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河北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人中暑后,内环境稳态没有遭到破坏 ‎②溶菌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③血浆的成分相对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⑤血浆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纤维素等 ‎⑥当血浆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患病 ‎⑦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人体内环境就能维持相对稳定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保持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动态平衡;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受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调节。内环境的成份包括:①生物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脂肪酸、甘油、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等;②生物体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等;③各种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④各种调节物质如:抗体、激素等。‎ ‎【详解】①天气炎热,超出人体调节能力,使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出现中暑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①错误;‎ ‎②溶菌酶、抗体属于内环境成分,载体、血浆蛋白不是内环境成分,②正确;‎ ‎③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浆只是其一部分,所以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是错误的,③错误;‎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④错误;‎ ‎⑤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血浆中没有纤维素,⑤错误;‎ ‎⑥血液的成分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其稳定时,人也可能会患病,如遗传病,⑥‎ 错误;‎ ‎⑦人体内环境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维持相对稳定,⑦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只有②,故选A。‎ ‎2.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解析】‎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使生命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项正确;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pH,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项正确;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与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关,C项正确;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D项错误。‎ ‎3.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①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②至少穿过10层磷脂双分子层 B. 若为肝脏组织,则饥饿时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 C. ⑤通透性大于⑥,④从③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达②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D. 特异性免疫发生在②③④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可知:①为细胞內液,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液,⑤为毛细淋巴管壁,⑥为毛细血管壁,其中淋巴、组织液和血浆构成内环境。‎ ‎【详解】A. ①是细胞内液,②是血浆,①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②需要经过: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共5层生物膜,穿过10层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 B. 饥饿时,血糖水平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肝糖原水解为葡糖糖,A端为进入端,所以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B正确;‎ C. ⑤为毛细淋巴管壁,⑥为毛细血管壁,⑤通透性大于⑥,④从③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达②不经过生物膜,C错误;‎ D.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以发生在②③④中,D正确。‎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 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 组织水肿时,组织液中的水只能来自血浆 D.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详解】A. 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浆运输至全身,作用于靶细胞,故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正确;‎ B. 淋巴细胞位于血浆和淋巴中,故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B正确;‎ C. 组织水肿是组织中水分增多的结果,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中渗透压降低,组织液中的水不止来自血浆,C错误;‎ D. 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基本相同,只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D正确。‎ ‎5.如图中A、B 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体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①比④处血糖浓度高 B. 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①比④处CO2浓度高 C. 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 可代表乳酸 D. 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A 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若是胰岛细胞,胰岛细胞的代谢需要消耗葡萄糖,所以④处的血糖高于①处,A错误;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多,①比④处CO2 浓度高,B正确;若是骨骼肌细胞,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进入血液,B 可代表乳酸,C正确;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的运输,可作用于垂体,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6.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 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A正确;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B错误;钠离子在细胞膜上有相应载体,它不断地把细胞内的钠离子运出细胞,造成细胞外的钠离子总是高于细胞内,CD错误。‎ ‎【考点定位】无机盐的作用 ‎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 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控下,机体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节,使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详解】A. 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以增加尿量,A错误;‎ B. 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相对稳定,B错误;‎ C.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错误;‎ D.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稳态,D正确。‎ ‎8.若在反射弧的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 A. 感受器产生感觉 B. 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导 C.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 刺激后,效应器发生反射活动 ‎【答案】C ‎【解析】‎ 大脑皮层产生感觉,A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B错误;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C正确;反射活到需要完整的反射弧,D错误.‎ ‎【考点定位】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反射弧上的兴奋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是双向性的,电流流动方向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膜外是相反的.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传到突触后膜,是单向性的.‎ ‎9.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另外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正确;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错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等作用。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又受激素调节的控制,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也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D正确。‎ ‎【考点定位】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B、D项易错,非条件反射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激素调节。‎ ‎10.“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对牛蛙作了一些处理,下列对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切除脑的作用是去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B. 