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1. 如图方框依次代表细菌、草履虫、玉米、蓝藻,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不属于这种物质或结构的是 A. 核糖体 B. 脂质 C. DNA D. 染色体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细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玉米属于高等植物,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细菌和蓝藻都没有染色体,D错误;上述生物都属于细胞生物,都含有核糖体、脂质和DNA,AB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本题考查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 下列物质与功能对应有误的是 A. 胰岛素:细胞间传递信息 B. 自由水:细胞中的良好溶剂 C. 糖原: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D. 脱氧核糖核酸:储存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因此胰岛素具备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功能,A正确。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B正确。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错误。脱氧核糖核酸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可以代表遗传信息,D正确。‎ ‎3. 嘌呤代谢异常的人会加重痛风病,痛风病患者不宜外源性补充富含下列哪类物质的食品 A. 鸡蛋清 B. 猪肝 C. 白糖 D. 花生油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由于“嘌呤代谢异常的人会加重痛风病”,所以痛风病患者不宜补充含细胞数目较多的食物。嘌呤是构成核酸的碱基,而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内;鸡蛋清、花生油、白糖都是非细胞结构,不含嘌呤碱基,而猪肝是细胞结构,含有嘌呤碱基;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B。‎ ‎4. 不能发生如图所示水解反应的化合物是 A. 脂肪 B. 胰岛素 C. 唾液淀粉酶 D. 糖原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题图是一个简单的多聚体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单体的模式图。‎ 脂肪虽然能水解,但它不是多聚体,水解后不能得到一种或一类单体,A符合题意;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水解为单体氨基酸,B不符合题意;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水解为单体氨基酸,C不符合题意;糖原是多糖,可水解为单体葡萄糖,D不符合题意。‎ ‎【点睛】多聚体由单体聚合而成,水解后可形成单体。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均为大分子化合物,可水解为单体(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5. 下列物质组成中,不是以氨基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是 A. 胰岛素 B. 唾液淀粉酶 C. 细胞膜上的载体 D. 雌激素 ‎【答案】D ‎【解析】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正确;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细胞膜上的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C正确;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D错误。‎ ‎6.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B. 蔗糖、麦芽糖、乳糖、糖原完全水解产物都有葡萄糖 C. 淀粉、糖原、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D.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答案】C ‎【解析】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细胞代谢减弱,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A正确;蔗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乳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糖原完全水解产物全是葡萄糖,B正确;核糖是单糖,是小分子物质,C错误;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D正确。‎ ‎7. 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 A. 空间结构 B. 氨基酸种类 C. 氨基酸数目 D. 氨基酸排列顺序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个过程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 发生改变,角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也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角蛋白由一个位置移到了另一个位置,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故选A。‎ ‎8. 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的组成元素是C、H、O B. 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也是重要结构物质 C. 蔗糖是植物特有的多糖 D. 磷脂是所有真核生物的组成成分,原核生物无 ‎【答案】B ‎9. 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A. 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B.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内皮素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受体是细胞膜外侧具有识别作用的结构,所以体现的是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C正确。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和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关,A错误。不能说明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错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但该例子不能说明,D错误。‎ ‎10.‎ ‎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 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D. 