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答题卡上)‎ ‎1.如图ABC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A和B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C作为食物来源.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楚A和B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和B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他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B.A和B的关系一定为竞争 C.若A和B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D.A、B和C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2.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 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有刺刚毛基因含胸腺嘧啶,无刺刚毛基因含尿嘧啶 C.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 D.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 ‎3.某学习小组以“伴性遗传的特点”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选择调查的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白化病、在熟悉的4~10个家庭中调查 B.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血友病、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4.如图所示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A、a)和乙病(设基因为B、b)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若III﹣2与III﹣4结婚,生一个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是1/24‎ D.III﹣5的基因型aaXBXB或aaXBXb ‎5.如图为一个二倍体生物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  )‎ A.AB段 B.CD段 C.FG段 D.HI段 ‎6.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理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该实验临时装片制作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实验试剂及作用分别为: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解离 D.如果以洋葱幼苗为实验材料,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说明实验成功,该幼苗长成植物体之后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实现了加倍 ‎7.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酶①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 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螺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D.若该DNA分子复制前有1000个碱基对,A200个,则图示过程完成共需C原料300个 ‎8.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 ‎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9.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⑥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B.若图1的①中A占23%、U占25%,则DNA片段中A占24%‎ C.图2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⑨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正常情况下,图3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⑥⑦⑧过程 ‎10.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其结果可能是(  )‎ A.变成其等位基因 B.DNA分子内部的碱基配对方式改变 C.此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 D.此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 ‎11.如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3N)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B.②过程可能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C.图中只包含有两个不同的物种 D.三倍体无子西瓜可能产生极少量可育的配子 ‎12.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基因c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B.基因a和基因b可能共同控制同一毛色的性状遗传 C.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若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染色体易位 ‎ ‎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2分)‎ ‎13.果蝇翅型和眼色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雌雄果蝇均有各种表现型,研究发现某种纯合的翅型幼体会死亡(XAY、XaY视为纯合子).某研究小组从一群随机交配过的果蝇中,取一只裂翅红眼雌果蝇与一只裂翅白眼雄果蝇交配产生F1,F1成体中裂翅红眼:非裂翅红眼:裂翅白眼:非裂翅白眼=2:1:2:1.‎ ‎(1)根据杂交结果,  (填“能”或“不能”)确定裂翅与非裂翅的显隐关系.‎ ‎(2)若单独分析每对基因的位置,则A、a可能位于  .‎ ‎①线粒体 ②常染色体 ③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④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⑤XY的同源区段,为了确定A、a的位置,最简单的方法是  .‎ ‎(3)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则F1非裂翅红眼中雄果蝇占的比例为  .‎ ‎14.图中甲~丁表示大分子物质或结构,①、②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①过程与②过程碱基配对方式的区别是  .‎ ‎(2)若乙中含1000个碱基,其中C占26%、G占32%,则甲中胸腺嘧啶的比例是  ,此DNA片段经三次复制,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消耗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  ;‎ ‎②过程涉及的RNA有  类.‎ ‎(4)在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  ,在分裂期此图所示过程很难进行,原因是  .‎ ‎(5)下列生物或结构中,与结构丁化学组成相近的是  ‎ A.T2噬菌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线粒体 D.HIV.‎ ‎15.如图甲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乙是一个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①  ;②  .‎ ‎(2)α链碱基组成为  ,β链碱基组成为  .‎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4)Ⅱ6基因型是  ,Ⅱ6和Ⅱ7婚配后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  产生的一种遗传病,从变异的种类来看,这种变异属于  .该病十分少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  和  .‎ ‎ ‎ ‎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答题卡上)‎ ‎1.如图ABC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A和B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C作为食物来源.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楚A和B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和B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他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B.A和B的关系一定为竞争 C.