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运城中学、芮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运城中学、芮城中学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1.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A. 淡水湖泊 B. 古代海洋 C. 原始气圈 D. 岩圈土壤 【答案】B 【解析】 【分析】 概括地说,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组成的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古代海洋。 【详解】淡水湖泊中缺少较多的盐离子,与细胞外液本质是一种盐溶液不同,A错误;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古代海洋,B正确;原始气圈和岩圈土壤都不是单纯的盐溶液,不是古代生命的起源地,故C、D错误。 2.关于人体血浆中的一些理化指标,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血浆渗透压的90%来自蛋白质 B. 血浆pH为7.35—7.45 C. 血浆中约97%-99%为水和蛋白质 D. 血糖含量为0.8—1.2g/L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 (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 (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A错误;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B正确;正常人血浆中水约占90%,蛋白质约占7-9%,C正确;正常人血糖含量为0.8-1.2g/L,D正确。 【点睛】熟记正常人体的一些成分含量范围和理化性质的正常波动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A错误;血浆不能进入淋巴,B错误;该图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C正确;淋巴不能直接进入组织液,D错误。 【点睛】熟悉内环境中三种细胞外液中成分的来源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有HCl溅出,要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并报告老师 B. 参加实验的每个同学都要带防护手套 C. 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 D. 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滴数为纵轴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原理是: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缓冲物质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详解】盐酸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若有HCl溅出,要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并报告老师,A 正确;为了防止盐酸和氢氧化钠对操作者的手的腐蚀,参加实验的每个同学都要带防护手套,B正确;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种实验材料,否则会造成实验误差,干扰实验结果,C正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量为横轴,以pH为纵轴,D错误。 【点睛】熟悉“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关于“稳态”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在分子水平,有基因表达的稳态 B. 在细胞水平,有细胞环境的稳态 C. 在个体水平,有性别比例的稳态 D. 在种群水平,有数量消长的稳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稳态在分子水平、个体水平、种群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都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来维持的。 【详解】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生命活动,根本上都是由基因控制的,这需要在分子水平,有基因表达的稳态保持,A正确;在细胞水平上,完整的细胞需要其内部保持稳态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命活动,B正确;个体水平上,如人体内环境稳态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来维持的,性别比例的稳态是种群水平上的稳态,C错误;在种群水平上,由于存在捕食和被捕时之间的负反馈调节,种群数量常常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而呈现稳态现象,D正确。 【点睛】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6)分子水、个体水平、种群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稳态主要都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 6.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神经中枢具有信号的接收、分析、综合和外传等功能 B.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在结构上受损,反射也能完成 C.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其反射活动依赖原生质体来完成 D. 感受器是由传入神经末梢和所连接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入神经末梢和所连接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反射过程: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如果中枢发生抑制,则中枢原有的传出冲动减弱或停止。 【详解】神经中枢具有信号的接收、分析、综合和外传等功能,A正确;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所以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B错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由于没有神经系统的组成,故没有反射活动,C错误;效应器就是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感受器是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D错误。 【点睛】易错选项CD,一是容易忽视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组成的概念;二是把效应器和感受器的组成弄混淆了。 7.关于K+和Na+进出神经细胞的方式及细胞内外的浓度,正确的是 A. 静息时:K+主动运输出神经细胞,细胞外K+浓度大于Na+ B. 静息时:K+协助扩散出神经细胞,细胞外K+浓度小于Na+ C. 兴奋时:Na+主动运输进神经细胞,细胞外K+浓度小于Na+ D. 兴奋时:Na+自由扩散进神经细胞,细胞外K+浓度大于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静息或恢复静息时,主要是神经细胞膜上的钠—钾泵主动运进K+,同时运出Na+,导致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从而表现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受刺激时,刺激处的神经细胞膜上钠通道蛋白被激活而开放,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细胞内,从而表现型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即此处神经纤维膜产生兴奋;但随后钠通道很快关闭,而钾通道蛋白被激活,使K+顺浓度梯度运出细胞外,此处神经纤维膜则恢复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静息时,神经细胞膜上的钠-钾泵要主动运进K+,不是运出K+,A错误;静息时:钾离子通道开放,K+顺浓度梯度(协助扩散)出神经细胞,细胞外K+ 浓度小于Na+,B正确;兴奋时,兴奋部位的神经细胞膜上钠通道蛋白被激活而开放,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细胞内,即Na+协助扩散进入神经细胞,C错误;兴奋时,Na+是协助扩散进神经细胞,D错误。 【点睛】总结:静息时,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此时钾离子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动作电位的产生原因是钠离子内流,此时的钠离子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当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钠离子浓度的维持靠钠-钾泵,此时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8.