核孔复合物是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知,心房颤动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因此房颤与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而核膜为双层膜,包含四层磷脂分子,A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更没有核孔,B错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的,C正确;核孔是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而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进出,D错误。‎ ‎11. 携有抗癌药物的磷脂微球体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 主动运输 B. 自由扩散 C. 胞吞 D. 协助扩散 ‎【答案】C ‎【解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内吞)或胞吐(外排)。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抗癌药物属于大分子化合物,其进入细胞的方式应为胞吞(内吞),故选C。‎ ‎12.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B. 核糖体中的蛋白质是在核仁中合成的 C. 细胞膜上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 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核退化排出,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答案】D ‎【解析】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在核糖体,不是溶酶体,A错误;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细胞间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先把细胞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完成信息交流,C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核退化排出,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提高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D正确。‎ ‎13. 下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B. ②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 ③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 D. ④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答案】C ‎【解析】分析图解:图中①是糖侧链(或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分子,④是细胞骨架。‎ 图中①是糖蛋白,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A错误;②是蛋白质,可在被动运输的协助运输中起载体的作用,B错误;③是磷脂分子,细胞器膜和核膜的基本骨架都为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④是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D错误。‎ ‎14. 有关物质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 B. 含磷的细胞器不包括中心体和核糖体 C. 青霉菌含有两种核酸,发菜含有一种核酸 D. 高等植物叶绿体一般呈扁平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A错误;核糖体和中心体均没有膜结构,但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构成,其中RNA中含有磷,B错误;发菜和青霉菌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C错误;高等植物叶绿体一般呈扁平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15. 通过冷冻技术,细胞膜通常从某个断裂分开,结构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不能得出 A. 图中b侧为细胞质基质 B. 磷脂双分子层疏水端断裂 C.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膜蛋白的分布存在不对称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细胞膜的a侧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的外侧,则b侧为细胞膜的内侧,即b侧为细胞质基质,A正确;图中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发生了断裂,B正确;图中细胞膜的成分没有发生运动,不能得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论,C错误;图中的膜蛋白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D正确。‎ ‎16.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色素都存在于叶绿体中 B. 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都与核仁有关 C. 新宰杀的畜、禽过一段时间再煮,肉反而鲜嫩,这与细胞内核糖体有关 D. 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答案】B ‎【解析】在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液泡和叶绿体,A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但具有核糖体,所以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只有真核细胞内的核糖体与核仁有关,B正确;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所以新宰杀的畜、禽过一段时间再煮,肉反而鲜嫩,这与细胞内溶酶体有关,C错误;细胞中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形成,D错误。‎ ‎17. 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A. 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熔化、倒平板、灭菌 B. 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 待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 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s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答案】B ‎【解析】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A错误;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加入少量的水,加热,B正确;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C正确;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低在上,D正确。