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8~2019年第二学期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三模测试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结构成分,还是其供能物质 B.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动物体内的绝热体 C. 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成分,还参与调控细胞代谢 D.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还可以催化酶促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糖类是细胞中主要能源物质,同时也是构成生物重要成分,如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2、脂肪是脂质中的一种类型,是总要的储能物质,同时具有保温和缓冲的作用。 3、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的条数以及空间结构都可以引起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 4、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详解】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不提供能量,A错误;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动物体内的绝热体,B正确; 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成分,还参与调控细胞代谢,C正确;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有的RNA还可以催化酶促反应,D正确。 故选A。 2.研究人员将幼龄、健康小鼠的血液输入老年小鼠体内后,绐老年小鼠衰老的组织器官带来了新的生机。经研究发现,这是由于一种分泌蛋白——生长分化因子(GDF11)发挥了关键作用,GDF11能提高老年小鼠的免疫功能,增强干细胞的再生能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小鼠体内的干细胞都能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 B. GDF11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ATP C. 小鼠的组织细胞有能与GDF11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 与幼龄小鼠相比,老年小鼠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能力较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 13 - 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均需要载体,前者消耗能量,后者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均消耗能量,前者需要载体,后者不需要载体;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均不消耗能量,前者需要载体,后者不需要。 【详解】胚胎干细胞能分化产生多种类型的组织细胞,成体干细胞一般只能分化产生几种相关的组织细胞,A错误;GDF11是分泌蛋白,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该过程需要消耗ATP但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小鼠的组织细胞有能与GDF11特异性结合的受体,C正确;与幼龄小鼠相比,老年小鼠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能力较弱,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生长分化因子(GDF11)发挥了关键作用,GDF11能提高老年小鼠的免疫功能,增强干细胞的再生能力”可知,GDF11是一种信号分子,需要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信息。 3.在作物育种中,使作物具有矮生性状是某些农作物性状改良的方向之一。实验小组利用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从某二倍体野生型水稻(株高正常)田中获得了一株矮生型突变体,将该突变体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矮生植株占5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可用矮生型突变体植株逐代自交的方法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植株 B. 单倍体矮生植株与矮生型突变体植株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 获得单倍体矮生植株的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发生了整倍性的变化 D. 获得的单倍体矮生植株长势弱小,所结的种子比野生型水稻的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二倍体植物的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和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纯合二倍体。 【详解】获得的矮生型突变体植株为杂合子,可通过逐代自交淘汰隐性植株的方法使矮生基因纯合,以获得纯合的矮生植株,A正确;单倍体矮生植株与矮生型突变体植株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正确;获得单倍体矮生植株的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减少一半,C正确;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矮生植株高度不育,因此其不能结种子,D错误。故选D。 【点睛】单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只能处理单倍体幼苗;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可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13 -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但可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B. 在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所以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分别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 D. 持续干热再遇数天阴雨,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的原因之一是脱落酸含量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的向地生长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但茎的背地生长不能体现生长作用的两重性;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能进行极性运输。 【详解】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但可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A正确;失重不影响植物激素的极性运输,但是在失重状态下,根会失去向地性,B错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分别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C正确;脱落酸抑制发芽,持续干热再遇数天阴雨,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的原因之一是脱落酸含量减少,D正确。故选B。 5.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B. 种群数量大于K/2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减小 C. 