如图表示对一个神经细胞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其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B. 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逐渐增强 C. 在S1~S4,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 在S5~S8,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答案】A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刺激强度在S1~S4时,不产生兴奋,而S5之后出现兴奋,此时细胞膜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说明刺激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故A正确;S5~S8期间,虽然刺激强度在增加,但兴奋不变,故B错误;在S1~S4期间,离子进出达到平衡,不改变膜电位,故C错误;在S 5-S8时期,细胞膜产生了动作电位,其局部电位是内正外负,故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9.突触小体一般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A. K+的外流和突触小泡的活动 B. “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Na+的内流和线粒体的呼吸 D. “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当突触小体传来兴奋时,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电位,进而出现突触小泡和细胞膜的融合,通过胞吐完成神经递质的释放,此过程需要的能量是主要由线粒体供应;当突触小体静息时,则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表现出外正内负的电位;对此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详解】神经递质释放时,发生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突触小体静息时,会发生钾离子外流,A不符合题意;当突触小体传来兴奋时,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进而出现突触小泡和细胞膜的融合,通过胞吐完成神经递质的释放,此过程需要的能量是主要由线粒体供应,C不符合题意;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点睛】注意:突触处兴奋传递过程中信号变化:突触小体上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突触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整个突触上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10.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大脑皮层具有感知、反射、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 B.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也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C. 学习就是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行为、习惯、情感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D. 瞬时记忆形成短期记忆的关键是饮食,短期记忆形成长期记忆的关键是睡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下丘脑具有调节垂体和其它腺体的活动的功能.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A 正确;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智力活动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也是思维的主要工具,B正确;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C正确;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永久记忆几个过程,其中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错误。 11.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是有机物 B. 胰岛素和胰高糖素相互抑制 C. 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D. 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机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激素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属于信息分子。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只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但不参与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机制,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在下丘脑分泌的TRH和垂体分泌的TSH两级调控下分泌的,但甲状腺激素分泌到一定程度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抑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激素的作用关系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两种关系,如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和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作用)就是拮抗作用关系;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血糖调节上就是协同作用关系。 【详解】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激素是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信息分子,且都是有机物,A正确;胰岛素和胰高糖素在调节血糖上是相互拮抗的关系,它们两种激素没有直接相互抑制关系,B错误;激素发挥调节作用是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但不直接参与生命活动,C正确;激素调节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机制,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在下丘脑分泌的TRH和垂体分泌的TSH两级调控下分泌的,但甲状腺激素分泌到一定程度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抑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D正确。 【点睛】注意:不同激素之间往往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不同激素在某一方面的生理作用上常常有拮抗或者协同的作用关系。 12.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 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 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 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体温维持正常,a﹣b段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A错误;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温度降低,温差增大,B错误; C、c﹣d段由于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血流量,C错误; D、d﹣e段表示机体经调节后,产热散热相对稳定,产热速率大于a﹣b段,D正确. 故选:D. 1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兴奋不会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B. 肾小管和集合管通过被动运输重吸收水分 C. 