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www.ks5u.com 2015级学分认定考试 生物试题 第Ⅰ卷 1.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答案】C 【解析】D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催化活性,B错误;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正确;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37℃,但是37℃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D错误。 2.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BCD 【答案】B 【解析】胰岛素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是指药物经皮下注入人体,该方法比皮内注射吸收快),且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因此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A正确;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B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由于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弧的组成成分,明白反射活动的发生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且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 3.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答案】D 【解析】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如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信号由分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传递到靶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两者细胞膜表面直接相互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故选D。 4.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红眼长翅果蝇与一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 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 白眼残翅雌果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答案】B 【解析】长翅与长翅交配,后代出现残翅,则长翅均为杂合子(Bb),子一代中残翅占1/4,而子一代雄性中出现1/8为白眼残翅,则雄性中残翅果蝇占1/2,所以亲本雌性为红眼长翅的双杂合子,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A正确;亲本雄性为白眼长翅果蝇,基因型为BbXrY,F1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B错误;亲本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则各含有一个Xr基因,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bXrXr,为纯合子,配子的基因型即卵细胞和极体均为bXr,D正确。 5. 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 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 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 光照强度为b~c,曲线Ⅰ、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答案】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实验的自变量,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判断不同条件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6.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 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 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 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答案】C 【解析】真核细胞中DNA转录的产物包括tRNA、rRNA和mRNA,A项正确;三种RNA对应的基因不同,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B项正确;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DNA,也可以通过转录合成RNA,C 项错误;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D项正确。 7.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 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 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答案】C 【解析】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正确;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快速而无限增殖的细胞,但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需要从它生存的环境中获取自身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属于异养型,所以不具有自养能力,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即细胞编程性死亡,D正确。 8.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C.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答案】B 【解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可直接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计数,A错误;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要随机取样,由于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所以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使样本数量足够多,以保证所测得数据更加接近真实值,B正确;采用等距取样法,要确保一定的样方数量并求平均值,减少误差,C错误;采用五点取样法,样方的面积大小要适中,D错误。 9. 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答案】C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包括乙醇在内的有机溶剂中,A项正确;镁属于细胞中的无机盐范畴,可以离子状态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进而参与叶绿素的合成,B项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可见光不包括红外光和紫外光,C项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因没有光照而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现出来,因而叶片呈黄色,D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细胞中的无机盐、光合色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0.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答案】B 【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最终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故A项正确;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重吸收水分,故B项错误;摄盐过多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相关神经调节,会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C项正确;饮水增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D项正确。 【考点定位】 动物水盐平衡调节 【名师点睛】 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1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答案】D 【解析】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都是C、H、O、N、P,A正确;一个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B正确;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C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此外细菌的基因也可以位于质粒上,D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与RNA的异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名师点睛】一个tRNA中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DNA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都是C、H、O、N、P。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 1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 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A正确;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有能量输入和散失,B错误;C、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D、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D正确。 故选:B. 1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护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内环境稳态应澄清的两种误区 (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 (2)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如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 14. 真核生物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下列过程有可能发生在同一个时期的是( ) A. 染色体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B. 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 C. 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纺锤体的形成和核仁的解体 【答案】D 【解析】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A错误;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细胞板出现在末期,B错误;着丝点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核仁的解体和纺锤体形成都在前期,D正确。 15. 硝化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 ) A. 