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图为某种生物学效应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对该曲线所反映的生物学过程或特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若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在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 若该曲线表示池塘水体中某重金属污染物随时间的含量变化,表明池塘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 若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一器官所起作用的关系,那么b〜c段表示起抑制作用 D. 若X和Y分别表示某种环境中的两个不同的生物种群,那么该曲线可表示X和Y为竞争关系 ‎【答案】C ‎【解析】若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在a〜c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均大于零,说明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正确;若该曲线表示池塘水体中某重金属污染物随时间的含量变化,则某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表明池塘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若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一器官所起作用的关系,则b〜c段表示仍然起促进作用,只不过是促进作用越来越弱,C错误;若X和Y分别表示某种环境中的两个不同的生物种群,则该曲线显示:X种群的数量一直增加,Y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表明两者是竞争关系,D正确。‎ ‎2. “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海底黑烟囱”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却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蒲公英的水螅生物、蠕虫及依靠化学自营的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等许多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这里特殊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 “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等 C. 当前科学家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海底黑烟囱”中的细菌若移到地面实验室富氧环境里,其数量会呈“S”型增长 ‎【答案】B ‎【解析】分析:“海底黑烟囱”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与地表环境有很大不同,其能源是来自于地热和硫化氢的氧化,其中生活的红蛤、海蟹、管虫、水螅生物、蠕虫及硫细菌等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种间关系。‎ 详解:‎ A.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这里特殊的生产者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获得的能量,A错误;‎ B. “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如红蛤、海蟹、管虫、水螅生物、蠕虫及硫细菌等生物种间存在捕食、竞争等关系,B正确;‎ C. 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 D. “海底黑烟囱”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将其中的细菌移到地面实验室富氧环境里,细菌会死亡,D错误。‎ 点睛:本题以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为背景,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来源,生物多样性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 ‎3.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因子的变化必然影响着生态系统各种群数量的变化。右图表示环境变化前(A,以表示)某生物群落中各种群数量情况,若环境因子由A转变为B(B,以表示)后,四个种群数量比例最可能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分析:由右图可知,在环境变化前,a的适应范围较广,数量也较多,d的适应范围较小;环境因子由A转变成B后,a的适应范围变小,数量也变少,而d的适应范围相对变大,数量也增多。‎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环境因子由A转变为B后,种群a生活和适应的环境变得最小,因此数量减小;种群d生活和适应的环境变得最大,因此数量变大,所以图C中四个种群数量比例最可能,故C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是环境因子和种群数量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需要学生分析图解,根据选项图示并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4. 某生态养殖大棚内,水草丛中栖息着螃蟹,水面上有浮床,其间栽培的某种绿叶蔬菜,在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同时大棚里还栽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能量不只是来自于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B. 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 浮床遮光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可防止水华发生 D. 螃蟹、绿叶蔬菜、黄瓜组成了生物群落,并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总能量,人工生态系统还有人为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信息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的集合,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 详解:‎ A.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还有人工输入有机物中的能量,A正确;‎ B. 特殊辣椒能释放某种化学物质,体现了生态系统传递信息的作用,B正确;‎ C. 浮床遮住阳光,浮游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利于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可以防止水华发生,C正确;‎ D. 生物群落是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因此螃蟹、蔬菜、黄瓜不能组成生物群落,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判断,错误的是 A. 适当放牧,由于动物的植食作用,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 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 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 D.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的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答案】B ‎【解析】A 、植物在一个区域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与周围环境达到饱和,或者说是生物生长平衡,此时植被就处在一个长期的生长滞留期,这样不见得对土壤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是有好处的,这样微生物的分解会降低土壤肥力得不到改善,而如果适当放牧,就可以催化这个植被系统的生长,同时动物的排泄物也是很好的肥料,对于微生物,它可以加速微生物圈的繁盛,从而保持了良好的肥力,所以合理引进动物,并适当放牧在一定程度是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的,A正确;‎ B、金字塔是指越往上,数量越小。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可能会让数量金字塔变尖甚至倒过来,但也不一定,例如猎豹比很多它捕食的动物小,但猎豹的数目还是少一些,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如蚯蚓是分解者,蚯蚓体内的能量在蚯蚓被捕食之后流入了消费者体内,C正确;‎ D、“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的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使能量最大限度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正确。‎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可以作为3所示成分 C. 