饮水不足不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 主动饮水有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 【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渗透压变化,进而控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来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A错误;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饮水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主动增加饮水量,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但持续饮水不足则不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维持,C正确;饮水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排尿量增加,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D正确。 【点睛】注意:生物学中“主动饮水”与“主动吸水”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人体和高等动物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发生的一种生命活动现象,后者说法上犯了一个生物学错误,因为细胞吸水都是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所以不能说成“主动”。 14.不属于人体下丘脑的功能的是 A. 调节体温 B. 调节水盐平衡 C. 调节垂体的活动 D. 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 【详解】下丘脑中有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对维持人体温的相对恒定有重要调节作用,A属于;下丘脑中的内分泌神经元能分泌调节体内水代谢的激素--抗利尿激素,在调节人体水平衡中有重要作用,B属于;下丘脑是人体内分泌调节的枢纽,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的分泌活动,对人体内多种激素的分泌起调节作用,C属于;生长激素的分泌虽然有垂体分泌,但与下丘脑无关,D不属于。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总结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15.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状腺激素升高,可使产热增加,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 胰高血糖素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催化作用 C. 抗利尿激素降低,促进水的重吸收,说明激素具有调节作用 D. 恐惧时,肾上腺素增多,说明有时神经调节可调节体液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激素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它一经发挥作用即失活;它作为信息分子,不能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提供能量,也不具有催化作用,它只能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改变细胞原有的代谢活动,激素的分泌可直接或间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详解】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不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不是高能化合物,A错误;激素不起催化作用,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所以抗利尿激素分泌降低,水的重吸收减少,C错误;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该过程是通过神经调节的作用来影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说明神经调节可调节体液调节来调节人体生命活动,D正确。 【点睛】注意: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只具有调节作用(传递信息),不能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提供能量,也不具有催化作用。 16.利用小鼠进行特异性免疫研究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提取分离出对细菌X免疫过的小鼠甲和未对细菌X免疫过的小鼠乙体内的T细胞和血清,分别注入四组未接触细菌X的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分别注入等量的细菌X,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Ⅲ组、Ⅳ组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 由该实验结果可得出小鼠对细菌X的免疫为细胞免疫 C. Ⅱ组与Ⅳ组相比,可知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 D. 由Ⅰ、Ⅱ两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菌X生活在小鼠的内环境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干的信息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鼠是否经过细菌X的免疫,因变量是处理后小鼠脾脏中活细菌的数量。4组实验中,没有经过细菌X免疫处理的Ⅲ、Ⅳ组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由图示结果可知,经过细菌X免疫的甲鼠中的T细胞能够有效消灭细菌,而经过免疫的血清中的抗体和没有经过免疫的血清都不能有效地抑制脾脏中细菌的繁殖,由此推知,细菌X生活在脾脏细胞内,小鼠对细菌X的免疫为细胞免疫。 【详解】根据前的分析可知,没有经过细菌X免疫处理的Ⅲ、Ⅳ组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A正确;由该实验结果“经过细菌X免疫的甲鼠中的T细胞能够有效消灭细菌,而经过免疫的血清中的抗体和没有经过免疫的血清都不能有效地抑制脾脏中细菌的繁殖”可得出小鼠对细菌X的免疫为细胞免疫,B正确;Ⅱ组与Ⅳ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可知,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C正确;由实验结果说明细菌X生活在小鼠的脾脏细胞内,D错误。 【点睛】实验题分析关键要结合实验目的,分清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厘清实验思路,分析实验结果,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实验结论。 17.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三道防线,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 病原体等于抗原,吞噬细胞可吞噬、处理、暴露抗原 C. 过敏反应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属于自身免疫病 D. 免疫系统既防卫外来抗原入侵,也监控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密切配合,相互影响;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并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构成完整的调节网络。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御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吞噬细胞吞噬吞噬消化病原体属于免疫防御功能的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还可以参与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将病原体吞噬、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从而激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免疫失调症: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免疫缺陷病是由免疫功能过弱引起,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详解】免疫系统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相互影响,共同组成完整的调节网络,A错误;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使其抗原暴露,从而激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但病原体不等于抗原,如某种病菌是病原体,这种病原体含有抗原,不是病菌中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抗原,B错误;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和免疫缺陷病都是免疫失调病,其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就是免疫缺陷病,C错误;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是监控和清除人体内的衰老、损伤细胞及癌变细胞,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针对外来病原体(抗原)的消灭,D正确。 