洗去趾尖酸液(一种有效刺激)有利于骚扒反射的进行 C. 环割脚趾皮肤可证实此处有相应感受器 D. 破坏脊髓可证实脊髓存在骚扒反射的神经中枢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 ‎【详解】A. 切除脑的作用是去除脑对脊髓的控制,A正确;‎ B. 酸液能刺激产生搔扒反射,洗去趾尖酸液不利于搔扒反射的进行,B错误;‎ C. 环割脚趾皮肤可证实此处有相应感受器,C正确;‎ D. 破坏脊髓可证实脊髓存在骚扒反射的神经中枢,D正确。‎ ‎11.下图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触前膜只能来自突触小体,突触后膜只能来自树突膜 B.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一定为外负内正 C. 特定情况下,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作用于肌肉细胞和某些腺体 D. 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无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的类型有神经-神经突触、神经-肌肉突触,神经-腺体突触,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内含大量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可以来自于下一个神经元,也可以是肌肉和腺体。神经递质能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详解】‎ A. 突触前膜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胞体膜或树突膜,也可能是肌肉膜或腺体细胞膜,A错误;‎ B. ‎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突触后膜电位不一定为外负内正,B错误;‎ C.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可以是肌肉和腺体,所以在特定的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C正确;‎ D. 膜电位的变化与离子通道的开放密切相关,说明其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错误。‎ ‎12.一只成年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其原因是(  )‎ A. 睾丸发育不全 B.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睾丸发育不全 C. 甲状腺功能低下 D.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促进生长发育,还能促进骨骼成熟、中枢神经系统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人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发呆小症,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发育正常。‎ ‎【详解】由题干可知,该成年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是缺乏甲状腺激素的表现,C正确。‎ ‎13.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存在完整的反射弧 B. ⑥为传出神经纤维 C. 若肌肉受到刺激不自主地收缩,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为④⑤⑥‎ D. 大脑感受到肌肉受到刺激,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④⑤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由①→②→③可完成刺激后肌肉收缩的反应,,说明①→②→③是一条完整的反射弧,A正确;根据突触结构组成可知,⑥为传入神经纤维,B错误;肌肉受到刺激不自主地收缩,说明次反应不受大脑控制,而肌肉既有传入神经相连(①②所在的神经元),又和传出神经支配(③所在的神经元),神经冲动沿此反射弧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①→②→③,C错误;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④⑤⑥,D错误。‎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脑的高级功能 ‎14.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 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答案】C ‎【解析】‎ 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该过程为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A项正确;唾液腺分泌唾液,所以唾液腺是效应器,B项正确;酸梅的色泽直接刺激视觉器官,而非直接刺激下丘脑,C项错误;在这一过程需要多个神经元细胞的参与,兴奋在多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借助突触来完成的,在突触处会发生“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D项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 ‎15. 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 B. 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C. 只有兴奋时,Ⅲ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D. 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突触后膜可能含有Ⅰ部位的结构,A错误;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单向传导,B错误;神经递质是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与是否兴奋无关,C错误;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正确。‎ 考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注意熟知神经元相关的以下知识点:‎ ‎1、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突触的类型包括: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 ‎3、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在突触前膜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在突触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16.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 ce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 动作电位的峰值大小与膜两侧Na+无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静息电位的产生原因是K+通道开放,K+外流,使神经纤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产生原因是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图中,ab段表示去极化,bc表示反极化,发生Na+内流,ce段表示复极化,发生K+外流。‎ ‎【详解】A. 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K+通道打开,K+外流,A错误;‎ B. bc段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开放,Na+‎ 内流造成的,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 C. ce段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 D. 动作电位的峰值大小与膜两侧Na+有关,D错误。‎ ‎17.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 B. 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 C. 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 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属于调节因子,二氧化碳需要先进入血液,然后形成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所以二氧化碳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 B、肾上腺髄质的分泌活动受下丘脑的分级调节,B错误;‎ C、水盐平衡的维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相关激素是抗利尿激素,C正确;‎ D、血糖浓度的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可反馈调节胰岛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B.‎ ‎18.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过程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与受体识别 B. 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也有反射弧参与 C. 该过程涉及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 D. 此过程涉及到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可知,该调解过程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据此分析。‎ ‎【详解】A. 此过程涉及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和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识别,A正确;‎ B. 心跳加速是肾上腺素作用的结果,也有反射弧参与调节该激素的合成、分泌过程,B正确;‎ C. 该过程涉及兴奋的传递,兴奋能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C错误;‎ D. 神经调节中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涉及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D正确。‎ ‎19.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的小鼠,可使患病小鼠的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小鼠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对囊胚内细胞团的分离培养 B. 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 C. 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D. 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B ‎【解析】‎ 胚胎干细胞的来源有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和胎儿的原始性腺,A正确;由“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可知患病小鼠的病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伤导致胰岛素缺乏引起,B错误;移植后胰岛样细胞可合成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C正确;体内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反之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正确。