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1所在营养级 D. 碳元素的循环可以在任何一个结构完善的生态系统内独立进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1和4之间是双箭头,而且1、2和3都有箭头指向4,1和2都指向3。所以4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1是生产者、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1是生产者,6可以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5代表呼吸作用,A错误;在生态系统中,营自养的细菌是生产者、营腐生的细菌是分解者、营寄生的细菌是消费者,B错误;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生产者,即1所在的营养级,C正确;D碳元素的循环具有全球性,D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D、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D、C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2)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 ‎②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③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 ‎7. 下列说法是根据图形作出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 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食物网,则c可能代表组成成分,d可能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 B. 若乙中3个圆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则最容易绝灭的生物是b C. 若丙中3个圆圈表示三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b物种数量可能比a、c多 D. 若丁中a和b代表质粒和运载体这两个概念,则a可表示质粒,b可表示运载体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知识点较多,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类型和基因工程工具-运载体,因此需要根据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结合选项作出正确判断。‎ 详解:‎ A. 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食物网,则c可能代表组成成分,d可能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A正确;‎ B. 若乙中3个圆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a生存范围最小,则最容易绝灭的生物是a,B错误;‎ C. 若丙中3个圆圈表示三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b可以分布在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适应性更强,则b物种数量比a、c多,C正确;‎ D. 若丁中a和b代表质粒和运载体这两个概念,质粒只是载体中的一种,则a可表示质粒,b可表示运载体,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需要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 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级群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演替之初相比,顶级群落的结构一般更为复杂和稳定 B. 形成哪种顶级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C. 顶级群落一旦形成,将一直维持平衡状态保持原状 D. 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更高 ‎【答案】C 详解:‎ A. 一般情况下生物群落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与演替之初相比,顶级群落的结构一般更为复杂和稳定,A正确;‎ B. 顶级群落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决定,B正确;‎ C. 顶级群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还会发生演替,C错误;‎ D. 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更高,营养结构更复杂,较草原、沙漠等群落有更高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群落演替的概念及特点,掌握群落演替的结果,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 下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 B. a点时丙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 C. b点时丙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 D. 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根据生物数量可确定甲是鸟,乙是草,丙是虫;由图分析,a点时甲数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其天敌鸟减少;b点时,若甲的天敌减少会造成甲数量增加;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生产者的数量急剧减少.‎ 解:A、在一般的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与种群的能量呈正相关.从图示三条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可以看出,此生态系统中乙的相对数量最多,应处于第一营养级,丙其次,甲最少,分别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所以甲、乙、丙应依次为鸟、草、虫,A错误;‎ B、从图示中可知,a点时数丙量的上升主要是天敌(鸟)的减少的原故,B错误;‎ C、从图示中可知,b点时丙的下降主要是由于食物(草)缺乏造成,而并非是天敌(鸟)的减少的原因,C错误;‎ D、从图示中可知,在a时,由于鸟(甲)种群数量锐减,导致虫(丙)数量大增,致使草种群群量急剧下降,直至整个生态系统崩溃,D正确.‎ 故选:D.‎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间关系.‎ ‎10.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属于Z2‎ B. 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D. 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个种群,若初次捕获60只已经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若每只个体平均含4kJ能量,生产者最少应有12000kJ能量才能维持该种群的稳定 ‎【答案】C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生产者、消费者体内的有机物除了被分解者分解外(Z),还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Y),以及流入下一营养级(X)。X1过程为光合作用,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中,除了一部分通过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回归大气外,还有一部分贮存在生物体内或者有一部分未被利用;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为10%~20%,按此效率计算,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详解:‎ A.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即生产者,A错误;‎ B. 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可能有一部分贮存在生物体内或者未利用,因此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不一定相等,B错误;‎ C. 按照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计算,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C正确;‎ D. 仅考虑这一种群,初次捕获60只并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则该种群数量有300只,共有能量300×4=1200kJ,至少消耗的能量按20%计算,生产者应有6000kJ,但消费者有多个营养级,实际需要的能量远多于这些,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意在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明确能量流动过程中各个营养级能量去向的,准确理解和判断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 ‎11.