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蚌埠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蚌埠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 物 一、单选题 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増多,引起骨骼肌不自主颤栗 B. 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中Na+和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需要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 C.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靶细胞被自身溶酶体的溶菌酶裂解,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寒冷环境下中,机体通过调节骨骼肌战栗、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来增加产热,同时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一般而言,离子进出细胞要通过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与靶细胞结合,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最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抗原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物,再被吞噬细胞消灭。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A.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会导致代谢旺盛而抵御寒冷,不是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战粟的原因,骨骼肌不自主战粟是神经调节的结果,A错误; B. 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中Na+和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不是溶菌酶,C错误; D.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错误。 2.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 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 24 - C. 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 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大肠杆菌在基本培养基上和特殊培养基上生长情况,来考查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和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点,关键要把握题干中“物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从而得出两个细菌出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形成另一种大肠杆菌。 【详解】A、突变体M需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可以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可能丧失,从而不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而导致必须添加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A正确; B、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B正确; CD、M和N的混合培养,致使两者间发生了DNA的转移,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因此突变体M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是由于细菌间DNA的转移实现的,而不是突变体M的RNA,C错误,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题关键要知道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变异类型存在基因突变,以及特殊情况下可以发生DNA的转移从而发生基因重组。 3.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有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 观察异常的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 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 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 24 -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时,还丢失了一小段染色体,明显是染色体变异; 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中期; 3、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应该产生14号和21号、异常、14 号和异常、21 号、14号、异常和21 号六种精子。 【详解】A.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 B. 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没有高度螺旋,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观察异常的染色体应选择分裂中期的细胞,B错误; C.将图乙中的染色体从左向右编号为1、2、3,不考虑其他染色体,产生的精子如下图所示。 在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的情况下,若1、2分离,3随机移向任一极,则精细胞染色体组成为1、3和2或2、3和1四种类型;若2、3分离,1随机移向任一极,精细胞染色体组成为1、2和3或1、3和2四种类型,因此精子类型理论上有6种,C错误; D.根据C的分析,该男子能够产生含有1、3(即分别含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组成的正常精子,因此可能生育正常染色体组成的后代,D正确。 故选D。 【点睛】关键:含异常染色体的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类型:分三种分离组合分析,分别产生各2种染色体类型的精子,故共6种染色体类型的精子,即①14号和21号、②异常、③14 号和异常、④21 号、⑤14号、⑥异常和21 号。 4. 正常情况下,将成熟的花粉粒离体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幼苗时,细胞内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染色单体形成 B. 染色体联会 C. DNA复制 D. 染色体复制 - 24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花粉粒离体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幼苗时,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主要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一定存在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的行为,且染色体的复制包括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故A、C、D项都可能出现;生长发育成幼苗的过程中没有减数分裂,不会发生染色体联会,故B项不可能出现。 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5. 关于育种以及相关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培育无子番茄过程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 B. 可通过人工诱变后选择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 C. 三倍体无子西瓜花粉可经培养得到单倍体但不育 D. 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高产抗病小麦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无子番茄的培育过程是外源生长素刺激的结果,即由环境引起的变异,A错误;诱变育种可大幅度改良生物体的某些优良性状,如人工诱变后选择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B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因染色体数目为奇数,故不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花粉,C错误;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高产抗病小麦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错误。 考点:考查作物育种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6.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下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 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 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D. 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 24 - 【答案】C 【解析】 【详解】限制酶Ⅱ也能将限制酶Ⅰ识别序列切割,而限制酶Ⅰ不能将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切割。获得目的基因需将目的基因两端切割,所以用限制酶Ⅱ切割;切割质粒只能切出一个切口,所以用限制酶Ⅰ切割,故选C。 7. 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局限性的是 A. 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B. 接受拉马克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C. 不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D. 从个体水平解释生物的进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够很好的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认为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A项符合题意; BC.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对此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获得性遗传的观点,BC不符合题意; D.达尔文从个体水平解释生物的进化,没有考虑到种群在遗传中的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下列关于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有利变异的保存 B.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C.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 基因的自发突变率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答案】A 【解析】 【分析】 - 24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错误; B、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B正确;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来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D、基因的自发突变率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故选A。 9.“超级细菌”可导致人死亡,医学研究人员一致认为,滥用抗生素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依据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超级细菌”出现的原因是 A. 抗生素使用剂量不断加大,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B. 