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大庆二中、二十三中、二十八中、十中高一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带解析)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大庆二中、二十三中、二十八中、十中高一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 B. 埃博拉病毒具体细胞壁、细胞膜,但是没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 C. 病毒只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D.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都营寄生生活,A正确; B、埃博拉病毒无细胞结构,B错误; C、病毒只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组成,C正确; D、病毒只含DNA或RNA,故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正确. 故选:B.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B. 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C. 种群→群落→生物体→生态系统→生物圈 D. 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生物体 【答案】B 【解析】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名师点睛】准确把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某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对应于哪一生命层次:( ) A. 个体 B. 种群 C. 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 迁徙是指同种生物为了觅食或繁殖,周期性地从一地区或气候区迁移到另一地区或气候区,因此研究某一种鱼类的季节性迁徙捕食行为,其研究对象属于种群,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4.下列生物中构成他们生命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 草履虫 ②小麦③麻雀④大肠杆菌⑤噬菌体⑥酵母菌 A ①③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①②③④⑥ 【答案】D 【解析】草履虫、大肠杆菌、酵母菌均为单细胞生物;小麦等植物没有动物所具有的系统层次;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5.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 ( ) A. 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 B. 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 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 D. 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为一个群落,A错误;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为多个种群,B错误;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为多个种群,C错误;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为一个种群,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 ) A. 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B. 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C. 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产生后代 D. 具有细胞结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但是该特征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是理由,A错误; B、病毒能够侵染其它生物,但该特征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其理由,B错误; C、病毒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并产生后代,生物的繁殖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其为生物的理由,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C. 7.细胞学说主要阐明 ( ) A. 细胞的结构 B. 细胞的种类 C. 细胞的统一性 D. 细胞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学说主要阐明细胞结构的统一性。根据细胞学说的内容可知,由于显微镜的倍数较小,无法看到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种类繁多,细胞的多样性主要通过结构和功能来看的,当时无法清楚,所以A、B、D选项均无法说明。 C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细胞学说的建立的意义。掌握细胞学说的意义本题就迎刃而解了。 8.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 ) A. 达尔文 B. 施莱登和施旺 C. 列文虎克 D. 魏尔肖 【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个科学家提出的,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故选B。 考点: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9.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形式和最高级形式分别是( ) A. 细胞和生物体 B. 生物体和种群 C. 生物体和群落 D. 细胞和生物圈 【答案】D 【解析】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D。 考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0.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小,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反之亦然. 解:分析题图可知,细胞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是D→A→B→C,放大倍数依次增大,因此视野中的亮度是依次降低,因此C视野最暗. 故选:C.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 细菌本身不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 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SARS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A错误;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靠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错误;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只能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C错误;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2.下面是5位同学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的具体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甲:用凹面镜对着光源以增大视野的亮度 乙:用卫生纸擦目镜 丙:使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于是立即换上高倍镜期望能快速找到 丁:使用高倍镜已经看到细胞,但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戊:发现被观察对象位于视野左下角,若要将其移向视野中心,应将玻片移向右上角 A. 甲、乙、丙 B. 乙、丁、戊 C. 甲、丁 D. 甲、戊 【答案】C 【解析】甲:反光镜包括平面镜和凹面镜,用凹面镜对着光源以增大视野的亮度,甲正确; 乙:擦拭物镜和目镜时应该用显微镜专用的擦镜纸,不能用卫生纸,防止磨损镜头,乙错误; 丙:在使用高倍镜时,必须先使用低倍镜找到细胞,才能换上高倍镜,丙错误; 丁:使用高倍镜已经看到细胞,但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丁正确; 戊:发现被观察对象位于视野左下角,为将其移向视野中心,将玻片移向左下角,戊错误. 故选:C 【考点定位】细胞观察实验 【名师点睛】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13.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②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淮使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①④ C. ⑥③②④ D. ⑥③①④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B图保卫细胞是A图保卫细胞的放大,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⑥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保卫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然后③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物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①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④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即可。