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 A. 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丙数量增加 B. 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就会降低甲种群的丰富度 C. 丁的数量发生变化,不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 D. 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据此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图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为:丙→甲→乙→丁。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因天敌(乙)的增加而导致其数量下降,丙因天敌(甲)的减少而导致其数量增加,A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则会降低甲种群的个体数量,而不是降低丰富度,B错误;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丁的数量发生变化,说明乙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C错误;甲的数量增加会引起乙的数量增加,而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的数量减少,说明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D正确。‎ ‎12. 下图为某湿地生态系统部分生物所构成的食物网。若鱼从不同营养级获得相同数量的能量,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当鱼同化40kJ的能量时,则需要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同化的能量为 A. 2800kJ B. 2200kJ C. 2600kJ D. 2680kJ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找出图中食物链的组成,能根据题意进行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分析图形可知,该图能量流向鱼的食物链有:水生植物→鱼、水生植物→蜗牛→鱼、浮游植物→蛤→鱼,若鱼从不同营养级获得相同数量的能量,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当鱼同化40kJ的能量时,则需要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同化的能量为40×1/3+40×1/32800KJ,所以A正确,BCD错误。‎ ‎13. 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 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答案】B ‎【解析】A、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B、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得能量朝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是10%-20%之间,B错误;‎ C、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的有差异,C正确;‎ D、卷叶螟和褐飞虱是拟水狼蛛的捕食对象,当卷叶螟被性外激素大量诱捕导致数量下降时,拟水狼蛛通过大量捕食褐飞虱维持种群数量,此时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D正确。‎ ‎【考点定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4.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卵的种群密度 B. 小麦田中高矮不一的小麦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D.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生活空间上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属于种群特征 ‎【答案】B ‎【解析】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卵的种群密度,可采取样方法,因灌木类行道树所处的地段呈长方形,因此可用等距取样法进行调查,A正确;小麦田里的小麦是种群,小麦田中高矮不一的小麦不能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C正确;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属于种群特征的范畴,D正确。‎ ‎15.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B. 照射到戊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 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 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即第二、三、四营养级,A错误;戊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错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丙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C正确;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很有可能会对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物种构成威胁,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16. 下列各组生物,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 硝化细菌、苔藓、地衣 B. 蘑菇、团藻、白菜 C. 衣藻、小麦、乳酸菌 D. 海带、苹果树、酵母菌 ‎【答案】A ‎【解析】分析:生产者是自养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另外还包括光合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等,如硝化细菌、硫细菌。‎ 详解:‎ A. 硝化细菌、苔藓、地衣属于生产者,A正确;‎ B. 蘑菇不属于生产者,B错误;‎ C. 乳酸菌不属于生产者,C错误;‎ D. 酵母菌不属于生产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主要考查生产者的概念,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 ‎17. ‎ 一个经济效益很好的人工鱼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b+d B. a>b+d C. a<b+d D. a=b+c+d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功能 ‎【名师点睛】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能量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还有部分能量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以及未被利用。‎ ‎18. 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 B. 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⑤⑦‎ C.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 D. 提高⑥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出,甲为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乙→丙,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A错误;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生产者呼吸作用、⑤分解者呼吸作用和⑦动物呼吸作用,B正确;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也具有全球性,C错误;提高⑥过程使氧消耗加大不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平衡,D错误。‎ ‎【点睛】本题关键要会迅速确定碳循环中三种生物成分。‎ ‎19.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假定图中生物能从不同食物来源获得相同数量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细菌促进了物质循环 B. 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C. 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 D. 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3500千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微生物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A正确;图中的食物链有绿色植物—蝉—螳螂—蛇、绿色植物—蝉—黄雀—螳螂—蛇、绿色植物—蝉—黄雀—蛇,BC正确;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10000千克,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 在遭受巨大的泥石流侵害后,某一山区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当地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A. 