‎ ‎【考点定位】血糖平衡的调节。‎ ‎20.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实验组破坏了下丘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 B.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甲组 C. 乙组小白鼠耗氧量增加是因为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 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甲曲线相似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甲在环境温度降低时,耗氧量增加;乙在环境温度降低时,耗氧量减少,小白鼠是恒温动物,据此可知,甲组小白鼠为正常小鼠,乙组小白鼠破坏了下丘脑。‎ ‎【详解】A. 小白鼠属于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为增加产热而维持体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体耗氧量增加,因此图中曲线甲表示正常小鼠,A错误;‎ B. 具有正常体温调节能力的小鼠表现为低温耗氧量大,因此甲组小鼠正常,为对照组,B正确。‎ C. 乙组小白鼠耗氧量增加是因为下丘脑被破坏,失去体温调节能力,C错误;‎ D. 青蛙是变温动物,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乙曲线相似,D错误。‎ ‎21.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剌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 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不通过神经中枢直接到达胰腺 C. 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 D. 上述调节机制可以保证胰腺的及时分泌,利于食物的消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胰液分泌的过程是:食物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液作用于胰腺,从而分泌胰液,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当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时也能促进胰液的分泌,说明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 ‎【详解】A. 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是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错误;‎ B.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要通过神经中枢才能到达胰腺,B错误;‎ C. 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胰腺细胞,C错误;‎ D. 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的调节,也受体液的调节,上述调节机制可以保证胰腺的及时分泌,利于食物的消化,D正确。‎ ‎22.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含量甚微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 B. 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 C. 血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 D. 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提高其代谢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以后,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这属于激素的反馈调节。根据题意,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 ‎【详解】A. 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③表示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通过垂体,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正确;‎ B. 激素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可以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 C. 甲状腺激素浓度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无作用,只有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以后,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C错误;‎ D.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该激素的靶细胞为全身细胞,D正确。‎ ‎23.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观察指标是“小鼠活动状况”,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低血糖症状,注射葡萄糖后,低血糖症状消失,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详解】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若胰岛素的浓度对小鼠体内的血糖有降低的作用,那么小鼠被注入胰岛素溶液后会因为血糖供应不足进入昏迷状态,若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恢复正常,则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A正确;‎ B. 如果先注射胰岛素,让小鼠产生低糖的生理反应,然后注射胰高血糖素,虽然血糖浓度会有所升高,但小鼠的生理反应不明显,实验效果没有注射葡萄糖好,B错误;‎ C. 注射过胰岛素后,小鼠会出现的低血糖症状,然后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不会产生升高血糖的结果,缺乏对照实验,不能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C错误;‎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缺乏对照实验,不能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D错误。‎ ‎24.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激素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B. 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 C. 若分泌细胞来自下丘脑,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 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但只与靶细胞结合,因为靶细胞上有该物质的受体,这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详解】A. ‎ 由图可知,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是通过血浆的运输到达靶细胞的,即通过体液运输,A正确;‎ B. 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即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正确;‎ C. 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垂体细胞,不可能是甲状腺细胞,C错误;‎ D.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所以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时,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D正确。‎ ‎25.若某人不慎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机体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会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的分泌物中大量增殖 B. B细胞表面具有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C. 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只能来自B细胞的增殖分化 D. 感染期间的低烧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 ‎【详解】A.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在分泌物中增殖,A错误;‎ B. B淋巴细胞表面具有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分子,B正确;‎ C. 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来自B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C错误;‎ D. 感染期间的低烧是一种正常的现象,D错误。‎ ‎26.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 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 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答案】D ‎【解析】‎ 抗体不能进入细胞中,故A错误;抗体的作用机理是与抗原结合,使之凝集成团或降低对细胞的吸附能力,而溶菌酶的作用是将细菌分解,因此二者的原理不同,故B错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而Rous肉瘤病毒属于病毒致癌因子,故C错误;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故D正确。‎ ‎【考点定位】免疫调节。‎ ‎27.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 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 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 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 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答案】C ‎【解析】‎ 间隔口服该疫苗的目的是增多机体内的记忆细胞,而不是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 A错误;该疫苗作为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而不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B错误;间隔口服该疫苗的目的是增多机体内的记忆细胞,导致免疫效果显著增强,C正确;吞噬细胞对抗原没有免疫记忆能力,D错误。‎ ‎28.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图是H1N1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H1N1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 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 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其目的是暴露特有的抗原 D. 