【点睛】易错点:误认为“病原体=抗原”,事实上,病原体中包含抗原,不是所有病原体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抗原,因为抗原是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18.下列物质或结构,均能识别抗原的一组是 A. 胸腺、溶菌酶、浆细胞、记忆细胞 B. 靶细胞、浆细胞、溶菌酶、抗体 C. T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抗体 D. T细胞、记忆细胞、淋巴因子、骨髓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来源、功能以及是否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总结: 名称 来源 功能 特异性识别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和抗体复合物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称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 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 【详解】溶菌酶都不能识别抗原,胸腺和浆细胞也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A错误;靶细胞、浆细胞、溶菌酶都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T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和抗体都能识别抗原,C正确;淋巴因子和骨髓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点睛】注意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19.下图为人体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和②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的糖被参与,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 图中仅有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含有合成抗体的基因 C. 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属于非特异性体液免疫 D. 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人体体液免疫过程,①是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抗原的阶段,②是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的阶段,③是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阶段,④是当相同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⑤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 【详解】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吞噬细胞吞噬呈递抗原要经过细胞的识别作用,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也需要细胞的识别作用,两个阶段中与识别作用密切相关的都是细胞膜上的糖被,同时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A正确;人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合成抗体的基因,只是该基因只能在浆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出抗体,B错误;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过程,C 错误;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的原因是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使之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即④过程可迅速发生,D错误。 【点睛】熟悉体液免疫的过程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如图表示单、双子叶植物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的含义是:实验结束后,该植物比实验开始时轻或短 B. 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的含义是:实验结束后,该植物比实验开始时重或长 C. 生长素既能促进的生长,也能抑制的生长,甚至杀死植株 D. 单、双子叶植物的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衰老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迟钝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于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详解】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的含义是:实验结束后,双子叶植物死亡,A错误;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的含义是:实验结束后,该植物仍然是活的,在正常生长,B错误;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可能一样,生长素的功能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C正确;由于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溶液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D错误。 【点睛】注意:该题图示显示的是植物个体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差异,由于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溶液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21.甲: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从右侧进行单侧光照;乙:除去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从右侧单侧光照;则甲、乙分别将( ) A. 向上直立生长,不弯曲生长 B. 向上直立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 C. 向上直立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 D. 停止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没有感光部位,但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故甲向上直立生长,乙除去了芽尖,不能感光也不能产生生长素,但右侧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会往下运输,使得右侧生长快于左侧,故往左侧弯曲生长。综上分析可知,选C。 22.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 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C. 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 D. 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 【答案】A 【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而在预实验时浓度梯度较大,需要蒸馏水这组作为空白对照,来确定范围,从而缩小范围,A错误;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生根最多的为最适浓度,B正确;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C正确;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名师点睛】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预实验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23.图示某植物体内一些激素的合成过程,观点错误的一项是 A. 春季,①→②过程增加,赤霉素增多,促进种子萌发,促进细胞伸长 B. 夏季,①→③→④过程增强,细胞分裂素含量增高,促进植物生长 C. 秋季,①→③→⑤过程增强,胡萝卜素含量增多,促进果实成熟脱落 D. 