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B. 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C. 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 回填土壤,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答案】D ‎【解析】分析: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详解:要恢复到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状态,首先要恢复原来的无机环境,回填原来的地表土壤,其次是栽种当地原来生长的植物,三是避免人类干扰,三者缺一不可,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综合考查,难度一般。‎ ‎21. ‎ 某农田生态系统有简单的食物链,若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能量的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容纳丙的数量是原来的 A. 0.575倍 B. 1.273倍 C. 1.875倍 D. 1.375倍 ‎【答案】D ‎【解析】设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前后传递给丙的能量分别为M和N,依题意则有:1/2M÷10%+1/2M÷(10%×10% )=2/3N÷10%+1/3N÷(10%×10%),解得N/M=1.375倍。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 ‎22.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AB段,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 B. BC段,因为溶氧量的增加导致藻类的数量增加 C. NH4+等无机盐离子含量的增加与含碳有机物的含量下降有关 D. 若将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会超出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而导致其中的生物大量死亡 ‎【答案】B ‎【解析】分析:分析图示:污水排放进入河流,在该河的AB段,藻类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溶解氧大量消耗;BC段,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有机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 详解:‎ A. AB段,细菌数目一开始较少,此时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的分解而大量消耗,A正确;‎ B.AB段有机物被分解,无机盐离子不断增多,有利于藻类繁殖,使BC 段藻类数量大量增加,藻类数量增多的同时会使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逐渐上升,B错误;‎ C. 随着有机物被分解,等无机盐离子不断增多,C正确;‎ D. 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多曲线题的识图和分析能力,并能结合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内容解释相关曲线的变化,准确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3. 汶川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媒体报道,地震前动物有些异常,如牛羊驴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鸽子惊飞不回巢等。这些动物接受的信息属于 A. 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行为信息 D. 营养信息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些动物的异常行为是因为地震前发出的人不能听到的次声波,而动物能感知到。由声、光、电、声波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化学信息是分泌的某种化学物质,B错误。行为信息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具有的特殊行为,C错误。营养信息是食物和资源状况之间的,D错误。‎ ‎24. 下图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或同一生态系统内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则生态系统a—d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 ‎②若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Y可表示物种丰富度 ‎③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生态系统的a—d种群中d—定是生产者 ‎④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为d→c→b→a,Y可表示生物量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答案】C ‎【解析】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则生态系统a—d中d的营养结构最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 自然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般趋向于增加;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不一定最多,如森林中昆虫的数量大于生产者;随食物链中营养级升高,生物的生物量一般越来越少。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点睛】辩证的理解生物学结论:‎ ‎(1)自然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般趋向于增加,但也可能趋向于生物种类减少;‎ ‎(2)随食物链中营养级升高,生物的数量一般越来越少,但也可能出现倒金字塔,如森林中昆虫的数量大于生产者。‎ ‎25.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所需的条件是 ‎①同一种限制酶 ‎ ‎②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 ‎ ‎③RNA聚合酶 ‎ ‎④目的基因 ‎ ‎⑤DNA连接酶 ‎ ‎⑥四种脱氧核苷酸 ‎ ‎⑦ATP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需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①正确;‎ ‎②运载体一般选择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②正确;‎ ‎③RNA聚合酶一般用于转录过程,③错误;‎ ‎④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必需条件,④正确;‎ ‎⑤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和质粒需要利用DNA连接酶连接成重组质粒,⑤正确;‎ ‎⑥四种脱氧核苷酸一般作为D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的原料,该过程中不需要,⑥错误;‎ ‎⑦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因此需要利用ATP,⑦正确。‎ 考点: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故选:D。‎ ‎26. 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基因a与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 B. 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可随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 C. 连接基因a与载体的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②‎ D. 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 ‎【答案】C ‎【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定向改造的技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两者作用的对象都是磷酸二酯键。基因工程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 详解:‎ A. 限制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即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A正确;‎ B.