都能进行繁殖和有氧呼吸 B. 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 C. 都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D. 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破伤风杆菌只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核膜和染色体。酵母菌是真核生物,进行有丝分裂。 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6. 关于细胞凋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B. 胎儿手指的成形需要细胞凋亡 C. 细胞死亡就是细胞凋亡 D. 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内部环境稳定 【答案】C 【解析】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生理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A正确;胎儿手指的成形,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C错误;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D正确。 17. 下列哪些染色体行为是减数分裂特有的( ) A.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C.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 D.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都会发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C错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正确。 18. 关于细胞内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分裂期 B. 在DNA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C.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 形成的两条子链碱基序列相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A错误; B、DNA复制是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进行的,B错误; C、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C正确; D、形成的两条子链碱基序列互补,D错误. 故选:C. 19. 一段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5%A、20%C、35%G、10%T,它是一段( ) A. 双链DNA B. 单链DNA C. 双链RNA D. 单链RNA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核酸分为DNA和RNA两类。两者的区别之一是所含的碱基不同,即DNA所含碱基有T无U,而RNA的碱基有U,不含有T。据此,可确定该题所述核苷酸链为DNA;根据双链DNA的结构可知,A和T配对,且数量相等,G和C配对且数量相等,该题条件显然不符合这项条件,故判断该核苷酸链为单链DNA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核酸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情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属于基础题,是学生必需会做的题目。 20. 用一定剂量的稀硝酸处理某种霉菌,诱发了基因突变,稀硝酸最有可能在下列哪个过程中起作用 A. 有丝分裂间期 B. 有丝分裂全过程 C. 受精作用过程 D.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当然,对有性生殖的动植物来说,一般只有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才能遗传给子代。霉菌的繁殖方式是无性生殖(孢子生殖),它不进行减数分裂。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本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21. 以下生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的有哪些? ( ) ①某地块中的荠菜 ②作物植株上的蚜虫 ③某地块中的跳蝻(注:跳蝻是蝗虫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 ④某昆虫的卵 ⑤草原上的野兔 ⑥土壤中的蚯蚓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⑥ 【答案】D 【解析】调查某地块中的荠菜的密度常用样方法,①正确;调查作物植株上的蚜虫密度常用样方法,②正确;调查某地块中的跳蝻的密度常用样方法,③正确;调查某昆虫的卵的密度常用样方法,④正确;调查某地野兔的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⑤错误;调查某地块中的蚯蚓的密度常用样方法,⑥正确。故选D。 22. 正常的健康人体内,由同一器官分泌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一组激素是( )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 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C. 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 D.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答案】A 【解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则是升高血糖浓度,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就表现为拮抗作用,A正确;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由垂体产生的,但是二者作用不相反,B错误;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不是由同一个器官分泌的,且作用不相反,C错误;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二者为分级调节关系,D错误。 2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和单向性的 B. 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 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是兔子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 D. 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不循环的,逐级递减的,A正确;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少部分通过化能合成作用来自于部分物质,B正确;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不属于兔子同化的能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错误;生态系统需要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来维持自身的稳定性,D正确。 24. 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A. O2的产生 B. H2O生成 C. 的消耗 D. ATP的合成 【答案】A 【解析】O2的产生 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上;H2O生成可以发生在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上;的消耗可以是叶绿体基质、线粒体的内膜;ATP的合成在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和内膜、细胞质基质。选A。 【考点定位】各种物质参与的过程和场所 【名师点睛】熟记课本的基础知识,抓双基 25. 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B. 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 C. 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D. 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 【答案】C 【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正确;分泌蛋白先经过内质网,再经过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C错误;当囊泡运输至细胞膜时会通过胞吐排出分泌蛋白,囊泡膜会与细胞膜相融合,D正确。 第II卷 26. 图1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Ⅰ~Ⅲ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图2是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2所示色素参与图1中________(填序号)过程,它们存在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Ⅱ过程的主要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在叶绿体内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 ]________________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色素甲.乙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光)。 【答案】 (1). Ⅰ (2). 类囊体膜薄 (3). CO2浓度 温度 (4). ATP (5). 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6).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7). 丁胡萝卜素 (8). 红光和蓝紫光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1是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其中Ⅰ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Ⅱ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Ⅲ是有氧呼吸过程,X物质是ATP;图2中丁表示胡萝卜素、丙即为叶黄素、乙表示叶绿素a、甲表示叶绿素b,其中叶绿素a和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1)图2所示为四种光合色素,处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参与图1中Ⅰ光反应阶段。图1中过程Ⅱ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2)图1中物质X是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所以在叶绿体内的移动方向是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过程Ⅲ表示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由于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大,因此胡萝卜素扩散的最快,因此图2中丁表示胡萝卜素。甲、乙表示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图1的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各个过程的物质变化,判断它们生理过程的名称。 27. 如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①~⑦中,具有双层膜的是_______(填序号),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2)结构⑥⑦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能进行DNA复制和转录的结构有________。 (4) 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乙.