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使病菌中抗药性基因频率不断增大 C. 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病菌逐渐向抗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 D. 抗生素诱发病菌发生变异,出现抗药性强的个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题目要求按进化论观点解释。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即抗生素的作用是选择,那么选择的对象就是抗药性个体和非抗药性个体;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详解】抗生素使用剂量不断加大,非抗药性个体被大量淘汰,抗药性个体增多,于是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大,A正确; 人工选择使种群朝着对人有利的方向发展,抗生素对病菌进行的选择结果于人不利,因此是自然选择,B错误; 抗生素作用是选择而不是诱导突变,C、D错误。 故选A。 【点睛】关键把握:环境因素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是选择而非诱导突变 10.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理论上,这四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大于致病基因频率的是 A. 白化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 B. 多指在男性中的发病率 C. 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 - 24 - D. 红绿色盲在女性中的发病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于人类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接近1:1,所以致病基因在男性中的概率和在女性中的概率相同。若致病基因为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则个体只要含有致病基因即患病。若致病基因为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则个体需要含有两个致病基因才患病。若致病基因为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则个体只要含有致病基因即患病,由于男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所以男性中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的频率。若致病基因为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则女性个体需要含有两个致病基因才患病,女性的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男性的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的频率。 【详解】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需要含有两个致病基因才会患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即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小于致病基因频率,A错误;多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的频率为a,则男性中致病基因的频率也为a,男性中发病率为a2+2a(1-a)=a×(2-a),由于a小于1,(2-a)大于1,所以a×(2-a)大于a,即多指在男性中的发病率大于致病基因的频率,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即只在X染色体上含有相关基因,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频率,C错误;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需含有两个致病基因才患病,所以红绿色盲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即红绿色盲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小于致病基因的频率,D错误。 故选B。 11.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A. 5% B. 9.3% C. 13.2% D. 1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因频率的计算,基因频率时考查的重点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变通能力,考查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计算是一定要注意,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男性和女性都是具有2个基因,男性和女性都有携带者;但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女性有2个基因,男性只有1个基因,女性有携带者,男性则没有携带者。 - 24 - 【详解】A.假定调查的该人群中有100人,由题意可得:XBXB=44人,XBXb=5人,XbXb=1人,XBY=43人,XbY=7人,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计算XB的基因频公式为:XB÷(XB+Xb)×100%=(44×2+5+43)÷(44×2+5+43+5+1×2+7)×100%≈90.7%,则Xb基因的频率约为1-90.7%=9.3%,不是5%,A错误;B.经计算,则Xb基因的频率约为1-90.7%=9.3%,B正确;C.经计算Xb基因的频率约为9.3%,不是13.2%,C错误;D.经计算Xb基因的频率约为9.3%,不是14%,D错误;故选B。 【点睛】要注意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有2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1个X染色体。最后的结果是个比例,因此可以把题干中各基因型个体的比例看做是个体数来解题,即XBXB44人,XBXb5人,XbXb1人,XBY43人,XbY7人。再根据种群中各基因型个体数求某基因频率的方法计算出Xb基因频率。 12.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 长期地理隔离可能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C.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3、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A、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所以捕食者的存在往往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A正确; 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B正确; C、生物的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错误;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间接选择基因型,D正确。 - 24 - 故选C。 13.如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P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 图中R表示生殖隔离,它标志新物种的形成 D. 若两个动物交配后产生后代,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 4、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图中P表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正确;图中R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正确;若两个动物能自由交配且交配后能产生可育后代,则它们属于同一物种,两个动物交配后能产生后代,若后代不育,则它们不属于同一物种,如马和驴,D错误。 故选D。 1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理解,正确的有几项( ) ①人体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②任何细胞都要生活在内环境中③内环境的本质是一种盐溶液 ④人体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和淋巴⑥组织液中的水一定来自外界环境⑦内环境的各种组分恒定不变( ) A. 一项 B. 两项 C. 四项 D. 全部正确 - 24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是:,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①人体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①正确; ②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②错误; ③内环境的本质是一种盐溶液,③正确; ④人体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④正确; 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和淋巴,⑤正确; ⑥组织液中的水来自血浆和淋巴,⑥错误; ⑦内环境各种组分相对稳定,⑦错误。 综上①③④⑤共四项正确,C正确。 故选C。 15.孕妇身体浮肿是司空见惯的事,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39码的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 B. 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 C. 血液中尿素含量多 D. 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2 - 24 -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详解】孕妇身体浮肿主要是由于孕妇吸收的营养要供给孕妇和胎儿利用,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足,由于蛋白质不能在体内储存,故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造成组织水肿。 故选A。 16.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 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 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详解】血浆中的葡萄糖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再通过组织液进入全身各处的细胞,包括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其代谢产生的CO2 - 24 - 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到组织液中,B正确;氧气通过血红蛋白被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液,再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C正确;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组织液中,D错误。故选D。 1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纤维蛋白原属于一种血浆蛋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维持 B. 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 胃内酸碱度是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之一 D. 血浆中渗透压大小主要由Na+和K+维持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详解】A. 纤维蛋白原属于一种血浆蛋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维持,A正确; B. 细胞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如肝脏细胞参与血糖的稳态过程,B错误; C. 胃内环境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错误。 故选A。 18.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的晶体渗透压 B. 营养不良导致手脚肿胀患者可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C. 葡萄糖、胰岛素和Na+等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D. 