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会随着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B正确;‎ C. DNA连接酶用于连接目的基因和载体,形成磷酸二酯键,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C错误;‎ D. 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有关知识,如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基因工程优点等,难度不大,学生识记相关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27. 人的干扰素是一种含糖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在内质网中加上糖基团。人的干扰素可以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以下适于做该项工程中受体细胞的是 A. 土壤农杆菌 B. 大肠杆菌 C. 酵母菌 D. 噬菌体 ‎【答案】C ‎【解析】分析:人的干扰素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在内质网中加上糖基团,土壤农杆菌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有内质网等除核糖体外的其他细胞器,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多种复杂细胞器。‎ 详解:人的干扰素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在内质网中加上糖基团,因此受体细胞中需要有完整的蛋白质加工系统,因此最合适的是真核生物,ABD都不符合,故C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中不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需要学生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属于容易题。‎ ‎28.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 A. 抗虫基因 B. 抗虫基因的产物 C. 新的细胞核 D. 相应性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B都要从分子水平检测,分别用到DNA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新细胞核要从细胞水平检测。抗虫性状只需要检测个体对害虫的抗性,最简便,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9. 农杆菌中的Ti质粒是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Ti质粒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单链DNA B. Ti质粒中磷酸基团都与两个脱氧核糖相连接 C. 重组Ti质粒的受体细胞只能是植物受精卵细胞 D. Ti质粒上的基因可全部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 ‎【答案】B ‎【解析】分析: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 详解:‎ A. Ti质粒是染色体外自主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A错误;‎ B. Ti质粒是环状双链DNA分子,DNA中磷酸基团都与两个脱氧核糖相连接,B正确;‎ C.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目的基因不一定要导入受精卵中,也可直接导入植物体细胞中,C错误;‎ D.Ti质粒上有一段转移DNA(T-DNA),农杆菌侵染植物后,Ti 质粒中的 T-DNA 区段脱离质粒而整合到受体植物的染色体上,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Ti质粒结构和在基因工程中作用的理解。‎ ‎30.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 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 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 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答案】D ‎【解析】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少数限制酶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A错误;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变性、复性、延伸,B错误;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C错误;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需要进行检测和鉴定,D正确。‎ ‎31. 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用限制酶从一个DNA分子中部获取一个目的基因时,4个磷酸二酯键断裂 B. 限制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小 C. —CATG↓—和—G↓GATCC—序列被限制酶切出的黏性末端碱基数相同 D. 用不同的限制酶处理的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和质粒,也可能形成重组质粒 ‎【答案】B ‎【解析】用限制酶从一个DNA分子中部获取一个目的基因时,需要对4个切割位点的2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切割,故4个磷酸二酯键断裂,A正确;限制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大,B错误;—CATG↓被限制酶切出的黏性末端是—CATG,—G↓GATCC—被限制酶切出的黏性末端是GATC—,黏性末端碱基数都是4个,故C正确。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也能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经DNA连接酶连接也能形成重组质粒,故D正确。‎ ‎32. 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④③②‎ ‎【答案】A ‎【解析】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因此作用于①;DNA聚合酶用于DNA分子的复制,能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因此作用于④;DNA连接酶能在具有相同碱基末端的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作用于②;解旋酶能够将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故作用于③。‎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DNA分子的复制 ‎33. 对如图所示黏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B. 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C. 如果甲中的G突变为A,则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D.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答案】C ‎【解析】甲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GAATTC,切点在GA之间;乙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AATTG,切点在AC之间;丙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TTAAG,切点在TC之间,AB错误;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整个序列也发生了改变,不能被原限制酶识别,C正确;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即图中的a处,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要注意获取目的基因和切割载体时使用同种限制酶,目的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获取一个目的基因需限制酶剪切两次,共产生 4个黏性末端或平末端.限制酶切割位点的选择必须保证标记基因的完整性,以便于检测。‎ ‎34. 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CR技术建立在对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完全已知的基础上 B. 该技术需要解旋酶和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C. 该技术需要一对特异性的引物,要求一对引物的序列是互补的 D. 该技术应用体内DNA双链复制原理,需要模板、原料、引物、酶等条件 ‎【答案】D ‎【解析】分析: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原理是DNA复制。PCR所需条件包括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延伸→终止。‎ 详解:‎ A. PCR技术的前提是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而不是目的基因的序列完全已知,A错误;‎ B. 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B错误;‎ C. 