丙.丁三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___。 【答案】 (1). ⑤⑥⑦ (2). ① (3). 类囊体(囊状结构或基粒) (4). 嵴(或内膜) (5). 翻译(或蛋白质合成) (6). mRNA (7). ⑤⑥⑦ (8). 丁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核糖体,②表示内质网,③表示高尔基体,④表示细胞膜,⑤表示细胞核,⑥表示叶绿体,⑦表示线粒体;甲表示mRNA,乙表示在内质网上加工的多肽,丙表示经过内质网加工的未成熟的蛋白质,丁表示经过高尔基体加工的成熟的蛋白质。 (1)图中⑤表示细胞核,⑥表示叶绿体,⑦表示线粒体,它们都有双层膜结构;①表示核糖体,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分子。 (2)⑥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的堆叠增大膜面积;⑦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 (3)①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甲表示mRNA;图中⑤细胞核、⑥叶绿体、⑦线粒体都含有DNA,所以都可以进行DNA复制和转录。 (4)图中甲、乙、丙、丁中的蛋白质,只有丁中的蛋白质经过了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具有生物活性,所以只有丁中的胰岛素具备了降血糖的功效。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图中各个结构和物质的名称,并判断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经过的结构。 28. 图l表示雌性个体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请据图回答: (1)细胞中DNA解旋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段。 (2)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该细胞在__________段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_______。 (4)图2中的____________细胞一定属于该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1细胞处于图1中 ____段,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 【答案】 (1). BC (2).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3). DNA复制 (4). CD (5). BE (6). 1、2 (7). CD (8).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ABC表示间期,其中BC段为DNA复制;CD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EF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图2中,1、2、3、4分别表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细胞中DNA解旋主要发生DNA复制的过程中,即图中的BC段。 (2)EF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休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BC段为DNA复制,DNA含量加倍。 (3)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的CD段。BC段表示DNA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EF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所以含有染色单体的是BE段。 (4)根据题干信息已知该生物是雌性的,图2中1、2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属于雌性生物,所以一定该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1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CD段,形成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1中虚线判断各个线段代表的减数分裂时期,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判断图2中各个细胞代表的减数分裂时期。 29. 果蝇的野生型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B时,表现为紫眼;当个体不含A基因时,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眼。现有两个纯合品系杂交,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果蝇野生型眼色的遗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A、a位于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2)亲本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F2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 (3)某小组利用上述实验中果蝇为实验材料,尝试选择不同眼色的果蝇进行杂交,使杂交后代中白眼果蝇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你认为该小组能否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遵循 (2). 常 (3). aaXBY (4). 1/2 (5). 不能 (6). 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__,而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 【解析】(1)由F1 中只有紫眼雌性和红眼雄性可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果蝇野生型眼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性染色体上,亲本为AAXbXb和aaXBY,符合题意,因此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可知亲本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由于基因频率不变,F2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F1中A的基因频率,因此F2中A基因的频率为1/2×1/2+1/2×1/2=1/2。 (3)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 而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故该小组不能成功。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位置的判断、基因频率的计算 30. 下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产生冷觉的A是________,运动能调节体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激素③以B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________调节。 (3)与激素④在血糖调节方面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 (4)人在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经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下丘脑 (2). 大脑皮层 (3). 运动时肌肉的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 (4). 反馈 (5). 胰岛素 (6). 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7). 汗液分泌较少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A产生了冷觉,为高级中枢大脑皮层;B是下丘脑;C胰岛A细胞;D为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或者靶器官,主要是肝脏。①~④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 (1)体温调节中枢生在下丘脑,产生冷觉的器官A是大脑皮层。运动时肌肉的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所以运动能调节体温。 (2)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B垂体的分泌活动。 (3)④是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血糖浓度升高,而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所以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表现为拮抗关系。 (4)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人在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汗液分泌较少。 【点睛】分析题图,确定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器官和数字所代表的激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 下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甲图中的因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图给出的信息,该生物的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________,乙图中________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与此类似。 (3)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值,对应在乙图上的时间点为________。 (4)若该生物为某种经济鱼类,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在乙图的________点可提供最大的持续产量。若甲图的①②分别代表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的增长率,这两个种群在各自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高低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迁入率和迁出率 (2). 增大 (3). J型 (4). AB (5). 最大(K) (6). C (7). B (8). 种群的适应性高于种群 【解析】试题分析:(1)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甲图中所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外,还有迁入和迁出。 (2)依题意并结合分析图甲可知: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其种群密度将会增大。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种群增长率不变,说明其数量增长模型为J型,乙图中ab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加大,因此种群数量的增长与此类似。 (3)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即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K值,对应在乙图上的时间点为c。 (4)若该生物为某种经济鱼类,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在最大值,即乙图的b点可提供最大的持续产量。若甲图的①②分别代表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的增长率,则①种群的数量高于②种群,因此这两个种群在各自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高低可描述为①种群的适应性高于②的种群。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