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 生物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莆田第二十四中学 高二理科生物 期中考卷 考试范围:必修二;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35*2=70分) 1.中国返回式卫星上搭载的水稻种子,返回地面后,经种植培育出的水稻穗多粒大,亩产达600kg,蛋白质含量增加8%~20%,生长周期平均缩短10天.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 2.基因型为AaBbC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小麦,将其花粉培养成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成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A.1种,全部 B.2种,3:1 C.8种,1:1:1:1:1:1:1:1 D.4种,9:3:3:1 3.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遗传)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你认为有道理的指导应该是( ) A.不要生育 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C.只生男孩 D.只生女孩 4.如图是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部分图解,在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中,接受花粉的植株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5.基因型为AAaa的四倍体西瓜,与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西瓜进行杂交,问所得种子胚的基因型理论比为( ) A. 1︰2︰2 B. 1︰3︰3︰1 C. 1︰4︰1 D. 1︰5︰5︰1 6.基因型为BBBbDDdd的某生物,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 B. C. D. 7.自然多倍体形成过程的顺序是( ) ①减数分裂过程受阻; ②染色体数目加倍; ③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生殖细胞,再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加倍的合子; ④有丝分裂受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②③ D.①②④ 8.如图若要对此果蝇进行染色体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的测定,那么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是 A.Ⅱ、Ⅲ、Ⅳ、Y B.Ⅰ、Ⅲ、Ⅳ、X C.Ⅱ、Ⅲ、Ⅳ、X、Y D.Ⅱ、Ⅱ、Ⅲ、Ⅲ、Ⅳ、Ⅳ、X、Y 9.幸福的家庭都不希望出生一个有缺陷的后代,因此有必要采取优生措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通过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B.通过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所有先天性疾病 C.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 D.通过禁止近亲结婚可以杜绝有关先天性疾病患儿的降生 10.基因工程是将目的基因通过一定过程转入受体细胞,经过受体细胞的分裂,使目的基因的遗传信息扩大,再进行表达,从而培养成工程生物或生产基因产品的技术.你认为支持基因工程技术的理论有( ) ①遗传密码的通用性 ②不同基因可独立表达 ③不同基因表达互相影响 ④DNA作为遗传物质能够严格地自我复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11.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 A.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 C.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 12.下列观点,哪项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 ) A.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D.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3.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遗传符合按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第4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 A. 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 B. 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 C. 两者都变化 D. 两者都不变 14.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殖隔离的是( ) A.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 B.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原因不能交配 C.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高度不育 D.不同种类的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交配 15.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B.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 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1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17.对于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觉正常的男孩,其双亲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 ②色盲的父亲和正常的母亲(不携带色盲基因), 则关于以上两种情况,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属于基因突变,且两种情况都发生在精子中 B.属于染色体变异,前者发生在卵细胞中,后者发生在精子中 C.属于基因突变,两种情况都发生在卵细胞中 D.属于染色体变异,前者发生在精子中,后者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中 18.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了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一家族中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如图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该家族遗传病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对该家族系谱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病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8的致病基因中有一个来自I1 C.若Ⅲ8 和Ⅲ9婚配,则后代患乙病概率为 D.甲病是伴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19.将同一品种的小麦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其株高等性状表现出很大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A.遗传性 B.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 C.基因突变产生的差异 D.不可遗传的变异 20.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 A.表现型 B.基因型 C.不利变异的基因 D.肽链结构 21.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 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 C.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 22.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 A. 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 体细胞中一半染色体 D. 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23.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2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C.物种的灭绝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25.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等,下面对这四种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涉及的原理: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B.