若A和B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D.A、B和C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知,本题是隔离与物种形成的题目,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做出判断.‎ ‎【解答】解:A、生殖隔离包括不能自由交配、胚胎致死、产生后代不育等,能进行自由交配,不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A描述错误.‎ B、竞争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开始他们是同一物种,不属于竞争,后来也不一定是不同的物种.所以B描述错误.‎ C、基因库是对种群而言的,A、B属于两个种群,因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库.所以C描述错误.‎ D、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D描述正确.‎ 故应选D.‎ ‎ ‎ ‎2.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 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有刺刚毛基因含胸腺嘧啶,无刺刚毛基因含尿嘧啶 C.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 D.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与DNA的关系;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与a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完全连锁.Dd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又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Ab、ab与Dd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为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真核细胞中的基因指的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中不含尿嘧啶,B错误;‎ C、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abbDd,C错误;‎ D、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D:abd:Abd:abD=1:1:1:1,另一亲本的配子为abd,则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D正确.‎ 故选:D.‎ ‎ ‎ ‎3.某学习小组以“伴性遗传的特点”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选择调查的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白化病、在熟悉的4~10个家庭中调查 B.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血友病、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分析】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一般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选择调查的样本应该是广大的人群,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选择具有患者的家系进行调查.‎ ‎【解答】解:A、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不能用于调查伴性遗传病,且样本应该选择具有患者的家系,A错误;‎ B、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可以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该病的遗传特点,B正确;‎ C、由题意知,该调查的目的是探究伴性遗传的特点,因此选用的样本是具有患者的家系,不能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C错误;‎ D、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不能用于调查伴性遗传病,且样本应该选择具有患者的家系,D错误.‎ 故选:B.‎ ‎ ‎ ‎4.如图所示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A、a)和乙病(设基因为B、b)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若III﹣2与III﹣4结婚,生一个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是1/24‎ D.III﹣5的基因型aaXBXB或aaXBXb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解答本题首先判断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在判断时,首先根据“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判断显隐性,然后再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判断染色体.‎ 图中看出,Ⅱ﹣3和Ⅱ﹣4均不患甲病,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因此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也属于隐性遗传病,并且其中II﹣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Ⅱ﹣2,因此判断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解:A、图中看出,Ⅱ﹣3和Ⅱ﹣4均不患甲病,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因此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Ⅱ﹣1和Ⅱ﹣2不患乙病,并且其中II﹣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Ⅱ﹣2,因此判断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 C、III﹣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III﹣4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他们生一个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C错误;‎ D、由于Ⅱ﹣4的乙病基因不确定,因此III﹣5的基因型aaXBXB或aaXBXb,D正确.‎ 故选:C.‎ ‎ ‎ ‎5.如图为一个二倍体生物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  )‎ A.AB段 B.CD段 C.FG段 D.HI段 ‎【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分析】图为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中看出CD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这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图中GH段同源染色体消失为0,说明此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 ‎【解答】解:分析图解可知,AF段为有丝分裂,FG为减Ⅰ分裂,HI为减Ⅱ分裂.而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减Ⅰ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发生在FG段.‎ 故选:C.‎ ‎ ‎ ‎6.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理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该实验临时装片制作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实验试剂及作用分别为: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解离 D.如果以洋葱幼苗为实验材料,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说明实验成功,该幼苗长成植物体之后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实现了加倍 ‎【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 ‎1、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解答】解:A、低温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 B、该实验临时装片制作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正确;‎ C、实验试剂及作用分别为: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解离,C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细胞有加倍的染色体数,不一定意味着实验成功,且该幼苗长成植物体之后也不是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实现了加倍,D错误.