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 24 - 【详解】A. 与组织液或淋巴比较,血浆中蛋白质较多、无机盐的含量较少,因此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小于组织液或淋巴的晶体渗透压,A错误; B.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低导致手脚肿胀患者,血浆蛋白高有利于组织液中的水分排出,故可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B正确; C. 葡萄糖、胰岛素和Na+等都是血浆中的物质并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C正确; D. 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D正确。 故选A。 19.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液①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等物质 B. ①②④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 C. 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剧烈变化 D. 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主要场所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其中①②④构成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A、呼吸酶是细胞内物质,一般不存在于①血浆中,A错误; B、①②④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如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B正确; C、因为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乳酸不会引起pH值剧烈变化,C错误; D、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B。 20.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24 - A. 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有氧呼吸频率加快 B. 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 C. 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 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使乳酸含量增加;BC段下降是由于乳酸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 【详解】A、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所致,A错误;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能运输更多的氧气,B正确; C、AB段上升是由于此段时间内人体的无氧呼吸加强所致,而不是只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在BC段,乳酸与NaHCO3反应,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1.农业上常用的育种方法如下: a.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汰劣留良)→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 b.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粉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单倍体小苗→秋水仙素处理→若干植株→F2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c.正常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d.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到太空→返回地面种植→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e.获得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导入乙种生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1)a方法属于常规的___________育种,一般从F2 - 24 - 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选中的个体还需要经过若干代的自交、鉴别,直到不发生分离为止,这是因为新品种一定要是___________。 (2)b方法与a方法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3)通过c途径获得的新品种属于_________倍体,它们往往表现出(优缺点)___________特点;育种中使用的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时期_____________。 (4)d方法中搭载的种子应当是_______(“干燥的”、“萌动的”、“休眠的”);此种育种的遗传学原理____________。 (5)e方法是__________育种,育种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杂交 (2). 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3). 纯合子 (4).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纯系植株 (5). 多倍体 (6). 器官粗壮,营养丰富,发育延迟、结实率低等 (7). 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8). 细胞分裂前期 (9). 萌动的 (10). 基因突变 (11). 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 (12). 目的性强,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a表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表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表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表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e表示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表示杂交育种,由于该过程中F2代才发生性状分离,开始出现所需要的表现型,所以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由于杂合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获得的新品种一定要是纯种,因此选中的个体还需要经过若干代的自交、鉴别,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b为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肯定是纯种。 (3)c途径属于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是多倍体,多倍体具有器官粗壮,营养丰富,发育延迟、结实率低等特点;育种中使用的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4)d方法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萌发的种子分裂旺盛,DNA复制时容易发生突变,因此d方法中搭载的种子应当是萌动的。 (5)e表示基因工程育种,其优点是目的性强,能够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 - 24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中各种育种方法的过程,判断各个字母代表的育种方法及其所遵循的育种原理。 22.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若含a 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与F1代相比,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___(变大/不变/变小)。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 (是/否)。 (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Bb的高茎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成为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植株,假设该植株自交后代均能存活,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则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4)用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得F1共1812株,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①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 ②X射线照射导致少数花粉中染色体片段缺失,使高茎基因(B)丢失。 为确定该矮茎个体产生的原因,科研小组做了下列杂交实验.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注: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代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 第二步:种植上述种子,得F2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 第三步:种植F2结的种子得F3代植株,观察并统计F3代植株茎的高度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的结果; ②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答案】 (1). AaBb、Aabb (2). 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15:5:3:1 (3). 不变 (4). 是 (5). 高茎:矮茎=35:1 (6). 3:1 (7). 6:1 【解析】 - 24 - 【分析】 由于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概率为3/8,即3/4×1/2,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产生AB、Ab、aB、a b4种比例相等的雌雄配子。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aB:a b=2:2:1:1。因此,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15:5:3:1。与F1代相比,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不变,但由于A、a基因的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Bb的高茎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成为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植株,假设该植株自交后代均能存活,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则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植株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BB:Bb:bb=1:4:1,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为高茎:矮茎=35:1。 (4)要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需要选F1代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F2代);将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 ①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3:1,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的结果; ②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6:1,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3.