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多糖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吞噬细胞吞噬H1N1后呈递给T淋巴细胞,说明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免疫;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或糖蛋白)。‎ ‎【详解】A. 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而图中显示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说明此时参与特异性免疫,A错误;‎ B. 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属于是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 C. 溶酶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第二道防线,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没有特异性,C正确;‎ D. T细胞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来识别抗原,而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D错误。‎ ‎29.下图为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段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 B. 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免疫应答 C. 产生甲、乙两种抗体的浆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mRNA不同 D. 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当d时刻注射疫苗时,甲抗体没有增多,所以甲与乙是不同的抗体,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的疫苗。‎ ‎【详解】A. b段发生了免疫应答,出现淋巴细胞的增殖现象,此时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A正确;‎ B. 分析题图可知,d时间注射的是与a时间不同的疫苗,是初次免疫应答,B错误;‎ C. 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的疫苗,产生甲、乙抗体的效应B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了不同的mRNA和蛋白质,C正确;‎ D. 据图可知,甲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乙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因此甲乙两种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有较大的差异,D正确。‎ ‎30.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具有调节功能的微量无机物 B. 在植物体内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C. 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运输速率都受氧浓度的影响 D.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不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体内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等。‎ ‎【详解】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A项错误。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可由色氨酸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B项正确。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包括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横向运输的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消耗能量,不受氧气浓度影响,C项错误。基因的表达受环境的影响,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都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D项错误。‎ ‎【点睛】对于植物激素概念的理解及植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和作用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植物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产生: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发育的种子、根尖生长点等分生能力较强的部位。  分布:大都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的组织中较少。  运输:横向运输(如向光侧分布较多)和纵向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3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能给细胞传达促进生长的信息 B. 秋天落叶中脱落酸的合成量增加既受基因调控也受环境影响 C. 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但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D. 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侧芽细胞的伸长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不直接参与代谢,整个植物的生长等是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详解】A. 生长素不直接参与代谢,只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而生长素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A错误;‎ B. 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调控也受环境影响,B正确;‎ C. 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受单侧光影响,C正确;‎ D. 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侧芽细胞的伸长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如乙烯和高浓度生长素都可以抑制侧芽生长,D正确。‎ ‎3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A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成熟细胞,C错误;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豌豆幼苗切段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可见,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D正确。‎ ‎33.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材料一般不选择带叶的枝条 B. 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C.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 D. 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的时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实验目的是“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是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长度或生根数;实验前做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 ‎【详解】A. 叶有蒸腾作用,会使植物失去水分,不能正常生长,因此实验材料一般不选择带叶的枝条,A正确;‎ B. 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这样才能大致确定促进生根和抑制生根的浓度范围,B正确;‎ C.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总会找到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它们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C正确;‎ D. 实验无关变量包括枝条的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温度等,D正确。‎ ‎34.下列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的是(  )‎ A. 顶端优势 B. 根向地生长 C. 茎向光生长 D. 用生长素类似物去除田间杂草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 ‎【详解】A. 顶端优势是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而顶芽优先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 ‎ B. 根向地生长,是因为受重力影响,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B正确;‎ C. 植物的向光性中,向光侧和背光侧均为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 ‎ D. 使用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掉麦田的双子叶杂草,高浓度的2,4-D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低浓度的2,4-D促进单子叶作物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正确。‎ ‎35.在棉花的栽培过程中,当棉株长到一定高度时要进行打顶,以引起侧芽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这是因为打顶能( )‎ A. 增加侧芽部位的营养物质 B. 增加侧枝上叶的光合作用 C. 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 D. 增加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 ‎【答案】C ‎【解析】‎ 在棉花的栽培过程中,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摘除顶芽后,生长素停止向下运输,侧芽上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生长,达到增产的目的,故选C。‎ ‎36.取若干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再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先后进行两次,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浓度为0.1mg/L时两次数据偏差最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 B. 两次实验结果都有明显差异,原因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当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 D. 