‎ ‎18. 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 他操作步骤均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别 实验材料 提取核物质加入的溶液 去除杂质加入的溶液 DNA鉴定加入的试剂 甲 鸡血 蒸馏水 ‎95%的酒精(25℃)‎ 二苯胺试剂 乙 菜花 蒸馏水 ‎95%的酒精(冷却)‎ 双缩脲试剂 丙 猪血 蒸馏水 ‎95%的酒精(冷却)‎ 二苯胺试剂 丁 鸡血 蒸馏水 ‎95%的酒精(冷却)‎ 二苯胺试剂 A. 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丙 B. 沸水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甲、丁 C. 甲组实验现象差的原因是25 ℃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差 D. 乙组实验不成功是因为在鉴定时所用试剂为双缩脲试剂 ‎【答案】D ‎【解析】猪是哺乳动物,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沸水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甲、丁,甲组实验现象差的原因是25℃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差,乙组实验不成功仅因为在鉴定时加入了双缩脲试剂,DNA鉴定用二苯胺,所以D选项正确。‎ ‎19. 下图表示科研人员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来生产高果糖浆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固定葡萄糖异构酶时,采用方法2比方法3对酶的活性影响要小 B. 在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好pH、温度、溶解氧等环境因素 C.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阀调节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D. 由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活性不会降低,此反应柱可持续用于生产 ‎【答案】C ‎【解析】固定葡萄糖异构酶时,采用方法2比方法3对酶的活性影响要大,A错误;酶的活性受pH、温度的影响,但不受溶解氧的影响,B错误;反应过程中可通过控制阀调节苹果汁流出的速率,保证反应充分进行,C正确;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可多次重复使用,但一定时间后酶的活性也会降低,D错误。‎ ‎20. 目前,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是 A. 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 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 C. 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D. 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 ‎【答案】C ‎【解析】因为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对表面活性剂、高温、强酸、强碱条件非常敏感,甚至会失去活性,A错误;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加酶洗衣粉取代普通洗衣粉,从而减少P对环境的污染,B错误;固定化酶实质上是将相应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实现酶的反复利用,但固定时可能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不需要供给任何营养物质,只要条件适宜,就能发挥催化功能,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21. 在胰岛 B 细胞中先合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再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岛素 ( 如图 ) ,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分子中的氢用于 A. 形成—COOH B. 形成—NH2‎ C. 形成—SH D. 形成—OH 和连接碳的—H ‎【答案】AB ‎【解析】胰岛素原是在胰岛B细胞中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由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胰岛素原的过程中,脱去的水中的氢来自氨基酸的-NH2和-COOH,反之,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形成-NH2和-COOH,所以A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而蛋白质中二流键“-s-s-”的形成是两个-SH结合形成一个二流键并脱出2个H。‎ ‎22. 将蛋清溶液做如下两种方式的处理: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经①②③过程处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没有遭到破坏 B. 经③④过程处理,分别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 C. ③过程有水分子的产生,④过程有水分子的消耗 D. 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乙溶液溶液都会变紫色 ‎【答案】BD ‎【解析】①②过程分别属于蛋白质的盐析和溶解,是物理变化,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③过程中经高温处理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不破坏肽键,A错误;③过程中经高温处理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不破坏肽键,④过程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B正确;③过程的处理使蛋白质变性,不消耗水也没有水的产生,④过程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而消耗了水,C错误;‎ 甲乙两种溶液中均有肽键存在,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溶液变紫色,乙溶液也会变紫色,D正确。‎ ‎23. 图示正常情况下溶酶体所含物质及其内、外环境的pH值等,下列与溶酶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保持pH值的稳定需要消耗能量 B. 被溶酶体分解的产物都要排出细胞外 C. 能吞噬并杀死某些入侵的病菌或病毒 D. 