都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26.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 )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27.某植物种群中,r基因纯合的个体不能存活。已知该种群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它们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30%、20%、20%、10%、10%、10%。计算Y和y的基因频率依次为( ) A. 55%和45% B. 45%和55% C. 27.5%和22.5% D. 22.5%和27.5% 28.已知某物种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如下图)( ) 29.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一个核苷酸对,则不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A. 没有蛋白质产物 B. 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 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 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30.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当生物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了Aab的精子,产生此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基因突变的结果 B.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期发生交互换的结果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的结果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未分裂的结果 31.人类常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 ) A.都是纯合子(体) B.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 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原因 D.都是杂合子(体) 32.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30%、60%和10%.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 1:2:1:2:0 B. 1:2:0 C. 4:4:1 D. l:2:1 33.囊性纤维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此病。如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患有此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又与另一男子再婚。再婚的双亲生一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 A. 1/25 B. 1/102 C. 1/100 D. 1/625 34.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RNA),宿主细胞内病毒的增殖过程如下图,-RNA和+RNA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所需的嘌呤数和过程③所需的嘧啶数相同 B. 据图推测,-RNA和+RNA均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C. 过程②需要的tRNA、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D. -RNA和+RNA均可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 35.右图是真核细胞中某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分裂 G1期,起点为起始密码 B. 图中的酶是 DNA 解旋酶,能使 DNA 双链氢键解开 C. 甲、乙、丙链均有特异性序列,丙可以行使传达 DNA 上的遗传信息 D. 若乙链中碱基 G 占 28%,则丙链碱基 G 也占 28%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36.(8分)下面左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右图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中①过程发生的时间是 。β链碱基组成为 。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3)Ⅱ8基因型是 ,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要保证Ⅱ9婚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 (4)若图中正常基因片段中CTT突变为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不变,原因是密码子具有 现象。 37.(7分)下列各图表示的是某些植物的体细胞,请根据下列条件判断: (1)肯定是单倍体的是 图;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a,它可能是上述的 图;茎秆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 图,原因是减数分裂时, 过程发生紊乱,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2)体细胞为C图的植株,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 (3)假定A是由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则A是 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 38.(8分)下图所示为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 (1)用①和②通过Ⅰ和Ⅱ过程培育出⑤的过程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由③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bb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通过Ⅲ和Ⅴ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该方法培育出的个体都_______(是或不是)纯合体。 (3)由③培育出的⑥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是______个。 (4)⑤通过Ⅵ过程培育出⑦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③培育出④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Ⅴ过程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幼苗。 39.(7分)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发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变异,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 。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 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龟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 ,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4)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若该种群中aa个体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其他基因型个体连续随机交配一代,没有自然选择,则该种群性状分离比是 、其后代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该种群是否进化 。 高二理科生物 期中考卷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中国返回式卫星上搭载的水稻种子”,属于太空育种,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所以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属于诱变育种. 故选:C. 考点:诱变育种. 2.C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BbC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小麦,可以分解成Aa、Bb和Cc三种情况,Aa产生的花粉基因型有A:a=1:1,将其花粉培养成幼苗为A:a=1:1,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成体为AA:aa=1:1,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AA:aa=1:1;Bb产生的花粉基因型有B:b=1:1,将其花粉培养成幼苗为B:b=1:1,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成体为BB:bb=1:1,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BB:bb=1:1;Cc产生的花粉基因型有C:c=1:1,将其花粉培养成幼苗为C:c=1:1,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成体为CC:cc=1:1,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CC:cc=1:1.