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mg/L之间设置浓度梯度继续实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因变量为切段平均长度,实验一和实验二数据说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组均比生长素溶液浓度为0的对照组切段平均长度长,说明各组都能促进胚芽鞘切段的生长,实验二中浓度为0.1mg/L时数据异常。‎ ‎【详解】A. 虽然生长素浓度为0.1mg/L的两组数据偏差较大,但原始记录数据不得删除,A错误;‎ B. 该实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组均比生长素溶液浓度为0的对照组切段平均长度长,说明各组都能促进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错误;‎ C. 浓度大于10mg/L时,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的生长还在起促进作用,只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生长的效果减弱,C错误;‎ D. 由图可知,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应在0.1~10 mg/L之间继续分组实验,D正确。‎ ‎3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一定不同 B. 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 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因此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生长素促进生长原理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A. 处于最适浓度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A错误;‎ B. 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等处,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B正确;‎ C. 植物的顶端优势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茎的背地性不能体现,C错误;‎ D. 太空中生长素仍能进行极性运输,由于没有重力影响,根没有向地生长的特性,D错误。‎ ‎38.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去除顶端幼苗的切面上(如图),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 乙直立生长 C. 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 乙弯向光源生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根据题图可知: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能将生长素向下运输,但由于没有胚芽鞘的尖端,所以单侧光不起作用。‎ ‎【详解】A. 甲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偏左侧,所以左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因而向右弯曲生长,A正确; ‎ B. ‎ 乙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正中央,所以下部的生长素分布均匀,因而直立生长,B正确;‎ C. 丙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偏右侧,所以右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因而向左侧弯曲生长,C正确; ‎ D. 乙直立生长,D错误。‎ ‎39.油料种子萌发至绿色幼苗的过程中,干物质的量按照“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变化,该过程由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种子萌发早期干物质增多源于吸收的水参与了细胞呼吸 B. 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含量都将不断减少 C. 从种子到幼苗的过程中,代谢旺盛的细胞内不会有乙烯存在 D. 种子在生根发芽时,根尖产生的激素中有的能促进细胞分裂 ‎【答案】D ‎【解析】‎ 油料种子含有大量的油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油脂会转变为糖类等物质,因此其萌发早期干物质增多,A错误;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不断减少,而赤霉素的含量不断增加,B错误;从种子到幼苗的过程中,代谢旺盛的细胞内乙烯含量较少,C错误;种子在生根发芽时,根尖能够产生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其中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D正确。‎ ‎40.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容易成活,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迅速生长 B. 外界环境因素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分布等方面的变化 C. 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对细胞分裂的影响中存在拮抗作用 D. 激素调节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答案】A ‎【解析】‎ 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容易成活,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够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A错误;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B正确;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两者表现为拮抗关系,C正确;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D正确。‎ ‎41.‎ 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的方向)( )‎ A. ②⑤⑦ B. ①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⑤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的向光性,要求考生理解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明确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反应部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根据反应部位有无生长素来源判断是否生长,根据反应部位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判断如何生长,此题难度较大。‎ 结合题意分析图形可知,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进行极性运输,在匀速旋转的条件下a、b两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相同,故①图中胚芽鞘直立生长;②图中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到单侧光刺激,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切面左侧,所以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即弯向图中光源方向生长;③图中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到单侧光刺激,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切面正上方,所以胚芽鞘直立生长;④图胚芽鞘尖端能感受到单侧光刺激,但由于云母片的阻隔,尖端生长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只能向下进行极性运输,所以胚芽鞘直立生长;⑤图胚芽鞘尖端能感受到单侧光刺激,尖端生长素也能进行横向运输(由右向左运输),但由于云母片的阻隔,尖端右侧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只能由左侧向下进行极性运输,所以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即弯向图中光源方向生长;⑥图中的明胶片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胚芽鞘尖端能接受到均匀光照,因此胚芽鞘直立生长;⑦图由于暗室不旋转,而暗室内的花盆及幼苗匀速旋转,即幼苗的尖端感受到的是均匀光照,因此幼苗直立生长;⑧图由于整个装置连同内部的幼苗一起匀速旋转,而光源方向固定,即每旋转一周,光就从小孔中进来一次,故幼苗能接受到来自小孔方向的单侧光刺激,因此幼苗会弯向小孔方向(不一定是光源方向)生长;综上分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点睛】解题技巧点拨——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简单方法——“两看法”:‎ 注:①判断生长素的有无,一看有没有产生部位,二看有没有人为施加;‎ ‎②尖端下部伸长区相当于生长素作用的“靶细胞”部位。‎ ‎③重力、光照等因素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分布,但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无关。‎ ‎④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分布不均匀的因素有:单侧光、重力、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位置,以及用云母片等材料阻断胚芽鞘一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等。‎ ‎42.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 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 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 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 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正常植株的组别为对照组,其他两组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去顶芽植株的主根长度变小,说明去顶芽能抑制主根生长,A错误;去顶芽植株+外源生长素处理与正常植株的主根长度相同,说明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D正确;生长素由顶芽向下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C错误;该实验不能说明去顶芽植株能否合成生长素,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顶芽对主根生长的影响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43.(2015·上海卷)植物根部有向着背光侧生长的特性。将萌发中的幼苗呈水平状用细线悬挂在只能获得单向光照的盒中气培(空气湿度完全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装置如图8所示。