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降低 ‎【答案】ACD ‎【解析】据图分析,H+能保持pH值的稳定,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ATP),A正确;消化后的产物一部分被细胞利用,一部分排出细胞,B错误;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消化吞入细胞的病菌、病毒和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溶酶体的pH比细胞质基质低,说明溶酶体内的酶释放到细胞质基质活性会变低,D正确。‎ ‎24. 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不能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 B. 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稀释的大肠杆菌培养液获得单菌落 C. 土壤浸出液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 D. 在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实验中,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可以用于制取土壤稀释液 ‎【答案】ACD ‎【解析】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无氧环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A符合题意;使微生物在培养基上形成单菌落的方式主要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前者所得培养基上的菌落分布不均匀,主要用于纯化,后者所得培养基上的菌落分布均匀,主要用于计数,B不符合题意;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只有尿素作为N源的培养基上,从而使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由于缺乏N元素而死亡,C符合题意;高温灭菌会导致土样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死,包括其中的尿素分解菌,所以灭菌后不能再进行特定细菌的分离培养,D符合题意。‎ ‎25. 抗生素可由微生物产生,具有抑菌作用,能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在筛选产生抗生素的菌种时,先在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划线接种从土壤中获得的甲菌,在27℃下培养3天,形成菌落。然后接种乙、丙、丁三种致病菌(图a),继续在同样条件下培养3天,结果如图b。分析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A. 甲菌产生了抗生素 B. 丙菌的生长被乙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 C. 乙菌的生长被甲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 D. 丁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了丙菌的生长 ‎【答案】AC ‎【解析】分析培养结果(图b)可知,乙、丙、丁三种致病菌不会产生抗生素,否则靠近乙、丙、丁的甲菌落不能生长。进一步由b图可知,乙菌的生长被抑制,最可能的原因是甲菌产生了抗生素,此种抗生素只能抑制乙菌的生长,而对丙、丁两种菌没有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 三、非选择题 ‎26. 下图的a、b、c表示植物细胞中的三种有机物:淀粉、多肽、RNA,图中的“△○◇□等”表示不同种类的单体。请据图回答: ‎ ‎(1)图中属于生物体主要能源物质的是[ ]____,其单体是____。‎ ‎(2)图中a表示____,判断依据是____;请写出该有机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____;鉴定该物质常用的试剂是____。‎ ‎(3)图中b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___中,其单体是____; “□、△、○”之间在结构上的差别是____。‎ ‎【答案】 (1). C淀粉 (2). 葡萄糖 (3). 多肽 (4). 基本单位超过四种 ‎ ‎(5). (6). 双缩脲试剂 (7). 细胞质 (8). 核糖核苷酸 (9). (含氮)碱基不同 ‎【解析】试题分析:淀粉是植物多糖,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多肽是由最多20种氨基酸组成的;RNA是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的。据图分析,c的单体只有一种,因此c表示淀粉;b的单体有四种,而a的单体多于四种,说明b是RNA,a是多肽。‎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c表示淀粉,属于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单体是葡萄糖。‎ ‎(2)由于a的基本单位超过了四种,因此a表示多肽,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多肽含有肽键,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产生紫色反应。‎ ‎(3)图中b表示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在结构上的差异主要是含氮碱基不同。‎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图中每个小单位可认为是单体,然后由单体聚合形成多聚体,即图中三种物质都属于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题干中“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 进入冬季,部分城市出现严重雾霾,与秸秆野外焚烧有一定关系。为破解秸秆处理瓶颈,微生物专家力图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使秸秆能尽快腐烂掉,增加土壤肥力。缓解环境污染。试回答:‎ ‎(1)专家研制的降解秸秆的催腐剂是十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组合。其中____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不同。‎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将纤维二糖分解为____。‎ ‎(3)微生物专家为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高产菌株,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CR(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培养基乙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 ‎(4)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①,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降解圈直径D、菌落直径d),因为这一指标越大说明____。‎ ‎(5)在分离高产纤维素酶菌种的实验操作中,对获得纯化的纤维素酶高产菌单菌落影响最大的是(______)‎ A.实验所用的孢子来源于多个菌株 ‎ B.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 C.用已添加纤维素的蔗糖豆芽汁培养基作为选择培养基 ‎ D.实验操作过程中未打开超净台的过滤风 ‎【答案】 (1). 细菌 (2). 葡萄糖 (3). 不能 (4). 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 (5). 