因此,后代的表现型有2×2×2=8种,其比例为(1:1)×(1:1)×(1:1)=1:1:1:1:1:1:1:1. 故选:C.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3.C 【解析】 试题分析:ABCD、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的男子,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给女儿的是X染色体,致病基因会随X染色体传给女儿,给儿子的是Y染色体,因此不会传给儿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4.C 【解析】 试题分析:在无子西瓜培育过程中有两次授粉,其生理作用是不同的.第一次授粉是将普通二倍体西瓜(乙)的花粉授在四倍体西瓜(丙)的雌蕊柱头上,其目的是让二者进行杂交得到三倍体种子(丁);第二次授粉是将二倍体的花粉授在三倍体(丁)的雌蕊柱头上,其目的是为了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其原因有二:一是二倍体西瓜的花粉能产生少量生长素,二是二倍体西瓜的花粉中有一种色氨酸酶,能催化三倍体西瓜细胞内的色氨酸转化为生长素,这样就满足了三倍体西瓜子房发育成果实所需要的生长素. 故选:C.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5.D 【解析】种子胚来自受精卵,本题关键是理解亲本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配子是经减数分裂产生,就本题中A、a这对等位基因而言,基因型为Aa的亲本产生的配子应只含一个基因,即含A的配子与含a的配子,两种配子的比例为1︰1。基因为AAaa的亲本产生的配子应含2个基因,即从AAaa这4个基因中任意取2个基因构成配子。可采用“标号法” 来组合配子中这2个基因,即将亲本中4个基因依次标号为:A①A②a③a④,4个基因将有如下6种组合方式:①②、①③、①④、②③、②④、③④,对应的配子基因型为:AA、Aa、Aa、Aa、Aa、aa。因此,基因型为AAaa的亲本产生的配子有3种:AA、Aa、aa,其比例为1︰4︰1。清楚了两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再用“棋盘法”组合配子的结合方式(假设本题中四倍体西瓜为母本,产生卵细胞;二倍体西瓜为父本,产生精子。反过来不影响本题结果。),如下表: 雌雄配子6种结合方式,对应4种基因型,具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 Aaa︰aaa=1︰5︰5︰1。本题答案为D。 6.B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型为BBBbDDdd的某生物表示4个染色体组. A、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 B、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4条,则含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 C、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2条,则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 D、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2条,则含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一种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三体,D错误. 故选:B. 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7.C 【解析】 试题分析:由自然界中单倍体的形成过程可知,多倍体的形成顺序是:④有丝分裂受阻→②染色体数目加倍→③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生殖细胞,再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加倍的合子. 故选:C.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8.C 【解析】 试题分析:果蝇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Ⅱ、Ⅲ、Ⅳ为常染色体,故一个基因组包括Ⅱ、Ⅲ、Ⅳ各一条和X、Y共5条染色体. 故选:C. 考点: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9.A 【解析】 试题分析:A、通过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A正确; B、有些先天性疾病不能通过产前诊断检测出,B错误; C、21三体综合征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通过遗传咨询不能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C错误; D、通过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遗传病患儿的降生,D错误. 故选:A.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0.A 【解析】 试题分析:①遗传密码具有通用性,这可以保证一种生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细胞中表达,①正确; ②基因可独立表达,这可以保证基因的表达不受受体生物体内基因的影响,②正确; ③基因可独立表达,不受受体细胞中基因的影响,③错误; ④DNA作为遗传物质能够严格地自我复制,这可以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内其上的遗传信息扩大,④正确. 故选:A.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1.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可判断它们的关系是: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故选:A.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12.B 【解析】 试题分析:A、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研究的对象是个体,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单位,不符合题意,A错误;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符合题意,B正确;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说明,不符合题意,C错误;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说明,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B.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3.B 【解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自交,产生的后代为AA、Aa和aa;再连续自交,AA的后代仍是AA,aa的后代仍是aa,而Aa的后代仍是AA、Aa和aa.因此,第4代中的基因频率不变化,而基因型频率明显发生了变化。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频率的变化 【名师点睛】要掌握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1、定义公式法:某基因频率=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个体总数×2。 2、基因型比率法:某基因频率=纯合子基因型比率+1/2杂合子基因型比率 3、基因频率和哈代--温伯格平衡,p2(AA)+2pq(2Aa)+q2(aa)=1,其基因频率分别为p与q(因为是百分率,所以p+q=1)。 14.B 【解析】 试题分析:A、玉米与大豆为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原因不能交配,属于地理隔离,不属于生殖隔离,B正确; C、马和驴杂交尽管能生育骡,但由于后代高度不育,故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不同种类的昆虫为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B.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15.C 【解析】 试题分析:A、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A错误; B、物种是形态上类似、自然条件下彼此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B错误; 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产生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C正确; 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生殖隔离,不一定有地理隔离,D错误. 故选:C.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16.A 【解析】 试题分析:A、细菌中原本存在各种各样的突变个体,接触青霉素后,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存活下来了,其他个体不能生存.