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幼苗的根部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比芽部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强,在重力作用下,根部的生长素往下侧运输,下侧生长受到抑制,上侧生长受到促进,又因为根部有背光生长的特性,单侧光照在左侧,使左侧生长受到促进,右侧生长受到抑制,综合两种作用,根部表现为向右下方生长;同样,由于重力的存在,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但由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较低,近地侧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且大于原地侧,使幼苗的顶端向上生长,又由于单侧光的影响,顶端向下运输的生长素分布不均,所以右侧生长速度大于左侧,表现为向光弯曲,综合表现为幼苗顶端及茎向左上方生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4.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春运期间,石家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所以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性别比例、④是年龄组成。‎ ‎【详解】A.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会直接影响种群的性别比例,即图中③,A正确;‎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正确;‎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即图中④,C正确;‎ D. 春运期间,石家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D错误。‎ ‎45.下列关于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都是估算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B. 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K值逐渐增大 C. 在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 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都是估算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前者主要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后者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A正确;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没有K值,B错误;在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C正确;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D正确。‎ ‎【点睛】‎ 易混点辨析:“J”型增长曲线描述的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的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无K值;自然界中通常在一个种群新迁入一个适宜的新环境后,在一段时间内往往呈“J”型增长。“S”型增长曲线描述的是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情况下生物数量的增长情况,存在K值。‎ ‎46.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t1时该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最多 C. 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D. t2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 ‎【答案】D ‎【解析】‎ 根据种群的增长率变化图,t2时种群增长率为0,可以确定该种群的数量变化符合S型曲线,A错误;t2时种群的数量为K,B错误;由于增长率大于零,故种群的数量在t1~t2时逐渐增多,C错误; t2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名师点睛】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和种群数量的变化,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4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 ‎【解析】‎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属于同一物种,是一个灰喜鹊种群,A项正确;壁虎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B项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C项错误;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水体中无机盐含量等因素不同,导致生物分布不完全相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项正确。‎ ‎48.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 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D ‎【解析】‎ 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需要让该种家畜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由图可知,甲、乙、丙数量没有达到K/2,丁超过K/2,选择丁点可以使每次捕获后,家畜种群数量降低到K/2,保持最大增长速率,故选D。‎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S型增长模型。‎ ‎【名师点睛】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要求考生对种群数量变化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是解题的关键,把种群数量看成是时间,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49.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 人类活动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演替的必经过程 D.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项错误;人类活动会影响但不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项错误;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初生演替的必经过程,次生演替没有开始的裸岩→地衣→苔藓阶段,C项错误;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D项正确。‎ ‎50.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 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 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即有利于将虫害程度降到最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o~b段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a点数量大约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a~b段,蝗虫种群增长率下降,种群密度仍在增大;d~e段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详解】A. 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正确;‎ B. a~b段,蝗虫种群增长率下降,种群密度仍在增大,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不呈正相关,B错误;‎ 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正确;‎ D. d~e 段,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被啃食的植物较少,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组成和数目受影响较小,有利于将虫害程度降到最低,D正确。‎ ‎ 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1.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B. 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 C.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不可能被绿色植物利用 D. 蜣螂以大象粪便为食从而获取大象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有些自养型细菌如铁细菌、消化细菌等也属于生产者;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有些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也属于消费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另外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如蚯蚓、蜣螂等也属于分解者。‎ ‎【详解】A.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A错误;‎ B. 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蚯蚓,B错误;‎ C. 能量是不循环的,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不能被绿色植物再利用,C正确;‎ D. 蜣螂以大象粪便为食,其从大象粪便中获取的能量应该属于大象的上一营养级,D错误。‎ ‎52.某山区坡地因树木过度砍伐而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了治理环境,人们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所用的调查数据主要是采用样方法得到的 B. 在a年内,物种①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物种③比物种①、②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D. 若气候适宜,群落在c点后,灌木将持续占主导地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依题意: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的优势种分别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其典型物种主要是指各阶段的优势种,A项正确;在a年内,物种①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加,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项正确;曲线图显示,物种③比物种①、②出现的晚,随着时间的递增,当物种①、②的种群密度逐渐下降时,物种③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说明物种③比物种①、②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C项正确;若气候适宜,群落在c点后,乔木可能会逐渐取代灌木而占主导地位,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5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产者都可以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 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 分解者都是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水、空气、热能、无机盐等 ‎【答案】D ‎【解析】‎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包括光能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A错误;由于草属于生产者,所以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但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蚯蚓属于分解者,B错误;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但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蚯蚓属于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的物质不能循环,所以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C错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非生物的部分,包括水、空气和阳光等,D正确。