‎ 故选:D.‎ ‎ ‎ ‎7.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酶①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 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螺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D.若该DNA分子复制前有1000个碱基对,A200个,则图示过程完成共需C原料300个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过程为DNA分子复制.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A、酶①作用于DNA的两条母链之间,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为DNA解旋酶;酶②作用于DNA的母链和新合成子链之间,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形成,A正确;‎ B、新形成的甲、乙两条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亲代DNA母链,符合半保留复制以及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正确;‎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甲乙两条DNA所携带信息相同,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甲乙的分离即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 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复制前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200个,则C=G=800个,复制一次所需游戏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为(2﹣1)×800=800个,D错误.‎ 故选:D.‎ ‎ ‎ ‎8.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 ‎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为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为几倍体.‎ ‎【解答】解:①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则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故①正确;‎ ‎②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为单倍体,故②错误;‎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是生殖细胞,不是个体,故③错误;‎ ‎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如果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是单倍体,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是三倍体,故④错误;‎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可能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一般是单倍体,故⑤正确;‎ 所以②③④错误,故选:B.‎ ‎ ‎ ‎9.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⑥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B.若图1的①中A占23%、U占25%,则DNA片段中A占24%‎ C.图2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⑨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正常情况下,图3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⑥⑦⑧过程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1、据图分析,图1表示转录,即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图2表示翻译,即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②表示信使RNA,③表示核糖体,④表示多肽(蛋白质),‎ ‎3、图3中⑤表示DNA的自我复制,⑥表示转录,⑦表示逆转录,⑧表示RNA自我复制,⑨表示翻译.‎ ‎【解答】解:A、由图1可推知,该过程是转录,对应于图三的⑩过程,转录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A正确;‎ B、图1的①代表mRNA,在mRNA 中,A占23%、U 占25%,则A+U=48%,由此可推知,DNA 分子中 A+T=48%,又因 A=T,所以,A=T=24%,B正确;‎ C、图2表示翻译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⑨过程,该过程以 mRNA(核糖核酸)为模板,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C正确;‎ D、图3的⑤⑥⑨过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而⑦⑧过程只能发生在被 RNA 病毒感染的生物体细胞内,D错误.‎ 故选:D.‎ ‎ ‎ ‎10.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其结果可能是(  )‎ A.变成其等位基因 B.DNA分子内部的碱基配对方式改变 C.此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 D.此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发生了基因突变,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A正确;‎ B、在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会发生改变,都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B错误;‎ C、基因突变改变的是基因结构,不会改变染色体的结构,C错误;‎ D、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所以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可能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也可能没有发生改变,且基因的数目也不会改变,D错误.‎ 故选:A.‎ ‎ ‎ ‎11.如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3N)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B.②过程可能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C.图中只包含有两个不同的物种 D.三倍体无子西瓜可能产生极少量可育的配子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据图分析,①过程表示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②四倍体的西瓜和二倍体的西瓜杂交形成三倍体的无子西瓜,因此四倍体和二倍体不属于同一物种.‎ ‎【解答】解:A、①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未分裂,导致染色体加倍,A错误;‎ B、②过程为杂交,在杂交过程中可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B正确;‎ C、图中二倍体和四倍体是两个物种,它们的杂交后代不育,不能称为一个物种,C正确;‎ D、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发生紊乱,极少数情况下可以产生可育的配子,D正确.‎ 故选:A.‎ ‎ ‎ ‎12.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基因c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B.基因a和基因b可能共同控制同一毛色的性状遗传 C.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若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染色体易位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4、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 ‎【解答】解:A、基因c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A错误;‎ B、基因a和基因b可能共同控制同一毛色的性状遗传,B正确;‎ C、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互为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错误;‎ D、若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染色体倒位,D错误.