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所以并不是细菌接触青霉素“后”产生突变个体,而是青霉素选择出了抗药突变个体,A错误; B、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所以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B正确;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C正确; 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A.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17.D 【解析】 试题分析:男孩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为染色体变异.由于男孩色觉正常,说明男孩一定有一个带有正常基因的X染色体. ①若母亲色盲,父亲正常,说明带有正常基因的X染色体来自父方产生的精子,因为该精子中已含Y染色体,所以精子异常; ②若父亲色盲,母亲正常且不携带色盲基因,则精子异常(男孩为XBXbY)和卵细胞(男孩为XBXBY)异常均有可能,所以不确定. 故选:D. 考点:伴性遗传;细胞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8.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分析可知,甲是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 B、Ⅲ﹣8的致病基因中可能有一个来自Ⅰ﹣1,B错误; C、只考虑乙病,8为aa,9为AA,Aa.后代患乙病概率为×=,C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正确. 故选:D.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9.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该小麦性状的不同主要是因为环境条件不同,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故D正确。遗传性是指从亲本那里得到的一些特性,故A错误。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和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故B、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0.A 【解析】 试题分析: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故A正确。最终选择的是基因型,故B错误。实质是淘汰掉的是不利变异的基因,故C错误。肽链结构不同形成的蛋白质可能不同,但不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对象,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1.C 【解析】 试题分析:二倍体在产生配子时可以产生含一个染色体组的,四倍体减数分裂可以产生含2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受精后形成的是含3个染色体组的三倍体,故A正确。两个二倍体受精后形成的是含2个染色体组的二倍体,故B正确。三倍体因为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故无后代,故C错误。六倍体产生含3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和含1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受精后形成含4个染色体组的四倍体,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2.B 【解析】多倍体的配子中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A错误;二倍体的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正确;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不一定是一个染色体组,C错误;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不一定是一个染色体组,可能是多个染色体组,D错误 【考点定位】染色体组 【名师点睛】学生对染色体组理解不清 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功能个不相同,但是有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组染色体 23.C 【解析】 试题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不抑制着丝点分裂,故A错误。解离用盐酸酒精混合液,使根尖解离,卡诺氏液是固定细胞形态的,故B错误。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可以使染色体着色,故C正确。因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比较少,所以显微镜下看到大多数细胞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4.B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A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同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结果,故B正确。物种不适应环境被淘汰,属于正常的进化历程,有利于多样性的形成,故C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形成的过程,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25.A 【解析】 试题分析: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是染色体变异,诱变育种是基因突变,故A正确。它们都属于可遗传变异,但变异是不定向的,故B错误。它们的操作都是在个体水平上操作的,故C错误。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基因,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6.C 【解析】 试题分析:要尽快选择出纯合体是用单倍体育种,取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即可得到该品种的纯合体,故C正确。A是杂交育种,能获得纯合体植株但育种年限比较长,故A错误。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是多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和原来不同,故B错误。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再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不一定是纯合体,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 27.A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基因频率是该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数的比例,而与非等位基因无关,YY占40%,Yy占30%,yy占30%,所以Y的基因频率为40%+30%×=55%,y的基因频率为45%,A正确,B、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8.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A发生了染色体缺失,故A错误。B中多了F基因的片段,应是从非同源染色体上易位而来的,故B错误。C中少了D基因的片段多了F应发生了缺失和易位,故C错误。D中C基因变为了c基因应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中交叉互换的结果 ,但都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9.A 【解析】试题分析:A.缺失核苷酸的位置在基因的中部,所以缺失位置之前的基因仍能正常表达形成相应的蛋白质,A错误;B.基因的中部缺失了一个核苷酸对,有可能使其转录的信使RNA上的密码子在这个位置上开始发生变化,变成终止密码子,B正确;C.核苷酸对缺失后,在这个位置上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这样翻译过程就可能在缺失位置终止,从而使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C正确;D.基因的中部缺失了一个核苷酸对,有可能使其转录的信使RNA上的密码子在这个位置上开始发生变化,致使翻译所形成的蛋白质在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D正确。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名师点睛】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 小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增添 大 不影响插入位置前,但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 大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但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2)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①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 ②密码子简并性:若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③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 30.C 【解析】 试题分析:A和a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现在的配子中等位基因没有分开,最可能是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故C正确。