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Word版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 ‎ 命题人:王静辉 审题人:肖件文 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一年级基础知识能力部分(占30分);第二部分:本学期知识内容(占7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一部分: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中后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考查,共30分;‎ 选择题第1—13题,分值共20分,非选择题第41题,分值共10分。‎ 第二部分: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中前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考查,共60分;‎ ‎ 选择题第14—40题,分值共40分,非选择题第42—44题,分值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座位号、页码顺序收回。‎ 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 ‎1.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繁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环境引起的变异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 B. 21三体综合征可能由于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异常引起 C. 基因异常可引发遗传病,不带有致病基因的人不患遗传病 D. 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自交后代性状分离,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2.下列有关变异、育种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B.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C. 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经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 D.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肯定不能遗传 C.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D.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4条染色体中的碱基序列 ‎4.如图所示为基因型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种二倍体动物的两个正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细胞所属的分裂方式相同 B. 两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 C. 两个细胞中A、a基因的位置异常的原因肯定相同 D. 两个细胞中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5.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 B. 甲、乙、丙三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 C. 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D. 甲、乙、丙三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 ‎6.野生型豌豆子叶黄色(Y)对突变型豌豆子叶绿色(y)为显性。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两种蛋白质都能进入叶绿体,它们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图所示。SGRY 蛋白能促使叶绿素降解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SGRy蛋白能减弱叶绿素降解,使子叶维持“常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序列中的字母是氨基酸缩写,序列上方的数字表示该氨基酸在序列中的位置,①、②、③表示发生突变的位点)‎ A. 位点①②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丧失 B. 位点③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降解叶绿素的功能减弱 C. 黑暗条件下突变型豌豆子叶的叶绿素含量维持不变 D. 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发生缺失 ‎7.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示细胞中,a基因应该来源于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B. 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 C. 基因B/b与基因E/e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 ‎8.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单基因遗传病高 B.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属于伴性遗传 D.基因突变是单基因遗传病的根本原因 ‎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常用基因诊断手段来确定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 B. 估算后代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C. 抗VD佝偻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相等 D. 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10.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 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甲和乙为亲本来培育新品种AAbb,①→③→④过程最简便 B. 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 ③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 ⑤→⑥过程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11.下列有关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通常都涉及基因重组原理 B. 采用上述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所需性状的品种 C. 上述技术中,仅多倍体育种会育出与原物种生殖隔离的个体 D. 诱变育种能够产生新的基因,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12.下列是植物育种的两种方法图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①②是将2个物种通过杂交将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再筛选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B. 过程③④⑤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 过程④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过程⑤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D. 若C的基因型为AaBbdd,D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l/4‎ ‎13.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单倍体育种就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的过程 B. 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 C. 人工诱导多倍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D. 选育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14.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B. 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 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 D.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改变 ‎1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 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6.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研究细菌抗药性形成的机理。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0.1单位/cm3的培养基里,绝大多数细菌死亡,但有个别细菌能存活下来,并能进行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青霉素的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降低 B. 存活下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繁殖导致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提高 C. 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 D. 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17.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 尺蛾工业黑化的现象是因为尺蛾受到煤油烟污染被熏黑的 C. 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它们的个体都能产生定向的白色变异 D. 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18.用若干基因型为Aa的棉铃虫进行自由交配,获得大量子代。用某种杀虫剂处理该棉铃虫的子代种群,发现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被淘汰掉80%、40%、2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杀虫剂对棉铃虫发挥选择作用,并会诱发棉铃虫的突变 B. 杀虫剂的使用使棉铃虫Aa的基因型频率降低 C. 淘汰后棉铃虫A的基因频率为36.4%‎ D. 继续使用该杀虫剂,棉铃虫的死亡率会逐代增加 ‎19.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共同组成一个种群 B. 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 C.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有利性状的蜥蜴个体世代间不断保存 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20.科学家们对某一湖泊不同深度的138种鱼类进行研究,绘制了部分鱼类的演化过程图(图中不同数字和字母代表不同的鱼类种群)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③④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B.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C. ③④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 不同湖泊深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21.有关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B. 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C.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D.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22.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⑥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d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表示地理隔离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B. b过程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c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 D. 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新物种,都需要d环节 ‎23.某昆虫刚毛和截毛分别由基因B、b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基因型为BB、XBY等均视为纯合子)。现用一对刚毛雌性个体和截毛雄性个体杂交,F1中刚毛雌:截毛雌:截毛雄=1:1:1,则F1中B的基因频率是 A. 1/2 B. 1/3 C. 1/5 D. 1/6‎ ‎24.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馈调节在稳态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 B. 人体内组织液是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 血浆中酸碱平衡的维持不需要器官、系统的参与 D. 