‎ ‎【点睛】对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理解、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和化能自养生物;绝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也是消费者;分解者是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54.如图所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 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 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 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 ‎【答案】B ‎【解析】‎ B项,t3~t5时间内,甲种群增长速率小于0,为衰退型年龄结构;乙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为增长型年龄结构,故B项正确。‎ A项,t2~t3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速率仍大于0,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A项错误。‎ C项,由图可知,t3之前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均大于0,而t3之后小于0,所以t3时甲的种群密度是最大的;同理可得t5时乙种群密度最大,故C项错误。‎ D项,t4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防治害虫应选择种群数量较少时进行,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增长 ‎5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B.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C. 某种生物消失会导致下一级生物的数量明显减少 D.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可能不只是捕食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链,许多条食物链组成食物网。在食物链中,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被消耗,所以食物链的环节数不可能是无限的,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同时一种生物可以捕食几种生物,所以一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固定的;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除有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等其他关系。‎ ‎【详解】A. 食物网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A正确;‎ B. 一种生物可能被多种生物捕食,处于多条食物链中,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B正确;‎ C. 某种生物消失,一般会导致下一级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如果下一级生物有多个食物来源,则下一级生物数量不会明显减少,C错误;‎ D.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主要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D正确。‎ ‎56.田鼠是一种群居的植食性有害鼠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田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上下一定范围内波动 B. 田鼠与其天敌猫头鹰的种群数量的波动总是同步的 C. 由于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调查其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偏大 D. 即使食物十分充足,内蒙古草原上田鼠的种群数量也呈“S”型增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环境条件制约,其数量高于K时便下降,低于K时便上升,最终回到K值或在K值上下波动;田鼠数量的波动与其天敌数量的波动(如数量曲线中峰、谷值)不同步,一般是捕食者的数量随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标志重捕法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该种生物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由于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即公式中分母减小,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大;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还会受到其他因素如天敌、空间等的限制,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详解】A. 田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上下一定范围内波动,A正确;‎ B. 田鼠数量随天敌猫头鹰的种群数量的波动而变化,但不同步,B错误;‎ C. 由于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导致计算公式中分母变小,最终计算出的种群密度结果会偏大,C正确;‎ D. 即使食物十分充足,但受天敌等因素影响,田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正确。‎ ‎57.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l表示第t+l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 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 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 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 改善 ‎【答案】B ‎【解析】‎ 甲种群在0~t3段,Nt+1/Nt 比值先小于1,种群数量减小,后又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故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先是衰退型,后是增长型,A错误;乙种群在0~t1段,Nt+1/Nt比值大于1,且保持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正确;在t2时,乙种群的Nt+1/Nt 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且在t2之后一直到t3都在减少,乙种群在t3时数量最少,C错误;甲种群在t3后,Nt+1/Nt 比值大于1,且保持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而不是数量稳定,D错误。‎ ‎58.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 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信息传递功能,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昆虫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信息包括物理(声、光、电、磁等)、化学(化学物质)和行为(特定的动作)信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逐个计数法、样方法、灯光诱捕法和标志重捕法。趋光性昆虫的种类很多,可以利用黑光灯诱捕,统计种类数。‎ ‎【详解】趋光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A正确;黑光灯是一种特制的气体放电灯,它发出330-400nm的紫外光波,故黒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是通过紫外光传递的,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黑光灯诱捕的方法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是一种根据昆虫趋光特点检测相对密度的方法,C正确;黑光灯能诱捕多种趋光性昆虫,从而可以统计一定范围内趋光性昆虫的种类,D正确,所以选B。‎ ‎【点睛】趋光性昆虫有很多种,用黑光灯诱捕时,能吸引附近多种昆虫向黑光灯聚集,所以能用于探究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59.结合下图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细菌位于第二、第六两个营养级 C. 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 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答案】A ‎【解析】‎ 图中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细菌不参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不占有营养级,B错误;细菌属于分解者,其与蝉之间不构成竞争关系,C错误;蛇为三级消费者,属于四级消费者,D错误。‎ ‎60.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 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 B. 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C. 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 D. 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 ‎【答案】D ‎【解析】‎ A、若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导致所捕鲫鱼为鱼塘中个体较大的鱼,而个体小的鲫鱼未能捕捉到,最终导致种群密度的估算值偏小,A正确;‎ 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种群密度的估算值偏大,B正确;‎ C、若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则存在偶然性,会使实验误差较大,C正确;‎ D、虽然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但得到的鲫鱼数量不变,因而不会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D错误 ‎【考点定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名师点睛】标志重捕法的前期和基础:标记的和未标记的被重捕的概率相等;调查期间数量稳定;标志个体均匀分布在全部个体之中;标志操作不影响动物的行为和死亡等.