基因突变不应含有等位基因,故A错误。交叉互换不应存在等位基因,故B错误。减数第二次后期着丝点未分裂应是相同的基因,而不是等位基因,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能力。 31.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正常基因型应是A’A’或A’a,而AA’,AA,Aa和aa都是有病的,一对患地中海贫血症的夫妻生下一个正常的孩子。如果都是纯合子,孩子一定是患病的,故A错误。不一定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如双亲是AA’和AA’,故B、C错误。综合分析可知,最可能的是双亲都是杂合子,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32.C 【解析】由题意可知aa占1/10,其没有繁殖能力,能随机交配的AA占1/3,Aa占2/3,用配子的方法计算,A占2/3,a占1/3,所以在下一代中AA占2/3×2/3=4/9,Aa占2×2/3×1/3=4/9,aa占1/3×1/3=1/9,所以比例为4:4:1,C正确,A、B、D错误。 33.C 【解析】由题意一对健康的夫妇生有患病的孩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结合题干所给条件说明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因为在2500个人中有一个患此病,假设该病由A和a基因控制,说明a基因频率是1/50。该妇女一定是杂合子,而再婚男子的基因型不确定可能有1/2500的概率是患者,也可能有98/2500的概率是携带者,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应该是1/2*1/2500+1/4*98/2500=1/100,C正确,A、B、D错误。 34.D 【解析】由于-RNA和+RNA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故过程①所需的嘌呤数和过程③所需的嘧啶数相同,A正确;-RNA和+RNA之间可以相互合成,故二者均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B正确;过程②需要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tRNA、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C正确;由图示可得,只有+RNA可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故答案D错误。 35.C 【解析】图中所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G1期,起点为启动子,A错误;图中的酶是RNA聚合酶,B错误;甲、乙为DNA链,丙为mRNA,均有特异性序列,丙可以行使传达DNA上的遗传信息,C 正确;丙是以甲链上的特定的片段(该片段为某个特定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转录形成,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乙链中的G与甲链中的C相等,但甲链中的C与丙链中的G未必相等,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D选项的判断:因忽略了“转录的模板实际上是DNA分子中特定基因的一条链,而不是整个DNA分子的一条链”,而导致对D选项的误判。 36.(8分) (1)细胞分裂间期 GUA(2)常 隐(3)BB或Bb 1/8 BB(4)简并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①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正常的可知应是以a链为模板进行转录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链应是GUA。 (2)由图可知,I3和I4没有病,而其女儿有病说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3)II8没有该病,但其有个姐妹是患者,双亲应是携带者,故II8基因型应是BB或Bb。II6和II7没有病,生出孩子有病,说明都是携带者,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1/2=1/8。II9是患者要保证后代不患病,应与BB的人结婚。 (4)基因上碱基对发生替换后,翻译出的蛋白质不变是因为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氨基酸可以有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7.(7分)(1)D A A 同源染色体联会 (2)2 (3)三 3 【解析】 试题分析:(1)染色体组可以根据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来判断,有几个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就有几个染色体组。由图可知A中由3个染色体组,B中有2个染色体组,C中有2个染色体组,D中有1个染色体组。肯定是单倍体的是D。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a,说明含有3个染色体组,它可能是上述的A。茎秆粗壮应是多倍体的特征,但不能产生种子说明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主要是减数分裂联会紊乱,故应是A。 (2)体细胞为C图的植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应有同源染色体,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为着丝点分裂,此时的细胞中应有2个染色体组。 (3)如果A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3个染色体组,A应是三倍体。因为有3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故一个染色体组有3条染色体。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识别能力。 38. 基因重组 1/16 单倍体育种 是 4 基因工程或DNA拼接技术或转基因技术 花药离体培养或组织培养 秋水仙素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理解和识记各种育种方法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加以比较做出判断。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图中Ⅰ和Ⅱ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Ⅲ和Ⅴ是单倍体育种,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Ⅳ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Ⅵ是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据此答题。 (1)生产上用①和②通过Ⅰ和Ⅱ过程培育出⑤常用的方法是杂交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由③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bb所占的比例是1/4×1/4=1/16。 (2)Ⅲ和Ⅴ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该方法培育出的个体都是纯合体。 (3)由③培育出⑥的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培育出的⑥是四(多)倍体;该个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是4个。 (4)⑤通过Ⅵ过程培育出⑦的过程中导入了外源基因D,称为基因工程或DNA拼接技术或转基因技术。 (5)④是单倍体,由③培育出④常采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或组织培养;由④培育成⑤的Ⅴ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39.(1)种群 原始材料 (2)地理 (3)生殖隔离 (4)8:1 4/9 发生进化 【解析】 试题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的,可遗传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2)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河流的阻碍,属于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产生新物种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长期的地理隔离会形成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4)aa个体被淘汰掉,AA占3/9,Aa占6/9,随机交配时产生的配子A占2/3,a占1/3,后代中隐性个体占1/3*1/3=1/9,其余为显性个体,故性状分离比是显性:隐性=8:1。杂合子Aa占2/3*1/2*2=4/9。因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该种群之前A的基因频率是30%+60%/2=60%,a为40%,在随机交配一代后A占2/3即66.7%,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计算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