℃时温觉感受器最敏感,B正确;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即37℃左右,C正确;从图中分析可知:当温度在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而偏离感受器敏感温度时,都减小,D错误。‎ ‎3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 B. 血浆蛋白的含量下降可能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C. 机体产生乳酸后,主要依赖H2CO3/NaHCO3缓冲体系来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 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答案】D ‎【解析】‎ 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A正确;血浆蛋白的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血浆,导致血浆渗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组织液增多,所以可能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B正确;机体产生乳酸后,主要依赖H2CO3/NaHCO3缓冲体系来维持血浆pH的稳定,C正确;饮水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从而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D错误。‎ ‎36.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是 A. 组织水肿 B. 尿毒症 C. 镰刀型贫血症 D. 血钙过低肌肉抽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常见的稳态失调: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④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详解】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引起,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A正确;尿毒症是因为肾脏有问题代谢废物不能排除,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衡导致,B正确;镰刀型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C错误;血液中钙过低会导致肌肉抽搐,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内环境的成分以及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明确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37.如图为神经与肌肉的连接示意图,f所在的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g的神经纤维搭在肌肉上,e表示感受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刺激肌肉后,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d点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 B. 刺激d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C. 若b为抑制性神经元,刺激a点,c神经元膜外为正电位 D. 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A ‎【解析】‎ f与肌肉部位构成了突触结构,在突触结构处兴奋传导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具有单向性,因此d点处不可检测到电位变化,A错误;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刺激d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B正确;若b为抑制性神经元,刺激a点,会传导到神经元b,神经元b会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下一个神经元c产生兴奋,即神经元膜外为正电位,C正确;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液属于组织液,即此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38.下列关于高等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临床发现大脑S区受损伤,该病人能说话,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B. 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均与人的生长发育有关 C. 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 激素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作用 ‎【答案】A ‎【解析】‎ 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临床发现大脑S区受损伤,该病人不能说话,A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故它们均与人的生长发育有关,B正确;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正确;、激素具有调节作用,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作用,D正确。‎ ‎39.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 激素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调节 D. 化学物质调节 ‎【答案】C ‎【解析】‎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基本形式,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而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故选C。‎ ‎【考点定位】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名师点睛】动物和人体都是开放的系统,要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其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扮演了主要角色,即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 ‎40.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体内水分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大量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错误;渴觉中枢兴奋时,说明细胞外液渗透压高,则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错误;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进而导致尿量减少,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人体内水分调节的过程,能够根据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判断在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时的尿量变化。‎ 二、非选择题 ‎41.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_________________。‎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 ‎_____________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________________,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_______________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答案】 (1). 1/6 (2). 终止密码(子) (3). 4 (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5). SⅢ (6). 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7). 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的排序顺序具有多样性,其具有特异性的原因是每种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序列。‎ ‎【详解】(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F1的基于型为YyRr,F1自交所得F2‎ 中,黄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1:2,即其中Yyrr占2/3,则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yyrr)的个体占2/3×1/4=1/6。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由此可推知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 ‎(2)测交可用来鉴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测交所得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为1:1:1:1,可见该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这一基本条件。‎ ‎(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若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Ⅲ,则否认了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的说法。‎ ‎(4)DNA分自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并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果和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2.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_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__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_________,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应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 多样性。‎ ‎【答案】 (1). 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抗性 (2). 遗传 (3). 选择 (4). 生存斗争 (5). 基因频率 (6). 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 (7). 生殖隔离 (8). 基因的多样性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导致害虫种群密在度急剧下降的同时,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 ‎(2)由于害虫的这种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种群数量增多,因此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选择作用,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害虫由于不具有该种农药的抗药性而大量减少。‎ ‎(4)根据题意分析,两个种群的甲虫虽然可以交配出生小甲虫,但是小甲虫不可育,说明两个甲虫种群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5)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甲虫种群基因型共有5种,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害虫本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异,由农药对其进行了选择,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43.如图为神经元特殊的连接方式,图中①、②、③表示神经元,电流计M、N连接在神经元表面。请据图回答:‎ ‎(1)突触包括轴突—树突和__________两种常见类型。‎ ‎(2)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若N的指针不能偏转,则此时①的膜外电位为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的神经元在兴奋时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在B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N的指针将偏转_____(填写“一次”、“两次”、“多次”)‎ ‎(4)利用图中标注的A、B、C三个位点,请设计实验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 简要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轴突-胞体 (2). 正电位 (3). 多次 (4). 设计简要思路:把某药物分别放在B、C两处,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观测电流计N的指针能否偏转 (5). 预期实验现象:把药物放在C处,N的指针不偏转;把药物放在B处,N的指针偏转。‎ ‎【解析】‎ ‎【试题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神经元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1)突触包括轴突—树突和轴突-胞体两种常见类型。‎ ‎(2)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若N的指针不能偏转,说明A所在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属于抑制性递质,所以此时①的膜外电位仍为正电位。‎ ‎(3)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只考虑C处一个突触时,兴奋先传导到M的右侧电极,后传导到左侧电极,所以M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由于题图的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特殊,且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所以兴奋能多次传导到B处,导致N的指针发生多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要证明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却不能阻断在突触后的传递,就要设置两组对照,一组药物置于突触部位只能放于C处,另一组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的B处,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观测电流计N的指针能否偏转;预期实验现象:把药物放在C处,N的指针不偏转;把药物放在B处,N的指针偏转。‎ ‎44.下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 ‎(1)皮肤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__________。‎ ‎(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都具有促进产热、抵御寒冷的作用,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人体产热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_______________。‎ ‎(4)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8.5℃,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_______ 散热总量(在“>”、“<”或“=”中选择)。‎ ‎(5)临床上采用低温麻醉是因为人体温下降(不低于28℃)时,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维持体温恒定 (2). 肾上腺素 (3). 甲状腺激素 (4). 协同作用 (5). 骨骼肌和肝脏 (6).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7). = (8). 体温较低时细胞生命活动慢,需要能量少,因而细胞呼吸耗氧少 (或体温低时,细胞中呼吸酶活性低,有氧呼吸弱,耗氧少)‎ ‎【解析】‎ ‎【分析】‎ 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详解】(1)据图分析,寒冷条件下,人的血管和立毛肌收缩、汗腺不分泌,目的是减少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 ‎(2)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都增多,都能加速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抵御寒冷,两者之间表现为协同关系;人体产热的主要部位是肝脏和骨骼肌。‎ ‎(3)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所以破坏下丘脑,动物体不能维持体温平衡。‎ ‎(4)根据题意可知,某人体温始终维持在38.5℃,体温没有变化,说明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相等。‎ ‎(5)体温较低时细胞生命活动慢,需要能量少,因而细胞呼吸耗氧少,所以低温下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低温条件的体温调节过程,明确低温条件下散热增加,则为了维持体温恒定,应该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但是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