‎ 故选:B.‎ ‎ ‎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2分)‎ ‎13.果蝇翅型和眼色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雌雄果蝇均有各种表现型,研究发现某种纯合的翅型幼体会死亡(XAY、XaY视为纯合子).某研究小组从一群随机交配过的果蝇中,取一只裂翅红眼雌果蝇与一只裂翅白眼雄果蝇交配产生F1,F1成体中裂翅红眼:非裂翅红眼:裂翅白眼:非裂翅白眼=2:1:2:1.‎ ‎(1)根据杂交结果, 能 (填“能”或“不能”)确定裂翅与非裂翅的显隐关系.‎ ‎(2)若单独分析每对基因的位置,则A、a可能位于 ②⑤ .‎ ‎①线粒体 ②常染色体 ③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④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⑤XY的同源区段,为了确定A、a的位置,最简单的方法是 统计F1的性别比例(或F1是否与性别有关) .‎ ‎(3)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则F1非裂翅红眼中雄果蝇占的比例为  .‎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分析】已知果蝇翅型和眼色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裂翅红眼雌果蝇和裂翅白眼雄果蝇交配产生F1,F1成体中,裂翅红眼:非裂翅红眼:裂翅白眼:非裂翅白眼=2:1:2:1,后代出现了非亲本类型非裂翅,说明非裂翅是隐性性状,裂翅是显性性状.‎ ‎【解答】解:(1)根据题意亲本都是裂翅,后代出现了非裂翅,说明非裂翅是隐性性状,裂翅是显性性状.‎ ‎(2)后代裂翅:非裂翅=2:1,说明亲本都是Aa(或XAXa、XAYa),且后代AA(或xAxA)纯合致死,即可能在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可以统计F1的性别比例(或F1是否与性别有关)来确定基因的位置.‎ ‎(3)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后代裂翅:非裂翅=2:1,说明亲本都是Aa,且后代AA纯合致死;又因为B、b位于性染色体XY中的同源区段,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后代出现雄性白眼,说明母本是杂合子,所以双亲的基因型是AaXbYb、AaXBXb,所以F1中非裂翅红眼中雄果蝇占的比例为.‎ 故答案为:‎ ‎(1)能 ‎(2)②⑤统计F1的性别比例(或F1是否与性别有关)‎ ‎(3)‎ ‎ ‎ ‎14.图中甲~丁表示大分子物质或结构,①、②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核糖核苷酸 ;①过程与②过程碱基配对方式的区别是 ①过程中T可与A配对 .‎ ‎(2)若乙中含1000个碱基,其中C占26%、G占32%,则甲中胸腺嘧啶的比例是 21% ,此DNA片段经三次复制,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消耗 2320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 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 ‎②过程涉及的RNA有 3 类.‎ ‎(4)在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  ,在分裂期此图所示过程很难进行,原因是 DNA处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 .‎ ‎(5)下列生物或结构中,与结构丁化学组成相近的是 BD ‎ A.T2噬菌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线粒体 D.HIV.‎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过程②表示翻译;图中甲表示DNA,乙表示mRNA,丙表示多肽链,丁表示核糖体.‎ ‎【解答】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中①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转录合成的是RNA,因此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①过程是DNA的一条链与m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②过程是mRNA与t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因此①过程中T可与A配对.‎ ‎(2)图中乙表示mRNA,若乙中含1000个碱基,其中C占26%、G占32%,则DNA分子中的模板链中的G占26%、C占32%,则DNA分子中G+C=58%,A+T=42%,因此其中的胸腺嘧啶的比例是21%,胞嘧啶有580个.此DNA片段经三次复制,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消耗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3﹣22)×580=2320个.‎ ‎(3)图中看出,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翻译过程需要mRNA作为模板,tRNA作为运输工具,rRNA作为合成场所.‎ ‎(4)在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在分裂期时,由于DNA处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因此DNA复制和表达过程很难进行.‎ ‎(5)图中结构丁表示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和RNA构成的,选项中T2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线粒体所含的成分较复杂;而烟草花叶病毒和HIV病毒都属于RNA病毒,其组成成分均为蛋白质和RNA.‎ 故答案为:‎ ‎(1)核糖核苷酸 ①过程中T可与A配对 ‎(2)21% 2320‎ ‎(3)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3‎ ‎(4) DNA处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 ‎(5)BD ‎ ‎ ‎15.如图甲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乙是一个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① DNA复制 ;② 转录 .‎ ‎(2)α链碱基组成为 CAT ,β链碱基组成为 GUA .‎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 常 染色体上,属于 隐 性遗传病.‎ ‎(4)Ⅱ6基因型是 Bb ,Ⅱ6和Ⅱ7婚配后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BB .‎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 基因突变 产生的一种遗传病,从变异的种类来看,这种变异属于 可遗传变异 .该病十分少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 低频性 和 多害少利性 .‎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图示1中看出,由于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密码子改变,所翻译的氨基酸改变,导致产生异常的血红蛋白.‎ 图2中系谱图可以看出,“无中生有为隐性”,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此判断各个体的基因型,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进行计算.‎ ‎【解答】解:(1)图中①②分别表示DNA复制和转录.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的一条链为GTA,因此α链碱基组成为CAT,β链为α链转录形成的mRNA,因此其碱基组成为GUA.‎ ‎(3)图2中,表现正常的3和4生了个患病的9号,因此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由此确定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属于隐性遗传.‎ ‎(4)由于Ⅱ6和Ⅱ7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因此他们的基因型均为Bb,因此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要保证Ⅱ9(bb)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BB.‎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的碱基对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即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该病十分少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和多害少利性.‎ 故答案是:‎ ‎(1)DNA复制 转录 ‎ ‎(2)CAT GUA ‎ ‎(3)常 隐 ‎ ‎(4)Bb  BB ‎ ‎(5)基因突变 可遗传变异 低频性 多害少利性 ‎ ‎ ‎2017年1月1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