培养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 D. 鱼类养殖过程中,在种群数量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数量包括种群增长、波动和下降,种群数量增长包括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S增长曲线是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的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所能允许的最大值,又叫K值,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增长速率为0,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种群数量达到K值,会在K值处上下波动,A错误;种群数量大于 K/2,小于K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培养瓶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C正确;若要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在种群数量大于 K/2 - 13 - 时捕捞,使种群数量保持在K/2,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种群增长的S曲线的类型、分析S型增长曲线不同阶段的增长速率的变化应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6.将胰岛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肝细胞,再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基因用32P标记后放射性出现在脱氧核糖中 B. 染色体上整合目的基因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 目的基因连续复制5次,所需嘌呤和嘧啶数量相同 D. 培养的细胞连续分裂n次后,含32P的子细胞占1/2n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分子复制的计算规律: (1)已知DNA的复制次数,求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或所占的比例: 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不管亲代DNA分子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都只有两个,占子代DNA总数的2/2n 。 (2)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 ①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 ②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 【详解】胰岛素基因用32P标记后放射性出现在脱氧核苷酸中,脱氧核糖不含磷,A错误; 染色体上整合目的基因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 目的基因连续复制5次,所需嘌呤和嘧啶数量相同,C正确; 培养的细胞连续分裂n次后,含32P的子细胞占1/2n-1,D错误。 故选C。 - 13 - 7.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主要以棉花的棉桃、花和叶为食,因赤眼蜂的卵寄生在棉铃虫的卵内而使其死亡。为比较放养赤眼蜂和喷洒高效农药防治棉铃虫的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赤眼蜂寄生率% 棉铃虫密度(只/百株) 棉铃虫其他天敌数(只/百株) 瓢虫 草蛉 螳螂 食虫虻 合计 放养赤眼蜂区 42.97 16 65 33 3 2 103 喷洒高效农药区 2.88 14 11 4 0 0 15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棉铃虫属于___________。科研人员常用样方法调查棉铃虫幼虫的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在放养赤眼蜂区,棉铃虫其他天敌中的优势物种是___________;在喷洒高效农药区,棉铃虫其他天敌数量明显少于放养赤眼蜂区的,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3)放养赤眼蜂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喷洒高效农药区生态系统的,原因是___________。喷洒高效农药一段时间后,螳螂和食虫虻消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 消费者 (2). 棉铃虫幼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 (3). 瓢虫 (4). 农药通过食物链富集到棉铃虫的天敌体内,提高了棉铃虫其他天敌的死亡率 (5). 放养赤眼蜂区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高(或营养结构复杂) (6). 二者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被淘 汰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详解】(1)根据“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主要以棉花的棉桃、花和叶为食”可知,棉铃虫属于消费者。由于棉铃虫幼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科研人员常用样方法调查棉铃虫幼虫的种群密度。 (2 - 13 - )据表分析,在放养赤眼蜂区,棉铃虫其他天敌中的优势物种是瓢虫(数量较多);在喷洒高效农药区,可能是因为农药通过食物链富集到棉铃虫的天敌体内,提高了棉铃虫其他天敌的死亡率,导致棉铃虫其他天敌数量明显少于放养赤眼蜂区的。 (3)放养赤眼蚌区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较复杂,故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喷洒高效农药区生态系统的。喷洒高效农药一段时间后,螳螂和食虫虻消失,可能是因为二者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被淘汰。 【点睛】防治害虫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前者可以利用其天敌控制害虫的数量,还可以减少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8.黄瓜的斑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该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点而后黄点逐渐扩大甚至连成片,导致叶片失绿、干化变脆,严重影响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研究人员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靶斑病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病级 病斑面积(%) 叶绿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μmol·(m2·s)-1] 0 0.00 53.70 20.76 0.40 1 2.57 31.92 1888 0.38 3 9.69 29.45 15.44 0.36 5 28.84 2054 15.39 0.32 注:病级指黄瓜片患靶斑病的不同程度;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的程度 (1)在提取到黄瓜叶片光合色素后,可通过对比各组黄瓜叶片对某种颜色的光的吸收率来计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为减少其他光合色素的干扰,“某种颜色的光”最可能是___________(填“红光”“蓝紫光”或“绿光”).原因是___________。 (2)随着病斑面积的增大,黄瓜叶片的气孔导度___________,导致黄瓜从外界吸收的CO2量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黄瓜叶肉细胞内O2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推测,靶斑病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使黄瓜的净光合速率降低。 【答案】 (1). 红光 (2). - 13 -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通过比较红光的吸收率,能更准确地计其出叶绿素含量 (3). 