不能 (6). 培养基乙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7). 单个菌株产生纤维素酶活性强 (8). C ‎【解析】试题分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纤维素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别,能够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就是纤维素分解菌,并且透明圈越大,而菌落越小,则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 ‎(1)霉菌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由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所以三类微生物中,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明显不同。‎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 ‎(3)分析表格可知,培养基甲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和鉴别都需要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乙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4)纤维素酶的量越多,活性越强,分解的纤维素越多,透明降解圈面积越大,即单个菌落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更强,所以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1。‎ ‎【点睛】注意: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必须要用固体培养基,通过平板划线法或者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才能达到目的;鉴别纤维素分解菌要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并加有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完成。‎ ‎28. 科学家研究发现酵母菌中蛋白质在液泡中降解的过程,首先一种称为自噬体的囊泡逐渐吞没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然后与液泡相融,在液泡中,自噬体内容物被降解成更小的物质成分,为细胞提供自我更新所需的营养和材料。为验证细胞缺乏养分时,自噬体的活动也会增强,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 材料与用具:培养瓶若干、酵母菌完全培养液、缺少营养物质的酵母菌培养液、液泡中缺乏降解酶的突变酵母若干(自噬体会在液泡中累积)、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等。‎ ‎(要求与说明:酵母菌培养具体方法、装片制作过程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1)实验步骤:①____;②将 A 组酵母菌放入完全培养液培养,B 组酵母菌放入缺少营养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③____。‎ ‎(2)预测实验组观察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两次观察结果)____‎ ‎(3)观察酵母菌时,视野中杂质较多,但只要掌握住酵母菌形状和内部明显的____(细胞器),尤其是经碘液染色后呈褐色的核和____色的淀粉粒这些特点,就可以跟其他杂菌区分开来。‎ ‎(4)酵母菌中的液泡相当于人体细胞中的____,它们内部含有多种酶,这些酶的合成场所有____。‎ ‎【答案】 (1). 取液泡中缺乏降解酶的突变酵母分成等量的两组,编号A、B (2). 每隔一段时间,取两组培养液中酵母菌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比较液泡中自噬体数量 (3). (4). 液泡 (5). 蓝色 (6). 溶酶体 (7). 核糖体、内质网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实验目的和实验给出的材料,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有无,因变量是液泡中自噬体的累积情况,实验设计一般步骤:第一步是分组编号,第二步是控制自变量,第三步是因变量的测量与统计。对此进行完善实验步骤:‎ ‎(1) 第一步:取液泡中缺乏降解酶的突变酵母菌分成等量的两组,分别标记为A组、B组;第二步:将A组酵母菌放入完全培养液培养,B 组酵母菌放入缺少营养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第三步:每隔一段时间,取两组培养液中酵母菌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比较液泡中自噬体数量。‎ ‎(2)分析题意,细胞缺乏养分时,自噬体活动增强,实验组酵母菌培养液中缺少营养物质,因此随着时间推移,自噬体在酵母菌液泡中的积累数量会越来越多。所以设计坐标系时,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液泡中自噬体的数量,绘制如下:‎ ‎(3)分析题干材料,酵母菌细胞中最明显的细胞器应是液泡,经碘液染色后,淀粉为蓝色。‎ ‎(4)在酵母菌的液泡中,发生自噬体内容物的降解,因此液泡在酵母菌中的作用相当于溶酶体在人体细胞中的作用。溶酶体中水解酶本质属于蛋白质,所以其合成场所有核糖体和内质网。‎ ‎【点睛】注意“四步法”完善实验步骤:(1)材料分组编号(设置对照实验);(2)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处理(控制自变量);(3)给以相同且适宜的条件(控制无关变量);(4)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因变量的预测)。‎ ‎29. 图甲A、B、C、D表示细胞内几种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细胞结构。图乙表示某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前图示三种生物膜的膜面积。请据图回答问题: ‎ ‎(1)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是____,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含有RNA的细胞结构是____。(填序号)‎ ‎(2)A、B、C、D代表由细胞内合成的各种蛋白质,其中下列物质中属于D类物质的是(_____)‎ ‎①血浆蛋白   ②胰岛素    ③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④抗体 依赖结构③④合成运输的蛋白质除了D类蛋白质外,还有____的蛋白质。‎ ‎(3)E是合成D物质的原料,则E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形成D物质并排出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____(用“→”和序号表示)。‎ ‎(4)请在图乙中绘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后细胞中图示三种生物膜的膜面积变化。‎ ‎【答案】 (1). ①(②) (2). ③ (3). ①(②)⑤⑥ (4). ①②④ (5). 细胞膜上、溶酶体中 (6). ⑦→③→④→⑦ (7). ‎ ‎【解析】分析图甲:①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②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③为内质网;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线粒体;⑥为细胞核;⑦为细胞膜。