细胞都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 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共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 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6.有一种肾小球炎症常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体检会发现患者体内存在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水浴加热后呈现出紫色 B. 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C. 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 患者血浆蛋白经尿液流失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可出现组织水肿 ‎27.关于神经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B. 人类大脑言语区W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C. 促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提高代谢速率 D. 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产热增加,机体散热量小于产热量 ‎28.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B. 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C. 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D. 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29.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该器官为甲状腺,则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浓度A处高于B处 B. 如果该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 如果该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 如果该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低于B处 ‎30.下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 B. 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性腺细胞 C. 三种方式中,图二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D. 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 ‎31.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是神经系统的器官之一 B. 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 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2.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症。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 健康人 病人甲 病人乙 病人丙 注射TRH前 ‎<10mU/L ‎<10mU/L ‎<10mU/L ‎10~40mU/L 注射TRH后 ‎10~40mU/L ‎10~40mU/L ‎<10mU/L ‎>40mU/L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 病人丙的甲状腺功能缺陷,注射TRH或TSH都不能治愈 B. 病人甲的下丘脑功能缺陷,应直接注射TRH进行治疗 C. 病人乙的垂体功能缺陷,该类病人体内的TRH浓度较高 D. TRH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 ‎33.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 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 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 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 D. 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34.下表对图示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条件 X Y A 寒冷环境下 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机体的产热量 B 饱餐后半小时 肝细胞中糖原的含量 胰高血糖素的含量 C 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抗利尿激素的含量 尿液的量 D 剧烈运动后的短时间内 乳酸的含量 血浆的pH值 ‎35.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B.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C. 激素定向运输到靶细胞,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 D. 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3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B. 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D. 寒冷环境下虽然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但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 ‎37.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 B. 若图中结构1及靶细胞(且去掉图中结构2及以下部分)表示神经-肌肉突触,受刺激后,神经-肌肉突触后膜完成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图中⑤的形成与②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 D. ‎ 若图中结构1及靶细胞(且去掉图中结构2及以下部分)表示神经-肌肉突触,受刺激后,肌无力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 ‎38.下图是突触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个电流表。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 刺激a点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偏转两次,说明兴奋能由a点传递到d点 B. b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其内含有神经递质 C. 刺激c点时,电流表的指针只会偏转一次,说明兴奋不能由c点传递到b点 D. 兴奋经过神经纤维和突触时,都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 ‎39.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 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40.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细胞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 B. 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 C. 转运方向是由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决定的 D. 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40分 ‎41.(10分)西瓜的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下图是三倍体西瓜(3N=33)育种的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变异来源属于 ,该变异是否为可遗传的变异 (填“是”或“否”)。‎ ‎(2)为什么以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滴在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 ‎ 。‎ ‎(3)三倍体西瓜育种过程中有两次杂交。第一次杂交过程中对母本雌花在开花前 ‎ (填“需要”或“不需要”)套袋,结果是: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果实其果肉细胞含 个染色体组,种子中的胚含 个染色体组。‎ ‎42.(10分)下图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箭头方向表示物质交换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序号)。‎ ‎(2)①、②、③、④中,CO2浓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一般情况下,②与①成分和含量上的主要区别是 。‎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机体能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其调节机制是 。‎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内环境中 (填序号)的液体增多。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 。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的pH将略有 。‎ ‎(5)对人体来说,保持体温恒定对于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必不可少,这是因为 。‎ ‎43.(10分)‎ 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为了研究神经细胞里乙酰胆碱(Ach)的含量与神经细胞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在图乙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原有的突触小泡)。图甲是图乙中E处的放大。请据图回答:‎ ‎(1) 写出图中标号所指的名称或结构:③ ;④ 。‎ ‎(2) 下表为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刺激B点后,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Ach浓度(mmol/mL)‎ C处(ms)‎ D处(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① C处数据说明了 。 ② D处数据说明了 。‎ ‎(3) 检测C点和D点感受信号的方法,可观察C、D点膜上 变化。‎ ‎(4) 在轴突中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 。‎ ‎(5)小泡内递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 特点有关。‎ ‎44.如图为某男子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④表示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产生冷觉的A是 。‎ ‎(2)当激素③以B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 调节机制。‎ ‎(3)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④是 ,在血糖调节方面与其相互拮抗的激素是 。‎ ‎(4)人在炎热环境中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如何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 ‎ ‎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A 6.B 7.A 8.B 9.B 10.C ‎11.D 12.A 13.A 14.A 15.C 16.C 17.D 18.C 19.A 20.D ‎21.D 22.B 23.C 24.A 25.C 26.D 27.A 28.C 29.A 30.B ‎31.D 32. D 33.C 34.A 35.D 36.A 37.A 38.D 39.C 40.C ‎41.(10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 染色体变异 是 (1分) ‎ ‎(2) 幼苗的芽尖是有丝分裂旺盛的部位,用秋水仙素处理有利于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形成四倍体西瓜植株 ‎ ‎(3) 需要(1分) 四 三 ‎42.(10分)每空1分 ‎(1) ①② ‎ ‎(2) ③ 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②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 ‎(3) 无机盐、蛋白质 升高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4) ② 缓冲物质(缓冲对) 降低 ‎ ‎(5) 各种酶的催化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 ‎43.(10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 神经递质(1分) 突触前膜(1分)‎ ‎(2) 不同浓度的Ach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随Ach浓度的升高,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加快 ‎(3) 电位(1分)‎ ‎(4) 排除突触小泡中原有递质(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5) 一定的流动性(1分)‎ ‎44.(10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 下丘脑 大脑皮层 ‎(2) 反馈 ‎(3) 胰高血糖素(1分) 胰岛素(1分)‎ ‎(4)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