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黄骅中学 2017-2018 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卷 命题人:张荣 审定人:蔡文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10 页,第Ⅱ卷 11 至 12 页。 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 共 60 分) 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相 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共 60 分,1—40 每题 1 分,41-50 每题 2 分) 1.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2.下列各种病症中,不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是 A. 水中毒 B. 手足抽搐 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尿毒症 3.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①胆汁 ②胰液 ③血浆 ④淋巴 ⑤原尿 ⑥细胞质基质 ⑦组织液 ⑧核液 ⑨细胞液 ⑩胃液 A.③④⑥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⑨⑩ C.②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 4.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 缓冲物质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 pH 稳定 C.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D.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5.下列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6.下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A B C D A.a 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的 C.兴奋由 a→b→c 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D.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作用 7.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各种高级神经中枢,调节着人体各项生命活 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散热量增加 B. 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C. 大脑皮层 S 区受损伤,该病人能说话,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D. 引起人体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渴觉中枢都在大脑皮层中 8.人在受到惊吓时,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 B. 该实例只包含神经调节 C. 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心脏 D. 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不包括心脏 9.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 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胰岛 A 细胞分泌的刺激 X 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B.刺激 X→①→②→③→胰岛 A 细胞是体液调节,②位于垂体 C.刺激 X→①→②→③→胰岛 A 细胞是神经调节,②位于大脑皮层 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10.当外界温度高于动物体温时,下列不利于动物散热的是 A.马出汗 B.猴子在水里玩耍 C.犬伸出舌加速喘息 D.牛排尿量减少 11.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 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 节属于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1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13.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若某人接受器官移植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 B、C、D、F 均能增殖分化 B.移植的器官在受体内主要通过⑩发生排斥反应 C.细胞 A 为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并特异性识别抗原 D.⑨和⑩两种免疫方式分别为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 14.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B.B 细胞和 T 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患者的细胞免疫有缺陷 D.体液免疫仅依靠 B 细胞就可以完成 15.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括动 B. 缺乏氧气不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 脱落酸既能促进叶片衰老,也能促进细胞分裂 D. 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 16. 关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横放的植物,生长素在其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与重力有关 C.种植于宇宙飞船内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无法极性运输 D.无光环境中,生长素仍然能极性运输 17.下列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相关处理,叙述错误的是 A.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可以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 B.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可以研究其感光部位 C.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起培养,可以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 D.将含IAA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 18.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B.不同浓度的NAA 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 L NAA 处理插条 D.400 mg/ L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 19.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 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的是 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 D.棉花的顶芽比侧芽生长快 20.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悬放在空中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 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若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水平生长,则说明 A.地心引力对茎生长的影响大于单侧光对茎生长的影响 B.地心引力对茎生长的影响等于单侧光对茎生长的影响 C.地心引力对茎生长的影响小于单侧光对茎生长的影响 D.无法确定 21.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立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22.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23.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 C.湿度 D.温度 24.“蝉吮吸树的汁液,羊咀嚼树的枝叶”。以上描述体现的种间关系有 A. 只有捕食关系 B. 寄生、捕食和竞争关系 C. 只有寄生关系 D. 捕食、竞争和互利共生关系 25. 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种群开始呈“J”型增长,达到 K 值后呈“S”型增长 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 2 时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 D.因为植物群落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2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只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B.种群的年龄组成有三种类型,稳定型的种群中雌雄性别比例为 1: 1 C.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的生物分布属垂直结构 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27.下列不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 A.种群种类的多少 B.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和劣势种群 C.种群密度的大小 D.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28. 观察下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源非常优越,生存空间无限 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不断加大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 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 K 值,只是 K 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 29.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 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3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 31.在一定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 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 量值为 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 c,则 a、b、c 之间的关系是 A.a=b+c B.ab+c D.c=a+b 32.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 E 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 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 D 增加,F 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 D、E、F、B D.A→C 过程中碳主要以 CO2 的形式进行循环,F→B 以含碳有机物的 形式进行流动 33.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的是 A.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34.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 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3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说法,合理的是 A.