各激素的合成,是在内外因作用下,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根据题意及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植物越冬休眠,夏天生长,秋末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夏季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 【详解】春季,①→②过程增加,赤霉素增多,赤霉素有促进种子萌发,促进细胞伸长的生理作用,A正确;夏季,①→③→④过程增强,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B正确;秋初,①→③→⑤过程增强,胡萝卜素增加,促进果实成熟,而秋末,⑥过程使胡萝卜素大量形成脱落酸,使果实脱落,C错误;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在是在内外因作用下各激素的合成,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点睛】本题关键要根据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结合图解信息合理解释植物的生命活动现象。 24.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共性是 A. 在细胞表面发挥作用 B. 由活细胞释放的分泌物 C. 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 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肽、脂质或氨基酸衍生物,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调节其生理过程;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受温度、PH值等的影响。 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 激素和酶都不是细胞的能量物质和组成物质,有些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能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详解】激素与结合的受体有的在细胞表面上,有的在细胞内,酶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组织液(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A错误;激素和神经递质都要分泌到细胞外,但酶只是部分分泌到细胞外,部分留在细胞内其催化作用,B错误;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酶也需要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催化化学反应;C正确;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激素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就失去活性,D错误。 【点睛】熟悉三类物质的化学本质、产生部位、作用特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有关生物体内一些信息传递的过程,有知识错误的一项是 A. 胰腺促胰液素小肠黏膜 B. 胚芽鞘尖端生长素胚芽鞘尖端下部 C. T淋巴细胞淋巴因子B淋巴细胞 D. 突触小体神经递质突触后膜、肌肉或腺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小肠黏膜产生的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外分泌腺,促进其合成并分泌胰液;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受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突触包括三种类型:神经-神经突触、神经-肌肉突触、神经-腺体突触.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促胰液素是小肠粘膜产生的,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错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的方式作用于胚芽鞘尖端下部,并促进其生长,B正确;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受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当神经冲动到达传出神经末梢时,突触小体释放出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并将信号传递给肌肉或腺体,D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A,对促胰液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以及作用效果混淆。正确的是: 小肠黏膜促胰液素胰腺胰液小肠内食物消化 26.关于种群的特征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用普查或者抽样调查来获得数据 B. 生物的种群数量的变化不是“J”型,就是“S”型,没有其他模型 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加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如果个体数量少且较大可用逐个计数法进行普查,如果个体数量多且分布面积(体积)大,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如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来获得数据。种群数量的变化由于受环境中不同因素的影响,可能呈现增加、波动和下降等多种情况,一般对种群数量的增长描述有“J”型和“S”型两种。其中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模式因受空间或资源的限制,随种群数量的增加(增长速率常常是先增大后减少至0),种内斗争逐渐加剧,种群密度逐渐成为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详解】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用普查(逐个计数法)或者抽样调查(如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来获得数据,A正确;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般是“J”型或“S”型,但种群数量的变化,除了有增长趋势外,还有减少、稳定、波动等不同的变化情况,所以种群数量变化有多种模型,B错误;该鱼种群密度不同时,数量也不同。该鱼产量可表示为增长速率,选项意思实际上是密度不同时增长速率可能相同。增长速率会随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C正确;随着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种群数量最多,而该种群种内竞争加剧,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会逐渐加强,D正确。 27.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调查时要爱护植被,不攀花折木,不破坏草坪 B. 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掺入主观因素 C. 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D. 如果被调查种群个体少,样方面积可适当缩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样方法是调查数量较多,面积较大的植物或某些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或虫卵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样方法取样时,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取所有样方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带有主观因素,样方内所有该种生物都要计数,不论大小和年龄,计数时要计样方内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调查过程中,不能破坏环境条件,如要爱护植被,不攀花折木,不破坏草坪等。 【详解】样方法取样时,在选取样方和计数样方内个体数等过程中,要爱护植被,不攀花折木,不破坏草坪,A正确;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带有主观因素,B正确;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计数时与个体的大小和年龄无关,同种生物个体都应计入总数,C正确;如果被调查种群个体少,一般不用样方法,而是直接采用逐个计数法,D错误。 【点睛】解关于调查种群密度方面的题目时,首先要知道什么生物选用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其次要知道怎么调查.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其次是计算种群密度时,样方法是计算各个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计算时要注意样方的面积大小相等,标志重捕法也要根据环境面积,再计算种群密度,而不是一定面积内的个体数.