A、B、C、D表示细胞内几种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 ‎(1)根据前面的分析,①是游离的核糖体,②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③内质网能大大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且在细胞内膜面积最大;含有RNA的细胞结构是线粒体⑤、核糖体①(②)和细胞核⑥。‎ ‎(2)D物质属于分泌蛋白,如胰岛素、抗体、血浆蛋白等都是由相应的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分泌蛋白,而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属于胞内蛋白,所以选①②④。依赖结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才能合成、加工运输的蛋白质除了D类的分泌蛋白外,还有细胞膜上、溶酶体中的蛋白质也需要这两个细胞器的参与。‎ ‎(3)由题意可知,D是分泌蛋白质,E经过⑦进入细胞后,应该先进入③,再通过④最后又通过⑦。‎ ‎(4)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后,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大,如图所示:‎ ‎  ‎ ‎【点睛】绘制(4)小题的柱形图要注意:一是绘出合成分泌前和后两个方面对比;二是要体现三种膜结构的面积;三是要标明不同柱形代表的含义。‎ ‎30. 下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与该细胞相比,荔枝树地下部分特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 ‎(2)人体内胆固醇既是组成____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____的运输。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____方式进入细胞。‎ ‎(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的功能,溶酶体的功能说明其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 ‎(4)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切相关,如果将RNA聚合酶的抗体显微注射到体外培养细胞的核仁区域中,会发现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____。‎ ‎【答案】 (1). 细胞壁、液泡 (2). 细胞膜 (3). 脂质 (4). 胞吞 (5).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6).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 减少 ‎【解析】试题分析: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的大小与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多少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多,核仁大。‎ ‎(1)该细胞内无细胞壁,但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所以该细胞为动物组织细胞。与该细胞相比,荔枝树地下部分特有的细胞结构是有细胞壁和液泡。‎ ‎(2)在人体内胆固醇既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结合图示分析,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胞吞方式运输进入细胞。‎ ‎(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功能,溶酶体的功能说明其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核仁的大小与代谢强度密切相关,‎ 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大,核糖体数量多;将RNA聚合酶的抗体显微注射到细胞的核仁区域中,核仁不能合成核糖体RNA,核糖体数量减少。‎ ‎【点睛】识图关键:按照图中箭头的指示顺序,结合真核细胞的各种结构和功能,分析判断所发生的代谢过程。‎ ‎31. 下图表示生物实验中通过研磨提取有关物质的操作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证明C中含有脂肪时,需向滤液C中加入____,观察到的颜色是____。‎ ‎(2)在“DNA粗提取与鉴定”时:‎ ‎①图中实验材料A可以是下面的____。(填字母)‎ a.花菜 b.香蕉 c.猪肝 d.猪血 ‎②若选用植物组织,研磨前加入的B一般为____,作用分别是____。‎ 得到滤液C后,先向滤液C中加入____,过滤得到滤液D,再向滤液D中加入蒸馏水,目的是____。‎ ‎③实验中,将含有一定杂质的DNA丝状物分别放入2mL下表所示的3种溶液中,经搅拌后过滤,获得相应的3种滤液,含DNA较多的是滤液____。‎ 溶液种类 滤液 ‎1‎ ‎2mol/L的NaCl溶液 e ‎2‎ ‎0.014mol/L的NaCl溶液 f ‎3‎ 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 g ‎【答案】 (1). 苏丹Ⅲ/苏丹Ⅳ (2). 橘黄色/红色 (3). abc (4). 洗涤剂、食盐 (5). 溶解细胞膜、溶解DNA (6). 2 mol/L的NaCl溶液 (7). 使DNA(溶解度下降而沉淀)析出  (8). ef ‎【解析】检测脂肪的原理:用苏丹Ⅲ/苏丹Ⅳ染液,出现橘黄色/红色,则说明脂肪存在。DNA粗提取的原理:①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尤其是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②‎ 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③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DNA鉴定的原理: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1)如果要检测滤液C中含脂肪,则向滤液C中加入苏丹Ⅲ(或苏丹Ⅳ),观察到的颜色是橘黄色(或红色)。‎ ‎(2)①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原则上只要含有DNA的生物都可以作为实验材料,花菜、香蕉、猪肝都含有DNA,都可以作为该实验的材料,而猪为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即不含DNA,因此猪血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选abc。‎ ‎②若选用植物组织,研磨前需加入食盐和洗涤剂,其中食盐能溶解DNA,洗涤剂能溶解细胞膜。得到滤液C后,先向滤液C中加入2 mol/L的NaCl溶液(因为DNA在2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大),过滤得到滤液D,再向滤液D中加入蒸馏水,目的是稀释NaCl溶液至0.14mol/L,使DNA(溶解度下降而沉淀)析出(因为DNA在此浓度下溶解度最小)。‎ ‎③DNA在2mol/L的NaCl溶液和0.014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都较大,但不溶于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因此将含有一定杂质的DNA丝状物分别放入2mL如表所示的3种溶液中,经搅拌后过滤,获得相应的3种滤液,含DNA最少的是滤液g,较多的是e、f。