该过程需要一对特异性的引物,但要求一对引物的序列是不互补的,引物序列需要跟模板互补,C错误;‎ D. 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也需要模板、原料、酶等条件,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PCR技术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PCR技术的原理、过程、条件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5. 目前,欧洲、亚洲许多国家都发现了禽流感疫情,并引起了人体感染,造成多人死亡。科学工作者经研究,发现了数种快速检验禽流感病原体的方法,以正确诊断禽流感,下列与禽流感病原体研究、诊断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镜检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病人的痰液或血液,以发现病原体 B. PCR:体外基因复制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内把病原体的基因扩展到数百万倍 C. 抗原抗体法:用特殊制备的病原体蛋白质与病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现病原体 D. DNA探针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因子等标记的DNA 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来检测病原体 ‎【答案】A ‎【解析】分析: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DNA-DNA分子杂交技术;②DNA-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等。当用一段已知的基因序列作探针,与变性后的单链DNA接触时,如果两者互补结合成双链,表明被测DNA中含有已知的基因序列。‎ 详解:‎ A. 病毒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A错误;‎ B. PCR用于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B正确;‎ C.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用特殊制备的病原体蛋白质与病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现病原体,C正确;‎ D. 可以利用DNA分子作为探针,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病原体,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中常见的技术,要求学生能够识记基因工程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同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生物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36. 大肠杆菌pUC118质粒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某限制酶唯一切点位于该质粒的lacZ基因中。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中,若lacZ基因没有被破坏,则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若lacZ 基因被破坏,则菌落呈白色。如图表示转基因操作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作为受体大肠杆菌应不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以便于筛选 B. 若大肠杆菌的菌落为蓝色,则质粒未导入大肠杆菌 C. 选择培养基中除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适量氨苄青霉素 D. 应选择白色菌落的大肠杆菌进行扩大培养 ‎【答案】B ‎【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操作中,判断重组质粒是否导入,需要依据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即本题中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根据质粒上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来进行的,需要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详解:‎ A. 判断重组质粒是否导入,依据质粒上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标记基因),所以受体细胞应不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正确;‎ B. 若lacZ基因没有被破坏,则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因此如果大肠杆菌的菌落为蓝色,说明lacZ基因没有被破坏,因此pUC118质粒已转入受体菌,但目的基因没有接入运载体,B错误;‎ C. 选择培养基中除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适量氨苄青霉素,这样可以将没有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淘汰,C正确;‎ D. 白色菌落的大肠杆菌是转入了目的基因的,所以应选择白色菌落的大肠杆菌进行扩大培养,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基因工程相关原理解释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37. 持续的过度放牧导致某草场退化,进而为布氏田鼠的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鼠害加剧。‎ ‎(1)草场植经被持续的过度放牧,群落中植被的类型发生了变化,这属于群落的______演替。‎ ‎(2)该草场所有的布氏田鼠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 ‎。上述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布氏田鼠的环境容纳量增大。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 ‎(3)为避免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人们需要根据草场的________(填“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或“信息传递”)特点,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 ‎(4)草原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畜产品,还能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5)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蛇和鹰的存在,一般不会发生鼠害。草原上的鼠、蛇和鹰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_____________(填“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鼠的数量也会影响蛇和鹰的数量,由此可见,生物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次生 (2). 种群 (3).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4). 能量流动 (5). 直接和间接 (6). 群落 (7). (负)反馈调节 ‎【解析】分析: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集合称为种群;环境容纳量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也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的平衡密度。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 详解:‎ ‎(1)草场过度放牧引起的群落植被改变属于次生演替。‎ ‎(2)该草场所有的布氏田鼠属于一个种群;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3)草场的载畜量要与草原的承载力相协调,因此需要根据草场的能量流动的特点,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 ‎(4)草原为人们提供畜产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能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5)草原上的鼠、蛇和鹰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生物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基础是负反馈。‎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价值,要求学生识记相关概念,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解释某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8. 下表是对巢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F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KJ/(m2·a)。