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 28. 如图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其中为增长型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图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正确; B、图中幼年个体和老年个体数目相差不大,年龄结构为稳定型,B错误; C、图中幼年个体和老年个体数目相差不大,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错误; D、图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错误. 故选:A. 29.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如果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过多,可以采用稀释后再计数的办法 B. 实验过程中,酵母菌数量是自变量,时间是无关变量 C. 制片时,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 D. 计数时,不必等到酵母菌细胞沉到计数室底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在营养物质和生活空间充裕的条件下,酵母菌呈“J”型曲线生长;在体积恒定、营养物质一定的条件下,酵母菌呈“S”型曲线生长;但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且生活空间恒定,种内斗争加剧,所以会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培养后期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由于大量繁殖,数目太多,不易计数,所以应稀释.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震荡。 【详解】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不能直接向计数室滴加蒸馏水稀释,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应稀释后再计数,A正确;实验过程中,酵母菌数量是因变量,时间是自变量,B 错误;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C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震荡摇匀后取样,D错误。 【点睛】熟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关于数学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 B.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本身就是构建动态的数学模型 C. 建立的一般过程是:观察研究--合理假说--数学表达--检验修正 D. 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数学模型指的是用来描述系统或它的性质和本质的一系列数学形式.它将现实问题归结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来刻画实际问题,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指导。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观察并提出问题.要构建一个数学模型,首先我们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弄清楚对象的特征;第二步:提出合理的假设.合理提出假设是数学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假设不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不相同;第三步:建构模型.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词的等式关系;第四步: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当数学公式这个模型构建出来后,可以进一步求算出各月的具体数值,再绘制出坐标曲线图,曲线图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详解】根据数学模型的概念分析,用数学语言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A正确;“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本身是用物理材料构建动态模型,所以不是构建数学模型,B错误;根据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分析可知,其构建步骤是观察研究--合理假说--数学表达--检验修正,C正确;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D正确。 【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要理解数学模型的概念和构建过程。 31.简答题: (1)喝水多,尿就多,喝水少,尿就少,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________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体现在什么方面?_______ (3)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概念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茎的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5)从种群的概念分析,草原上的全部骡子不是一个种群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答案】 (1). 说明人体内的水可以通过调节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2).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节 (3). (4). 单侧光照射后,茎的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一侧,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造成向光弯曲 (5). 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骡子不能繁殖下一代,不属于物种,不能构成种群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本知识的直接理解掌握情况,所以只需是结合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水通过调节作用是维持动态平衡的,如果某人喝水多,则必然通过一定途径排水多,不是尿多,就是排汗多;反之,喝水少,则排水就少,所以不仅尿少,二球排汗也减少。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体现在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节,如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则排尿主要受脊髓(低级中枢)控制而进出遗尿,但正常成人因大脑发育完善,始终能通过大脑皮层(高级中枢)有意识的调节而定时定点排尿。 (3)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其中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概念图如下:。 (4)植物茎的向光性是因为单侧光照后,茎的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一侧,引起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从而表现出茎向光弯曲。 (5)由于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骡子不能繁殖下一代,不属于物种,不能构成种群,所以草原上的全部骡子不是一个种群。 【点睛】易错点:草原上的骡子不是种群的原因主要是种群是在物种的概念之下,种群首先要是一个物种,而骡子因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而不能算一个物种,所以即便生活在同一个区域的形态基本形态基本相同的个体也不是一个种群。 32.神经中枢产生抑制的机制可分为三种模式: 注:图中的深色神经元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1)模式Ⅰ中,神经细胞①兴奋,使其末梢释放神经递质进入_________,再与突触后膜上________的结合,导致②兴奋,同时③兴奋,④抑制。 (2)模式Ⅱ兴奋性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使抑制性神经元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存在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3)模式Ⅲ中,若⑤兴奋会导致⑦兴奋;但若⑥兴奋后⑤再兴奋,兴奋却不能传递给⑦,分析其可能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手反射中,肱二头肌因兴奋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则受到抑制而舒张,该神经调节属于模式________(填模式的代码)。 