即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⑥③①④,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点睛】 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 ①“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②“移”: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③“转”: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④“调”: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切记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14.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 变形虫、水绵、香菇 B. 烟草、草履虫、链霉菌(放线菌) C. 小麦、番茄、大豆 D. 酵母菌、灵芝、豌豆 【答案】C 【解析】变形虫是动物,水绵属于低等植物,香菇是真菌,细胞结构差异较大,A错误;烟草是植物,草履虫是动物,链霉菌(放线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结构差异较大,B错误;小麦、番茄、大豆都是植物,细胞结构最相似,C正确;酵母菌、灵芝是真菌,豌豆是植物,细胞结构差异较大,D错误。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15.下列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 ( ) A. 蓝藻 B. 衣藻 C. 苔藓 D. 玉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注: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 B、衣藻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 C、苔藓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 D、玉米是高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 由此可见,以上四种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蓝藻. 故选:A.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16.从化学元素来看,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 A. 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具有特异性 B. 生物体中有个别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中没有 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种类相差很大 D.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答案】D 【解析】生物体中的化合物由元素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特异性,A错误;生物界中的元素都是生物体从无机环境中有选择的吸收获得的,故生物界中存在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均能够找到,B错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种类大致相同, C错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D正确。 考点: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7.通过对水稻植株和成人体内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分析对比,可推知组成生物体含量最多的一组元素是( ) A. C、H、N、P B. H、O、P、S C. C、N、S、Ca D. C、O、H、N 【答案】D 【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不论从干重和鲜重来看,排前4位的都是C、O、H、N,D正确。 考点:细胞中元素 点睛:同状态的细胞(鲜重、干重)前四种元素的含量排序。 (1)细胞鲜重时元素含量:O>C>H>N。 (2)细胞干重时元素含量:C>O>N>H。 18.下列各种物质在活细胞中的含量从少到多的正确顺序是( ) A. 核酸、无机盐、蛋白质、水 B. 无机盐、蛋白质、核酸、水 C. 蛋白质、水、糖类、核酸 D. 脂质、蛋白质、无机盐、核酸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活细胞中水含量最多,然后是蛋白质,脂质、无机盐和核酸,故A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19.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地和沙漠中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占沙棘细胞鲜重50%以上的物质是( )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水 【答案】D 【解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D正确。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名师点睛】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理解不清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 (2)含量排序:在细胞鲜重中前四位的依次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在细胞干重中前三位的依次是蛋白质、脂质、糖类。 20.前项为实验材料,中项为鉴定所用的化学试剂,后项为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 A. 苹果、斐林试剂、砖红色 B. .花生种子、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C. 黄豆、双缩脲试剂、紫色 D. .卵清蛋白、苏丹Ⅳ染液、红色 【答案】D 【解析】苹果中含有还原糖,可与班氏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溶液,A正确;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红色,B正确;黄豆及卵清蛋白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鉴定。 21.下列各项与蛋白质的多样性无关的是( ) A. 氨基酸的种类 B.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 肽键的结构 D.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答案】C 【解析】蛋白质的多样性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决定,肽键的结构都是-CO-NH-,与蛋白质的多样性无关,C错误。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 22.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留在砂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试剂分别是 A. 碘液、苏丹Ⅲ染液 B. 双缩脲试剂、碘液 C. 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染液 D. 碘液、斐林试剂 【答案】B 【解析】留在纱布上的是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现紫色;洗出的白浆是淀粉,用碘液检测会呈现蓝色,答案是:B 【考点定位】生物组织中蛋白质和糖类的鉴定 23.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 B. 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 C. 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 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含量,则A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中含的元素为C、H、O、N 【答案】C 【解析】 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水、蛋白质,A正确;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B正确;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不能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错误;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A是蛋白质,其结构具有多样性,必含的元素为C、H、O、N,D正确。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名师点睛】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分析 24.研究表明缺硒可导致克山病。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急重症病人可发生猝死。营养学和流行病学界专家认为,成人每天硒的摄取量约在40 μg~100 μg就可满足人体需要。根据资料,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硒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B. 硒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C. 硒的作用重大,只要有了硒,人体就能正常生长发育 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硒是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A正确微量元素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B正确;硒的作用重大,但人体也不能缺乏其他重要元素,C错误;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微量元素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5.C、H、N这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岩石圈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了( ) 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 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D. 