请分析回答:‎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的构成为_____________。‎ ‎(2)据表中数据推出Pg、Pn和R之间的关系是:Pn=_________。‎ ‎(3)次级消费者到三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 ‎(4)除A、B、C、D、E、F外,再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答案】 (1). B(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或870.7×102KJ/m2·a) (2). (3). Pg-R (4). 11.9% (5).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解析】分析:据表分析,根据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判断,B是第一营养级,D、E是第二营养级,A是第三营养级,C是第四营养级,因此ABCDE构成了两条食物链,分别是B→D→A→C、B→E→A→C。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Pg=Pn+R,所以Pn=Pg-R。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详解:‎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即B 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的构成为。‎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Pn=Pg-R。。‎ ‎(3)A是次级消费者,C是三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到三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1.9÷15.9×100%=11.9%。‎ ‎(4)B是生产者,A、C、D、E都是消费者,F是分解者,生态系统成分还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旨在考查学生的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解决本题一方面要细心,另一方面要靠掌握的准确而全面的知识,如每一营养级能量流向分配情况等。‎ ‎39.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一种在北美较为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成年后会出现肺气肿及其他疾病,严重者甚至死亡。对于该疾病患者常采用注射人α1抗胰蛋白酶来缓解症状。‎ ‎(1)图1表示获取人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两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过程是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该酶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确定获得的基因是否是所需的目的基因,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利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检测该基因的碱基序列。‎ ‎(2)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导入羊的受精卵,最终培育出能在乳腺细胞表达人α1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从而更易获得这种酶,简要过程如图2所示。‎ ‎①获得目的基因后,常利用________技术在体外将其大量扩增。‎ ‎②载体上绿色荧光蛋白(GEP)基因的作用是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d,除图中的标示部分外,还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限制 (2). 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3). 逆转录 (4). 4种脱氧核苷酸 (5). DNA分子杂交 (6). PCR (7). 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8). 启动子和终止子(等)‎ ‎【解析】分析:目的基因的获取包括直接获取法和人工合成法,人工合成法又包括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方法1采用直接分离法获得目的基因,需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目的基因剪切下来,方法2采用反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b过程为DNA的转录。要检测获得的基因是否是所需要的基因,分子水平上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 详解:‎ ‎(1)①a是获得目的基因的过程,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该酶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断开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②c是逆转录过程,该过程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因此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 ‎③检测基因的碱基序列可用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①目的基因体外大量扩增可用利用PCR技术。‎ ‎②载体上绿色荧光蛋白(GEP)基因是标记基因,作用是有助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基因表达载体d中已标出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还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及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 ‎40. 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给普通番茄细胞中导入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抗PG),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通常会用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经过程②可获得三种土壤农杆菌,除依据质粒上的____________筛选出的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种土壤农杆菌。‎ ‎(3)从图中可见,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导致了____________无法合成,最终使番茄获得抗软化的性状。‎ ‎(4)目的基因能否在番茄细胞内稳定存在的关键是____________。‎ ‎(5)如果利用上述方法培育出的蕃茄不具抗软化性状,经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发现细胞内有抗PG存在,但检测不到mRNA2分子,可能原因是目的基因(抗PG)上游缺少____________。‎ ‎【答案】 (1). 防止目的基因自身环化 (2). 标记基因 (3). 不含质粒 (4). 含普通(非重组)质粒 (5).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6). 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7). 启动子 ‎【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是构建重组DNA,该过程需要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②是将重组DNA导入到农杆菌中,③是将受体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转基因植株的过程。由左下图可知:mRNA1和mRNA2结合后,mRNA1不能正常翻译,因此不能合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细胞壁不被破坏,最终使番茄获得抗软化的性状。‎ 详解:‎ ‎(1)过程①用两种限制酶切割是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比如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 ‎(2)可根据质粒上的标记基因筛选出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此外还可能有其它两种农杆菌即:不含质粒的土壤农杆菌和含普通(非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 ‎(3)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导致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无法合成。‎ ‎(4)目的基因能否在番茄细胞内稳定存在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5)如果培育出的蕃茄不具抗软化性状,且细胞内有抗PG存在,但检测不到mRNA2分子,可见基因没有成功表达,很可能是目的基因(抗PG)上游缺少启动子部件。‎ 点睛:本题以转基因番茄的培育过程为背景,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