逐渐下降 (4). 减少 (5). 由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扩散到线粒体和细胞外 (6). 光反应和暗反应 【解析】 【分析】 自变量是病斑面积,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由图表信息可知,随着靶斑病面积的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气孔导度下降。叶绿素含量主要通过影响光反应影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影响光合速率。 【详解】(1)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两类: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为减少其他光合色素的干扰,应该通过对比各组黄瓜叶片对红光的吸收率来计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 (2)由图表可知,随着病斑面积的增大,黄瓜叶片的气孔导度变小,导致黄瓜从外界吸收的CO2量减少,会导致暗反应速率减慢。 (3)在实验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大于0,即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叶绿体中产生的氧气一部分进入线粒体参与氧化分解,一部分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由表格数据可知,随着病斑面积的增大,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均下降,说明靶斑病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使黄瓜的净光合速率降低。 【点睛】光合速率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时,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全部进入线粒体参与氧化分解;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叶绿体中产生的氧气一部分进入线粒体参与氧化分解,一部分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9.初生牛犊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4周龄后,才具备自身的特异性免疫力。然而,初生牛犊能够通过初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力。所谓初乳,即母牛分娩后5~7天内所产生的乳汁,与常乳相比,其特点主要是:1免疫球蛋白比常乳高20~25倍,2初乳中含有四种蛋白酶抑制素,可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消化而直接吸收.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初生牛犊要到4周龄后才具备自己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这是由于___________。 (3)初乳中若不存在蛋白酶抑制素,进入消化道中的免疫球蛋白会被____________分解成多肽。 - 13 - (4)初生牛犊通过牛初乳能获得来自母体的天然被动免疫;长大到1~2岁龄的小牛则要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口蹄疫弱毒疫苗才能预防口蹄疫的发生,由后一种方式获得的是人工自动免疫。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免疫球蛋白来自________________,后者的免疫球蛋白来自___________。 (5)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被称为____________,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______(填初次/再次)服用初乳时。 【答案】 (1). 抗体 (2). 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清除抗原 (3). 抗体由接受抗原刺激到分化形成能够产生浆细胞(效应B细胞)需要一定的时间 (4). 蛋白酶 (5). 自身以外的生物合成 (6). 自身浆细胞合成 (7). 过敏原 (8). 再次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详解】(1)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其作用是与相应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阻止了病原体的传播和及时清除抗原。 (2)因从接受抗原刺激到产生浆细胞需一定时间,故初生牛犊要到4周龄以后才具备自己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 (3)初生牛犊通过牛初乳能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是母体合成的,是来自身以外的生物合成,注射口蹄疫弱毒疫苗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是在抗原的刺激下,由自身浆细胞合成的。 (4)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过敏反应发生在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10.果蝇的眼色受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D的果蝇表现为紫眼,不含A基因的果蝇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均表现为红眼。将亲代紫眼雌果蝇与紫眼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 13 - F1表现型 紫眼 红眼 白眼 雌蝇比例 3/4 1/4 0 雄蝇比例 3/8 1/8 1/2 (1)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定律。若不考虑基因突变,雄性果蝇体细胞中______(填“能”或“不能”)同时存在A、a这对基因,原因是______。 (2)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一只白眼雌果蝇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选择表现型为______的雄果蝇与其杂交。若子代______,则该白眼雌果蝇为纯合子;若子代______,则该白眼雌果蝇为杂合子。 【答案】 (1). 自由组合 (2). 不能 (3). A、a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雄性果蝇体内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因而只能含有A或a一个基因 (4). 红眼 (5). 雌果蝇全为紫眼或全为红眼 (6). 雌果蝇中紫眼和红眼各占1/2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D时,表现为紫眼,当不含A基因时,均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眼,又因为子代雌果蝇没有白眼,说明A/a位于X染色体上,D/d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DdXAXa、DdXAY。 【详解】(1)紫眼雌果蝇与紫眼雄果蝇杂交,F1中雌果蝇出现白眼,由题意:不含A基因的果蝇表现为白眼可知,F1中雌果蝇不含A基因,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中雄果蝇也应出现白眼,但实际上F1中雄果蝇中没有出现白眼,由此可知,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进一步分析可知,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不考虑基因突变,雄性果蝇体细胞中不能同时存在A、a这对基因,原因是A、a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雄性果蝇体内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因而只能含有A或a一个基因。 (2)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一只白眼雌果蝇(_ _XaXa)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选择表现型为红眼的雄果蝇(bbXAY)与其杂交。