生物界具有特殊性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C、H、N三种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人体中占73%,在岩石圈中不到1%,说明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中元素的含量不同,即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具有差异性,故选B。 26.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A. 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糖类 B. 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 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 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答案】C 【解析】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说明青苹果中含有淀粉,淀粉属于多糖,A错误;B错误;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熟苹果中存在还原性糖,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属于还原性单糖,C正确;淀粉不是还原性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错误。 考点:生物组织中糖类的检测 27.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A、C、D中结构符合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特点;B中氨基和羧基没有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故B不符合。 点睛: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8.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下面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一种蛋白质中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多肽时就可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 C. 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2+结合生成紫色化合物 D. 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 【答案】C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但并不是每一个蛋白质都需要20种氨基酸参与合成,A错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多肽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工成有一定空间结构才有生物活性,行使特定的生理功能,B错误;在碱性条件下,肽键可以与Cu2+结合生成紫色化合物,C正确;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具有多样性,D错误。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9.赖氨酸的分子式为C6H14N2O2,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赖氨酸和1分子谷氨酸形成的二肽化合物中C、H、O、N原子数依次是( ) A. 11、23、6、3 B. 9、19、4、3 C. 11、21、5、3 D. 9、17、3、3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推知谷氨酸的分子式为C5H9O4N,则一分子赖氨酸和一分子谷氨酸生成二肽的同时失去一分子水(H2O),故C元素个数为5+6=11,H元素个数为14+9-2=21,O元素个数为4+2-1=5,N元素个数为1+2=3,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0.如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 B. 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54个氨基和154个羧基 C. 该分子空间结构的形成与—S—S—等化学键无关 D. 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肽键数等于氨基酸个数-肽链数,即152个,但由于肽链在折叠时又形成一个肽键,因此共有153个肽键,A不正确;由于肽链之间形成一个肽键,因此说明有两个氨基酸的R基中分别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因此153个氨基酸中最少含有154个氨基和154个羧基,B正确;肽链折叠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C错误;氨基酸的种类取决于R基,由于不知道R基的成分,因此该多肽彻底水解可得到153个氨基酸,最多20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1.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 若乙图中铺满视野共160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增加4倍,视野中细胞约10个 【答案】D 【解析】①②表示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③④表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之间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丙细胞体积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少,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应选用甲中②③⑤组合,A错误;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故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误;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0倍,C错误;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直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放大,物镜增加4倍,物像面积放大了16倍,故看到的细胞个数=160×1/16=10(个),D正确。 32.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是生物学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C.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答案】D 【解析】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A正确;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B正确;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正确;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就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但是不能说明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D错误。 33.下列有关下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 B. 框图②内的生物除烟草花叶病毒外,都是原核生物 C. 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有细胞壁 D. 框图④内都是原核生物 【答案】C 【解析】烟草花叶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A项错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B项、D项错误;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有细胞壁,C项正确。 3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 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 【答案】B 【解析】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甲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乙液)配制而成,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浓度不同,所以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可以用花生的组织样液滴加苏丹III(苏丹IV),或者是用花生的子叶做切片后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但若想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则需要用显微镜,B正确;鉴定还原糖时,需先把氢氧化钠溶液(甲液)和硫酸铜溶液(乙液)混合后再使用,且必须现配现用,C错;而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加A液,后加B液,摇匀后直接观察即可,D错。 【考点定位】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名师点睛】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用斐林试剂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还原糖含量较高的植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如苹果和梨的果实。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 /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再使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用于鉴定脂肪的实验材料 准备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花生种子(取其子叶)。供实验用的花生种子,必须提前浸泡3~4 h。浸泡时间短了,不容易切成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可选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因苏丹Ⅳ染液与脂肪的亲和力比较强,所以,染色的时间应比较短,一般为1 min左右。 