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 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示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 24 - (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 (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表。 甲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总数 个体数 20 22 4 20 12 3 9 8 2 100 乙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个体数 196 168 36 400 (3)甲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 (4)甲种群的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 (5)已知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_____。 【答案】 (1). 地雀A和B; (2). 地雀A、B与C (3). 海洋环境的变化 (4). 基因库 (5). 0.7 (6). 80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1)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且产生的后代可育,这表明地雀A与地雀B属于同一个物种,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表明地雀C与地雀A、B产生了生殖隔离,它们并非同一物种,因此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和B,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B与C。 (2)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是环境变化进行选择的结果,此处是指海洋环境变化。 (3)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4)种群甲中基因A的频率=(20×2+22+20×2+12+9×2+8)/200×100%=0.7。 (5)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400×2×104×10-5=80个。 - 24 -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因频率的计算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整理与运用,识图能力,结合图片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 24.Ⅰ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________。 (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A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____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_______ 。 (3)若要高效地获得蛋白A,可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因为与家蚕相比,大肠杆菌具有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优点。 (4)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填蛋白A的基因”或蛋白A的抗体”)。 (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______________。 ⅠⅠ.某一质粒载体如图所示,外源DNA插入到Ampr或Tetr中会导致相应的基因失活(Ampr表示氨苄青霉索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有人将此质粒载体用BamH Ⅰ酶切后,与用 BamHⅠ酶切获得的目的基因混合,加入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大肠杆菌有的未被转化,有的被转化。被转化的大肠杆菌有三种,分别是含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回答下列问题 (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__________,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 24 - (2)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和仅含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 _______,并且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细胞也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_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 (3)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A的编码区中有内含子和外显子,在真核生物细胞内把内含子转录来的RNA切除,而原核生物细胞内基因转录后不切除,直接表达 (2). 噬菌体 (3). 噬菌体是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而家蚕是真核生物 (4). 繁殖快;易培养;产物含量高;产物易分离等(繁殖快;培养简单;成本低;易于转导、转化;遗传背景清楚;转录翻译系统简单;有许多与之配套的培养体系、质粒载体 (5). 目标基因表达水平高 (任选两点) (6). 蛋白A的抗体 (7). 不仅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还证明了DNA可以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 (8). 能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 (9). 二者均不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均不生长 (10). 含有质粒载体 (11). 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或重组质粒) (12). 二者均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13). 四环素 (14). 受体细胞 【解析】 【分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 24 -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是不连续的,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内含子和外显子都会转录产生相应的RNA,但内含子转录来的RNA被切除产生的RNA为mRNA,之后翻译产生相应的蛋白质。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是连续的,不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编码区直接转录产生相应的RNA,之后翻译产生相应的蛋白质。 【详解】Ⅰ(1)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是不连续的,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内含子和外显子都会转录产生相应的RNA,但内含子转录来的R NA被切除产生的RNA为mRNA,之后翻译产生相应的蛋白质。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是连续的,不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编码区直接转录产生相应的RNA,之后翻译产生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 (2)噬菌体是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家蚕是动物。因此选用昆虫病毒作为表达基因A的载体,不选用噬菌体作为载体。 (3)原核生物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即蛋白A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可以转移到R型菌中,并与R型菌中DNA重组。故其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是不仅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还证明了DNA可以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 ⅠⅠ. (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具有标记基因、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2)由于未被转化的和仅含有环状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中不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未被转化的和仅含有环状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均不能存活,因此两者是不能区分的;含有质粒的大肠杆菌和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细胞,由于均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都能生长,因此两者也是不能区分的。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四环素的固体培养基,即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在其中不能生长,而含有普通质粒的大肠杆菌能生长。 (3)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受体细胞。 - 24 -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基因工程、真核和原核基因的区别、遗传物质探索等相关内容,本题源于课本中内容,又高于课本,启发学生联想,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较难。 25.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_______________。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______________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若红细胞中的O2被组织细胞利用,则至少穿过___层磷脂分子层。 (4)_______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的环境;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 ①细胞生存直接环境; ②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细胞呼吸) (2). 增加 (3). 协助扩散 (4). 空间结构; (5). 组织液(血浆、内环境) (6). 12 (7). 组织液 (8). 淋巴(淋巴液)和组织液 (9).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进入红细胞后与水形成H+和HCO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组织液中。 【详解】(1)人的细胞通过有氧呼吸作用产生CO2 - 24 - ,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进入血浆,血浆中CO2主要来自细胞有氧呼吸。 (2)根据试题中的图示,CO2进入红细胞后形成碳酸,而后碳酸分解形成HCO3-,所以细胞中HCO3-数量增加。细胞中HCO3-离子浓度较高,运输无机盐离子需要载体,所以HCO3-顺着浓度梯度进入血浆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在H+作用下引起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结合的氧气释放,氧气扩散到组织液,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若红细胞中的O2被组织细胞利用,则至少穿过1层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一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才能被线粒体利用,共穿过6层膜,12层磷脂分子层。 (4)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的环境;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直接环境;②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细胞代谢、物质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 24 - - 2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