若子代雌果蝇全为紫眼或全为红眼,则该白眼雌果蝇为纯合子;若子代雌果蝇中紫眼和红眼各占1/2,则该白眼雌果蝇为杂合子。 - 13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固定化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某小组同学尝试在实验室固定α-淀粉酶并检测其活性。回答下列问题: (1)固定化酶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______的技术。一般来说,与固定细胞相比,酶更适合采用______等方法进行固定。小组同学用石英砂将α-淀粉酶吸附后做成固定化酶柱,将一定量的蒸馏水滴人固定化酶柱并接收流出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呈紫色,原因是______。 (2)用固定化α-淀粉酶水解淀粉时,将淀粉溶液以一定流速缓缓流过反应柱,控制流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若要检测反应柱下端的流出液中是否还含有淀粉,方法是______。 (3)α-淀粉酶的活性可以用______来表示。影响固定化酶反应柱中α-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_等。 【答案】 (1). 固定在一定空间 (2). 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 (3). 固定化酶柱中含有未被吸附的游离淀粉酶 (4). 使淀粉充分水解 (5). 向样液中加入碘液振荡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6). 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减少量或还原糖的增加量 (7). 温度、pH 【解析】 【分析】 固定化酶的优点有:可多次使用、便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质量等。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包埋材料是海藻酸钠: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详解】(1)固定化酶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一般来说,与固定细胞相比,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等方法进行固定。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用石英砂将α-淀粉酶吸附后做成固定化酶柱,将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固定化酶柱并接收流出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呈紫色,原因是固定化酶柱中含有未被吸附的游离淀粉酶。 (2)用固定化α-淀粉酶水解淀粉时,将淀粉溶液以一定流速缓缓流过反应柱,控制流速的主要目的是使淀粉充分水解。淀粉可用碘液鉴定,颜色变为蓝色。 - 13 - (3)α-淀粉酶的活性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减少量或还原糖的增加量来表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等。 【点睛】本题考查固定化酶技术和酶的活性测定以及培养基的类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固定化酶技术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理解酶活性的测定方法,识记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12.科学家研发出抗HPV的单克隆抗体可高效准确检测出HPV,从而及时监控宫颈癌的发生。回答下列问题: (l)单克隆抗体具有的主要优点是______。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答出两点)。 (2)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时,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只考虑两两融合),可能还有______,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______,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时,常用的诱导因素有______(答出三点)等。 (3)据报道,科学家从某些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了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多的思路。请据此设计两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新思路:①______;②______。 【答案】 (1).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2). 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 (3). 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4).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5). 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电刺激 (6). 通过基因工程向浆细胞内导入prG,并让其表达 (7). 将浆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无限增殖细胞中进行培养 【解析】 【分析】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 (1)对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蛋白,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 (2)得到相应的B淋巴细胞; (3)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再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4)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这种杂种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5)对上述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6 - 13 - )最后,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这样,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可以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详解】(1)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优点。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 。 (2)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时,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只考虑两两融合),可能还有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时,常用的诱导因素有 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刺激 等。 (3)据报道,科学家从某些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了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多的思路。请据此设计两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新思路: ①通过基因工程向浆细胞中导入prG并让其表达;②将浆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无限增殖细胞中进行细胞培养。 【点睛】本题考查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和动物细胞培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13 - - 1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