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种子磨成的豆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稀释的鸡蛋(卵白)。与还原糖的鉴定的比较 比较项目 试剂及成分 原理 溶液浓度 方法 加热与否 结果 可溶还原糖的鉴定 斐林试剂NaOH和CuSO4 新配制的Cu(OH)2溶液 NaOH浓度为0.1g/mL,CuS04的浓度为0.05g/mL 先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而后立即使用。 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NaOH和CuSO4 在碱性环境下的Cu2+ NaOH的浓度为0.1g/mL,CuS04的浓度为O.01g/mL 先加入Na0H溶液,然后再加CuS04溶液。 (不能过量) 不需要 溶液呈紫色 注意:1、关于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记准混合后加入——斐林试剂,且现配现用;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两者成分相同,但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所以不能混用。 2、加热。只有鉴定还原糖时,需要在50~65 ℃温水浴中加热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余两个实验不需加热。 3.显微镜。脂肪鉴定时可用显微镜,如要观察橘黄色脂肪颗粒,则一定要在显微镜下观察。 35.下列哪项实例能够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A. 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B. 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 C. 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抽搐 D. 缺P会影响能量分子——ATP的合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Mg是大量元素,A错误; B、B是微量元素,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说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B正确; C、Ga是大量元素,C错误; D、P是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B. 36.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 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 三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 4号试管内呈紫色,6号试管内呈砖红色 【答案】A 【解析】小麦匀浆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物质,还原糖和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砖红色,而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不能发生反应的试管中则呈现出婓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原本的颜色,即蓝色,因此试管1、2、3、5为蓝色、4号为砖红色、6号为紫色。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A正确;三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不相同,B错误;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为紫色,C错误;D错误。 考点: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37.分析多肽甲和多肽乙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元素或基因 C H O N 氨基 羧基 多肽甲 201 348 62 53 3 2 多肽乙 182 294 35 54 6 1 多肽甲和多肽乙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A. 53和54 B. 50和48 C. 58和53 D. 51和49 【答案】D 【解析】多肽链甲中有氨基3个,可判定出R基中有两个游离的氨基,排除这两个氨基中的N原子,还有53-2=51个N原子,按照一个氨基含一个N原子,则应由51个氨基酸组成;多肽链乙中有氨基6个,可判定出R基中有5个游离的氨基,排除这5个氨基中的N原子,还有54-5=49个N原子,按照一个氨基含一个N原子,则应由49个氨基酸组成,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蛋白质分子中的N原子数目=肽键数目+肽链数目+R基中的N原子数目。 38.下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α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β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包括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 该蛋白质含有40种氨基酸 C. 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42个O原子 D. 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答案】B 【解析】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A项正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该蛋白质共含有40个氨基酸,B项错误;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组成蛋白质的每个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O原子数是2,该蛋白质含有40个氨基酸,则这40个氨基酸至少含有O原子总数是40×2=80个。这些氨基酸在脱水缩合形成2条肽链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是40-2=38个,则导致O原子数减少38个。因此,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O原子数为80-38=42个,C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可知,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共产生了38个水分子,又由于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S—S—,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8×18+2=686,D项正确。 39.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 A. 798、2和2 B. 798、12和10 C. 799、1和1 D. 799、11和9 【答案】B 【解析】氨基酸个数为801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说明R基中含有9个氨基,7个羧基,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801—2=799个,不考虑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2条肽链共有氨基2+9=11个,共有羧基2+7=9个,选D。 40.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B. 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 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 D.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可鉴定葡萄糖,用蒸馏水稀释斐林试剂乙液,并不与甲液混合,在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并振荡后再加入稀释后的乙液,可鉴定尿液中的蛋白质,A正确;脂肪鉴定应先脂肪含量较多的材料,可选花生种子,B正确;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而花生油的颜色正好是橘黄色,如果使用苏丹Ⅲ,就会出现颜色重复的现象,不容易分清,所以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C正确;甘蔗茎富含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41.图A为蓝藻细胞结构示意图,B为水绵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注:[]中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与水绵细胞相比较,蓝藻细胞由于①_______上没有______,因而属于原核细胞;水绵细胞由于具有[ ]_____ _________,而属于真核细胞. (2)在蓝藻细胞和水绵细胞中,它们共有的结构有[③]和[ ]_____、[ ]和[⑩]____、[ ]和[⑥]____,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_____。 (3)蓝藻细胞和水绵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最主要的区别是因为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蓝藻细胞和水绵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属于____(自养型/异养型)生物。 (5)下图的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填放大倍数)。 (6)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 【答案】 拟核 ⑧ 核模 细胞核 (11) 细胞壁 ④ 细胞膜 ⑤ 细胞质 统一性 无以核模为界限的细胞核 自养型 40 逆时针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知,A是蓝藻细胞结构模式图,①是拟核,②是核糖体,③是细胞壁,④是细胞膜,⑤是细胞质;图B表示水绵细胞结构模式图,⑥是液泡,⑦是带状叶绿体,⑧是细胞核,⑨细胞质,⑩是细胞膜,⑪是细胞壁。蓝藻无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水绵属于绿藻,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1)蓝藻细胞没有核膜,属于原核生物。水绵细胞具有核膜,属于真核生物。 (2)水绵细胞与蓝藻细胞都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体现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3)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蓝藻细胞与水绵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5)视野中由8个连成一排的细胞放大到视野中只有2个细胞,视野中长度放大了4倍,故转动转换器后,物镜由10×变成40× (6)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立的像,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将其旋转180。,可以发现仍是逆时针方向流动。 考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42.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知识 (一)、根据如图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含有______个氨基,______个羧基,形成此化合物的反应称为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区分这几个氨基酸不同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其基团编号是__________ 这几个氨基酸形成此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 (3)该化合物称为______肽化合物,该化合物水解时被破坏的结构是________,表示方法_______,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______个水分子. (4)鉴定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颜色反应为_____________。 (二)、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多肽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化 合 物 多肽化合物 蛋白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催产 素 牛加 压素 血管 舒缓 素 平滑 肌舒 缓素 猪促 黑色 素细 胞激 素 人促 黑色 素细 胞激 素 牛胰 蛋白 酶 人胰 岛素 免疫 球蛋 白 人血 红蛋 白 9 9 9 10 13 22 223 51 660 571 (5)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不同。 (6)表中③与④、⑤与⑥虽功能相似,但各自具有专一性。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____。 (7)⑧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作用;⑨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作用;⑩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作用。 (8)这些实例说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______,这种特点决定了_______。 【答案】 2 2 脱水缩合 3 R基 ②④⑥ 36 三 肽键 -CO-NH- 2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此处所列物质是肽类化合物,不是蛋白质,所以不能答空间结构)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调节 免疫 运输 多样性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解析】试题分析:(一)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三肽化合物,其中①是氨基(-NH2);②④⑥表示R基团,依次是-CH2-CO-NH2、-CH3、-CH2-COOH;③⑤是肽键(-CO-NH-);⑦是羧基(-COOH)。(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信息传递等许多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一)(1)图示有氨基(-NH2),①是一个氨基,②中也有一个氨基;⑦是一个羧基,⑥中也有一个羧基;该化合物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 (2)据题意分析图式:该化合物含③⑤两个肽键,故该化合物是由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不同氨基酸的R基不同,图中②④⑥表示R基团,依次是-CH2-CO-NH2、-CH3、-CH2-COOH; 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会脱去2个水,故形成此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18×2=36。 (3)该化合物是由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称为三肽,水解破坏的是肽键(-CO-NH-),彻底水解将2个肽键全破坏,需要2分子水。 (4)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二)(5)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都会导致其结构不同,进而影响其功能。 (6)③与④、⑤与⑥都为多肽,组成它们的氨基酸数目不同,其功能不同是因为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导致的结构不同。 (7)⑧是胰岛素,能够调节血液中的血糖浓度,有调节功能;⑨是免疫球蛋白,是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⑩是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运输氧气的物质,有运输功能。 (8)这些实例说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多样性。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及相关计算 43.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沉淀。常见的还原性糖有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例) (2)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能将脂肪染成红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此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3)鉴定马铃薯汁中是否含有淀粉时,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结果是溶液变_____色。 (4)本实验注意事项: ①检测还原性糖的试剂,其甲液和乙液使用时需先____________________,再与生物组织样液反应。 ②检测蛋白质的试剂使用时应先加_____________,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剂______________。(A液为0.1g/mlNaOH,B液为0.01g/mlCuSO4)。另外,做蛋白质鉴定时,预先留一份豆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还原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要____(直接加热,水浴加热),温度是_____。 【答案】 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答出其中两种即可) 苏丹Ⅲ 苏丹Ⅳ 显微镜 碘液 蓝色 等量混合 A液 B液 作对照 水浴加热 50-65℃ 【解析】 试题分析: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2.脂肪+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4. 淀粉+碘会→蓝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是否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砖红色沉淀,常见的还原性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 (2)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用苏丹Ⅳ染液能将脂肪染成红色,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3)淀粉遇碘会变蓝,鉴定马铃薯汁中是否含有淀粉时,所用的试剂为碘液,结果是溶液变蓝色。 (4)本实验注意事项: ①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2ml0.1g/mL的NaOH溶液,造成碱性环境,再滴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做蛋白质鉴定时,预先留一份豆浆用来做颜色对照,对比颜色改变;还原糖的鉴定中要加热,为了试管受热均匀,需要用到水浴装置,温度控制在50~65 ℃。 考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点睛:物质鉴定实验中的7个易错问题: (1)还原糖鉴定的实验材料要求 ①浅色: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的干扰。 ②还原糖含量高:不能用马铃薯(富含淀粉)、甘蔗、甜菜(富含蔗糖)。 (2)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鉴定,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3)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4)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实验用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 (5)记准:混合后加入——斐林试剂,且现配现用;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两者成分相同,但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所以不能混用。 (6)若用大豆做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粘在试管壁上不易刷洗;且该实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做对比。 (7)易写错别字提示:“斐林试剂”中的“斐”不可错写成“非”,双缩脲试剂中“脲”不可错写成“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