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B.营腐生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不可缺少的 C.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D.是食物链中最高的营养级 3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其传递效率是 10%-20% 37.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局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为(B2+C2+D2) B.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总量为(B2+C2+D2) 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1/W1 D.图中 B1 表示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 活动的能量 38. 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 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 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 39.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 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在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40.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的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二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D.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 4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42.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列对图中 所示的内环境 a、b、c、d 的名称表示正确的是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A. ①②③① B. ②①③② C. ③①②③ D. ②③①① 43.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 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a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c 激素是下丘脑释放的,e 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 表示的激素由胰岛 A 细胞产生,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D.信息分子参与的 a、c、d 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44.对胚芽鞘进行如图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 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A.←↑→↑ B.→↑←↑ C.→↑→↑ D.←↑↑→ 45. 下列各项中,与效应 T 细胞的形成有关的一组是 A.造血干细胞、T 细胞、B 细胞、抗体和抗原 B.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宿主细胞、T 细胞、记忆细胞和抗原 C.造血干细胞、胸腺、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 D.造血干细胞、胸腺、吞噬细胞、T 细胞、记忆细胞和抗原 46.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右 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 B.调查结果表明高山嵩草种群属于衰退型 C.随着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小花草玉梅种群密度有增大 趋势 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 度 47.某生态系统中有 A、B、C、D 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 A→B→C,D 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 系统中能量流入 B 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表示 B 的同化量,乙表示 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 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K/2 D.图中 D 的能量不全部来自 B 生物 48.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 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 肯定是生产者,b 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 构成一条食物链 C.a 与 b、b 与 c 为捕食关系 D.a 与 c 为竞争关系 49. 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 a.c.d.b 四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依次递增,则 M 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 线 密 封 密 班级 姓名 学号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我调节能力 B.若 M 表示木本植物的丰富度,我国从南向北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变化的趋势是 b→d→c→a C.若 a→c→d→b 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 M 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 D.若 M 表示基因多样性,a~d 表示四种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可能是 b 50.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 ATP 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黄骅中学 2017-2018 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卷 第Ⅱ卷(共 40 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共 2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51.(8 分,每空 1 分)据《山东商报》报道,7 月 9 日, 淄博一产妇因“捂月子”中署身亡。严重的中暑又称“热射 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神 经器官受损,死亡率很高。请结合所学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体温 调节的相关问题。 (1)夏季,高温刺激皮肤和黏膜处的_______________,通过神经传输,引起皮肤 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 于 。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 ,继 而促进 ,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夏季空调房温度过低会使人易患感胃,当人感冒发烧时,体温维持在 39℃高温, 得分 阅卷人 此吋机体的产热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在感冒发烧的过程中, 即使身处温暖环境,仍可能觉得寒冷,这种感觉的产生部位是 。 (4)热射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脏器、多系统的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机 制之一是“直接热损伤”。发生热射病时,一方面过高的体温可以使细胞中 , 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另一方面高温会损害细胞膜,使其通透性高,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或坏死。 52.(14 分,每空 2 分)下图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产生及病原体侵入 人体后免疫系统发生的免疫应答过程,其中的字母代表“细胞”或 “物质”,例如 m 表示胸腺,n 表示骨髓,b 为吞噬细胞,X 为抗取原。 数字代表相关的“过程”请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属于机体抵御病原体攻击的第 道防线,图 1 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 (填 字母)。 (2)若 X 初次进入人体,则图 1 中不能发生的过程是 (填数字);若 X 再次进入人体 内,则细胞 d 来源于细胞 (填字母)。 (3)若某人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图 1 和图 2 所示过程影响更显著的是 。 (4)通过图示过程,绝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都能被消灭,从而使内环境稳态得以维持,这 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此外,免疫系统还具有 功能。 53.(18 分,每空 2 分)如图 1 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 值的单位为 kcal(m2·a)。图 2 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 和鹰构成的食物网,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 群爆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请回答问题: (1)图 1 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入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根据图 1 数据显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了吗?______(填 “是”、“否”“无法判断”)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3)图 2 所示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 是 ,兔和人的种间关系是 。 (4)能量流动的特点: 。 (5)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6)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体内储存的能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递给植物。 (7)此岛上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其中,甲的能量中比例为 X 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 则要使丙的能量增加 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 kJ(用所给字母表 示)。 黄骅中学 2017-2018 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卷答案 1-5 DCADD 6-10 BBCDD 11-15 ADACD 16-20 CDDCB 21-25 DBABC 26-30DCDCC 31-35 CCCBB 36-40ACDCC 41-45BBDBD 46-50 BCCCC 51.(1)温觉感受器 毛细血管舒张 下丘脑 (2)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3) 等于 大脑皮层 (4) 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 52.(1) 三 f、Y (2) ④ c、k (3) 图 2 (4)防卫 监控和清除 53.(1)11.3 (2)否 (3)四 第三和第四营养级 竞争和捕食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增强 (6)不能 (7)25A/(1+4X)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