‎ ‎【点睛】本题关键要熟悉脂肪鉴定原理、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以及操作过程。‎ ‎32. 某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实验材料及用具齐全。‎ ‎(1)酵母细胞活化的作用是____。凝胶珠的组成是____。‎ 如果进行多批次的生产,本实验中的酵母与普通发酵中的酶或菌种在使用上有何区别____。‎ ‎(2)该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 ‎ ‎ ‎①为使该实验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____条件下进行。‎ ‎②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关闭____。‎ ‎③装置中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 ‎(3) 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 A.制备好海藻酸钠后,需立即将其与酵母细胞混合以防凝固 B.制备凝胶珠的过程中应用注射器滴加 C.以恒定的速度把混合液注射到硫酸钙溶液中 D.凝胶珠形成后在相应溶液中应浸泡10分钟左右 ‎(4)固定化酵母细胞增殖速度较慢的原因有____(至少两点)。‎ ‎【答案】 (1). 让休眠状态的酵母恢复到生活状态 (2). 海藻酸钠+酵母细胞 (3). 凝胶珠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反复连续使用,而普通发酵中的酶或菌种不能反复使用 (4). 无菌 (5). 活塞1和活塞2 (6). 释放CO2以减小反应柱内压力并可以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 (7). B (8). 空间限制,营养物质代谢产物交换受阻 ‎【解析】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顺序:酵母细胞活化→配制物质量浓度为0.55mol/L的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1) 酵母细胞活化的目的是让休眠状态的酵母恢复到生活状态。凝胶珠的组成就是海藻酸钠+酵母细胞。本实验中的酵母与普通发酵中的酶或菌种在使用上的区别在于:凝胶珠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反复连续使用,而普通发酵中的酶或菌种不能反复使用。‎ ‎(2)图所示是用固定化技术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图,其中a是固定化酵母细胞,b是反应柱。 ①为使该实验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利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②加入反应液后为了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应关闭活塞1和活塞2;③装置的长导管起到释放CO2,减小反应柱内压力并可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的作用。‎ ‎(3)操作过程中,必须等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才能将其与酵母细胞混合,否则酵母细胞会在高温下死亡,A错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需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到氯化钙溶液中,以形成凝胶珠,所以B正确,C错误;凝胶珠在溶液中应浸泡30分钟左右,以使凝胶珠强化,不易破碎,D错误。‎ ‎(4) 固定化酵母细胞增殖速度较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空间限制;二是营养物质代谢产物交换受阻。‎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抓住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操作的具体过程以及操作原理。‎ ‎33. “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这是“宁夏红”率先提出的消费理念,将积淀了千百年的枸杞药食文化和中国红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更增添了品牌的文化魅力和优势。下图为“宁夏红”枸杞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选料→?→粉碎→灭菌→接种→发酵→?→果酒 ‎(1)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为____、____。 ‎ ‎(2)枸杞果酒制作后可继续制作果醋,自己在家中制作的果醋很容易腐败,而包装瓶上写着105 ℃高温瞬时的果醋瓶上写着“不含任何防腐剂,最长保质期为一年”,其中的奥秘是____。‎ ‎(3)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____,理由____。 ‎ ‎(4)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____等条件。‎ ‎【答案】 (1). 冲洗 (2). 过滤 (3). 高温杀死了微生物 (4). 18-25 ℃ (5). 不能 (6). 醋酸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 ℃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为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 (7). 适宜的温度、通气量、pH等 ‎【解析】果酒生产的工艺流程为:果酒发酵的流程主要为选料→冲洗→粉碎→灭菌→接种→发酵→过滤→得到果酒。果酒制作的原理: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迅速繁殖,增加数量;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其方程式:C6H12O6→2C2H5OH+2CO2,温度控制在18~25℃。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需氧型细菌,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据此分析:‎ ‎(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选料之后是冲洗;发酵之后是过滤。‎ ‎(2)高温防腐的原因是高温杀死了微生物。‎ ‎(3)制作果酒的最适温度为18~25℃。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环境无氧,因此好氧型的醋酸杆菌不能发挥将糖发酵为醋酸的功能。而且醋酸杆菌需要在温度是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成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不适合醋酸杆菌大量繁殖。‎ ‎(4)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严格控制温度、pH、通气量等关键环境因素。‎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抓住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以及原理。‎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