【答案】 (1). 突触间隙 (2). (特异性)受体 (3). (负)反馈 (4). ⑥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会抑制⑤释放递质 (5). Ⅰ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和题图分析三种模式的神经调节过程:模式Ⅰ是神经元①兴奋,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神经元②③同时兴奋,但③兴奋后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所以导致神经元④抑制。模式Ⅱ是兴奋性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使抑制性神经元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反过来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动,体现了神经调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模式Ⅲ中神经元⑤兴奋会导致⑦兴奋,说明神经元⑤兴奋会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神经元⑦兴奋;若神经元⑥兴奋后⑤再兴奋,兴奋却不能传递给⑦,很可能是神经元⑥兴奋后会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该递质会抑制⑤释放递质,因而⑦不能产生兴奋。 【详解】(1 )在神经调节中,神经元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后,再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图中③为抑制性神经元,接受①传来的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④产生抑制。 (2)模式Ⅱ中兴奋性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使抑制性神经元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反过来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动,体现了神经调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3)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模式Ⅲ中⑥兴奋后⑤再兴奋,⑦却不能产生兴奋,最可能的基质是神经元⑥会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会抑制神经元⑤释放神经递质,因而⑦不能产生兴奋。 (4)缩手反射中,肱二头肌因兴奋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则受到抑制而舒张,属于模式Ⅰ中同时进行的相互拮抗(一个兴奋,一个抑制)的不同调节。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对题图中三种神经调节模式的正确理解与分析,特别是注释中“图中的深色神经元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这一信息的应用。 33.某同学研究某种药物对大鼠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影响,给实验组大鼠连续饲喂含一定量的该药物的饲料,一段时间后进行相关检测,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数量 甲状腺平均重量(mg/只) 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μg/ml) 对照组 10只 13.5 0.0542 实验组 10只 25.4 0.0184 (1)对照组大鼠的处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采取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大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临床也常采取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体现了激素调节具_________的特点。激素调节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3)该同络检索,知道了该药物不能直接促进甲状腺的增生变重。从激素调节的过程分析,导致实验组甲状腺变重的最可能原因是:药物部分抑制了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饲喂等量的同种不含该药物的饲料 (2). 通过体液运输 (3). 微量和高效 (4). 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5). 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减弱,TRH和TSH的分泌增多,导致甲状腺增生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种药物对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实验考查了生物实验设计及动物激素调节方面的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其调节具有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的特点。 【详解】(1)根据试题分析可知,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是对照组,在本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有无该种药物,对照组应该不含该种药物即用等量的普通饲料饲喂。 (2)该同学采取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大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临床也常采取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激素调节还有微量和高效、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的特点。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组加入药物后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经反馈调节作用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减弱,TRH和TSH的分泌增多,进而促进甲状腺增生。 【点睛】注意: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生物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是指对实验假设而言,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而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34.图示某物种种群λ的变化,据此分析: (1)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时对应的最早年份是第______。 (2)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填“<”“=”或“>”)死亡率。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型。 (3)种群数量以“J”型增长的环境条件式是:食物和空间充裕、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0 (2). = (3). 衰退 (4). 气候适宜 (5). 没有天敌 【解析】 【分析】 根据λ的含义是种群后一年与前一年的种群数量之比,所以据图分析,1~10年间1<λ<2,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在10~20年间0<λ<1,种群数量减少;20年以后λ=1,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详解】(1)由曲线分析可知,种群数量最少的应是第20年,因为λ值小于1,在此之前的种群基数一直在下降,到20后λ为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故应是20年时最先达到最低。 (2)第20~30年间λ=1,即增长率为0,此期间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第15~20年间0<λ<1,种群数量减少,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3)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其种群数量是一直在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新环境中食物和空间充裕、缺少天敌、气候适宜等。 【点睛】此题关键在于理解λ的含义,进而理解曲线各段期间种群数量的增减变化。尤其易错的是第15年时,认为种群数量最低。事实上,第15年时,只是λ最小的年份,第15~20年间0<λ<1,种群数量一直都在减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