‎ 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 二、非选择题 ‎61.请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放在窗户附近的花盆,有人每星期将花盆旋转1/4周。其目的是______,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________。‎ ‎(2)对于没有受粉的雌蕊可运用___原理来培育无子果实。无子果实这种变异能否遗传?____。‎ ‎(3)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配置一系列浓度不同的生 长素类似物溶液时,要考虑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摸索实验条件可以进行________。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较低时,可用______方法处理插条。‎ ‎(4)麦收季节,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天,种子就容易发芽。请对此进行解释:‎ 高温条件下,植物体内_______激素降解;种子发芽需要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种子发芽过程中,其内部相对含量较大的激素有________。‎ ‎【答案】 (1). 防止植物弯曲生长(或防止植物出现向光性) (2). 定期旋转花盆可以避免生长素在作用部位分布不均匀 (3).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4). 不能 (5). 浓度范围和浓度梯度 (6). 预实验 (7). 浸泡法 (8). 脱落酸 (9).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足够的氧气 (10). 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解析】‎ ‎【分析】‎ 由于单侧光照射,植物生长素由向光面移向背光面,使得背光面生长速度比向光面快,就形成向光弯曲生长。一定浓度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子房发育为无子果实,该过程没有改变遗传物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其它量如芽的数量、浸泡时间等均属于无关变量,在实验中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前要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确定实验浓度范围,减少实验误差,由于要探究最适浓度,所以要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以确定最适浓度范围。处理插条时有沾蘸法和浸泡法,沾蘸法所用的生长素溶液浓度较高,浸泡法较低。‎ ‎【详解】(1)由于植物都有向光性,如果不将花盆旋转,植物会因为单侧光的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最终引起生长不均匀,影响美观度,因此将花盆旋转可以使植株接受比较均匀的阳光照射,以避免因植物的向光性生长而引起植株弯曲。‎ ‎(2)生长素能促进没有受粉的雌蕊发育成无子果实,该过程没有改变遗传物质,无子果实这种变异不能遗传。‎ ‎(3)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配置一系列浓度不同的生 长素类似物溶液时要考虑浓度范围和浓度梯度。为了进一步摸索实验条件可以进行预实验。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较低时,可用浸泡法方法处理插条。‎ ‎(4)种子发芽原因是高温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降解;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足够的氧气;种子发芽过程中,含量较大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植物激素的功能和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等知识,属于识记内容,难度较小。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要求学生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设计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62.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________,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将会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一经__________后就被灭活。体内胰岛素含量维持动态平衡体现了__________调节机制。‎ ‎②试写出酶与激素发挥作用的共同特点: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③曲线b上升的原因是随着血浆胰岛素含量上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尿量形成会减少,这是垂体分泌的_________增加导致的。当受伤进行包扎时,运动员感到痛但并没有缩手,是因为________对缩手反射中枢的控制,这说明神经系统具有______调节。有人会看见流出的鲜血而导致肾上腺素增加,出现目眩心悸,调节该生理活动的方式是_______调节。‎ ‎【答案】 (1). 下降 (2). 下降 (3). 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 (4). (负)反馈调节 (5). 高效性(或特异性) (6). 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7). 抗利尿激素 (8). 大脑皮层 (9). 分级 (10). 神经-体液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曲线a随着胰岛素增加而下降,说明a为血糖的补充速率曲线,曲线a表明随着胰岛素的增加,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下降;曲线b为血糖的消耗速率曲线,表明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的消耗增加;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暂时相等,但随着胰岛素继续作用,血糖消耗速率加快,血糖补充速率下降,血糖浓度会下降。‎ ‎【详解】(1)①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下降,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将会下降。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体内胰岛素含量维持动态平衡体现了(负)反馈调节调节机制。‎ ‎②酶与激素发挥作用的共同特点有:特异性、高效性等。‎ ‎③随着血浆胰岛素含量上升,组织细胞会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曲线b上升。‎ ‎(2)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导致尿量形成减少。当受伤进行包扎时,运动员感到痛但并没有缩手,是因为大脑皮层对缩手反射中枢的控制,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低级中枢,即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有人会看见流出的鲜血而导致肾上腺素增加,出现目眩心悸,调节该生理活动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曲线分析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和推理。‎ ‎63.请回答有关种群和群落演替的问题:‎ ‎(1)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蒲公英种群密度调查过程中,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采用__________方法进行酵母菌计数。在“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常用_________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应采用__________方法来统计丰富度。‎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其主要原因是:次生演替是在__________ 基本保存,甚至保留了____________的地方发生的。‎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 ‎(4)在生物群落内,各种动植物通过营养关系形成了__________,它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答案】 (1).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 样方的多少、大小和取样方法 (3). 抽样检测法 (4). 取样器取样法 (5). 记名计算法 (6). 原有土壤条件 (7). 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8). 变快 (9). 未发生改变 (10). 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 ‎【分析】‎ 样方法一般用于调查植物、及活动能力极弱的昆虫或虫卵,是估算种群密度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调查某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样方法包括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标志重捕法一般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例如调查某一范围内的老鼠的种群密 度。取样器取样法用于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常见的如蜘蛛、蜈蚣、蚯蚓等,对取的样品中小动物进行分类统计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抽样检测法是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等微生物进行计数的方法,将样品放在计数板上,需要使用显微镜。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1)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蒲公英种群密度调查过程中,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有样方的多少、大小和取样方法等。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应采用抽样检测法方法进行酵母菌计数。在“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常用取样器取样法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应采用记名计算法方法来统计丰富度。‎ ‎(2)一般来说,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主要原因是:次生演替是在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 ‎(3)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但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 ‎(4)在生物群落内,各种动植物通过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它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定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加强对相关内容的比较和概括,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